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第6單元第30課《詩四首(第二課時)》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1.15W

  【教學目標】

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第6單元第30課《詩四首(第二課時)》的教案

  知識目標

1.瞭解四首詩相關的背景知識。

2.瞭解四首詩的思想內容、藝術特色及語言風格。

3.瞭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4.背誦並默寫四首詩。

  能力目標

1.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體會詩歌特有的節奏及韻律,感受其聲韻美;在反覆誦讀中,理解詩意,感悟詩情。

2.分析四首詩中的景物描寫,體味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賞析作品的意境美。

3.揣摩品味詩中精彩語句的含義和技巧,並使之瞭然於心,成為自己的語言財富。

  德育目標

這四首詩,描繪自然山水,歌詠田園風光,文筆優美,情真意醇。學習它們,可以激發靈性,陶冶情操,豐富文化積累。

  【教學重點】

1.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

2.背誦並默寫四首詩。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想像,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通過朗讀,把握其節奏韻律,感受古典詩歌的聲韻美。通過反覆吟誦,逐步加深對詩意的理解,要求眼到、口到、心到,把自己融入詩歌中去,用自己的聲音傳達詩人的心聲。

2.聯想法。古典詩歌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教學時宜讓學生充分張開聯想的翅膀,想像作品的畫面,充分體會詩歌的意境。

3.點撥法。抓住關鍵詩句進行點撥,以點帶面,以利學生對作品的整體理解。

4.討論法。學生互動,交流讀詩的感受以及對詩歌的認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今天我們學習唐朝兩位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的詩作《渡荊門送別》、《登岳陽樓》。

二、指導學生自讀《渡荊門送別》

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請一位同學介紹李白,並背誦李白的詩歌一二首。

教師補充:李白是我國偉大的詩人,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是唐代詩壇最傑出的代表之一,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讀書漫遊,廣泛地接觸了中國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響與薰陶。25歲時,李白結束了蜀中生活,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開始了以安陸為中心的.16年漫遊生活。半個中國的奇山異水,多種多樣的社會生活,高昂強烈的時代精神,極大地開闊了他的胸懷,增長了他的社會閲歷,為他的詩歌創作成就奠定了豐厚的基礎。李白詩的藝術特色是想像豐富,氣勢奔騰,風格豪放飄逸。

《渡荊門送別》是詩人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荊門時所作。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楚國故地遊覽。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節奏、韻律及情調。

節奏劃分如下: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3.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意。

4.教師可設計一些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問題如下:

(1)找出詩中的寫景句,通過想像詩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寫的特徵。

(2)詩中流露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3)這首詩最打動你的是什麼?請説明理由。

學生四人為一組,小組內討論交流,爭取人人發言,然後各組選一個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明確:(1)詩中的寫景句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隨着船的移動,兩岸的景色像畫卷一樣展現、變換,作者描繪了舟過荊門時所見景色。“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寫山勢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荊門,兩岸的地勢由山脈過渡到平原,山巒從作者的視野中一點點地消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江水衝下山巒向着廣闊的原野奔騰而去。一個“隨”字給山野以動感,一個“入”字寫出了江水奔騰的氣勢。

寫完山勢、流水,詩人又以移步換景法從不同角度寫長江的近景、遠景。“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長江流過荊門以下,河道迂曲,流速減慢。晚上,江面平靜時,俯視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似的。“雲生結海樓”是日間仰視所見。白天,仰望天空,雲彩興起,變幻無窮,結成了海市蜃樓般的奇景。

頷聯從正面描寫。頸聯採用襯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雲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

(2)頷聯、頸聯細緻入微地刻畫了長江江面開闊、兩岸平曠的景色,融進了詩人初次見到平原大江時那種新鮮、欣喜、激動的感情。詩的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抒發了思鄉的情感。長江水自蜀東流而下,所以詩人稱其為“故鄉水”,詩人此次遠行,怎能不留戀自己的故鄉呢?但詩人不説自己思鄉,而説故鄉水戀戀不捨地一路送“我”遠行,抒發了詩人濃重的懷念惜別之情。

(3)教師提示學生可以從整體構思、意境、語言、表現手法等幾個角度來説。

從構思看:題目“渡荊門送別”,“渡荊門”包括前三聯,尾聯照應詩題中的“送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偉,想像瑰麗。抓住兩聯寫景名句,特別是頷聯,要求學生通過想像,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從語言看: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從表現手法看:①寫景部分,詩人坐在船上沿途觀賞,一路看來,眼前的景物逐漸變化,這是“移步換景”的寫法;②“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寫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③“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江水以情意。

