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事蹟的心得15篇

來源:文萃谷 2W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可以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問題來了,應該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先進事蹟的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先進事蹟的心得15篇

先進事蹟的心得1

萬里長征總有第一步,錢海軍“走千户、修萬燈、暖人心”的初心之旅,始於一次再普通不過的承諾。

1999年的一天,錢海軍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到了所住社區的社區文書陳亞麗。“海軍師傅,你是電力方面的專家,以後小區居民有什麼電力故障,你能不能幫忙給大家修一修?”“好的,沒問題,有什麼事情你儘管叫我好了。”不等她説完,錢海軍就爽快地答應了。

在農村出來的錢海軍看來,鄰里間互幫互助,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更何況自己有這門技術,幫忙不過是舉手之勞。早在慈溪市周巷職業高級中學鉗工班就讀的時候,以義務掛箱服務的方式温暖羣眾的徐虎就走進了他的視線。“為人民服務從點滴做起,貴在堅持。”這是徐虎的信念,也成了錢海軍學習的目標。

在為社區服務的過程中,錢海軍發現了一個之前不曾被注意的羣體:獨居老人。慈溪的城區有不少老小區,住在裏面的大多是老年人,他們或是子女在外定居不能陪在身邊,或是失去了老伴獨自生活,不僅生活起居上存在諸多不便,精神上也十分孤獨無助。“誰都有老的一天,誰都有渴望關心和幫助的一天,趁年輕,我一定要多服務這些老年人。”

錢海軍制作了500張名片,用放大的字體寫了簡簡單單三行內容:“137___4267”“電力義工”“錢海軍”。走到哪裏,他就把這張簡單的名片分到哪裏——

“騙人的吧?”有人懷疑他是騙子,把名片扔到垃圾桶裏;“真的不要錢?”有人將信將疑,反反覆覆打量他;也有人願意試一試,擰個燈泡,換個開關,修個電路,不管大大小小的難題,只要接到求助電話,錢海軍馬上到、馬上修,絕不拖延到第二天,而且從不喝老人一口水、抽老人一支煙,更不拿老人一分錢。

漸漸地,錢海軍的助老服務不再僅限於電燈、線路,而是擴展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錢師傅,我的電視機壞了一個禮拜了,你能不能幫我修一修?”電視機、洗衣機、電磁爐,這些老人生活中離不開的電器,總有故障的時候。這可難倒了錢海軍,電路和電器雖是一字之差,卻隔行如隔山。為了不讓老人失望,錢海軍自費購買了30多本家電維修書籍,潛心鑽研,自學常用家電維修技術,慢慢地,竟成了一把好手,博得了一個“萬能電工”的外號。這一點,錢海軍的汽車後備箱也能説明一二:後備箱裏放滿了維修工具和備用材料,彷彿一個隨取隨用的“百寶箱”。不過,錢海軍説,“萬能”其實是不可能的,他只是不忍心叫那些信任他的人失望罷了。

用户的嘴巴是最好的宣傳喇叭,有個“萬能電工”“小錢師傅”免費給老年人服務的消息就這樣傳開了,錢海軍的電話號碼成了家喻户曉的“電力110”。朱奶奶貼身的褲兜裏藏着一個小錢包,裏面是現金、超市卡、身份證和錢海軍的名片,“這些是最重要的東西,我隨身攜帶。”錢海軍的電話號碼,老人們抄在紙上,帶在身邊,寫在牆上,記在心裏,成了他們生活中最可靠安心的存在。

正因為如此,錢海軍的手機24小時不關機。忙的時候,一天有20多個求助電話,甚至在凌晨兩點鐘也有電話鈴聲響起,錢海軍從不推脱,隨叫隨到。甚至連除夕夜也奔走在為老人服務的路上,多少個除夕夜,錢海軍犧牲了與家人團聚的時間,為老人排除緊急故障,甚至有一年還用兩包方便麪作了自己的“年夜飯”。有人開玩笑地説,如果你找不到錢海軍,他不是在服務,就是在去服務的路上。

談起這些,錢海軍不以為意:“一年365天,可能這個老人就只給你打這一次電話。他們着急地有求於你,你不當急事辦,我做不到。”説着,他笑了起來:“我最好天天有人叫我去服務,他們肯來叫我,就説明他們相信我!”

