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篇關於傷仲永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來源:文萃谷 3.98K

篇一:《傷仲永》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三篇關於傷仲永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附件:

《傷仲永》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單位:山東省臨朐縣城關街道北苑中學

姓名:郭全莉

《傷仲永》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中學生

2、學科:語文

3、課時:1

4、學生課前準備:

1)查閲資料,瞭解王安石這個人物。

2)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3)利用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

【教學課題】

本課是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篇課文,這是一篇借事説理的文言文,,學習本課需要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能複述文中的故事

3)懂得後天接受教育及學習的重要性,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教材分析】

1、課文所處位置及作用

《傷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五篇課文,是這一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個單元安排的是以“成長”為主題的文章,通過了解課文中人物的成長曆程,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成掌中的苦與樂、得與失、成與敗。

《傷仲永》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一篇議論文,作者由方仲永的故事引發議論,説明“一個人能否成才,與天資有關,更與後天所受的教育及自身的學習有關”這一道理,使學生認識到勤奮學習的重要性。

2、課文解讀

本文借事説理,以方仲永的實例,説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兩部分:敍事部分寫方仲永的成長故事;議論部分則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於“受於人者不至”,強調了後天教育的重要。

本文的語言十分精當,平實而又不乏感情色彩

【學情分析】

作為七年級學生來講,學習古文還是比較吃力的,因為他們接觸的古文篇目不多,

對古文僅僅有點初步的認識,這就要求我們仔細引導學生,在認真領悟課文意思的基礎上做主題等方面的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理解重點語句的含義。

2、理解課文內容,能複述文中的故事。

3、通過朗讀課文,領悟藴涵道理,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理解作者對人才毀滅所做的輓歌,體味作者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對人才的摧殘。

2、懂得後天接受教育及學習的重要性,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瞭解故事內容,領悟藴涵道理;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縱向對比的寫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

【教學思路】激情導入—整體感知—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課堂小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世説新語》中的《陳太丘與友期》。你們還記得那個故事中的的陳元方嗎?他有哪些特點?(同學們會説,他聰明、機敏,然而當時只有七歲

……)這樣的故事在歷史上還有很多,你們還能舉一些例子嗎?(大家紛紛發言,如稱象的曹衝、砸缸的司馬光、讓梨的孔融、《鵝》的作者駱賓王……)這些天資聰明的孩子,如果他以後不再學習,會出現什麼後果呢?(同學們都惘然)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板書:傷仲永)

二、介紹作者

上節課老師佈置讓大家課下蒐集有關王安石的介紹,下面我來找學生説一説。(學生紛紛舉手,談自己蒐集到的資料。師最後總結: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江西臨川人,字介甫,晚號半山,慶曆進士,世稱荊公,死後諡號文,故後人又稱他王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註》。)

三、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生標註生字詞。

2、小組合作再讀課文,要求能複述課文中的故事

3、學生自主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逐句翻譯課文,師適當指導,指出並出示重點文言詞語的含義。

四、合作探究

1、速讀課文思考:

方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課文中的哪些詞或句子表現了這些階段的特點?這是採用了一種什麼寫法?

?童年時期:天資聰明 “忽” “即” “立”

少年時期: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不能稱前時之聞”

青年時期:已經和平常人一樣。 “泯然眾人矣”?

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

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後一段)

4、本文為什麼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

(詳寫方仲永才能初露是為了突出他的神童天賦,與後來的“泯然眾人”形成反差,從而突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度和情感如何?

(明確:“傷”。寫可傷之事,説何以可傷之理,字裏行間流露出對一個神童最終“泯然眾人矣”的惋惜之情,對“受於天”而“受於人者不至”者的哀傷之情,態度鮮明。)

五、體驗反思

活動一:辯論

正方:後天教育是成才的關鍵

反方:天資聰穎是成才的關鍵

(學生通過辯論明確“受於天”與“受於人”的關係,深入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

六、教師小結,情感激勵

大家的看法很好,正如大發明家愛迪生所説“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一樣,後天學習、後天教育至關重要。相信大家定會以仲永為鑑,努力學習,刻苦拼搏,拼搏的路上,肯定會遇到挫折,請大家記住:“相信自己,無

論遇到多少坎坷,最終於你的永遠是希望!愛拼才會贏!”

