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我們仨》讀書筆記11篇

來源:文萃谷 1.02W

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我們仨》讀書筆記,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我們仨》讀書筆記11篇

《我們仨》讀書筆記1

這是一本非常熱門的書籍,書友對本書都用盡各種讚美之詞,讀來深受感動。這跟楊絳先生的文字細膩樸實有關,也因為他們仨的家人相處之道讓我們嚮往和羨慕,更是因為他們的故事離我們很近,像是身邊的老奶奶跟你口述一段往事。

生與死,是一個永遠訴説不完的故事。有生就有死,死而復生,生生不息。人總有離去的那一天,從生到死,短短几十年,家人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我們仨亦師亦友,亦家人亦朋友,堪稱典範。只要我們仨在一起,我們永遠在一起進步,總能找到生活的樂趣。面對死亡,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用再悲傷的文字去描述都不過份,但在楊先生的文字中,我們看到的分明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樂觀豁達和坦然面對。但這樣的坦然,留給讀者的卻是深深的為你心痛,多希望你能用文字把心中那份常人都能感受的到的痛苦描述出來,讓我們替你一起分擔。

夫妻,父女,母女是家庭關係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不管是哪種關係,要想處理得當,都需要很深的智慧。對於夫妻關係,他們是遇上見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見你之後我沒有想過跟其他人結婚,多浪漫的情話。他們的生活不是沒有摩擦,而是兩個人懂得包容,欣賞對方的優點,共同學習進步,多找生活中的樂趣,自然兩個人相敬如賓。對於父女和母女,他們沒有重男輕女,沒有因為自己是長輩就不高高在上,而是與她朋友般相處。

本書要推薦作為家庭讀本,供家長孩子一起閲讀,一起成長。

《我們仨》讀書筆記2

字行間裏充滿着滿滿的暖意,感動和深深的愛意。

在他們這個家裏,錢鍾書就像一個調皮笨拙的孩子,而楊絳始終守護着他的天性,成全了錢鍾書的人生。最好的愛情是彼此成就對方,從此更加完美。

《我們仨》字字句句都透着楊絳的賢惠和才華。讀完不禁感歎,沒有楊絳,就沒有錢鍾書。

書中所説,每次錢鍾書闖了禍,慌慌張張地去告訴妻子,楊絳都會説“不要緊,我會……”這一小段文字裏,這是什麼?是信任,是安全感。這五個字,比那些山盟海誓的誓言更可靠真實,比那些火熱撩人的情話更走心浪漫。女人的賢惠,不一定是温順如小鳥依人,在這裏,賢惠是如高山般雄偉,深海般沉穩的胸懷和無微不至的守護。

這是一種別樣極致的浪漫,是無條件的信任與陪伴,是風雨同舟的成長,是內心無艱不摧的力量,像沙漠中的泉水一樣,靜得聽不到聲響,卻又是生命的希望。

《我們仨》,楊絳用樸素的文字記錄了一家人最平凡的生活和淡泊的一生,感人至深,生活故事中處處都彰顯出她的偉大付出,字裏行間無時無刻都透露出她的絕世才華。

“最賢的妻,最才的女“,這樣的讚譽只有她配得上。

《我們仨》讀書筆記3

最終選擇看了實體書,那種書香和質感有點久違了[白眼]

分了好幾段時間來看,可是我竟然也進入了楊絳的萬里長夢中,夢中自己的言行舉止都與他們一樣,一樣對書籍如飢似渴,一樣對生活充滿樂觀,一樣成為了為教育,為國家奉獻力量的一份子,一樣也擁有一個其樂融融的家庭。

雖然我歷史不太好,不太懂其中的一些表達,但是我彷彿身臨其境,那種進退兩難的情景,那種動盪不安的社會,那種不敢亂講話的時代。所有人都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着,活着。

錢鍾書先生寫的巜圍城》,他把婚姻比作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裏的人想出去。可他和楊絳卻是例外,有一次,楊絳讀到英國傳記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後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她念給錢鍾書聽,錢當即表示:我和他一樣。

楊絳答:我也一樣。

理想的婚姻應該是什麼樣子?在我有限的見識中,覺得就如他們一般,志趣相投,心性相契,平淡相守,共度一生。

都説人生如夢幻泡影,楊絳卻説:我這一生並不空虛,我活得很充實,也很有意思,因為有我們仨。

很感動!很幸福!