這份相信,來自日積月累,也來自真心換真心。陳文品老人急病發作,錢海軍駕車送他去寧波就醫,不僅為住院手續忙前忙後,還先後探訪看望了6次;陳亦如老人家的馬桶堵塞,污物倒灌,錢海軍毫無怨言地收拾得乾乾淨淨;王愛春老人總能收到錢海軍送來的柴米油鹽,就連蔬菜也是擇洗得乾乾淨淨。

先進事蹟的心得2

xx,12歲,在xx市西苑國小六年級五班學習。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她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成為一名品學兼優的國小生。

在家裏,她是一位尊敬長輩,孝敬父母,獨立自強的好孩子;在學校,她是位勤奮學習,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在社會,她是位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的好少年。歷經層層選拔,作為外來務工子女代表,在中國少年先鋒隊濰坊市第十一次代表大會上獻詞。

學習上,她是佼佼者,各科學習成績一直是年級前茅。課堂上,她敢於提問,善於質疑,對所學的知識能理解地掌握;課外,她不滿足於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大量閲讀一些有益的書報,以開闊自己的視野、增長知識。

一年級以來,xx同學歷任中隊長,學校廣播室播音員,連續被評為“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並在學校演講、朗讀比賽和古詩文誦讀比賽中多次獲獎……這一張張鮮紅的獎狀,都是她努力奮鬥的結果。

生活中她更是謙遜有禮,並未因自己的成績而驕傲自滿,而是用更謙虛更認真的態度繼續學習和生活,在近六年的國小時間,她以自己的優異表現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她的所得與她的付出是劃等號的,博覽羣書的她,猶如一棵茁壯成長的小樹苗,貪婪地吸取知識的甘露。

先進事蹟的心得3

認真學習了葉志平校長的先進事蹟,認識到他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把生命奉獻給了祖國未來的希望---教育事業,使我深受感動,他在這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蹟,是我學習的榜樣。我將在葉志平校長先進事蹟啟迪和鼓舞下,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葉校長是一位極其負責任的校長,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整個地震災區大部分學校教學樓坍塌埋葬無數幸福家庭,桑棗中學8棟教學樓雖部分坍塌成為危樓,但全校兩千多名師生卻無一人傷亡,當學校牆外的鎮子上,房倒屋塌,求救聲一片,但是桑棗中學,卻在大地震後,把孩子們帶到了家長面前,告訴家長,娃娃連汗毛也沒有傷一根。學校的牆上寫着的:“責任高於一切,成就源於付出。”全校師生在校長葉志平的帶領下堅持每年一次的安全演練,以及葉校長對學校教學大樓的加固,這應該就是桑棗中學在大震中屹立不倒的原因吧。

我們要學習葉志平校長忠於黨、忠於祖國、忠於事業的崇高精神;學習他的堅定信念、愛崗敬業、勇於進取的拼搏精神;學習他的攻堅克難、以人為本、公而忘私的奉獻精神。我們應該在他的先進事蹟的啟迪和鼓舞下,努力增強“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書育人”的教師使命感,不斷強化作為一名教師的責任心,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並時刻警惕起來,讓安全的警鐘常鳴,為平安校園而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先進事蹟的心得4

貴州遵義老支書黃大發用36年的時間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給村裏修成了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的水渠,這36年的堅持不禁讓我想到了兩個字,那就是“信念”。

人的一生能有幾個36年,這36年中包含了一個共產黨人怎樣鋼鐵般堅硬的“信念”?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初期,圍繞第一個專題“堅定執着追理想”查擺問題,其中的一個方面就是“理想信念方面”。在物慾橫流的當代,高速運轉的現狀也讓人心甚是浮躁。特別是信息化發展如此之快,上下級信息傳遞速度快、內容多,讓基層工作的難度與壓力越來越大,有的人更多的是在應付工作,在工作中缺少思考,更別提“為人民服務了”。在最艱難、最困苦的時候,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黃大發老支書面臨的客觀條件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內心堅定的“信念”也是他作為黨員幹部心繫羣眾,主動承擔責任的支撐,把這樣無形的東西,真的以有形的成果表現出來了,水渠修好了,鄉親們的日子好過了,大家看到了春暖花開。

對大部分黨員領導幹部來説,我們工作生活的環境與黃支書相比好上千倍,想到這裏,我們有什麼理由抱怨工作忙?有什麼理由推卸責任?不要把“信念”掛在嘴上,當你的鞋上沾滿了鄉間小路的泥土,“信念”就在你踏過的腳印裏;當你的臉上掛滿了夏日豔陽暴曬的汗水時,“信念”就在你衣領的汗漬中;當羣眾激動地握着你的雙手時,“信念”就在他們淳樸的笑容中。

