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教育的着力點的教育隨筆

來源:文萃谷 2.68W

禪宗中有著名的見山是山與見山不是山的公案。唐代青山惟政禪師説:“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乃至後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

詩歌教育的着力點的教育隨筆

我以為,這悟道的三種境界説同樣適用於語文,適用於詩歌教育。

今天,上《詩歌的杯子》其實也是如此。如果我們只看見眼前之杯,只看見杯子中的事物,那麼,我們就是物體的奴隸,僅僅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非在場的`元素,其實,往往就是人文的元素,就是身內之物的元素,否則就是杯子虛空。引導學生關注杯子中人的元素,關注人的情感,其實也就是用有情之眼,用悟之心無參悟生活,在實物的背後看見生活的現場,生命的真相。最後,通過杯子,看見世態世相,並且看見自己,看到的肯定是反思、交流的目光,肯定是“見山不是山”,而是“見人知心,見人曉情”。進去了還要能出得來,在座的還是語文教師,通過思考切入點,尋找適當載體,付諸實踐,總結昇華,調整實踐,再總結,無非是讓自己更像一個語文教師,迴歸“見山是山”的徹悟。

語文也好,詩歌也好,我習慣將“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的直觀印象,混亂雜多的未悟材料暫且稱為“在場之物”,將“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 的對外在事物的人化,經驗化的初悟材料稱為“不在場之物”。詩歌教育乃至語文教育都是通過“在場之物”,讓師生關注、擁有、發現、激活背後的“不在場之物”。

如果説,金錢、財富、榮譽、權勢、地位等等都是身外之物,都是“在場之物”,那麼身內之物就是“不在場之物”,就是信仰、希望、愛心、智慧、情操、內心的靈敏、理智的好奇心、生活的熱情、靈脩與巔峯體驗、生命的境界、個性的魅力等等。這不就是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內核嗎?

如果説,知識只能看一塊石頭就是一塊石頭,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智慧卻能在一塊石頭裏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裏發現靈魂。詩意語文關注的“不在場之物”就是智慧。

如果説,“在場之物”是初步感知,看到的是現象,是粗淺認識,那麼“不在場之物”就是否定後的肯定,是思考後的體驗,看到的是本質,是深入感悟。

如果説,舊課標的語文是“在場之物”,側重智育,側重知識灌注,培養工具化的無心人,那麼,新課程標的語文,詩意語文關注的是“不在場之物”,側重美育、心育,知詩達禮,善解人意,關注師生作為一個“完整人、立體人”的成長,最終培養人文化的有心人。

實物的杯子,到詩歌的杯子,到生命的杯子,值得我們用一生細細品味,細細回味,充盈生命的杯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