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

來源:文萃谷 2.04W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5篇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

教學《6和7的認識》一課後,我更加體會到興趣對於孩子們學習的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以“趣” 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

一、創設新穎、有趣的動畫人物情境。

用課件出示第42頁主題圖,圍繞大掃除這已情境貫徹於課堂的始終,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意識,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較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二、課堂環節設計合理,內容充實。

通過學具和計數器等地輔助學習,使學生在輕輕鬆鬆的學習氛圍中掌握、鞏固知識。

三、關注細節,注重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及思想品質的'教育。

“教育無小事,處處是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我不僅僅關注學生知識的獲得,而且觀察主題圖時,我教育引導學生要講衞生、愛集體,學會與他人分工合作。在小組活動中,我告訴孩子們:只有團結、努力才會有更多收穫。在書寫6、7時,適時糾正、指導學生的寫字姿勢。

從課堂效果看,達到了預設的要求,但也存在值得反思的地方。

一、數學課的教學,應處於不斷學習和摸索中,對於課堂時間的把我要適時掌握。

二、對於本課相關知識的複習應想得更周到。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2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數出數量6、7的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想讓孩子們做到規範書寫,能夠把寫數落到實處,所以在這節課中我沒有教學寫數這一知識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教材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教材,有師生進行打掃教室的情境圖,計數器,尺子圖,數金魚圖,還有利於學生從圖像抽象出數的'點子圖。

教材呈現的內容相對來説較多,相互之間缺乏聯繫,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説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題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一個教學情境把這些知識點串聯起來,學生在認識6、7後,我讓學生數形結合,用6和7來表示圖形,接着用6根或7根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不得不説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不可小覷,認識數序、比較大小,這部分教學內容很輕鬆的完成,在練習時以遊戲活動的形式呈現,並給予鼓勵,使學生學習的熱情再次高漲,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悦。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整節課學生學得輕鬆愉快,由於在前面畫圖、擺小棒的教學環節佔用時間過多,在基數和序數的意義區別這一環節,時間緊張導致通過數金魚圖,來滲透基數和序數的含義不夠紮實,學生對此的區別只是浮於表面上的感知,有的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出現錯誤,在下一節課要進行專項強化練習。反思教學,如果我能在語言上再精煉易懂,更貼近學生富有激情,更加註重數學語言的敍述準確到位,我想學生會更明白,更理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着這一前提,在今後教學中要對教參、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再度加強,教學設計更加深思熟慮,給學生們上出一堂堂毫無遺憾的課。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3

《6,7的認識》是國小數學第一冊第六單元的內容,本節課要求通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熟練的數出6,7兩數,會讀這兩個數,會比較它們的大小,並會用這兩個數來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 我在教學“6、7的認識”時,創設了很多情境,引導同學們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起6、7的數概念。同時,在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首先,我創設學習情境:用提問的方法出示五隻小松樹圖讓學生複習以前學習過的數字寶寶1—5,這樣,不僅複習了舊知識,而且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都能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接下來,讓學生在情景圖中找找我們學習的數字,培養學習一一對應數數的能力,也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在6和7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分別拿出6、7根小棒,在課桌上任意擺圖形,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跟同桌一起擺出了各種漂亮的圖案。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圖抽象到了數,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思維。 在區分基數和序數時,通過魚缸圖學習基數和序數,然後讓學生根據像老師一樣提問加深鞏固基數和序數知識。這樣,在學生感興趣的`活動中,區分了幾和第幾的意義,突破了學習的難點。同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通過學生提問,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後,我思考,其實在這個環節,我可以利用課堂上現有資源,即限定在某一排的同學中,(其他同學觀察)從左數第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第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從左數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這個遊戲中,來把這個重點突破。達到在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的目的。

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會體會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通過改進發現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濃了,但是發現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有部分願意説的學生説不完,而沒學會的學生不張嘴的兩級分化現象。在後邊的教學中對這些“後進生”多鼓勵、關注他們的需要,提起他們學生數學的興趣,以期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4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數出數量6、7的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教材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教材,有師生進行打掃教室的情境圖,計數器,尺子圖,數金魚圖,還有利於學生從圖像抽象出數

