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仨》讀書筆記11篇

來源:文萃谷 2.75W

閲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但是讀書筆記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們仨》讀書筆記11篇

《我們仨》讀書筆記1

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什麼困難都好像迎刃而解了,其實在那個年代,他們受到的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為一家人的心始終聯繫在一起,又有着別人欽羨的相處方式,看起來是那麼輕鬆而美好,彷彿一切外在的壓力的災難都不算什麼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聯繫的方式總是書信,中間他們也分離過,時間也不算短,可是每次相聚總是那麼和諧,三人在家中的角色很自然地分好工,互通又互補,外號既貼切又温馨,我很羨慕他們之間的默契和信任,總有説不完的話,總有共同的趣味,切切實實是這個時代所缺乏的吧。事無鉅細他們都互通訊息,即使再忙,也不忘溝通,試想如今這個時代隨隨便便就能聯繫,卻總是缺少點什麼,遠不如“我們仨”的主人公交流得多呢,也完全沒有他們之間的那種情感。

剛開始前面的文章我有點看懵了,總讓我認為是靈魂出竅了,看得也很難過和悲傷,總希望美好的事情能一直延續,沒有死別,也不會只剩下作者一人孤身在世上了,這多麼殘酷啊!生活不乏趣味,關鍵是你有沒有發現和創造人生趣味的心,“我們仨”的一生都應該是現代人學習的榜樣,家人本應該如此,互相扶持、互相包容,在繁忙的工作節奏下,也能增添家的樂趣,平凡中的樂趣!

《我們仨》讀書筆記2

高一語文課上,聽老師講起楊絳先生,然後回家翻開《堂吉訶德》——哦,果然是她翻譯的,1978年,鄧爺爺曾把中譯本《堂吉訶德》作為國禮送給來訪的西班牙國王——肅然起敬。

楊絳(1911年7月17日—),原名楊季康,是著名律師楊蔭杭之女。擅長於翻譯、文學著作、戲劇等。著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説《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説《吉爾·布拉斯》等。然而,她的身份,更讓我們感到熟悉的,是錢鍾書之妻。

六年後再讀《我們仨》,仍覺得這是一本開卷便不忍放下的作品。《我們仨》是92歲的楊絳先生在女兒、丈夫去世四年後的回憶錄,全書共三個部分——《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其中,前兩個部分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生活情感,筆法獨特也有些晦澀難懂;第三部分佔據全書大部分篇幅,從1935年她與錢鍾書剛結為夫婦赴英留學開始,在牛津喜得愛女,回憶了一家三口63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和更多感人至深的温馨畫面,語言從容、簡潔,看似平平淡淡,卻閃耀着經過漂洗的樸素生活本來的絢爛多彩。

1935年,初到英國,這對自小被僕婦照顧的新人開始在跌跌撞撞中過日子。為了做早飯,他劃了生平第一根火柴;為了滿足饞嘴的他,她學會用雪利酒文火做紅燒肉;他們把店裏送來的扁豆剝殼又一面嫌棄殼太厚豆太小,剝了好多才醒悟過來“這是專吃殼兒的,是扁豆,我們燜了吃,很成功”;而每天早晨一大甌牛奶紅茶,也成了他們一輩子戒不掉的習慣。她不再是當初不識柴米油鹽的蘇州小姐,他也不再是古月堂前吟詩作賦的無錫少年,然而日子卻像搬入新居的第一個早晨鐘書給她端到桌上的早餐,有果醬、蜂蜜,那般甜蜜。

1937年,他們有了女兒錢瑗。錢鍾書曾贈言楊絳:“絕無僅有的結合了絕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其實,我讀《我們仨》,讀出了季康之於默存也如母親一般。在她住院的日子,他每天到產院探望,常苦着臉告訴她:“我做壞事了。”他打翻墨水染了房東家的桌布、砸了枱燈、把門軸弄壞了,像一個做錯事情等待媽媽回來的小男孩一般,她説:“不要緊”,回寓後便真的全部修好,讓他信賴、安心、能夠依靠。

