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教育發展建議

來源:文萃谷 3.1W

農村教育影響廣泛,關係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可以這樣説,沒有農村教育的發展,沒有農民素質的提高,就很難實現全面小康。為此,必須從現在做起,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拓創新,把農村教育紮紮實實搞上去。

高職教育發展建議

一是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要樹立“兩個觀念”。即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要切實做到“四優先”、“一重點”、“一依據”。“四優先”,即在制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要優先考慮教育的發展;在城鎮規劃和建設中,要優先考慮學校建設用地;在財政年度預算中,要優先保證教育投入;在教育投入中,要優先保證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的落實。“一重點”,即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要把深入學校瞭解教育工作列入重點。“一依據”,即切實把教育列入基層黨政領導的任期目標責任制,並作為考察、任免幹部的重要依據之一。

二是籌措教育經費,要採勸八個一點”。目前,農村教育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是投入的嚴重不足。必須千方百計加大投入,採勸八個一點”的方法,籌措農村教育基本需要的資金。即,“撥一點”:指由財政為主,加大投入;“貸一點”,指由教育部門貸款,政府貼息;“徵一點”;指切實抓好城鄉教育費附加的徵收,並作教育專款專用;“借一點”:指向有關部門借款;“集一點”:指幹部、教師帶頭,向單位和有識之士捐集資;“壓一點”:指儘量節支,使有限的資金能用在“刀刃上”;“清一點”:指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清理出來的違規資金,除上交外,主要用於教育;“要一點”:這也是大的一頭,指向上級爭取經費支持。

三是實施素質教育,要堅持“以學生為本”。具體教育教學工作中,要培養學生的“兩種意識”,達到“三個滿意”,着眼“四個發展”、做好“五項工作”、教會“六項本領”。“兩種意識”,即學生的實踐意識和創新意識。“三個滿意”,即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社會滿意。“四個發展”,即教育對象上着眼於全體學生都得到發展;教育內容上着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方法上着眼於學生的主動發展;教學要求上着眼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五項工作”,即努力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優化教學過程;建立新的評價機制;改革考試製度。“六項本領”,即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生活。

四是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要協調“四個關係”。在廣大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許多學校特別是“一師一校”,每天只能上半天課,教學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多數不能完成。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課業負擔不是“減”的問題,而是“增”的問題,是如何抓好教學基本任務完成的問題。為此,“減負”要遵循客觀規律,因地制宜,正確處理好“四個關係”。即“減負”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減負”與教材考試的關係;“減負”與培養學生頑強意志、創新思維的`關係;“減負”與課外活動的關係。

五是發展民族教育,要堅持“扶持為重”。加快發展民族地區教育,對於提高全民整體素質,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此,要制定和落實更加優惠的政策和特殊的措施,做好“八項工作”,加快發展民族地區教育。“八項工作”,即加大投入傾斜;建立特困生教育救助基金;加強教育教學業務指導;提高教師待遇;辦好寄宿制學校;建好民族初級中學;開展“手拉手”互助活動;推行“雙語”、“雙語文”教學。

六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要重在“質量”和“數量”。在廣大農村,教師嚴重不足,學歷合格率偏低,“拔高使用”、“跨專業使用”和“超負荷使用”現象十分突出,加之教師外流到發達地方和城市的現象也日趨嚴重。為此,一方面要制定有效政策和措施,不斷充實教師隊伍,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要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優良傳統,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從政治上、生活上關心愛護教師,不斷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要抓好教師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強化教師職業道德教育;要為教師提供各種進修培訓的機會,鼓勵教師通過自考、函授等方式,不斷提高學歷層次。

七是調整學校佈局,要堅持“合理”和“精簡”。幾十年來,我們形成了“村村寨寨辦學校”的傳統和觀念。這對於歷史上從未有過學校的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無疑是一大進步。然而,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改革的深入,這一辦學模式已經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了。必須堅持“合理”和“精簡”的原則,以集中力量辦學為方向,宜並則並,需增則增,實事求是地制定調整校點佈局規劃,逐步實現農村學校佈局合理化,辦學條件標準化、教育管理規範化。

八是加強教育督導,要堅持“兩個結合”。高度重視教育督導工作,堅持“兩個結合”,建立和完善教育的督導評價標準和機制,充分發揮教育督導的導向、鼓勵、約束和調節的功能,促進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兩個結合”,即“督政”與“督學”相結合,指督導工作不但要“督學”,還要“督政”,使各級政府確保其政府行為到位,保證對教育的領導和資金投入;“直接督導”與“間接督導”相結合,指在以督導機構直接對各地進行教育評估為主的同時,創新教育督導機制,鼓勵社會各界、家長和學生從辦學方向、辦學思想、教育改革、管理水平、辦學條件及學生綜合素質等方面,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