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來源:文萃谷 7.29K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過往之事,活在當下之時。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通用14篇)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

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教學才是真正適合學生髮展的呢?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怎樣上好美術課呢?在思考的同時,我一次次試圖在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藝術教育有不同於科學教育與思想教育的特殊作用,藝術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它的這一特點決定了藝術課堂教學所採用的方法要有別於其他學科。藝術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但情感教育是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又如何才能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接受到這種情感教育呢?學校安排我擔任美術課教學。然而,又正逢一年級是新教材,我如覓知音,便傾注了較多的精力,各種各樣的教學思路也充分地得到實踐。經過前一段時間的實戰實施,我大致地整理了以下點:

一、富有趣味和情趣,充滿美感體驗的學習活動是培養興趣的關鍵

每個人都會對其感興趣的事物給予優先關注和積極探索,並表現出心馳神往的狀態。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項工作有興趣,就有可能發揮他全部才能的80%-90%,並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感到疲勞。相反,只能發揮出20%-30%,也容易精力疲勞。興趣還可以開發智力,是成才的起點。後來,我嘗試把課本以外的內容滲透到教材中。借鑑課標的理念,我幾乎把大部分的教材題目改成學生所感興趣又容易理解的主題,讓他們進行自由大膽地創作。有時還甚至先創作再引題,也就是説根據學生的作品自由取名。這樣的方式普遍受到各班學生的歡迎,效果也不錯,也可讓學生從中樹立自信,發展個性!

二、關注時間、地域以及個性差異

由於班級不同,學生性格各異,同樣的教學手段所顯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這時,在課堂紀律的組織還有提問方式等方面應該因人而異,防止一樣畫葫蘆!否則,學生鮮明的個性又會被再一次地抹平,乃至同化。注重培養每個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豐富的想像力。

三、賞識教育

哲學家詹姆士精闢地指出:“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實踐使我懂得,教師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讚美的眼神,一個鼓勵的手勢往往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教師對學生小小的成功,點滴的優點給予讚美,可以強化其獲得成功的情緒體驗,滿足其成就感,進而激發學習動力,培養自信心,促進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和發展,有助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一個奮發向上的班集體氛圍。我在孩子作業本的背面都會寫幾句激勵性的評語,比如:“你真棒!”“進步了!”“小畫家”等。學生畫的更認真了,還會經常和別人比“誰的星星多”。教師的讚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教師的讚美就像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更是實現以人為本的有效途徑之一。

四、以愛為基礎,拉近師生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有句精彩的話: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幼小的心靈。孩子們稚嫩的心靈需要老師用心地呵護。通過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體會到作為一名科任教師,要增進師生之間的互相理解、支持和配合,建立友誼,產生凝聚力,向心力,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學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切目標的實現,必須以愛為基礎。或許在這方面對一年級的學生我表現地更加小心細緻。結果一年級的學生比高年級的學生更喜歡上我的美術課,每當我走進教室,孩子們便會興奮地歡呼“耶”!在孩子們那活潑又充滿稚氣的話語中我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和快樂!他們的反應讓我瞭解他們在學習中也能體驗快樂。然而,面對高年級我卻似乎常常犯着一個錯誤,喜歡從個人感受和專業的角度去設想每個學生都會像我那樣關心和熱衷於美術學科的學習,我也希望每位學生都能儘可能多地掌握美術知識和技能。但事實上,學校美術課向來被大家認為是“副課”,不受學校學生和家長的重視。很多學生認為“美術又不要統考,不必認真學美術”的觀念使得學生也不願學。老師沒勁教也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我們必須減輕學生心理上的學習負擔,在教學過程中避免一味地追隨權威,根據實際情況自己主導課堂,推翻傳統教學中的硬性制度和單一的評價方式,充分地去迎接課改,進行創新。讓學生在自主、自願、自由的學習環境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2

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始終認為美術教學不應侷限於教材,而應以教材為最基本的課堂素材,使得美術課堂融趣味化、遊戲化、生活化、知識化於一體。創造性地使用教學教材,把美術教學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使學生懂得將學到的美術知識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課改後國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內涵,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加深對藝術的社會作用的認識,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涵養人文精神。

2.加強教學中師生的雙邊關係,既重視教師的教,也重視學生的學。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倡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和平等關係。通常在上課結束時,我會抽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來談自己在這堂課上的收穫;提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也可以討論下一堂課怎麼上;自己做哪些準備工作。給學生介入教學設計的機會。師生間交流對教學的想法,學生會覺得老師的備課中有自己的思路,帶着“這是我的課”的想法,更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因為得到教師的尊重而增強自信心和對教師的親近感。作為教師則從中得到了課堂的反饋信息,得以改進自己的教學。

3.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與探究性學習,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繫,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繫,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和綜合探究的能力。

4.教師應以各種生動有趣的教學手段,如電影、電視、錄像、範畫、參觀、訪問、旅遊,甚至故事、遊戲、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能力與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6.教師應儘可能嘗試計算機和網絡美術教學,引導學生利用計算機設計、製作出生動的美術作品;鼓勵學生利用國際互聯網資源,檢索豐富的美術信息,開闊視野,展示他們的美術作品,進行交流。

