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公開課教案

來源:文萃谷 2.16W

師:同學們喜歡看電影嗎?

《錢學森》公開課教案

生:喜歡。

師:説到電影,我想請教一下,你們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影大師是誰嗎?

生:張藝謀!

師:張藝謀是我國當代著名的電影導演,暫時還不是世界最著名的電影大師。當然,我們希望他努力爭取。

生:卓別林!

師:對!你怎麼知道的?

生:我在電視裏看到的,説卓別林是電影之父。

師:對!電影之父。(板書。)在電影這一行業裏他是老大!算是祖師爺了,誰還知道哪些“之父”?

生:音樂之父貝多芬。

生:鋼琴之父李斯特。

生:炸藥之父諾貝爾。

師:在中國,也有一個人被譽為“導彈之父”,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生:不知道。

師:他就是放棄了在美國優厚的待遇,毅然回國的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板書:錢學森。)錢學森,194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隨後留學美國。當時,錢學森享受着優厚的待遇,但是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身的祖國。經過五年的漫長歲月,1955年10月1日,他終於回到了闊別多年的祖國。為我國的火箭、導彈的研究和發射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想不想讀課文?

生:想。

師:好!放開聲音,以自身喜歡的方式去讀課文。

(一會兒,同學基本讀完。)

生:還想讀嗎?

生:想。

師:真話假話?

生:真話。

師:好,想讀的請舉手。好了,時間到,再舉手也不算了,就你們這些人讀,你們舉手最快,獲得了讀課文的權利,請你們起立齊讀課文第一節。(對沒有舉手的同學)等他們第一節讀完了,你們才有權利接着讀。當然,假如誰讀累了,隨時可以坐下來歇一歇,誰想讀了再站起來讀,好嗎?

生:好!

師:開始讀吧。

(局部同學齊讀課文第一節,緊接着全班同學陸續接着讀,直至全文讀完。)

師:聽你們整齊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不過,現在我想學一學齊泯王,不聽你們齊奏,想聽你們一個一個地吹,見識一下你們各人的真功夫。誰敢出來?

(生無人舉手。)

師:被嚇住了?都想當南郭先生?

(生笑,眾笑。)

師:(有一同學舉手。)好!他站起來了,站起來就證明自身不是南郭先生,有勇氣!

(該生讀課文。)

師:讀得不錯,你百分之百不是南郭先生!不過有個字音要注意一下,“屈指一算”讀“qū”,不讀“qǔ”,你讀,再讀,全班讀。“魂牽夢繞”的“繞”讀第四聲,不讀第三聲。這是個多音字。讀!再讀!

師:誰來接着讀課文?

(一生讀下一節。讀到“赴美國留學”,師示意停下。)

師:停。這個“赴”字是個生字,怎麼記住?

生:姓“趙”的“趙”字“×”換成“卜”就行了。

師:閉起眼睛寫一下。“赴”是什麼意思?

生:到的意思。

師:對!還可以怎麼説?

生:去。

師:也對。但這裏為什麼不用“去”或“到”?(略停)“赴”是書面語,而“去”和“到”有時可以作口頭語使用。所以“赴”字一般用在比較正規的書面語中。比方在電視新聞裏經常聽到“總書記攜夫人赴某某國訪問,而不説“去”或“到”某某國訪問。好,接着説。

(一生讀到“富裕”時,師示意停下。)

師:停。還得打斷你一下。看老師寫這個“富裕”的“裕”字。“裕”字怎麼解?

生:“裕”就是富的意思。

師:怎麼知道的?

生:“裕”字左邊是衣字旁,右邊是個“谷”,一個是穿的,一個是吃的。

師:吃穿都有了,豐衣足食了,還不富裕嗎?對吧?

生:對!

師:你真聰明。從字形上就看出字的意思了。其實這也是我們祖先的一種造字方法,有一些字的字形就代表了它的意思。比方“孬”讀“nāo”,意思就是不好,差勁。“不正”合起來就是“歪”wāi,兩個“木”就是“林”,三個“木”就是森林的“森”。

(邊説邊板書這幾個字。)

師:下一段?請你來讀。(指一生。)

生:(讀)“……歡度中華民族的保守節日。”(師示意停。)

師:除了中秋節外,還有哪些中華民族的保守節日?

生:春節。

生:重陽節。

生:元宵節。

生:“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

師:保守節日是指世代相傳的、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的慶祝活動或祭祀儀式等。“五一”勞動節、“三八”婦女節、“六一兒童節等是國際性的節日,不是咱們中國所特有的保守節日。明白嗎?