先進事蹟的心得5

7月12日下午兩點,我有幸參加了歷下房管局舉辦的"勞模先進事蹟報告會"。此次報告會共講述了十個物業單位中的先進個人及團體的感人事蹟,聽了他們以自己樸實語言帶來的真情講述,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這次先進勞模,既有潛心研發技術的工程部經理,也有默默無聞的保潔服務人員;既有幾十年如一日,日夜堅守工作崗位的保安人員;也有愛心無私奉獻的團隊。雖然他們的崗位不同,年齡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愛崗敬業、甘於奉獻、勇於創新、爭創一流,他們都是來自物業領域的佼佼者,都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榜樣。

每個勞模事蹟的每一個事例,無不充滿了對自身工作真誠的熱愛、對企業的無比忠誠。每當他們在工作中遇到各種困難的時候,他們從來都是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大膽假設、小心論證,從不怨天尤人放棄努力又是他們的共性所在。每個演講者的發言,沒有任何的刻意雕飾,矯情做作,人為拔高,不負責任地誇大,全部是一件件活生生、平凡但又具有成效的事實。正和物業30週年標兵陶玉勇從事小區保安工作30年,他能夠準確講出整個小區每個單元每户人家的户主姓名,他早已成為小區不可缺少的一份子。信傑物業的工程員工所獲得"委屈獎"正是體現了我們物業人的不屈不撓的精神。龍泉物業中的老工程員工王佑忠從事物業維修工作12餘年,精力一如當初,正像他説的一句話:"人活着要有點精神"。

最後物業協會講述了高真的故事,在場的每位聽眾雙眼都飽含淚水,演講者也泣不成聲。高真同志,一名大學生黨員、學生會幹部願意把薪俸和職位放在一邊,毫無怨言、默默無聞、紮紮實實地為行業提供服務,始終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人。他思想進步,工作卓越,團結同志,恪職敬業,在協會工作的5年時間裏,負責協會雜誌的排版、編輯工作,出版了21期《濟南物業管理》雜誌,為協會做出了積極貢獻。現在,他不幸離世,雖然在場的大部分聽眾與他素未蒙面,但都為失去這樣的好同志而惋惜!為失去這樣的好人而悲痛!他對工作負責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讓我們一起祝願:高真同志走好!

此次報告會歷時2小時,勞模們的事蹟就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那樣,平凡而真實,使事蹟更感人,形象更高大。儘管目前我們的行業在社會中的地位較低,在發展的途中充滿了種種困難,但在聽完報告會後,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在平常的工作中,學習勞模的工作精神,學習他們的工作技巧,那麼,我們就一定能順利完成自己的工作,達到我們的目的。整個報告會既是一次宣揚物業人奉獻精神的大會,更是一盞引航明燈,引領着我們在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抓住要點,採取最有效的方式取得更好的成績。這樣的報告會對廣大聽眾來説既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更是一次智慧上的昇華,聆聽之後,對工作中一些迷惘的地方,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人獲益匪淺。如果我們的行業在以後的宣傳中,能夠挖掘更多工作中的真實,多宣傳一些活生生的平凡中見偉大的典範,真實的力量是無窮的,將會使我們的員工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對工作更加具有激情,行業的發展就會擺脱困難,走進光明。

先進事蹟的心得6

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也有人把教師比作人類進步的階梯。看了佳木斯電視台播出的駝腰子鎮夾信子村王明玉教師的先進事蹟,很受感動。

王老師能在偏僻的山村為教育奉獻30年,他默默無聞,不求回報,這種無私的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學習。在我們身邊有不少年青教師花錢找關係往縣城學校去。不願在艱苦條件工作。王老師一個人在一所國小任教,所有的課程他一人承擔,校舍的安全,學生的安全他都得負責。他一個人要教一到五年級的課程,他常常晚上在燈下看書學習,要備好10多門課程教案,準備明天上課。冬天他早早到學校生爐子,學生來到就是熱乎的教室。夏天趕上雨天,他就背孩子過河。校舍壞了他就自己出錢維修,刷牆補瓦,修理桌凳都是他一個人的事。寒來暑往,一干就是三十年,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最讓我敬佩的是,為了能讓家鄉的孩子學習英語,自己拿錢買錄音機和復讀機,開始學習英語。王老師五十多歲又沒有英語基礎,學起來很吃力,但他為了孩子,勤奮努力,還經常請教他兩個孩子。我們有的教師,工作多幹一點都不願意,與王老師相比差的很多。