《我們仨》讀書筆記4

在文化面前,我向來不敢裝,因為裝文化人最容易被識破,這種冒險的事兒我是斷然不會做的。聽説這本書很出名,對於楊絳本尊我也毫無瞭解,只知道世人都叫她先生。她去世那一天,因為互聯網無法比擬的傳播力量,一夜之間,誕生了無數楊絳粉絲。所以我也買了這本書,可惜兩年後我才真正打開閲讀它。

我一直有這樣一種感覺,每次看這種敍事述人的書,都覺得彷彿跟他們一起生活,所以看完的時候難免覺得失落,彷彿他們離開了自己一樣。而《我們仨》卻給了我別樣的感覺。楊絳説:“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歲末,鍾書去世。我們三人就此失散了。就這麼輕易地失散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想,對於這種離散,她是難過的,同時她又是坦然的,所以才能讓她在未來18年一如往昔那樣生活的雲淡風輕卻又澎湃不已。看完這本書,我第一次沒有捨不得這一家人的痛楚,反而覺得自己獲得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滿足,人應該有足夠的勇氣面對一切喜怒哀樂。

在這本書的第二部分,也是我認為畫面感最強的一個部分就是這對伉儷遠赴歐洲求學的篇章。它讓我們看到了從民國到新中國時期中國知識分子的家國情懷,從清華到英國,從英國到法國,中國人無論在哪裏都用自己的智慧讓這個世界眼前一亮。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中國人在世界各地相互扶持,榮辱與共。而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毫不猶豫地放棄一切毅然決然的歸來報效祖國。

我們深沉地愛着我們的祖國,我們也温柔地愛着我們的家庭。我想任何一個女人得到丈夫一句“從今以後,咱們不再生離,只有死別”是何等的幸福與驕傲。讀後感·我想越是那種人生地不熟的境遇才能讓堅韌的人變得更加的頑強,從十指不沾陽春水到出得廳堂入得廚房,換得了燈泡修得了門鎖,帶得了女兒教的了學生,還能翻譯出最讓世人滿意的《堂吉柯德》和出版無數世人喜歡的書籍。

我喜歡這種生活態度,先生這樣謙虛的描述自己的家庭。“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求,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我們一同承擔,困難就不復困難;我們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我想也正是這樣淡泊的生存之道才讓這個家庭如此的不凡吧。

網絡上流傳的一句楊絳名言説,世態人情,可做書讀,可當戲看。誰不希望自己能活成一本暢銷書?畢竟還能改變成劇本拍成萬人空巷的戲!

《我們仨》讀書筆記5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題記

20xx年5月,楊絳先生的仙逝,我是在新聞頭條上看到的,比起大家的博覽羣書,紛紛發表楊絳先生生前文章中的句子作為悼念,我只能坦白的承認,原諒我,我並不知道她是誰,做過什麼,我的第一感覺就是105歲,好長壽的老人。這是積累了多大的福澤。只是出於好奇,我上網搜索了一下她的信息,原來她是錢鍾書先生的妻子,這是我喜愛的一位作家。《圍城》風格獨特的描寫更是讓我讀了一遍又一遍。而楊絳先生的原名楊季康和楊絳這個發音的奇妙之處,更是讓我深信這一定是一位奇女子。我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買了本《我們仨》,處於對作者的尊敬,我買的還是精裝版。

