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散文讀後感(通用42篇)

來源:文萃谷 1.08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筆一定要優美,文章一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通用42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

汪先生的文學造詣以及生平軼事實在用不到再複述了。那些可以百度,可以自己去考究,而我只想細細體會那些文字之間表達的生活之美好。

活着,其實是一件很俗氣的事情,油鹽醬醋茶,吃喝拉撒睡,但是精神的豐富又可以讓生活變得格外美好。

《我的家鄉》中,有一段提到舵樓中住着家眷,多數年輕帶着孩子。腦補這個畫面,禁不住想,為什麼都是年輕的女人。是不是因為撐篙的漢子多半也都是壯年,不年輕,哪裏有力氣,一步一步走過運河。古銅色應該是曬的,不説話應該是習慣默默從船頭走到船尾吧。

“這隻船辛苦了很久,它累了,它正在休息。一隻新船造好了,油了桐油,過兩天就要下水了。看着嶄新的船,叫人心裏高興——生活是充滿希望的。”

喜歡這一段,船航行很久,工作了很久,所以累了要休息,可能還會生病,需要治療修理。而新生的船,剛剛披上新裝,可以下水開啟自己的新生活,怎麼不讓人興奮。所以看着這樣的事物,讓人感覺充滿了希望。有次晚間和朋友去散步,途經的一段小路邊的路燈亮的很整齊,唯獨有一個在哪裏閃爍,或明或暗。我一時興起,問朋友,你看那路燈會想到什麼啊?朋友也很直白,就説,啊。那説明這個路燈的啟動器壞了呀。發揮不穩定。需要換一個。哈哈。當時我就笑出聲來。我就十分得意地開始描述起來,你看大家都在好好工作照明道路,就它一個在偷懶聽音樂,還聽的很有節奏,禁不住搖頭晃腦,所以才會閃啊閃啊的。朋友聽了也開始笑起來。這麼一想似乎是真的。你看它閃兩下,好像亮起來,又立馬暗了一瞬。好像跟音樂節奏在打拍子。又想起每天在馬路上遇到的灑水車,通常都是開的慢慢悠悠,然為了迴避行人還會放着同樣慢慢悠悠的音樂,我就會覺得它很快樂。這種感覺可能只有我自己會有吧,和朋友一説。她倒是有着截然相反的想法,你有沒有在炎熱的大中午,有事趕着路,人睏乏不堪,想睡覺卻騎着小電動車等着灑水車開過去。那麼慢的車速,那麼慢的音樂,簡直煩死人啦。是啊,那樣的情景下,即便只是聽朋友説我也會覺得不耐煩了呢。

‘江浙一帶人見面問起我的籍貫,答雲高郵,多肅然起敬,曰:“你們哪裏出鹹鴨蛋。”好像我們哪裏就只出鹹鴨蛋。

看到這兒,就禁不住想笑,因為就連我身處皖北這塊地方,也常聽見菜場有着“高郵、青皮”的小喇叭每天不知疲累的放着,讓高郵出鹹蛋的概念深入人心。曾經爸媽之間言語略有爭執,然後就聽我爸一句直噴我媽,“哼。你就是高郵的!”高郵的?高郵的什麼?上一秒我媽還在據理力爭。下一秒就在納悶。啥事高郵的?一邊圍觀的我也是一臉懵。只有我爸一臉洋洋得意喊了句,“高郵、青皮。“然後就被我媽暴打了。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汪先生的書,拿到手之後,居然不忍快速讀完,只想在自己所謂的好時間,悠悠體會字裏行間的美好,所以只寫了這一篇。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

我不想謀生,我想生活

有幸領到了汪老先生的《生活家》,看了以後,感覺平淡如水,意藴無窮。

上大學時,有傅瑛老師講的《受戒》,感覺汪老先生的文章淡淡的,水水的,同時也暖暖的。後來看了他其他的小説和散文,才知道他喜歡吃,也會吃,而且會做吃食。我就覺得他真的很會生活,而不僅僅是活着。

在《四方食事》中,各種各樣的口味,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各種各樣的食品都有他的看法和吃法。有些美味有的人不喜歡,但吃着吃着就愛上了。如同生活,我們不嘗試,不體驗,怎麼會知道生活的多樣性呢?還有你不喜歡的東西,自己可以不吃,但也不要反對其他人吃。是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求同存異,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生活,應該多種體驗,就如作者説的,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要雜一點。對食物,對文化,對生活都如此。

《五味》一文中,講到了山西的酸醋。我們家喜歡吃恆順的陳醋。另外就是我喜歡吃酸菜魚。而甜食則是南方人的最愛。記得舌尖上的中國裏講過無錫人愛吃甜食。我愛吃甜品,吃菜卻不喜歡太過甜。苦味則想到苦瓜,我不愛吃,也不明白為何有水愛吃,好像苦味可以降火。喝過苦丁茶,居然喝了很久,可能是因為提神醒腦。咖啡美味,不覺得苦,只覺濃香。臭則很奇特,皖南臭鱖魚是徽菜代表,算是拿得出手的硬菜了,而臭豆腐也是路邊攤小吃了。臭味也能這麼普及到大眾吃食。辣曾經也是最愛,最近三年因為懷孕加哺乳期,不吃辣,現在也習慣了,不能吃辣了,也不能吃鹹了。口味接近孩子的輔食,基本上吃食物本身的原味。

《故鄉的食物》一文中,我有共鳴的是鴨蛋和薺菜。高郵的鴨蛋的確很有名氣,我們這裏也愛吃鹹鴨蛋,只是我們稱之為青皮。小時候記得家裏人會像隨園食單上説的,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我們家也是這種切法,基本上配白粥或饅頭一起吃。不過孩子們總喜歡吃蛋黃,蛋白總是大人吃。讓我想到了有的家長能力有限,但她們總是在能力所及的地方,給我們提供最好的。還有就是我的一個好朋友是淮安人,她就教我用筷子敲破空頭,用筷子挖出來吃。或許都是南方人的吃法,竟有相同之處。她還給我寄過鹹鴨蛋和燒賣,這又讓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薺菜我們這也有,基本上做包子餃子吃,香味奇特,卻很好吃。有了薺菜餡,其他我都不會選。不過好像只有清明前可以吃。我愛吃,卻不認識。有點四體不勤五穀不分。我和桃桃媽媽曾帶着孩子一起去挖薺菜,可是一直不認識。像我們又不去菜市場,超市又不賣,今年我們又沒有認識薺菜。

生活中總是有着小美好,小期待,小確幸,我們不僅僅為了活着,不必辛苦恣睢的謀生,而要有趣的活着,做一個能感受温暖美好的生活家。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

週六,我在朋友圈發了一條微信:“在家傻待,誰約我”結果本來在和同學約會的女兒放棄約會,給我回了條微信:“我約你”就和女兒來到東方廣場。來到東方書城一個新開的書吧。買了杯飲料開始了我們的週末約會。當時女兒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説:“我喜歡看汪曾祺的散文”,“為甚”?女兒説:“他有幾本是全是寫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兒是個吃貨。順着女兒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隨遇而安》看起來。

看了幾頁就吸引了我, 他的文字裏透着濃濃的“中國味”不乏味,且藴含着民主心靈和性靈的美質。 卻又淡淡的,時而把帶進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時而把我帶回了童年月光下媽媽在大樹底下給我們講述那些年她做過的“牛鬼蛇神”;時而又把我帶進了舌尖上的中國那大川南北的中國民間美食景象。看他書令你身在煩囂的鬧市卻猶如穿越到另一個世界。 —— 其實我也挺喜歡這樣寫作風格。我自己一直也有像他這樣寫寫自己的生活,寫寫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見所聞。但當我看到同事們在博客上寫的都是專業的,高水平的大作,總覺得自己的文章不適合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不敢在這大雅之堂丟人,但為了 ——你懂的。

表面上看這書其實是一本茶餘飯後的消遣書籍,但慢慢品味卻也從中得到人生的感悟。書中我感受到了 他從容,他淡然,他身處逆境卻不以為苦,他達觀瀟灑,隨遇而安! 其中我最喜歡他的這一段:

“ 丁玲同志曾説她從被劃為右派到北大荒勞動,是”逆來順受“。我覺得這太苦澀了,”隨遇而安“,更輕鬆一些。”遇“,當然是不順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麼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開些。如北京人所説:”哄自己玩兒“。當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隨遇而安不是一種好的心態,這對民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是會產生消極作用的。這種心態的產生,有歷史的原因(如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本人氣質的原因(我就不是具有抗爭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觀,是”遇“,是環境的,生活的,尤其是政治環境的原因。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經死掉的,大多數都還在努力地工作。他們的工作的動力,一是要實證自己的價值。人活着,總得做一點事。二是對生我養我的故國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復對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輕信,恢復年輕時的天真的熱情,恐怕是很難了。他們對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對現實多多少少是疏離的。受過傷的心總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

所以説 做人一門學問, 做事更是一門學問。很多人之所以一輩子都碌碌無為,那是因為他活了一輩子都沒有弄明白該怎樣去做人做事。 看了這本書似乎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書,天已黑了,找吃的,謝謝女兒給了我一個充實的週末!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4

汪曾祺何許人也?似有耳聞。語文老師推薦的。理由?文風質樸,文筆清淡,值得好作空話、大話的“我”品味。

借來汪曾祺的散文集,略翻了翻。文章的確富有生活氣息,只是,味道似乎不濃。

……

我只道把汪的文章擱置了下來。只是那夜,心情焦躁,疲乏不堪,我信手拿來汪的散文集,隨意翻至了《西山客話》。讀着讀着,眉頭不再緊鎖,嘴裏也不再抱怨了。完全被樸實文字裏所描繪的迷人景緻吸引住了——“山前有一片杏樹,約有幹株。一千棵杏樹,都開了花,那可是很壯觀了。遠望一片淺紅的海,如雲蒸霞蔚,使人目眩神移。”“弄樓一側有一棵玉蘭。八大處只此一棵,據説是明代所植,高與樓齊,開花時瓣如玉片,蕊似黃鵝,一樹光明。” ……

原來質樸如是的文字可以描繪出如此絢爛的畫面,原來用我們的雙眼可以發現如此光彩的美景。

看!汪老這樣寫——“西山多隱士,絕世遺名,只求執守真我。在八大處山莊怡居或小憩,做一個閒人,晨起拾級登山,暮看夕鳥投林,春花秋月,興衰榮辱,存乎一心,然則‘清冷之狀與目謀,營營之聲與身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淡泊寧靜,心止如泓,非但拋卻都市繁囂陸離,更能忘象見性,儼然小隱於野。”

這就是汪老的人生哲學——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我恍然大悟,沉靜的心也似那寂靜的夜一般清澈悠遠。

自那以後,我開始樂於讀汪老的散文。與老人家一起品味生活,品味心情。

汪老定是個吃客,我暗想,壞笑。你看他那不滯於形的文字竟能讓人垂涎欲滴。且看《豆腐》一文中——“香椿拌豆腐是拌豆腐裏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顏色紫赤,嗅之香氣撲鼻,入開水稍燙,梗葉轉為碧綠,撈出,揉以細鹽,候冷,切為碎末,與豆腐同拌(以南豆腐為佳),下香油數滴。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家常菜,家常文章,家常情調。

汪老用無華的文字回憶着一位位故人,卻又那麼形象而生動地呈現出富有個性的人物。看他在《趙樹理同志二三事》中有這麼一段——“趙樹理同志擔任《説説唱唱》的副主編,不是掛一個名,他每期都親自看稿,改稿。常常到了快該發稿的日期,還沒有合用的稿子,他就把經過初、二審的稿子抱到屋裏去,一篇一篇地看,差一點的,就丟在一邊,弄得滿室狼藉。忽然發現一篇好稿,就欣喜若狂,即交編輯部發出。他把這種編輯方法叫做‘絕處逢生法’。”

人物形象,貴在形似又神似。就在這樣的文字中,我除了喜歡趙樹理先生,也就更喜歡汪曾祺先生了。

……

汪老的散文大多如此風格,以平淡致遠見長。

我想,汪老散文中的味道,濃起來了。

有人會説,家常文章,不值玩味。但我想,汪老的散文值得我們學習的恰是以下兩點:其一,文字不求矯揉造作,文風平易近人,一掃靡豔之風。其二,無論作文,還是做人,都要常葆樂觀從容之心態,能懂得以包容之心話“家常人生”。

這,就是我眼中的汪曾祺與他的“家常文章”啊。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5

這篇文章整體來説是一片瀰漫着鄉土氣息的文章。作者汪曾祺分了三個部分來描述他故鄉。這次,我分析的是第一部分——“打魚的”

鄉村中的人們是淳樸的。儘管漁船的船主是小財主,但他們也隨船下湖,駕船拉網,而且他們的勇敢麻利之處不必僱來的水性極好的夥計差到哪裏。這就應是從側面體現了鄉村的人們的淳樸。不像是城市中的有錢人,只會僱傭一些人,然而自己卻既什麼也不會,也從不。體貼手下的人。而像鄉村的財主卻不會。他們會跟着自己手下的人一齊下湖,這也是他們能和睦相處的一個原因吧。

鄉村中的人們又是悲傷的。

一對夫婦在一條國小校葦 塘後的臭水河裏打魚。看得出來,他們就應是生活很窘困的。他們沒資格也沒條件去像船主一樣,在大湖中捕魚,他們只能在臭水河中,打點小魚,也就想填飽肚子吧。再看看作者描述他們夫妻二人的神態:他們的臉上及看不出高興,也看不出失望憂愁,總是那樣平平淡淡的,平淡的幾乎木然。這就應是典型的貧苦人民的神情。生活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包袱,壓得他們喘但是來氣,想必,他們就應剛開始是很悲哀的,但隨着時間的推移,漸漸麻木了,沒有了情感。這讓我不禁想起了魯迅筆下的閏土。應對日漸窘困的生活,他反抗過,他努力過,但最終,還是屈服在了生活面前,麻木的生活,彷彿他沒有了情感般,如同行屍走肉地活着。

然而,無聲無息的,女好因為在水中的時間太長,得傷寒死去了。然而這也映出了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十五六歲的女兒,代替了她,跟着父親一齊捕魚了。最令人看着心寒的,就是對女兒外貌的描述。那臃腫的大衣,那不合身的皮罩衣,那不貼合她年齡的捕魚的動作,看出了日子的淒涼。她按着梯形竹架,—戳一戳的戳着,那動作,彷彿是戳在了我們讀者的心上。