1938年,一家三口回到硝煙瀰漫的祖國。他先是赴昆明西南聯大教書,後尊父命去藍田當英文系主任,這期間有來自同事的誤解、有來自家族的壓力、更有來自戰爭的流離顛沛,還好有她信他、懂他、陪他。女兒的成長也是苦難生活的一劑糖丸,“鍾書愛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東西,總説:”Baby no eat。“…她看着媽媽的臉,迸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語:”Babyyes eat! “她那時約六歲。” 大約每個孩子都是哭着來到這個世間的,因為她們不樂意,來走這一遭要經歷太多痛苦與煩惱,所以佛把這人世叫做婆娑世界。然而當父母把她們抱在懷裏,她們分明又是笑的,笑的那樣甜蜜。或許,她們正是看了這世界太苦,所以來了,想把無盡的歡樂帶給父母,或者想把這個世界的苦痛全部帶走。錢瑗與錢鍾書夫婦的緣分亦是如此。在最艱難的時期,有女兒陪伴,看着她跌跌撞撞成長起來,()一家三口苦中求樂、學中求樂,圓圓頭(錢瑗的暱稱)成長為爺爺口中的“讀書種子”,季康完成了《稱心如意》、《弄假成真》等戲劇作品,翻譯出版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並全力支持鍾書完成《圍城》的連載。

他們安靜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然而解放並沒有結束所有苦難。文革歲月,他們被下放至幹校,走出“牛棚”後仍“不能與強鄰相處”,女兒幫助他們“逃走”,一家三口擠在北師大的宿舍,“阿瑗不用擔心爸爸媽媽受欺負,我們也不用心疼女兒每天擠車往返了。屋子雖然寒冷,我們感到的是温暖。”這是豁達的一家人,也是默契的一家人,內心的相互支持讓他們捱過這個特殊時期受到的特殊待遇。然而日子再難熬,我讀楊絳先生的文字,感受到的只是她內心的平靜、沉定,她沒有訴説飽受的委屈,她回憶的只是鍾書哮喘發作時一個妻子心中的焦灼和戲稱之“呼嘯山莊”來帶給丈夫略微寬解,她回憶的只是地震時期外文所年輕人和女兒女婿給他們的幫助與關懷。這期間,他們依舊不輟筆耕,她譯完《堂吉訶德》八冊,他的《管錐編》初稿亦已完畢。

1977年,文革結束,他們搬進現在的三里河寓所,生活開始苦盡甘來。之後20年的生活,平平淡淡無陰無晴,實則陰晴隱於其中,只是這位耄耋老人已嚐盡人生百味,參透悲歡離合,無一句控訴無一句抱怨罷了。然而,1997年女兒錢瑗去世,1998年丈夫鍾書去世,再參透,她仍舊是想念女兒和丈夫的,於是2003年這本《我們仨》出版問世。在卷尾,她引用白居易的《簡簡吟》——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讀到這裏,我彷彿看見她的心上多添的幾隻飽含熱淚的眼睛,又綻出的幾個血泡。

“我們仨,卻不止三人…阿瑗長大了,會照顧我,像姐姐;會陪我,像妹妹;會管我,像媽媽。…鍾書是我們的老師。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飯,都需我們母女把他當孩子般照顧,他又很弱小。”就是這樣的一家人,相扶相伴跨過半個地球,走過半個世紀,讓孑然一身的漂泊者也為他們感動,也想找個能相知相愛相惜的人,感受家帶來的温暖與支撐。家,已然不是一處寓所,簡簡單單地容納我們仨,而成為一個意象,成為這一輩子身心的港灣。

