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嘎牙子魚湯散文

來源:文萃谷 1.15W

嘎牙子魚,是黑龍江出產的一種無鱗、食肉、野生魚,主要靠捕食小魚小蝦生存,個頭較大的身長可達到20多公分,半斤重左右;小的只有十幾公分,二三兩重。嘎牙子魚身體呈黃色,上有黑色不規則斑紋。這種魚不僅出產在北方的諸多江河中,南方的各條河流中幾乎都可以見到它們的身影。不過,在南方人們叫它“昂刺魚”或者“黃臘子”。因為它的背部和前腹部位長有三支粗硬帶齒的刺,因此又叫它三刺魚。

燉嘎牙子魚湯散文

二三十年以前,黑龍江裏的嘎牙子魚非常多,不但幾乎沒人正眼瞧它,還十分討厭它,嫌它身上的硬刺扎人,被列為不入流的魚類,售價一直十分低廉,每斤只有幾角錢。那時,父親到江邊去釣魚,每次釣回來嘎牙子魚,都是母親親自動手收拾,不讓妹妹們動手,唯恐怕嘎牙子魚的硬刺扎傷了她們。真被嘎牙子魚扎破了手,一時半會兒好不了不説,而且還特別容易感染,發炎。那時家裏的大人們都不願意讓孩子們去碰嘎牙子魚。那時,人們的生活普遍比較困難,東北的內地人常用嘎牙子魚或者鮎魚燉茄子、燉土豆,實際上也就是在烹製魚的時候放些菜在裏面,讓菜沾上點魚腥味兒,好下飯。但是,當時生活在盛產嘎牙子魚的黑龍江邊,卻很少有這種吃法,他們多是用嘎牙子魚熬魚湯。嘎牙子魚刺少,肉多,而且魚肉特別細嫩,味道鮮美。儘管當時黑龍江名貴魚類很多,仍有很多人喜歡喝嘎牙子魚湯。近幾年來,隨着江裏的`野生魚類越來越少,嘎牙子的售價一路上漲,人們開始逐漸認識它,青昧它,把它列為淡水魚中的名優產品了,甚至許多養魚池也開始大量飼養嘎牙子魚了。

我從十幾歲便經常和同學到江邊去釣魚,每次釣到的多是嘎牙子魚,偶爾能釣到幾條鯽魚或者其它別的魚,但數量很少。那時母親經常用我釣的嘎牙子魚熬魚湯。但是母親熬的嘎牙子魚湯,絕對沒有我在江邊釣魚,或者和朋友下江打魚時喝的他們用江水燉的嘎牙子魚湯那麼有味道,那麼鮮美。用江水燉的嘎牙子魚聽起來很原始,看似不但不乾淨,好像也很不衞生,給人一種又回到過去茹毛飲血年代的感覺。其實即使是現在,在黑龍江上捕魚的漁民仍舊經常在江邊就地取材,用江水燉魚吃。用江水燉江魚,是他們真實生活的寫照,而且燉出的魚味道絕對比在各自家中,或者飯店裏燉出來的魚味道兒要好得多。

記得一年春天和漁民朋友下江打魚。到了中午,朋友把漁船靠岸,搬下一隻小鐵皮爐子,準備生火做飯。黑龍江上打魚的漁船上一般都有鐵皮爐子,可以燒炭,也可以燒劈柴,上面支口用來燉魚的鐵鍋。有時,他們甚至連鐵皮爐子都不用,只需在岸邊揀幾塊大石頭把鐵鍋支起來,或者把鍋吊在樹下,添上江水便開始燉江魚。

在江邊燉嘎牙子魚的方法十分簡單,不用熗鍋,只需添上半鍋江水,把收拾好,洗乾淨的魚放進鍋裏,再抓一把鹽,放進去幾隻紅辣椒和一段山花椒(五味子滕),也不用蓋鍋蓋,敞着鍋口架大火燒就可以了。熬魚湯特別講究的是火候,俗話説:“千滾豆腐,萬滾魚”,便是這個道理。魚燉得時間太短,不到火候,魚肉的鮮味兒熬不下來,湯的味道兒自然顯得特別寡淡,沒有那麼鮮美。因此,熬嘎牙子魚湯的時間不僅要長一些,而且需用大火,最好能把魚肉煮飛了,把魚燉得皮開肉綻,才更能燉出味道。臨出鍋前,再放進去一把切碎的香菜末,味道會更加鮮美。

這種看似十分簡單,十分原始的燉魚方式,但燉出來的魚味道特別鮮美,使人只需喝過一次,便會永生難忘。古往今來,凡是那些最質樸的,最純正的,最天然的,可能總是最簡單的。不僅飲食是這樣,任何事物可能都是這樣。

開始,見朋友在江邊用鐵鍋舀的江水並不那麼清澈,而且渾黃的江水裏還有一些微小的雜質,感覺不那麼幹淨,遲遲沒有喝魚湯。朋友見我不吃魚,一勁兒勸我喝口魚湯嚐嚐。無法拂了朋友的一片好意,更無法拒絕朋友的熱情,我用勺子舀了一點魚湯放在嘴邊嚐嚐。這才知道在江邊燉出來的嘎牙子魚湯的味道特別鮮美。再看盛在碗中的魚湯,淡黃色的魚湯上面漂浮着幾片綠綠的香菜葉和圓圓的透明小小油珠,沉澱在下面的是已經燉得散了架的嘎牙子魚肉,看一眼便覺得沁人心脾,誘人食慾。在家裏燉魚,無論怎麼精心調製,無論加多少佐料,都燉不出來在江邊熬的魚湯這種鮮美味道。

我從十幾歲便在黑龍江邊生活,吃過很多種江裏出產的名貴魚,但我從未喝過那次在江邊燉的嘎牙子湯那麼鮮美。從江邊回來後,我曾告訴過母親怎麼燉嘎牙子魚湯,結婚後還告訴過妻子,但她們都熬不出那麼鮮美的魚湯,我想肯定和燉嘎牙子魚湯的水有一定的關係吧?沒有那江水,沒有那江邊略帶腥味兒的空氣,沒有那熊熊的篝火,恐怕是再好的廚師怕也熬不出那麼鮮美的魚湯!那裏面滲透着大自然的野味,更有着北方漁民的剽悍和粗獷。

離開農場以後,我再也沒有喝到過那麼鮮美的嘎牙子魚湯,每每想起來,仍舊難以忘懷,真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能再回到曾生活過的勤得利農場,再去那裏喝嘎牙子魚湯?

久違了,燉嘎牙子魚湯,使我至今無法忘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