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

來源:文萃谷 3W

第一篇:《浙江省寧波市效實中學2015-2016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中試題》

高二上學期期中聯考語文試題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選擇每題2分,共20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詞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宿莽(mǎng) 棲息(qī) 凝噎(ya) 磨牙吮血(shǔn)

B.迸發(bang) 彩箋(jiān) 懲罰(chěng) 斷壁殘垣(yuán)

C.偃仰(yǎn) 崔嵬(wěi) 諗知(shěn) 雕闌玉砌(qia)

D.修葺(qì) 緋聞(fēi) 會稽(kuàijī) 流觴曲水(shāng)

2.下列各句中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 ▲ )

A. 晦朔 胸臆 委曲求全 珊珊來遲

B. 繁衍 棧道 長相廝守 不徑而走

C. 潦倒 俯瞰 鵬騁萬里 萬籟俱寂

D. 震撼 磨礪 杯盤狼藉 呼天搶地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橫線處的詞語,恰當的一組是(2分)( ▲ )

(1)最近,國家海洋局審議批准了第25次南極 總體方案,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全面有序展開,建設南極內陸站是這次科考活動的核心任務。

(2)姜昆痛苦回憶馬季先生,認為馬季先生作為人民藝術家的地位毋庸 。

(3)小提琴協奏曲《梁祝》對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進行了藝術提煉與加工,使之成為廣為 的世界名曲。

A.考察 質疑 留傳 B.考查 質疑 流傳

C.考察 置疑 流傳 D.考查 置疑 留傳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2分)( ▲ )

A.基層政府一定要教育黨員幹部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只要涉及羣眾利益的事,都要無所不為,直到羣眾滿意為止。

B.隨着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彈棉花、補鍋釘碗等許多曾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老行業正逐漸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C.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 中國開展合法正當的海洋活動無可厚非, 日方應正視歷史和現實, 與中方一道為維護東海和平穩定作出努力。

D. “簡練為文”是適應快節奏運行的時代要求的,所以寫作時應刪除繁文縟節,追求“句無可削”“字不得減”的高水準。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 ▲ )

A.很多企業都認識到,為了應對消費需求和競爭格局的變化,必須把改進服務提到與研發新產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卻能夠慧眼獨具,將之信手拈來,尋找其敍述的價值,成為小説的有機組成部分。

C.跟隨廣播學習英語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不過大部分電台英語廣播的語速較快,對於初學英語的人聽起來確實感到困難。

D.“網絡水軍”通過僱傭大批人手在互聯網上集體炒作某個話題或人物,以達到宣傳、推銷或攻擊某些人或產品的目的。

6.下列關於文學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詩經》和《離騷》並稱為“風騷”,是中國詩歌史上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大優良傳統的源頭。“楚辭體”打破了《詩經》以四言為主的體制,形式比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語勢。

B.序是古代文體的一種,大多用以題贈或作為著作的前言。《蘭亭集序》是朋友之間互相唱。

C.王實甫是元代戲曲作家,代表作為《西廂記》。元雜劇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個完整的故事,雜劇的每一折由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聯成一套曲子。

D.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他在散文創作方面有着極深的造詣,被後人譽為“明文第一”。清代姚鼐認為歸有光是唐宋八大家與清代桐城派之間的一座橋樑。

7.依次填入下面橫線上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2分)( ▲ )

那個春天的黃昏,當滿樹繁花不經意間闖入我的眼簾,我的心不禁為之震顫。我驚詫,三年時間,樹天天在,花年年開, ,一連好幾天, ,望它們於無聲處悄然散發着生命的芬芳。美麗的花樹,寂寞的花樹,使我領悟了一句話:

①可我竟然從未留意過這近在咫尺的美

②可對這近在咫尺的美,我竟然從未留意過

③我帶着一種愧疚的心情站在陽台上望它們

④我天天都在陽台上望它們,帶着一種愧疚的心情。

⑤美麗如河流,越深越無聲

⑥美麗如醇酒,越久香越濃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8.下列各項中,文言語法現象與“乳二世”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齊諧》者,志怪者也

B.前闢四窗 ..