通過這一次學習,我覺得今後在工作上腳踏實地,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幹好本職工作,聽從領導分配,在有生之年學習王老師那種無私奉獻,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

先進事蹟的心得7

從事電力服務工作以來,錢海軍從一名普通電力工人成長為有口皆碑的“萬能電工”。他投身志願服務23年,一句“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錢海軍”是百姓對他工作的肯定。他發起“千户萬燈”活動,足跡遍佈五省份,只為讓燈火照亮和温暖更多家庭……錢海軍用忠誠擔當努力詮釋着“甘為人梯、無私奉獻”的人生真諦。

錢海軍是堅定拼搏的勞動者榜樣。手機24小時開機,風雨無阻奔赴保供電現場,接一根電線、修一隻電錶、擰亮一隻燈泡都是他的拿手活。錢海軍數十年如一日為社區居民提供電力維修服務,又主動承擔起修理電器等工作,踐行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守護千家萬户用電安全。

錢海軍也是無私奉獻的黨員楷模。在堅守崗位的同時,他積極主動地投身志願服務,堅持為殘障人士、特困户以及其他需要幫助的特殊羣體奉獻愛心。他是無數孤寡老人共同的“兒子”,為老人的晚年增添温暖。錢海軍用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提升道德文明風尚作出了卓越貢獻。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在沉寂的夜裏亮起來的是希望,也是温暖。錢海軍用電力人的一盞燈照亮了城市的角落,也用執着的堅守展示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本質,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懷和勞動者的奉獻精神。他的優秀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

先進事蹟的心得8

1995年以後,張桂梅離開大理喜洲,隻身來到麗江華坪。初來乍到,她便放棄了進入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的機會,而是選擇了中心中學,承擔了4個畢業班的政治教學工作,畢業班的女生工作,此外還協助學校搞文藝工作。在工作中,她盡職盡責,奉獻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設成立正在住院做手術的張老師得知民中學生最窮,生源素質最差,經費最緊張,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設備最差時,她又主動要求調到民中工作,抓學生學習、管學生日常都親歷親為,一步步推動着教育工作的發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斷湧現。

1999年2月,華坪縣教育局黨委和中共華坪縣委分別發出通知;號召全縣教職工和全縣人民向她學習,縣委還授予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並獎給她1000元,但張桂梅把1000元獎金當場就捐給了縣慈善機構。

説到慈善,張桂梅這一生幾乎都與慈善事業掛鈎。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女孩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xx年起她便開始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20xx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xx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

張桂梅表示,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後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她都記在心裏。

為了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張桂梅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中。山區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學生的家只能靠步行達到,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以自身獨有的特色和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斷髮展成長。張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視角,不斷摸索出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學生心裏;她通過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變教育背後的貧困。“山裏的學生太窮太苦了,又那麼善良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着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蹟,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越環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為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麼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願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説:“如果説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説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説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她心繫困難羣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羣眾路線,就必須情繫羣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衝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的孩子走出大山,託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紮根山區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鬥優良傳統,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裏—更需要我們!

先進事蹟的心得9

尋明勝同志,生前任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黨組書記。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於20xx年11月10日不幸去世,年僅48歲。

報告會上臨沂市國土資源局幹部龐西祥、中國國土資源報社山東記者站站長李現文、尋明勝的兒子尋蒙,結合自身經歷,分別以《青石板上的記憶》、《用生命丈量熱土》、《最後的日子裏》、《心中的豐碑》、《在感動中傳遞感動》、《爸爸,我想你》為題作報告或接受採訪,他們用樸素的語言和真摯的感情講述了一名國土資源幹部勇於擔當、恪盡職守、勤勉敬業、廉潔奉公的感人事蹟,深深打動了在場聽眾。報告會上,台下的上千人聽着尋明勝生前所做的點點滴滴,無論男女,都任由淚水默默地流淌,人們用肅靜表達了對尋明勝同志的尊敬,用淚水來緬懷這位可敬的國土人。