的'點子圖。

由於教材呈現的內容相對來説較多,相互之間缺乏聯繫,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説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的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一節課呈現內容、形式太多,學生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題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了課件演示、卡片等形式,剛入學的學生沒有上過課件上的數學課,所以教學效果比較活躍。

學生在認識6、7後,我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想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6、7,將簡單的認識6、7變成生活中的6、7,這樣學習起來更有興趣,認識數序、比較大小,學生因在幼兒班學過,所以這部分教學內容很輕鬆的完成,在練習時給予鼓勵,使學生學習的熱情再次高漲,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悦。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的輕鬆愉快,但在基數和序數的意義區別這一環節,通過數金魚圖,來滲透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學生對此的區別只是浮於表面上的感知,具體練習時,有的學生沒有真正掌握,出現錯誤,反思教學,如果我能在語言上再精煉易懂,更加註重數學語言的敍述準確到位,我想學生會更明白,更理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着這一前提,在今後教學中要對教參、教科書內容的理解再度加強,教學設計更加深思熟慮,給學生們上出一堂堂毫無遺憾的課。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5

今天我作課6和7,上一週就把課備好了,特別是課下我瞭解了學生對於10以內數的認識,發現學生對於10以內的數都做到了熟悉,而且還會寫,但是對於10以內數的加減法不能做到脱口而出,對於10以內數的書寫不夠規範,基於這種學情,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兩個:一是在情境圖中抽象出6和7,知道5添上1是6,6添上1是7,並且會從0數到7,再倒着數回去。二是學會規範書寫6和7。

課堂上,由於一年級國小生剛入學一個多月,對於上課的一些行為規範和上課的要求不懂,所以上課中難的不是知識的講解而是學生的`組織。不過從上課情況看,本節課上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感覺是停一會就得維持一下紀律,不然學生的思想會跑。也許這就是低年級學生的聽課特點吧。

課上我首先從書中的情境圖中抽象出本課要學習的兩個數字,然後讓學生通過讓學生理解小棒也可以表示出6和7,並用小棒擺圖形,加深學生對6和7的認識,通過讓學生用6和7説一句話,不僅僅是認識6和7,更是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通過在尺子上補數,讓學生明確5、6、7三個數的大小,最後指導學生在田字格中寫數字,培養學生規範書寫的習慣。教學設計環節自認為還是比較完整的,只是有一個環節出現了紕漏,那就是計數器的使用,上課前慌慌張張去李老師處取計數器,可是由於沒有跟書上一樣的計數器,只好取了一個跟過去的算盤一樣的教具,結果課堂上讓學生撥6和7的時候下邊珠子不夠用,只好從上邊撥下一個,這樣可能會給三年級的算盤學習埋下隱患,這是我的疏忽。

這個疏忽給我敲響了警鐘,教學上一點都不能馬虎,特別是數學教學,課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考慮問題要周全。備課不僅僅是備學生,備教材,更要備學具,備教具。

教學時間安排欠合理,有點前鬆後緊的感覺,特別是6和7的寫法時間不夠用。

針對以上存在問題,今後打算從下幾方面改進:

1、多與帶同頭課的老師和其它老師請教,學習他們嚴、細、實的教學作風。

2、合理把握時間,避免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

3、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教學、具的準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儘量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獲。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6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於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繫。

學生們已經有了1-5的數的認識基礎,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用學具擺出6和7。教學中在學生已經擺出6根小棒的情況下,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擺出7根小棒。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敍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繫。從過程中歸納得出6和7的大小關係。在教學中我出示了計數器。也許是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當我用計數器數數時,發現學生的興趣高漲。這也是我教學本課的一個小小收穫,以後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多直觀接觸!藉助教具可以讓學生直覺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鞏固知識。並通過一把斷尺,讓學生知道7後面還有數,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關係。想象生活當中還存在哪些物體可以用6和7來表示,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數字之間的聯繫。