《我們仨》讀書筆記3

這三四天臨睡前躺在牀上看楊絳寫的《我們仨》,昨晚看到十二點,也就把整本書看完了。看完這本書也就能大體瞭解錢鍾書從結婚後直至去世的一個生活軌跡。錢鍾書一家三口是那樣的相親相愛,真的令人非常感動。錢鍾書夫妻喜歡互背詩詞,喜歡相邀“探險”,從中收穫了生活的許多樂趣。當妻子不在身邊,錢鍾書總是把自己的生活記錄下來給妻子讀。他們把這種記錄下來的生活中瑣瑣碎碎的事比作滯留海灘上的石子,相聚時就搬出來觀賞玩弄。他們彼此尊重自己的人生見解與選擇,從不勉強,足見他們做為大師的睿智。楊絳寫了這麼一句話“我想,一個人的出處去就,是一輩子的大事,當有自己抉擇,我只能陳説我的道理,不該干預;尤其不該強他反抗父母。我記起我們夫婦早先制定的約,決計保留自己的見解,不勉強他。”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們能如此之融洽地生活了一身一世。

從書中可以知道錢鍾書和他的妻子楊絳最喜愛的事情就是讀書,他們不追名逐利,不喜歡交際應酬,最以讀書為樂。還可以知道錢鍾書和他的女兒記憶力都非常好,似乎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讀完此書似乎心上也壓上了一種似有似無若輕若重的傷感、惆悵、憂傷。是因為他們的女兒比他們更早地離開人世,當錢璦走了,錢鍾書又走了之後,楊絳在書中寫到“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我的客棧了。”讀來是多麼的酸楚而又令人傷感。是因為大師的凋零和後繼乏人嗎?錢鍾書只有一個女兒錢璦,但錢璦卻比他們更早離開人世,錢璦也是一個優秀的學者,可是她的婚戀生活缺乏該有的幸福美滿。但他們的不平凡學問與成就,更不平凡的甘飴寂寞、澹泊自守的精神大約就是留給後人最好的紀念。

《我們仨》讀書筆記4

初時聽聞楊絳,由老陳介紹,雖是女士,卻多稱為楊絳先生。

對錢鍾書的認識,則來自於《圍城》,還記得讀《圍城》時最大的驚愕,在於讀到書的結尾,鐘聲響起,著作就結束了。這是唯一一次讀書後意猶未盡,總期待着故事會有下一幕。

對兩人的故事有好奇,所以想讀《我們仨》。這書不似普通傳記一般純粹記錄,而是帶着豐富感情的描寫。

書的開篇,“鍾書大概是記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個長達萬里的夢。”即已經表達了楊先生對丈夫的思念。我們總希望美好的一刻能維持永恆,《天國的嫁衣》結尾,程海諾送陶艾青去見陸子皓,也曾在內心呼喚,這一段路程,永遠沒有終點。而不好的事情,卻希望他僅是個夢,希望着夢醒了就沒事了。

一個家庭最幸福的時光是什麼呢?是一家人圍爐包餃子看春晚?是一家人在廚房忙前忙後電視機播放着“瞭解世情,關注民生”!廚房是一個家庭的重地,卻也是一個家庭最幸福美滿的體現。有人願意給自己做飯,是人間一等美事;有願意食自己做的飯的人,是人間一等一的美事。如果説教師是世界最偉大的職業,那廚師就是世界最幸福的職業。楊絳先生承諾“等我退休了,我補課,我還債,給你們一頓一頓燒好吃的菜。”錢老説“為什麼就該你做菜呢?”而楊絳先生又説“説實話,我做的菜他們從未嫌過”。還有什麼比“我們仨”幸福的呢。

楊絳先生形容“我們仨”:“我們這個家,很樸素;什麼仨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書中還有很多的故事,在往後的話題裏,有機會再引用來説。在我看來,總的來講這書描繪的是“我們仨”的親情與三個人對人生的認識與感悟吧,全書是通過各種細節的回憶來描繪的。

以前對親情不甚理解,適逢讀書的兩天頭疼的厲害,盡得家裏人照顧,想來若是一個人在外,孤苦無依,怕是一覺又一覺且對付過去了。在中國總有不少諷刺家人對自己的關愛是出於某一種虛榮心,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所以我也不便作出否認與批評。但是慶幸自己還未完全處在這樣的家庭之中。對於往後組建家庭的時候,多了些期待,一種關於家的温暖的期待。