生:明白。

(生讀到“興奮”時,這段正好讀完。)

師:注意,最後一個詞“興奮”讀第一聲“xīng”。讀,再讀。新中國剛剛誕生,又碰上中秋佳節,幾個留同學,一羣好朋友,對月抒懷,談得格外興奮。怎樣讀才叫興奮呢?誰再來讀讀?

(生再讀這一段。)

師:好,繼續下一段,後面那位高個子女孩,你來讀。

(生讀到“袒露”時,師正音,釋義。)

師:這裏“露”讀“lù”,跟我讀“露,袒露”,再讀,再讀。這是個多音字,還讀“lòu”,只是用在“露馬腳”、“露餡”中讀“lòu”音,其餘都讀“lù”。“袒露”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生:吐露。

生:流露。

生:流露。

生:表達。

師:(生讀到“運載火箭”時,師正音。)“運載”的“載”讀第三聲“zǎi”,跟我讀,“載,運載”,再讀,再讀。“載”也是個多音字。只是在“載歌載舞”中讀“zài”。

師:剛才我們已經把課文讀了兩遍了吧?

生:嗯。

師:我告訴大家,學語文一定要靠讀,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就讀準了,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就讀順了,不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也就明白了。當然,學語文又不能光是讀,都讓你們讀去了,讀完下課,各走各的,讀了以後各人有什麼感受,有什麼體會,有什麼發現,有什麼疑問,大家相互都不知道,那又何必要幾十個人擠在這一間屋子裏幹什麼呢?對吧?那你們説,不光要讀,還要幹什麼?

生:還要説讀書後的感受。

師:對!還有?

生:談談不理解的地方。

生:説説自身的收穫。

師:對!只要是自身的體會、感受、困惑、發現,就要堅持自身的觀點,實話實説。一句話,不論你有什麼想法,怎麼想的就怎麼説。好了,現在我還想請大家讀課文,不過這一遍要求提高了,讀完後要談一談自身的想法。建議大家默讀,這樣便於考慮,可以在你認為有想法的地方勾勾畫畫,作個批註。會作批註嗎?

(生默讀課文,作批註。)

師:我們來交流一下,誰先來説?你是第一個舉手的,發言權應該先給你!

生:我覺得錢學森很偉大!

師:嗯!説得不錯。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讀)“錢學森194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隨後赴美國留學……我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錢學森在美國有那麼高的待遇,生活條件那麼好,可他沒有忘記自身的祖國。他説他是中國人,要為中國人民多做點事。

師:身在異國他鄉,心繫祖國人民。就這段話,誰還有話要説?

生:錢學森説“他是中國人”。他一刻也沒有忘記自身的祖國,我讀了很受感動,我想起了一首歌《我的中國心》。

師:能給大家唱幾句嗎?來!掌聲鼓勵!

生:唱“洋裝雖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國心……”

師:《我的中國心》最初是由香港著名歌手張明敏在80年代的時候演唱的。這首歌唱遍了大江南北,唱出了全世界愛國華人的一起心聲。會唱嗎?來!一起唱!

(師生同唱《我的中國心》,氣氛熱烈。台下掌聲雷動。)

師:唱起這首《我的中國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感覺很激動!

生:感到很自豪!

生:很興奮!

生:很想大喊一聲!

師:喊什麼?

生:(大喊)中國,我愛你!

師:多麼真摯的情感!多麼富有激情的呼喚!你同樣喊出了身在美國心繫中國的錢學森的心聲!有掌握把錢學森的心聲讀出來嗎?

生:有!

生:讀錢學森的話。“我是中國人。我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做準備,為的是回到祖國後能為人民多做點事。”

師:我聽到了深情!誰再來?

(一生激動地再讀錢學森的話。)

師:我聽到了深情而又激動!來!一起讀!

(全班齊讀錢學森的話,羣情激昂!)

師:還有誰有想法?

生:老師,我能先讀一下嗎?

師:當然可以。

生:(讀課文第4節。)當時我們中國剛解放,要錢沒錢,要設備沒設備,就連和他在一起的中國留同學都勸他暫時不要回去。可他卻説,就是因為祖國現在很窮,所以我們要一起去發明,我們應當回去。假如心裏沒有祖國,他怎麼會這樣堅決呢!