而最後一段,更是顯得淒涼。那一—身濕了的皮罩衣,那已經變涼的秋天的河水,壓在了女兒身上,也彷彿是壓在了讀者心上。明明還是就應無憂無慮的與同齡人一齊上學玩耍的時候,明明這麼沉重地生活還不是她該承受的,但只因為社會的壓迫,擔子全都壓在了她和她父親身上。本身就沉默寡言的父親,因為生活和情感的雙重壓迫,也變得更加沉默了。對於他來説,可能生活早已不是為了自己,只是期望能養活自己的女兒就行了吧,而對於自己,卻早已失去了活下去的期望。

農村人民的生活是快樂與悲慘交織在一齊的。 因為遠離城市,身上生活的擔子也變的更重了。但悲慘的生活卻壓不倒某些人對生活的渴望與期望。我想作者在後文就是提到了那些對生活充滿期望和善良的人民。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6

生活而能成家,可見此人的生活定是多姿多彩,情趣盎然,要比一般人更會打理生活,有着各種生活所需的妙招專長,能人所不能。

首先看了序言,知道主要選了遊記和談吃食兩類文章,不免有些遺憾。雖説有個詞語叫管中窺豹,可那窺到的畢竟只是管中的一小點,整個豹子是啥樣誰知道呢。何況一向對遊記類的文章不太感冒。遊遊逛逛,走走看看,寫下的文字多是浮於表面的描摹眼前所見,這類描摹大多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雖然作者在那津津有味很努力地想把眼前景物完美呈現出來,試圖讓讀者產生共鳴,但很多時候都是讓人霧裏看花甚至莫名其妙。如果沒有更多人文或其他東西摻入,很難動人,遠不如看看實物實景的圖畫和照片直接而過癮。

整本書看完後,感覺很好。作者語言描繪的功夫很厲害,對景物的描寫很能傳神,很多地方的白描都不錯,在我看過的遊記裏算得上是比較好的。整個節奏是淡淡的平緩的,娓娓道來,不急不躁,不激不厲,悠悠然,很舒服。讀豐子愷的文章也有這種感覺,那份從容的風采很感人。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或許就是君子之文吧,讀之可以靜心。

對於吃食,作者是極其用心的,不論何時何地都對之給予了極大的關注。而且不避大小貴賤,南北西東,好與不好,一律有滋有味樂此不疲。讀畢令人頓覺眼界一開,尤其是作者講得野菜的內容讓我心動,立即查找有關資料,狠狠補了下有關野菜的課。好多菜就是身邊眼前的東西,都沒怎麼關注過。即使是每年都會吃的一些也僅僅是吃過了而已。看着那熟悉的葉片植株感到好親切呀。世事洞明皆學問,不作有心人,怎成生活家。汪曾祺生活家之稱誠不我欺。

這本書還有一部分內容也很重要,那就是汪曾祺的畫。選了有二十幅畫,基本都是菜蔬,花卉,充滿了生活氣息和文人情趣。畫的優劣不予評論,圖片印刷的也不太好,但基本路數反映了出來,與他的文字風格很搭。

這本書名為“生活家”,編選的文章內容主要是遊記和吃食。然而讀畢發現其實主體就是“吃”。因為,除了單説吃的文章,即使是遊記,其中但凡能説到吃能拐到吃能和吃勾上聯繫的地方,作者都會毫不猶豫,興致勃勃,大講特講,那怕一件事一段話重複出現也無怨無悔不厭其煩,必盡興而後快。因此很懷疑“生活家”這三個字是否妥當,起碼這本集子裏生活的其他方面沒有太多顯現。沒有讀過他的其他文章,不知其他文章中是否能夠補足這一遺憾呢?而且據序言裏講,這些文章還不能算汪曾祺散文的精品,很期待有機會能讀一讀他的精品文章,相信不會讓人失望的。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7

去圖書大廈是奔着木心的《哥倫比亞的倒影》去的。可惜沒找到,卻意外發現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間草木》,這讓我更加驚喜。一直特別喜歡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網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飯花集》,我有,牛吧,買的時候1。4元。大學的畢業論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風格,不買書分析什麼呢?

他的語言很怪,拆開來沒什麼,連起來就有味道。“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攜帶幼孫,顧盼有情,痛癢相關”。喜歡的地方就在此:簡單、流暢,不嬌柔,一氣呵成。

汪曾祺作為當代著名短篇小説家、劇作家已是公認的事實,特別是他執筆的《沙家浜》家喻户曉。而我從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是“大淖紀事”,説不出的散淡、精緻,就連青石板的苔蘚都滑爽地讓人想念。

《人間草木》從大量散文中精選而成,最早的寫於四十年代,大部分寫於後半生,風格依然樸實,技巧臻於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讀到。分別寫了花草景緻、各地風物、故鄉美食、遊記採風、難忘歲月、故人師長、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寫景是汪曾祺的長項,不枯燥、不艱澀,伴隨着時代的印跡,老宅的每個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雖然過去了半個世紀,其聲音、顏色、氣味都已歸於平靜,但我們仍從字裏行間看到從手心裏滑過的歲月,想得起來都是温暖,懷舊的調子不可阻擋的在陷逸的老房子裏漫延。汪曾祺寫景懷舊的文章節奏緩慢,情景交融,敍事方法有點像舊小説。由於他熟讀古文,文中比喻、懷舊、信手拈來,時不時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風格如《夢溪筆談》、《容齋隨筆》。

寫人的文章卻情緒活躍、調子輕快,是一種極簡的水墨摹寫人物傳統模式。一個個至親人物出場,鏈接了他背詩、臨貼、品茶、作畫、寫文的成長足跡,並理解其淳厚文學功底的源泉。

最喜歡他寫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節。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讀者的愛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細細介紹味道和製作過程,然後將成品認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斕還有立體感。

汪曾祺曾自謙地説寫不了像伏爾泰、叔本華那樣閃爍智慧的論著,也寫不了蒙田那樣淵博的長篇散文。他也不寫抒情散文,覺得這個歲數感情過於洋溢,有點像老年人寫情書,“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長,“歪打正着”適應這個“快餐年代”的閲讀習慣。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讀着不累,尤其適合春日午後散淡的陽光灑在身上,多數時候讀着讀着睡着了,在夢中體驗“字字磯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託着讀者一路讀下來“喲,完了,後來呢?”意猶未盡是也,這本散文集就有這效果。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8

汪曾祺的作品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他的語言文風。汪曾祺的作品是可以讀出生活的。這是源於作家對生活的真誠吧。他所寫的都是自己熟悉的生活:舊時代的高郵小城、西南邊城昆明、文化界的故舊師友、西南聯大的師生、北京京劇團的戲曲演員;故鄉的大淖、荸薺庵,昆明的白馬廟等。

他的作品中總有他自己過去生活的影子,所以寫起來有真切的認知,有感情。

汪曾祺的作品,我看得較多的是散文。下面我將從他的散文中舉幾個例子,分析一下語言,表達我的感受和觀點。

那棵龍爪槐是我一個人的。我熟悉他的一切好處,知道那個枝子適合哪種姿勢。雲從樹葉中間過去。壁虎在葡萄上爬。杏子熟了。何首烏的藤爬上石筍了,石筍那麼黑。

蜘蛛網上一隻蒼蠅。蜘蛛呢?花天牛半天吃了一片葉子,這葉子有點甜麼,那麼嫩。金雀花哪兒好熱鬧,多少蜜蜂!波——金魚吐出一個泡,破了,下午我們去撈金魚蟲。香櫞花蒂的黃色彷彿有點猶豫,別的是花飄下,香櫞花時掉下的,花落在草葉上,草稍微低頭又彈起。——《花園》

《花園》這篇散文讀起來頗有趣味,語言十分的生動活潑。對景物的刻畫很好,文字雖是印在紙上,紙雖是平面的,但眼前看到的是立體的,是鮮活的,是有生命的。

感覺手是可以觸摸到它們的,《花園》中所塑造的景物那樣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喚起了心靈最柔軟的那部分,好像又回到了小時候。

汪曾祺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在於他的語言平實、生活,它所描寫的東西也是如此,平凡渺小,但卻凝聚着巨大的能夠打動人心靈的力量。汪曾祺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樂和温馨,貼近的觀察生活。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衚衕是貫穿大街的網絡。它居鬧市很近,大哥醬油,約二斤雞蛋什麼的,很方便但似有很遠。這裏沒有車水馬龍,總是安安靜靜的。偶爾有剃頭挑子的“喚頭”(像一個大鑷子,用鐵棒從當中擦過,便發出噌的一聲);磨剪子磨刀的“驚閨”(十幾個鐵片穿成一片,搖動做聲);算命的盲人(現在早沒有了)吹的短笛的聲音。這些聲音不但不顯得喧鬧,倒顯得衚衕裏更加安靜了。——《衚衕文化》

汪曾祺描寫的衚衕中的場景很生活、真切。人物的特點很鮮明,雖描寫每個人物只有簡短的一句話,但他抓住了人物的細節,抓住了人物的魂。汪曾祺對風俗的關注體現了他對民族集體生活和文化的喜愛。

汪曾祺在《鹹菜和文化》説:我們要在小説裏表現的文化,首先是現在的,活着的;其次是昨天的,消逝不久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們看得見,摸得着,嘗得出,想得透。汪曾祺寫的《衚衕文化》語言平實,貼近生活,也是希望把這種文化以最簡單真實的方式傳遞給更多人,讓這文化更好的延續下去。

正如汪曾祺所説的:他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

他用樸素着實的語言記錄生活。歸有光的“以清淡的文筆寫平常的人事”也尤其受他推崇。汪曾的文學作品展示了現代漢語寫作的另一種可能,那就是從活的傳統和活的生活中汲取營養。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9

曾經,不止一次地置身於《受戒》中的桃花源,在這裏我彷彿來到了一個原始的烏托邦,一個寧靜美妙的世外桃源,並不顧一切地愛上了它!

那是一片理想的樂土,確切的説,這是一個原始的烏托邦,在庵趙莊人們的心中,和尚和種地,織蓆,箍桶,畫畫等行當沒什麼不同,他們都是自由平等的職業人,與世道的艱辛,人生的苦澀都無關。如小英子一家,趙大伯是田場上樣樣精通的好把式,不僅脾氣好,身體也結實的像一顆榆樹;趙大媽也是精神的出奇,她不僅家鄉菜做得可口,而且剪的花樣子也是眾家嫁閨女的稀罕物;兩個寶貝女兒更是漂亮,大英子文靜,已有人家,小英子活潑,成天嘻嘻哈哈,像只喜鵲,從這家人的日子,就可看出庵趙莊芸芸眾生的一斑。

至於荸薺庵裏的僧侶生活就更令人嚮往了,完全沒有一般佛門寺廟裏清規的羈絆。這裏的和尚只要會一點做法事的基本功如放瑜伽焰口,拜樑黃懺之類,從此就可以吃現成飯,可以賺錢,可以還俗,可以娶親,還可以買田置地,過優哉遊哉的神仙日子。庵裏的老師傅終日枯坐唸佛,不問世事,在那“一花一世界”裏沉醉。大師父仁山是“當家的”,管着經賬,租賬,債賬三本帳簿,平日在庵裏從不穿袈裟,經常是披件短僧衣,袒露着他那黃色的圓肚皮,光腳踢踏着拖鞋;其他兩位師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師父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還把他老婆接來避暑納涼;三師父更是人不僅漂亮,有一手“飛鐃”的絕活,甚至每場法事之後,村裏就會有大姑娘或小媳婦驀然失蹤。最讓人詫異的是他們吃肉從不瞞人,甚至過年的時候就在大殿上殺豬,這裏的和尚過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祥樂時光,這哪裏是一個“佛門淨土”,分明就是一個現代版的“桃花源”。

就在這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夢境中,我們的小主人公小明子和小英子相遇了:小明子他面如朗月,聲如鐘磬,聰穎好學,在隨舅舅出家做了和尚渡船時,遇上了小英子,漸漸的,他們就成了好朋友,明子經常上小英子家,就這樣,他們間朦朧的初戀就悄然萌生了,他們一起做針織,一個畫花,一個刺繡;他們一起栽秧,放牛,割稻子,看打場,特別是他們挖荸薺後回家的一段白描,“她挎着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下了一串腳印。明海看着她的腳印,傻了。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過一種從來沒有過的感覺,他覺得心裏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多美的描寫啊,把少男少女初戀時的心態描摹得曲盡其妙,婉而成章。最是最後他們一道進城,一個去善因寺受戒,一個給家裏買東西,他們同坐一條小船,一道歸去來,最後終於逼出了小明子的心裏話:希望小英子做他老婆。

在這樣的環境中,如此沉靜,如此美好,人就會不自覺地與環境渾然一體,產生無限遐想,《受戒》,世外桃源般的夢境,讓我無限嚮往!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0

微光,紗簾,素箋。

一米陽光探進窗扉,似輕紗自空中柔緩飄舞,閃爍着橙黃的,櫻紅的,温暖的光。一縷微風挾裹着草木的清新拂進窗內,襯着陽光下浮動的微塵,撩開扉頁,送來蔓草自然的清香。

他,自書香門第走來,淡雅絕俗的言語是他的生活方式;生動鮮明的描寫是他的至理名言;雙瞳剪水,是他對崢嶸歲月的淡淡回憶;酒入豪腸,是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滄桑矍鑠的面容於眼前漸漸浮現,温厚哲理的話語於耳畔輕輕迴響——"口味單調一點,耳音差一點,也還不要緊,更要緊的是對生活的興趣要廣一點。"

走過戰火紛飛的抗戰時期,在兵荒馬亂的繁塵俗世中,他依然保留着一顆寧靜淡泊之心,用心體味,用筆記錄下戰亂年代一點一滴的小幸福。在文《跑警報》中,汪老如是言:"跑警報是談戀愛的時候……跑警報可算同生死,共患難"。在動盪不安的時局中,人人自危,又能有幾人會注意到這細微的現象和人們忙而不慌的心理感受呢?唯有汪老,以一雙擅於觀察的睿智之眼,一顆素雅如蘭的淡泊之心,以温暖的筆觸,靜靜地勾勒出一幅繁忙卻不失幸福的生活畫卷,亦鮮活地描摹出自己內心深處感性而細膩的伊甸園。身處亂世思桃源,素心如蘭淡雅香。汪老靜靜地教導我,善於捕捉細節的慧眼與知性細膩的善思之心最為可貴。

跨入堅韌沉穩的中老年時代,汪老將年輕時一顆焦躁不安的心輕輕安撫,把青葱歲月中的點滴回憶慢慢沉澱,於歲月長河、廣闊文壇中交織、昇華,終釀成一罈醇香濃郁的玉液瓊漿。三分嘯成文采,七分釀成情愫,繡口一吐便是絕世風采。正如文《豆腐》中所記:"砂鍋豆腐須有好湯,骨頭湯,小火燉……湯清而味濃……"汪老的一生正如這鍋好湯,以聰慧才智為底,以人生閲歷為料,以生活中的挫折和歷練為文火,慢慢燉,靜靜熬,待湯內翻白,濃香四溢,方揭蓋起鍋。哇!一鍋好湯,乳白中透着奶黃,這不正是汪老樂觀詩意人生的縮影嗎?袖舞斜陽四暮合,濃情詩意青蓮馥。汪老輕輕的告訴我,懷着一顆淡泊樸素之心,帶着一份熱愛生活之情,並將之匯聚於文海中,融合於生命長河中,才是永恆的真諦。我想,這也正是汪老在茫茫文海中沉沉浮浮,雖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能歷久彌香,於世間芳華處綻放的原因吧!

