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給孩子拿主意權利

來源:文萃谷 1.42W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沒少接觸或者看到經典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才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隨筆-給孩子拿主意權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隨筆-給孩子拿主意權利

給孩子“拿主意”的權利。引出這一話題純屬偶然:前幾日下班回家路上碰見我園吳子鈺小朋友的媽媽,她正與我班朱張雙陽的媽媽談及她們的孩子,吳子鈺媽媽以半似責怪半似褒揚的口吻道:這孩子現在主意可大得不得了了,小小歲數就這樣不喜歡那樣不願意。例如上個星期天帶她一起去七米街兒童服裝商店買衣服,挺漂亮的一套衣服她不喜歡,偏偏要自己挑,結果挑了一套樣子很土氣的衣服,無非上面有個卡通形象而已。她當然沒有聽孩子的,否則,她們這樣的家庭讓孩子穿如此低檔次衣服去幼兒園,好像有失臉面?

才上幼兒園的孩子就想自己拿主意,家長們類似這樣亦喜亦憂的“抱怨”,如今已聽得越來越多。雖説所謂“拿主意”的都是些無關緊要生活中的小事,但在眾多年輕父母心目中仍然顯得有點兒過分了。家長們的抱怨當然也有一定道理,然而我卻要説,正因為才這麼大的孩子就想自己“拿主意”,倒是十分可貴的。

由於數千年傳統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孩子從很小的時候起似乎就被父母固定在一個早已被事先安排好的模式中,生活中是這樣,學習和智力方面的開發也是如此,結果造成許許多多少年兒童常常是遇到問題時便難以獨立判斷,更少有提出個人意見;甚至有些孩子知道進了大學校門,其自理能力也極差,稍稍遇到些其實並不難以解決的困難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向父母請求幫助。不難設想,孩子從幼年時代起就生長在一個萬事均被父母安排好的氛圍中,還有什麼“主意”可拿呢?我曾在一家大型超市少年玩具櫃前看到這樣一個鏡頭:有對年輕夫婦領着他們年僅4、5歲的孩子來超市為孩子購買玩具,因夫婦雙方在為孩子買哪一件高檔玩具上一時拿不定主意而各執己見,甚至為此發生了爭執。本來就是一件很輕鬆愉快的事,卻搞的夫婦倆幾乎要為此翻臉,孩子也因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先是害怕地躲在媽媽身後,後來乾脆自顧自欣賞起櫃枱裏琳琅滿目的各式玩具。僵持中,幸虧那位聰明的售貨員小姐出來解圍,她提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説:你們夫婦之間既然各執己見一時拿不定主意,那麼為何不問一問孩子想要什麼玩具,聽聽孩子怎們説。僵局頓時被打破,可是一問孩子卻令這對年輕夫婦大為吃驚:孩子指着櫃枱裏擺放的一輛塑制拆裝式汽車説他就要這個。本來要花將近100元給孩子買遙控玩具的,結果僅花了10多元孩子就捧回了自己中意的玩具。

這本來極為平常的一幕,卻無疑反映出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父母為了給孩子買玩具,往往要跑許多家玩具店。但費時費力而且花了昂貴代價購回的玩具,究竟是否真的'就是孩子最中意最喜歡以及最適合孩子玩的呢?那位售貨員小姐在這對夫婦高高興興離開後告訴我們説:絕大多數成年人為孩子購買玩具時,習慣於挑選價格相對較高的高檔玩具,即使孩子一起帶了來,也是習慣性地專門只點着那些高檔文具詢問孩子想要哪一樣。其實,玩具並非價格越高越好,除了首先必須根據孩子年齡特點外,還應根據孩子不同的個性以及喜好來挑選。至於家長花了昂貴代價買回孩子興趣不大的玩具,雖説不能完全看成浪費,但嚴格來説也是一種損失。

給孩子“拿主意”的權利!看來,年輕的父母對孩子小小年紀就想拿主意之事,的確該重新評估一下其利弊得失了。無論怎樣,即使站在從幼年起就培養孩子相對的獨立性以及個性來講,今天的“自己拿主意”,不就是將來善於獨當一面的萌芽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