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教育隨筆(15篇)

來源:文萃谷 1.15W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是過去社會較為流行的一種文體,語言靈動,婉而多諷。為了幫助大家更多的瞭解隨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師教育隨筆(15篇)

幼師教育隨筆1

今天吃的菜是醬香排骨和小青菜炒姬菇,香香的米飯配上甜甜紅紅的排骨,和綠綠白白的蔬菜,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孩子都是津津有味的吃着。這時,我突然發現,蘋果組的奕辰和凱彤在説話,我走近一瞧,奕辰正在把自己碗裏的排骨用勺子送到凱彤的碗裏,凱彤嘟着小嘴又要把奕辰送過來的排骨送回他碗裏。看到我站在旁邊,奕辰埋頭開始扒着碗裏的飯,排骨被孤立在碗邊。平常奕辰吃飯還是比較快的,吃的也比較乾淨,也沒出現過挑食的現象,今天他為什麼會把自己的吃不掉的塞給其他小朋友呢?帶着疑問我蹲下來輕輕在他耳邊問:“剛才老師看到你把自己碗裏的排骨送給彤彤了,是為什麼呢?”奕辰略有生氣又委屈的説:“老師,是彤彤,她把排骨都給我了,我自己的.已經吃好,不要吃她的。”我又我抬眼看着凱彤,彤彤低頭看着飯諾諾地説:“我感冒了不能吃排骨。”經過兩個孩子的回答,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微笑的對凱彤説:“彤彤以後不想吃的東西可以告訴老師,讓我給你少盛一點,如果別的小朋友把自己不要吃的送到其你碗裏,你還會喜歡他嗎?”凱彤搖搖頭。我又安慰了下奕辰:“奕辰,以後小朋友再送你碗裏食物,要跟老師説的。”奕辰開心的點點頭,然後就繼續吃起來了。排骨回到了彤彤的碗裏,我允許她只吃兩口,其他剩下的排骨可以不吃。

幼師教育隨筆2

在幼兒園工作過程中,各類小事繁不勝繁,但卻都不能忽視。作為一名年輕的幼兒教師,自認為記憶力尚可,但也會在繁忙之餘忘卻一些注意的事項,特別到了中午,交接班時,上午班的教師忙於照顧尚未用完餐的及已用完餐在玩的幼兒,下午班的教師就開始忙於鋪被準備午睡等事了,有些事一忙就忘了交代,由此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小麻煩,年輕教師是如此,更別説年紀大一些的。

針動這一情況,除了反覆提醒自己要記住的事外,我還將各種事情寫在紙上,放在風琴上來提醒自己,但因為紙成平面狀放置,有時還是與琴上一些其他的書件等混合,不夠醒目,因此效果有提高但並不理想。怎樣使自己非常自然地被提醒?經過思索和設計,我找了張吹塑紙,將它製成一個兩面為三角形的

立柱體,再在三角形兩端別上兩枚回形針,提示紙條就夾在回形針上,由於是立柱體,不會同一些平面書件混淆,且色彩又與風琴對比較大,因此很能吸引人的視線,自然而然地就讓人注意到該記住的事了,“***今天身體不好,要注意照顧。”“下午別忘了發家長通知。”“告訴***家長……。”一個小小的'架子,不但幫助我記錄了所有瑣碎的小事,又提醒了我該做些什麼,還為我們的交接班工作起到了好的作用,接班教師可以在一進教室或幼兒午睡後,靜下心來細閲一日狀況變化及應注意的事項。如果在立柱體上挖個小洞,還可以作為筆筒插筆呢!

得意洋洋之時,我為之取了個小小的名稱“勿忘冊”,同時,也希望自己能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類似的小訣竅,使我以後的工作更為細緻、完美。

幼師教育隨筆3

星期六的早晨,揚州城被難得一見的大雨清洗得如童話中的城堡一般美麗。我們的小公主、小王子們在爸爸媽媽的護送下來到了工人文化宮劇場。就在今天,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將圓滿地畫上句號。

想着教室裏昨天還擺滿孩子作品的櫃子空空如也,想着還在等孩子們擦手的一條條小毛巾孤零零地掛在那裏,想着茶杯箱滿滿一桶水沒有了孩子拿小茶杯去接水,想着午睡室裏一張張空空的小牀,那一刻,我的眼睛開始濕潤。

