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絲瓜心語

來源:文萃谷 1.58W

我出身農家,向來對農作物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就曾因為在校長室陽台栽種絲瓜而上報。其實,栽種絲瓜很平常,比較奇特的是,它被我種在一向被認為比較不食人間煙火的學校──附小。

經典散文:絲瓜心語

絲瓜應播種於農歷春節前後,最遲宜於元宵節之時。由於當時天氣較冷,往往會有一段蟄伏期,而後才會開始生根萌芽。因此,有經驗的栽種者,會先以温水將絲瓜種子浸泡,至種子欲萌芽之際,方行放入泥土之中,後續也必須維持適當的濕潤,以保證絲瓜可以繼續發芽生長。

剛萌生的初期絲瓜苗,由於根系尚未建構,所以不僅外形株體纖弱,而且成長也相當緩慢,必待天氣轉暖之後,方能衝破囿限快速生長。此時,除了要設法給予必要的攀爬支撐物之外,也必須適時地補充足夠的水分、以及適度的肥料養料,藉以增益其體質,擴展未來發展的根基。當然,化學肥料的施放點,至少必須要有五公分的距離,以避免斲傷其脆弱的根基。

絲瓜苗發展至十五公分左右的長度時,必須將其絲瓜芽摘除,而後在其上棚架之後,再行選擇性的摘除一次。摘除絲瓜芽的目的,乃在於迫使其發展出側芽,以期使一棵絲瓜,能產生多條絲瓜藤,藉以增加絲瓜開花結果的數量。因此,一座絲瓜棚,往往僅須栽種三、四棵絲瓜苗即可,太多棵反而對其整體的發展不利。

由於絲瓜並非木本植物,並無獨立成長的.能力,必賴其蔓須纏繞攀爬物,方可穩定藤蔓往前生長。一旦絲瓜藤超出棚架,蔓須抓不到攀爬物時,只消短短兩三天時光,絲瓜芽就會呈現明顯的萎縮現象,而其生長也將會逐步趨向於終止。因此,適時地給予絲瓜藤必要的協助與導引,使其能抓穩目標,避免茫然無依,乃是非常重要之舉。

在絲瓜穩定成長時,其絲瓜藤一天大概可以成長三、四十公分之長度;而當絲瓜芽逐漸萎縮,甚至變成黃色時,則代表這一條藤蔓業已死亡,因為它已經無法繼續生長,當然也就無法在新的葉腋之中,開花結果了。此時的補救方式,乃是在距離前端大約四、五十公分處,將絲瓜藤予以切除,猶如摘除絲瓜芽的思維一樣,以求利用此一外力的干預,設法強迫其另行長出側芽,重新發展另一條新的絲瓜藤。

俗語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但是,如果沒有抓穩時節,如果缺乏對物性之瞭解,而純粹以自己的感覺而種,或者僅是隨自我的興致而栽,那麼種瓜將不見得可得好瓜,種豆也不見得會得良豆。因之,充分了解物種之原始本性、以及栽種培育的最佳時機,而後再輔以自己的情感與用心,如此方能享受喜樂,期望有好的結果。

絲瓜永無語,讀書常有心。在知識的心田中,如何忍受孤寂,如何站穩腳步,如何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將不僅考驗個人的毅力,也將會衝擊每個人整體之心思。終究,萬丈高樓平地起,每個人不妨目標遠大,但卻應從近處着手!

給予生長方向、協助建構根基,這種“以協助而非替代”的絲瓜栽種哲理,身為教育工作的父母和師長,我們究竟能夠獲得多少的頓悟和啟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