我們要認真學習他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崇高精神,學習他真誠服務、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學習他自強不息、堅忍不拔的頑強作風,在工作中創先爭優,努力塑造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良好形象。

當前國土資源管理肩負着“保障發展、保護資源”的雙重責任,任務艱鉅,使命光榮。對國土資源管理事業而言,既需要開拓與創新,又需要忠誠與堅守,需要一批忠誠於祖國和人民、勇於擔當歷史使命、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國土資源人。可以説,這是一個需要先進典型,而又產生先進典型的時代,這更是一個需要英雄模範,而又不斷湧現英雄模範的事業。而尋明勝同志,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代表之一。從尋明勝同志這樣的國土資源先進人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新時期國土資源人高高樹立起的精神和行為標杆,他們身上所體現出的時代精神,不僅感動着每一位國土資源人並轉化成為我們這支隊伍不懈前行的力量,而且,也必將能讓全社會更加了解國土資源工作者的堅守與追求,清廉與奉獻。當前,在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嶄新實踐當中,為民務實、清正廉潔、艱苦樸素等最受關注的時代精神要求,在尋明勝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賦予了這個典型更加豐富的時代內涵和精神價值。

先進事蹟的心得10

請允許我將您比作豐碑,因為您在我心中是那樣的高大。有一種靈魂可以守望人間,有一種信念可以屹立不倒,有一種精神叫做永世流芳。

淚水浸濕了眼眶,心靈受到了無比的震撼,誰説平凡不可以演繹高尚,誰説樸實不可以換來尊崇。劉瓊芳同志,一名普通的醫護人員,用一顆樸實之心演繹了一場人間大愛,實踐了一名共產黨員對黨的莊嚴承諾。

大愛是無私的。劉瓊芳同志用她無私的心靈給每一位患者帶去了希望。56年,一年365天,是的,無私是需要勇氣的!她做到了。她真心關愛每一位患者,她熱心幫助每一位病人,她用高超的醫術和無私的心靈向人間播撒着希望。她是黨的女兒,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無私的奉獻給了黨的事業。

大愛是一種執着的守望。她執着與自己的職業。他熱愛醫生這個職業,她每天都是早來晚走,將醫院當做自己的家,將病人看成自己的親人。這種熱愛,不是她的一句語言,而是病房中一個熟悉的身影。她守望者自己的麥田,守望者生命的尊嚴。她將救死扶傷作為天職。她是黨的好女兒,她執着着對黨的承諾!

大愛是對責任的默默承擔,責任是一種心靈承諾。救死扶傷,是一個醫生的天職,而劉瓊芳同志將這個天職演繹到了極致。如果不是她的心中裝滿了責任,她又怎能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工作。她知道,她對病人有責任,對醫院有責任,對這個社會有責任。她愛她的病人,她尊重他的病人,她將挽救生命作為了她至生的責任,是黨給她的神聖責任。

大愛是一種無言的傾訴。真正的高尚從不需要標榜,真正的美德會在不經意間已經流進了你的心房。真正的愛從不用吹噓來表達,而是從一舉手一投足間自然流淌。劉瓊芳同志,用她幾十年如一日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大愛,感染了我們。她用自己的一生來無言地向黨傾訴,她沒有辜負黨的栽培。

問何謂大愛,我無法用語言詮釋。但大愛已然在世間流傳。做一個有大愛的人,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用一生的時間去努力。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更需要用愛來武裝自己,用真愛來激勵自己。

對於劉瓊芳同志,我感動之餘,也暗暗地為自己樹立了榜樣。我也要做一個於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有大愛的人。她就像我的精神豐碑,引路明燈。

去用行動實踐吧!讓大愛滿人間!

先進事蹟的心得11

在電視上認識,知道閻肅老師是在《星光大道》上,他幽默的為學員點評,讓我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老藝術家,以後在電視上也經常能看到老藝術家的身影,真是一位活寶。可是這樣一位給我們帶來歡樂的老藝術家,還是走了,留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悲傷,今天帶着悲傷的心情,再一次學習閻肅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感概萬千,才瞭解閻肅老師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

閻肅,男,漢族,河北保定人,1930年5月出生,1950年加入西南青年文工團,1953年6月進入西南軍區文工團任分隊長,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調入空政文工團,現為空政原歌舞團編導室一級編劇,專業技術一級,文職特級,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他工作經歷豐富,多次獲獎,閻肅作為一位老資格、“體制內”的軍旅藝術家,創作了許多紅色經典作品,受到50後、60後觀眾的喜愛,多次協助策劃春節晚會和一些大型晚會,擔當各種節目評委,嘉賓,又深受80後和90後、00後的喜愛,可以説是電視圈的紅人。