就在這時,我的眼前出現了一隻拿着面紙的小手,是她——我班的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姑娘佳佳。剛接手她們班時,她猶如一塊“千年寒冰”,讓人無法靠近,我用我的真心和愛心感化了這一座小小的冰山,使她願意和我靠近。

還記得那天中午,我正帶孩子進午睡室,忽然腳底一滑,一屁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疼痛使我眼淚直流,坐在地上不能動彈,所有的孩子都圍在我的周圍。這時,一雙小手出現在了我眼前,她想要用稚嫩的雙手攙扶我起來,我有點猶豫,能行嗎?就在這時,所有的孩子都伸出了他們稚嫩的小手,我的眼淚流得更兇了,不是疼,是感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慢慢從地上爬起來,慢慢地進到午睡室,孩子們都很自覺地上牀睡覺,他們不忍心再讓我費神。正當我還在一邊兒抹淚的.時候,還是那雙小手,朝我遞過來一張紙巾,我再一看,佳佳的臉上也淌着淚水。

還記得第一次給家長開會討論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場景,還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們秋遊一起興奮的場景,還記得第一次和孩子們遊戲你躲我藏的場景,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如今的他們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優秀。

聽,舞台上的孩子有話要説:“老師,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老師,我們永遠想念你!”

孩子,老師也有話要對你説:“老師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受你們的‘折磨’!孩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張開你們的翅膀飛翔吧!飛翔吧!飛翔吧!”

幼師教育隨筆4

短短的一年幼師生活,我和孩子們結下了難以割捨的情誼。我的一舉一動都被孩子們明亮的眼睛所注視,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會在他們腦海中留下印象。所以,我懂得了幼師這個詞的沉重分量。

每天生活在孩子堆裏,他們的天真活潑深深的感染着我,所以,工作了幾年我仍愛穿顏色亮麗的衣服,把自己打扮得很年輕很孩子氣。孩子們也喜歡我這樣,連久未見面的同學見到我,也説我沒什麼變化,還是學生氣十足。

還記得那天早上,為了給孩子們講祖國寶島台灣的故事,我沒有把長髮綁起,而是讓它們隨意地在披在肩上,好給孩子們跳一段高山族姑娘們甩頭髮的舞蹈。平時為了方便工作,我習慣把長髮綁成一條馬尾,這樣既簡單又清爽,這天把頭髮披了下來,還真顯得有點不習慣。一回到班上,盈盈跑到我面前,很驚奇地説:“老師,你變了!”我感到很奇怪,就問:“哪兒變啦?”“頭髮變長了。”我笑了,“傻孩子,老師今天沒把頭髮綁起來,所以你看起來才會變長了呀。”在跳高山族舞蹈的時候,我的長髮隨着高山族歌曲《哪嚕哇》的音樂有節奏的甩動了起來,孩子們一雙雙眼睛閃着明亮的光,跟着我的頭髮上下飛舞。活動結束後,又有幾個孩子跑過來,其中一個拍了我一下,我問他什麼事,他的小臉紅紅的,輕輕地説:“老師,我們可以摸摸你的.頭髮嗎?”“為什麼呢?”“你的頭髮變長了,真好看!”這次我沒有解釋,只是蹲了下來,笑着讓孩子們輕輕地撫摸着我的頭髮,孩子們對我的細微關注已經深深地感動了我。

在孩子們的關注裏,我更加關心、愛護他們,和更多的孩子成為了好朋友。生活在孩子堆裏,我是最快樂的人。

幼師教育隨筆5

“冷處理”的方式:即不搭理她,讓孩子獨處一會,達到終止哭泣的目的。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他們提出要求若不能滿足時,往往會用哭鬧等方法來達到目的。帆帆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孩子,他,能説會道,可是看到媽媽離開後,也傷心的哭了起來。看他哭得這麼傷心,我走到他的'身邊親切的對他説:“別哭了,別哭了,媽媽一會兒就來了,好寶寶,乖……”。他邊哭邊對老師説:“老絲(師)幫我打個電話,好嗎?”老師説:“打給誰呀?”“打給媽媽,讓媽媽來接我,好嗎?”老師説:“媽媽要上班,下了班媽媽就會來接你的。”帆帆一聽老師不幫她打電話,反而哭得更厲害了,沒辦法為了不影響其他孩子的情緒,我只好把他帶到外面,可是,他的哭聲一點也沒減少,怎麼辦呢?我不能丟下其他孩子不管呀!於是,我決定“換一招”。我假裝冷冷的説:“帆帆一點也不乖,老師不喜歡你了。”説完就甩開他的手走了。這下帆帆可急了,他急忙邊哭邊説:“老絲我不哭了。”我故意裝成生氣的樣子頭也不回地去哄別的孩子了。過了一會兒,我悄悄回頭一看,帆帆果然不哭了。我走上前,抱起他説:“看,帆帆不哭了,老師就喜歡你了。”帆帆開心地笑了。