而對於重難點6、7的基數序數意義,先做書中的練習從左數第6個魚缸裏有幾條小魚,右數第5個魚缸裏有幾條小魚等由於這部分內容提問的太多,使後面的遊戲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實際上這個遊戲的部分應該是這節課的一個小高潮,沒能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而且後面在最後教學6和7的書寫時,沒有時間讓學生動手練習寫,有點遺憾。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也較輕鬆,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基數序數意義這一環節。雖然我運用了各種方法去滲透基數與序數的含義,但還是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多動腦既節約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7

由於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説較多,相互之間的缺乏聯繫,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説,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了最基本的一些教學環節,基本達成了教學設想所期望的.目標,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堂上我利用擺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喜歡的圖形等方式,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結合實驗課題的內容,我注意滲透了學生之間的評價意識,鼓勵學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語言來發揮學生之間的評價功能,使學生都愛上數學課,願意探究數學知識。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8

由於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説較多,相互之間的缺乏聯繫,對於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説,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課堂教學效果就會差。所以我設計了最基本的一些教學環節,基本達成了教學設想所期望的目標,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點:

1、課堂上我利用擺小棒,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喜歡的圖形等方式,使學生在豐富的操作和實際活動中逐步形成數的概念,發展數感。結合實驗課題的內容,我注意滲透了學生之間的評價意識,鼓勵學生用“你真棒”“你的回答很好”等語言來發揮學生之間的評價功能,使學生都愛上數學課,願意探究數學知識,教學反思《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

2、隨着開放式教學的深入開展,課堂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應用多種策略解決有關數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課堂上的突發事件也不斷增加。這就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具有一定的教學機智,敏鋭的洞察力,及時抓住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並把它作為一種課堂資源,及時調控課堂教學。

3、學生的積極性調動還不夠。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是一個剛由幼兒轉變為國小生的.特殊羣體,所以教學時要為學生提供富有兒童年齡特點的活動內容,又因一年級學生的興趣又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非常容易轉移。在教學中,我採用的做遊戲方式,直接參與的學生人數由於受數量的限制,造成沒參加遊戲的學生覺得沒意思,所以要關注沒參加做遊戲的學生,給他們佈置好合適的任務,使他們也有事可做.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9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嗎?

課件出示七個小矮人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

師:你們看他們是誰?你能拍手錶示他們有多少人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7。

師:從這幅畫裏,你還觀察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説出有6個小矮人有鬍子。)板書:6。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6和7。(出示完整課題:6和7)

[設計説明:根據國小生的心理特點,以童話故事“7個小矮人”導入教學,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數數和認數。

師:(出示主題圖)圖上有些什麼?

生:圖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師:請同學們數一數,圖上有多少人?

生:……(學生報得數)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裏的人數的?

生:先數教室裏面打掃衞生的同學和老師,5添上1是6。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7人。

師:還可以怎樣數?

生:先數學生6人,再數一位老師,是7人。

師:數一數,有幾張桌子和幾把椅子?你們是怎樣數出椅子的數量的?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數又搬來的1把。6個再添1是7

師:同學們這樣的數數方法真好,我們大家一起再來數一數吧。(結合數數過程,課件閃動被數的對象,使學生更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係。)

師(小結):小朋友,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做一個講衞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我們剛才按順序數數的。在數數中我們發現:數5以後再數1個就是6個,接着6再數1個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設計説明:充分利用教材主題圖提供的資源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去數。對學生進行講衞生、愛勞動、愛集體、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2.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課件相應演示)

b.擺一擺:小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不同的圖形,並上台展示,説一説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了什麼圖形,進一步加強認識。

c.説一説:“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教室裏有那些物體的數量是6,那些物體的數量是7?”,“再説一説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四人小組)

[設計説明:讓學生説一説生活中可以用6、7表示的事物從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繫以及數學的用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3.6、7的寫法。

師:這麼多東西可以用6、7表示,那你們會寫6、7嗎?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長得像6、7的形狀。你們想到了什麼?説説看(哨子、鋤頭等)

教師示範,學生在書上描紅,每個數字描寫兩個。

4.教學數序。

a.出示計數器:讓學生上台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子再添上幾顆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b.通過直尺圖,直觀教學數序。

課件展示直尺圖:0、1、2、3、4、5、()、()

師:你知道5的後面填什麼?6和7應該寫在什麼地方?

