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練習二》教案設計

來源:文萃谷 1.49W

  教學目標:

語文《練習二》教案設計

1、能從數學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並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進行解決。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加強問題意識,並培養小組合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幾個幾相加”的數學問題,並列式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1、第15頁第6題第(1)小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什麼?也就是幾個幾相加呢?

問:一共有多少個呢?怎樣列式?

學生列式,計算。

問:你是如何進行計算的?説説3、5、15、3*5各表示的意思。

問:我們是按怎樣的步驟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小結: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不能立刻列式解決問題,而應該分幾步走。第一,讀懂圖意,第二,想“幾個幾相加”,第三,列式解答。

2、第15頁第6題第(2)小題。

問:你們知道我一共帶了多少朵花嗎?

獨立解決問題。

交流:你是如何解決的?

彙報:第一步讀懂題意。

(有4盆花,每盆兩朵,求一共有多少朵)

第二步想“幾個幾相加”

(4個2相加)

第三步列式解答。

3、第16頁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

同桌交流:按怎樣的步驟解決問題的?

二、解決稍複雜的數學問題

1、第16頁第10題

問: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我們求什麼?

問:也就是要求“幾個幾相加”呢?

列式解答。

2、第16頁第11題。

問: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問題嗎?

彙報交流,板書問題。

分別解決每個問題。

三、課堂小結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嗎

  課前思考1:

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提醒學生在得數後面寫上單位名稱;有些題目要讓學生把題目的意思説清楚,然後進行解答。

最後一題是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提問,交流,解答。

  課前思考2:

第6、7題的圖意比較容易理解,是幾個幾相加一目瞭然,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進行交流。

第8、9題需要適當指導學生從圖中收集信息,弄清圖意後,再聯繫乘法含義列式解答。

第10題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可能通過畫示意圖的方法幫助他們思考。

  課前思考3:

練習時一定要讓孩子在自主完成的基礎上開展交流活動。6-7題較容易,可以簡單交流。8-9題需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去收集和整理信息,通過交流理清題意,再用所學的方法加以解答。第10題,如果個體思考有困難,可以利用小組的力量,開展交流。同時老師可以提示孩子通過畫圖的方法來理解題意。

  課後反思1:

今天的練習題以解決問題為主,在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説清圖畫裏的事物是幾個幾,就很容易用乘法算式來解決了。

同時,在列式以後,教師還可以反過來問學生算式的意思,各個數字表示什麼意思。從而進一步理解題目的解決策略。

最後一題,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提出數學問題,然後大家一起解答、交流。

  課後反思2:

學生能夠理解題意説出是幾個幾,並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對於最後一題開放題,學生也能根據每一種事物提出相應的問題並列出算式。

孩子參與課堂練習的積極性和能動性需要老師去調動。我的經驗,要讓每一個孩子都覺得老師下一個問題該輪到我回答了,如果孩子都有這樣的想法,那麼他們的注意力就集中了,就能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老師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的課堂學習氣氛,讓孩子勇於表現,樂於參與,再加之積極性的評價,孩子的信心和興趣不斷增強,這就是課堂學習所需要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