……

只要學生談出一點即是收穫,教師當以鼓勵激發為主。

5.學生齊背《渡荊門送別》。

三、指導學生賞析《登岳陽樓》

1.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請一位同學介紹陳與義。

教師補充:

陳與義(1090~1138),宋代詩人。字去非,自號簡齋。洛陽(今屬河南)人。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創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詩風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詩受到徽宗的賞識。南遷之後,經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轉學杜甫。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著有《 簡齋集》。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作就以靖康之難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在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歲那年,登進士第,授文林郎。他精於繪畫,擅長書法,更以詩名於當世,深受皇帝賞識,官職屢遷,但也不知不覺地捲進了政治鬥爭的漩渦。靖康之難發生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做監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本課所選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2.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把握節奏 、韻律及情調。

3.學生藉助註釋、工具書,整體感知詩意。

4.教師可設計一些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問題如下:

① “洞庭之東江水西”這句詩寫什麼?怎麼寫的?

② “簾旌不動夕陽遲”這句詩寫什麼?有什麼特點?

③ 頷聯的風格有什麼變化?

④ 頸聯通過敍事抒發了什麼感情?

⑤ “白頭弔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恨悲”

⑥ 怎樣理解尾聯中加線的詞語?

⑦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要點提示:

全詩緊緊圍繞“悲”字展開。

首聯第一句“洞庭之東江水西”,橫空出世,從大處着筆,將岳陽樓的地理位置直接點出:在煙波浩淼的洞庭湖的東邊,在奔騰浩蕩的長江之西。不由得讓人想起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看到這氣勢非凡的語句,讓人不由得心馳神往,但第二句卻筆鋒一轉,不再是空闊無邊的壯景,而是描繪出一副寧靜的畫面,“簾旌不動夕陽遲”,舉目所見的是蒼茫的暮色,簾旌一動不動,夕陽緩緩西沉,殘陽如血,鋪於水面,湖面一般冷綠一半紅,看上去風平浪靜,有些慘淡,有些寂寞,有些蒼涼。景之悽迷襯托人之悲愁。此句乃以景傳情也。

頷聯由上句平靜的景物描寫轉而進行強烈的抒情。“登臨吳蜀橫分地”,既説登臨的地理位置,也在回顧歷史,當年吳蜀爭奪荊州的歷史似乎再度重現,吳蜀兩軍相爭,互相廝殺,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人聲,馬蹄聲,兵器撞擊聲……聲聲不絕於耳。歷史的遼遠、戰場的血腥似乎又出現在眼前,戰爭,戰爭,戰爭給人們帶來了什麼?思及此,“徙倚湖山欲暮時”,面對滿眼的湖光山色,詩人卻無心欣賞,獨自徘徊,是因為有滿懷的愁緒,有滿腹的心事啊,而在這蒼茫的湖山暮色之下,徘徊的身影拉長,拉長,正如作者理不清、剪不斷的愁情,更增添了幾許悵惘、落寞之感。憶歷史,思往事,感時世,心悲切。

頸聯“萬里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詩人發出了痛苦的吶喊,為什麼偏偏會憶起吳蜀之戰,那是因為詩人在歷靖康之變後飽嘗戰爭之苦:萬里逃難,南奔襄漢,顛沛湘湖,流離失所。這正是詩人悲之所在啊。“萬里”、“三年”分別從時空的跨度來敍其遭遇之悲,讀之讓人感慨萬千。登高望遠不但不能減輕心中的悲苦,反而更添幾許愁緒。這無邊無際的愁緒當“望遠”“憑危”時更如一江秋水滾滾而出。如李煜“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如崔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登高望遠懷鄉思家,乃人之常情也,更何況飽嘗無限家國之痛的詩人呢?國破家亡的切膚之痛早已深入骨髓了啊?此句將詩人的悲、傷、哀、痛推向了極致。

尾聯“白頭弔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似乎是詩人顧影自憐的喃喃自語,未老先衰頭已白,為國事,為家事,為自己,為那些與自己一樣國破家亡的同鄉們焦慮、憂愁,弔古傷今,感懷傷時,在秋霜的季節裏,更覺時世如風霜相逼,冷峭之極。那衰老的枯木、那蒼涼的湖面,何嘗不像自己呢?淪落天涯無盡的淒涼,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一切盡在不言中。

小結:這首詩通過登樓觀感,抒發了詩人輾轉江湘、顛沛流離之苦,國

家甌缺、中原動盪之憂,以及老大傷悲的落寞情懷。

(只要學生談出一點即是收穫,教師當以鼓勵激發為主。)

6.比較閲讀杜甫的《登高》《登岳陽樓》。

7.學生齊背《登岳陽樓》(其一)。

四、背誦默寫兩首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