閻肅是一位有着堅定意志和勇於創新的人士。在他的演藝生涯裏,到處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創作了一批批膾炙人口、感人至深的軍旅歌曲,他愛兵為民立足基層的優秀品質,始終保持共產黨員革命本色,始終以普通黨員和文藝工作者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只要組織交給的.任務都認真完成,從來不計較個人得失,他的品德高尚,弘揚了正氣之風。

閆肅是”時代楷模“,我們要學習他高尚的情操、頑強的毅力、持之以恆的堅守。

閆肅為藝術而獻身。他沒有把自己看作是大藝術家,寫好的作品總是與戰友們反覆協商、徵求意見,充分體現戰士們的喜怒哀樂。85歲高齡的他,仍然學習不息、創作不止,他藝術之樹常青的原因就在於,他把自己生命的“根”深深地紮在人民羣眾這一肥沃的土壤裏,不斷汲取人民大眾之中的養分。

做人做事當學閻肅。求真務實、勤勞樸實、實事求是、嚴於律己、無私奉獻、不斷進取、學而不厭、永不滿足,永遠都是一個人一生的宏偉目標與不懈追求。

作為一名普通黨員的我,要積極學習閆肅老同志的嚴於律已、無私奉獻的精神,更加要把這種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先進事蹟的心得12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走了甲午,又迎乙未,“x年”春節如約而至。回鄉的、採購年貨的、走親訪友的,京城的人們忙碌了起來。不知道為什麼,看看周邊的人們,總感覺到似乎少了些過年的味道。小時候過年,最幸福的就是盼年,那種虔誠的心情、那種迫切的滋味,如今每每想起仍然激情滿懷。穿新衣、放鞭炮、貼春聯、吃餃子、給老人磕頭拜年,要壓歲錢,逛廟會等等,除夕夜,追逐着鞭炮燃放時的硝煙味和響聲,端着盛滿餃子的大碗和一羣小夥伴,村東跑村西,那種質樸、那種熱鬧、那種童趣,已深深地留在了記憶裏。長大後,這些已經印記在腦海中兒時的夢,自覺不自覺地變成了一種獨有的揮之不去的影像,深深地紮根在心裏。人生無常,有起有落。有時像花兒一樣多姿多彩,有時像河流一樣彎彎曲曲;人生之路,有鮮花、有掌聲,也有荊棘、有旋渦;走南闖北,人到了一定年齡,生活的歷練難免會遇到遇上難忘的人和事,正因為這些奇怪的事、難忘的的人,才使得人生更加豐富精彩。

春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閤家團圓,共度良宵。家,親情,融融的愛意,構成了年味的源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紮根心中、生生不息。午後起牀,仰望窗外,一個萬物復甦的春日正在徐徐開放。恍然間,臘八已過,匆匆忙忙似乎己記不起臘八粥、臘八蒜的味道,小年剛過,吃過的餃子也許還沒完全消化掉,但似乎也沒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記。下班步行回家,看到街道兩旁路燈杆上掛着的一排排的紅燈籠和有關年味廣告、標語,才深深地感受到年真的越來越近了。春節將至,這意味着春日就要來了,萬象復甦草木更新,這給剛剛還在冰日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中生活、盼望着春暖花開日子的人們,帶來了不盡的喜悦和希望!

我國文化悠久的歷史,賦予了春節太多的內涵。古往今來,在春節這樣一個特殊的時空環境裏,給了許多文人墨客想象發揮的空間,留下了許許多多美文佳句。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遙聞爆竹知更歲,偶見梅花覺已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事過境遷,時隔多年,如今讀起仍膾炙人口。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留傳至今。從臘月二十三小年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購年貨、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辭舊迎新”。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全家人團坐“守歲”。待第一聲雞啼響起,或是新春的鐘聲敲過,街上鞭炮齊鳴,響聲此起彼伏,新的一年開始了。翌日,男女老少無論貧富,都穿上平時捨不得穿戴的節日盛裝,給家族中的長者拜年祝壽,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恭賀新喜、恭喜發財,節日的熱烈氣氛不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滿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還有舞獅子,耍龍燈,遊花市,逛廟會等習俗。這期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熱鬧非凡,盛況空前,直要鬧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才作罷。

