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89W

在必修二的生物課本上,我們學習了許多有趣的生物知識,你還記得第三章的內容是什麼嗎?在第三章裏,我們學習了基因的本質。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知識點

  必修二生物第三章知識

DNA 分子的結構

1、DNA的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單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種)

3、DNA的結構:

①由兩條、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鏈盤旋成雙螺旋結構。

②外側: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

內側:由氫鍵相連的鹼基對組成。

③鹼基配對有一定規律:A = T;G ≡ C。(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4、特點:

①穩定性:DNA分子中脱氧核糖與磷酸交替排列的順序穩定不變

②多樣性:DNA分子中鹼基對的排列順序多種多樣(主要的)、鹼基的數目和鹼基的比例不同

③特異性:DNA分子中每個DNA都有自己特定的鹼基對排列順序

DNA的複製

一、實驗證據——半保留複製

1、材料:大腸桿菌

2、方法:同位素示蹤法

二、DNA的複製

1、場所:細胞核

2、時間:細胞分裂間期。(即有絲分裂的間期和減數第一次分裂的間期)

3、基本條件:

① 模板:開始解旋的DNA分子的兩條單鏈(即親代DNA的兩條鏈);

② 原料:是遊離在細胞中的4種脱氧核苷酸;

③ 能量:由ATP提供;

④ 酶:DNA解旋酶、DNA聚合酶等。

4、過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鏈;③形成子代DNA

5、特點:①邊解旋邊複製;②半保留複製

6、原則: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7、精確複製的原因:

①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複製提供了精確的模板;

②鹼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複製能夠準確進行。

8、意義:將遺傳信息從親代傳給子代,從而保持遺傳信息的連續性

簡記:一所、二期、三步、四條件

  高中生物必修二必備知識

遺傳的分子基礎

1.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

(1)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實驗過程:該實驗共分四組,分別由R型、S型、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感染小鼠,最後由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R型細菌混合感染小鼠,觀察小鼠的死活,並試圖從死亡的小鼠體內提取S型細菌。

實驗結果:將R型、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感染小鼠,小鼠均不死亡;S型、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R型細菌混合感染小鼠,小鼠死亡,並且從死亡小鼠體內提取出S型細菌。

(2)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實驗結論: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使R型細菌發生了轉化,從而使小鼠死亡。

(3)艾弗裏證明遺傳物質是DNA的實驗過程:讓R型細菌分別與S型細菌的DNA、蛋白質、多糖等物質分別混合,並分別在固體培養基上培養,觀察哪組能產生S型細菌表面光滑的菌落特徵。實驗結果:只有與S型細菌的DNA混合的R型細菌接種後能產生S型細菌的菌落特徵。

(4)艾弗裏和他的同事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的結論: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即遺傳物質是DNA。

(5)赫爾希和蔡斯(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操作步驟:首先讓T2 噬菌體分別標記32P、35S,然後分別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一段時間後振盪、離心,之後觀察放射性在試管的上清液還是沉澱中。

實驗結果:標記32P的組放射性主要在沉澱中,而標記5S的組放射性集中在上清液中。

拓展:

①T2 噬菌體侵染細菌後,合成自身組分所需的物質和原料均從細菌中來。

②獲得含5S 和32P標記的 T2 噬菌體的方法是首先在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培養基中培養大腸桿菌,之後再接種T2噬菌體,連續多代培養從而獲得含有放射性的噬菌體。

③在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最關鍵的實驗設計思路是將噬菌體的DNA 和蛋白質分離,分別考察對子代噬菌體的影響作用。

④這個實驗過程不能證明 DNA 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由於其他生物有的遺傳物質是RNA,而此實驗不能進一步證明。

⑤這個實驗不能證明蛋白質是遺傳物質,因為蛋白質在形成子代噬菌體的過程中不能發揮遺傳物質的作用。

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

(6)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脱氧核苷酸;R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核糖核苷酸。

(7)DNA 分子的空間結構特點是:首先,DNA 由兩條脱氧核苷酸鏈反向平行構成;其次,DNA分子的外側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連接構成基本骨架,鹼基在內側;鹼基之間通過氫鍵以鹼基互補配對方式連接。

拓展:

①判斷核酸的種類有三種方法,具有符合雙螺旋結構的是DNA,否則可能是RNA;組成如果含有核糖為RNA,如果含有脱氧核糖,則是DNA;組成該分子的鹼基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是DNA,含有尿嘧啶而不含胸腺嘧啶的是RNA。②根據結構功能的統一性原理,地處炎熱地區的生物,其DNA分子的結構應更需要維持穩定性,防止熱變性,所以具有 G、C 鹼基含量高、氫鍵多,

分子的複製

(8)簡述DNA分子複製的過程:DNA分子在解旋酶作用下解旋,之後以細胞核中游離的脱氧核苷酸為原料、以鹼基互補配對為原則、合成子代DNA,之後重新螺旋化。

拓展:

①DNA的複製主要在在細胞分裂的間期進行。

②DNA複製是以親代 DNA 分子的兩條脱氧核苷酸鏈分別作為模板。

③DNA複製的原料是細胞核裏遊離的脱氧核苷酸。

④DNA複製的方式是半保留複製和邊解旋邊複製。

⑤DNA複製的場所主要是細胞核,線粒體和葉綠體中也有。

⑥DNA複製需要的基本條件是模板、原料、能量、酶。

  高中生物知識要點

一、遺傳的分離定律

1.孟德爾遺傳實驗的科學方法

(1)遺傳學實驗的科學雜交實驗包括:人工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首先選擇了相對性狀明顯和嚴格自花傳粉的植物進行雜交,其次運用了科學的統計學分析方法和以嚴謹的科學態度進行研究。

2.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3)分離定律的內容是在雜合體進行自交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隨着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彼此分開,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

(4)分離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彼此分離。

(5)分離定律在雜交育種方面的應用是:選育出顯性性狀的個體後需要進行不斷的自交,以獲得純合子;選育隱性性狀的個體時無需連續自交即可獲得所需的純合子。

拓展:

①判斷性狀的顯隱性關係:兩表現不同的親本雜交子代表現的性狀為顯性性狀;或親本雜交出現 3:1 時,比例高者為顯性性狀。

②一個生物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可以從親本自交是否出現性狀分離來判斷,出現分離則為雜合子。

二、遺傳的自由組合定律

1.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內容

(1)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生的時間為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

拓展:驗證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是通過測交實驗,若測交實驗出現 1:1,則證明符合分離定律;如出現1:1:1:1 則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驗證決定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是否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可通過雜合子自交,如符合 9:3:3:1 及其變式比,則兩對基因位於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如不符合 9:3:3:1,則兩對基因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2)熟練記住雜交組合後代的基因型、表現型的種類和比例,並能熟練應用。

2.基因與性狀的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