人間草木已紛菲,心間芳華始綻放。我相信,銘刻在我們心中的,不僅只是汪老的音容笑貌和散文隨筆,他那在沉浮世俗中依然寧靜豁達、淡泊致遠的高貴品質,他那在滾滾紅塵中依然能獨守初心、執着前行的堅定信念,他那在崢嶸歲月中甘於默默沉澱、厚積薄發、始綻芳華的質樸而偉大的精神,更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1

《汪曾祺散文》是我202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到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應該算得上是一個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心情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到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到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到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曾經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相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2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間草木》第一篇就是《花園》。讀了幾遍,每次都是一邊讀一邊笑,一邊讀一邊歎,一邊讀一邊搖頭——唉,天籟之作啊,我怎麼就寫不出這樣的文字呢。

汪先生的散文好在哪裏呢?掩卷思考,説不清楚好在哪裏,反正感覺好像就是在一個靜靜的冬夜,坐在火爐旁,手捧着一杯熱茶;又好像在風和日麗的早晨,行走在小橋流水的江南;更多的時候,就是回到了童年,在體味童趣時,既感到温暖又感到淡淡的憂傷,“逝者如斯”啊。

就我的閲讀水平,我想這篇散文之所以有如此的魅力,就在於作者用渾樸自然的文字,從小的視角楔入寫凡人小事之美,於看似不經心、不刻意之中設傳神妙筆,寫出了富有人情味的真境界。

通篇並沒有多少景物的描寫,而是用兒童的眼睛掃描花園。你看,花園的背景是灰青色、褐色、黑色的老宅,裏面充滿了影子——伸拔到無窮高的大柱子(兒童的眼裏當然是“無窮高”),神堂屋裏掛着的鳥籠和“永遠眯着眼睛假寐的鳥(兒童的心理!)”。寫園子裏的草,並不寫草如何青如何綠,而寫“巴根草”的兒歌、“我”躺在草地上拉草根的聲音、草根的甜味和似有若無的水紅色、寫“我”與草的“遊戲”,寫被草磨得發光的鞋底、寫難聞的“臭芝麻”,一筆帶過的虎耳草的腥味和紫蘇的紅色。寫蟲,寫天牛、蟋蟀、鼻涕蟲、蟬、蜻蜓、土蜂,都不是描寫蟲如何如何,而是寫“我”與蟲們的故事。寫鳥,寫冒冒失失飛進花廳裏的鳥,寫吃偷吃米粉,灶飯,碗兒糕的鳥,寫自己養的鳥被貓吃了的“哭”。寫花,也並不寫花如何美,而是寫供花,寫掐花,寫穿花,甚至寫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以及它們是主人小姑姑,還有花匠、花房、含羞草、荷花……。

通篇文章都是兒童純淨的眼睛看到的東西,都是兒童純真的心靈裏感受到的美。特別是土蜂的那段描寫:

“好些年看不到土蜂了。這種蠢頭蠢腦的傢伙,我覺得它也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的,有點不配,因此常常愚弄它。土蜂是在泥地上掘洞當作窠的。看它從洞裏把個有絨毛的小腦袋鑽出來(那神氣像個東張西望的近視眼),嗡,飛出去了,我便用一點點濕泥把那個洞封好,在原來的旁邊給它重掘一個,等着,一會兒,它拖着肚子回來了,找呀找,找到我掘的那個洞,鑽進去,看看,不對,於是在四近大找一氣。我會看着它那副急樣笑個半天。或者,乾脆看它進了洞,用一根樹枝塞起來,看它從別處開了洞再出來。好容易,可重見天日了,它老先生於是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神情中似乎是生了一點氣,因為到這時已一聲不響了。

在汪先生的筆下,蠢頭蠢腦的土蜂,在花朵上把屁股撅來撅去,那對東張西望的“近視眼”,拖着的肚子,坐在新大門旁邊息息吹吹風的神情,酣態可掬的小動物就出現在我們面前了。而那個可愛的小男孩,覺得土蜂在花朵上撅來撅去有點不配而對土蜂的愚弄,則體現了童趣和對花朵、動物、花園、大自然的熱愛。

獨到的審美,也是這篇散文特點之一。美在身邊,美在本分,真正具有可體驗的美的特徵的,恰好是真實的個體生存中的無時無刻不在的“小文化”“小話語”“小敍事”。《花園》讓我感受到的藝術神韻,就在渾樸自然的文字中,在流淌在字裏行間的文人的雅趣和愛好中,在小事的敍述和刻畫中。

文章開頭並沒有講花園,而是講老宅,灰青色、褐色與黑色的老宅,充滿了影子的老宅。試想,在這種背景下開放的報春花,深紅、純白、碧藍、紫紅、淺黃等色的報春花,“它不至於被曬得那麼多粉”,更何況,還有花園,色彩斑斕,鳥語花香,能不美嗎?這是對比的美。講桂花,是這樣寫的:“父親一醒來,一股香氣透進帳子,知道桂花開了,他常是坐起來,抽支煙,看着花,很深遠的想着甚麼”,這是意境的美。寫臘梅,“冬天,下雪的冬天,一早上,家裏誰也還沒有起來,我常去園裏摘一些冰心臘梅的朵子,再摻着鮮紅的天竺果,用花絲穿成幾柄,清水養在白磁碟子裏放在媽(我的第一個繼母)和二伯母粧台上,再去上學。我穿花時,服伺我的女傭人小蓮子,常拿着撣帚在旁邊看,她頭上也常戴着我的花”,明黃色的臘梅、鮮紅的天竺果和白磁碟子以及穿花時立在身邊頭上戴着花的小女孩,就是一幅美麗的寫意畫,這也是色彩的美。最使我感動的是這段十分唯美的描寫:

想起繡球花,必連帶想起一雙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這是一個小姑姑房中東西。

我真不知道,作者是帶着怎樣的感情來寫的,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的小拖鞋有什麼聯繫——那是一箇舊時女孩閨房的東西啊,這個女孩是作者的小姑姑又是好朋友。愛素雅的白繡球花和白緞子繡花拖鞋的女孩,該是多麼聖潔啊。

當讀到“那些繡球花,我差不多看見它們一點一點的開,在我看書作事時,它會無聲的落兩片在花梨木桌上”、“姑姑已經嫁了,聽説日子極不如意。繡球快開花了,昆明漸漸暖起來”時,我的眼淚突然湧上來,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啊。

這樣的小場景,在《花園》中比比皆拾:

夜宴,點一個紗燈送客,燈光照在花上樹上;槐樹上看到的佛院,關着的那兩扇門,關在門外的一片田園,悠徐單調的鐘鼓聲,抱柴草打水的小尼姑來抱一捆草,水東東的滴回井裏;半夜在園子裏抽煙的父親和我……一幕幕的小場景温馨又有點傷感,這種美,就像清麗澄明的溪水沁入了我的心。

“絢爛之極歸於平淡”。《花園》通篇的筆調是清淡委婉、渾樸自然的。讀這些文字,就像在聽一個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即興偶感,娓娓道來,平淡質樸,如話家常般的自然。每每讀到會心處,不覺一笑,好像説的就是我自己童年的情形。這種不事雕琢的風格,恐怕緣於作者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脱。而就是這種看似不經意、看似閒適恬淡中包孕着一種文化、一份厚重。

另外,我在想,《花園》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恐怕不僅僅是美好童年的回憶,對家鄉親人的熱愛,對自然的熱愛,還有更深刻的東西,我説不清楚,但我感受得到,感覺就像《尋找家園》、《融入野地》這樣的作品一樣,在引領我們尋找一種精神上的東西,是真善美?精神家園?或許因為我們就是從泥土裏走出來的,嚮往的就是泥土和自然?當然,和那些作品不同的是,汪曾祺的文字是寧靜、閒適、恬淡的。

我想,《花園》帶給我的,是流淌在字裏行間的雅趣,讓我體味到含蓄、空靈、淡遠的藝術風格、深厚的文化意藴和永恆的美學價值。《花園》創造的真境界、傳達的真感情,引領着我步入精神世界的淨土。從這個角度來看,《花園》就是我們不斷尋找的精神家園。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3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閒作草,暗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歎,猶及清明可到家。”

與陸游廣為人知的表達報國雪恥之志的詩歌不同,這首詩給我們看到了一個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閒適的心情有一種不被塵世所染的脱俗。

汪老喜愛這首詩,不如説是他喜愛這種心境,這種心境是具有生活氣息的。“春初新韭,秋末晚菘”是汪曾祺用來評價自己的散文的。他喜歡疏朗清淡的風格,深得自然之馥郁,敍述平淡,含蓄,而節制。

他對生活的感覺,似乎略有逃學孩子的清閒,世界也就這麼大:嘴裏叼着的微甜的草根、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嬌嗔柔和的“賣楊梅——”聲、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繡球花,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説是一種藝術,他真實地、切身地享受這種藝術。桐城派講究寫文章要有"文氣",汪曾祺的文章就是很有"文氣"的,"氣"很足,抑、揚、頓、挫,全篇文章看似無法,結構散漫,但卻有一股"氣"相聯,"大巧若拙"。再一點就是汪曾祺的語言相當好,看似平淡,韻味很足,並且會留空白。汪曾祺寫他的老師沈從文,不去寫沈先生如何有才,如何勤奮,而是寫沈先生有一腔難懂的湘西方言;寫張君秋,就寫張君秋的能吃,吃過飯畫完粧再來二十個餃子;寫金嶽霖接受毛主席勸告要接觸社會,就坐三輪車在王府井東張西望——這些都是表現人物性格與特點的東西,汪曾祺就是不動聲色地抓這些,

他是個別樣的作家,他與當今坐在家裏或辦公室裏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鍵盤上飛舞、神經幾近被絡繹不絕的電話摧毀的作家不一樣。他的文章、他的書像是被他本人撫摩過千萬遍的,字裏行間散發出的是木頭鉛筆的味道,而不是機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個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鉛筆,面帶淡定從容的微笑,他細膩動情的筆觸時不時地給自己和我們一個小小的驚喜、小小的感動,為了一小盤帶着雨珠的潔白的緬桂花,抑或是為了一條從湖心突然一躍而起的大魚,還是堂倌頗具京腔的一聲“收茶錢——”,它們以滋潤人心的方式詮釋了“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東方古訓。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種生活狀態、一種境界、一種認識。在極力讓我們感受美的同時,我分明聽到一個慈祥的聲音在對忙着趕路的世人們説:“孩子們,慢點走,你們看這朵海棠的顏色,像是哪個大家閨秀的胭脂水不小心從指尖滑落,浸進了花瓣裏。真美。真美。”

汪曾祺散文最大的特點就是"淡",淡得相當有味道。他的散文,記的也就是一些昔人舊事,或者名勝古蹟什麼的,好像信手拈來,娓娓而敍,並且點到即止,留下大量讓人回味和思考的空白。那些隨手拈來的東西經過作者看似漫不經心的處理後,立即就充滿一種雍容大度的雅儒氣息,是一種真正意義的聰穎和智慧。這些年文壇玩深沉的東西特別多,滿紙文章故弄玄虛或者莫測高深。比較着汪曾祺,你就會發現後者的大家風範,而前者只不過是一羣自作聰明者,他們不是"真和尚"。可謂:真僧最言家常話。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4

仲夏時節,手捧汪曾祺散文集《人間草木》(北京燕山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從他清淺勾勒的筆墨裏,卻分明看到了春的蓬勃和世間的祥和。這些薈萃汪曾祺恬淡智慧的經典之作,集中代表了先生四十多年文學創作的思想精華,從容淡泊的敍述裏,一幅寧靜安詳的和諧圖徐徐在眼前展開。

書中所輯錄的篇目,最早的寫於上世紀四十年代,但大部分是汪曾祺寫於後半生的作品。寫作風格也由最初的華麗蜕變到後期的樸實,寫作技巧也是逐漸臻於至境。全書共分“人間草木”、“四方食事”、“腳底煙雲”、“聯大歲月”、“師友相冊”、“平淡人生”“文章雜事”等七輯。既聚焦各色花草景緻,又書寫故鄉和各地美食,恬淡至性的筆墨裏,泛着汪洋的文化氣息。此外,還有遊走性的筆記,真實記錄着徜徉山水間的心情,流露出探訪各地人文風情時的點滴欣喜。

對於師從沈從文的文學大家,西南聯大的那段求學生涯,一直是汪曾祺筆下常常提及的話題,此番在《人間草木》裏,汪曾祺用寫實的手法,述説着寒窗苦讀的艱辛,深情講述着與恩師間的坦誠交往。或許是這種真摯的師生情觸動了汪曾祺的心絃,讓他由此又聯想到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在本書中,他完全拋棄了遊山玩水時的閒適和散淡,專門在“平淡人生”這輯中,用大量深情並茂的文字,寫下了對父母的回想和懷念,彰顯出汪曾祺重情重義的孝子情懷。毋庸贅言,作為現代文壇獨樹一幟的文學大師,汪曾祺對於文學創作自有一番獨到的見解,這些心得體會也悉數收錄在本書中,他既談小説和散文的創作之道,也與讀者分享多年從文的經驗之談,字裏行間盡顯汪曾祺對中國文化的敬仰和自信。

汪曾祺是一位真性情的作家,行文落筆簡潔自如,往往寥寥幾筆,就描繪出人間風情萬種,在空靈幽靜的意境裏常讓人浮想聯翩。其洗盡鉛華的文字亦如他靈動脱俗的書畫,真實映照着他灑脱不羈的人生。所以,品讀汪曾祺的文字,尤其是他的散文,根本看不出他輕車熟路駕馭文字時的刻意做作,他的功力總是在悠閒輕適中,不着痕跡地流露出來。那些平淡的字句好似泉眼裏冒出的股股清泉,清澈明亮,汩汩流淌中還常常泛着生活的甜香,輕啜一口,總是那麼回味綿長。這種出神入化拿捏文字的至高境界,在他談及家鄉和各地美食的篇章裏,幾乎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寫昆明野生菌一章裏,寫菌的品種不僅繁多,而且製作花樣還層出不窮,從他不急不緩的表述中,已然聞到了這些野珍的草木芳香,一種急於品味人間美食的征服感,早已被他情趣盎然的文字俘虜殆盡。