頭疼之後,自身彷彿帶着一種滄桑感與淒涼感,帶着這份感覺去讀這本書,更加感受到“我們仨”相輔相持的不易。

“我們仨”一生沒有特別偉大的追求,最過惹人道的大概僅有錢老的一份狂吧。我們仨一生都在珍惜時間,不敢耽誤半分。珍惜時間工作,珍惜時間讀書,珍惜時間陪伴。

這或許是我最大的體會吧。誠如胡適先生所言,其實每一個人到最後會投入一份什麼樣的工作誰也説不準,這份工作也很有可能與自己希望的工作相差甚遠,大概僅是一份謀生的工作罷了。但既是自己的工作,就該認真去做好,我想,這比其他的各種職場新人的雞湯教訓來的簡樸也真摯的多。工作之餘,則應多花時間學習,學無止境,學如不及。陪伴親友,前述有之,自不必多説。

《我們仨》讀書筆記5

不知上帝給了敏鋭的感知是壞是好,往往懂得珍惜的人,失去了才會特別痛。

昨天在圖書館找到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覺得她就已經剖心給讀者看了。千穿百孔,血肉模糊。

這種情感,普通人也會有,只是我想即便會痛一痛,也不能清晰的表達出來。

當初姥姥去世的時候,姥爺只是一直哭,哭的像個小孩子。

三叔去世的時候,奶奶也一直哭,邊哭邊説,老三沒有等到這次過年。

爺爺去世的時候,我還很小,但是媽媽跟我説以後你就再也見不到你爺爺了,然後我就一直哭一直哭,跟着送葬的隊伍,邊走超哭。

奶奶去世的時候,看着她的靈柩緩緩移動,想着她離開了就不能回來了,便忍不住。

這種痛的感情,要理順了,思索了千萬遍才能呈現,這時候心痛不會消除一點點,反而像一道道劃痕,每寫一個字就痛一下。

不過我還是希望寫成作品後這種痛能緩一緩。時間會治癒一切嗎?會撫平傷疤,留下印記的吧。

《我們仨》讀書筆記6

看罷楊絳先生的《我們仨》,總覺得要寫下點什麼!不寫的話,就好像有一件心事沒去完成一樣,深夜也難以入睡!這就如同我每去一個地方,總要留下幾張照片,以證明我來過···

説實話,看先生的《我們仨》只花了我很少的時間!我是禮拜天去圖書館借的這部作品,昨晚深夜的時候就已經看完啦,而這一切只因我沉迷於先生的故事中,難以自拔!而在看完的那一刻,我卻有一股巨大的衝動,一定要寫一篇讀後感,一定要寫!所以説,在夕陽下沉的這個時候,我坐在窗户邊寫下這篇讀後感!以證明看完這部作品後,我曾有這樣的感動,心悸有如此顫動過···

要我來説,先生的這部作品是談不上偉大的!因為它畢竟只是一部甚為簡單的回憶錄!或許用“動情”來形容更為貼切!對,是這樣的,這是一部絕對的動情之作!是一位已達九十二歲高齡的老人,面對着喪夫逝女的巨大悲痛,在牀榻前完成的動情之作!先生以她那純樸的語言將讀者們拉入到她的生活中,感受她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所以在字裏行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先生對逝去親人的無比追憶與懷念,甚至於為之落淚!而就我個人而言,當讀到作品最後時,我彷彿感覺到先生一下子變成了一個趴在牀上不斷啼哭的嬰兒,她需要親人的懷抱,她需要親人的温暖···任身邊的人在怎麼相勸,她卻始終啼哭着,因為她太思念她的親人啦!是那種痛徹心扉的思念!所以我説,這部作品撞擊着讀者的心靈,澎湃着讀者的真情···

一對夫妻,一個女兒,構成了先生的一家!這確實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但是,這也是一個悲情的家庭!起先,我並不這麼覺得,只是在讀完整部作品後,我才發出這樣的慨歎!我總結了一下,這種悲情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我該説,先生的一家始終顛沛流離,從國外輾轉到國內,而後在國內又不斷地移居,只是到先生年老時才有了一個穩定的居所!