生:填6和7,6寫在5的後面,7寫在6的後面。

師: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

學生活動:指名數,拍手數。

師:5的.後面是誰?6的後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

學生活動:6、7、6(搶答)。

5、比較5、6、7的大小

師:秋天到了,果實都成

熟了。你喜歡吃哪種水果?(學生髮言)

師在黑板上畫出5個橘子,6個蘋果。

學生説出數量,並進行比較。

師在畫出7個梨,引導學生比較。

師:從這三個數中任意選出兩個數比較它們的大小,用“>”“<”連接起來。

要求每個學生獨思考記錄,再同桌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儘量完整。看哪一小組寫出的答案最多。(強調就從這三個數字中選擇)

彙報:7>6、7>5、6>5、5<6、5<7、6<7

[設計説明:結合實際生活,以“你喜歡哪種水果”為線索,引出對5、6、7大小的比較,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使學生明白了數學在生活中是處處有的,只要認真觀察,就能發現。]

6.6、7的序數意義

a、遊戲。

師:小朋友們現在我們一起來做個遊戲,請7個小朋友上來。遊戲的名稱是:按要求做動作。(如果對了,大家表揚他們;如果錯了,舉手告訴老師他們錯在哪裏?)

師:第7位小朋友蹲下來,6個小朋友蹲下來,第6個小朋友到講台桌上拿6支粉筆,後面7個小朋友把手舉起來……

[設計説明:這一部分是本節課的重點,如果只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所以此處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有利於學生對6、7的序數意義的理解。]

b、出示金魚圖,學生看教科書第44頁,學生口頭回答。

師:像這樣的問題你會提嗎?指名提問,回答。同桌互問互答。

(鼓勵同學們好學的精神。)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41頁做一做1、2題;

2、練習九1、2、3、4題。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這節課你學了些什麼知識?你對自己這節課的表現滿意嗎?

[設計説明:讓學生對本節課的所學的知識做一個回顧和整理,並通過自我評價,增加學習的自信心。]

板書設計:6和7的認識

67

7>67>56>5

6<75<75<6

剖析:數學源於生活,更要應用於生活,雖然國小生年齡小,但在他們的生活經驗中,也會有數學因素的內容。因此在教學時讓數學貼近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挖掘出數學因素,並充分運用於教學,就能化難為易,使學生樂於接受。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先以他們熟知愛聽的童話故事導入,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運,喜歡做遊戲,教學中我以活動貫穿始終,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還有培養觀察能力、協作精神的遊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了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到鞏固,在活動中學會應用。本節課學生開開心心的掌握了知識,學生的活潑、天真、聰明也讓我體會到了教數學的樂趣。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0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數出數量6、7的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課的重點又是難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繫。

首先,我用一首兒歌引出6和7的認識,通過主題圖找出有6個小朋友在打掃衞生,教室裏有7個人,學生在認識6、7後,我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想想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6、7,將簡單的認識變成生活中的6、7,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數字之間的聯繫。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敍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繫。從過程中歸納得出6和7的大小關係。在教學中我出示了計數器。也許是由於學生第一次接觸,當我用計數器數數時,發現學生的興趣高漲。以後在教學中要注意讓學生多直觀接觸!藉助教具可以讓學生直覺感知到6比5多1,7比6多1,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中掌握、鞏固知識。並通過一把斷尺,讓學生知道7後面還有數,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關係。而對於重難點6、7的基數序數意義,先做書中的練習從左數第6個魚缸裏有幾條小魚,右數第5個魚缸裏有幾條小魚等由於這部分內容提問的太多,使後面的遊戲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實際上這個遊戲的部分應該是這節課的'一個小高潮,沒能讓每個學生動起來。而且後面在最後教學6和7的書寫時,花費時間較長。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也較輕鬆,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基數序數意義這一環節。如果我能在語言上再精煉易懂,更加註重數學語言的敍述準確到位,我想學生會更明白,更理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着這一前提,在今後教學中我一定多動腦既節約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1

韓清蕊 《 6和7的認識》這節課相對來説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在設計本節課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採用學生喜歡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積極、主動的學習、探索,從而使學生的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得到較好的發展、培養。

