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旌旗蕩野塞雲開賞析

來源:文萃谷 2.26W

  《塞上曲·旌旗蕩野塞雲開》作者為明朝詩人謝榛。其古詩全文如下:

塞上曲旌旗蕩野塞雲開賞析

旌旗蕩野塞雲開,金鼓連天朔雁回。

落日半山追黠虜,彎弓直過李陵台。

  【鑑賞

《塞上曲》在唐人特多名作,宋以後無繼之音。而明代邊防力量較強,邊塞詩有所振興,謝此詩便是佳作。

首二句烘托戰場氣氛。每句都包含兩種意象。“旌旗蕩野”,“金鼓連天”是戰場景象,分屬視覺和聽覺。“旌旗蕩野”則見戰陣擺開,“金鼓連天”偏義於擊鼓進軍,雖不具體寫兩軍廝殺搏鬥,但字裏行間已充分暗示了這樣的場面。“塞雲開”,“朔雁回”是自然景象,雲開則日出,雁回見春至。本來它們與戰爭無關。詩人將它們與戰場景象兩兩並列組合起來,就有了新的意味。彷彿是戰陣拉開,殺聲震天,使得塞雲驚退;鼓鼙連天,響震林木,使得雁羣驚回。這就烘托出戰鬥激烈的氣氛。絕句體小,正面描寫往往不如側面烘托,如這裏的寫法,就事半功倍。

後二句寫戰鬥的結果。戰鬥進行了多久不知道,只見落日時分敵軍敗北,而大明官軍則乘勝追擊。這是一幅令人振奮的`勝利圖面。李陵為西漢敗降匈奴的將軍,後人用李陵事或“李陵台”入詩,多為反襯忠貞不屈或忠勇無畏的民族氣節。此詩也不例外。“落日半山追黠虜,彎弓直過李陵台”,就有以彼敗反形此勝,彼懦反形此勇的作用,使讀者覺得詩中的將軍不但英勇善戰,而且在任何情況下決不降敵。“彎弓直過”的形象描述,又生動地展示了人物的雄姿。而“彎’’“直”二字無意映帶,又富有唱歎韻味。“黠虜”即狡猾的敵人,這一措辭,則突出了將軍料敵如神,即所謂“狐狸再狡猾,也鬥不過獵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