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旅遊發展的經驗交流材料

來源:文萃谷 1.58W

篇一:旅遊產業發展經驗交流材料

關於旅遊發展的經驗交流材料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把旅遊產業作為富民強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從組織領導、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園區專項規劃等多方面配套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形成了全區上下抓旅遊產業的良好局面,我區旅遊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成效。2011年,全區共接待遊客23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46億元,門票收入220萬元。主要做法有以下幾點:

(一)理念創新是先導。

我區是傳統農業經濟區,而比較優勢也在於傳統農業社會保育下來的優秀歷史文化、地方民俗文化和優良生態文化資源。以昭化古城、劍昭古驛道為代表的三國曆史文化資源,以射箭提陽戲為代表的民俗文化資源,以嘉陵江水域、棲鳳峽森林公園為代表的生態文化資源,以太公紅軍山、柳橋紅軍石牌坊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以梅嶺老街、柏林古鎮、昭化民居為代表的古建築文化資源,以平樂寺、雲台山為代表的宗教文化資源……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我區唯有這些資源最具獨一無二的比較優勢和獨特的魅力。

國家、省、市近年來關於文化旅遊產業振興的方針、政策和規劃也讓我們敏鋭的認識到,旅遊產業是當今世界成長性很高、綜合帶動能力很強的產業。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把文化旅遊產業作為區域經濟長遠佈局的戰略支柱產業培育,作為產業興區、統籌城鄉的先導產業來抓,先後制定了旅遊產業發展十一五、十二五規劃和具體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與考核機制、財政專項資金支持、產業園區專項規劃、基礎設施配套完善、產業招商引資政策優化、主管部門及人才隊伍強化、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等諸方面系統推進旅遊產業發展,形成了窮縣區辦大事、全區上下抓旅遊、社會各界投資旅遊的良好格局。

(二)規劃編制是根本。

以旅遊資源轉化為戰略目標,堅持科學發展觀,做好旅遊規劃編制工作。先後邀請了四川農大學和西南民族大學旅遊規劃設計院的專家制訂了平樂現代農業園區總體發展規劃、平樂文化旅遊景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暨核心區建設性詳細規劃;完成了太公紅軍山景區紅色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暨核心區建設性詳細規劃;旅遊、林業等部門聯合完成了棲鳳峽創建省級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和柏林溝濕地公園初步規劃。棲鳳峽森林公園成功創建成為省級森林公園。

切實遵循旅遊開發,規劃先行的原則,進一步抓好元壩區旅遊資源的普查和旅遊規劃的編制及修編工作。以《廣元市旅遊業發展總體規劃》為統攬,重點編制好《元壩區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昭化古城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修編)以及主要景區的旅遊規劃。《劍門關蜀道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總體規劃》、《劍門關蜀道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提升規劃》,在成都舉行的劍門關蜀道旅遊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提升規劃評審會上通過。2012年3月23日,《平樂文化旅遊景區概念性規劃及重要節點詳細規劃》通過評審。

(三)宣傳促銷是重點。

我區一向重視旅遊宣傳促銷活動,多次參加省市組織的對外宣傳促銷活動,通過圖片文字,節目匯演、資料發放等措施,擴大了景區的對外形象宣傳。同時,我區還通過在四川日報、陝西日報、華西都市報、陝西電視台、西安電視台、廣元電視台、成都電視台等多家媒體對宣傳促銷活動作現場報道以及在高速路口、天橋設臵大型宣傳廣告、在公交車車身打廣告等多種形式進行大力宣傳,提高了景區的知名度,並帶動了景區的繁榮發展。

今年開春以來,我區旅遊業宣傳促銷工作不斷凸現亮點。2月2日,四川電視台《巴蜀文化新春之旅》走進昭化古城; 3月17日,中國天馬旅遊協會赴昭化古城踩線考察;4月5日,韓國國家旅遊協會到昭化古城考察旅遊線路;4月13日至15日,昭化古城亮相山東青島2012中國國內旅交會; 4月21日,昭化古城參加2012春季四川天府旅遊節。景區美譽度和影響力不斷上升,旅遊宣傳促銷成績喜人。

