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來源:文萃谷 2.01W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圓明園的毀滅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1

  一、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述位於北京西北郊,曾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摻遭侵略者肆意踐踏的景象。字裏行間藴涵着作者對圓明園被毀的惋惜,對圓明圓昔日輝煌景象的讚歎和對侵略者仇恨的情感。以及由這些情感交織成的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責任感與使命感,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的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作者這樣獨具匠心的安排更能激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之情。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把閲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使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瞭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過。

(2)、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重點分析:

讓學生了解昔日圓明園的輝煌景象以及體會圓明園遭到毀滅的慘痛。由於昔日的圓明園已不復存在,其精美、壯觀,只能通過語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只有讓學生充分感知語言,品味語言,才能激起學生對昔日圓明園的無比熱愛、無限嚮往,這樣,為學習“毀滅”部分的教學埋下伏筆,以愛激恨,從而激發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難點分析:

運用媒體素材,引導學生把閲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再現圓明園的輝煌,只有愛之深,才會“恨之切”。從而激發學生不忘國恥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教學策略分析:

因為課文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消失,無法再現其精美壯觀,只能從語言文字中理解,教學時,要以理解語言文字為主,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選取適當的課外材料為烘托,實現圓明園輝煌景觀在學生的腦海中的再現。因此。我採用“電教輔助手段,再現昔日圓明園的宏偉建築和各種奇珍異寶”。引導學生深入課文,從而完成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六、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四年級的學生,從年齡特徵來看,該年齡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注意力比較持久,知識面較寬,已具備了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理解能力,他們善於探索,敢於質疑,敢於創新。但當今學生對圓明園的瞭解一般僅限於文字介紹,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信息資源,創設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其在圖、文、聲、像等信息刺激下充分感知,從而激發學生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蓄起滿腔的情感波瀾。

1、師:(深情地)人們常説:希臘有巴特農神廟,埃及有金字塔,羅馬有鬥獸場,巴黎有聖母院,而東方有圓明園。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經寫到: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類的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然而,這座被譽為萬圓之園的皇家園林已經消失了,現在,我們看見的只是矗立在雜草從中的殘垣斷壁了。(出示三副廢墟圖)

2、師:同學們,圓明園是被誰毀滅的。(生:英法聯軍)

英法聯軍又是怎樣毀滅圓明園的呢?讓我們帶着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二)、體會毀滅——奠定正確的情感基調。

1、出示課件,學習第五自然段。

(1)、師:英法聯軍實在太卑鄙、太野蠻了,課文是用那些詞語來描寫的呢?請快速瀏覽第五自然段,找一找。

(2)、學生回答(老師用熒光筆畫出相關詞語),學生朗讀並體會這些詞語。

(3)、老師:面對侵略者的野蠻行徑,你最想説什麼?(並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感受朗讀這段話)

(4)、老師:就這樣,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化為了灰燼;建築藝術的精華,也化為了灰燼,付出了幾個世紀的辛勞統統化為了灰燼。(板書 三個化為灰燼)

2、出示課件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2)老師:圓明園的損失有多大?(生: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不可估量”)

(3)老師:文中一共用了幾個“不可估量”?(生:兩個)(板書兩個不可估量)

(4)老師:看着這兩個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樣的?(生:傷心、悲痛)

(5)老師:這樣的傷心,這樣的氣憤可以估量嗎?(生:不可估量)(老師再次板書不可估量)

(6)老師:讓我們把這句話告訴自己,告訴在場的老師,告訴全世界的人。(學生感情朗讀)

(三)、深情追憶——抒發曾經的自豪之情。

1、過渡:有不可估量的損失,就説明它一定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那麼,昔日的圓明園究竟有些什麼,讓我們説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呢?請結合第二、三、四自然段説一説。

(1)、學生回答,老師出示第三自然段,並用熒光筆畫出“有”。

(2)、老師:文中描寫圓明園的宏偉建築,一共用了幾個有“有”(七個)圓明園僅僅是這七個有嗎?(生:不是)那麼,需要幾個有呢?(生:許多個)你是從哪些詞語中找到了“有”?(生:飽覽……)

(3)、圓明園有這麼多景點,想看看嗎?(生:想)

(4)、出示配樂圖片,讓學生盡情欣賞。

(5)、老師:美嗎?(生:美)假如我們能在這美麗迷人的園林中痛快地暢遊,你心中是什麼感覺呀。

(6)、老師:是啊,你説得太好了,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

(7)、出示課件,學生品讀“漫步園內……”句子。

2、學習第四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有宏偉的建築,還有最珍貴的歷史文物,請看。(出示配樂圖片)