在《人間草木》裏,汪曾祺由風情也觸及到了人生。但他絕不是淺白直露地來一通説教,而是把他對人生的理解對生活的感悟,悄然隱喻到筆下的一花一草一人一事裏。先生一生經歷坎坷,曾遭受過非人的待遇,但他鮮有憤世嫉俗的冷嘲熱諷,更沒有躲到一隅做生活的旁觀者。他就像一個充滿了童趣的告白者,流連於世間繽紛的草木間,聞着悠悠花香,品着四方美食,賞着九洲盛景,在觸景生情中,還不忘當年一路走來的諸多不易……雖然生活對他有過不公,命運也對他有過苛刻,但他依然心懷感激地拿起筆,攤開潔白的稿紙,盡情謳歌着人間的美好和祥和。讀這樣的書,我們感覺不到生活的壓抑,也沒有心機上的負累,在他活色生香的文字裏遊走,內心的欣悦感禁不住油然而生。

古人説得好“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汪曾祺以《人間草木》為題,足見他對大自然的草木有着很深的感情。而草木又是與山和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説,汪曾祺其人也好,其文也罷,完全稱得上是智仁相間的大師。故而,讀懂了他筆下的草木,也就讀懂了他那顆包容萬物的智者仁心。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5

我的深度閲讀的對象就是汪曾祺老先生,我對他的影響很淡很淡,也許是因為汪老這個人本來就並不招搖,在二十世紀40年代,汪老已經在文壇嶄露頭角了,但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他失去了成為文學泰斗的機會,而這場災難無疑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經歷,他的文字也開始變得成熟和淡淡的憂傷。

我之前在《邂逅集》中看見了一個對未來有着無限希望的陽光青年,“如果我註定要孤獨一生,那就讓我站着,尋找那孤獨的軌跡,我相信,孤獨有一天會死去。”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霎時呈現在讀者面前,就是這樣,汪曾祺在文壇創出了一番天地。

之後,汪曾祺在張家界知青下鄉,他體會了十年之苦,他創作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有他自己的影子,比如他形容的一個女工程師,因為一個莫須名的罪名,被劃成右派,這和汪曾祺的經歷多麼的相似啊!他可以盡情地説出自己的內心的真正的想法。有他對這段生活的美好回憶,比如一篇小説《七裏茶坊》,裏面他和自己的同事們一起説説笑笑,似乎留下了一連串歡聲笑語,但我總覺的,這中間包含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伴隨了汪曾祺的平淡的文字出現了神奇的效果,“我們帶來一口袋莜麪,頓頓飯吃莜麪,而且都是推窩窩。——莜麪吃完了,三套大車會又給我們捎來的。”“剛出屜的莜麪,真香!用蒸莜麪的水,洗洗臉,我們就蘸着麥麩子做的大醬吃起來,沒有油,沒有醋,尤其是沒有辣椒!可是你得相信我説的是真話:我一輩子很少吃過這麼好吃的東西。那是什麼時候呀?——一九六○年!”“這兩年他常發牢騷——小王也有些不平之氣。”彷彿有一種對時代的埋怨,我常常讀着他的小説想流淚,自己似乎也到了那個時代,感受他的苦痛,這應該也算是他的優越之處吧。

這樣的文字在汪老的散文中卻沒有體現,他飽嘗了天下的美食,對於美食文化興致勃勃,他的友人曾這樣評價他:“我和汪曾祺同桌吃過飯,在座的賓客都把他視若一部毛邊紙印刷的木刻菜譜。聽其用不緊不慢的江浙腔調講解每一道名菜的做法與典故,這比聽他講小説的寫作方法還要有意思。好吃的不見得擅長烹調,但會做的必定好吃———汪曾祺先生是兩者俱佳。”這邊可以體現了。還有汪曾祺對平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就是以平靜的口吻來敍述,並不加任何感情的修飾,這與他認真的寫作態度和他豁達平淡的人生態度是有關的。

撇開了這些汪曾祺的小説和散文,我更喜歡讀他的兩篇代表作,一篇是《大淖記事》,一篇是《受戒》,我更喜歡《受戒》,可能是更富童真,但其實,當讀了很多遍以後,我開始覺得這與汪曾祺的語言風格是一致的,他依然是在表達一種淡淡的憂傷,一種像衝破世俗束縛,渴望自由的感覺,這也是汪曾祺畢生追求的,他是一個時代的悲劇,被稱為“最後一個士大夫”,他踐行的是大儒式的風格,他以天下博愛為己任,把普及蒼生作為自己的信念。

讀完了這本並不算厚的《汪曾祺作品精選》,好像是與一位文化名人隔了時空對話,他在平靜而又耐心的敍述,我在不知疲倦地聽着,不僅僅是故事,還有味道,濃濃的鄉土文化味道。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6

布封説過:風格即人。

能夠留下偉大作品的人是幸運的,即便風雲變化、滄海桑田,有那一份作品為自己正身,驗證一段充實豐盈的歲月,抑或是一場別樣凝重的征途。

斷斷續續讀完了《汪曾祺散文》,感覺真實純粹、簡單自然。書中有對家鄉美食美景的無限眷戀,有對母校西南聯大的光輝追憶,有對父親家人的温情感念,更有對風俗文化的悉心尋探。

我最喜歡的篇章還是作者對大學生活的一段描述,可能每個人骨子裏都對逝去的青春年華深深懷念,難怪這幾年盛行致青春。青春裏的自己都是快樂而無羈的,鬥志昂揚、意氣風發、滿腔熱血、壯志凌雲,如果能摻雜一點愛情的甜蜜那就更完美了。《新校舍》《泡茶館》《跑警報》讓我對西南聯大有了更多的瞭解。西南聯大可真是一個不朽的歷史名詞。

百度百科中這樣解釋: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三所著名學府聯合而成。具體背景應該為:1937年抗日戰爭發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先遷至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大學,同年10月25日開學。1938年4月又西遷昆明,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5月4日開始上課,設立文、理、法商、工、師範5個院26個系,兩個專修科一個選修班。北大、清華、南開原均為著名的高等學府,組成西南聯大與祖國的命運相關,在特殊的時期孕育了一羣卓越的師生。當時的著名教師有:陳寅恪,吳有訓,樑思成,金嶽霖,朱自清,馮友蘭,沈從文,聞一多,錢鍾書,吳大猷,

華羅庚,朱光潛,林徽因,吳晗,吳宓,卞之琳,張伯苓。難道有一個研究聯大校史的美國教授以為:聯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華、南開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答案是:自由、時事。

兵荒馬亂,前方抗戰,雲南聯大的'學子們卻是清淨活躍地經營着自己的生活。《泡茶館》中的茶館林林總總、規模各異、名目繁多,為學生們提供了休閒讀書的好去處。有同學從早到晚泡在茶館,甚至牙刷都寄存在茶館,深夜才回宿舍。紹興的老闆惜才愛士,會資助學生奢侈的去南屏電影院看一場電影。《跑警報》中,雖然警報聲聲刺耳,而學子們更多地在警報聲中尋出了樂趣。一位姓馬的同學在每次跑警報時,不忘帶上一壺水,一點吃的,還要夾上温飛卿或李商隱的詩,才慢悠悠地向後山走去。哲學系的研究生在跑警報時推理出了自己的哲學。有人帶金子,必有人會掉金子,有人掉金子,必有人會撿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撿到金子。故此,每次解除警報時,他都會細心查看路面,還真有兩次撿到了金子,由此實踐了自己哲學的合理性。更有一位羅同學,在別人都去後山躲警報時,自己一人逍遙自在地在宿舍樓裏洗頭洗衣,因為此時,沒有人和她爭搶。形形色色的學子,詼諧幽默的生活。

《湘行二記》令我了神思,我也想去一趟湖南桃花縣,去看一眼現實版的桃花源,雖然世人都説不像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但慰藉一下多年的暢想也是可以的。還有岳陽樓,長江三勝,滕王閣,黃鶴樓都沒有了,就剩下這座岳陽樓了。那麼多岳陽樓的詩句,那麼多洞庭湖的篇章,影響最深遠的還屬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而范仲淹恰恰從沒有去過岳陽樓,從沒有看見洞庭水,卻寫的如此千迴百轉、蕩氣迴腸,難得,難得啊!

《林肯的鼻子》一文中寫到,林肯的墓前有林肯銅人雕塑,遊客們為了借染好運,都要摸一摸林肯的大鼻子,日復一日,林肯的鼻子部位銅漆凋落,格外顯眼。作者似乎不太認同這樣旅遊習俗,而回顧我們周圍,不是也存在很多類似的情況嗎?我倒覺得摸摸也無妨,遊客們不遠千里慕名而來,總得親手碰觸一下歷史,這樣才不留遺憾吧。

我是喜歡吃葡萄的,正應了一句廣告酸酸甜甜真好吃。而看完《葡萄月令》,才讓我對葡萄艱難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實瞭解。從來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積雪覆蓋。來年開春再挖出來,搭架、上棚。從不知道,葡萄的枝葉是一脈水管,將根部的水分盡情吸飲,這是多了多麼神奇的植物啊。

《汪曾祺散文》值得翻閲,倘若喜歡,細緻咀嚼,不合君意,那就大致瀏覽。開卷有益,更何況是大家名作呢?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7

初讀汪老的書,像喝白開水,咂吧不出啥味兒,沒有名言警句,沒有華麗詞藻,也不是什麼奇聞異事,都是些凡人小事,甚至是家長裏短。

《藝術家》中有一處描寫茶花的好看以及自己如何喜歡的。

“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茶花,彷彿從我心裏搬出來放在那兒的。”

這一句讓人感覺心裏一亮,一下子愛上了汪老的散文。

他沒有用華麗的詞語描寫茶花的形狀、也沒有用什麼詩詞歌賦讚美顏色的漂亮,卻出其不意的用這樣一句,來反襯茶花的美,及自己對茶花的喜愛。

《多年父子成兄弟》看到這個標題時,我既震撼又有點感動。

這是汪曾祺父親常説的一句話,在中國人傳統思想觀念裏,父與子的關係可以上升到君與臣的高度,怎麼能稱兄道弟。

足見他們父子情深,可見,他父親是一個開明的父親,把孩子放在了平等的位置,先是人與人的關係,其次才是父與子的關係。

這是我們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沒有能做到的。

這種感情,也影響了汪老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及相處。

難怪汪老的文章,讀起來總是讓人心裏暖暖的。

用汪老的話説“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

“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悲!”

這兩句話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深思。

讀汪老的散文小説,有時就像兩個多年未見的知己老友,相約來到公園裏,坐在磨的發亮的木製連椅上,聊着彼此分別後的境遇和思念。

天空萬里無雲,公園的綠地像鋪着一層地毯,翠綠而厚實,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鑽石般的光亮。

草地上,有孩子奔跑着、有一家人席地而坐、有情侶卿卿我我、有三五成羣邊走邊低聲的聊着,熱鬧而不喧鬧,寂靜而不冷清,一切都那麼恰到好處。

有時又像兩個老街坊,吃完飯,手裏各自提溜着馬紮,不約而同來到巷子口,旁邊有修車的、掌鞋的、賣小吃的,還有邊走邊吆喝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着。

巷口正對着繁華的大街,車流如水,人流如 織 。

可這些都彷彿與他們無關,他們只聊着自己感興趣的人和事。

汪老的作品,看不出寫的是小説還是散文。

有人評價他是“汪味”小説或是“汪味”散文,我覺得挺貼切的。

他把小説散文化,又把散文小説化了。

再加上文學功底深厚,在文字運用上可以説是出神入化。

一讀,沒有什麼感覺,二讀,被深深吸引,三讀就是愛不釋手了。

與其説是寫文章,其實不如説是他在作畫。

緩緩的打開畫紙,準備畫一座山,慢慢地先是一條流淌着的小溪,旁邊是開滿了鮮花的樹,畫的着色有淺到深,由濃到淡。再接着,有花,有草,有鳥,還有云霧繚繞,隱隱約約還能看到,亭台樓閣,人影綽綽。

畫的色彩濃淡轉換,自如流暢,讓你看不到一絲一毫的銜接縫隙。

不經意間,一幅山水畫就呈現在了作者的面前。

這時,你會發現這些花呀、草呀、小河呀,早已和畫裏的山熔為了一體,就像是早就天然長在了那裏,毫無違和感。

山襯托着花草的豔麗,花草雲霧襯托着山的挺拔峻秀。

比如《異秉》,慢慢地描寫着主人公王二,從他的家庭成員的組成結構,甚至他家推磨的驢, 他賣滷煮的傢伙什兒。

“這些“生財”包括兩塊長板,兩條三條腿的高板凳(這種高凳一邊兩條腿,在兩頭;一邊一條腿在當中),以及好幾個一面裝了玻璃的匣子。”

還有王二滷煮的都是什麼菜,從滷菜怎麼做到怎麼擺放,再到怎麼個吃法兒,都在文章裏,不惜筆墨地做了詳細的描述。

文字簡練,描寫細膩,但一點兒也沒有讓讀者覺得繁雜,就彷彿聽一老者輕聲細語娓娓道來。

描寫王二的發達,沒有正面寫他如何出手闊綽,如何錦衣玉食。

“是從他的生活也看得出來的。”

從他如何去聽書,如何在得閒時偶爾賭兩把,經過辛勤勞動,剛剛富裕起來的,一個底層社會的,小生意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有錢了,也不捨得浪費,因為他知道掙錢的不易,只是偶爾滿足一下自己的小慾望,剋制、勤儉、而低調。

光有這些還不夠,只有一個人物,畫面怎麼也豐滿不起來。

接着,人物一個一個悄無聲息的逐個登場。

保全堂的“管事”“刀上”“同事”到“學徒”。

裏面有小人物的樂,也有小人物的苦,其中,寫”學徒”陳相公捱打那一段,“上了門,一個人嗚嗚地哭了半天,大聲的喊着:媽媽,我又捱打了!媽媽,不要緊的,再挨兩年打,我就能養活你老人家了!”