首先,回憶我們已學過的數字有哪些入手,引入新知。這樣既複習了舊知識,為新知學習作鋪墊,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熱情高漲,情不自禁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習的信心。

在教學新知時,出示師生打掃教室的情境圖,通過數一數圖上的人和物的數量,讓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體會到自然數的.增加過程,讓學生感受到相鄰數之間的關係,為後面學習數的順序和比較大小作準備;接着再讓學生分別數出6根、7根小棒,並動手擺一擺自己喜歡的圖形,好多同學都大膽的動手擺,擺房子的,擺松樹的,擺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我選擇兩個學生有代表性的作品,並讓學生上台來介紹自己的作品。 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生動的情景圖、教具和學具直觀而深刻地讓學生掌握了自然數的增加過程,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鄰數之間的關係,既直觀又節約時間,提高了課堂的效率。整節課重視

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始終注重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動口,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同時也使學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識。

總的來説,這堂課較好地運用了參與教學、合作教學、興趣教學、自主教學等策略。本節課能較好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當然,本節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教學基數與序數的區別這一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講解不夠詳細,顯得過於倉促。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努力學習,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2

今天上了6和7的認識這一課時,我即時對於這節課進行了反思。這節課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幾點:

1、各個環節之間的連接不是特別的自然,感覺是把每塊知識點硬湊得湊在一起。還有發現自己上課心比較急,就像這節課的知識點比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於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繫。因為早上在1(4)班上課時發現知識點太多,時間感覺非常的緊湊,再加上我在4班上課的時省略了用小棒來擺圖形。致使我下午在3班上課時就急着把每個知識點上完,而沒考慮到學生是否學的很紮實。導致這個發生可能是因為我對教材吃的不夠透徹,今天張老師説了等你以後對課本看了能看出什麼來了你也就知道怎麼上課了。但是我看着書本沒多大感覺的。看看一年級的內容簡單。但是要怎麼把知識教給學生確實是難啊。

2、對於上課的內容需要層次感,其實練習也是需要的,而且要知道每個練習你是為了解決什麼知識點,你這個練習放在這步驟是什麼目的。一年級學生很多練習是需要老師扶着做的,就像課本里的金魚圖,先要學生找準點,是從左邊數還是右邊數,然後再來判斷,叫學生回答的時候也要學生説清楚是從哪邊開始數的。還有的.練習就是讓學生觀察自己説出題意的,這個時候就是所謂的“放”了。

3、其實我們都知道一年級上課最主要的是課堂的調控,學生沒在講話但是沒有參與到其中也是沒有用的。(學生的積極性調動還不夠)還有就是課堂語言的提高拉!數學課老師講的每幾句話都要簡略,把該表述的意思儘可能的簡單。學生能聽明白即可。還有就是課堂評價語言的提高拉!一年級學生需要哄,這個哄還是需要技巧的。總之這方面還是需要好好的加強。向其他老師好好的學習學習。討教討教,向別人取點經來。

怎麼説我在教師這個舞台上以後的日子是漫長漫長的,希望自己慢慢的成長。不要求自己有多出色,但是我希望我能儘早的合格。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3

1、緊緊圍繞本人研究的子子課題《從主題圖入手——指導低年級學生自學的方法》進行教學實踐。課前我已經設計了本課內容的自學題目,並指導學生完成這些自學題目,讓學生逐步學會怎樣去自學,同時讓學生的“先學”走在老師“教”的前面,逐步實現“先學後教”的教學模式。

2、大量的.遊戲、動手操作以及身體部位全方面都調動起來,不斷刺激學生的感知覺,迫使學生去吸收,消化,形成條件反射,在大腦中形成表象記憶,如出示5,馬上想到2和3,3和2,1和4,4和1,這幾組數的組成,為後一步加減法計算鋪設極堅實的基礎。

3、余文森教授説,“先學後教”是“指導——自主學習”的特徵,但不能停留在“形似而神非”的表面教學上,而是要體現數學獨特的魅力和思維價值。因此教學中,我儘量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地進行教學,還有設計了具有一定思維價值的習題,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將“先學後教”提升到一個高度。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4

