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大綱

來源:文萃谷 1.62W

引導語:創設淺顯易懂的生活原型,讓數學走進生活。以下是本站小編推薦給大家的《植樹問題》教學設計,歡迎閲讀!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大綱

 一、教案背景

1、面對學生:國小四年級

2、學科:數學

3、課時:1課時

二、課前準備

教師課前準備】在編寫教案前,先閲讀網上大量有關《植樹問題》的優秀案例,理解不同版本的教學設計,以便更有效地進行教材重組。

【學生課前準備】預習

三、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117頁。

 四、教材分析

教材簡析:

本冊的“數學廣角”主要是滲透有關植樹問題的方法,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從中發現一些規律,抽取出其中的數學模型,然後再用這些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在本節課裏,學生第一次接觸到“植樹問題”。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是實際生活中應用比較廣泛的“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數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理解植樹問題中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數量之間的關係,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初步體會植樹問題的數學思想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同時讓學生學會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他們探索數學問題的興趣和發現、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學情簡析:

“植樹問題”原本屬於經典的奧數教學內容,新課程教材把它放到了4年級下冊的“數學廣角”中讓所有的學生學習,説明這一教學內容本身具有很高的數學思維含量和很強的探究空間,既需要教師本身的有效引領,也需要學生的自主探究。從學生的思維特點看,3、4年級的學生仍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抽象邏輯思維有了初步的發展,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學時可以從實際的問題入手,引導學生在分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隱含於不同情形中的規律,經歷抽取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模型的過程,掌握植樹問題中棵數與間隔數之間的關係,並能利用這一關係解決簡單的新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推理等活動,使學生經歷和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一一對應”等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讓學生探究發現植樹問題(兩端都栽)的規律,經歷數學建模的過程,體驗“複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數學思想方法。

難點:在探究活動中發現規律,抽取數學模型,並能夠用發現的規律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教具:課件

學具:直尺、小棒

五、教學方法

1、自主探究法 學生在植樹探究的學習過程中,通過分析綜合、抽象概括、歸類梳理的數學活動,在分析、思考問題的過程中,逐步發現隱含於不同情形中的規律,經歷抽取出數學模型的過程,體驗數學思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激勵評價法 評價時遵循“沒有差生,只有差異”的教學理念。採用多維和多級的評價方式,尊重學生的人格、情感和差異,形成融洽的師生關係,幫助每個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

  六、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1. 活動

師:在上課之前,老師瞭解了一下,發現我們班很多同學都很喜歡唱歌,現在離上課還有一點時間,我們一起來唱一首《幸福拍手歌》好嗎?(齊唱:幸福拍手歌)

師: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雙手創造了幸福的生活,在我們的手上也隱藏了數學奧祕,同學們想知道嗎?

師:看着老師的手,你從中得到了什麼數字?(5,5個手指)

師:老師從中也得到了一個數字—4,你們知道它指的是什麼嗎?

師:對了,指的是手指間的空格,在數學上我們把這樣的空格叫做間隔。我們手上每兩個手指之間有一個間隔,大家仔細觀察老師的手,5個手指,有幾個間隔,4個手指的時候有幾個間隔呢?3個手指,2個手指呢?

師:你們發現手指數與間隔數的關係了嗎?誰能説一説?

2.引入

師:連手上都有這麼多數學奧祕,看來數學真是無處不在!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上課了嗎?

【設計意圖】以學生熟悉的手為素材,初步感受手指數與間隔數有關係,後面的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一、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教師出示幾幅有關北方沙塵暴的圖片,引出植樹的話題。

師:在我國的北方,冬天經常會出現沙塵天氣,你們聽説過嗎?

生:聽説過。

師:請同學們看一段錄像。

生觀看

師:沙塵暴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都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沙塵天氣實際上是大自然對人類的一種懲罰。由於我們人類過去濫砍濫伐,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才造成今天的惡果。

師:要治理沙塵天氣,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生:植樹造林

師:對,植樹造林。你們看,上至國家領導,下至學生,都積極投身到植樹造林的活動。看到這一排排整齊的小樹,如果我們從數學的角度來分析,這裏面還有很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植樹中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沙塵暴的圖片、視頻引入新課,過渡自然、真實,並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趣味性。

二、提出問題 初步解決

1、出示問題

例1:同學們準備在全長10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樹(兩端都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2、理解題意

(出示課件)

師:學校都有哪些要求呀?

