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時節的由來及注意事項

來源:文萃谷 6K

秋分節氣的由來

秋分時節的由來及注意事項

每年的9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細土的意思,就是説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人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以防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説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由於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所以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處便處於乾涸之中。

秋分的注意事項

一、護體:防秋燥引起的感冒、咳嗽

到了秋季天氣風多幹燥,燥邪入侵很可能會引起生病,常稱為“秋燥”。此時大家如果沒有注意養生,那麼當温度和濕度發生較大變化時,人們的身體會有免疫力下降的情況,此時人們很有可能會出現的症狀,就是感冒、咳嗽等,大家要儘早的預防。

大家會發現秋季感冒的人比較多,並且此時病人,剛開始的時候主要出現的就是鼻咽部黏膜皺縮,並且會有感覺乾燥的情況,繼而由於充血會有痛感,患者在這個時候會出現鼻咽部發癢不適、幹灼疼痛、乾咳少痰等,並且氣管喉頭黏膜發病而咳嗽不止,被人們稱為“燥咳”。

人們一旦出現了燥咳不及時治療,人們很有可能會出現氣管炎和支氣管炎等疾病,嚴重的還會使肺部更受傷。人體因為燥邪侵犯口鼻等上竅,常常會出現口鼻咽喉乾燥和陣發性較重的乾咳等症狀。如果説人們的症狀主要就是咳嗽,則稱為“秋燥咳嗽症”。

秋燥又可分為“温燥”和“涼燥”,它們的結果都會導致陰津耗損,出現皮膚乾燥和體液丟失等症狀,並傷及人體肺部。其症狀主要表現為口乾、脣裂、鼻塞、咽痛、陣發性乾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帶血的痰等一系列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乾燥症”。針對以上的症狀,應該接受不同的治療方案,對症下藥。

二、運動:以輕鬆平緩項目為主

秋令時節,如果堅持適宜的體育鍛鍊,不僅可以調養肺氣,還可提高肺臟器官的功能,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

秋季養生以“收”為主。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可以學習傳統的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等“拳打卧牛之地”的功夫,從身體內部改善體質。如果實在沒時間,早上凝神深呼吸三分鐘,也大有裨益。此外,可選擇一些寧心安神的娛樂活動,如書法、繪畫等,也可登高望遠,以開闊心胸,使內心豁達,從而安定神志。

由於秋季早晚温差大,氣候乾燥,如果市民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還必須注意四個方面,運動時防止受涼感冒。秋日早晚温差大,尤其是清晨温度比較低,不要穿着單衣去户外活動,應根據户外的氣温變化增減衣服。在鍛鍊時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而是應該等到身體發熱後,才可脱下衣服。鍛鍊後還切忌穿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着涼。

其次要預防運動損傷。據悉,由於人的肌肉韌帶在氣温下降的環境中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明顯降低,關節生理活動度減小,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的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因此,專家指南,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準備活動。

另外,防止運動過度。秋天是鍛鍊的好時機,這時因為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因此運動也要順應這一原則,也就是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時適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

秋天氣候乾燥,預防秋燥,對於運動者來説,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還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秋分吃什麼防秋燥

1、蜂蜜

“朝朝鹽水,晚晚蜜湯”這句話想必很多人都曾經聽過,如果能在秋季的時候每天晚上都喝一點蜂蜜水,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養生作用。蜂蜜水不僅能防秋燥,還可以幫助緩解便祕和咳嗽,如果平時不怎麼愛喝水,甜甜的蜂蜜水是很好的選擇。

蜂蜜建議放在陰涼乾燥處保存,吃的時候可以舀一勺放在水裏,攪拌均勻之後飲用就可以了。但是記得必須使用不超過40度的温水,因為熱水會把蜂蜜裏面的營養成分給破壞掉。或者你也可以直接吃一勺蜂蜜,這樣會更加方便。

2、梨

梨子是一種涼性的水果,吃了之後能達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因為它的水分含量是很高的。如果平時總是口乾舌燥,或者心煩、反胃,吃點梨子都能夠幫助緩解。由於梨子還可以清熱、鎮靜,所以説很適合在秋天食用,能輔助降秋燥。

不同吃梨的方法,可產生不同功效。生吃梨能明顯緩解咽喉幹、癢、痛、啞的不適,減輕便祕、尿赤等症狀;用冰糖蒸梨可滋陰潤肺,止咳祛痰,對潤澤嘶啞發乾的嗓子具有良好的作用;用梨加蜂蜜熬製成梨糖膏,對肺熱久咳症有明顯療效。

3、白蘿蔔

秋天多吃白蘿蔔可有效緩解秋燥。白蘿蔔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多吃蘿蔔上下通氣不咳嗽,而且能通便。不妨做個白蘿蔔排骨湯來解秋乏、去秋燥。

由於蘿蔔性偏寒涼而利腸,脾虛泄瀉的人好少吃,而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單純甲狀腺腫、子宮脱垂等疾病的患者切記不要吃。

4、芝麻

黑芝麻藥食兩用,具有“補肝腎,滋五臟,益精血,潤腸燥”等保健功效,被視為滋補聖品,黑芝麻中含有優質蛋白質和豐富的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和珍貴的芝麻素及黑色素,這些珍貴的營養素不但能促進毛囊黑色素的合成量,促進養髮烏髮,同時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與維生素E等更具有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和潤膚、護膚的功效。可以説,黑芝麻是男女老幼皆可食用的好食材。

若將胡桃肉和黑芝麻研碎合用,真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稱得上事半功倍。用腦過度、神經衰弱、體虛疲乏、皮膚乾燥者飲用尤好。

5、銀耳

銀耳性平無毒,既有補脾開胃的功效,又有益氣清腸的作用,還可以滋陰潤肺、美容養顏,其藥用價值與人蔘、鹿茸齊名,有“菌中之冠”的美稱。歷代皇家貴族都將銀耳看作是“延年益壽之品”、“長生不老良藥”。銀耳對秋燥造成的皮膚乾燥、瘙癢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吃銀耳可以使皮膚變得白嫩且富有彈性。

銀耳可以和很多食物搭檔而食,諸如百合、蓮子、紅棗、雪梨、紫薯等,煮粥燉肉皆可,是秋季潤肺佳品,對陰虛火旺不受蔘茸等温熱滋補的病人也是一種良好的補品。銀耳燉冰糖可治療因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痰多。

6、鴨肉

鴨子富含營養,不僅享有“京師美饌,莫妙於鴨”、“無鴨不成席”之美譽,同時也為祖國醫學所稱道:“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尤其當年新鴨養到秋季,肉質壯嫩肥美,營養豐富,能及時補充人體必需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鴨肉性寒涼,特別適合體熱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療首選鴨。

鴨肉雖好,吃時也有講究。首先,感冒患者不宜食用鴨肉,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感冒時還是以喝雞湯為宜;其次,慢性腸炎者要少吃,鴨肉味甘鹹,吃了可能使腸炎病情加重;腹痛、腹瀉、腰痛、痛經等症狀的人也好少吃鴨肉。

7、胡蘿蔔

胡蘿蔔對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祕很有幫助,也富含β-胡蘿蔔素,可中和毒素。新鮮的胡蘿蔔排毒效果比較好。胡蘿蔔是有效的解毒食物,它不僅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而且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和果膠,與體內的汞離子結合之後,能有效降低血液中汞離子的濃度,加速體內汞離子的排出,非常適合經常熬夜的人。胡蘿蔔、白蘿蔔不要一起食用。雖然胡蘿蔔、白蘿蔔對人體都有很多好處,二者一起食用卻會讓兩者營養降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