這一聲情並茂的描寫,沒有直接敍述陳相公的傷勢有多重,身體有多疼,而是用喊着媽媽,自己安慰自己的描寫來代替,一方面揭示了舊社會的黑暗,學徒工命運的悲慘,另一方面,是一個孩子,為了改變家庭命運的,一種強烈的抗爭,和作者對勞苦大眾的同情。

那一聲媽媽,勝過千言萬語的描述,讀了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在汪曾祺所有的文章裏,都能感覺到,作者始終保持着一種平視的角度,去描寫這些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小人物的喜怒哀樂。

沒有俯視,更沒有鄙視,只有同情和悲憫。

故事講到這,彷彿仍然沒有題目的半點關聯,只是跟着王二在街上閒逛。可是筆鋒一轉,又一個承上啟下的人物,張漢粉墨登場。轉了一大圈兒,最後不着痕跡的落在了題目上,結尾巧妙,又一筆點題,算是給文章畫上了一個大大的圓滿的句號。

又給讀者留下了思考的餘地,就像汪老的《自報家門》裏説的“空白的藝術”,小説也需要有留白,“要留出餘地,讓讀者去捉摸,去思索。”

這是我讀汪曾祺散文的一點感悟。願與走過路過的汪粉們共享。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8

這是我第一次碰觸汪老先生的文字。之所以用“碰觸”是因為我無法在匱乏的詞庫裏找出一個更貼切的詞來形容這種久違的辛勞,篤實,清甜微苦的細珠潤語。汪老是經過那場革命考驗過的人,卻在字裏行間有着不同於老舍的超俗;不同於冰心的細潤;不同於秋沅的詼諧。這點在於我是難能可貴的。

品着品着,伴着午後微暖的陽光,透過窗拍打在我的身上。我恍惚間有種若即若離,童真,無奈,幽默,心酸之矛盾感;恍惚間有種赤足漫步於沙灘邊,撿拾水花清潤的觸感,那種幸福的温度,是無法言喻的。試想着,有個足夠明亮的花園,生長着巴根草,芝麻,虎耳草,紫蘇;棲息着土蜂,蟬,天牛,螳螂,斑鳩如此種種生靈的樂土,我的童年可以暢快淋漓,無畏的度過,那必是一個優美的意境;試想着,有個足夠多水的地方,那裏有河堤,牆垛子,竹蒿,大船,也有貼水飛的野鴨子,撐蒿人,船老闆的家眷,和四面撲打的魚鷹,我必可以在那裏——水鄉高郵。肆意的赤足奔跑,任憑將那冷冷的笑聲與煩惱都改寫成那午後的每一抹暖入心扉的陽光。嗬,心都醉了。

我於是便摸索着,這蒼勁的筆鋒必是經歷了歲月的沉澱,風吹過,雨淋過,宛如幽谷裏一朵安心的幽蘭;霜欺過,雪壓過。宛如月光裏默默沉思的綠荷。另一方面,我始終無法理解這樂觀幽默的語言為何書在那個特殊的時期——文革,就像在冬日黝黑卻堅韌的樹枝,在寒冬映襯下宛若水墨畫的樹枝,突兀的生長着一朵極豔麗飽滿的花。那花是毫不忌諱的長着,如此駭俗又如此平實。使人在驚歎其美麗的同時又無疑對它的遭遇感到惋惜;在惋惜之餘又為它產生敬佩和畏意了。

再準備從窗前的躺椅上起身時,卻再也離不了那種純淨,真實樸實的語言。它雖沒有如我最愛的秋沅的文字那般如散發暖暖光芒的珍珠,打磨着我柔軟的心,卻也有閃爍着正義和尊嚴,友誼和愛,繼而成為引領我走向成功智慧的那一方淨土。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19

這個寒假,我讀了《汪曾祺散文》。這本書收錄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美食、自然環境等方面。這裏面,我最感興趣的是“美食”這方面。

書中記錄了許多美食,如高郵鴨蛋、蔞蒿等。雖然這些都不是像海蔘、鮑魚這樣的頂尖食材,但作者運用了多種描寫,如寫蔞蒿的視覺描寫:“蔞蒿……粗如筆管,有節,生狹長的小葉,初生二寸來高”;寫鹹菜的味覺描寫:“不鹹,細、嫩、脆、甜”;寫做枸杞的動作描寫:“用開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醬油、醋,涼拌了吃。”這些細緻的描寫,體現出了作者對故鄉和故鄉美食的熱愛。

我和汪爺爺一樣,也熱愛故鄉的美食。我的母親是福建福州人。那裏的特色美食有拌紫菜、南煎肝以及各種海鮮。每次去閩菜餐館吃飯,如“莆田”、“景福軒”,我都喜歡吃這些海產品,如蒸大黃魚、煎海蠣,因為這是家鄉的味道。蒸大黃魚用的清蒸手法,將魚的本味保留到極致,是一種鮮味,再澆上醬油,使鹹、鮮融合,是閩菜常見的味道。燈光照射下,魚皮表面金黃得發光,異常漂亮。煎海蠣是把海蠣裹上蛋液,煎成一張大餅,既有海的味道,又有蛋的香味。海蠣非常鮮嫩,正宗的閩菜中的海蠣是要用撈完不久且無沙的。這是我的家鄉菜——閩菜!

我的家鄉菜,無論我品嚐過什麼美食,我都不會忘記你;我的故鄉,無論我走到什麼地方,我一定會記住你!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0

他是一位樂觀,愛好生活的美食家,作家——汪曾祺。他將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對美食的經驗全都傾注在了筆尖上,寫在了我讀過的這本書上。

在他的家鄉,高郵,承載了他對美食的最初看法。在我讀完“端午的鴨蛋”的那段後,想着那蛋殼泛着淡青色;入口如嚼石灰;蛋白柔嫩,蛋黃如硃砂般的鴨蛋,我拿着書就讓我媽媽買一些高郵的鴨蛋。當我嚐了幾口後,果真如此!後來幾天,我學着汪曾祺去探索美食的世界。慢慢的,我便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在吃完小龍蝦後要把指頭上的油嗦掉,或者是吃大棒骨的時候一定要把骨髓吸出來。就算看似可笑,但我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美食的趣味。

整本書中,我最喜歡的篇章還是“跑報警”,這一段寫的是他在上學時躲避日軍轟炸的場景。文中説到,跑報警的時候,人們都是往水渠裏跑,但是汪曾祺卻每次都往松林裏跑,因為那裏有買松子的。雖然面臨着日軍殘忍的轟炸,但是汪曾祺卻能閒逸地磕着松子,去樂觀的面對。雖説幽默,但這絕對是常人少有的。

汪曾祺時常在文章中把美食與家鄉連接到一起。在《鹹菜慈姑湯》中,從小時候厭惡慈姑,到因為久違了家鄉的感覺而開始對慈姑有了感情,這些事情其實都説出了汪曾祺思鄉的心情。

這位幽默,樂觀的老作家用樸實無華的語句去征服了我們的心,但那些句子又彷彿充滿了色彩,流光四溢。這些色彩,便是他對生活的看法。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1

汪曾祺先生是我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先生的作品半白話、半古文,風趣而幽默;他才華橫溢,曾是沈從文等知名作家的學生;他的文字樸實而無華,組合在一起卻使人回味無窮。在他的筆下,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那麼有趣。在他的散文中,有關於吃的不在少數,而幾乎每一篇都會引起人的食慾,恨不得做起來吃一吃。今天我就要談一談汪曾祺在吃上的造詣。

要説關於吃的文章,這本散文集中的《宋朝人的吃喝》這一篇,我印象最深。在這篇文章中,汪曾祺分析得可謂有理有據。他先從發明了東坡肉的蘇軾開始,分析了東坡肉的特點,而又從《韓熙載夜宴圖》中尋找線索,甚至運用放大鏡來觀察食物。他更是從《東京夢華錄》、《會仙樓》、《水滸傳》……等前人的作品中總結。在不同的書籍中對比之後,他得出了結論:宋朝人的吃喝較為清淡,種類也不多,大多是分開各自吃,而基本不吃海味。

當我在看完這些文字後,我頗為感觸。以前我偶而會想到一些好奇的事情,卻沒有去查證。現在想想,如果當時我能學習汪曾祺先生,應該會有不小的收穫。汪曾祺先生在他感興趣的事情上,總會花大功夫去研究、去了解。在他的文字中總會讓人感覺到生活的悠閒,給人們帶來輕鬆。他的文字總有一種無形的魅力,或許這也就是“純粹的文人”的原因吧。我們也更應該學習汪曾祺先生跳脱的人生態度,在遇到困難時也要跳脱出來,自己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2

這本《汪曾祺散文》,處處流露出一個有趣的老人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這個世界的唯美動人。汪曾祺老人是以講故事的親切口吻來敍述的,語言生動通俗。這一個個有趣的小事,真正打動了我內心。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他的文章字裏行間都體現了自己對家鄉深切的思念和熱愛。這本散文集有一大部分都是關於汪老的家鄉。高郵是水鄉,在南方。那裏有許多有歷史的建築、有趣的習俗和獨特的吃食。隨意但又嚴謹的語氣,平易但又高雅的語言,還有那深沉,充滿了愛意的眼神將一個遊子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傳遞了出來。

最讓我感動的是他在一篇美食雜談裏説的兩句話:“我很想喝一碗鹹菜慈姑湯,我想念家鄉的雪。”短短一句話,道出了多少回憶與思念,讓我產生了共鳴。鹹菜湯本不好喝,可如果增加一味故鄉情,它就變了副模樣。這不禁讓想起我的故鄉……

小時候,我和姥姥住在陝西農村老家。後來,來北京上幼兒園了,我就不能經常回去了。近年疫情嚴重,我已有兩年多沒回去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這舉家團圓的春節裏,我越發的思念那個村子,包括那些曾經被我嫌棄的種種……印象中,我那時候經常坐在小凳子上看着姥姥用大柴火鍋做飯,飯香誘人,但添柴口的熱氣常會把我趕跑。嗆得我連連咳嗽,也就不敢靠近了。那時,我特別不喜歡這種灶,現在想起卻是那樣温暖。此刻,我竟有點想念那個燒火的老灶。那是家鄉的感覺啊……

除了家鄉,這本書中還描述了許多有趣的人和地方。它們都是那樣充滿愛與陽光,洋溢着甜和笑。最打動我的還是汪老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與敬重。

如果每天都能像汪老一樣,用散發着愛與希望的,發現美的一雙眼睛去看世界,享受生活。我相信,我們的人生將會變得更有意義,會洋溢着幸福,也向別人,傳遞一份快樂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3

有句流行語説,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如果你有幸讀了《汪曾祺散文》,會驚喜地發現,這位老先生就有一副這樣萬里挑一的有趣靈魂。

汪曾祺早年就讀於西南聯大,當時正值抗戰時期,學校的條件並不好,甚至常常遇到日軍空襲。在現在這個和平年代看來,空襲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情。但在他的散文《跑警報》中,空襲被描寫得普普通通,就像吃飯喝水一樣。更有甚者,利用躲起來的時間,買賣零食,做藝術品,寫詩學習……還有人根本不跑,就是炸到身邊也各做各的事。汪曾祺並沒有怎麼寫空襲的慘烈,而是用很多筆墨去描寫大家是多麼從容、躲起來有什麼好玩的事等,充滿了幽默和樂觀。敢問多少人能在危及生命的威脅下這麼從容不迫,毫不畏懼?真是打心眼裏佩服他。

汪曾祺一生尤喜美食,很多散文都是寫各地美食的。當他剛到西南聯大時,便把當地都美食吃了個遍。他也曾因吃鬧出過不少糗事。其中一件,在上大學時,他因貪吃將生活費吃光,便給同學當“槍手”,代他寫作業掙錢。結果老師聞一多説,那個同學的作業比汪曾祺自己的好多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這副樂觀、有趣的靈魂,還曾幫助汪曾祺抗住了極端的壓力。文革時期,知識分子遭受巨大浩劫,很多作家,如老舍、傅雷等因受不了這樣的殘酷而選擇自盡。汪曾祺是個例外。他也被下放勞動改造,卻似乎天生記不住生活的苦難。哪怕在最艱難的時候,依舊能夠苦中作樂,繼續看書,沒事悄悄下河摸個魚,尋找生活中的小樂趣。

汪曾祺的作品沒有魯迅那樣為民族覺醒吶喊,也不像老舍那樣反映民生艱苦,他只是記述自己生活中無比真實和純粹的人、事、物,再平淡的東西也能被他講得津津有味。我想,要是我能以汪老先生的眼光看世界,一定其樂無窮吧。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4

花草樹木,悲歡離合,一切尋常的小事構成了生活絢麗多彩的畫卷。汪曾祺對生活細緻的觀察和細膩的感受讓他的散文散發別樣的魅力,它清新,有趣,吸引着我讀下去。其中我最喜歡《尋常茶話》這一篇。

茶,是深受北京人喜愛的一種飲品,在我的家中亦是如此,所以我才對《尋常茶話》這篇文章產生了一些共鳴。汪曾祺在這篇文章中寫了關於茶的很多奇事小事,其中他説到他祖父好喝龍井,這恰好和我姥姥的喝茶習慣愛好一樣。姥姥退休前是教師,平時為了緩解嗓子不適,就愛喝茶,而且還就愛喝龍井茶,一年四季都喝,這習慣已經伴隨了姥姥一生。姥姥會在每天早上沏上一杯龍井茶,喝到中午換一次茶葉,再喝到晚上。因為我經常去姥姥家,所以自然也喝慣了龍井,而且龍井好壞,一“品”便知。姥姥燒水、挑茶、洗茶、沏茶這個過程,我更是看會了學到了,如今,我也開始了“喝茶之旅”,也成了“品茶大師”。汪曾祺在這篇文章中還説到了老北京愛喝花茶,恰巧我姥爺就是這樣一位喝了一輩子花茶的老北京人。自打姥爺參加工作以來,便每天早上一碗花茶喝到晚上,姥爺喝茶很淡,每次只放一點茶葉,但他只認準“張一元”的茶葉,這個習慣延續至今。汪曾祺在一次“西湖品茶”中得知好茶需好水,水好,茶才香。我姥姥泡茶的水也從來不用自來水,都是用買來的礦泉水泡茶,因為她也堅信好水出好茶。汪曾祺散文中的語言是那麼的靈動,自然和親切,以至於每一個小故事都讓人讀起來是那麼的有趣。

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我們不僅能學到他對文字巧妙的運用,更能從他的文字中感受到他是一個樂觀,開朗,熱愛生活生靈,心靈細膩,善於發現生活美好的人,這更加深了我對他的喜愛。我們應該像他一樣過好每一天,留心每一件生活中發生的趣事,這樣你的生活方可更美好。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5

一間古樸的屋舍中,一張桌,一把藤椅,一位老人坐於藤椅之上,微仰着頭,意態悠遠。

他在回憶往事,那些已經逝去的青春年華——有對家鄉美食美景的無限眷戀,有對母校西南聯大的光輝追憶,更有對風俗文化的悉心尋探……這,都是純粹的美,美在身邊。美在本分,

我最喜歡《我的家鄉》這篇文章,汪曾祺的家鄉是水鄉,碧波盪漾的水上,偶爾有一隻,兩隻打魚的小船劃過,只需兩點竹篙,便可到達。汪老那時看打魚、看船、看西堤美景,不亦樂乎。黃昏時,最打動人的是天空上的紫。傍晚時分,江邊一帶的船,都點起橘紅色的燈,星星點點地分佈着……正如沈從文説的那樣,這裏真是一個聖地!好山好水好風光!

