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悼念亡妻的詩詞

來源:文萃谷 1.77W

蘇軾悼念亡妻的詩詞只有寫過一篇,那便是《江城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軾悼念亡妻的詩詞,希望大家喜歡。

蘇軾悼念亡妻的詩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相互思念卻很茫然,無法相見。不想讓自己去思念,自己卻難以忘懷。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跟她訴説心中的淒涼悲傷。即使相逢也應該不會認識,因為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髮如霜。

晚上忽然在隱約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對鏡梳粧。兩人互相望着,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説起,只有相對無言淚落千行。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長着小松樹的墳山,就是與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裏説:“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裏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公元1075年(熙寧八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便寫下了這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陳師道語)且傳誦千古的悼亡詞。

鑑賞

詞的上片寫自己對亡妻的無限懷念和人世滄桑的悲慼。

起句寫十年裏,雙方生死隔絕,即使不特意思量,往昔的深情仍難以忘懷。“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對亡妻的哀思,對仕途波折的愁苦,相距千里,無處訴説,道出了內心深處的悲愴之情。十年來,顛沛流離,歷經憂患,自己已是“塵滿面,鬢如霜”。想象着即使相逢,妻子也認不出自己了。明明是蘇軾對亡妻思念深切,偏偏説自己變化太大,妻子已認不出自己,把現實中對妻子的懷念和個人遭遇的哀傷交融,既寫出了千里孤墳的淒涼,也寫出了生者人世的辛酸。

下片以“夜來幽夢忽還鄉”句過渡,寫夢境相逢的情景。

蘇軾選取妻子生前閨房生活的細節來描寫。凸現妻子臨窗而坐,對鏡梳粧的場境,表現了昔日夫妻和睦幸福的生活,也反襯出如今“無處話淒涼”的悲傷。驀然相逢,“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酸甜苦辣霎時湧上心頭,相互在這默默無言中傾訴十年的痛苦。夢中醒來,蘇軾仍抑制不住內心的哀痛。想來那年年讓我肝腸寸斷的地方,也就是你那明月映照,松樹相陪的墳墓所在的小山崗吧…

這首詞將夢境與現實交融而為一體,濃郁的情思與率直的筆法相互映襯,既是悼亡,也是傷時,把哀思與自歎融和,情真意切,哀惋欲絕,讀之催人淚下。

蘇軾很著名的《江城子》,悼念亡妻字字深情,最後13字讀哭世人

【緣起】

愛情,生死,尊嚴,自由。

這4個詞,無論哪個單拿出來,都足以成為一類人一生的追求,成為一個故事中最原始的驅動力。

尤其是愛情,愛情是人類有別於其他生物的美好,是説不出的心心相悦。

尤其是生死,人生本來渺小不足道,但死後有人為你一哭,亦足以慰身後。

自己的另一半若去世,人一定會很傷心很傷心吧。

至少我想象不到,想象不到那種貫穿愛情與生死的傷痛。

也因為戀人去世的情感太過強烈難以遏制,“悼亡詩”也成為古代詩歌中的一大類。

悼亡詩的出現最早要算到《詩經》,後面有西晉的潘岳、中唐元稹、晚唐李商隱等人。

再後面,就説到了蘇軾,還有他的悼亡詞。

今天我們就來重讀蘇軾的這一首《江城子》。

【詩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宋代〕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粧。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臨境】

夜中,驚醒,坐起。

醒來摸摸自己睡的硬枕,一片一片的淚水。

急忙又轉身看,身旁空無一人。

如夢初醒。

“原來是場夢啊”蘇軾長出一口氣,隨即又苦笑起來:“東坡啊東坡,你平生自詡豁達豪邁,都十年了,還是放不下。”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哪裏那麼容易放下,那是我的結髮之妻,我蘇軾餘生從哪裏再找一個王弗出來?!