(四)強化管理是抓手。

進一步規範明確昭化古城景區管委會、中大經營公司、昭化鎮、大朝鄉的職責和義務,加強了景區管理和服務人員培訓。強化景區、娛樂場所和旅遊飯店等公共場所的安全管理,進一步完善了旅遊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做好防火、防汛、防爆,預防食物中毒和其他突發事件的發生,加強旅遊市場執法監管,旅遊市場規範秩序。積極做好元旦、春節、五一、端午、中秋、國慶節假日籌備工作,做到了讓遊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無安全事故發生,無重大遊客投訴事件,昭化古城美譽度不斷提高。

(五)經費投入是保障。

文化旅遊產業關聯度高,對基礎設施和環境條件要求也較高,屬社會效益優先、投資回報週期偏長的朝陽產業,投入不足是發展之初最大的障礙。按照政府主導、項目帶動、基礎配套、市場主體、民眾參與、社會效益優先的發展理念,通過國家項目資金爭取一點、本級財政擠一點、招商引資投一點、發動羣眾出一點、銀行信貸貸一點五個一點的辦法破解資金難題,區財政每年預算安排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400萬元用於支持產業發展,把重心放在制定優惠政策優化發展環境吸引投資創業上,規費、用地、基礎配套等方面儘可能優惠,同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公開宣傳競投、網上招商、會展招商、專題招商、駐點招商等,民間資本投資旅遊產業呈現出增長勢頭。

(六)文旅結合是靈魂。

堅持文旅結合,圍繞文化之魂配套完善文化旅遊要素,在保護打造文化核心資源的同時,大力完善吃、住、行、遊、購、娛各要素,帶動產業綜合效益提升和老百姓增收致富。以大招商推動產業大發展,目前已引進四川中大公司在進行園區標準化管理的同時投資建成了漢壽客棧、樂樓等餐飲、住宿、娛樂設施,引進四川暢洋集團建設五星級温泉大酒店,共培育園區特色餐飲企業60餘家、酒店(客棧)27家、文化娛樂業主35家、傳統工藝展示及產品銷售作坊15家。

通過文化與旅遊聯姻、項目與景點融合,形成了一個項目多個市場,一次投資多重回報的良性發展格局。參加了浙江、西安、重慶、北京等地舉辦的大型文化旅遊促銷活動,定期開展古城迎新春、蜀道徒步遊、三國文化旅遊節等活動,在中央電視台、四川衞視、香港鳳凰衞視、日本朝日電視台等媒體開展了系列宣傳營銷活動,昭化三國文化產業園確定為峨眉電影廠拍攝基地並拍攝了《昭化曉月》、《最後一顆子彈》

篇二:提高旅遊效益經驗交流材料

2015年,xxxx繼續以圍繞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總體佈局,充分挖掘xxxx豐富的人文旅遊資源,以打造“文化旅遊名城、產業發達的工業新城、民生優先的幸福之城”為目標,牢固樹立大資源、大產業、大營銷觀念,以旅遊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為指導,以旅遊資源為依託,以文化內涵為載體,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努力實現旅遊開發、生態保護、文化傳承、產業轉型四位一體發展,提高xxxx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一、抓品牌,優化產業佈局。

一是立足產業分佈現狀,構建“一帶一核五區”的旅遊空間佈局,突出“文化之旅、漂流之鄉、紅色之遊”的旅遊主題,以名人、名碑、名塔、名村四張名片為抓手,完善包裝四條精品旅遊線路。二是緊緊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創國衞、創綠化模範縣工作,做好浯溪、龍山、望浯三大主題公園的建設;實施浯溪公園擴園、旅遊風情小鎮、浯溪水利風景區開發、長隆水上樂園等項目建設,打造“一江兩湖”特色景區。三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創辦一批五星級農家樂和休閒農業山莊,構建“城在綠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秀美畫卷,全力將xxxx打造成永州中心城區的旅遊休閒後花園、省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文化生態型旅遊目的地。