7.教師可以把課堂自己坐到學生中間去,作為其中的一份子參與討論。從形式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營造一個愉快教學的氣氛,讓學生放鬆心情,帶着輕鬆愉快的情緒去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當然這需要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提前預習。

8、學生不管是完成作品還是回答問題,總是希望得到教師的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讚賞,然後對具體的作品要做具體的分析,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

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要使學生不僅擁有嫻熟的美術技能與奇思妙想的綜合。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3

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説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時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同學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同學審美能力,培養同學認識美,發明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悦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為了更好地掌握少年兒童心理特點與身心發展的規律,努力為同學發明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同時,還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結合進行,讓同學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需探索出一條新的教改方法,這不只要求我們自身要有發明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使同學感到有興趣,吸引同學的注意力,引起同學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而且還必需根據同學的不同年齡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示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發明的整合,是每一位美術教師值得去去研究與探索的。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和課外的學習探索與實踐,我做個了小結了,總結了教學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徵如下:

1、開放的題材形式

新課程規範中指出美術教育在國小階段主要是引導同學參與各種美術活動,嘗試各種工具和製作過程,豐富視覺、觸覺和審美經驗,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在教學時,不再一味拘泥於教材規定的題材作為教學內容,題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示留給同學自由的空間。在題材、形式表示上營造較為寬鬆的氛圍,能促進同學樂於參與美術活動。

2、開放的教學內容

教師要開放課堂活動空間,引導同學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國小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無妨帶領同學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練、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同學觀賞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同學的主動學習能力和月生活想結合的能力。

3、開放的評價規範

我在教學中一貫樹立同學自信心、自尊感。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局部,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只協助教師掌握同學心智和發明力的生長情況,和時給予同學啟發和協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同學表示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在教學評價時改變保守用“一個規範”去套同學畫的內容、形式,作品評價不作硬性統一,因人而異,實行同學自評、互評,體現主體地位。教師點評時語言要幽默、精彩、風趣,讓同學把你的點評聽進心裏去。在優秀作業上寫“心靈手巧”、“魔幻色彩”、“獨具匠心”等給同學勝利的喜悦;在表示一般的作業上寫上“別泄氣”、“慢慢來”、“相信下一張會很精彩”等激勵性語言,相信同學的內在潛能,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開放的導向、激勵、反饋、調節作用。

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不時提高美術素質,不時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同學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同學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區分、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同學發明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同學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同學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4

美術知識種類繁多,如果想全面的瞭解這些美術知識並不是僅靠教師在課上傳授就可以的,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自學的方式獲取一些美術知識,是增長美術知識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通過他們的自主學習,讓他們熱愛美術,感受美術學習的樂趣。

本學期在我的美術課堂上,有一個環節,叫做“每堂自主學習”,即每個班級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通過一週的時間準備,在美術課上用5分鐘左右的時間,為班級中的同學介紹一位與美術相關的藝術家,或是一種美術形式。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一方面鍛鍊自己探究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鍛鍊了自己的口才。經過近一個學期的實踐我有以下感受:

首先,學生能夠養成自主探究問題的習慣。每組由組長負責,其他組員協作配合,最終完成對一個藝術門類或藝術家的介紹。這種方式要求該組的學生要先掌握這些美術知識,才有可能講述給全班的同學聽,這樣準備每堂自主學習的同學對知識的掌握會更加牢固。

其次,眾所周知,學生上台展示自己學到的知識,這本身就是對他們的口才、語言表達能力、膽量的鍛鍊,使學生在當今這個語言表達十分重要的社會中有立足之地。

再次,打破傳統的“教書匠”模式,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在以往的美術課上,學生已經習慣了教師在講台上講解,學生在講台下傾聽的模式,久而久之沒有一點學習的積極性,經常出現走神、玩筆等不好的習慣。自主學習讓學生有動起來的機會,有上台表現自己的機會,站在講台上講課的不再是教師,而是自己身邊的同學,每組之間的評比、競爭機制的開展,為大家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後,以小組為單位一方面減輕了學生因為準備“每堂自主學習”而產生的負擔,另一方面人多力量大,學生們集思廣益最終完成展示。這樣的小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感,鍛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為以後步入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總之,本學期即將結束,“每堂自主學習”這一課堂活動總體來説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不足之處還要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逐一改進。希望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的開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青年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5

一堂好的美術課,會讓學生獲取知識。同時,也會讓學生走進快樂的樂園。開發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成為我們現在教育改革中提出並且必須解決的問題。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觀念、挖掘鑽研教材,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教法及教學藝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不再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一種任務,而是一種幸福、一種快樂。如何創建快樂與幸福的美術課堂呢?下面談談我在課改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1、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

每一個學生都有着獨特之處,都是可愛的充滿活力的精靈,有着不同的閃光點。在美術課上更能體現這一點,每一個學生畫出來的想象畫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孔子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所以我們在知識的傳授中應該充分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高興還是冷漠呆滯,對學習的態度是越來越積極還是越來越消極,對學習的信心是越來越強還是越來越弱,這種關注應有機地融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2、將枯燥的知識轉變為有趣的遊戲