汪曾祺的散文中總有水,那水是平靜而雅緻,歡快並無拘束的,平平淡淡卻又令人回味無窮,正如他家鄉之水。他的文章就如清澈之泉,飽含了那些令人會心一笑的小美,令人讀起來舒雅閒適……

或許我們都是匆匆生命中的過客,在辦公室中兩眼緊盯着電腦,接打着無休止的電話,開着無窮盡的會議……這些,竟將人與自然隔離,無法留心那些純粹的美。但無論怎樣,請保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一顆純粹自然的心!

不覺間,耳邊傳來了慈祥的聲音:看,孩子!那吸附在青草上的露珠,多美啊!摸摸它,像不像天上撒下來的甘露?好美,好美……。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6

我和汪曾祺雖然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時代,但他散文字裏行間那種熱情和幸福,我讀起來也能感同身受,我想這是因為我們都很愛生活。讀完他的散文集,我最喜歡的一篇是《北京的秋花》。

在我的印象裏北京的秋天好像只有菊花和紅葉,可是汪先生卻還寫到了北京秋天的雞冠花、鳳仙花、秋海棠、黃櫨、爬山虎……他筆下北京的秋海棠尤其可愛“銀星海棠,大葉甚堅厚,上灑銀星,杆亦高壯,近似木本”,很健康茁壯,一點兒不像秋天萬物凋敝的樣子。汪先生寫完北京的秋海棠話鋒一轉,回憶起他家鄉“伶仃瘦弱”的海棠,在他母親生病過世後,不知道是誰在他母親曾居住的小屋門口種了兩三棵秋海棠。這秋海棠雖然花色蒼白,卻在秋天也能開花。汪先生每次看到秋海棠就會想到他的母親。讀到這裏我很感動,這秋海棠就猶如他的母親,潔白而讓人哀傷,雖然離開了,但還在他的心裏,時時刻刻都陪伴在他身旁。

今年春節我也買了一盆海棠,就像汪先生的散文裏寫的,它也是四個花瓣。我的海棠是粉色的花瓣、黃色的花蕊,花朵小小的,嬌嫩的花瓣微垂在綠油油的枝葉上。我生怕一碰花瓣就掉了,所以連澆水也格外小心。我聽賣花人説它喜陽,就把它放在窗前。可是即使是冬天的陽光,曬了半天時間,它的花就落了、葉子也開始捲了。我趕緊把它轉移到沒有陽光直射的書桌上,天天澆水,一週後才恢復生機。海棠花真是很嬌弱,但我會照顧好它,因為我也想像汪先生一樣,每天都有花陪伴。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7

汪曾祺是一位來自高郵的作家,他筆下的美食被描寫的十分生動,富有特色。每次讀他的文章,我都被深深吸引,彷彿這些美食就在我眼前。文字與美食相結合,令人慾罷不能,愛不釋手。

品嚐這些美食時,應該是汪先生最幸福的時光。無論是家鄉的鴨蛋,還是每年必做的炒米;無論是充滿了感情的慈姑,還是鮮嫩爽口的鹹菜,都使汪先生回味無窮。讀着這些質樸的文字,我卻感受到了不一樣的人世間和汪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我的生活中也有這樣的幸福時光。比如每次年夜飯奶奶都要做的饅頭丸子。過去的生活條件不好,做丸子總要摻上許多手工的細碎饅頭。所以説是丸子,其實肉少饅頭多,吃起來像是肉丸子。即使是這樣,這也是隻有在過年時才能吃到的好菜。隨着現在生活越來越好,饅頭丸子裏肉佔了大部分,有時家裏的長輩還會調侃説肉太多,不是當年的味兒,與記憶中的那個美味總是差了一絲。

這道菜比不上山珍海味,卻在家裏人心中是再好不過的。原因很簡單——傳承與回憶。這是太奶奶曾經的拿手菜,教給了奶奶把美味傳遞下去,這就是傳承。如今,太奶奶已經過世,吃到這個菜也會讓全家人想起曾經那些美好和值得紀念的回憶。

汪先生文章裏的每一道美食都不僅是簡單的食物,背後更有一個個故事。這一道饅頭丸子更是這樣,承載了我家幾代人的回憶,以及對先人的思念。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8

汪曾祺,江蘇高郵人,曾寫過許多文章。《汪曾祺散文》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它講述的美食是我最感興趣的部分。

在他的家鄉,有許多特色美食,比如炒米。在冬天,街上會有揹着大篩子的人,有時帶個助手,他們就是炒米的人。他們只有冬天才炒米,所以每次都要炒很多。炒米用的罈子是固定的,或是煙罐,或是柚子殼。

吃也有文化。鹹菜就是中國的文化之一,外國從來沒有出現過鹹菜。鹹菜的歷史悠久,製作工藝簡單,可以用多種原料製成,如蘿蔔、瓜、萵苣、藕、花生等等。味道也各不相同。吃的文化還有五味。山西人過春節時必不可少的是醋,油鹽店甚至可以免費提供一斤陳醋。除了愛吃醋,山西人還愛吃酸菜,東北人哎吃酸菜白肉,福建人愛吃酸筍。無錫人愛吃甜,重慶人愛吃辣,雲南人愛吃涮涮辣等。這些都是吃的文化。

作者也講述過許多豆類。綠豆就是最重要的豆類之一。冬天喝綠豆湯可以祛暑,而他最大的作用是做粉絲。粉絲的做法有很多,如下湯,做油豆腐線粉。四川的“螞蟻上樹”也有粉絲製成。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29

一幢普通的公寓樓中,一張平平無奇的桌子旁,他用一沓紙,一支筆,寫出了美食的味道和家鄉的趣事,他就是——汪曾祺先生。

在歲月的長河中,取出一個水滴,用放大鏡透視,用樸素淡雅的文字勾勒出漫妙華章。通過字裏行間,我們宛如坐在一艘小船上,在汪曾祺的長河中,去感受每一朵浪花,去欣賞沿途的美景,去觀看落日的餘暉。

當他重回故鄉,坐在大運河的船上,回憶家鄉的美好,回憶團聚的幸福。“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歲月在他的臉上刻下了痕跡,但沒變的還是那顆赤子之心,誰曾想到,他對家鄉的回憶一就是憑着19歲之前的生活萃取出來的?時隔42年,家鄉的美食、人文、風景,都還歷歷在目。可見,家鄉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今年,是這位“老頭兒”的誕辰102週年,他雖已離我們而去,但當他歸來時,仍會是那少年般的心。

他用生動幽默的文字講述一個個生活中的點滴,他用一支筆撰寫家鄉的社會風貌,他是一位散文大師,一位畫家。從外表看,只不過是一位普普通通自己逗自己樂的小老頭。但在他的筆下,我們卻能夠讀出世界的陽光和抹不去的樂觀。

他就是汪曾祺,一位開朗、豁達的老人。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0

一直把汪曾祺當作某個衡量標準。看得懂的和看不懂的,欣賞他的和欣賞不了他的。當然,這個分類並不影響我對一個人的感情。我的未來老公也不一定非要看得懂他的文章。只要他們精神上有共通點就好。比如對生活和小人物的愛。其他只是一個人的補全成分,造就了每個個體,在同樣人性的基礎上。

要回國了,事也煩。找房子搬行李等註冊搞SNCF結束這裏的caf銀行警察局資料。啊,都要在下週五天裏搞完。擔心。

晚上上廁所時拿起馬桶水槽上的汪曾祺散文選,隨手翻到一頁,是篇名為《繼母》的隨筆。開頭提到林則徐的女兒嫁沈葆楨,病篤,自知不治,寫了一副對聯留給丈夫和女兒:

我別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無妻。若他年重結絲羅,莫對生妻談死婦。

汝從嚴父戒哉。小妮子終當有母。倘異日得蒙撫養,須知繼母即親孃。

後有汪回憶起的一部與後孃有關的評劇小戲《鞭打蘆花》。劇的大意是閔子騫的後孃對其刻薄,給他縫蘆花填的棉襖而厚待自己的兩個兒子。其父知後怒,欲休妻,閔子騫跪在雪地上求情,説了一句話:

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

再説到繼母難當,繼而探討到與怎樣做繼母相通的問題,該怎樣做人。我們的倫理道德該怎樣取得。

最後他説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話,如果一個時代沒有道德支柱,只剩下赤裸裸的自私和無情,將是極其可怕的事。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説,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這句話適用於任何一個時期,無有例外。對於今天我們的時代,它的最壞處也許就在道德支柱的崩塌。

相信每個尚存頭腦的中國人都會同意,我們生活在一個道德倫理正在淪喪的時代。人類公認的美德正在一絲絲從飽受現實壓迫的中國青年身上消失。也許他們有意也許是無意,其最可怕之處在於這已變成一個社會現象,由不得個體掙扎。

有人説,我們的民族整體素質和道德觀念從  這個想法的對錯偏激程度我們無從得知。不可否認,那個十年,毀掉的不僅僅是一批當時的人才,更是當年正處於建立人生觀世界觀階段的青少年們。甚至可以説對於已經成熟的老一輩來説,文革也許只是一個考驗,一個鍛鍊了他們意志的殘酷的遊戲,而對於那些還沒有認知能力的青少年也是我們如今社會的中流砥柱們來説,their minds had been seriously damaged (想到了我一度想找她拼命的李少紅導演,李阿姨,我不怪你被那個時代撞了腦子,就算紅樓夢在你腦子裏是本壞書,是封資修遺毒,你犯得着這麼多年以後還要翻出來把她糟蹋一番你才心滿意足麼,你個腦袋被門夾了的,你快去找瓊瑤阿姨玩去好嗎,拍拍她的劇本,皆大歡喜。何苦來在今天的九零後小弟弟小妹妹們本就不發達的認知能力上再踹上一腳呢!),而這樣的我們的上一輩,對我們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

也許我們正生活在一個類似於網絡這個相對寬鬆的平台上活躍着並被敏感詞着。沒有了主流社會的支持,他們還能堅持多久?

有言説,一個民族最危險的信號就是她的人才大量流失。已至“大量”,就不是因為這個民族貧窮或戰亂等客觀原因了,愛國之士不乏其人,一個民族,可怕的不是貧窮,而是沒有了道德與信仰。華羅庚五零年毅然放棄優異待遇回國時,發表熱情洋溢的愛國宣言:“良園雖好,卻非久居之地,歸去來兮!為了扶擇真理,我們應當回去,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為了為人民服務,我們也應當回去!”,影響了一代海外學人。而十年後,他黯然對夫人説:“我想自殺。”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知道這句話還有沒有印在今天的語文課本上,就算印着,又有幾個中學生能看到心裏去。而“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感怒”,又有幾人體會到其怒。

當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社會,這樣一個好人不得生存,明理之士人人只求自保,無理之人日日唯思尋樂的社會,汪曾祺的擔憂不知幾時便會得到驗證。

好在他已經看不到那一天了。經歷了那個荒謬而血腥的十年之瘡,再經歷一個緩慢腐爛流膿發臭的時代,我可不想我的汪爺爺受此折磨。他的心,就好像他自己説過的,是脆的。咦,這不就是我爸常用來形容我的一句話,頭頂長瘡腳底流膿,你壞透了你。

説真的,老汪同志,我很想你。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1

孔老夫子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食色性也” 。這説明,吃東西和喜歡漂亮的事物是人的本性。因此,吃,也就成了人類永恆的主題之一。

古往今來,關於描寫吃的文章多矣,然吾獨喜汪曾祺先生的風格。究其根本,在於其文字中充滿了對這世界的讚美與感激,對生活的熱愛與真誠。

在《故鄉的食物》裏,作者重點寫了一樣平常不過的食品—炒米。文章一開頭,作者引用了《板橋家書》中的一段話:“天寒冰凍時暮,窮親戚朋友到門,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醬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貧之具”。此句一出,頓時讓人覺得很親切!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民,用一碗炒米,温暖着彼此的身體與心靈!

在文章的結尾,作者描寫了在戰亂年代的一個小插曲,沒有常見的悽風苦雨,也沒有常人心目中的離亂之苦,而是用幽默、浪漫的筆觸,描寫了一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記不得是哪一年,總之是我還小,國民革命軍孫傳芳的軍隊在我們縣境內開了仗,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把一罈炒米和一罈焦屑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衝炒米、泡焦屑度過的”。在如此亂境中,還能保持這樣的一份淡定,一份安靜,一份從容,甚至一份幽默,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大勇氣!而這智慧和勇氣有來自何處?文中自有交待:“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沒有對生活的無比熱愛,沒有對生命的無比禮讚,怎麼會有如此的胸襟與氣魄?

在《野鴨、鵪鶉、斑鳩、鵽》裏面,作者描繪了一個讓人無法釋懷的場景:“忽然,砰,——槍聲一響,斑鳩應聲而落。獵人走過去,拾起斑鳩,看了看,裝在獵袋裏。他的眼睛很黑,很冷”。短短數十字,充滿了對弱者的悲憫,對鮮活生命消逝的憤懣與無奈,只有心中有大愛,才能流露出如此懇切的情懷!

《豆汁兒》描寫的則是北京城底層人民鮮活的生活畫面:“豆汁兒是製造綠豆粉絲的下腳料。很便宜。有了豆汁兒,這天吃窩頭就可以不用熬稀粥了。這是貧民食物。豆汁兒攤上的鹹菜是不算錢的”。最有趣的一段在結尾處:有保定老鄉坐下,掏出兩個饅頭,問“豆汁兒多少錢一碗”,賣豆汁兒的告訴他5分錢。“鹹菜呢?”“鹹菜不要錢。”“那給我來一碟鹹菜。”寥寥數語,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氣息,頓時讓人感到這世界是如此的真實,如此的可愛,如此的讓人留戀!

在《端午的鴨蛋》裏,則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的懷念與驕傲,甚至帶一點狡黠的童趣:“我的家鄉是水鄉,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於醃鴨蛋。上海的賣醃臘的店鋪裏也賣鹹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鹹蛋。高郵的鹹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字裏行間,若有若無地透着一點淡淡的鄉愁,宛如茉莉清茶的芬芳,淡淡地瀰漫在空氣裏。

在《虎頭鯊、昂嗤魚、硨螯、螺螄、蜆子》以及《栗子》裏,除了談吃,還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特有的憂國憂民的情懷:“剝蜆子的人家附近堆了好多蜆子殼。有一年修運河堤,按工程規定,有一段堤面應鋪碎石,包工的貪污了款子,在堤面鋪了一層蜆子殼。前來檢收的委員,坐在汽車裏,向外一看,白花花的一片,還抽着雪茄煙,連説:很好!很好!”還有這一段:“河北的山區缺糧食,山裏多慄樹,鄉民以栗子代糧。栗子當零食吃是很好吃的,但當糧食吃恐怕胃裏不大好受。”這兩段文字,疏放中透出凝重,為國憂思之情,為民慨歎之感,躍然紙上,將一個“中國式的抒情人道主義者(作者自稱)”的心靈,抒發的淋漓盡致!