讀完這本書,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後悔,我竟這麼晚才看到這本好書。我沒想過這細膩的感情和真摯的語言竟如此觸動我,以至於看完了很長時間,我都沒有寫讀後感,甚至一仰頭看到書架上這本書的封皮時,我都會心頭一顫。好似親眼見到楊絳先生用顫動的雙手寫下“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時的孤獨,淒涼和沉重。我更羨慕她筆下的三個人,温馨的家庭我也見過不少,這般平凡中鑑證着的幸福也讓我心之嚮往。如果身為這仨人中的任何一個,也恐怕要興奮的飄飄然了吧。而那句“從今往後,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在經歷了丈夫的逝世,送走了楊絳先生的一生摯愛,又接着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楚時,我不禁開始心疼起這個女子。錢鍾書曾在詩歌裏追憶他見到楊絳的第一眼:“頡眼容光憶見初,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我心疼他們愛的那麼灼熱細膩,人走燈滅的黑暗裏她如何獨自走過!

而不讓人失望的是,這位堅強的女子在丈夫和愛女的相繼離世的打擊中,她比世人眼中的她堅強的太多,當人們以為她會因此不問世事時,她以“我們仨”的名義成立了“好讀書”圖書基金會,旨為資助更多因家庭條件困難上不起學的好讀書的年輕人,她説:“在鍾書的病牀前,圓圓我們仨共同決定。”説這話的時候她的臉上洋溢着堅定與幸福,好像她永遠不是一個人。而在《我們仨》這本書中她用這潤澤的句子描寫這些往事時,她不枝不蔓的冷靜,比起只注重無病呻吟的擴大痛苦,更能讓人隨着她的`感情和筆觸走進她的心境。我也羨慕那樣的愛情,那樣的家庭。可我想,正如那個唯心哲學一樣,你對着世界笑,世界才會迴應你温柔。我想,恐怕也只有這樣豁達,寬容,温柔的女子,才配得上這世上最動人心絃的情。

《致橡樹》裏説,希望愛是兩株相互依偎的木棉。“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我覺得楊絳先生筆下的愛情就是這樣,這才是偉大的愛情啊。而楊絳先生的離去,對中國文學固然是一種遺憾,而先生自己,再不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我們仨,也終於團聚了!來源“書香龍江”胡廣鈺。

《我們仨》讀書筆記6

昨晚看完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

第一次看着“先生”這詞是在冰心上。後來查字典才知道原來有學識得人尊敬的女性方才讓人喊做“先生”。

去年年尾看的是周國平的《妞妞》很感人,也落淚。

看《我們仨》時,並沒有多大的起落,只是心裏是滿着一種很温馨的感覺。很細膩也很滋潤,慢慢的瀰漫在全身。

我記得是在國小的時候學冰心的課本,裏面説她喜歡讀書,不愛風花雪月的辭藻。

我便也是落了根,心愛着樸實之物。

《我們仨》就好像翻開的一片紙張,樸素稚嫩,無聲息的融入整個人心裏,彷彿是要在血管裏流暢過的都是發了柔韌之力的波浪。

在我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在國中。我每天下午回家就在牀邊的電腦桌上練字,看着窗户下的馬路邊的人來人往,背誦着論語百家。我總是認為自己已經很老了,現在所過的一切生活不過是年老後嚼在嘴邊泛起泡的幼年生活老調罷了。

當把時間放在某個點上,每一日都是很平常的,又像着在做着無味的重複,當這個點過去,轉換到另一個點上,就會生出無限的感慨,總認為這個點真真是一眨眼就忽兒過去了。若是在這個點上什麼也沒做成讓自己滿意的,心裏自然是不願意的。

人生裏總是要這樣一個長長短短,滿滿缺缺的點集合在一起,堆成一塊,成為一片。

然後才是一個完整的人生呢。

《我們仨》讀書筆記7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是高中的時候。那時一個朋友衝着漂亮的封面買了一本,隨手翻了翻就塞進了書架。我向來是不大愛看現當代作家的文章。之後大學讀了中文系,對各個作家都增加了一些瞭解,經歷了一些大是大非的事,心漸漸變得平淡,某日下午,腦海裏突然冒出了這本書的名字《我們仨》。遂撥了通電話給友人,借了過來閲讀。