英國教育家洛克認為:“教育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也都變成遊戲似的。”我覺得美術課堂中可以將枯燥的知識設計成遊戲的樣式,這樣能大大提高學生的興趣,豐富他們的想象力,讓他們感到無比快樂,從而使學生的能力得以鍛鍊,我們的教學目的就得以實現。

3、創造條件,營造一個樂學的空間

營造幸福的課堂,需要給學生一個幸福的學習環境。作為一名普通的美術老師,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素養給學生營造一個幸福的課堂氣氛。如,在《卡通天地》一課,先讓學生欣賞一些卡通片段,使學生感性認知卡通藝術形象。然後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情況説出看過哪些卡通形象。在欣賞評述中鼓勵學生用簡短的話大膽地描述感受。為了更能體現學習氛圍,讓學生表演卡通形象。一説到表演,學生們都爭着上台。接着請一個學生根據故事情節,運用表情誇張地表現故事主人公喜、怒、哀、樂的各種神態。我讀着故事情節:“他剛買了新自行車,很開心。”表演的學生一邊做着騎自行車的動作,嘴裏就哈哈大笑起來,下面的同學也大笑起來,有的同學説:“老師他表演錯了,‘喜’的表情不對。”接着我又讀着故事情節:“抽獎中了大彩電,很得意。”這時,表演的同學把聲音放大,全班同學也跟着大笑起來,有同學在説:“錯了!錯了!讓我來!”我又讀着故事情節:“下樓梯剛到門口不小心摔了一跤,彩電摔壞了,很沮喪。”台上的同學就做着摔了一跤的動作,做着很生氣的樣子,下面的同學也紛紛的在説:“老師,這應該是‘哀’不是‘怒’。”有些同學還做着怒的表情。我讀着最後的情節:“走到自行車停放處,車沒了,很生氣。”這同學做着好像要吃人的樣子,同學們都哈哈大笑起來。很多同學都説:“老師!讓我來!讓我來!”教室裏嘰嘰喳喳,都爭先恐後的來表演,有的同學還表演着各種神態,都各自發表着自己的意見。教室裏沒有一絲的睡意,沒有不學習的學生。一堂美術課要吸引學生,形式要十分多樣,讓學生在聽、賞、想、説、看、玩、畫等“多元化”的活動中愉快的主動獲取知識,提高審美能力。

當前,多媒體已逐步走進我們的課堂裏,它靈活、直觀,生動形象,圖文並茂,打破了傳統美術課———“一張紙一支筆”枯燥單調的教學方式,成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形式。多媒體可以把書本的信息通過試聽手段,有聲有色地再現與學生眼前。學生通過生動的情境,獲得一種如見其人、如臨身境的感受,全神貫注地參與學習,這樣的學習是輕鬆而快樂的,創作的美術作品也更加生動。要使學生喜愛學習,學會學習,要儘可能地根據教材特點,提供條件或創造條件,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探索的滿足、樂趣,產生樂於學習的動機,如運用實物、教具或教師範畫等增強教學形象直觀性。也可引用兒歌或與遊戲聯繫,例如,《人物表情》教學時,引用順口溜:“畫人笑,眉開眼落嘴上翹;畫人哭,眉掉眼垂口下落;畫人怒,瞪眼咬牙眉上豎;畫人愁,垂創落口眉頭皺。”使之化難為易,在輕鬆國小習,利用講述,提問,留懸念引題,創設情境激趣,以活躍課堂、快樂學習。

4、在教學中關注學生間的交往與合着

新課程要求我們給學生從事美術活動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的氛圍中感受美,更清楚地明確自己的思想,並有機會與他人分享彼此的想法。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的能動性、獨立性、主動性會得到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在教學《校園的春天》時,為學校運動會設計標誌,可先讓學生在課外收集有關運動會標誌、指示牌、運動服的標誌。上課時,我先向學生講清標誌設計的要素,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然後將學生分成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有了明確的目的,有了明確的分工,學生各司其職,相互配合,動手操作、動口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能夠主動獲取知識,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發言的機會,都能在合作羣體中擔當一定的責任。而教師在合作活動中,要深入各個小組,關注學生間的交流狀況,瞭解學生們是否相互配合,是否通過爭論形成統一意見,把合作學習應有的價值落到實處。合作是一種比知識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種體現個人品質與風采的素質,有利於學生人人蔘與學習的全過程,學生學得生動活潑,人人嘗試成功喜悦,既能發掘個人內在潛能,又能培養集體、團體的合作精神。學生只有學會合作,學會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個人潛能,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總之,隨着素質的深化和人才觀念的更新,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否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和形成優良的個性品質,已成為檢驗教育教學成敗的關鍵。在大力倡導創新教育的今天,美術教育教學更應該發揮出它所具有的獨特作用。所以,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實施,都應該圍繞着服務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這一重要目標,賦予美術課堂幸福和快樂。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6