醒既然醒了,一時半會兒也睡不着。蘇軾坐在窗邊,細細回味着夢中亡妻的一顰一笑。

不自覺,又是滿眼清淚。

這一晃,就是十年了啊。

蘇軾一生三任紅顏知己,每一位對他都有特殊意義。後代文人多羨慕他有王朝雲,但我想蘇軾自己最離不開的還是王弗。

他親手題寫了墓誌銘:“婦從汝於艱難,不可忘也”,將她葬在“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

他在王弗死後十年,為她寫下了這一首“有聲當徹天,有淚當徹泉 ”的《江城子》。

【誦析】

我們首先來看這個題目: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乙卯年是公元1075年,北宋熙寧八年。距離王弗去世正好十年。蘇軾經過這漫長的十年之後,在正月二十日的晚上夢見了王弗。

夢中的她坐在窗邊梳粧,一切一如往常。

詞的開篇是心緒的吐露,這也很符合“詞乃情物”的特點。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十年裏,你我陰陽兩隔。漫長的歲月、生與死的天塹都沒能徹底斬斷你我之間的聯繫。

縱是兩處皆茫茫不辨昏暗,縱是十年的紅塵漂泊已然讓我忘了很多。但是,要我怎樣才能忘掉你呢?就算不主動去想,你也還是會在我夢中縈繞。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十年之前,我把你埋葬在四川眉山,約定下死則同穴的誓言;十年之後,我漂泊在山東密州,遙想千里之外,月光下那一處孤墳,不禁悲從中來。

我...我連去你墳前哭一場的機會都沒有。

無處話淒涼,恰是人間最大的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想到了孤墳,自然也想到了自己。十年過去,王弗在蘇軾心中自然還是花容月貌,婉轉多姿,但回想自己,已經不是當時意氣風發的少年郎了。

若果然能夠重逢,蘇軾依舊能在眾鬼中認出王弗,王弗卻再難從塵世挑出一個蘇東坡了。

曾經的蘇東坡,如今也和光同塵,染上了一身的.風塵。

到這裏,詞的上闋結束,通篇都是情感的表達,從十年的時間、到千里的孤墳、再到自己經歷的滄桑,還沒有呼應題目的夢境。

由此也可見這夢對蘇軾的震動有多大。他心中的情緒是那樣強烈,以至於必須先把情感一氣順出,才能在詞的下闋整理思緒,記錄下自己的夢境。

記錄夢境如同回憶過往,是一種很痛苦的過程。

大家應該也有這樣的經歷,有時候逼着自己去回想一件傷心事,想着想着眼淚就下來了,好像重新經歷了一遍那樣。

蘇軾寫下闋的時候,大概如是。

夜裏,隱約的夢境突然帶我跨越千里回到了家鄉。坐在窗邊的長髮背影是那麼熟悉,又那麼讓人憐惜。

我好想多給她梳一次頭髮啊。

她也察覺到了房中異樣,慢慢轉過頭來,看到了我。

沒有特別誇張的情感的宣泄,兩個人都只是安安靜靜的,默默地看着彼此。

唯一泄露了真相的,就是兩人面龐上止不住的淚滴。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世間最美的重逢,不過如此。

下闋的前面兩句,是將絕望埋藏在美好之下。最後一句,蘇軾才終於有勇氣直面自己斷腸的思念之苦。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一句,蘇東坡是把夢當作了現實。他真的以為王弗並沒有離開,而是在故鄉等了自己10年。

這一句是從王弗角度寫的,“這十年你過得也不輕鬆吧,每一個明月夜都是你的斷腸夜,每一處短松岡都留下過你的淚水。是我對不起你。”

這首詞讀起來還是太過沉重了,下面給大家準備了蘇軾的另一首《江城子》,換換心情吧。

作者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89],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10][60],一説賜進士出身[93]。嘉祐六年(1061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諡“文忠”。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善書,“宋四家”之一;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枯木怪石圖》等。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