仔仔細細讀完,心裏觸動不止。從第一部“我們倆老了”到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每看幾頁都有令我感動或羨慕的地方。

感動於錢鍾書夫婦動盪時互相扶持老來互相依偎,女兒錢媛的點滴孝心。羨慕於他們一家人柴米油鹽的平淡生活,做學問過生活都有條不紊,既嚴謹又有樂趣。

更重要的是,他們是知福的人,所以也更加懂得惜福。

第一部《我們倆老了》與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或許能夠歸結為一篇。一篇楊絳女士先生做的關於他們一家人的夢。是尋夢迴憶夢,是擔憂夢預言夢。夢裏的寓所古棧道,像是相隔萬里,夢裏的路一深一淺,夢裏的人明白自我仍在天地間卻不知這是夢境。或許心裏明白,也寄期望於這相聚的夢能千秋萬載地做下去吧。

是的,若知離別在即,我怎捨得一覺醒來夢裏人影飛去。還不如把一個小夢拉成萬里長夢,送一程,道一聲再見,又能再見一面。離別拉長,對有情的人來説,是痛苦也是快樂因為,陪他走得愈遠,愈怕他從此消失不見。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是楊絳女士先生對他們一家人的細細回憶。從她和錢鍾書新婚去牛津求學一向細述到女兒圓圓和錢鍾書的相繼去世。

這幾十年的婚姻家庭生活,他們一家人過得平淡安穩略有滋味。在國外留學期間自我學做飯攻克學問難關,回國後遇上戰亂文革能相互支持,文革後伴隨病痛的老年生活也能在讀書工作中安詳靜默。無論多困難的境地,對他們來説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去打破世界的方圓,這野心不是他們所能擁有,他們只求在自我的方圓裏求得一份自由閒適。

我很喜歡他們一家人的性格。錢鍾書生活上的憨厚與學問上的嚴謹,楊絳女士自由温和出得廳堂入得廚房,女兒圓圓大膽聰穎有孝心。這樣温情的一家怕是在那個年代也少有的吧。這自由心與甘於平淡的心最是難得。

書裏的彩頁有他們一家的人的生活照信札圖片,還有錢媛在病牀上未能完成的《我們仨》。看着這些毫無華麗樸素得令人動人的文字,讓我恍然。

《我們仨》讀書筆記8

楊絳先生用樸素的語言講述了一家三口的相聚、相守、相離、相思……滿滿的都是愛。

楊絳先生字裏行間裏透出一種慈母的温暖,賢妻的知書達理,每當鍾書闖了禍,她總是會説“不要緊,我會修”,然後鍾書就真的不再擔心,而楊絳先生也真的會修好。那種温柔如水裏又有一種強大的包容,被孩子和丈夫深深的信任和依賴。

圓圓4歲就開始看書,翻書的樣子和爸爸一摸一樣,用拇指和食指,翻的很快,那副畫面立刻生動地出現在我的眼前,圓圓12歲就看完了很多名著,比如西遊記等等,説到西遊記我現在正在看,是那種半古文的,一邊看一邊看註釋,所以要不説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呢,在這樣充滿書香之氣的家裏耳濡目染,常看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啊……

圓圓成為大學教授後,楊絳先生還和丈夫説:咱們的孩子強爹孃勝祖宗,開會發言時我的心都跳的蹦蹦響,阿圓卻不慌,還總是有她獨到的見解,好多會議都是她主持!鍾書書也一個勁地點頭稱讚説,我們的圓圓是可造之才!從這裏又可以看出楊絳夫妻的謙虛和對孩子肯定和讚賞!