(多媒體播放歌曲《愛拼才會贏》片段,餘音中結束本課。)

七、拓展延伸

方仲永的悲劇給了你什麼啟示? 形成文字寫下來。

八、教學反思:

《傷仲永》是一篇借事説理的文言文。文章以方仲永天資過人到泯然眾人的實例説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文章言簡意深、説理嚴謹,怎樣使學生讀懂並喜歡這篇課文。我從以下幾方面着手:

(一)、激情導入,讓學生想學。

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是上好這堂課的關鍵。我由學生喜歡的話題——神童、天才導入。因為大多數學生會認為神童、天才都會大有作為,反而會對不成大器者表示疑惑,藉着學生的思維,自然導入本課,也給學生一個大大的警示,後天不努力就會一事無成。

(二)、學習文言詞語,疏通文意。

對於文言文的學習,我要求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內容,並將故事複述出來,接下來,學生討論解決疑難問題直到能疏通文意,這一環節主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學習探究,理解言語文意。

為了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我設計如下的思考題:

(1)仲永的才能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文中哪些詞或句子可表現出來?

(2)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仲永的事例,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

(3)、文中哪些文句能體現這個道理?(引導分析最後一段)

(4)、本文為什麼詳寫方仲永才情初露時的的情景?

(5)、通過我們上述分析,你認為作者對方仲永的態度和情感如何?

(學生閲讀思考回答,教師引導學生,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方仲永才能變化的原因,並從中汲取教訓。經過學生的探究、思考,學生才能真正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才是讀懂課文。)

(四)、成功之處

關於“成才的關鍵”的辯論很有意義,雙方學生都各執一詞,言語激烈,滔滔不絕地亮出自己的依據,都想壓倒對方,在辯論中明確問題的核心,找出了問題的

篇二:《傷仲永》教學設計及反思

《傷仲永》 教學設計與教後反思

單位:沂山鎮蔣峪國中

姓名: 張敏

《傷仲永》教學設計及教後反思

一、教學分析

《傷仲永》是一篇文言文,從獨特的角度,表現了教育對兒童成長的重大意義,讀來令人深思。作者先講述了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轉變為一個普通人的經歷,然後由此引發議論,表達了對這位“奇才”的哀傷、惋惜之情。學習這篇文章有助於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七年級學生經過上學期的學習、積累,雖已具備了一定的語文閲讀能力,但是文言閲讀能力還是其中的薄弱環節。因此,教學本文,除了讓學生理解其思想內容以外,主要還是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疏通文意;積累文言知識,打好學習文言文的基礎,在有意識的積累、感悟、運用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情趣。

由於受學校教育資源的限制,教學時我們選擇多媒體教學。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課堂講授為主,多媒體教學有助於優化課堂教學,突破教學重難點。 二、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語,如“隸、異、奇、利、扳、文理、賓客、環謁、泯然”

等。

2、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培養學生閲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認識後天教育的重要性。

4、學習本文借事説理的寫法。 三、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知識;

2、理解方仲永有一個“奇才”而“泯然眾人”的原因。 四、教學難點

瞭解借事説理的寫作技巧。 五、教學過程 (一) 教學流程圖

(二)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要求學生預習課文,瞭解課文大意。 1、導入新課

奧地利著名音樂家莫扎特,3歲時就能在鋼琴上演奏他聽過的樂曲,4歲便能作曲,6歲開始環球演出,甚至被邀請到王宮裏演出,一生作曲無數。被譽為“音樂神童”。今天我們也來讀一個有關音樂神童的故事——《傷仲永》。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逝世後追諡號“文”,世人稱其為王文公。晚年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世稱臨川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在文學中具有突出成就。其詩“學杜得其瘦硬”,擅長於説理與修辭,善於用典故,風格遒(qiú)勁有力,警闢精絕,也有情韻深婉的作品。 著有《臨川先生文集》。(多媒體展示) 2、榜樣示範,記字音

a、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屏幕展示)

邑yì人扳pān 環謁yè稱chèn泯mǐn然 還huán自揚州

b、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人聲鼎沸,讀課文

a、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注意朗讀的節奏和語調。 指導學生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頓:(屏幕出示)

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餘聞之也∕久 賢於材人∕遠矣 b、學生互相練習朗讀。 c、全班學生齊讀。 d、無標點朗讀。 4、齊心協力,譯課文

a、要求學生藉助工具書以及課下注釋,自學疏通文意,並標記文中的字詞

句障礙。

b、小組交流自學成果,並討論文中的疑難問題。 c、教師點撥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

對於課文中特殊用法的詞教師要提醒學生注意:

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通“攀”,牽,引) 父異焉(認為…奇怪) 邑人奇之(對…感到驚奇) 賓客其父(把…當作賓客) 父利其然也(認為…有利可圖)

5、七嘴八舌,明事理

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思考:

a、方仲永這個“曠世奇才”,“奇”在什麼地方?

b、“神通”方仲永最終竟“泯然眾人”,究竟是誰的錯?王安石對這件事是什麼看法?(最後一段講了什麼道理?)