C.而後乃今將圖南

D.一死生為虛誕 ..

9.下列各項中,文言語法現象與 “腹猶果然”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①雖然,猶有未樹也 ②餘稍為修葺 ③往往而是

④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 ⑤海運則將徙於南冥 ⑥此小大之辯也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②③④

D. ①④⑤

10.下列各項中,句式特點與“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完全相同的一項是(2分)( ▲ )

A.又雜植蘭桂竹木於庭

B.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

C.死生亦大矣

D.翱翔蓬蒿之間

二.現代文閲讀(共10分)

當我在比格爾號皇家軍艦上充當自然學者的時候,我曾深深地被棲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佈的一些事實以及該洲現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係的一些事實所打動。本書以後幾章將要敍述這些事實。歸國以後,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蒐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於這個問題得到一些瞭解。經過了五年的工作之後,我曾專心思索這個問題,並且寫出若干簡短筆記。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我曾不間斷地專心於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讀者能夠原諒我講這些私事,我之所以説明這些事情,是為了要表明我並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我現在刊印的這個"摘要"必然是不完善的。我不能在這裏為我的一些敍述提出參考資料..和證據。我期望讀者對於我的正確性能有所信任。我雖然時常注意,只信賴良好的'證據,但是無疑錯誤還是會混入的。這裏我只能舉出我所得到的一般結論,用少數事實來做説明,但我希望這樣做通常可以把事情説清楚。沒有人比我更感覺到有把結論所依據的一切事實和參考資料在這裏詳細刊印出來的必要,我希望在將來的一部著作中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十分清楚:本書中所討論的幾乎沒有任何一點不能引用事實來作證,而每一論點顯然往往會引出一些與我所得到的完全相反的結論。只有對於一個問題的兩方面的事實和論點加以充分地敍述和比較,才能得到良好的結果,但這裏不可能這樣做。

關於“物種起源”,如果一個自然學者,對於生物的相互親緣關係、它們的胚胎的關係、它們的地理分佈、地質上的連續以及其他的此類事實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結論:物種不是被獨立創造出來的,而是像變種一樣,是從其他物種傳下來的。然而這樣的結論,即使很有根據,也還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夠説明世界上無數的物種曾經是怎樣變化以獲得如此完善地、正當地引起了我們讚歎的構造和相互適應。自然學者們常常把變異的唯一可能原因歸之於如氣候、食物等等外界條件,從某一狹隘的意義上來説,這是正確的,我們以後會論述到。但是要把像啄木鳥那樣的構造,它的腳、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適應於捉取樹皮下的昆蟲,僅僅歸因於外界條件是不合理的。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從某幾種樹木吸取養料,它的種子必須由某幾種鳥為它傳播,它的花雌雄分開,絕對需要借某幾種昆蟲的幫助,把花粉從一朵花帶到另一朵花上。如果説這種寄生物的構造,以及它與其他數種不同生物的關係,是外界條件或植物的習性導致的結果,也同樣是不合理的。

11. 第一段中這個問題指什麼?(2分)

12. 第二段達爾文將該書定性為“摘要”的理由是什麼?(4分)

13.達爾文是一位嚴謹的科學家,他的文章語言準確、嚴密。試從文中找出兩處這樣語句,並

加以説明。(4分)

三.文言文閲讀(共31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2分)

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羣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敍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14.下列各項中,加點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列坐其次 次:依次,按照次序 .

B.雖趣舍萬殊 趣:同“取” .

C.信可樂也 信:實在 .

D.不能喻之於懷 喻:明白 .

15.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 )

A.俯察品類之盛 及其所之既倦 ..

B.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 ..

C.當其欣於所遇 而母立於茲 ..

D.及其所之既倦 天之蒼蒼,其正色耶 ..