(2)老師:老師收集到的這些令同學們驚歎不已的`圖片,只是圓明園數億萬計的文物中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他們不僅價值連城,更是中國文明、世界文明發展的歷史見證,所以稱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出示課件)

3、學習第二段

(1)、過渡:圓明園不僅建築宏偉,珍藏豐富,它的總體佈局也是很獨特的,請看。(出示佈局圖)

(2)、老師講解,並提問學生,課文是用哪個詞形容圓明園的總體佈局的呢?重點理解“眾星拱月”。

4、教師小結:圓明園就憑着巧妙的設計,宏偉的建築,豐富的珍藏,成為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課文用這兩句話很好地概括了圓明園的價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出示課件)

(1)、用“是……也是……”這個關聯詞把這兩句話連成一句話。

(2)、大聲朗讀這句話。

(五)、觀看錄象——宣泄噴湧而出的情感。

1、過渡:多好的園林啊,可是這一切都已經不存在了,這一切早就被英法聯軍的一把火無情地燒燬了。

2、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象片段。

3、片終,出示大火不停在畫面飛旋撲閃,並響起《江河水》這首比較傷感的二胡曲子。稍後,屏幕上打出一行字:這把火,燒燬了——(填空)

4、老師:這把火燒燬了什麼,請你把它寫在紙上,寫在你的心裏。(學生動筆寫)

5、老師:來,告訴大家,這把火可燒燬什麼?(讓學生自由説,老師作適當的評價)

6、教師小結:這把大火可以燒燬舉世聞名的圓明園,卻燒不毀侵略者的滔天罪行,燒不毀中華民族的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就像這首詩歌寫的一樣。(出示課件)

7、學生齊讀詩歌。

(六)、拓展延伸——打開學生的理性思考。

1、過渡:這個痛苦的恥辱一直刻在我們的心理整整147年了,正是因為這把火,喚醒了千千萬萬渾渾惡惡的中國人;正是因為這把火,激起了我們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們的祖國變得強大起來了,有人提議,(出示課件)要重建圓明園,對於這個問題,你有什麼看法?請和四人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2、學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見。

3、教師小結:不管是不是重建,老師都感到非常欣慰,重要的是老師看到了同學們那顆真摯的愛國心啊!

4、老師小結:同學們,忘記歷史,就是背叛,為了讓火燒圓明園的悲劇不再重演,讓我們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出示課件,“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2

  一、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是國小語文第九冊第三單元中的一篇略讀課文,這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是讓學生通過學習讀懂課文、理解課文。

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過程,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比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無比憎恨。圍繞這一中心,作者先概括指出圓明園毀滅的損失“不可估量”,再具體介紹了當年圓明園的輝煌建築和珍貴文物,從而突出它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最後講述了英法侵略者毀滅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從而激起人們對侵略者的無比仇恨。作者通過美與醜,善與惡的對比,把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貫穿於全文始終。通過一課時的學習,使學生能夠了解到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軍損毀後的慘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但是由於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生活實際都比較遠,在教學中,我們利用了信息資源、現代化手段來跨越時空的界限,通過學生上網查詢資料,使學生對圓明園的瞭解更加豐富,更貼近生活。

  二、設計思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新思路,在教學設計,我利用網絡資源和多媒體課件資源,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大力的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養成一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課前參與、課中探究、課後拓展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識量。使信息技術成為學生學習的有力工具。

課前參與就是學生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之前,學生自主預習課文,初步瞭解所學內容,確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然後他們通過上網查詢、收集有關資料,如:文字、圖片等,然後進行分析歸納。這樣,為學生學習課文、深入瞭解課文奠定了基礎,使學生帶着自己的感悟與問題走進課堂,促進了課上的學習。

課中探究就是課上,學生利用自己整理的資源真正的動起來,參與課堂,自己動手動腦,進行探究“為什麼説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在彙報交流中學生結合資料學習文本,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理解課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精神。

課後拓展,應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寫的慾望,使讀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將要下課時,我引導學生生成新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把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再一次的應用信息技術小組合作開展課後實踐活動。

這樣,整節課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 自學生字新詞,瞭解課文內容。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表現出對祖國燦爛文化的讚歎和對侵略者的痛恨。

3、瞭解圓明園的昔日輝煌及毀滅的過程,喚起學生捍衞祖國神聖尊嚴的責任感。

  教學重點:

瞭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軍損毀後的慘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 學生的信息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出示圖片,學生欣賞。

解説: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它曾被人們譽為“人間天堂”、萬園之園,法國大文豪雨果也曾這樣讚美它:“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類的一大奇蹟,這個奇蹟就是圓明園。”遺憾的是昔日那些美麗的景色如今已經煙消雲散,被一場無情的大火化為灰燼。今天,我們就一起回顧這段屈辱的歷史《圓明園的毀滅》