二、抓項目,推進開發力度。

通過加大旅遊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大企業,促上大項目,以大項目帶動旅遊產業大發展。以創建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為契機,大力推進重點旅遊項目建設,持續做好陶鑄故里湘江綜合旅遊開發項目的宣傳推介工作,包裝好浯溪碑林、龍溪李家大院、石洞源紅色旅遊區、祁山風景區、掛榜山中國小鯢棲息地、竹山鄉村旅遊、八廟温泉等景區景點,千方百計引進境內外投資者採取購買、租賃、聯營、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投資開發旅遊項目,興辦旅遊企業,引導和支持有實力的民營企業投資旅遊業,加強銀企合作,爭取信貸支持,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融資渠道多樣化的投入機制。今年重點啟動龍山公園3A級景區創建工作,做好深圳水上樂園、浯溪風情小鎮項目的前期工作,打造大華山休閒自駕基地。

三、提品質,豐富文化內涵。

一是進一步加強政府對旅遊公共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加大旅遊產業引導資金對重點旅遊景區的提質開發力度,加大軟硬件綜合設施建設,創造良好的旅遊公共設施和優良的旅遊環境。二是加強文藝創作,發展文化產業。加強文物古蹟保護和利用,做好祁劇、xxxx小調、xxxx石硯等文化遺產挖掘整理和保護傳承工作,發掘整合特色文化資源,促進與科技、旅遊、金融的融合,提升創意設計能力,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把xxxx建設成文明開放、文化繁榮、文脈彰顯的文化名城。三是重點以浯溪碑林風景名勝區為核心,大力實施浯溪公園擴園工程。籌建浯溪現代碑廊,包裝開發以天主教堂、甘泉寺、瀟湘樓、財神殿、觀音閣、西蓮庵、三聖殿、白鶴觀為一體的宗教文化旅遊線路,向世人展示xxxx古香古色、底藴厚重、傳承千年的歷史文化、遺世瑰寶。

四、抓宣傳,拓展旅遊市場。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以構建“百里湘江、山水畫廊、和美xxxx”的城市旅遊品牌為形象,不斷創新旅遊宣傳促銷手段,走出去、請進來,全方位、立體式地促銷推介xxxx旅遊文化產品。二是品牌活動提升知名度,通過做好“xxxx十大美景”評選活動,充分展示xxxx宜居、宜業、宜遊的良好形象;通過舉辦旅遊節慶活動,通過“中國旅遊日”,精心構建“歡樂xxxx匯”品牌節慶活動。三是深化區域旅遊合作,組團參加旅博會,主動加強與武漢都市圈、桂林旅遊經濟圈和珠三角等周邊旅遊城市的合作,共同推介精品旅遊線路,藉助外力推動xxxx旅遊業的發展。)

篇三:鄉村旅遊發展經驗交流材料

一、發展概況

近年來,民和旅遊業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依託獨特的`地理優勢、區位優勢和氣候優勢,把發展鄉村旅遊作為全縣旅遊業的重點來抓,通過有序引導和政策支持,使我縣鄉村旅遊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截止目前,全縣鄉村旅遊接待點有66家,其中四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6家,三星級鄉村旅遊接待點9家,直接從業人員達2360人、間接就業人數達5800餘人。2011年,全縣接待人數達135.7萬人(次),實現收入1.15億元,其中,鄉村旅遊接待遊客達77.23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6595.04萬元,分別佔全縣接待人數和旅遊收入的56.9%和57.3 %,鄉村旅遊已成為民和旅遊經濟新的增長點,在鄉村經濟結構調整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建設和諧社會做出了積極貢獻。

二、發展經驗

1、堅持政府引導先行。鄉村旅遊涉及面廣、關聯性強,針對以上特點,對所有從事休閒園、“農家樂”等鄉村旅遊經營户進行統一登記、建檔立卡,納入旅遊資源數據庫,並分別設計製作了“農家樂”、“鄉村旅遊餐飲接待點”、“鄉村旅遊住宿接待點”等標牌,實行掛牌經營。通過這種方式,將全縣以休閒園、“農家樂”為主的鄉村休閒旅遊經營户全部納入規範管理。