有時候教師的一味勸阻往往會加深孩子的反抗情緒,使孩子一直處於哭泣的狀態不能自拔。對孩子要適當的冷一冷,也可以讓孩子焦慮的心情得到適當的緩解。

幼師教育隨筆6

在上半年的骨幹班主任培訓中,有一次,殷老師特意給我們聆聽了特級教師魏書生的電視講座,漫談式的,當時我們都聽的特別投入,時而哈哈大笑,時而有些感動,時而激動不已,魏老師是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他的教學方法,為人處世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然後圍繞“當今,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好老師”展開了熱門話題。

眾所周知,幼兒園的孩子還都是一朵朵稚嫩的小花,需要加倍的呵護,而我們就是精心培育每一朵小花的園丁,所以,幼兒園教師是一種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幼兒教師可能沒有驚人的閲歷,沒有豐厚的收入,沒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俗話説“萬丈高樓平地起”,開句玩笑話,孩子長大考取名牌大學了,謝師宴請的都是高中的老師,沒人會想到幼兒園老師,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用一種健康陽光的心態沐浴身邊的孩子,用愛心鋪設一條通往幼兒心靈的道路,看看簡單的一句話,卻藏着大學問,我們都知道,對於孩子要理解寬容,要耐心引導,要吸引注意,要多與之接觸,時常保持微笑;專家們認為,有愛心責任心的老師是優秀的,因為他們能用自己的愛去照顧關心;幼兒家長認為能照顧他們吃飽,睡好的才是好老師;而社會上有些人又認為和藹可親,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經驗,而且長的好看的老師好,正因為這些殷切的話語對我們表達了種種希望,所以我們自身也在進行反思。然而,卻很少有人關心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究竟是什麼樣的,對此,我問過班裏的小朋友,有的説跟我們玩的老師好,有的説跟我捫交流的老師好,有的説教我畫畫的老師好,還有的小朋友説幫我梳頭的老師好,這還是個男小朋友説的,諸如此類的話還很多。他們的回答讓我剛開始覺得很幼稚很好笑,原來他們認為的好老師竟如此簡單,可是事後想想,孩子能説出這些,都是有根有據的,都是孩子的親身體會。

比如,我們班的李潔小朋友認為叫她做事的老師好,她這麼説是有她道理的,因為,平時我們喜歡叫一些能幹的小朋友幫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而忽略了一些平時靦腆的小朋友,因為他們的不主動,讓我們覺得她們好像做不了這些事,由此可見,她們也很想幫我們做些事,而我們卻不知道,所以我們要多多瞭解幼兒的心理活動。我們班圓圓小朋友認為,跟他們一起玩的老師就是好老師,因為我們可以給他們出主意,組織遊戲,對遊戲的指導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遊戲水平。當我們以同伴身份參與遊戲時,可以跟他們一起商量規則,尊重他們的意願還能靈活把握時機給予指導,並能與他們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還比如,有一天我們班梅傑小朋友跑過來跟我説小吳老師最好,我就問他為什麼這麼説,他笑嘻嘻的跟我説,因為她經常給我梳頭。我笑了笑,他是個男孩,有的時候到座位上給女小朋友梳頭的時候,老師會順便給坐在女小朋友旁邊的男小朋友也梳理一下,一個簡單的舉動,卻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温暖。還有一次,在快下班的時候,黃珊珊媽媽還沒來接她,她平時説話很少,所以我就把她叫來,主動找她聊天,問她最喜歡跟哪個小朋友玩,滑滑梯跟盪鞦韆最喜歡玩哪個,家裏面有誰等等,看得出她今天聊的很開心,最後我又順便問了句,你最喜歡什麼樣的老師啊,她的回答讓我大吃一驚,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説向你這樣跟我聊天的老師好。她的這句話讓我回味了很長時間。其實他們説的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只要我們能滿足她們的需要,他們就會認為你是他們心目中的好老師。

