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糧食活動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4.28K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惜糧食活動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惜糧食活動的教案

  愛惜糧食活動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2、通過活動引導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活動重點:

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準備:

兔媽媽和寶寶、鼠媽媽和寶寶的圖片、碟片、圖片。

  活動過程: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入場。

1、導入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看,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

①今天我給你們帶來幾個小朋友。

②你們看看這是誰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故事,我們可要認真看仔細聽,待會兒老師可要提幾個問題的哦,到時看看誰説的又快又好。

2、引入課題

(1)教師播放碟片,幼兒欣賞故事。

(2)教師提問,引導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愛惜糧食的重要性。

教師:

①故事裏都講了哪些小動物?

②小兔和媽媽是怎麼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麼做的?

④為什麼小老鼠一家怎麼樣了?

⑤為什麼小老鼠一家會餓得路都走不動呢?

⑥那小朋友們是怎麼樣做的呢?

(3)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説得非常好,我們要學習小白兔一家愛惜糧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費糧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3、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幼兒注意觀察並進行比較對錯。

①咦!這位小朋友是在幹什麼呀?

②那邊的這個小朋友又幹什麼?

③你是怎麼做的?

4、教師小結:小朋友們説得非常好,我們一定要愛惜糧食,因為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換來的,如果浪費糧食,我們有可能會餓肚子。

5、結束:播放兒歌《憫農》。

  愛惜糧食活動的'教案2

  設計思路:

稻穀是很普通的一種農作物,但對於幼兒來説,卻是很生疏的,況且現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在進餐時,時有浪費糧食的現象,因此,我設計了大班社會性活動《愛惜糧食》,旨在於引導幼兒瞭解稻穀的由來,教育幼兒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目的:

1、瞭解稻穀的生長過程。

2、懂得要尊重農民的勞動成果,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幼兒進餐場面的圖片,《糧食哪裏來》課件;古詩《憫農》課件,快板。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導入主題

(出示實物圖片)這是什麼?有沒有吃過?

2、形象感知,豐富經驗

(1)逐圖播放圖片稻穀的生長過程的課件,引導幼兒邊欣賞邊瞭解稻穀的生長過程。

(2)結合課件豐富:稻穀、禾苗、插秧、稻穗、沉甸甸等詞

(3)幼兒藉助課件完整表述稻穀的生長過程,並讓幼兒知道大米是來之不易的。

3、循路析文,經驗提升

(1)請小朋友説説大米是怎麼來的?這些糧食來的容易嗎?

(2)小結:春天的時候,農民伯伯就開始播種,種子發芽長出禾苗,把禾苗插到田裏,到了夏天,農民伯伯要經過施肥、治蟲、除草,禾苗慢慢長大,長出稻穀,到了秋天,稻穀逐漸成熟了,農民伯伯就要進行收割,曬稻穀,再把稻穀加工成大米。你們看,農民伯伯種的稻穀要經過春天、夏天、秋天三個季節才能收成,是多麼不容易呀。

6、拓展思維,結合教育

(1)讓幼兒説説:“除了大米,你還知道哪些糧食?”

(2)討論:如何愛惜糧食?並結合教育。

7、分辨是非,反思行為

(1)觀察幼兒進餐圖片,反思自己的進餐行為。

你喜歡哪一幅圖,為什麼?

8、梳理總結,重點突破

小結:我們吃的每一粒米飯,每一種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小朋友平時進餐時要愛惜糧食,不挑食,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尊重勞動人民的勞動成果。

9、藉助古詩,加強認識

通過學習古詩《憫農》,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教育幼兒愛惜糧食。

(1)播放古詩《憫農》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

(2)幼兒複習古詩。

(3)幼兒邊打快板邊朗誦古詩。

(4)提升古詩所藴含的教育意義。

這首古詩名稱是什麼?它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的進餐現象進行調查記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