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來源:文萃谷 7.65K

在公開場合發言,總是一件讓我緊張的事。為什麼緊張,理由有三條:一是我怕聽我發言的人已經鐵了心,不管我説得好不好就是不鼓掌;二是怕我還沒有講一會就不斷有人出去小便;第三我更怕那些出去小便的人再也不會回來。

教書育人經驗交流會發言稿範文

李國忠老師曾經説過,教師是需要底氣的職業。我常想,我的底氣在哪裏?面對眾多的前輩,我深知自己只是一個在教育這條路上彷徨、摸索、忐忑的年青教師,遠遠説不上什麼交流經驗。能夠走上這個講台,我的內心充滿了感恩

“從謙卑做起,從感恩出發”,我想,在我成長的道路上需要感謝的人太多太多。和我戲稱語文鐵三角的黃燕茹老師,私下聊天的時候,還記得我當初帶班的手忙腳亂。説實話,那時的我算不上一個合格的教師。但是在高中部,我遇見了那麼多的良師益友,他們用言傳,用身教,引導我怎麼去用心做教師。感謝程錦輝主任教會我怎樣做一個擁有大氣場的人;感謝陳儒老師教會我風物長宜放眼觀;感謝劉繼科老師教會我怎麼做一個“笨”老師……

兩年前我曾經在高中部的班主任經驗交流會上以《小李在路上》為題,做過一次發言,介紹了我在藝術班管理中的一點心得體會。那時的我,認為做好一個班主任,需要的是耳聽八方,向他人學習;惜墨如金,讓制度説話;扮豬吃虎,讓學生精彩。兩年的時間過去,小李沒有停止自己的腳步,也不敢停止的自己步伐,摸索前行,小李仍然在路上。

今天我的發言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觀念,二是和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日記。

教育觀念一:教育為幸福指路

你發表的演講或許充滿智慧和真理,

但我寧願通過觀察獲得教訓。

我可能會誤解你的高見,

但我絕不會誤解你的行動和生活方式。——《美國最優秀的教師自白》

每當我有晚修的時候,我總是在食堂吃過晚飯,慢慢地便從幼兒園走到升旗台,從操場走回教室。經過幼兒園的時候,就會發現裏面有這樣一行字:“培養幸福的人”。這是我最感動的時候,在很多幼兒園國小化的當下,我們的幼兒園還把培養幸福的人作為自己的目標,是非常了不起的勇氣。台灣著名文化人及公共知識分子龍應台女士,在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信中,有這樣一段話:

對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有否成就,而是你是否快樂。假定説,橫在你眼前的選擇是到華爾街做銀行經理或者到動物園做照顧獅子河馬的管理員,而你是一個喜歡動物研究的人,我就完全不認為銀行經理比較有成就,或者獅子河馬的管理員“平庸”。每天為錢的數字起伏而緊張而鬥爭,很可能不如每天給大象洗澡,給河馬刷牙。

沒有哪一位父母願意自己的'孩子是個不幸福的人,我想教師也是如此。可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卻正在喪失感知幸福,製造幸福、傳播幸福的能力。孟子説,“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自己都稀裏糊塗的,卻還要教別人明白事理。可是在我們的校園裏,這樣的例子還不是少數。我們的眉頭緊鎖,我們的眼神憂慮,我們的心態焦灼,我們感到苦大仇深,鬱鬱不平。可是帶着這樣的心態,我們還要給學生指出一條所謂的通向幸福的光明大道。就像剛才的詩中所説,你説的可能是苦口婆心,甚至是掏心掏肺,但是一個喪失了幸福感的人説要給人指出一條幸福的光明大道,可信度只能打上一個問號。你連自己的人生都收拾不好,即使作出一副“指點江山”的姿勢,也只能是唬唬人而已,自己都覺得無聊和空虛。

教育觀念二:教育是慢的藝術

年輕的父母親帶着小孩子去旅遊,一路上江河壯麗、廟宇森嚴,可孩子卻總是顯得無精打采。返程的路上,媽媽就好奇的問孩子:“寶寶,為什麼那麼多好看的景色,你都不喜歡看啊?”孩子説:“是嗎?可是我看見的只是屁股啊。”

第三步:我會擦去快樂的眉毛,加上一對象徵思考的眉毛?為什麼加?我這樣解釋:這樣一幅小畫,我想肯定是關心老師關心班級的同學創作的。它給老師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什麼時候黑板上能有一幅帥氣的畫像,旁邊還有一行字:我們的帥氣的李老師。

一個文科生的普通一天

(XX-04-22 08:15:20)

早讀的時候,我看到整個黑板幾乎被佈置的作業覆蓋。後來手癢,將作業抄錄下來。

數學:①一張試卷 7:40收

②課時作業 p263 1、7、11、12 做書上 9:00收

化學:學生卷 16課時

政治:學生卷 必修2第三單元質量評估(明早交)

歷史:21課 《15分鐘檢測》

英語:雙語報34期 完型、語法、閲a(做書上,明早交)

抄完後,問我身邊的同學,作業做得完嗎?是自己做還是抄抄別人的?還有沒有時間來整理筆記?有沒有時間來預習課文?有沒有時間來發下呆?

原諒我一下子問了這麼多的問題,我實在是很驚訝。在我的記憶中,我的高中時代似乎從未有過這麼多的作業。即使有的時候,我也是能敷衍的敷衍,能拖拉的拖拉,甚至有時候抄抄別人的現成作業也有過,反正我會採取現在很流行的“自主管理”的模式,將作業量降低合理額度。那個時候的我,晚修還能看上一兩張報紙,關心下或是政壇風雲大事或是雞毛蒜皮小事;有的時候泡上一杯綠茶,看茶葉翻滾舒展,綠色慢慢的洇開;有的時候就什麼都不做,發個呆打個瞌睡什麼的,似乎也沒有什麼大不了。這點在前不久羅勰平助理為班主任作的《培養團結和諧,奮發向上的班集體》講座中就介紹過類似的方法。我很遺憾沒有遇見羅老師這樣的班主任,那時候做這些事,提心吊膽很久。

學生們似乎見怪不怪,大家都説習慣了就好。我不知道此言的真與假。擱在我身上,我肯定是做不完這麼多的作業的,即使做完,也是沒有質量的。作業的繁重,帶來的是學生空閒時間、自我支配時間的極度匱乏。而這種匱乏,最終引發的是學生想象力的缺乏。

在《愛因斯坦的哪句話令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坐不住!》一文中,愛因斯坦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令人震撼。他是這樣説的:“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説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楊振寧、丁肇中教授也談到:中國留學生一去西方國家,大多是屬於回答論證課題的水平,而提出課題的恰恰是考試成績比他們差的西方青年學生。錢學森老人已然駕鶴,但錢學森之問言猶在耳:“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缺乏人才長遠規劃的短視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扭曲的考核評價和選拔機制,怎能催生“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讓創新之花盛開、創新之樹常綠?

作為一個基礎教育工作者,我們能做什麼?我們有沒有想過怎麼回答“錢學森之問”?我們有沒有可能還給學生異想天開的勇氣與能力?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教育智慧和擔當?

我想當哪一天我們的黑板上不再是密密麻麻的作業,學生的臉上有了生動的笑容,每個人都敢胡説八道、異想天開而不怕被人嘲笑的時候,才是我們的教育走向正途的時刻。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祝大家幸福生活,快樂工作!

教育路上,小李願與諸君一路同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