原來孩子心目中的好老師標準竟如此簡單,只要多跟他們一起玩、多給他自由得空間、多讓她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就是他們心中的好老師。在他們看來好老師不一定要你長的有多漂亮,而是你不輕易的一句話,一個舉動就能成為他們心目中的好老師。我們不能因為他們經常做出一些調皮的事,而去責怪他們。他們的年齡雖小,可他們有自尊心,對自己的缺點,他們希望老師“悄悄地説”“不要告訴別的老師”。幼兒是天真無邪的,天真無邪也正是兒童身上最優秀天性,因為他們的天真無邪能使我們看到人性最純真的美,從中體驗到生活的幸福。所以,我們要用自己真誠的愛去温暖身邊的每一個孩子。

幼師教育隨筆7

“快來看一看,便宜大甩賣了。”“買一送一了。”我循着吆喝聲,走近一看,原來是孩子們在玩“地攤”遊戲。只見孩子們把桌布鋪在地上,上面放着幾件小衣服,熱情的“老闆”正在努力遊説娃娃家的“媽媽”給寶寶買一件。“媽媽”們有的在討價還價,有的在試穿衣服,不亦樂乎。有一位來觀摩的教師提出疑問,認為讓孩子在地上玩遊戲,既不乾淨,也顯得檔次不高。於是,該班教師進行調整,將“地攤”變成了精美的“貝貝童裝店”,店裏掛着各式漂亮的紙製童裝,站在門口吆喝的還是那位熱情的“老闆”。可不知為何“客人”少了很多,即使有少許娃娃家的“媽媽”進了童裝店,也只是買了衣服就走,與“老闆”的互動明顯減少。“老闆”見客人很少,一會兒在這兒跑跑,一會兒到那兒跑跑,顯得有些無聊。

從上述案例我們可以發現,遊戲環境並不是越高檔越吸引幼兒,遊戲材料也不是越精緻越受幼兒歡迎。遊戲是兒童生活經驗的反映,在兒童經歷過的事情中,只要是他們體驗深刻、感興趣的內容,就會在他們的遊戲中反映出來。我園地處城鄉交接處,孩子們對於去時尚童裝店買衣服的經驗很少。而對“地攤”比較熟悉,因為我區商業街就有一個大型的地攤夜市。不僅如此,“地攤”買賣形式相對簡單,便於幼兒遊戲,因而“地攤”遊戲更受幼兒歡迎。

角色遊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再現,幼兒的相關生活經驗越豐富,遊戲的內容也就越充實,孩子對遊戲也就越感興趣,越投入。因此,很多時候我們要重視幼兒自發生成的遊戲,觀察他們的經驗和需要,儘量順應幼兒的遊戲情節,而不是轉移。在貼近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無需高檔的遊戲環境,無需精緻的材料,孩子就能自主、自由地表達已有經驗和建構新的經驗;而在遠離幼兒生活經驗的遊戲中,幼兒只能在教師主導下被動活動。我想,教師需要做的是,尊重幼兒的遊戲,善於觀察並能適時介入,以推動幼兒遊戲的發展。

每個幼兒園都有那麼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他們總讓老師們頭疼不已。前些天,在園裏看到老師正在批評那幾個調皮的孩子,不由得想到,我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每天面對三四十個孩子,上半天課下來,再遇上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難免會生氣、會動怒,經常口乾舌燥。老師的嘴巴一停下,他們就不約而同的吵起來了,很難安靜下來。他們不是與老師過不去,而是因為孩子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自制力差,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言語。而且現在的教育,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像一條高壓線,誰也碰不得,特別幼兒園孩子年齡小,更易發生意外。因此我們更要小心謹慎,不能有半點馬虎。

很多人都覺得當一名幼兒教師是很輕鬆、很快樂的事情,不過,其實在教學活動中,既有快樂,又有很多的無奈。但我要説的是,既然我們選擇了幼師這個職業,我們就要調整心態做一個快樂的、稱職的、孩子喜歡的幼兒園老師。

沒錯,同樣是幼兒老師,有的'就每天都是笑呵呵的,有的卻整天愁眉苦臉,怒目而視,但這都是取決於心態的。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如果有足夠的愛心,就能做到熱愛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我們不妨以輕鬆的態度對待工作,用自己喜歡的教學風格進行教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去研究,寫真實情感的教育隨筆,享受孩子的純真,享受家長的信任,享受領導的期望,在忙碌的工作中體驗快樂。

我常常想,有的時候,向孩子一樣,保持一份好奇心,對什麼事情都有一份探索精神,這會促使我們更主動、自覺地吸收新信息;會使學習成為源自內心的需要而不是外在的強求;會使我們保持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幼師教育隨筆8

