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國小英語課外閲讀教學

來源:文萃谷 2.66W

作為英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閲讀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下是小編搜索整理一篇國小英語課外閲讀教學,歡迎大家閲讀!

如何上好國小英語課外閲讀教學

在《國小英語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怎樣才能上好國小英語閲讀教學課呢?閲讀理解教學在國小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針對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閲讀習慣,增加他們的閲讀自信心,消除畏難情緒,讓他們能讀懂簡單的文章並掌握一些閲讀技巧與方法。最後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獨立閲讀能力的人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閲讀教學現狀分析。

俗話説:“活到老,學到老”。閲讀是獲得人類知識經驗的主要來源。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能力,交給學生一把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增加學生的閲讀自信心,消除學生的畏難情緒,讓他們能讀懂簡單的文章並掌握一些閲讀技巧與方法,是閲讀教學的主要目的。閲讀教學作為英語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東莞市現使用的PEP人教版國小英語教材,在第三冊已經出現了“Read and write”的教學板塊,並要求教師加強閲讀能力的培養,以適應更深層的英語學習。目前,國小英語閲讀課的教學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問題一]教師對Read and write的閲讀教學認識不夠,忽略了培養學生閲讀能力的教學目標。甚至認為閲讀思維能力的培養與國小英語教學的關係不大,部分教師採用的教學手段也較單一。[問題二]教師對“如何激發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這一問題考慮並不多。教材提供的部分閲讀內容與句型教學的部分內容相似,深度不夠,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問題三]據有關調查,能提供給學生的同步閲讀教材並不多,市面上銷售的閲讀小短文大部份難度不適宜,生詞太多,學生本身的詞彙儲備量也少,應該具備的閲讀技能不多,又缺乏有效的文化背景知識。

二、閲讀教學應該依循的原則。

閲讀理解教學在國小階段的主要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讓學生能讀懂簡單的文章,並掌握一些閲讀技巧與方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然而閲讀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促而成的,需要教師們精心設計課堂教學,以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方法引導學生閲讀,從而逐漸形成的。因此,國小英語教師在設計英語閲讀教學課時須注意以下幾點原則:

1、閲讀內容的趣味性、適宜性和匹配性。

在設計閲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儘量選擇接近學生生活的內容,以提高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出發點,增強教學效果。如在教學PEP8 Unit 4 My holiday Part B Let’s read時,教師可以先用課件出示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機器貓》中的大雄,並以對話的形式複習舊知。如: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Daxiong? I went to a park with my parents. 等。從而引出有關大雄假期的小短文。這時學生學的興致高漲了,學起來也會輕鬆得多。

此外,教師還可以選擇一些難度適宜,閲讀新詞彙量不大,內容不深奧,學生閲讀難度不大,且在題材和內容上與教材內容基本匹配的閲讀材料。這樣既能鞏固書本知識,還能拓展英語知識面,加強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靈活性。

2、閲讀訓練方法的多樣性、科學性和實效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採用不同的形式,訓練學生的閲讀。如:選擇語法相近,話題相仿,難度適宜的短文進行聽力和閲讀訓練;採用聽、讀結合、多種感官參與的方式進行閲讀訓練;為了提高閲讀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理解的前提下,複述課文或自編對話,採用閲讀與口語相結合的訓練;同時還可採用閲讀與寫作相結合,讓學生仿寫短文,根據一定的句法和語言規則,進行短文再創造的訓練。

三、閲讀教學的實施過程:

(一)閲讀前(pre-reading)

1、趣味呈現,激發閲讀興趣。

教師的啟發、引導在閲讀教學中起着關鍵性的作用。教師要善於運用技巧,如:設疑法,直敍法、表演法等巧妙地帶領學生愉快地走入文章之中,激發起學生的閲讀興趣。

2、巧設活動,排除閲讀障礙。

多數學生在閲讀中會遇到一些生詞和難以理解的語法。教師如果單以教單詞,講語法等枯燥無味的方式解惑,恐怕效果並不佳。要讓學生養成通過上下文猜測生詞詞義的習慣,而極少數實在猜測不出來的生詞也可通過《開心詞典》等讓學生自己去查找意思。教師還可適當介紹文化背景知識,引導學生通過網絡書本等途徑查找更多的相關文化背景知識,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此外,教師在語法講解方面,要力求簡單、清晰、生動,舉例要情景化、幽默化,學生才會樂於學。

3、佈置任務,讓學生明確閲讀目標。

不同的閲讀目的,決定了閲讀的方式和速度。閲讀的方法有掃讀、跳讀、精讀和泛讀。教師應在閲讀教學前呈現本課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具體任務,確定每一個教學階段的閲讀目的及方法,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二)閲讀中(in-reading)

1、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默讀技巧。如:在閲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用手指去敲擊桌面來代替聲讀,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號上,從而糾正他們大聲朗讀或小聲朗讀等做法。

2、掃讀理解。要求學生快速閲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脈絡,理解課文大意,找出關鍵詞和中心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結構和作者寫作意圖有一個整體印象。教師檢測學生的掃讀理解程度的方法有:

1)針對課文主要信息的正誤判斷、選詞填空或簡單問答。

2)選出與課文內容相對應的標題和圖片等。

如:在教學PEP7 Unit 4 Part B Let’s read時,先讓學生看問題

①Who is Liu Yun’s new friend?

② Are Alice and Ann twin sisters?

③ Are they different?……

並明確閲讀目標和方法----掃讀,最後快速掃讀找出問題答案。

3、略讀質疑。通過閲讀標題、第一段或中心句,形成對全文的內容的預測,引導學生圍繞問題who, where, what, when,how等閲讀,而且帶着自己猜測的可能答案去理解閲讀內容,把文字閲讀變為印證活動。如:在教學PEP7 Unit 4 Part B Let’s read時,我先讓學生帶着問題 1) Who lives in Australia ?

A . Alice B. Liu Yun

2) Where does Alice’s father work?

A . Hospital B. School

3) What does Alice’s father do?

A . Driver B. Teacher

4) How does Ann go to school?

A foot. B. By bike.

等閲讀標題以及各段的中心句, 學生通過思考和猜測這幾個問題的答案再進行閲讀能增強他們閲讀文章的自信心。

4、細讀賞析。教師引導學生細讀短文、理解短文,並設計一些練習讓學生完成,以檢測學生的理解程度。接着教師還可通過聽力與閲讀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去欣賞短文,還可通過模仿朗讀、自我朗讀,小組朗讀等形式,達到鞏固語言的目的。

(三)閲讀後(post-reading)

在這一教學中,教師可着重訓練學生的思維,可通過閲讀與口語相結合的方法,例如:複述練習,從有教師提示到無教師提示,可增強學生的語感及語言組織能力;還可採用閲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方法,如:改寫練習、既鞏固了文章內容,又訓練了學生的寫作和理解能力;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學生思維從課堂引伸到生活中去,有效地挖掘他們的語言潛力,發展學生實際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如:在學完有關“問路”的對話小短文後,教師可用課件顯示東莞地圖,讓學生在理解閲讀材料的基礎上,成功地自編自導自演他們的“問路”生活片段,從而也拓展了教學內容。最後教師還可對學生完成任務的情況作出評價,但評價需要具有激勵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