是啊,先生家庭的這一路上,飽受了太多的心痠痛楚,而這又是常人所無法體諒的!第二,我該説,先生並沒有一個快樂的晚年!事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的,當先生與丈夫錢鍾書還在世的時候,他們那被先生喻為“此生唯一傑作”的可愛女兒便因病先離他們而去!

一年後,丈夫錢鍾書又離先生而去!此後,在這個世上便徒留先生一人,孤獨地承受着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想想,一個年過九十的老人是如何一個人承受着這巨大的悲痛的!我們雖能想象的出,但我們絕不會理解出先生的痛楚!!!

細看書中,先生無比的懷念着自己的女兒!那書中所描寫的場景一一再現,讓我們感受着一個平凡母親對孩子的百般疼愛,看出一個可愛孩子對母親的萬般孝敬!而當女兒真的離自己而去時,先生便將對女兒的思念幻化成了這部作品!因為在一開始,先生並沒有寫回憶錄的想法,反而是自己的女兒在生病住院期間一直在寫着《我們仨》,只是後來女兒離去,先生為完成女兒的這一心願才下筆寫這部回憶錄!而我們所要清楚知道的是,當時先生的身邊已沒有了女兒,沒有了丈夫,只先生自己···

我在想,先生寫這部回憶錄就只是為了單純的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嗎!想必沒這麼簡單吧!先生或許是在用她的方式叩問着我們的心靈,讓我們始終銘記一個永恆的話題:親情!是啊,偉大、無私的親情!先生的家庭是那麼的平凡,但為何當我們這些讀者去拜讀時,仍會被深深地打動呢!我想,這是因為在我們的心中,我們也一直懷有着一份親情!只是我們都太過於遺忘,只是在被別人感動時,我們才想起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庭!人啊,為何一定要這樣呢!難道一定要等到失去後才學會珍惜嗎?

最後,我得説明一下!先生的《我們仨》是指丈夫錢鍾書,女兒錢媛(先生與丈夫都叫女兒為“阿圓”)還有先生自己楊絳!而我為何要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呢!其實是這樣的,我看完這部小説後,查閲了相關的資料,我看到很多的讀者都稱呼楊絳女士為“先生”,想必都是為了表達心中的那份崇敬之情吧!所以我也沿用着這個傳統,稱楊絳女士為先生,同樣,也是為了表達我的崇敬之情!還有,作品中有一段寫的極為動情,也倍為傷感,看到這段話時,我的心中卻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淒涼!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樂樂地一起過日子。””

“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着煩惱和憂慮。”

“人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盡頭了。”

此刻,夜幕已經降臨,略有涼意!從窗户向外望去,校園裏的路燈都已亮起,為步行的人們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我們仨》讀書筆記7

“一個尋尋覓覓的萬里長夢,一個單純温馨的學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它帶給我的不只只是感動,更是思考。

楊老先生説,人生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着煩惱和憂慮。細細想來,似乎楊老先生和錢老的快樂大都是苦中作樂,他們沒有豐富的物質生活,亦沒有太多的浪漫,然而他們習慣了在生活上“格物致知”,尋找支點。

“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經走到盡頭了”,“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命運待她不公,在她年邁,經歷了無數苦難,理應享受天倫時,讓她在經歷了女兒的離去還沒緩過神來的時候,又讓她承受喪夫之痛。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楊老先生是堅強的,她沒有讓悲傷逆流成河,甚至,她連悲苦都沒能任情啼哭。我不知道楊老先生是懷着怎樣的心情寫下《我們仨》的,但我想,她在無可避免的傷感中定然也會覺得釋然、安然吧,她是如此摯愛至親,她寧願是自己承受所有傷痛留下來“打掃現場”,寧願所有的擔子自己一肩挑起,她向來承受慣了,向來就不是一個會感歎“人生如夢”“若夢幻泡影”的人。但任是多麼堅強的人,也無法回首那最痛心的日子啊,於是她只能將它寫成萬里長夢了。