第一天到大一班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畢赤。她總是喜歡一個人在一邊玩,上課的時候喜歡和小朋友説話;排隊時,總是站在隊伍的最後面,老師都已經走很遠了,她卻一個人站在原地玩着某種東西;做操時,高興時動動,不高興就站在原地;小朋友畫畫畫的好好的,她卻突然在乾淨的畫紙上畫一筆,然後自己偷笑起來,小朋友生氣的過來告訴老師,老師問她什麼原因,她低下頭只是閉口不答;吃飯時,吃的很少,老師喂她,她卻牙齒緊閉;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孩子很孤僻,喜歡獨處,喜歡和別人做不一樣的事情,有時會讓大家覺得有點頭痛。她個子很高,排隊都是在最後,為了讓她多和小朋友接觸,我們把她排在了中間,但是有時卻發現,自己偷偷的又跑到了最後面。

今天做早操,有一部分是需要兩個小朋友配合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夥伴,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做,時而動動,時而靜止,我過去,説:“,咱倆一起做吧!”她點了點頭。拉手,轉圈,拍手,一邊做,一邊和她説着話,她的`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做起操來,也更起勁了,原來有了搭檔,早操才可以高興的做起來。吃飯時,她嚮往常一樣,吃的很少,但我們今天“表揚”起她:“看,今天這麼快就吃掉了一半的米飯,真是太棒了,菜也吃的真好,看來今天可以得第一名了。”一聽,拿起勺子,大口的吃了起來,不一會,飯盒菜都吃完了,從來沒見過她這麼快的吃完飯,吃完以後,一臉得意的樣子在那。

這幾天觀察,我覺得的這些行為是想得到老師、同伴的更多的關心才那樣做的,也許她認為,她所做的一切與大家與眾不同,老師就會多注意到她,朋友們會多和她玩,會多些關心給她。我會繼續觀察下去,用關心和愛護把她的一些習慣改過來。

幼師教育隨筆9

要使孩子對周圍感興趣,必須從出生後就開始訓練他的感覺器官,給他機會多看、多聽、多摸、多嘗、多聞。

經常帶着孩子在屋內、户外觀看周圍各種東西,如牆上掛的、桌上擺的圖畫、照片、絨毛玩具、枱燈、掛燈、鍾、花瓶等;或去室外看藍天、白雲、飛鳥、花卉、樹草等等。待孩子注視該物後,邊看邊聯繫物件形象説該物名字達到視覺聽覺的聯繫,逐漸認識各種東西。還可用繩索牽着彩色帶響氣球,繩的一端系在孩子腳或手上,當他手舞足蹈時氣球忽高忽低,發出聲響,吸引孩子注意,轉頭跟蹤氣球。可在孩子牀邊用錄音機放兒歌、輕音樂等,音調時高時低,時遠時近,訓練孩子追尋聲源,注意聆聽。也可時常與孩子面對面講話,用不同聲調、伴不同表情,讓他聽各種不同的聲音,如雨聲、風聲、動物叫聲、物件碰敲聲,紙張扇動聲、撕開聲等訓練孩子的聽覺。讓嬰兒有機會觸摸不同質地的東西,如摸摸硬的玻璃瓶、不鏽鋼勺子、盆、鍋,也握握柔軟的毛巾、單衣、毛衣、塑料、橡皮、長毛絨玩具,接觸冷水、温水,粗糙的刷子、梳子,也可經常摸觸母親的臉頰、頭髮、手等,以促進孩子的觸覺,發展其別不同質地物件的能力。在孩子添加餵食時,可慢慢給他嚐嚐不同味道的食物,如甜粥、鹹湯、酸橘汁等,也給他機會聞聞不同的'花香、飯菜香、果香等。

在日常生活中重視訓練孩子的感官能力,使他對周圍事物由形象、感覺上的認識,逐漸瞭解熟悉外面的世界。眼、耳、鼻、舌和皮膚等感覺器官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的重要工具,通過它們才能與周圍事物交流溝通,學習各種生存和發展的本領,所以這方面的訓練十分重要。

幼師教育隨筆10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説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裏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説:“今天,我們要去陶藝……”

話音未落,孩子們拍着雙手連忙叫好。

老師問:“為什麼這麼高興?”

孩子説:“因為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説還一邊傻傻地笑着。

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裏,世上的萬物只分為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通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着説:“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

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

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着所有孩子大聲地説:“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温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

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裏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着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温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着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會從心裏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才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裏,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着陶的感覺,不禁感歎:China,我愛你!

