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學習在英語專業論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來源:文萃谷 1.14W

  1 . 引言

合作學習在英語專業論文寫作課程中的應用論文

畢業論文是考查學生綜合能力,評估學業成績的一個重要方式。但是目前有調查顯示,英語本科生論文存在種種問題,一方面因為學生本身能力缺乏或態度不正,因而在選題方向、語言表達、開題報告、論文格式等方面有諸多困難;另一方面,由於指導教師本身不夠重視,大多數學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不能受到有效的指導,因而半數以上的學生並未從做論文中得到應有的收穫。許多研究者指出,要提高論文的質量,有效的途徑之一就是開設專門的論文寫作課。目前國內許多高校也都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大連外國語學院、北京師範大學、天津外國語學院、四川外國語學院的英語專業都將該門課程設為專業必修課。

  2 . 英語專業論文寫作課程面臨難題

關於英語專業論文寫作課程的教學方式,目前鮮有研究。事實上,儘管該課程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具體,教材多樣,但教學卻不易開展。寫作課是個輸出性很強的課程,通常需要安排大量的寫作練習,讓學生實踐各種寫作策略,同時教師會對作文進行批改和講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升能力。但論文寫作課卻是一門輸入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很難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參與論文寫作的實踐。因為一篇論文一般都要在3000字以上,且很多教師都要教授幾個班級,如果要求每位學生都完成一篇論文,教師的工作量是難以想象的。所以教師一般不會安排寫作任務,上課以理論為主,主要講解如何選題、開題,如何撰寫引言、正文、結論、摘要以及文獻引用的規範和格式,這樣容易流於表面和空洞。此外,因為老師所講內容教材上大部分已經涵蓋,學生會覺得老師僅僅只是照本宣科,毫無創意,因而興趣索然,教學效果堪憂。教師也覺得該課程不易教學,雖然認真準備,補充各種例子,但因為學生從沒寫作英語論文的經歷或缺乏必要的知識背景,很難跟老師進行對話或互動,因而課堂氣氛沉悶,令教師的積極性倍感受挫。

  3 . 解決辦法——合作學習

如何讓學生有效地參與寫作實踐同時又能適當減輕教師的工作量?一個解決的辦法就是合作學習:讓3、4位學生組成一組,共同完成一篇3000字左右的論文的寫作。這一方面可以增加該課程的輸出活動,讓所有學生都親身經歷論文寫作的各個階段,感受其中的困難和不易,從而產生學習的渴望和動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每個小組,而不是每位學生完成一篇論文,教師指導和批改論文的數量可以減少約四分之三,極大地減輕了教師的壓力。

3 . 1 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學習,通過討論、協商和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或實現學習目標。合作學習在西方國家非常盛行,從國小到大學都積極倡導該教學方法,但中國因為特殊的教育體制和文化心理,合作學習並沒有受到特別的推崇。

有關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有兩大來源:動機論和認知論(Slavin, 1995)。動機論是基於Deutsh(1949)提出的三種不同的目標結構:合作式目標、競爭式目標和個人式目標。合作式目標指每位成員的努力促成目標的實現;競爭式目標指個人的努力會妨礙他人目標的實現;個人式目標指個人的努力不會影響他人目標的實現。這三種目標結構中只有合作式目標能夠促進學生間積極的相互依賴,建立健康的學習氛圍。如果在教學中過分強調競爭性目標,帶來的結果是個別學生的成功和大部分學生的'失敗,導致大部分學生將成功看作遙不可及的事,在心理上也與優秀的學生產生距離感甚至排斥感。但如果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起學習,相互間不再作為競爭對手存在,而是為了共同目標而奮鬥的同伴,相互鼓勵,相互幫助,就可以形成更融洽和諧的學習氣氛,緩解學生間的對立情緒。Slavin發現在合作學習小組中作出貢獻的優秀學生在班上能夠擁有很高的地位和威望,而在傳統班級中卻容易被孤立。

另一理論基礎為認知論,包括認知發展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和認知加工論(elaboration theories)(Slavin, 1995)。發展論認為,與同伴的互動能夠促進學習。根據維果斯基的“最近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假設,學生經過教師指導或同伴的互動能夠從現有的水平發展到其潛在的水平,即原來需要老師或同學幫助才能掌握的能力最後成為學生獨立掌握的能力,所以同學的合作和協助有利於能力的提高。皮亞傑也認為,語言、符號系統等能力只有通過與別人的互動才能獲得。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共同協商,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原本一人無法完成的任務因為大家的齊心協力而圓滿完成,每一位組員都從解決任務的過程中得到能力的鍛鍊和知識的提升。

認知加工論從記憶和信息提取的角度論證合作之所以能夠促進學習的原理。認知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習者只有對信息進行認知的重構或加工,才能使信息在記憶中被保留或與已有的記憶建立聯繫(Wittrock, 1978)。比如,撰寫講座的總結比單純的記筆記更能促進學習,因為前者要求對信息進行重組,去粗取精,而後者僅僅是信息的記錄。在合作學習中,學生需要對具體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商量,提出各自的想法,並試圖讓組員接受自己的想法。當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想法轉化為語言,解釋給他人聽時,就完成了一個信息的整合和重構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不斷地反覆,就能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和提升。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