在此基礎上,進行規範引導、星級評定、重點扶持,並將星級休閒園、“農家樂”列入縣政府職能部門的指定接待單位,極大地調動了經營户上星級、創品牌的積極性,有效促進了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同時,在節慶活動和旅遊旺季,聯合工商、衞生、物價等部門對鄉村旅遊接待點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檢查整頓,加大旅遊市場監管力度,樹立民和旅遊良好形象。

2、加大項目扶持力度。為提高鄉村旅遊接待點文化品位,編制完成了《民和縣鄉村旅遊發展專項規劃》,對從事鄉村旅遊的經營户從規劃設計、經營類型、風格定位、服務標準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指導,並創新設計、施工改造、提升檔次。

對具有一定規模或發展潛力的經營户進行整改、提高服務。整改後達到星級標準的,經省鄉村旅遊評定委員會審評後列入星級旅遊接待點,並積極爭取鄉村旅遊環境整治項目資金,在星級接待點分別實施廚房改造、微縮景觀、廁所改造以及修建迎賓大門,製作指示標牌等充滿鄉村文化品位的項目,從而提升檔次,全力為鄉村旅遊服務。為了提升鄉村旅遊形象,增加文化內涵,通過項目爭取,在國家AAA級景區——桃園林區,通過修建景觀大門、觀景台、文化長廊、文化牆、文化石等舉措,積極打造了“翠泉農家樂一條街”和“鄉村旅遊一條街”,極大的吸引了眾多的省內外遊客,成為全省五個鄉村旅遊示範點之一。

3、創新崗位培訓方式。為增強經營業主的發展意識、誠信意識和服務意識,我局協同就業部門對經營業主開展集中培訓的基礎上,組織部分經營者到貴德、循化,甘肅永靖、皋蘭,寧夏賀蘭,安徽黟縣、江西婺源等地進行了考察學習,開闊了視野,增強了信心,明確了方向,提升了意識。同時,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進一步擴大鄉村旅遊接待點,促使全縣鄉村旅遊業全面開花。

4、加強宣傳促銷力度。通過“河湟寶地、休閒民和”旅遊品牌的宣傳,重點打造鄉村旅遊,着力加大宣傳促銷,並通過舉辦桃花旅遊節、全區鄉村旅遊啟動儀式、網絡媒體民和行、甘青寧三省區攝影家採風活動等節慶活動,為民和鄉村旅遊發展聚集了人氣、財氣,進一步提高了民和鄉村旅遊的知名度。與此同時,積極組織休閒園、“農家樂”經營户和旅遊企業參加省內外各類旅遊洽談會、推介會等宣傳促銷活動,累計發放各類宣傳畫冊6500餘份,宣傳單18000餘,簽訂合作協議700餘份。

三、發展思路

近年來,民和鄉村旅遊在得到長足發展的同時,還存在着一些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在:資源利用率低,鄉村文化內涵挖掘不夠;產品開發單一,旅遊六大要素不健全;品牌形象不突出,基礎設施及環境建設滯後;專業人才匱乏,旅遊服務人員素質不高。

今後,我縣鄉村旅遊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實施意見》和全省第五次旅遊發展大會以及全省旅遊發展動員大會精神,充分依託旅遊資源和區位優勢,搶抓機遇,理清發展思路,以“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宣傳促銷、行業管理”為抓手,進一步加大投入,完善鄉村旅遊配套服務功能,加強管理、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優化服務,對現有的休閒園、“農家樂”進行合理佈局和規劃,做到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突出特色,整體推進,逐步形成一户一品,一園一色的個性化旅遊產品。在“農、土、俗”上細挖掘,在“新、奇、特”上下功夫,進一步加快鄉村旅遊健康發展,促進旅遊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