幼師教育隨筆11

教育孩子,並不一定要在多麼嚴肅的環境下,遇到了的時候,説兩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的到教育會更好。在一次遊戲課上,我讓小朋友模仿開汽車,拉着水果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忽然,我發現婷婷小朋友情緒變化很大,不高興的放下了雙手,還對我瞪着眼睛。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問:你的車怎麼不開了?她噘着小嘴説:我的車掉井坑裏了,開不動了。

孩子的純真和想象是我驚訝不已,汽車開到坑裏去了,這是在追求遊戲的變化和情節的發展,表現了她的主動性,創造性,我摸摸她的臉蛋説:不要着急,老師幫你想辦法!轉身就對小朋友們説:婷婷不小心把車開到坑裏了,怎麼辦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幫他弄出來。就這樣我組織小朋友有的推,有的.拉,在有節奏的口號聲中把車弄出了坑,婷婷得到了滿足,全班小朋友也愉快極了。

孩子在做遊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並善於抓住教育的契機,因勢利導。

車子弄上來後,我問婷婷:小朋友們幫你弄上車來,你應該説什麼?謝謝大家,婷婷的話得到了小朋友們的掌聲,這次活動,孩子們的情緒很高,而且課堂氣氛很融洽,一個小插曲,竟收到了這麼好的效果。

幼師教育隨筆12

因為對於小班幼兒而言,一張空白的畫紙會使他們感到束手無策,小班幼兒對物體的美感和形象思維還處於啟蒙階段,缺乏表現能力。這時我們教師應在孩子的畫紙上稍作“提示”,讓幼兒在“半成品”的基礎上進行繪畫,聯想,創造性地完成一幅有情節,有動感的作品。

我就在上課前為孩子們準備了一些半成品,來讓幼兒添畫,添畫法就是給幼兒一個圖形或符號,讓幼兒添畫幾筆,變成一個新的形象。添畫法既有規定的繪畫內容,又給了兒童發揮想象的餘地,比較適合小班幼兒。在畫“柳樹發芽了”這幅畫時,小朋友不會畫樹幹,我就給孩子們準備簡單的樹幹形狀,並用準備好的印彩讓幼兒用手指蘸上印彩,來添樹的'葉子。在畫花朵時,孩子們不知道從哪動筆,我就給孩子準備畫好的花莖部分,讓孩子們來添各種花瓣,這樣對孩子們來説就很容易了,不僅能夠增強孩子們的興趣,還能夠很好的完成作品,大大幫助了小班幼兒體現結構的合理性。

幼師教育隨筆13

瑤瑤和皓皓是我們班兩位可愛的小帥哥,也是一對關係特把的好朋友。

今天下午起牀時,耀耀寶貝和皓皓寶貝一起去找鞋子穿。他們找呀找,不一會兒,皓皓寶貝高興的説:“哦~看我的鞋子找到了。”這時耀耀還是沒找到自己鞋子,看着自己的小夥伴兒已經找到了便開始有點着急。這時就只看見耀耀寶貝淚水溢滿他的眼,小嘴巴往兩邊一癟,便開始嗚嗚的抽泣起來。邊抽泣邊説:“嗚嗚嗚耀耀的鞋子找不到了,嗚嗚~!”皓皓聽了後非常仗義,並用他憨厚低沉的聲音説:“我,我來幫你找。”接下來就看見皓皓站在那裏,彎着腰,仔細地一排排巡視着,沒過一會兒,説:“你看,我找到了。”然後就看見兩位可愛的小寶貝很開心的在那裏歡呼起來。

看着這對小夥伴的一番對話,不禁倍感欣慰。雖然寶貝們僅上了三個月左右的課,但真心已經學到很多東西,不像才入幼兒園那樣,什麼事都只考慮到自己,對其它事情也不會表現的那麼冷漠。有的孩子在遇到事情時有時會不知道如何去解決,而會着急的哭。或者有的在生活自理方面能力會比較弱,任何事都會指望別的.人來幫助。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狀況,我們家長也要好好去反思。

而究其原因,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主要是家庭成員過度溺愛與包辦代替所造成的,首要的一點就是,作為家長一定要轉變思想觀念,要逐步放手讓孩子學着自己動手來做事,更要充分地認識到良好生活與行為習慣的養成需要從小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將是對孩子受益終生的事情。