美術課堂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術教育的主渠道,美術教師作為學生的組織和管理者,如何在教學活動中,讓全體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成為有健全人格,有創新精神的有藝術素養的'合格人才呢?是我們美術教師要思考的問題,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情況,現在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一、發現問題

在國中美術課中國畫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三分鐘熱血,沒有常性,對教材上的內容他們也視乎是非常的‘’清楚“,感覺過於”簡單“,總是提不起興趣,因此課堂教學活動頻頻出問題。具體表現在教師講解學生自己看書;到實際練習了學生不按要求去操作;學生作品不是很令人滿意,對知識點不理解。整體一節課下來我感覺很累。

二、確定問題

在課下一有時間我就想我的教學到底哪不足,於是我上網查閲有關視頻、資料,對照實際我確定了問題的所在:主要是學生對美術理論知識感性的缺乏,不知道怎樣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從而對學習美術失去了興趣。美術教學過程國小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與其他科目有所不同,美術是以實踐操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來抓,但理論知識的掌握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缺乏對理論知識的認識,學生在做畫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就不知道該怎樣解決,也就失去了對美術課的興趣。而我做為老師不能用一種所謂的標準去教,而應該在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善於發現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學習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激情。經過深刻的反思,我應該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三、解決問題

從學生方面:讓學生從整體出發,是指學生要有中國畫知識基礎外,還要有對畫面的整體構想,對墨色的控制,近實遠虛。局部畫起,要把主體物畫出,然後在畫局部。這種方法可使學生精力集中,更好的掌握筆墨的運用。從而避免顧此失彼的現象。國畫教學中臨摹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臨摹之前,可以讓學生看一看要畫的對象,在心中要有數。去體會中國畫的意境美。臨摹要注意指導學生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

1可以用鉛筆簡單勾出大體外形,一定要把主體物交代清楚。

2調中等墨色來畫主體物(也就是山石的外形)用線條畫清楚。

3用皴法把山石的前後關係畫出來,要控制墨色的深淺,可以用點法把山石上的樹木表現出來。也可以用花青把整幅畫面通染一下。

4整理畫面尤為重要。局部往往會出現”碎和亂“。所有要讓學生充分重視整體,學會調整畫面。

作為教師我把課程作了調整修改,我現通過講解中國畫意境美讓學生體會筆墨的變換無窮。然後通過作範畫讓學生了解、掌握中國畫的技法,及墨的調配。在整個中國畫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指筆的運用。以求收效快、效果好。

經過近以月國畫教學,我深刻的反思,我想通過自己的認真努力,把自己對國畫的美和技法全部教給學生,為學校的美術事業添磚加瓦,恭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7

早在1984年,我就開始了在中國小美術學科開展繪畫日記的圖文綜合藝術實驗探索,在實踐過程中,我採取瞭如下幾種課程形式。

兒童繪畫日記課程。繪畫日記又分為美術日記、日記畫、日記組畫,是將繪畫與日記相結合的一種嘗試,以促進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繪畫默寫造型能力。

美術日記用圖畫配合文字,記錄一天生活中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表達兒童對事物理解和自身感受。日記畫是用圖畫配合文字,反映生活中所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融寫生、記憶、想象、創作為一體,可以主觀地、藝術化地反映現實生活。日記畫是用日記格式進行繪畫,可以融入兒童想像因素,滲透兒童創造意識。日記組畫是用組合或連環圖畫配合文字、記錄兩天或三天經歷的有意義和有趣的事情,它可以促進學生對事物表現的計劃性、條理性和連續性,鍛鍊學生的繪畫和畫面構圖能力,使學生從生活中有主題地選擇和組合畫面。

漫畫日記課程。將諷刺、幽默、誇張的漫畫表現方法與日記相結合,加入詼諧、風趣的情感因素,體現出比喻、象徵的作品寓意。這種形式的綜合訓練,適合國小中高年級的學生。

速寫日記課程。用迅速、簡練而概括的線條畫出對象的動態和神情,並用日記文字記錄小作者對生活的感受和對事物的感覺,從而培養細緻的觀察力以及快捷描繪事物的能力。速寫日記的訓練主要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和具有一定繪畫基礎的學生。

美術作文課程。從文章中選擇最佳意境與情景,配以相適宜的插圖,這種圖文並茂的作文,我稱之謂美術作文,其實質是繪畫教學中的一種形式與方法。

國小低年級圖畫通信課程。這種圖畫通信既有畫畫又有寫字,使低年級學生在邊畫邊寫的快樂中尋求自己的空間,遇到不會寫的文字用圖畫形象來代替。

低年級看圖寫話、讀文配畫課程。看圖寫話就是通過一幅畫面,(包括電視畫面)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想。讀文配畫就是藉助一段精美的文章,畫出文中所敍述的人和事及文中所表達的情與境。

