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來源:文萃谷 1.22W

語文老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閲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課外閲讀,使課內外閲讀有機結合起來。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和習慣,讓學生從廣闊的課外閲讀中吸取營養,使語文教學充滿生機和活力,為學生的一生髮展奠定基礎。下面就談些看法與建議。

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一、多鼓勵,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閲讀興趣。

注重閲讀興趣的培養 要想讓學生樂於讀,自願讀,把課外閲讀作為自己學習生活需要的一部分,才能使其成為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我們要多鼓勵國小生閲讀,及時肯定國小生在閲讀中的點滴進步,讓學生產生濃厚的閲讀興趣,讓孩子快樂地閲讀,快樂地接受自己想要學習的語文知識。

二、提供一個良好的閲讀環境

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閲讀環境,給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歡的、有趣的閲讀材料,可以放寬孩子的閲讀範圍,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歡的內容,發揮其天性,從而愛上閲讀,從孩子的心理特點來説,他們喜歡不同題材的圖書。要是能幫助孩子選擇各種各樣的好書,就能拓寬他們的閲讀範圍,豐富知識。IQ大比拼、兒童謎語、爆笑校園、故事大王、童話、民間故事、科普讀物、文學名著,甚至雜誌、報紙都是孩子閲讀的好材料。我充分調動家長積極配合,每個學生都捐出1-2本課外書,題材不拘一格,種類多種多樣,把它們編號借閲,每隔一週換一次讀物,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讀物來閲讀。閲讀首先是求知慾的激發與興趣的培養,而不是讀什麼樣的書;其次是要有書和寬鬆讀書的環境與氣氛,沒有壓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自然會對書籍產生敏感,愛上閲讀;最後是閲讀內容的選擇,也就是看什麼樣的書。我想:不管孩子看何種書籍,一是讀物是健康的,二是孩子感興趣的。

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

為了激發孩子讀書的積極性,我設置了讀書交流樂園,讓孩子們把自己看到的內容,摘錄自己喜歡的文段,或是想同學推薦好書,好文章,或是寫下幾則自己看到的笑話,故事,謎語,孩子們對其他同學的交流作民主的評價,認為好的,欣賞的,就給予表揚肯定。

為了保證閲讀的效率,具體要做好兩件事:

一、固定課外閲讀時間。

這是保證課外閲讀質量的一個重要條件。比如,學生在校的集中閲讀時間可以是早晨上課前及早讀課,或是下午的課外閲讀時間,每班學生在學校規定集中閲讀時間內,都要有一名教師在班內伴讀,幫助學生解疑釋難,維持閲讀秩序。為了擴展讀書空間,學校最好在學期初召開家長會,向學生家長介紹課外閲讀的重要性及學校的閲讀計劃,要求家長為學生創設優良的讀書環境。通過學校與家庭的一般化的運作,學生有書可讀,天天可讀,閲讀習慣才能逐步得到培養。

二、開設閲讀指導課。

為了幫助學生克服閲讀時的`盲目性、隨意性,讓學生掌握課外閲讀的一些常用方法,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每週或每兩週必須從語文課中擠出一節作為課外閲讀指導課。

閲讀指導課一般要做:

⑴推薦優秀讀物。根據學生閲讀能力和基礎,用生動活潑的方式向學生推薦各種有益的課外讀物。

⑵讀書方法指導。閲讀的目的不同,閲讀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應注重教會學生根據不同的閲讀目的、性質選擇合適的閲讀方法。指導內容包括:怎樣選擇書籍,怎樣閲讀一本書,如何做內容摘要,怎樣在書上批註,怎樣寫讀書筆記、讀後感,利用“閲讀參考資料”閲讀,從而使學生掌握閲讀方法,提高閲讀能力。要指導學生做“讀書卡”。在閲讀中,見到特別欣賞的語言片斷,有了臨時觸發的感想,都應記錄下來,這樣才能提高閲讀效率。

⑶優秀讀物欣賞。讓學生把閲讀的書籍中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部分通過表情朗讀、配樂朗誦、背誦片斷、格言及表演等方式表達出來,使大家在進一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鑑賞,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如果我們的語文老師能夠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就激發起孩子們讀書的興趣和熱情,使之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讓孩子們都學會讀書,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那將是我們語文老師最大的欣慰。

如何培養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篇2]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個人成長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煉,是“積學”的捷徑,是治學與科學研究的起點。《語文課程標準》對國小生課外閲讀作了具體明確的規定,課外閲讀在語文教學中有相當的比重,而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只有學生產生閲讀的內部動力,才能開發心智,主動去了解、研究,漸漸地培養學生的持久性,提高自學能力。如何來培養國小生課外閲讀的興趣呢?