幼師教育隨筆14

我們班的孩子是整個幼兒園中最小的。第一次適應這個羣體需要一些時間。一般來説,你可以在來公園一個多星期後進入該州。瑞瑞是一個非常不尋常的小男孩。他是由祖母帶回家的。他剛到幼兒園時,哭得很厲害。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樣哭着給母親打電話。不管你問他什麼,他都不理你,繼續哭。有時候,當你哭累了,你會獨自靜靜地坐着,不跟其他孩子説話,也不玩玩具。當你和他聊天時,他會默默地看着你,表現出一種非常內向和固執的性格。我在幼兒園已經快兩個星期了,我沒有和老師打招呼。不管我們多麼活躍,他就是不説話。

我發現了這樣的場景。我每天都看着他。慢慢地,我發現當他情緒穩定時,他偶爾會和其他孩子一起玩。經過兩天的户外活動,我能聽到他由衷的笑聲。事實上,他是一個有強烈自我保護意識的孩子。當他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他有點膽小和不自然。他在觀察周圍的一切,因為陌生環境中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人們都是陌生的,所以他不會貿然行事。他需要慢慢熟悉他們,然後慢慢探索與陌生人相處的方式,慢慢適應環境,找到歸屬感。

每次集體活動前,我都會在點名時專門給他打電話。[鈴鐺,同學們,請看誰來了”當我的手碰到他的頭時,他仍然會站起來看着每個人揮手,但他不會像其他孩子那樣大聲説出自己的名字。不管我怎麼鼓勵他,他都不會發出聲音。所以這次我撒了個善意的謊。[孩子們,你們聽到了嗎?“,[不,我聽不見。”我摸了摸瑞瑞的頭説:[但李先生聽到了。瑞瑞的聲音不是很響。李先生離他很近,所以李先生聽到了,孩子們鼓勵他。李先生希望瑞瑞下次能大聲回答我,好嗎?”瑞瑞只是看着我點了點頭。在第二天的點名活動中,我特意先點了一些自信的孩子來鼓勵我瑞瑞。我叫瑞瑞的`時候,我先拉着他的手,我低聲對他説:“睿睿睿,你答應過我你會大聲説的!”他幾次張嘴後,終於大聲含糊地説出了自己的名字。之後,他立即害羞地用手捂住臉。這對他來説是一個重大突破。我大聲問孩子們[孩子們!這次你聽到瑞瑞的聲音了嗎?][聽到了]我帶頭為瑞瑞鼓掌,孩子們一起鼓掌。他把手捂住臉,高興地笑了。

一週後,我發現課堂上可以聽到瑞瑞的笑聲,我可以看到他與孩子們交流。為了增強效果,我在點名後加了一個[誰是我的好朋友],“當瑞瑞到達時,你好,我的名字叫瑞瑞。我的好朋友是“xxx”。然後我用手指指了指他的好朋友。我低聲對他説,並引導他説出孩子的名字。但等了很長時間後,他只是張開了嘴。其他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聽的興趣,所以我不得不等待下一個機會。當我當我正要請他坐下時,我突然聽到他低聲説出他的好朋友的名字,然後把頭埋得越來越低。我大聲鼓勵他,並在他身上貼了一個笑娃娃。然後他被邀請到前線,牽着他的手問孩子們[瑞瑞説他的好朋友,他是瑞瑞的好朋友!“班上的孩子們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他們的小手。這無疑是對瑞瑞最好的鼓勵。瑞瑞現在有很多朋友,他清晰的聲音在課堂上總能聽到。最近,他們可以大聲和老師打招呼向爸爸問好。我還發現了一個孩子的祕密,廁所永遠是他們最放鬆和自由的地方。在那裏,孩子們談論着一切,聊得很開心。這些信息也讓我們發笑。瑞瑞尤其如此。

通過瑞瑞的成長和提高,我真正理解了兒童發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的真正意義,認識到自信的培養在兒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如果我在瑞瑞的成長過程中不注意自信的培養,讓他和其他孩子完成他無法完成的任務,那隻會讓她對自己、對我的內心失去更多的自信,我會想:[為什麼他不能完成別人能完成的任務?是因為我太笨了嗎?]在這種情況下,瑞瑞現在不能這樣,可能再也不會和別人交流了。