理解“每隔五米種一棵”“兩端都栽”“一邊”

要準備多少棵樹苗呢?能幫同學們解決一下嗎?做在我們的一號題卡上吧。

3、動筆計算

4、反饋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

同樣的要求,卻出現了幾種不同的答案,那學校到底要買多少棵樹苗呢?20棵?21棵???還是22棵。想知道哪個答案是正確的,可以通過實驗驗證一下,你打算用什麼方法驗證? 能用畫線段圖的方法來驗證嗎?

【設計意圖】教學要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做一做,激活學生的原有經驗。出現幾種不同的答案,留下懸念,引發思考,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三、自主探究 發現規律 1、自主探究

畫圖實際種一種。

課件演示: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小路。我們從小路的這頭開始,因為“兩端要種”,先在一端種上一棵,然後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的種下去??

師:大家看,已經種了多少米?(45米)這麼長時間才種了4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呀?!同學們,你有什麼想法?

師:老師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確實太麻煩了。有更簡單的方法嗎?

預設:(當學生想到方案)

生:可以先在短一點的路上栽樹

師:你的想法很獨特,很有自己的見解,其實,你的這種方法就是我們數學研究上的一種重要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遇到複雜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來研究。板書:複雜問題 簡單問題。

(當學生沒有想到方案)

師引導:其實像這種比較複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嗎?這種方法就是遇到複雜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來研究。板書:複雜問題 簡單問題。

師:按照這樣的思路,1000米太長了,我們先在10米、15米、20米??的距離上能種樹 ,每隔5米種一棵,兩端都栽,看能不能發現什麼規律,找到了規律,我們再來解決1000米距離上種樹的問題。

(出示課件)

師:請大家任選其中一種情況,利用老師所準備的學具--畫紙或小棒,畫一畫、擺一擺或模擬實際種一種探究間隔數與棵樹各是多少。

【設計意圖】創造矛盾,激發學生探究慾望,並恰當的向學生滲透“複雜問題簡單化”這一數學思想。

2、發現規律

大家仔細觀察表格,想一想,看一看,有什麼發現?把你的發現和小組內的'同學説一説。

師:“棵樹比間隔數多1”的規律是同學們用較小的數據研究出來的,如果數據增大,這個規律還成立嗎?

(課件演示)

一個間隔對應一棵,這樣一直對應下去,100個間隔有100棵樹,但種完了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不管數字多大,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最後還要不是一棵,才達到兩端都栽的結果。

3、總結規律

師:誰來總結一下在兩端都栽的情況下,棵樹與間隔數的關係?

總結:瞧,老師介紹的方法,遇到複雜問題先想簡單的,在簡單的事物中發現了規律,解決了問題。這種方法好不好?記住了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到研究問題可以從簡單入手,將困難的變為容易的,將複雜的變為簡單的,用這樣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決問題。把抽象的數學思想滲透在教學中,讓學生在“潤物細無聲”中體驗到數學思想方法的價值,提高思維的素質。

3、運用規律

剛才我們通過探討知道了在1000米的小路的一邊栽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都栽,需要201棵樹苗。如果還是那條小路,每隔4米栽一棵,兩端都栽,需要多少棵樹苗?老師在小路上栽了5棵樹苗,每隔5米栽一棵,從第一棵到最後一棵全長多少米?

【設計意圖】就植樹問題舉一反三,鞏固“植樹問題”數學模型。

四、解決問題 鞏固提高

瞧,咱們剛剛探討出來的規律就運用的這麼好,真厲害。利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能解決植樹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比如説安路燈、上樓梯、聽鐘聲、掛燈籠、過車站等等。

【設計意圖】再現生活中的類似“植樹問題’,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培養學生靈活運用規律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回顧總結 拓展延伸

1、今天我們學會了什麼? 你是用什麼方法學到的?

2、拓展延伸。(出示課件) “只栽一端”“兩端都不栽”的情況下棵樹與間隔數又有什麼樣的關係。

【設計意圖】拓展延伸環節是學生對後續的學習有一個初步的認識,激發進一步學習熱情。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