一、創設氛圍便能誘發閲讀的興趣

良好的讀書環境對人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首先在班級中積極創設一種濃厚的閲讀氛圍。以講故事誘發興趣。故事人人愛聽,尤其是一年級國小生,一聽老師要講一個故事,個個都會挺直身子,豎起耳朵,兩眼閃爍着欣喜的目光,嘴角露出甜蜜的微笑。平時,我一有空,就讓學生圍坐在一起,給他們講或有趣、或驚險、或奇特、或令人感動等故事,把孩子帶進一個美妙精彩的世界裏,在享受故事帶來的奇妙世界裏感受到課外閲讀的誘-惑。通過以上途徑創設良好的讀書氛圍,喚醒學生的閲讀意識,引導他們開始漫步書林,引發閲讀熱情。

二、加強指導便能保持閲讀的興趣

要使孩子們保持對課外閲讀的興趣,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夠集中,維持對某件事的熱情的時間短,許多孩子都只具有“三分鐘熱度”。因此,必須加強指導,並“授之以漁”——教給讀書方法。

1指導學生選擇讀物。閲讀是一項反映個性和人格的活動,而讀物的選擇是個性的表現。只有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讀物,他們才能深入理解讀物內容,受到讀物的感染。但是國小生年齡小,閲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這樣就不能提高閲讀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外閲讀指導的過程中既有尊重和注意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但又要注意避免放任自流,克服“偏食”現象。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閲讀讀物。

2根據學生學習需要推薦讀物。課外閲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必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我在教學中常常根據課文的內容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課外閲讀興趣,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給學生指定一些閲讀的範圍,促進他們的課外閲讀興趣。

3根據學生的年齡推薦讀物。據有關方面調查,因學生年齡、學段、性別、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實興趣也隨之不同。我研究的對象是低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的學生喜歡童話類、科學類、節奏明快、富有刺激、富有神祕感、創造性的讀物。因此必須選擇他們個性的、能吸引他們的讀物。如:向學生推薦《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木偶奇遇記》、《打戰火星人》等。魯迅先生曾經説過:“看書必須同蜜蜂採蜜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4 閲讀方法的指導。

〈1〉精讀與略讀相結合,創設“發揮空間”。《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段加強閲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當今科學事業突飛猛進,如果我們的學生只會字斟酌句的讀,很難適應社會的飛速發展。因此,我們還應教學生略讀法,指導學生讀看書先看序言、後記、目錄內容提要等,讀報先看標題、欄目,在瀏覽中形成粗略印象,藉此選擇圖書、尋找資料,對於自己所需要的資料,詳加研究,其它內容可採用略讀形式。任何一次課外閲讀都是多種讀書方法的綜合運用,都應略讀中穿插精讀,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2>閲讀與記錄相結合.人們常説:“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因而,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從所閲讀的讀物裏摘錄精彩的語句語段便成了教師指導學生閲讀時常用的閲讀積蓄方法之一。要求每位學生準備一本摘記本,讀書也是一種創造,“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筆記本應該成為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讀了什麼書,在讀書筆記上記下篇名、作者、出初及閲讀日期,這是日後考核讀量的依據。讀到好文章,及時摘錄好詞佳句,寫上自己的感受,發現的新問題、新知識。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是閲讀的收穫。閲讀累了,在本子描描畫畫,或花草樹木,或蟲魚鳥獸,給課外閲讀增添無限的情趣。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讓他們靈動的思想自由地翱翔於“學海”“書山”之間,穩定學生對課外閲讀的興趣。

三、展示成果便能鞏固閲讀的興趣。

在實踐中我意識到:只有儘量為學生提供展示他們的閲讀成果的舞台,定期對他們的閲讀情況加以檢查評定,才能進一步鞏固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