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數學《 分式的意義》的説課稿

來源:文萃谷 2.7W

一、教材分析

七年級下冊數學《 分式的意義》的説課稿

1.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意義”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中第二學期第十五章的第一節內容,是中學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與整式是緊密相聯的,是前面知識的延伸,同時也是對前面知識的進一步運用和鞏固。學生掌握了分式的意義後,為進一步學習分式、函數、方程等知識作好鋪墊;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2.學情分析

我任教班級學生基礎不是很紮實,學習能力不夠高.通過分數的學習,學生可能會用分數的定義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體的數,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為了讓學生能切實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能力,在教學中對於教材中的例題和練習題,作了適當的延伸拓展和變式處理。

3.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理解分式的概念,並能判斷一個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標: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為零,則分式沒有意義”;“如果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不為零時,分式的值為零”,會推斷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範圍。

(3) 能力目標: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標:通過學習分式的意義,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和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4.教學重點與難點

本着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分式的意義:分式與除法的'關係;

(2)難點: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為零,則分式沒有意義”;“如果分式的分子為零,而分母不為零時,分式的值為零”。

二、教學方法與學法

本節課教師將以引路的形式,運用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帶着學生去發現和探究新知識,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分析、歸納、概括,通過不斷的實踐和認識,讓學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義,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不是一門枯燥的學科,對學習數學充滿信心。

三、教學過程

本節課的教學我主要分下面這樣幾個環節

1.設問激疑,以舊探新,類比聯想,形成概念

教師先問學生兩個問題,幫助學生回憶分數。

思考:請各位同學將下列各題用一個恰當的分數來表示:

1.一段繩子長3米,把它平均分成4份,則每份長是多少?

2.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80千米,一輛汽車行駛7小時,從甲地到達乙地,這輛汽車平均每小時的速度是多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