《我們仨》第一部,楊老先生説她做了一個夢,夢見鍾書一聲不響地撇下她自顧自走了。鍾書並不辯護,只安慰説,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也許是鍾書記住了此夢,不願意讓楊老先生忽然失去他,於是,他讓她做了一個萬里長夢。

第二部,楊老先生開始了古驛道之旅,從輕靈的夢,直到後來的沉重,再到不敢夢,讓人真切觸摸到了楊老先生的苦痛,那麼真那麼深。丈夫和女兒同時病危,老人兩邊跑身體疲乏不説,每天還要忍受着隨時失去至親的心痛,而且,她還不能將悲苦啼哭,她得忍着,然後換用一種心情寬慰雙方,這可苦了老人家了。

送一程,説一聲再見,又能見到一面。離別拉得長,是增加了痛苦還是減少痛苦呢?在旁人看來,把離別拉得如此之長,想必是多增了痛苦,正所謂長痛不如短痛。然而,在楊老先生心裏,她應該是想陪他走得更遠的。想必鍾書亦懂,故贈予了楊老先生一個萬里長夢,可以且行且見,且行且散。

讀完第二部,我迷失了。迷失於楊老先生的夢裏,一度分不清真假,她的夢太真了,尤其是她夢裏與圓圓和鍾書的對話,是那麼地深切,那麼地令人動容,此情此景太温馨,也太殘忍。我想,讀者們是寧願迷失也不願重回現實的。

這艘船,滿載着離情,愛情,哀愁,不捨與思念,最終,船負載不了這許多,還是沉了,而楊老先生也被一陣旋風捲回現實,落在往常變了夢歇宿的三里河卧房的牀頭。不過三里河的家,已經不復是家,只是楊老先生的客棧了。

第三部,楊老先生回憶了過去種種,也為我們展現了他們仨的過去生活。楊老先生總是説自己最笨,什麼都不會,是最沒用的人。可就是她,一生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她總能説“不要緊”,而且為了鍾書,她從一個連飯都不會做的小姐甘願成為“灶下俾”,在鍾書死後,還能默默地整理他的手稿,不去追求自己的藝術。這一生,她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了這個家,她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三人安好,能相守在一起,這種愛是多麼深沉,多麼地令人動容啊!沒有死去活來,沒有海誓山盟,他們的'愛,是他生平第一次劃火柴為的是為她做早飯;是她為了他甘當“灶下婢”;是茶餘飯後的一起“探險”;是天各一方時為對方記下瑣碎的生活日記;是久別重逢時把“石子”掏出來細細把玩……這種愛,任時空轉換,不會流逝,只會慢慢沉澱,並開出花來,散發出恆久的芬芳。

她一生追求簡單,“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我愛大自然,其次就是藝術;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準備走了”,這便是她一生的寫照。

人世間不會有小説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間也沒有永遠,好在,還有那“一艘船”“一個萬里長夢”,如今,“一艘船”終於將她渡得那“萬里長夢”裏去,一家人團圓相親,再也不醒來。

《我們仨》讀書筆記8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這個我再也找不到他們了。我只能把我們一同生活的歲月,重温一遍,和他們再聚聚。”——楊絳

楊絳的《我們仨》這本書主要是對“我們仨”的回憶。這本書的開頭寫了錢鍾書和錢媛生病住院,最終去世了。楊絳開始對“我們仨”那個家的重温和回憶,更多的是表達了對丈夫和女兒的思念。她的語言樸素、平實卻感動人心。

看完了這本書,我想起了我們一家三口的一些趣事。

有一天晚上,我正在專心寫作業,突然聽到老爸“啊”的一聲慘叫,來不及多想我就衝了過去。原先,正在給老爸拔白頭髮的老媽,忽然發現有一隻蚊子慢悠悠地停在老爸的腦門上,於是就條件反射地一巴掌揮了過去。蚊子是被拍死了,但可憐的老爸被打出了“腦震盪”。於是我們全家開始了滅蚊行動,一番努力過後,最終殲滅了飛蚊大軍。我們數了一下,竟然有十多隻!這時老爸把蚊子送到老媽面前説:“這些蚊子給你熬湯吧。”老爸原先是想捉弄一下老媽的,誰明白老媽幽幽地説:“你要明白,我熬出來的湯可都是給你們二位喝的哦。”嚇的老爸立馬躲進了書房,把我和老媽笑歪了。