幼師教育隨筆15

“眾星捧月”不知為什麼我忽然就想到了這樣一個詞,可能因為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就像星星一樣圍繞在孩子身邊守護着他們獨一無二的小寶貝。在幼兒園裏,眾多的孩子同樣是“月”,老師是接力孩子離開家人的“編外星星”: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家長像親人一樣溝通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前不久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對家園溝通、合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記得那天下午到了接孩子的時間,楊硯雯的媽媽一臉嚴肅地把我叫到一邊,隨着腳步的移動我的心一點一點往下沉,因為憑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知道肯定又發生了作為教師不想看到的一幕。在楊硯雯的媽媽的講述下我還原了早晨來園時發生的那一幕:早上楊硯雯和媽媽一起,興高采烈地來到幼兒園,因為今天她要送一支花給老師,所以她格外興奮。到教室門口時,遇到了好朋友鄒曉萌,她就驕傲地向鄒曉萌“顯擺”了一下,意思是我要把花送給老師,而你什麼都沒有。鄒曉萌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小女孩,平常話不多,一不高興就嘟着小嘴吧。這次,在楊硯雯的“挑釁”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她一口唾沫吐在楊硯雯臉上……隨着事件被一步步還原,楊硯雯媽媽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我明顯看到她臉部肌肉因為生氣而壓抑不住地抽動着,雖然她笑着説:“我不知道我應不應該説,但是不説我心裏又特別難受。孩子還小,我不能和一個孩子發火。但是家長在老師在,這個時候,甚至沒有一個人出來説一下,鄒曉萌你做得不對,這樣不文明。老師在這個時候是不是應該出面適時教育一下孩子?為人師表是不是應該為孩子做個表率,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知道小張老師年紀小,平常也很細心,但是在這件事情上我覺得老師是不是也有一定的責任?(因為那段時間優質課,我不在教師,小張老師在教室看孩子、收拾衞生,實習生小張老師在門口晨間接待。)

她一連串的發問,換位思考,我理解她作為一個母親在孩子受委屈時的憤怒,我體諒她因為沒有人為孩子伸張正義時的委屈,我同樣慶幸她願意把這件事情和我分享而不是憋在心裏任委屈、窩囊、心疼、不滿、氣憤、埋怨甚至怨恨肆意發酵增長……

事後,我問起早上的事情,小張老師一臉迷茫:“吐唾沫?我沒看見。當時正好曉晨在門口摔倒了,我就轉身扶了一把,我回過頭的時候,就看到雯雯媽媽在給她擦臉……”雖然表面看是一個巧合讓事情發展偏離了軌道,但事實上應該是家園合作出現了裂痕。第一時間家長看到的是孩子在受委屈的一瞬間,老師沒有為孩子伸張正義,這件事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我們以後的家長工作就會很被動,這也提醒我們孩子入園後的任何一個小細節都不能放鬆:

細節決定成敗,面對一日生活中的“小事”,教師要學會放大細節,以把握溝通中的主動權。

一、“放大鏡”策略

1、留心一天中發生的小事。如,身體不適的幼兒進餐、午睡如何,自控力差的幼兒是否有進步,內向的幼兒情緒怎樣等等。對於這些細節的觀察,在晨間及晚上接待時跟家長個別交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細緻。

2、觀察家長的情緒變化。捕捉家長對孩子、對老師在表情、言語方面的異常情況,主動詢問,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熱情、細緻,從而願意敞開心扉和老師進行心貼心的.交流。

3、牢記家長交代的事情。努力做好並及時反饋。家長有時會有一些特殊的關照,也許只是讓孩子“多喝水”、“少運動”、“添加衣服”之類的小事,但完成和反饋的情況卻是家長判斷教師是否認真負責、是否尊重自己的直接依據。

二、“藉助外力”政策

溝通無效時,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反思一下,改變一下思路,嘗試藉助其他力量和策略。

1、儘量避開態度強硬、性格固執的家長。主動找孩子家庭中比較開明的家長溝通,家園溝通既要因人而異又要注意對象選擇。

2、藉助外力,化解矛盾。家園溝通中,我們要善於利用周邊資源。比如同事資源——讓老教師出面做工作,用理念和經驗引領家長;朋友資源——找和家長信賴、親近的朋友幫忙溝通,用情義打動家長;網絡資源——在網站上傳一些有關怎樣教育孩子的文章或者和有經驗的家長交流心得,用行動感動家長。

總之,家長和老師的溝通,主要靠我們教師的努力。對待孩子絕對不能存在絲毫僥倖心理,永遠記住關愛孩子無小事。我想,只要我們用心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就會享受成功,成為家長心目中合格的“編外星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