墊窩子散文

來源:文萃谷 1.74W

墊窩子是老家的方言,如果用於稱呼人,是指那些光吃飯卻不長個兒的小孩;如果用於稱呼豬,是指一窩豬中第一個出生的小豬。

墊窩子散文

據説,母豬的子宮就像一枚豆莢,小豬象豆粒一樣在“豆莢”中一字排開,而墊窩子排在“豆莢”的最尖端,所以才有機會第一個出生。因為在母腹中遠離營養供應中心,墊窩子往往先天不足,剛出生時一般比其他小豬至少小三分之一。

母豬是生產能力很強的動物,一般一窩要生十二到十五隻小豬。本來,只要摸摸自己的肚皮就應該知道,她實際上可能只長了十個乳頭,卻一下子生這麼多後代,如果是人,很容易就會產生顧慮,將來給孩子餵奶的事情怎麼解決?但是母豬壓根兒沒有考慮這個問題。因為她的不識數和無計劃,無意中造成資源稀缺,即使是體格強壯的小豬為吃一口奶還要奮鬥半天,墊窩子的處境就可想而知。

把第一個出生的小豬叫做墊窩子,意味着主人並沒有指望他能有多大出息,好像他的使命就只是為豬窩做個鋪墊,好讓其他小豬順利出生而已。一個月的哺乳期過後,墊窩子不僅沒有追上兄弟姊妹成長的腳步,反而差距越拉越大,不但身材又瘦又小,而且毛髮凌亂,毫無光澤,甚至臉上都爬滿了皺紋,變得越來越象一隻墊窩子。

滿月後小豬開始吃食,不再依賴母親的乳汁,那麼墊窩子是不是終於擺脱困境,走上康莊大道了呢?非也。因為農民是很狡猾的,為了調動小豬吃食的積極性,農民很早就引入了競爭機制。一個豬食槽本來可以供一窩小豬正常進食,農民偏不全面開放,他要用木板把豬食槽一分為二,有意讓其中一部分閒置,人為製造就餐位的稀缺狀態。於是,為爭取一個就餐位,小豬們在豬食槽邊大打出手。俗話説,凡是稀缺的,必然是寶貴的。這種狀態下,小豬一旦爭取到進食的機會,自然會加倍珍惜,抓緊時間狼吞虎嚥,不知不覺就超過了正常食量。通過競爭,主人實現了讓小豬多吃食快長肉的目標,成為最大的贏家,而墊窩子不幸又淪為犧牲品。

開始墊窩子也曾經積極的參與競爭,但除了傷痕累累,它一無所獲。或許嚴酷的生活總是給予人智慧,很快墊窩子似乎就看透了主人的伎倆。當大家在豬食槽邊惡戰,掀起滾滾紅塵的時候,墊窩子卻遠離戰場,它選擇悠然自得的在院子裏閒庭信步。它一會兒叼起一片樹葉嚼兩口,一會兒到雞食盆裏嚐嚐鮮,一會兒到煤堆裏撿起一塊煤炭嚼的嘎嘣響,邊吃邊搖頭甩尾,哼哼亂叫,好像它吃的東西才是世界上真正的美味。等到豬食槽邊終於恢復了清淨,它才不慌不忙的走過去,隨便吃兩口,然後就邁着自信的腳步,返回豬圈。

主人總是先撿大個的小豬賣掉,等賣到第三批,墊窩子終於有機會陪同弟弟們一塊趕集碰碰運氣。一位老大爺相中了弟弟,先過稱,後交錢,老大爺忙着裝車的時候,主人低聲下氣的説:“大爺,看你也是個實在人,要不你把這一隻也拿走吧,價錢嘛,好商量。”或許是墊窩子那未壯先衰的面容和玩世不恭的表情暴露了它的身份,老大爺只看了一眼就笑了:“這是個墊窩子,長不大。”

回家的路上,主人頂着大太陽,推着墊窩子爬上一段陡坡,當放下小推車休息的時候,主人已經累得呼哧帶喘,汗流浹背。主人敲了敲墊窩子的腦瓜子:“小祖宗,你能不能爭點氣,你看把我累得,出力流汗不説,還陪着你丟人現眼!回去就把你殺了吃肉!”聽了主人的話,墊窩子並沒有驚慌失措,它打了個哈欠,吧唧吧唧嘴就睡過去了。

記不清趕了多少次集,才終於幫墊窩子找到了下家。

年輕的時候,我對墊窩子的態度可以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來概括。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越來越認識到墊窩子的高明之處。我曾經很天真的認為,先天不足一定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是人,就應該努力奮鬥,以求出人頭地;是豬,就應該多吃食快長肉,成為豬中的強者。我居然沒想過,所謂豬的成功無非就是以最快的速度把自己送進屠宰場。啊,墊窩子,我曾經固執的認為,你的自由散漫,是對我的領導權威的挑戰,為樹立規矩,我曾經用挖豬食的鐵勺,狠敲你的後腦勺,這是多麼粗魯的`舉動!想一想,當你的同胞兄弟(那些所謂成功者)早已化為餐桌上的菜餚的時候,你卻還有機會進一步思索生命的真諦;你品嚐過各種食物的味道,包括樹葉、煤炭、雞食,還有雞糞;你趕過楊家河集,趕過辛寨集,甚至去過冶源和蔣峪,你曾經在煙波浩渺的冶源水庫旁邊流連忘返,也曾經站在沂山腳下,想象“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襟和氣度。與其説你是一隻失敗的豬,倒不如説你是豬中的智者!

在生活的挑戰面前,人和豬沒有本質區別。所以借用一位名人的名言,我想,豬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它回首往事的時候,它不因自己的隨波逐流、盲目跟風而自責,也不因自己的孤陋寡聞、淺薄無知而羞澀,這樣,當它臨死的時候,它會説,即便我是一隻墊窩子,又如何!時光如梭,生命如歌,感謝命運賦予我的角色,我無怨無悔,因為我曾經上下求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