一家人都樸素簡單純真,有着高貴的靈魂。楊絳先生説我們仨在一起就算不説一句話,也會讓我們覺得很舒服和温暖。三個人在一起互不打擾,各自做各自的事情,互相依賴,又互相尊重。

後來阿圓得病先走了,過了一年丈夫也離開了,就留下楊絳先生一個人,她説:只留下我一人,我想念我們仨……看着眼淚止不住流下來…

讀這本書的感覺就像聽楊絳先生在講自己的一生,從她很小的時候,講她的父母親,她的兄弟姐妹,講她和鍾書,講圓圓和她們仨,安靜平和的語氣講述着娓娓動聽的好故事。

《我們仨》讀書筆記9

最近一段時間,很喜歡看人物傳記型的小説,一本接一本停不下來,也許冥冥中有一種牽引吧,5月下很自然地選了這本《我們仨》。一直很佩服楊絳先生,還記得她在百歲生日時的感言:一個人經過不同程度的鍛鍊,就獲得不同程度的修養、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搗得愈碎,磨得愈細,香得愈濃烈。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仨》深情地記錄了她和錢鍾書及女兒錢瑗在一起的日子,在温婉平實的文字中,藴涵着深邃和厚重;所寫的都是日常的枝節,卻處處顯出濃郁的人情味。1997年,錢鍾書和楊絳的愛女阿瑗去世。1998年歲未,錢鍾書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書的結束語中有這樣一段話“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當作我們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棧而已,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讀到這裏,心就會抽動一下,忍不住潸然。

20xx年5月25日凌晨,楊絳先生在北京協和醫院病逝,享年105歲。她曾借蘭德的詩,寫下自己無聲的心語:

“我和誰都不爭,

和誰爭我都不屑;

我愛大自然,

其次就是藝術;

我雙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如今她真的走了,再不用“我一個人,懷念我們仨。”望先生一路走好,一家團圓!

《我們仨》讀書筆記10

我不是一個愛看書的人,大學裏買的第一本書是《圍城》。一天做數學題做累了在圖書館的書架裏閒逛,偶然間發現一個簡單沒有過多修飾的書皮,隨手拿起來看看書名和作者帶着先前零碎的瞭解翻了幾頁,便愛上了。這是一本講述一個普通但不平凡的家庭的故事,下面是我的感受。

第一部:我們倆都老了。

第一部很短,講的是楊絳奶奶做了一個夢,夢裏的“鍾書”撇“我”而去,夢中悽悽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夢的描寫很細膩真實也很讓人悲傷,不得不説這種內斂、含蓄的文字更讓我震撼,讓我情不自禁為這位老人傷了第一次心。讀後想起了爺爺奶奶這樣的老人,如果有一天他們中的一個突然消失在我的生活中,我該怎麼渡過下一天。我更想象不到離開了丈夫和女兒,一個女人要靠什麼來走完餘生,以回憶?以眼淚?

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

繼續這個夢,這個萬里長夢。“鍾書”上山後,母女倆除了牽掛就是思念。老人的夢是無厘頭的回憶也是破碎的,三個相愛的靈魂緊緊相依,就像現實生活中一樣,丈夫出國留學就算放棄自己的學業和安穩的生活也要跟隨着丈夫,默默做他背後的女人。古驛道上相聚又相失,夢裏的路一深一淺,到底是夢境還是真實的天地間,我想,如果他們還在的話,那這真的是一個萬里長夢就好了。都説中國人最怕的就是離別,無論是短暫的還是永遠的都不免會傷感,所以最後都會道上一句“再見”,給人好像還可以見面的安慰。從阿圓生病住院到阿圓帶着痛楚離世,楊絳説“心上給捅了一下,綻出一個血泡,像一雙飽含熱淚的眼睛”“我心上蓋滿了一雙一雙飽含熱淚的眼睛,這時一齊流下淚來。”這一刻,我忍不住為這位老人傷了第二次心,眼睛裏也有了內容。原本三個人熱鬧的房間裏只剩下一個孤獨的老人,下午的陽光總是能落在桌角一隻蒼老的手裏,她正翻閲着女兒病中留下的手稿,她鬢角的白是“望夫石”,守望着已經看不見的小船,眼角的淚是圓殼軍的水壺,儲蓄着滿滿對女兒的思念。我想是怎樣的一個女人先後經歷了女兒和丈夫的去世,還可以剋制自己用平和的心態完成一個人的回憶錄,這是一個92歲的老人的偉大。(寫這本書的時候92歲)