由於人們生存和發展的歷程充滿了不確定性,也正是這種變數,賦予我們每個人多姿多彩的人生。春節傳承千年,藴含着中華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結晶,凝聚着華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託,傳承着我國人的社會觀念。如今的春節,雖然年味越來越淡,但對於生活在城市裏的我們來説,日南地北的親人匯聚到一起,過一個團圓年,這無疑成了一件很奢侈、幸福、歡樂的事情。

春節是一年的結束,也是新春的開始。無論世事如何變遷,日子還是要一日一日的過,新春伊始,時光向好,那就讓我們懷揣美好,放飛希望!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我們將揮手告別20xx年,喜迎20xx年的到來。

值此迎春之際,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是不能虛度這個假期,我們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雖説考好考壞都要過年,但我們應該針對自己的考試成績做一下反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同時,要對我們的寒假生活做一下合理的規劃,讓我們的寒假生活跟條理,更充實。

在迎年之際,許許多多在外打拼的子女都紛紛趕回家,和他們的父母團圓,與他們一同過年,兒女們看着父母頭上又多了幾絲白髮,心裏不禁多了幾絲愧疚。父母們看着兒女臉上滿足的笑容時,他們心裏也是樂開了花。是啊,團圓一直都是過節的主題,只要有節日,就會有團圓,它寄託了親人之間的思念和祝福。

當然,在這個假期,我們也應該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例如,當父母在忙年沒空收拾房間時,我們應該主動幫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事情,來幫讓他們減輕勞累。在過年期間,必然會迎來許多親朋好友,我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舉止言談,要懂禮貌,懂得照顧客人,不能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這匆忙的忙年時,一些不法分子也趁此出來作亂,例如,在人口較多的公共場合,總會有人丟包或者是其他的貴重物品。甚至有些和父母走散的孩子也被拐走了。所以,在此期間我們要時刻注意防拐防騙。當然,在生活中,我們也要注意安全,我們要及時關掉煤氣罐,讓插座遠離有水的地方,將爆竹煙花放到乾燥的地方等。我們要注意生活中的種.種,讓自己及家人過一個幸福快樂地好年。

讓文明伴我們同行,快樂地過春節。

過年,是我們中國最傳統的節日了,這真是一個美好的節日。

要過年了,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忙裏忙外,各自準備過年的東西,到處洋溢着歡慶的氣氛。

除夕早上,我們一家吃完飯就開始忙起來。我和爸爸先打掃衞生,灑水、掃地、擦窗户……接近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貼春聯,紅紅的燈籠也掛起來了,家裏一下子變了新模樣,漂亮極了。到了晚上,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大人喝酒聊天,小孩子喝飲料看“春晚”,這叫守歲。我覺得很快樂,很温馨。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大街小巷到處是青年人、小朋友,以家族為單位到族裏年歲大、輩分大的老人家裏拜年、磕頭。相遇的人們喜氣洋洋,都高聲地跟對方説着:“新年好!”我們一隊人浩浩蕩蕩地走在大街上,感受到過年的歡樂、祥和的氣氛,我由衷的覺得:過年真好!

雖然聽長輩們説,現在過年的禮節和習俗比過去要簡單多了,但是我仍然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這種團聚、温暖、喜慶的氣氛,將久久地留在我童年的記憶裏……

先進事蹟的心得13

服務沒有海拔,愛心沒有距離。七年間,“千户萬燈”的光明從東海之濱照亮雪域高原、偏遠山區、扶貧結對和東西部協作地區,輻射浙江、西藏、吉林、貴州、四川五個省和自治區;北上西進南下,哪裏需要光和電,哪裏就會有錢海軍的身影。

曾經有人問:這個活動為什麼要取名叫“千户萬燈”?錢海軍回答説,因為電關係千家萬户,我們的活動就是要“走千户、修萬燈、暖人心”,讓放心燈照亮每一個家庭,温暖身邊每一個人。事實證明,他們走的遠不止千户人家,修的也不止一盞燈。

行程20餘萬公里,累計改造6047户,惠及6萬餘人……“千户萬燈”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點亮了困難家庭、偏遠山區、少數民族地區,匯成了幫扶困難羣眾的“暖流”,更成了點亮民族團結的“火炬”。