《我們仨》裏,作者提到他們一家三口給對方起了很多名字,隨便叫。其實我們家也是。我那個“無敵老媽”也給我和老爸起了一堆的名號,高興叫什麼就叫什麼。就説我吧:兒子、小夥子、小朋友、蛾子等等一大堆。高興的時候叫“親愛的”,不高興的時候就會大聲叫我“臭小子”!我想,我應當是世界上別稱最多的人了。

在這本書裏,作者描繪了一家三口温暖的生活畫面,而如今,這個“我們仨”已經走散了,作者有一些悲傷。這本書讓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齊走過的每一天。

《我們仨》讀書筆記9

這些天,在看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感慨萬分。有幸,在歷史的過往中,有過這樣一個温馨單純的家庭,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攜手留下了暖心的痕跡。

《我們仨》分三個部分。楊絳先生以獨特的筆法、一貫的慧心,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一部分是“我們倆老了”,而開篇第一段就為整本書埋下了伏筆。太陽西沉,黃昏薄暮,楊絳先生與丈夫錢鍾書一同散步,有説有笑,走着走着,楊絳先生忽然發現自己的丈夫消失不見了。任憑她怎麼找,怎麼喊,都找不到錢鍾書的影子,也聽不到他的半點回應。空曠的野地,寂靜的夜色,只有她一人,只有她一人的聲音,在空蕩蕩的荒郊野地裏飄蕩着,楊絳先生的孤悽與害怕加深了。她找不到回家的路,夢中的自己悽悽慘慘,好像只要能找到錢鍾書,就能一起回家。就在自己的惶急中,楊絳先生突然醒了,發現自己的丈夫就在自己的枕邊酣睡着,“呼——”楊絳先生如釋重負。之後,她告訴醒了的錢鍾書,埋怨他丟棄了自己,但錢鍾書不為夢中的自己解釋,只安慰她説:那是老人的夢,他也常做。浮生若夢,而這是一個“萬里長夢”。歲月在一季季風雪裏輪迴,倆人執子之手的愛情,終怕有一人會先離自己而去,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的天長地久。

都説夢有預知的功能,楊絳先生常做的夢還是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我們仨失散了。古驛道上,落葉滿地,一棵棵楊柳都變成了光禿禿的寒柳,楊絳與自己的丈夫女兒失散了。夢像沾了泥的楊花,飛不起來。趟過河,攀着山,撫摸着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都是離情。在第二部分中,自己的丈夫與女兒先後得了重病,相繼去世,面對生離死別,楊絳先生用古代詩歌“楊柳”這一意象來折射自己內心的孤單與悲傷,肝腸寸斷後,生命只剩回憶,留下的就只能是悲傷。斑駁的屋子,女兒的聲音,丈夫的身影,往事在腦海不斷出現,怎能用“悽悽慘慘慼戚”來描述。“我眼前一片昏黑,耳裏好像能聽到嘩嘩的水聲。山裏沒有路,我在亂石間拼命攀登……我説:‘你倦了,閉上眼,睡吧。’他説:‘絳,好好裏。’”楊絳先生沒有説“明天見”。一生的情,一瞬的離,明天亦能再見?晨光熹微,水聲嘩嘩,山上的“望夫石”還在期盼着丈夫的歸來。

逝者如斯夫,我們仨失散了,家就沒有了,可温馨的回憶還在,生活仍要繼續。在書的最後一部分裏,楊絳先生重温了一遍和他們一同生活的歲月,和他們再聚聚——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一九三五年七月,楊絳與錢鍾書遠赴英國,千里求學,共讀牛津。時光總在靜靜的日子無聲無息地流過,每個在外的遊子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每每想起,只能用讀書來化解對家鄉的思念,所以他們的大部分時光都在圖書館裏度過。而生活又是百味叢生,換房、做飯……隨着平淡的歲月流淌進心房,為他們的內心增添了一份恬靜與安詳。直到女兒錢瑗出世,宣告了一個家庭的完整……