第三部: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

我羨慕楊絳先生的心態總是平和的,羨慕她任世事浮沉不改做人本色的性格,更羨慕她與丈夫的愛情與女兒的母女情,這個亦親亦友的家庭。第三部先生用簡單的語氣描寫了三口之家的幸福時光,他們可以在平淡的生活裏找出屬於他們的樂趣,也可以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創造希望。爸爸會用毛筆在女兒的肚皮上“作畫”,夫妻倆吃飯後可以在法國的夜晚“探險”,女兒可以為怕鬼的媽媽壯膽兒……“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但,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三里屯那個家,最終還只是個臨時的住所。先生在文末説,家在哪裏,我不知道,我還在尋覓歸途。

珍惜眼前人。

《我們仨》讀書筆記11

近來我讀了楊絳先生的《我們仨》,深有感觸。

一切沉重都未露出端倪的時候,她與愛人在異國享受他鄉的樂觀;大半輩子坎坷飄搖的時候,她珍惜苦中作樂、忙裏偷閒的點滴生活。一家人自相遇到失散,平平淡淡享受親情温暖、家庭幸福的日子。楊先生堅持在法國留學的那一年時間是她最快樂的日子,我卻從阿圓來到家中之後深切體會到了一種温馨的、踏實的情感,她每每寫到女兒,必是憐惜、喜愛的自豪語氣。

一對可愛的父女從她的筆下跳脱紙卷,學識淵博卻生活不能自理的“拙手笨腳”錢鍾書,聰穎懂事卻“隨父造反”的楊絳“平生之傑作”錢瑗。一家三口,從年輕時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後的相互依偎,他們心態平凡,只願相聚不生離便一切滿足。有愛人陪伴,有女兒承歡,這就是家,親人離世,家人已去,家便成了客棧,老人的心在思念中空蕩着,在孤寂中充盈着。從質樸簡潔的語風中走過三人的一生,歷盡曲折卻僅存温情。

楊先生在書中寫道:世間好物不牢堅,彩雲易散琉璃脆。單是書中的章節名稱就能夠字字印證此話:我們倆老了;我們仨失散了;我一人思念我們仨。儘管句句引人心酸,我讀完卻沒有傷痛難抑、同情憐憫之心,反而愈是心如止水、羨慕不已。悲歡離合,動盪不安在她的筆下都如此順其自然地隨時光而過,甚至沒有留下什麼痕跡,更沒有怨恨,沒有自憐,沒有委屈不公。在她眼中,世間只愛侶、女兒二人,重心皆在家人身上,一同做學問,一同“探險”,一同把玩“石子”,其樂也融融。

二人的離世,令人悲慟,卻不招人絕望,這般年紀的先生,一路走來總歸會看淡。曾經的肝腸寸斷、心如死灰,如今卻是一番無陰無晴的平靜述之,平淡而不貧乏的文字懷念的是從前快樂的生活,相伴的幸福。先生是在憶自家的氣息,用一顆百歲老人沉澱的心尋找至親相會的通途,無旁人無關,不為告白與揭露,更非寫與他人博取同情與圍觀。

語氣淡而情感摯,文字平而意不乏。你能夠在書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生活中的父母天下一般普通,精彩的日子只因闔家團圓。先生毫不矯正揉造作地緩緩道來,叫人牽腸掛肚。讀一讀這本書,在還來得及之時,感相聚之幸,惜陪伴之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