四人小組討論後,共同明確:

a、“奇”在——“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b、方父錯在貪圖小利,愚昧無知。“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邑人錯在過分的吹捧仲永; 仲永錯在毫無主見,隨波逐流; 方母錯在對方父的做法不加以勸誡、制止

……

(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c、學生自由暢談,只要學生明確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即可。

6、各抒己見,表觀點

教師提問:本文借事説理,以仲永為實例,説明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課文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請以“由方仲永想到的”為題,即興説話,角度自定,觀點鮮明,有理有據,思路清楚,語言簡練。(提示:可説説方仲永的故事對家長、學生、老師等人的不同意義。)

篇三:傷仲永教學設計與反思(孫強)

《傷仲永》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單位:臨朐外國語學校

姓名:孫 強

《傷仲永》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重點語句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

2、熟讀課文,複述文中故事。

3、感悟“天才出於勤奮”的道理,明白學習的重要性,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學習重點: 抓住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學習難點:文章的詳略安排,詞類的活用,明白文中所闡明的道理。

教學理念:“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世説新語》。對於故事中的的陳元方印象特別深刻,他聰明、機敏,然而年齡只有七歲。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説説還知道哪些類似的故事?(曹衝稱象、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由學生來講故事。這些天資聰穎的孩子,如果他以後不再學習,會出現什麼後果呢?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這樣的故事。(板書:傷仲永)

二、展示學習目標(讓學生齊讀)

三、預習檢測

1、介紹作者

上節課老師佈置讓大家課下蒐集有關王安石的介紹,下面我來找同學説一説。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收集在《臨川先生文集》和《王荊公詩箋註》。

2、我們以前學過他寫的哪些詩?回憶背誦《泊船瓜洲》、《書湖陰先生壁》等。

3、讀準下列字音:

邑 yì扳 pān謁 yè 稱 chèn

泯 mǐn 卒 zú 夫 fú 還huán

四、誦讀練習

1、聽課文錄音。

2、找學生讀課文。

3、學生評價。

4、教師點播 。(本文的朗讀應帶着惋惜、哀傷的語調去讀。)

五、整體感知,合作探究

1、對照註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內容。找出對文中理解有困難的句子,由學生讀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同學之間互相解難。

(1)重點字的理解

之:“忽啼求之 ”“借旁近與之”“餘聞之也久 ” “不能稱前時之聞”“卒之為眾人”

於:“環謁於邑人” “於舅家見之” “賢於材人遠矣” “受於人者不至”

(2)詞類活用

①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 ...

奇:對……感到驚奇

賓客:以賓客之禮相待,把……當做賓客

②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

利:認為……有利可圖,把……看作有利可圖

2、文章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學生小組內複述課文中的故事。)

3、問題討論:

①課文寫了方仲永才能發展變化經歷了那幾個階段?各有什麼特點?在文中找出依據。

②方仲永由神童淪為平庸之輩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是什麼?

③最後一段講了什麼道理?

④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你認為哪一個階段寫得最詳細?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討論,師生共同總結出問題答案。)

六、課外延伸

從方仲永的悲劇,你想到了什麼?請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為題,即席發言,自己確定發言角度,觀點要鮮明,要有理有據,思路要清楚,語言要簡練。

七、達標檢測

1、填空。

《傷仲永》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他字__________,號_______,世稱__________,是傑出的__________家,__________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世隸耕②或以錢幣乞之 ..

③環謁於邑人 ④泯然眾人矣 ....

⑤不能稱前時之聞 ⑥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

3、朗讀節奏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C.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 D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4、與例句中加點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忽啼求之

A.傳一鄉秀才觀之 B.不能稱前時之聞

C.或以錢幣乞之 D.餘聞之也久

5、翻譯下列句子。

(1)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2)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

(3)不能稱前時之聞。

(4)得為眾人而已耶?

6、方仲永幼年具有怎樣的非凡才能?他的父親為什麼不讓他學習?(用原句回答)

7、方仲永最終“泯然眾人”的原因是什麼?

八、佈置作業

1、蒐集與勤奮有關的名言。

2、做課後第三題。

板書設計

傷仲永

王安石

童年時期:才思敏捷,天賦極高。

少年時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 “不使學”“受於人者不至”

青年時期:才思平庸,與眾無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