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孝”散文

來源:文萃谷 2.48W

隨着經濟的發展,時代的進步,身為中國當代的大學生的我們,對今後中國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故應該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和責任。除了不斷的創新與創造,同時,大學生也應傳承過往中國的歷史文化,接受古與今的文化薰陶。而且作為大學生,我們應博覽羣書,傳承文明,努力在知識海洋裏充實自我、完善自我;為社會實踐打造堅實的思想道德基礎和科學文化基礎,推動社會的發展。

論“孝”散文

漢字和史書典籍是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接受傳統經典文化的洗禮,是我們青年學生的必修課。在中華民族的博大書庫裏,我品讀了中國經典書籍《二十四孝》以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並藉此來“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出一份力量。

中國經典名著——《二十四孝》,出自元代學者郭居敬,其內容主要講述了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作者將這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編輯成書,“序而詩之,用訓童蒙”,成為了古代中國膾炙人口、經久不衰的.作品之一,並且使之成為古代中國宣揚與傳承孝道的重要教科書。孝是我們古代中國的重要倫理思想之一,對維繫社會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如今,孝道仍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我們的民族所生生不息的精神鈕釦。其實它的真正意義比我們平時所想的還要博大精深得多。其中,顯而易見的孝的意義,是指孝順之心、孝敬之心,但是,在我們品讀《二十四孝》這本典籍時,不難發現,孝,仍包涵着更為廣闊的意思,裏面有仁愛之心,細膩之心,寬容之心,博愛之心等等。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流傳着這樣的古話“百善孝為先”、“夫孝,德之本也”,由此可見,尊敬長輩、孝敬父母對我們每個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孝”,經過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積澱,匯聚成了一條浩浩湯湯的長河,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心上。《二十四孝》這本名著收錄了虞舜、周、漢、魏、晉唐、宋時期的孝子故事,此書的開篇的第一個故事就是上古部落時期的虞舜,書上的標題就是“孝感動天”,講述虞舜即使是對待對自己狠下毒手的繼母和父親、弟弟,都仍然盡心侍奉雙親,對弟弟慈愛教誨。虞舜的孝行感動了天地,帝堯知道他的孝行後更是對他讚賞不已,對他委以重任,並且把他的兩個女兒都嫁給虞舜。後來,在舜位登天子後,他仍對他的父母恭敬、孝順。虞舜,這位傳奇先祖,用他那非凡的一生,推開了孝的大門。之後,一代代先人更是用孝做基石,不斷的鋪墊起走向繁榮富強的道路。如今,作為祖國未來棟樑的青年大學生,我們也應負起我們的責任,延續前人的美好品德,繼續前進。

對於這本經典讀物,裏面的孝子故事的行為可能有些已經違背現代法律,例如王祥卧冰、郭巨埋兒等等。但是我們品讀這本典籍並不是效仿古代孝子的所作所為來踐行孝道,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通過品讀《二十四孝》來學習二十四個孝子的孝道精神以及孝這一美德,傳承和宣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深化青年學生對感恩父母長輩、感恩他人的認識,踐行於生活中,促進個人、家庭、社會、民族的和諧。極為重要的是,“孝”應與時代並駕齊驅,不應脱節於時代。在中國夢的時代裏,應賦予孝道文化新的時代特色與意義,讓“孝”也擁有中國夢,發揮“孝”對推動中國夢的實現的作用,讓“孝”也在中華振興的道路上盡情地揮毫灑墨,書寫壯麗的篇章。

孝與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的基本要素,是我們品德昇華的基礎,是以孝敬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與基礎,是人內在的品質,而感恩是孝的體現,是人外在的品行。孝和感恩作為一種校園文化,在我們的大學府邸裏自由的飛翔,穿梭在每一位學子的周圍,教育我們做人感恩,感恩父母長輩,感恩祖國社會,感恩老師學校,感恩他人。孝與感恩是二者相互相成,敦促每代學子立己樹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