相對於西式快餐的標準化、流程化和工業化,中餐更加像一門藝術。而凡屬藝術,都大抵逃不掉絕響的宿命。在《肉食者不鄙》中,作者就抒發了對逝去的時光無比懷念的情懷。其中,作者提到了昆明的鍋貼烏魚時,便大發追慕之情:“護國路原來有一家本地館子,叫東月樓,有一道名菜鍋貼烏魚,乃以烏魚片兩片,中夾火腿一片,在平底鐺上烙熟,味道之鮮美,難以形容。前年我到昆明去,向本地人問起東月樓,説是早就沒有了,鍋貼烏魚遂成《廣陵散》。”其中,對於往昔歲月的懷念,對美好事物的追思之情溢於言表。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真正的美食家,絕對不會暴殄天物。羅馬暴君尼祿,經常在會見羣臣時,手裏拿着一個碩大的火雞腿。我認為,這不是貪吃,而是放肆!西太后慈禧,每餐必有一百道菜,這也不是在吃,而是在擺排場!在《手把肉》裏,作者一段話,道出了箇中情懷:“蒙古人用刀子割肉真有功夫。一塊肉吃完了,骨頭上連一根肉絲都不剩。有小孩子割剔得不淨,媽媽就會説:吃乾淨了,別像那幹部似的!幹部吃肉,不像牧民細心,也可能不大會使刀子。牧民對奶、對肉都有一種近似宗教情緒似的敬重,正如漢族的農民對糧食一樣,糟踏了,是罪過。”真正愛吃的人,一定是熱愛生活,體恤民生的!

在汪老關於談吃的系列散文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五味》這一篇。這篇文章,以極其平民化的視角,以一個熱愛生活的中國式知識分子的味蕾,帶着我們嚐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兩岸。文章中,不僅道出了酸甜苦辣的箇中滋味,而且,為我們展開了一幕幕活生生的生活畫卷。

寫到山西人喜醋時,用計劃經濟時期的一段蒙太奇式的描寫來定格:“有一年我到太原去,快過春節了。別處過春節,都供應一點好酒,太原的油鹽店卻都貼出一個條子:供應老陳醋,每户一斤。”吃醋過年,真是一絕!

談及南方人愛吃甜食,作者順便糾正了一個人們心目中普遍存在的認識偏差:“都説蘇州菜甜,其實蘇州菜只是淡,真正甜的是無錫。無錫炒鱔糊放那麼多糖!包子的肉餡裏也放很多糖,沒法吃!”這段文字,足以為蘇州菜正名,豈不美哉!

説到吃苦,作者特舉一例:“有一個貴州的年輕女演員上我們劇團學戲,她的媽媽不遠迢迢給她寄來一包東西,是擇耳根,或名則爾根,即魚腥草。她讓我嚐了幾根。這是什麼東西?苦,倒不要緊,它有一股強烈的生魚腥味,實在招架不了!”看來,就算是在口味上兼容幷蓄的汪老,也有消受不了的東西,實在令人莞爾!

在敍述吃辣時,作者追憶了西南聯大的崢嶸歲月:“我的吃辣是在昆明練出來的,曾跟幾個貴州同學在一起用青辣椒在火上燒燒,蘸鹽水下酒。”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仍然自得其樂,真個是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最後,於酸甜苦辣鹹之外,作者特寫了一段中國人獨愛的口味:臭。關於各種臭菜的做法與吃法,都寫得妙趣橫生,而最妙的就是一段關於臭豆腐的佳話:“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因為一個大人物年輕時常吃而出名。這位大人物後來還去吃過,説了一句話: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火宮殿的影壁上就出現了兩行大字:最高指示:火宮殿的臭豆腐還是好吃。”人世間數十寒暑的滄桑風雨,一下子藉助臭豆腐這個最不起眼的俗物,被濃縮在時間的兩端,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汪老説過:“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諧。”“我寫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是什麼時候都需要的。”在作者談吃系列散文中,用疏朗清淡的筆調,寫出了人世間五行八作的見聞和風物人情、習俗民風,富於地方特色,於平淡中顯現奇崛,情韻靈動淡遠,風致清逸秀異,處處透着對這世界的讚美,對生活的熱愛。惟有這份愛,才能撐起我們的內心世界,在紛繁蕪雜的人世中,始終保持一份清明,一份淡定,不至於迷失了自己。用汪老的一句話作為結尾:儘管我們有過各種創傷,但我們今天應該快活。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2

也許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許侑很多人認為中國現代難見散文大家。這是一種誤讀,更是一種謬論。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就應算得尙是一茖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情緒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關於誠信的名言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了以前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以前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下雨天的心情説説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堅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3

汪曾祺散文之好,讀過的人有口皆碑。他寫景、寫人、寫事、寫物,看似沖和散淡,其實有着精心的佈局,結尾尤其好。讀每一個結尾都是一種享受。一切景語皆情語,但還不只是景語,每一句平實的話都有深情。全篇只一兩句點到傷情之處,好比冰山露一角,我們就能體會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寫的是各種植物,很生動有趣,像科普讀物,後面寫到秋海棠,帶到自己的母親,很小的時候就得肺病死了,鎖在一個小屋裏,怕傳染不讓人去看,所以對母親沒什麼印象,小屋邊開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親。語言非常的平靜,一點不抒情,但給我巨大的感動。再説寫他的老師沈從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細密的寫沈從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實,行文到最後寫到老師的死。只一句,也是用敍事代抒情:“這樣一個人,就這樣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這是多麼高級文字,堪稱人書具老。

書中也有赤子的情懷流露。在西南聯大邊的諸多茶館之一的牆上,發現了真正的詩:記得舊時好,跟隨爹爹去吃茶,門前摸螺殼,巷口弄泥沙。

幾篇文章也提到了茶文化。在《湘行二記》中,汪曾祺細細的提到了擂茶,他十分喜食,令我想起去年到湖南湘西時也在馬路邊買到過擂茶,已經不十分的土了,類似珍珠奶茶的店鋪。汪曾祺還反覆提到了在西南聯大讀書時,大學生們都愛泡昆明的茶館。有人甚至連牙刷臉盆都放在茶館裏。他是個美食家、老茶客,對茶也有心得,在《尋常茶話》一文中,大談了吃茶的點滴。

在《皖南一到》一文中我發現我祖母與汪曾祺是徽州的同宗,都是越國公汪華的後人。汪華大概是割據一方的豪俠,後來降了唐,受李淵封為越國公。在隋唐時期,這是個很高的封號,隋煬帝時期的司空楊素就是越國公。當地稱“汪王”,或“汪王大帝”。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4

在讀《汪曾祺散文》之前,汪曾祺這個名字,我是知道的,但僅知道他是個作家。估計是在《讀者》《小説選刊》等雜誌上讀到過他的文章,至於寫了些什麼,不是很有印象了。

2015年寒假,我讀完了《汪曾祺》散文,通過他的文字,對汪老有了一個較全面、較細緻的瞭解。

汪老出生於江蘇高郵城鎮一箇舊式地主家庭,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傳統教育和藝術的薰陶。在藝術上給予汪老啟蒙和薰陶的,是他的“絕頂聰明”的父親:是畫家,會擺弄、改良各種樂器,會養蟋蟀、金鈴子,養花,會給孩子們製作各種精巧美觀的玩具;在學業和為人處事上給予汪老深遠影響的,也是他的兄弟般的父親:關心學業但不強求,培養愛好但不強迫,汪老小時候的繪畫、書法、作文,均受到父親的影響和啟發。

作家汪曾祺

汪老的散文沒有結構的苦心經營,也不追求題旨的玄奧深奇,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他幫助人們發現了就在自己身邊的“凡人小事”之美。品讀汪老的散文,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淡泊名利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就是對於自己當年被劃為“右派”的經歷,他也是如談別人的事一般,娓娓道來。讀着讀着,你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汪老是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的,我喜歡他的作品,當然也喜歡他的人了。讀着讀着,你會看到一個博學多識,情趣廣泛的老人,正把他的人生經歷一一細數。喜歡他的一組寫人的文章,推薦大家走近汪老筆下的金嶽霖、老舍、趙樹理,《地質系同學》《吳大和尚和七拳板半》等也很值得一讀。喜歡聽他講在雲南求學時的經歷:《泡茶館》《跑警報》。喜歡他回憶故鄉人事的文章:《花園》《多年父子成兄弟》《自報家門》。喜歡讀他的北京生活、工作:《國子監》《衚衕文化》《午門回憶》。

(通過查閲資料發現,汪老不僅僅是散文家、更是小説家、劇作家,著名的京劇《沙家浜》的劇本,他就是主要編者之一。他的小説作品中赫然有《異稟》,隱約記得這是我多年前讀過的印象比較深的一篇小説。)

戲劇家汪曾祺

汪老年幼時對唱戲就很感興趣,在雲南大學經常參加晚翠園曲會,和崑曲愛好者們做“同期”。這對他後來在北京京劇院的編輯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他對北京京劇院的“五大頭牌”——馬譚張裘趙的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各自的藝術特色,進行了中肯到位且獨特的評價,不是一個熱愛京劇、觀察入微的人,是寫不出如此傳神的文字的。讀到這樣的文字,對於年幼時曾經搬着小板凳趕村上的草台班,看錫劇、越劇的我來説,真是過癮啊!於是我固執地認為,在唱戲方面,汪老絕對是有一把好嗓子的。

旅行家汪曾祺

汪老出生於江南水鄉,大學就讀於雲南,後又居於北京。由於工作需要,走遍了祖國大江南北。新疆的南山塔鬆、天池雪水、天山、伊利河、果子溝、葡萄溝,湖南的桃花源、岳陽樓,山東泰山的雲霧、石刻、擔山人,雲南的各種花木……一一入文,讀來如神遊祖國山河,領略各地風俗人情。尤其推薦閲讀《草木春秋》、《昆明的雨》、《湘行二記》。

美食家汪曾祺

誰説汪老這樣的文人雅士就應該粗茶淡飯,甚至不食人間煙火?民以食為天,汪老一路走,一路遊,一路吃,一路寫,有名的、無名的,酸甜苦辣鹹,甚至臭,皆入口、入文。讀來讓我這個吃貨垂涎欲滴。推薦閲讀《肉食者不鄙》《魚我所欲也》《昆明菜》《四方食事》。汪老不僅僅是愛吃、能吃、會吃,自己也會烹飪美食,閒來喜歡自己買菜做菜,和家人一起品嚐,也喜歡親自下廚做小菜一二,招待貴賓或老友。汪老對吃的研究,不僅僅停留在品味、寫文,他是把吃當作文化來研究的,有《宋朝人的吃喝》《吃食和文學》等為證。在《故鄉的食物》《故鄉的野菜》中,汪老介紹了家鄉的食物:炒米、高郵鹹蛋、鹹菜茨菰湯、螺螄、蜆子、昂嗤魚、鵪鶉、枸杞頭、蔞蒿、薺菜、馬蘭頭……這些也都是我熟悉的江南特有的食物。

關於書畫家汪曾祺,就不一一贅述了,網上有很多他的書畫作品。只談一點,他喜歡楊凝式的《韭花帖》,撰文暢談這本名帖的來歷,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喜歡汪老和他的文字,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因為汪老曾就讀於江陰南菁中學。在他的散文中,寫到了江陰的河豚魚,寫到了他念念不忘的、終身難忘的江陰壽山(中山)公園正對面的一家水果店。在我兒時的記憶裏,好像是有這麼一家。難道歷史如此悠久,在汪老的高中時代就存在了?此文不長,名《水果店》,特摘錄下來:

江陰有幾家水果店,最大的是正街正對壽山公園的一家,水果多,個大,飽滿,新鮮。一進門,撲鼻而來的是濃濃的水果香。最突出的是香蕉的甜美。這香味不是時有時無,時濃時淡,一陣一陣的,而是從早到晚都是這麼香,一種長在的、永恆的香。香透肺腑,令人慾醉。

我後來到過很多地方,走進過很多水果店,都沒有這家水果店的濃厚的果香。這家水果店的香味使我常常想起,永遠不忘。

那年我正在戀愛,初戀。

汪老真是率真又可愛!當年,他是不是進去這家水果店為心愛的姑娘買過水果?當年,他是不是和她一起嗅着陣陣果香,流連於壽山(中山)公園?

汪老的文字真是樸實無華而回味無窮!這就是借物抒情?更確切地説,是借香抒情?讓我仔細回憶自己什麼時候吃過的什麼食物,什麼時候看過的什麼風景,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回味的,也來試着寫一寫這樣的小短文。

讀完了汪老的散文,接下來,我要讀讀他的小説了。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5

在汪曾祺的這幾篇文中從字裏行間都透出了汪曾祺對故鄉的懷念和喜愛。在我的生活裏,好像並沒有這麼多的習俗。童年生活也是在家人打造好的規規格格中長大的,在一個混合多民族的城市裏長大的。

真羨慕一大羣孩子在一起玩,羨慕他們即使在離家很遠的地方,也有值得自己懷念和細心品味回味的東西。

汪曾祺的文中總給別人舒適、親切、淳樸、自然的感覺,不僅使經歷過這些事的人深受同感,還是沒經歷過如此多習俗的我有有一種親近的感覺,她的語言非常自然,就如大人輕輕的給小孩講着睡前故事。有一點好奇,有一點興奮,有一點輕鬆。

回想着讀過的每一句話,雖不是最華麗的語言,不是字字推敲寫出來的語言,但這種貓不可言的東西卻讓我樂在其中。

總值汪曾祺的文章然我讀來非常喜歡。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6

汪曾祺的書,用文學少女的話説,給人的感覺就像是女兒節的茶巾壽司,上等多汁的蘑菇,香噴噴的白芝麻,栗子。加入這麼多配料的醋飯,用稍帶甜味的薄薄蛋餅仔細的包裹着。雖然不是最近的作品,卻非常親切、可愛、緊緊揪住胸口,可是讀著讀著,醋的味道也不斷變濃,直到最後變成深切的無常觀充塞胸中。

我覺得汪曾祺的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地方民俗特色很濃。尤其是飲食文化,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散文,倒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説了。不能不讓人想起《射鵰英雄傳》中黃蓉燒菜給洪七公吃的那一段。包括他的語言,都是半摻着文言的,讀起來反而讓人有一種順化流暢的感覺。羽毛般又輕又薄的甜甜煎蛋慢慢四散在口中,心臟撲通撲通地跳著期待包在裏頭的鬆軟康吉鰻、碎栗子的出現。就像是這樣的感覺!