國小生班級繪畫日記與班級美術作文課程。如何在繪畫日記和美術作文的美術綜合藝術活動中,培養和滲透團隊合作精神?我設計了國小生班級繪畫日記和國小生班級美術作文,即每班發一個速寫本,每週有兩位同學參加,一個擅長繪畫,一個擅長寫作;兩人通過討論交流,確定題材、內容、畫面結構以及表達形式,經過實驗與訓練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國小生插圖、故事畫、連環畫課程。為自己喜愛的小説、散文以及自己滿意的作文畫上插圖,這種形式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綜合藝術練習。故事畫,就是根據別人講述或敍述的故事,或者自己創作編寫的故事,用圖畫的形式來表達。連環畫就是用多幅畫面連續地表達一個故事的發展過程的繪畫形式,它是通過圖文互相配合的形式來表達主題思想。這些表達形式都適合國小中高年級學生的綜合藝術訓練。

隨着信息技術的發展,國小圖文綜合藝術教育的內容與形式的發展趨勢,必將要與現代信息技術和多媒體網絡緊密結合才能更好發展。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8

昨天在長興國小舉行一次美術公開課觀摩研討活動,本想只在學科中心組範圍進行,但卻來了近30位老師主動參加。從這點看,我們的美術老師對聽課活動還是很關注的,這也促使美術學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為老師提供具有研究價值的課例供老師探討。

這節課是由長興國小美術老師謝慧華執教,題目《動物的花衣裳》(國小一年級)。這節課從總體教學理念上講體現了課改精神,把學生髮展放到第一位。如:學生以自己的喜好述説動物的花“衣裳”;以自己喜好畫動物的花“衣裳”;以自己喜好評動物花“衣裳”;其二,教學環節合理。如:讓學生先找動物的花“衣裳”,再欣賞動物的花“衣裳”,接着評述動物的花“衣裳”,最後讓學生“創造”動物的花衣裳、評價同學“創造”的動物的花“衣裳”。

國小一年級美術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美術興趣和淺顯的美術認知能力。如:國小生心理空間表達和情感發泄;國小生表達的“色與形”與自己心理認知的對應,在這節課裏能基本體現出來。

不足:1、此類課不夠常規。2、有些術語過於專業(對比色)3、教學放得開,收得不夠,顯得結尾單薄。

課後,在中心組組長趙霞老師的主持下,來聽課的老師進行了研討,大家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對有些問題還激烈的辯論起來。有些老師還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有的老師為謝老師出謀劃策。我想老師不論是在爭論還是出謀劃策,都能能從國小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最後大家一致提出,今後要適量有目的的組織一些聽課活動,組織一些有研究目的的課給老師探討,通過探討、學習、研究,使老師有一個清醒的教學大目標和適合於自己發展的教學方法。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9

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説,“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鬆。”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説的那樣就好了。那真可以説明這位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強。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如;預備年級的《可愛的吉祥物》,剛開始兩節課,他們貼貼很有意思,興趣也很高,但是這個作業花費的時間很多,要想很好的完成這幅畫,需要三至四課時的時間完成,到後面他們就開始有情緒了。國小生對美術還處在簡單的認知性審美上。美術學科也有技巧學習,要在審美與興趣上提高還需有一些方式方法,對此我曾作過以下嘗試:

一、美術的相關課外知識的運用,使學生豐富知識的同時提高興趣。

如在欣賞課課,欣賞課課的重點是教雕塑的用途,材料,以及如何製作圓雕。為了使學生在學之前能對該課產生興趣,第一節課我用多媒體展示並介紹了“中國雕塑與外國雕塑”讓學生參與,通過欣賞,分析説明不同時代的雕塑的不同之處,再比較得出結論。課堂上同學們觀察很仔細,他們對老師出示的一些從來沒有看到過的雕塑很感興趣,學生的問題很多,有關心作者的,有關心年代的,甚至還有同學對它現在的處境很關心,整節課氣氛比預期的還要好。因此我覺得像這樣的課前準備是很有必要的,它在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習的興趣。

二、實物寫生將提高學生興趣。

也是《畫當年》一課,寫生是這節課美術學習的關鍵,讓學生知道寫生是怎麼回事,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去校園寫生觀察花草植物,通過自己的觀察瞭解植物的結構,和寫生的取景構圖。最後從學生中找出幾位結構特徵較明顯的同學出來當模特,學生的興趣一下就提起來了,給模特擺好坐姿,坐好後,以真人為例講解繪畫要點,這時學生的興趣明顯上升,作業的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三、欣賞與技法相結合。

國中美術教育以審美教育為主。審美能力的提高僅僅靠學生技巧的提高來實現是不可能的,只有將欣賞放在技能的前面,讓學生在美術教學的基礎上,拓展自己的思維,分辯美與醜。按照順序每節課在黑板上展示範畫,並在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其技法的運用。通過以上的學習最後讓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完成一張創作畫,學以致用。

四、教師給學生的課堂作業給予鼓勵和肯定。

美術作業是在課堂中完成的,教師在教學時一方面要下講台對學生個別指導、指點。對學生的作業,給予一些讚揚,對繪畫中有創造性的學生給予肯定,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