《6和7的認識》教學內容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而其他幾個知識點相對於學生較簡單,但也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實物與抽象的數字之間的聯繫。

我從主題圖導入,讓孩子觀察同學們打掃衞生的畫面,找出圖中的是6和7的人或物,這對於學生來説,還是比較簡單。接着,我讓孩子找找生活中的6和7,孩子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自己住在第7層”,“昨天口算訓練做到第7頁”,“七巧板中也有7”,“電話號碼中也有7”,除了説一説以外,如果能讓學生用畫一畫、拍一拍、寫一寫等多種形式來表示出7,學生能更多的感受實物與抽象數字之間的聯繫,對於7的認識就更加豐滿了。然後通過計數器和一把斷尺,讓學生知道5、6、7的位置,以及6、7和1、2、3、4、5之前的`大小關係。

而對於重難點6、7的基數序數意義,這節課我呈現了圖中的金魚圖。讓孩子們數一數“一共有幾缸魚”,“第7缸魚有幾條魚”,“有7條魚的是第幾缸”,但是最終有個別學生也沒弄清楚“7缸魚”和“第7缸魚”的本質區別。謝老師的建議是換一個情境,如“把7個圈塗色,把第7個圈圈出來”,在塗和圈的過程中,思維碰撞,學生自覺考慮兩者的差異,弄清楚兩者之間的關係。除了塗和圈之外,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座位左數第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幾個同學站起來;從右數第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從左數幾個同學把手舉起來等等。這樣就可以使全班同學都參與到這個遊戲中,突破重點,達到玩中學習,在學習中玩的目的。6和7的組成與分解也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我讓學生把6個圓片分成兩堆,既不重複也不遺漏,滲透一種有序思想。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在每次移動一片圓片的體驗中,觀察左右兩堆圓片之間的變化,感受有序的數學思維。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基本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課學生學得也較輕鬆,但也存在不少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比如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説,整個教學內容可以更具趣味性。比如設計小猴子過生日的情境,小猴子邀請了他的6個好朋友一起來參加他的生日聚會開始,導入6和7的認識。6位好朋友坐着小火車,咔嚓咔嚓,在聲形並茂的過程中,教授數序和進行大小比較,孩子們會樂此不彼。到了小猴子家裏,小猴子為他們準備了很多的食物,呈現6種鮮豔、動態跳躍的水果圖片,讓孩子們懷着興奮的心情,開心的分成兩堆。整個教學內容都貫穿在小猴子過生日的主線中,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這樣的效果可能會更好。

6和7的認識教學反思15

《6和7的認識》這堂課,從08年第一次試教、第二次試教、最後的教研課到現在的第一次試教和教研課。前前後後我已上了5次,每次課都有不同的收穫。

這一次欣然接受安排上課,想着可以用到以前的教案。當看到教案時卻發現以前的許多環節在現在都不是很實用,經過幾次修改,幾次請教,一次試教,使我的教案初步模型。

1、在教學中,我用看——找——畫——説來認識6和7,數字從抽象到實際,這能更好的讓學生認識6和7這兩個數字。在這四個環節中,使學生的觀察、思維、創新、動手操作等能力得到了提升。

2、在教學中不斷插入童話,使學生學得有趣。在一開始,我就説:“數字王國裏住着數字國王、數字寶寶來看小朋友了,如果小朋友表現最棒,那數字國王就會送小朋友很多禮物”。這樣就使國小生充滿興趣繼續學下去。

3、在教學中插入遊戲,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課堂中,我運用了手勢、數數遊戲等。學生都積極的參與進來。

4、練習設計有層次,有坡度,難易適度。不僅有基本練習題,還設計了富有思考性、發散性思維的習題,題量適中。比如在進行6和7比大小時,我就出示這一題讓學生進行思考。

總的來説,這堂課較成功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較好地運用了參與教學、合作教學、興趣教學、自主教學等策略。本節課能較好的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當然,本節課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如在教學基數與序數的區別這一環節,由於時間的關係,講解不夠詳細,顯得過於倉促。在今後的教學中還要努力學習,及時反思,總結經驗,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