16.下列各項中,對文章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文章先敍蘭亭修禊事,再借題發揮,談到了作者的生死觀,批判了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崇尚虛無的思想傾向,立意上不同凡響。

B.作者在第二段説到“悟言一室之內”和“放浪形骸之外”兩種不同的生活方式,本意是以不同烘托相同,即人在美好的時光中總會感到“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而在事過境遷之後又不免感慨橫生。

C.作者在末段中説到自己與古人的“興感之由”如出一轍,感悟到後人看當下,也正如當下看往昔,於是發出“悲乎”之歎。文章興盡悲來,感傷背後有着作者對短暫生命的珍惜,提倡世人應當及時行樂。

D.本文將寫景、敍事與抒情巧妙融合,淋漓滿紙,美不勝收;文筆洗練,自然有致,句句順乎自然,出自真情,使人覺得有無窮逸趣。

17.將文中劃線句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⑴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3分)

⑵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3分)

閲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題。(19分)

市隱齋記 元好問

吾友李生為予言:“予遊長安,舍於婁公所。婁,隱者也,居長安市三十年矣。家有小齋,號曰市隱,往來大夫士多為之賦詩,渠欲得君作記。君其以我故為之。”予曰:“若知隱乎?夫隱,自閉之義也。古之人隱於農、於工、於商、於醫卜、於屠釣,至於博徒、賣漿、抱關吏、酒家保,無乎不在,非特深山之中,蓬蒿之下,然後為隱。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謂初機之士,信道未篤,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故以山林為小隱;能定能應,不為物誘,出處一致,喧寂兩忘,故以朝市為大隱耳。以予觀之,小隱於山林,則容或有之,而在朝市者未必皆大隱也。自山人索高價之後,欺鬆桂而誘雲壑者多矣,況朝市①乎?今夫乾沒氏之屬,脅肩以入市,疊足以登壟斷,利嘴長距,爭捷求售,以與傭兒販夫血②戰於錐刀之下,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曰‘我隱者也’而可乎?敢問婁公之所以隱,奈何?”

曰:“鬻書以為食,取足而已,不害其為廉;以詩酒遊諸公間,取和而已,不害其為高。

夫廉與高,固古人所以隱,子何疑焉?”

予曰:“予得之矣,予為子記之。雖然.予於此猶有未滿焉者。請以韓伯休之事終其説。

伯休賣藥都市,藥不二價,一女子買藥,伯休執價不移。女子怒曰:‘子韓伯休邪?何乃不二價?’乃歎曰:‘我本逃名,乃今為兒女子所知!’棄藥徑去,終身不返。夫婁公固隱者/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君歸,試以吾言問之。”

貞祐丙子十二月日,河東元某記。

[注]①乾沒氏:指投機牟利的人。②錐刀:喻微末的小利。

1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 )

A.信道未篤 篤:深厚 .

B.前人所以有大小隱之辨者 辨:區別 .

C.出處一致 處:退隱 .

D.以詩酒遊諸公間 遊:遊玩 .

1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2分)( ▲ )

A.不為物誘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

B.予於此猶有未滿焉者 置杯焉則膠 ..

C.欺鬆桂而誘雲壑者多矣 水淺而舟大也 ..

D.敢問婁公之所以隱 所以遊目騁懷 ....

20.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2分)( ▲ )

A.李生是作者的朋友,他認為婁公是一個居於鬧市的隱士,所以應婁公之請希望作者寫一篇記。

B.作者對小隱和大隱作了深入的剖析,認為小隱和大隱是兩種不同的境界,而隱於何處是區分小隱和大隱的重要標誌。

C.文中借韓伯休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隱士的看法,從而含蓄地嘲諷了那些“身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的假隱士。

D.本文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記”,沒有對齋本身作敍述描畫,而是以作者與李生論辯是否為婁公作記的對話來結構全篇,層層深入,以理取勝。

2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言 身 之 文 也 身 將 隱 焉 用 文 之 是 求 顯 也 奚 以 此 為 哉

2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⑴懸羊頭,賣狗脯,盜跖行,伯夷語,曰‘我隱者也’而可乎?(4分)

⑵予意大夫士之愛公者強為之名耳,非公意也。(3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