以上是我這段時間的教學反思,談及了自己的一些體會,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繼續探討研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0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美術的多種技法單純依靠臨摹,出示教師範作,這樣做雖然使學生掌握得非常牢固,能積累許多素材。但是,長期以往的教學,會造成學生的創造力衰退,依賴別人已有的東西,造成兒童畫的公式化。因此,當設題讓學生創作時,學生會説:“我什麼也畫不出來”,“太難了”,“還是照抄課本上的吧”,而美育就是要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培養學生創造力。要造就一批新型人才,就必須從小在他們的心靈上播下“獨創”的種子。

美術教學中,讓學生進行藝術創造並非易事,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呢?我認為首先要教師合理地引導,就會使學生產生許多奇特而有趣的想法。如《豐盛的大餐》一課,先安排同學分組進行社會調查,瞭解中國飲食文化特點,利用5分鐘進行知識搶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利用展示名菜,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視覺形象,此時學生想象的閘門已打開,毫無顧忌的表現所見、所想、所感受,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逐步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又如裝飾畫中畫樹,他可以畫出春天的綠樹,秋天的紅樹,那麼可以不可以畫出蘭樹、黑樹呢?通過引導學生從光的角度看,從裝飾寓意手法表現,學生明白了,只要畫面需要,什麼顏色都可以去畫,以此類推,學生敢於用多種手法表現事物,表現內心的情感。其次,運用各種學科的優點,融會貫通,促進創造思維的發展。每門學科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只要能夠取長補短,充分利用,那會使你的課完美得多。如我在教"小鳥"一課時讓學生閉上眼睛聽鳥的各種叫聲;在教色彩時讓學生聽一組音樂之後再與色彩對號入座;讓學生大膽嘗試,讓學生把畫好的畫倒過來掛等等。更重要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善於運用一個微笑,一個讚賞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個肯定的眼神。讓學生從心理上消除恐懼和自卑,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胸,盡情地用誇張變形的塗抹表現心中的思想,這是純粹心靈的流露,這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提供了前提。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1

通過教學實踐,我深刻地感受到:新理念提倡“過程更重於結果”,美術教育應在參與藝術活動過程中使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得到自主發展的空間,從接受藝術技巧的教育轉向接受藝術能力的美術教育。這一個月中,我終始以“激發興趣、自主參與”教學策略來進行教學。

一、激勵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美術教學中,作為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精到的示範,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而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對教學內容重新組織,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才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

二、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

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因輕鬆的教學氣氛而感到愉快,有的學生因教學內容的生動和教學方式的形象直觀而感到愉快,還有學生因課堂給了自己一塊充分表現的天地,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創作而感到陶醉。我認為,前者是一種基本的情緒狀態,而後者是對學習活動本省的真正熱愛並孜孜不倦追求得高級愉快之感。所以,本着這個思路,在美術教學中我改變了以前教學常用的“模仿——表現”教法,改革成“發現——表現”,在教學中為學生創造發現、表現提供機會。如《你我他》一課,單純的教學,學生難免覺得枯燥。教學中我大膽採用了先分組進行情境表演,再進行卡通畫描繪。這樣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忙碌起來。整堂課,將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改變為注重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為目的的教學方法,充分滿足學生的表現慾望,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潛力。

三、多樣評價,樹立成功信心

新課程背景下實施美術教育課堂評價,應當把着眼點放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多維度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主動交往的動力,真正體現評價的激勵功能。注重評價對象的全員化、評價內容的多元

化(按教學環節、按活動方式劃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口頭表揚、體態語言、獎勵制度、共同參與)。

教師有目的地實施了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和全班交流評價。通過多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及時反饋教學效果,激發了學生交往的慾望,增強了競爭意識與自我表現意識。學生為了完成這樣的一組有趣的學習任務,會更主動地投入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往活動中來。通過這樣的活動,久而久之他們就能克服被動接受的學習心理,以飽滿的信心,自覺地按照學習目標去努力。

比爾.蓋茨説過;“興趣是成功的動力”,在美術教學中進行“激發興趣、自主參與”的運用研究,可以有效地優化教學情景、優化師生關係、優化教學形式、優化課程評價,讓學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介入到學習活動中來,促進學生的充分互動,真正發揮羣體的內聚力。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2

我認為在高效美術教學課堂中要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的探究,在課上處理好預設與生成之間的關係,並實現高效的學生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是上好一節高效的美術課的中心也是關鍵。美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一堂好的美術課,應該是既傳授應掌握的美術知識,同時又培養學生一些良好的品德,及生活習慣。美術課教學既要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巧的訓練,也要培養國小生的創造能力與思維能力。兒童天生對任何事都有興趣,什麼都想去學一學、做一做,模仿一下,從他們對世界還只有淡淡認識的時候,他們就開始了塗鴉,然後隨着認識的提高,技能的增加,年齡的增長,這些興趣都會發生變化,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美術的熱情截然不同,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要用心去感悟,從基礎、從學生的根本出發,讓他們的身心技能都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發展。