20xx年6月,慈溪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在西藏仁布縣康雄鄉則樂村開展“千户萬燈”公益活動,為村民改造線路。(姚科斌/攝)

在西藏仁布縣,慈溪市錢海軍志願服務中心首個省外服務支隊“西藏仁布縣志願服務隊”成立了,藏族青年洛桑多吉從錢海軍手中接過了志願服務的“火炬”。在四川布拖縣,平常就喜歡自學擺弄電力線路的友伍萌生了一個新的夢想:成為一名專業的鄉村電工,幫助鄉親們解決用電困難。

“如果我們在鎮上開設‘鄉村電工培訓班’,把老師請到這裏來,你想不想學?學了電工,必須要為布拖縣的困難殘疾人服務,你願意嗎?”當錢海軍這樣問他時,友伍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想!我要像你一樣,學習更多的知識,幫助更多的人。”

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共產黨員就是要當先鋒做模範。從“千户萬燈”項目的“照亮計劃”,到培養鄉村電工、建設鄉村電器賦能站、幫扶困難殘疾人創業的“成長計劃”和“圓夢計劃”,錢海軍乾的其實都是一件事:為最普通的老百姓、最需要的弱勢羣體,接一根線、修一隻電錶、擰亮一盞電燈,架起一座黨羣“連心橋”,照亮一條人人都可以有奔頭的共富路。

先進事蹟的心得14

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作為一個基層黨員教師,將以張桂梅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幹好本職工作。

張桂梅是一個基層教育工作者,也是每一位教師思想、行動的楷模。首先她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的師德:愛崗如命,愛生如子,是一株咬定青山的松樹,紮根在教育最基礎的崗位上,一去就是幾十年。二十多個榮譽,足以證明她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揮灑的汗水和心血,為社會培養一拔又一拔合格的建設者和高技能人才,為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張桂梅還是一名優秀的中共黨員,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一個普通人對祟高信仰的不懈追求和不斷超越。

正因為有無數個張桂梅的奮鬥,才有力地撐起了國家的脊樑,不斷超越,在國際事務中居於舉足重輕的地位。作為黨員教師,我要以張桂梅為榜樣,學習她為了教育事業發展而捨去小我;學習她在平凡崗位上創造奇蹟,抒寫人生優美的華章;學習她在基層教育崗位上踐行一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先進事蹟的心得15

《歷時36年,老黨員黃大發——絕壁鑿出貴州“紅旗渠”》,報道了80歲的共產黨員,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團結村草王壩原支書黃大發帶領全村羣眾自強不息、艱苦奮鬥,歷時36年之久,在懸崖絕壁上鑿出一條主渠7200米,支渠2200米的生命之渠的動人故事。

黃大發同志始終透着一股奉獻自我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鋭氣,一心為民的正氣,一心帶領羣眾絕壁引水的事蹟讓各地幹部羣眾深受感動,引發廣泛熱議。

織金縣龍場鎮副鎮長李江感慨道:“腳下的力量源於心中的信仰。老黨員黃大發幾十年如一日地貢獻着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熱忱,用一字一圖一錘一釺築夢小康,那沾着泥土印記的工程圖就是最美的測繪畫卷,為黃大發老支書點贊!”

“堅定的信念,崇高的信仰,虔誠而執着!”中廣核電集團黨政幹部田犁説,我是從貴州出來到深圳工作的人,看到家鄉基層黨員幹部矢志追夢的感人事蹟,心中肅然起敬,也深感其中不易。黃大發老支書苦幹、實幹、巧幹的挖渠精神至今仍然具有現實意義,一定能為貴州脱貧攻堅事業注入強大精神力量。

“他把信仰熔鑄在行動中,他把理想實踐在作為裏,大氣凜然、大公無私,心中始終惦記着老百姓。”百里杜鵑管委會元巖村駐村幹部孫健説,身為一名駐村幹部,我將牢記黃老支書忠誠於信仰、服務於人民的精氣神,腳踏實地為人民服務。

“可以想象通水的一刻,老支書是什麼樣的心情!”遵義市赤水市桂圓林村65歲的退休老支書肖義武動情地説,黃大發同志的先進事蹟讓我渾身充滿力量。退休後這些年,我一直在紅軍四渡赤水一渡渡口義務為各界人士講解當年的紅軍故事,“大發渠”精神與紅軍敢於犧牲、奉獻自我的長征精神一脈相承,他的一言一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