2、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欣賞由老師解説配樂圖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圓明園的地位價值及毀滅的惋惜。讓學生真正融入到音樂、文字、圖像中去,深入其中,進入情境,為學習課文,鋪設好了情感場。

  二、課中探究:

  (一)感知課文、整體把握

學生自由讀課文,想:昔日的圓明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概括得出: 舉世聞名

  (二)運用資源、共同探究

1、學生默讀課文2-4節,想:為什麼説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教師巡視指導學法。

2、交流彙報:

a宏偉建築:

(1)學生結合資料理解課文,體會讀讀。

(2)指名讀1—4句,閉眼想象圓明園中的宏偉建築。

(3)出示佈局圖,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建築?

(4)學生帶着體會到的感受讀最後一句話。

漫步園內,有如漫遊在天南海北,飽覽着中外風景名勝;流連期間,彷彿置身在幻想的境界裏。

b歷史文物:

(1) 學生結合資料理解課文,體會讀

(2)問:你説收藏着珍貴文物的圓明園又可以稱之為什麼?

(3)齊讀最後一句話。

學生圍繞着“為什麼説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他們通過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及課前整理的圖片、文字信息資源瞭解到了圓明園的建築很美,歷史文物很多。然後在彙報交流中學生結合資料學習文本,他們在信息的獲取加工中理解課文,使他們進一步體會到圓明園建築的宏偉、歷史文物的珍貴。這樣,信息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搭建了自主學習的平台,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利用媒體 深刻感悟

昔日輝煌:

1、出示課件

2、學生説説看後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化為灰燼:

1、導:同學們,就是這麼一個讓我們為之自豪,為之驕傲的圓明園,就在短短的幾天時間裏,變成了廢墟,它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讓我們看看那慘痛的一幕吧!

2、播放《火燒圓明園》的錄像。

3、帶着你的感受自己體會讀最後一節

問:同學們,圓明園為什麼會毀滅呢?

4、引導讀:圓明園是建築史上一個奇蹟,一個神話,可就是這樣的一座具有傳奇色彩,耗資巨大的皇家園林卻毀在了侵略者在1860年10月的一場大火中。同學們, 下面我們一起讀最後一節,請把你們無法釋懷的痛、滿腔的恨讀出來。

5、引讀:侵略者毀掉的不僅是中國,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所以,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訴我們:

為了讓學生深刻感悟到“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我再一次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了體會圓明園輝煌的情境:看圓明園昔日輝煌的影視片段,看後學生不僅體會到了這就是舉世聞名;同時也使全體學生入境入情,從而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這樣使學生感悟、表達等綜合素養得到了培養。

當學生用讀在抒發自己的自豪感後,我播放了圓明園的毀滅的影視片段,將英法聯軍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展現於課堂,我進一步激情導讀。這時學生情感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在讀中去感受侵略者的野蠻,去表達對侵略軍的刻骨仇恨。

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學生置身在當時的環境中,強化了直觀感受,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三、課外延伸

1、讀寫結合

圓明園被燒燬了,這個損失確實是巨大的、無法彌補的。如今,145年的風風雨雨已經過去了,圓明園的廢墟始終屹立在那裏,它記載着帝國主義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記載着中華民族那段飽受屈辱的苦難歷史。同學們,假如此時此刻,你站在圓明園的廢墟旁,你會想些什麼呢?請你把它寫下來

學生寫後讀一讀。

望着燒後的廢墟,配着低沉的音樂,我進一步煽情,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此時的學生已經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到了不吐不快的程度了。這樣,信息技術的應用,激發了學生寫的慾望,使讀寫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2、小結:忘卻歷史就是背叛,為了讓火燒圓明園的悲劇永遠不再重演,讓我們時刻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3、佈置作業:我們的課馬上就要結束了,但是,圓明園的還立在那裏,望着它,你還想知道什麼呢?下課之後,請同學們分組合作再來查找一些資料,然後把你們知道的發到學校論壇。

為了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識量。在課後,我引導學生生成新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把知識延伸到課外。讓學生再一次的應用信息技術小組合作開展課後實踐活動。這再一次體現了學生的主動性、信息技術的工具性。

  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宏偉建築

舉世聞名 化為灰燼

珍貴文物

  教學反思:

1、本堂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普通教學環境下,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根據自己的需求自主學習,瞭解有關圓明園的歷史、風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及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這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這節語文課和現代信息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養成一種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應用信息技術課前參與、課中探究、課後拓展的學習習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