古往今來,上至九龍天子,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向往着羽化登仙的生活,若是做不到,便梅妻鶴子,隱逸孤山做個隱士。然而,他們卻忽略了塵世帶給人的快樂生活。舒婷在她的《神女峯》中寫道:“金光菊和女貞子的洪流正煽動新的背叛與其在懸崖上展覽千年不如在愛人肩頭痛哭一晚”。長生不老,淡泊名利固然值得欣喜或欽佩,然而對酒當歌,尋山問水,觥籌交錯卻有着那些所謂的神仙隱士們體會不到的一番樂趣與風情。

汪曾祺的書,告訴我們的就是這一個道理。他寫那些人都是些市井中最最常見的小人物,他寫的食也是路邊小攤上的並不怎麼高級的地方小吃,他寫的事也是一些常見的雞毛蒜皮。可人們可從他那看似平淡無味的語言中品出人與人之間的美麗情感。命運在最大的不公平中有時會偶爾留下一絲温暖慰藉的餘温,讓人對這塵世難捨難棄,又好像一些另有深意的安排,一人一事都不是隨便出現的,全看你心智夠不夠來領悟天意。

兒子與父親間深切的交流等等,每一樣都值得品味。

用力咬下椎茸瞬間流出的美妙湯汁!

融化在嘴裏的康吉鰻!

成塊的醋飯和栗子的甜味成了絕妙的搭配!

就連纏著蛋皮的葫蘆乾也是充滿彈性非常好吃吶!

這或許就是這本書的美妙之處。想到書中人事那些美麗的誤會與牽絆,哪怕再僵硬的嘴角,也終會露出一抹微笑。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7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8

“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氣很涼爽,草上還掛着露水(蜘蛛網上也掛着露水),寫大字一張,讀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如此平淡質樸,如話家常的文筆有幾人寫得如此愜意?惟恐只有汪曾祺能做到了。品讀汪曾祺的散文,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如《葡萄月令》

“然後,請葡萄上架。把在土裏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來,得費一點勁。大的,得四五個人一起來。“起!——起!”哎,它起來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條向三面伸開,像五個指頭一樣的伸開,扇面似的伸開。然後,用馬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涼涼快快地在上面呆着。

讀到這裏,我不由得笑了,繪聲繪色的描述讓我似乎看到了葡萄藤老爺般呆在架子上。

這便是汪曾祺的散文所帶來的感覺享受。讀汪曾祺的散文處處可見這樣的文筆,行文中透着淡泊寧靜,即使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能被他寫出不同的韻味。

如自1938年9月,日軍飛機瀕臨昆明進行空襲,狂轟亂炸,西南聯大教職員宿舍亦有被炸燬的,造成人員傷亡。汪曾祺正在西南聯大學習,當時師從沈從文,後來寫得小説受其影響,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西南聯大當時集中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所大學的著名教授和專家學者,如對魏晉南北朝史和隋唐史頗有研究的陳寅恪,對中國哲學史研究卓有貢獻的馮友蘭,新文學運動的重要人物朱子清,以及各有專長的聞一多、錢鍾書、沈從文、柳無忌、葉公超、吳晗、錢穆、錢端升、張奚若、費孝通、羅隆基、潘光旦、賀麟、陳岱孫、王力、吳宓、聞家駟等。在很多名人的回憶錄中,這段時間是慘淡動盪的。然而在汪曾祺關於這段時間回憶的散文中,卻透着生活的情趣。如《跑警報》:

跑警報大都沒有準地點,漫山遍野。

説是漫山遍野,但也有幾個比較集中的“點”。古驛道的一側,靠近語言研究所資料館不遠,有一片馬尾松林,就是一個點。這地方除了離學校近,有一片碧綠的馬尾松,樹下一層厚厚的幹了的松毛,很軟和,空氣好,——馬尾松揮發出很重的松脂氣味,曬着從松枝間漏下的陽光,或仰面看松樹上面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都極舒適外,是因為這裏還可以買到各種零吃。昆明做小買賣的,有了警報,就把擔子挑到郊外來了。五味俱全,什麼都有。最常見的是“丁丁糖”既麥芽糖,也就是北京人祭灶用的關東糖,不過做成一個直徑一尺多,厚可一寸許的大糖餅,放在四方的木盤上,有人掏錢要買,糖販即用一個刨刃形的鐵片揳入糖邊,然後用一個小小的鐵錘,一擊鐵片,丁的一聲,一塊糖就震裂下來了………。

在極度動盪恐慌中,居然能感受到松脂氣味、陽光、藍得要滴下來的天空。這讓我感歎汪的心境何其淡定。

汪曾祺經歷過人生的大波大浪。文革時期,汪曾祺在被下放勞動的日子裏,他認為在馬鈴薯研究站畫圖譜是“神仙過的日子”,畫完一個整薯,還要切開來畫一個剖面,畫完了,“薯塊就再無用處,我於是隨手埋進牛糞火裏,烤烤,吃掉。我敢説,像我一樣吃過那麼多品種的馬鈴薯,全國蓋無二人。

汪曾祺散文的平淡質樸,不事雕琢,緣於他心地的淡泊和對人情世物的達觀與超脱,即使身處逆境,也心境釋然。正因為有這份超然,他的所作所為便不難理解了。他是唯一敢於在江青面前翹着二郎腿、抽煙的人。其中膾炙人口的“人一走,茶便涼。”便出自汪曾祺之手。汪曾祺淵博多識,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我對於汪曾祺的瞭解,始於讀他的一篇文章《多年父子成兄弟》,其中:“兒女是屬於他們自己的。他們的現在,和他們的未來,都應該由他們自己來設計。一個想用自己理想的模式塑造自己的孩子的父親是愚蠢的,而且,可惡!另外作為一個父親,應該儘量保持一點童心。”這話讓我深受觸動,父子之間能做到這樣少見。這讓我對汪曾祺的文章有了興趣,於是到書店去搜尋,遺憾而歸。只好在網上斷斷續續的看。學校讀書協會買了一批書,其中便有《汪曾祺散文集》,書拿到手中,如獲珍寶,細讀之後,忍不住想寫感想。沒有想到,動手寫時,卻頓頓卡卡總是詞不達意,意猶未盡。看到極美的風景時,我們總是會感歎詞彙的缺乏,似乎任何詞語也表達不出此時的美。讀到一本好書,也是這樣的感受:任何評價都是多餘的,任何詞語都不能精確表達自己讀後的感受。

微塵見世界,我只能這樣説。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39

也許很多人不知汪曾祺,也許侑很多人認為中國現代難見散文大家。這是一種誤讀,更是一種謬論。

《汪曾祺散文》是我01年時偶在市集中買的,記得還是盜版書。當時對汪先生所知甚少(應式教育的後果),只知汪先生就應算得尙是一茖著名作家。

閒暇之餘,開始是以一種慵懶的情緒看《汪曾祺散文》的。哪知,一讀之下竟不能放下。關於誠信的名言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是聽一位經歷抗戰、解放戰爭的歷史老人在向我們娓娓動聽地述説生活小事,而在傾聽之中,這種生活小事似乎更是一種無形中的人文和歷史教育。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看了以前的西南聯大教授們的風采,我們讀了當時人們對於政治、文化的評判,我們如同讀一位歷史老人的故事。

在《汪曾祺散文》中,我們讀了中國文人不屈的傲骨,看了中國學者在艱苦的環境中對思想與學術的孜孜追求。

汪老以一種充滿人文色彩的筆調,向我們講述着以前的往事,向我們傳來種種可供學習的精神與思想。下雨天的心情説説

讀《汪曾祺散文》,如同在讀歷史,更如同在向眾多先賢和在世的思想老人學習為人處世!

讀了汪老的書,堅信大家都能明白,其實中國不缺乏文化大家和散文大家,我們只是缺乏學習和認知的機會。讀了此書再説中國無散文大家,也許會是一種笑話!

汪曾祺之書,不讀後悔,讀了不遺憾!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40

好的散文,是帶着情感與温度的。——題記

我是在國中語文書讀到端午的鴨蛋這篇文章,從下面的文章出處發現了作者是汪曾祺,每個人寫作畫畫啊都有自己風格,我喜歡這篇文章,我想其他文章可能跟這個風格差不多,於是我找來看,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汪老沒有刻意的描述深層次的情感,都是很平常的描述周圍百姓的小生活情趣,大部分散文多出的是濃郁的文化韻味,這種韻味是歷史帶來的,是個人感悟的。文筆雖然淡然,卻讓人感到厚重。同時他的文字是跳的。他喜歡瑣碎事物。喜歡花草美食文化繪畫書法喜歡新鮮事物,像個富有童心的小孩子。

汪老是個能夠享受生活之人,他寫吃喝玩樂總能比別人的多一份趣味,在他的筆下,似乎魚羊總是更鮮,泉水總是更冽,蔬菜總是更嫩,水果總是更甜。便是些常人不喜的食物比如豆汁、臭豆腐等物,讓他一描寫總也能勾起嘗一嘗的慾望。看汪老的照片不是便便大腹,有點帥,只是常看他的談吃散文可能真的會讓人胖個三五斤。那些畫面鮮活的存在我的腦海裏。

汪老的散文有時用筆極清雅,有時卻又極放任,有時淡然如君子,有時戲謔似頑童。讀他的散文常不覺笑出聲來。有一段寫他們要去吃臭豆腐“我們在長沙,想嚐嚐毛澤東在火宮殿吃過的臭豆腐,尋味跟蹤,臭味漸濃,“快了,快到了,聞到臭味了嘛!”到了跟前,是一個公共廁所!”讀到這裏你當真不能不笑,汪先生的戲謔可是連自己也戲在了其中。

《葡萄月令》讓我對葡萄艱難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實瞭解。從來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積雪覆蓋。來年開春再挖出來,搭架、上棚。從不知道,葡萄的枝葉是一脈水管,將根部的水分盡情吸飲,這是多麼神奇的植物啊。

《夏天》——乘涼。搬一張大竹牀放在天井裏,橫七豎八一躺,渾身爽利,暑氣全消。看月華。月華五色晶瑩,變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圍有了一個模模糊糊的大圓圈,謂之“風圈”,近幾天會颳風。“烏豬子過江了”——黑雲漫過天河,要下大雨。一直到露水下來,竹牀子的欄杆都濕了,才回去。(多麼閒暇的時光,多麼愜意的生活,城市裏哪裏這樣,哪裏能這樣清心寡慾,享受當下時光)

在《四方食事》中,各種各樣的口味,各種各樣的調味品,各種各樣的食品都有他的看法和吃法。有些美味有的人不喜歡,但吃着吃着就愛上了。如同生活,我們不嘗試,不體驗,怎麼會知道生活的多樣性呢?還有你不喜歡的東西,自己可以不吃,但也不要反對其他人吃。是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求同存異,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人。生活,應該多種體驗,就如作者説的,一個人的口味要寬一點,要雜一點。對食物,對文化,對生活都如此。

都説讀書能讓人內心變得平靜,我覺得不夠確切。讀不同人寫的的書感受也會不同,讀小説會讓你體驗別樣人生;讀傳記會讓你思悟人生;讀散文則會產生另外一種效果,有時去回憶,有時去思考,有時又走進作者所描述的世界。

生活中總是有着小美好,小期待,小確幸,我們不僅僅為了活着,不必辛苦恣睢的謀生,而要有趣的活着,做一個能感受温暖美好的生活家。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41

一是學到一些理論知識。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國漢字的獨特性和意義,他説中國漢字是用來看的,不是説的。許多詩歌一朗誦就沒有以前的東西了,所以他反對朗誦詩歌和散文。他主張一字一字的認真扣字眼,沈從文的《邊城》不到七萬字,但寫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樣從一個一個的字來看沒有什麼獨特。但當放到一起那種行雲流水的灑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張刻畫人物不應該描寫太多。而應該從環境、聲音、顏色等各個方面進行描寫和烘托。如何組織文章?他説他是先在頭腦裏面對整個文章有了輪廓以後才寫的,要先有個整體的構思。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靜坐時想出來的。

二是他的散文風格樸素、簡練。人人看了都會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師承了沈從文的特點。雖然樸素,但那是一種文學修辭,文學語言,不是方言,沒有在語言上的研究和大師的本領,是寫不出那樣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説到老師沈從文、老舍他們是怎樣練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學淵源深厚,愛好廣泛,上國小時,他的祖父就給他教《論語》,寫小論文“義”,這就相當不錯了,我上國小時,除了會放羊、掏鳥窩之外,文化的東西是絕緣的。汪曾祺散文我覺得最值得稱道的是那種“真”,一點沒有矯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語言。尤其是那種語言真是難得,是應該讓我們這些後輩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現在好多人寫的文章喜歡辭采華麗,但內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彆扭,不真實。由於愛好廣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靈、歷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風土、藝術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寫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對師友、家世、父親、母親等的回憶文章寫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現出他的善良、和藹、真實。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對父親的回憶,父子之間是那樣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親》中對三位母親的回憶。雖然兩位是繼母,但卻充滿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對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對西南聯大的諸多師友的回憶中,我們就能感覺到他對老師和同學的感情。很純真,很自然,我覺得做人就應該像他一樣。對任何人都很友好,對任何事都很認真。且那種追求自然、樸素的養生之道也值得我學習。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師的一些為人處世,待客之道,修身養性我覺得對我影響還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應該保持一顆童心,不要裝腔作勢。看書就是學習嘛。學文章,學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讀後感 篇42

五大本,共2000多頁的電子書《汪曾祺全集》,我零零散散地讀完,共花了大概3個月左右。

汪曾祺的作品以散文及小小説居多,主要描述的都是他生活中的經歷以及所遇到的人,當然,還有很大篇幅是描寫“天下美食”的,由此觀之,汪曾祺必是吃貨一枚。汪曾祺的文字平實易懂,幾乎與“華麗”二字沒有交集,但卻有一種讓人能靜心讀下去的吸引力,有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味道。文章要達到這種水平,作者心態和寫作功底都必須達到“雙馨”才可。

我喜歡書中關於他自身人物的一些小小説及他談到的一些關於寫作的文章。雖説我現在腦中一片空白,並不能講出書中他具體寫了哪些人、哪些事、哪些理,但我知道我是有收穫的,最起碼心態是變得平和了些。要説到具體得到了什麼,一時還真是無法言説。

很遺憾,汪曾祺並未發表過長篇小説(不知是否寫過)。或許是因為他的文字太過隨意,不習慣做去精巧的設計吧。總而言之,汪曾祺的散文作品是值得一讀。

這是我讀完之後目前所能想到的一些東西。對於沒有的東西,我就不強拉硬扯了,這一點也是受汪曾祺的影響吧——平實真誠,不刻意賣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