一、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是高效教學的前提

課堂教學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葉聖陶先生曾説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這誘導即是教學思路,誘導的過程,即是教學思路在教學活動中的體現。而誘導過程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設計是否優化,而設計的優化與否又以教學思路為基礎。一般地説,學生對教材的學習主要是循着教師的思路進行的,因此教學思路不只存在於教師的頭腦中、教案中,而必須轉化為課堂教學活動。教學思路清晰,美術課堂就會呈現清晰,學生的思維也會漸漸清晰,從而會獲得創造性思維的啟迪。教師的個人思維品質集中地體現在教學思路上,又以非常鮮明的個性化色彩,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學生。

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是達到高效教學的關鍵。

提問是組織教學、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能幫助我們探索並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教師應熟悉教材和學生,設計出有價值的問題進行提問。提問應有一定的導向性,如導向文化感,導向品格修養等,促進學生的思考。這樣的提問和由提問引出的討論就有利於學生思維素質和思想素質的養成。另外,美術教師應善於運用教學話題,提供一個討論中心,圍繞這一中心引出多個問題。這樣做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的提問應叫開放式提問,它沒有標準答案,不能用簡單的“是”“否”之類的詞來回答。它對學生的能力提出挑戰,激勵學生必須對繪畫進一步探究。開放式提問含有很大的容量,但決不是大得不着邊際,應在教師的引導下,緊貼作品,讓學生有開掘的天地,對繪畫作品做深入的、探究性的討論。值得一提的是,在這個多向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與教學任務相去甚遠,教師應珍視學生的提問,保護學生的思考成果,真正的美術教學是應摒棄某種狹隘性的。

培養學生既要善於動腦,又要善於動手。如何更好地向學生傳授美術知識和繪畫技能呢?要在課堂教改和技能訓練中來體現,培養學生用線條、色彩、圖象表現自己的意向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幅海底的背景圖畫,要求學生描繪形態各異的魚放在其中。隨即,學生運用平日所學的繪畫表現技能,開動腦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鐘,學生的作業畫好剪下來,陸續展示在黑板上的“海底世界”中。有大魚,有小魚有的局部是一條光怪陸離的魚媽媽身後帶着一羣漂亮的小魚;有的是一羣三角形燕魚圍成圈像綻開的花朵;兩隻大螃蟹揮動鐵鉗正在比武。通過添添畫畫、剪剪貼貼,一幅美妙、奇幻的海底縮影展現在孩子們面前。生動迷人的“魚遊圖”伴隨着旋律優美的“海之詩”音樂吸引了全班學生,不時發出讚歎聲。本課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內容。而且學生情緒盎然,課堂教學形式活,質量高,效果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豐富想象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鞏固了繪畫技能的學習。

我認為,上好美術課貴在得法,教學方法好比船和橋,是達到目的完成任務的一種手段。所以,高效課堂與教學方法密切相關,高效課堂要依賴得當的教學方法去完成。沒有簡化教學環節、優化教學設計,精心設計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高效的主體性實踐及對學生的積極評價這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就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便是一句空話。所以根據教材不同的內容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要研究方法,要有創造性思維,思路活躍、方法新穎,學生感到有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引起學生積極思維取得預定的效果。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3

課程改革給美術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僅僅停留在過去的以老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而是加入了更多小組合作,讓學生自己在合作國小到新知識。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需要美術教師有很高的綜合素養、人文素養。我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美術課稱得上好?如何更好地把小組合作融入課堂中?在思考的同時,我又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為此,通過平時教學工作以及課外的學習探索、實踐與反思,我認為想上好美術課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營造開放自由的課堂氛圍

美術教學是一個預設和開放並存的系統,很多時候我們的教學都屬於“封閉教學”,按部就班,缺少開拓精神,隨着新課標的落實,由“封閉教學”走向“開放教學”已是一種必然。如《服裝設計》一課老師打破了常規的課堂教學形式,以請學生做服裝設計師、為動物去參加歌唱晚會做服裝這樣的導入來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營造了一個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並做到靜中有動、動而有序、活而不亂。在情境中,通過多媒體圖片的欣賞,老師的提問和引導,學生選擇喜歡的材料為喜愛的動物製作迷彩服,並發表“動物模特”演講參加競選,在這樣一個輕鬆、活潑的情境中,學生樂於嘗試,不知不覺國小習到了美術的知識和技能,並獲得了豐富多彩的體驗,品嚐到了美術活動的樂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釋放,同時,他們的個性化創意得到了體現和展示,儘管他們的作品還不夠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藴含着極其豐富的情感、理想和創造性。

二、“合作互動”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是重點,“合作互動”的學習是一種同伴之間為達到一定的教育目標而展開的學習方式,可以增進同學之間的信息交流,培養學生之間的團結合作、互相幫助的精神,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第一、根據課型“合作互動”,通過互助互動有利於解決問題。第二、根據重難點“合作互動”,抓住課中的難點展開並提出問題,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應用集體的智慧,較輕鬆地解決了難點。第三、結合作業“合作互動”,美術作業與其他作業不同,每個學生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不同,對同一題材的表現也不同,因此,作業的完成應從封閉走向開放,由個體走向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可以促進同學之間的交流,提高作品的質量。