師:是啊!中國有句俗話,“子不嫌母醜”,“狗不怨家貧”。祖國就是自身的母親!

生:錢學森明明知道當時我們國家很窮,就是搞起科學研究來也不方便,但他卻放棄了在美國的優越條件。因為他是中國人,他要為自身的祖國和人民做貢獻,他要把汗水和智慧灑在中國的土地上,讓自身的祖國早一天強大起來!

(掌聲。)

生:錢學森的話讓我感動萬分,因為他在美國協助美國人做事情,美國給了他很高的待遇,將來可能會更有前途,而他回國,各方面條件都趕不上美國,假如不是由於他的愛國,那不就是一個傻子嗎?

師:那你説,錢學森傻不傻?

生:我覺得他一點都不傻。因為在美國再好,但美國不是他的家啊。他在中國長大的,怎麼會不要自身的家呢?

(熱烈的'掌聲。)

師:説得多好啊!中國才是他的家!是祖國的山山水水養育了他。祖國的一草一木,一溝一坎都令他難忘;長江、長城,黃山、黃河,無時不在對他深情地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來!我們再來讀一讀錢學森的肺腑之言,感受他那顆熱誠的愛國之心。

(生齊讀錢學森的第二段話。)

師:這段話是錢學森對誰説的?

生:這段話是錢學森對留同學説的。

師:什麼情況下説的?

生:留同學勸他不要回國時説的。

師:錢學森既答覆了留同學們的勸説,又表達了自身的心跡。想一想,假如你是錢學森,説這番話時應是怎樣的心情?

生:激動!

師:對!

生:誠實!

師:缺不了。

生:堅決!

生:堅定!

生:果斷!

師:體會得很好。那你就帶着你的激動,帶着你的誠實,帶着你的堅決和果斷再來讀一讀。

(生齊讀,聲情並茂!)

師:同學們發現沒有,這一節除了寫錢學森的話,還寫了誰的話?

生:還寫了留同學的話。

師:為什麼要寫留同學的話?

生:因為留同學的話正好是個對比。

師:就是説,留同學的話和錢學森的話正好是個對比,對吧?對比着寫,有什麼好處?

生:這樣,就更能突出錢學森的愛國心!

生:一對比,錢學森回國的決心就顯得更堅決了!

師:那我們找找看,課文裏還有沒有這種對比的寫法?快速瀏覽一下。

生:剛才我們學過的第二節就是對比寫法。

師:説具體點。

生:書上説錢學森在美國享受優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優越的工作條件,而錢學森卻要回去。

生:還有課文第一節,(讀)“想到前方就是自身魂牽夢繞的祖國,他多麼希望腳下不是輪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艙壁啊!”這裏用“輪船的甲板”和“火箭的艙壁”作對比。説明錢學森歸國心切!

師:怎麼看出來的?

生:輪船的甲板,説明錢學森是乘船回來的;火箭的艙壁,這説明是坐在火箭裏,火箭的速度比輪船快,説明他盼望早一點回來。

師:分析得很有道理!精彩!看這句話,有一個成語正好能概括它的意思,又能表達錢學森此時的心情,誰知道?

生:歸心似箭!

師:對!但作者為什麼要用火箭作比,而不是飛機或者快艇呢?

生:因為成語不是説“歸心似箭”嗎?

師:當然也有這個“箭”的意思。還有別的嗎?

生:因為火箭是最快的,沒有比它再快的了。

師:也就説明錢學森盼得不能再盼了,急得不能再急了,對吧?

生:對!

師:誰能把這歸心似箭的心情讀得讓大家都能感受到?

(一生讀,不夠理想。)

師:哪個詞語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生:火箭的艙壁。

師:對呀,那就要突出出來呀!

生:(讀)“……而是火箭的艙壁呀!”

師:好!感覺出來了!一起讀!

(生齊讀,語感很好。)

師:還有對比寫法嗎?

生:課文第5節“聽説錢學森準備回國,美國海軍的一位高級將領説:‘錢學森無論到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絕不能讓他離開美國!’”這一段用美國一位將領的話來作對比,突出了錢學森回國的決心一刻也沒有動搖。

師:這位將領的話你是怎麼理解的?

生:是説錢學森是個難得的人才,堅決不能讓他回到中國,這樣美國的損失就大了。

生:説錢學森抵得上五個師,説明他是個威力無比的人才。

師:一個師有多少人?猜猜看。

生:500人。

師:太少了!

生:5000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