怎樣把學生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真理

來源:文萃谷 1.98W

你們一定經常遇到這樣的現象:學生很好地記住(背會)了規則、定理、公式、結論,但是卻不會實際運用自己的知識,有時候還簡直並不理解他背會的東西的內容實質是什麼。這種有害的現象特別明顯地表現在語法、算術、代數、幾何、物理、化學等科的學習中,因此這些學科的內容都是一些有體系的概括,而這些學科的知識則首先表現為要能夠把這些概括在實際作業中加以運用

怎樣把學生從事實引導到抽象真理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平常會説:“這是學生沒有理解而死背出來的。但是為什麼學生會死背呢?應當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死記硬背這種有害的現象呢??

識記(記熟)應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你應當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認識)、弄懂大量的事實、事物和現象以後再進行識記。不要讓學生去記誦那些還不理解、沒有完全弄懂的東西。由弄懂事實、事物和現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 (規則、公式、定理、結論)的道路,一定要經過實際作業,而完成實際作業就正是掌握知識

經驗教師在對兒童進行教學時,能使識記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實、事物、現象中去)的過程中進行。譬如學生要學會俄語中硬音符號的正寫規則。教師就先讓學生分析大量的事實——分解包含硬音符號的詞,解釋這些詞的寫法,引導他們識記和自覺地運用這一規則。實質上,這就是用越來越多的新事實讓學生多次地思考這一規則。學生們逐漸地意識到,他們接觸到一種有概括性的真理。這一真理能運用到許多詞上,這就是規則。這一規則之能夠熟記,正因為它經過了多次思考

一個有經驗的'教師,並不讓學生花專門的功夫去記誦規則和結論:對事實的思考,同時也就是對概括的逐步的識記。思考和熟記的統一表現得越鮮明,學生的知識就越自覺,他把知識運用於實踐的能力就越強

這是教育過程的一條十分重要的規律性。多年的經驗使我得到一個結論:如果學生在國小裏就能在思考事實、現象的過程中掌握抽象真理,他就獲得了腦力勞動的一種重要品質—他能用思維把握住一系列相互聯繫的事物、事實、情況、現象和事件,換句話説,就是他學會了思考各種因果的、機能的、時間的聯繫。許多事實使我深信:學生會不會對算術應用題的條件進行思考(特別是在四、五年級),正是取決於他是怎樣掌握抽象概括的。那些沒有思考過足夠數量的事實而單純背誦抽象概括的學生,就不會思考應用題,不能用思維把握住各個數量之間的依存關係。相反地,如果學生在腦力勞動中對抽象真理的識記是以深入思考事實為基礎的,如果他不是死背式地識記,那麼他在算術應用題裏所看到的就不是一大堆數字,而是各個數量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學生把應用題的條件讀一遍,先撇開數字不管而對它進行思考,先不進行具體的算術運算,而是先設想一個總的解答步驟

根據我所看到的無數事實和兒童的遭遇,得到這麼一條信念:許多學生在算術上(以後又在代數上)的學習落後,這是我們這裏所談的腦力勞動中許多難以捉摸的缺點所造成的結果。人們關於學科間的聯繫談論得很多。每一個教師都很清楚,應當在自己所教的學科裏找出與其他學科教材相互交織的那些點。但是學科間的聯繫不僅在此。我深信,最深刻的聯繫與其説在於實際教材內容上的聯繫,不如説在於腦力勞動性質上的聯繫。如果學生的腦力勞動建立在科學原理的基礎上,那麼數字也會有助於兒童掌握歷史,歷史也會促進數學才能的發展。

大家知道,許多國小教師和中學語言、文字教師遇到的一大障礙,就是要為學生自覺地掌握語法規則而鬥爭。相當大的一部分學生寫錯別字,是學校的一大苦惱。我知道這樣一件事實:一個學生在初學俄語教材時,沒有牢固地掌握前綴pa3-和pac-、6е3-和ес的正寫規則。他在這條規則上犯了許多錯誤。教師力求消除這種落後狀態,經常給學生布置一些運用有關規則的練習。他教給學生:先把規則好好複習一下,然後再完成練習。這種作業似乎應當帶來良好的效果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這個學生在十年級的作文考試裏,還了這樣的錯字:“разчветает”“расежагся”。

這是怎麼回事呢?這種奇怪的現象的原因何在呢?多年的經驗使我得出結論:在學習語法時,會不會運用知識跟在掌握知識過程中對於事實的思考之間的依存性表現得最為明顯。在這裏,對抽象真理、概括(如語法規則)的第一次認識有着決定性的意義。但是,要做到在第一次學習教材時就不讓學生犯許多錯誤。同時做到使他能熟記規則並且能正確地表述出來,這並不是一項初看起來那麼簡單的任務

因此,我們得專門談談第一次學習教材的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