三、美術作業的評價

我認為:在評價作業時,可以採用合作的評價標準。例如:老師認為“老師肯定——學生滿足,樹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學習、再肯定、再滿足、渴望學習更新的有難度的東西。”美術教學評價是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全面的美術教學評價不僅幫助教師掌握學生心智及創造力的成長情況,及時給予學生啟發和幫助,而且使教師明確學生表現自我時的需要並給與激勵和支持。

“合作互動”的評價時,同伴之間進行借鑑學習,有利於培養他們寬容的合作精神和敏鋭的審美鑑賞力。

以上所述,為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達到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在不斷提高美術素質的同時,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二年級美術課教學反思 篇14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了可喜的新變化;一是把過去從未正視過的“兒童畫”納入美術課堂教學,步入了用最具有創造性的,把對人類認知發展具有重要啟蒙教育功能的“兒童畫”正式作為美術啟蒙教學的途徑。二是開始注意美術與其他各門學科的教學配合,特別是進行了把音樂和美術合二為一的“藝術”課的教學改革實驗。三是尤其可喜的是,出現了以專家參與編寫中、國小的“美術”和“藝術”教材,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新局面。專家介入國小美術教學改革,他們就有了直接參與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建設和指導教學改革實驗的契機,站得高就能望得遠,這給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帶來了希望。但是,因為中、國小美術教學不但是美術專業教學培養美術專業人才的基礎課程,它還是培養各行各業,各門學科,各類人才啟蒙教育的必修科目,所以中、國小美術教學改革不僅需要美術專業院校的專家學者們的參與,當然還需要社會各學界專家學者們的關注。歷史上就有著名學者和美術家達.芬奇和哲學家盧梭等人,關注過美術教學改革的先例。作為倡導美術教學改革的領導部門,為了確保美術教學改革的權威性,應該廣泛組織這樣的學術研討。

最近我有機會在國小看到了兩種版本的美術教學實驗教材及其實驗課,還在網上見到有關改革實驗的議論,特別是從山東兒童中心李力加同志的“實驗調研”和“目標與現實之間”的實驗報導文章中,看到了實驗教學一線的教師們提出的疑難問題,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問題我也曾經經歷和思考過,聯想到自己在二十年前指導“發展式”美術教學改革實驗的經歷,我認為美術教學改革方案在沒有得到美術老師的認同和理解時,他們提出上述問題是很正常的。可是,作為已經承擔實驗改革的一線老師如果還存有這些不解的疑慮,實驗教學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受過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的美術教學訓練的美術教師,接受新的發展“兒童畫”的美術教學改革的理念,擺脱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學的常規,需要經過一個從理論——實踐的認識過程。所以我認為,改革國小美術教學,必須首先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建樹改革美術教育教學的科學的、藝術的、系統的理論。改革美術教學的實驗,需要實驗教師理解與掌握改革美術教學的基本要求。美術教學改革要在啟蒙教學中,通過發展“兒童”,達到發展學生的創造性表現才能的教育目標,就必須首先用美術教學改革的理論,把受傳統的、成人化的、模仿性教育束縛的美術教師“解放”出來。

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建設,首先必須要有由啟蒙——基礎——專業美術教學整體的改革理論的構想設計,進行改革美術教學選擇最佳教學途徑的理論指導。在實驗教師掌握了改革美術教學的指導思想之後,才可能調動與發揮出一般人並不具備,只有啟蒙美術教師才可能具有的藝術教育教學的職業素養,進行創造性的美術教學的改革。

其次,把“兒童畫”納入美術教學之後,要對“兒童畫”自由表現的各個階段的發展規律,特別是對終止“兒童畫”自由表現的所謂“危險”階段的普遍規律,對兒童藝術表現與心理髮展的過程和對教學途徑與教學方法的選擇等,提出科學的教學方略和改革設想。要在“兒童畫”長期被封殺的美術教學中開闢發展“兒童畫”的教學途徑,改革成人化的教學模式,“理論”建設尤其重要。當前在國小進行的美術教學改革實驗中的“美術”和“藝術”等不同實驗版本的“兒童畫”教學中,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兩種傾向——一是“回生”,走模仿性常規教學的老路;二是“自由化”,受“無輔導”或“隨意性”教學的誤導,根本沒有進行科學的教學引導。這兩種傾向的出現,都是美術教學理論建設匱乏的必然結果。

再者,在兒童畫的基礎上向寫生畫和記憶、想象創作畫等基礎教學的引導、過渡和教學發展的途徑,還有美術與音樂等其他學科配合的“度”和“量”等等,也都是必須認真進行科學的理論研討的新課題。

國小美術教學改革是一項艱鉅的工程。教學改革實驗只能要求成功不能允許失敗。任何改革設想和實驗方案都應該先進行廣泛的科學研討,再進行比較驗證和可行性的教學試驗。進行改革實驗需要選擇有改革要求的實驗教師,啟發他們靈活運用改革美術教學的理論要求,進行創造性的改革教學的實踐探索。指導改革實驗必須進行跟蹤指導,指導的方式要以創造性的、啟發式的“引導”和“建議”為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