全書是楊絳先生以夢的形式娓娓道來的。虛實結合,詳細生動地描述了楊絳先生與丈夫和女兒的一生歲月,也是讓楊絳先生撕心裂肺的歲月。同時加上古代詩歌抒情的經典手法借景抒情,把豐富複雜的情感寄予景物之中,讓讀者感同身受。

《我們仨》中楊絳先生的一生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清華才子,滿腹經綸,一身痴情;她是大家閨秀,江南才女,一世柔情。從清華校園裏相遇的那一刻起,便註定要琴瑟和鳴,綵鳳雙飛,譜寫一段不巧的人生。一場邂逅,換來了美好的愛情,從此經年相伴,即使繁華逝去,歲月斑駁,彼此的生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回憶。

同時文中的許多經典語錄也是讓人值得去思考的。“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着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這讓我想起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禍福相依,不能只看眼前,目光要學會放長遠,畢竟“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

《我們仨》讀書筆記10

我曾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誤把電影《洗澡》和楊絳寫的《洗澡》混為一談,實際上二者之間連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倒是電影《洗澡》給人的感覺有點像《我們仨》,講的都是人與人相依為命的故事。

讀這本書前一定要了解一下楊絳先生的生平,這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書中前半部分字裏行間流露出的悲慟與深情。書裏有一段寫楊絳和丈夫錢鍾書回國後有段時間錢不在身邊,楊絳自己帶女兒錢媛,平生膽小怕黑的她因為身邊有這麼一個“小東西”,內心似乎也充滿勇氣。讀至此一下想到我媽在我一兩歲時也有過相同的經歷,她閒下來的時候常會説我小時候的事。我家以前住的地方小,又是職工宿舍,到了半夜經常有喝醉酒胡亂唱歌的人,但因為我的存在,她説她總是特別從容淡定。我常常笑話她,我那麼小,既不能保護她,又怎麼會讓她產生安定感呢,我媽就拿“等你成家就知道了”這個萬能金句來搪塞我。

書中還有一段寫楊絳自己與丈夫飯後散步,他們稱之為“探險”,因為會經常收穫不同的驚喜。也許楊和錢這對夫妻在精神上的默契要遠遠超過中國大部分只為搭夥過日子實則早已名存實亡的夫妻。像我的母親,直到前年才勉強地對我説她這一生沒有正兒八經地愛過誰,只因當時年紀大,周圍人的閒話説得越來越多才決定找個人結婚。

楊絳先生的人生至少是圓滿過的,所以她可以説“我一個人思念着我們仨”;我母親的人生也沒有更多的遺憾,因為她現在常説“至少咱們還都在一起”。

《我們仨》讀書筆記11

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並非鐵骨錚錚,只是生性靦腆淡泊,但求盡情看自己想讀的書,過平靜的日子而已。腹有詩書的傲氣亦並非盛氣凌人,而是精神世界的豐盛,可以讓他們在物質最匱乏的時期都能不予介懷。可惜世事動盪如浮萍,遠離是非的三人,卻仍然歷經風雨飄搖。

《我們仨》,兩部分文章,一虛一實,前一部以驛道比人生,客棧比寓所,道盡生離死別種種難捨,但卻以虛襯實,好似一個悲傷的童話,最後相依為命的一家三口最終散失於古驛道。第二部分敍事跨度大,細節更豐富,而且是平實的回憶散文,能夠窺見這一學者家庭的一些生活細節。尤其對了解錢鍾書人生際遇和性格特點有很大幫助。楊絳孤身一人回憶逝去的至親,文字中未見過重的悲傷和遺憾,透露出來的則是對温馨生活的回憶,這回憶傳遞出陣陣温暖讓楊絳的晚年不感孤寂,也讓讀者感歎不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