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七篇

來源:文萃谷 2.84W

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圓滿進行,常常需要預先準備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要怎麼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教學設計方案合集七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中的生字新詞,正確書寫,並用“一……就”造句。

2、培養學生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3、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區分形近字。

教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教師出示的掛圖,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後説一説圖畫的意思,初步感知這個成語的意思,然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2 課《》,板書課題。

二、進入新課:

(一)、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標上生字的字音,多讀幾遍。

2、在小組內讀課文,數一數,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好自然段序號,小組長檢查是否正確。

3、指名讀課文,訂正生字詞的讀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認識生字:

1、教師用投影列出生字,分小組讀一讀,比一比:誰讀的最正確。

2、觀看投影片,説一説下面的生字哪裏容易寫錯?

“沿” (第五筆是橫折彎,沒有鈎)

“弄” 上下結構,上面是個“王”,下面是:橫、撇、豎。

“錯” 左右結構,左邊是:金字旁,右邊是:橫、豎、豎、橫、豎、橫折、橫、橫。

“渴”與“喝”怎樣區分? (“渴”需要水,所以左邊是三點水;“喝”要用嘴,所以左邊是口字旁)

3、自己讀一讀詞語,然後教師指讀:

井沿 回答 口渴 喝水 別説 弄錯

4、結合書上的圖指一指,説説“井沿”指的是哪?(井的邊)

(三)、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2——3遍)

2、同桌按自然段讀課文,互查字音。

3、教師指名讀,比一比,誰讀的正確、流利。

(四)、用“一……就”造句:

1、讀句子,想想:這兩句話有什麼共同點?

投影片: 我一抬頭就看見天。

爸爸一起牀就去跑步。

共同點:都用上了“一……就”的句式,表示一有前邊的動作出現,必然就會有後邊的行為。

2、自己用“一……就”説句子,互評互改。

(五)、指導生字書寫。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佔格情況。

2、練習描字。

3、在生字本上抄寫字頭,教師進行評價。

三、佈置作業 :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深意,引導學生看問題要

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聯繫上下文以及插圖理解語言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片面的理解,不要做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人。

2、有語氣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懂得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目光短淺、自以為是的道理。

教具準備:投影片(插圖)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入 :

板書:觀天

説説“觀天”是什麼意思?你們有沒有看過天呢?聯繫你的生活實際説説,天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大、美、藍……)

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板書: 坐井

這個題目字面上是什麼意思呀?(坐在井裏看天)到底是誰坐在井裏看天呢?看的結果怎樣呢?

二、進入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指名按自然段讀,説説故事裏都有誰,它們在什麼地方就什麼問題爭論起來。(青蛙和小鳥在一口井處就天到底有多大爭論起來。)

板書: 有多大?

青蛙在什麼地方? (井底)

小鳥在什麼地方? (井沿)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天有多大?輕聲讀課文,找一找小鳥用什麼詞來形容天。(無邊無際)請你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2、讀讀這句話,説説你對這個詞怎樣理解。鼓勵學生聯繫生活實際和上文提到的小鳥“飛了一百多裏”等方面來理解。

3、指導學生有語氣的朗讀這句話:小鳥非常自然。

4、青蛙認為天有多大呢?找到相應的句子讀一讀。

出示投影片:上有插圖和青蛙的話:“朋友,別説大話了!天不過井口那麼大,還用飛那麼遠嗎?”

讀一讀,説説你有什麼體會。然後練習朗讀,體會青蛙的語氣:非常自信。

5、青蛙為什麼會這麼認為呢?指名讀第六自然段,説一説。

投影片:配有青蛙的圖和它説的話:“朋友,我天天坐在井裏,一抬頭就看見天。我不會弄錯的。”

讀一讀,談談你的理解。青蛙為什麼會錯了?錯的原因是什麼?(教師要鼓勵中國學習聯盟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6、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二——七段,做到正確、流利、有語氣。

(三)整體綜合:

1、展開想象,説一説: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麼,做些什麼?(先自己練習説,組織好語言再回答)

(對自己的無知和自以為是感到慚愧,不再只憑自己所見到的一點來片面看問題,……)

2、讓學生自願結合,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如果願意,可加上動作進行表演。

三、練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進行評價。

2、説一説學習這個成語故事的感受。

四、作業 :

有語氣的朗讀課文,家長進行評價。

板書:

12 坐井觀天

青蛙 (有多大?) 小鳥

井口那麼大 無邊無際

探究活動

1、分角色朗讀課文,説一説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會想些什麼?説些什麼?

2、請大家發揮想像,續編、續演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文章“以形傳神”的描寫方法。

2、感悟偉大音樂家的人格魅力,培養頑強樂觀的人生態度

一、導語

講課之前,先請教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樣的人能稱之為“巨人”?

(①身材高大異乎常人的人②童話裏指比一般人高大、而往往有神力的人物③比喻有巨大影響和貢獻的人物。)

音樂家貝多芬身材矮小粗壯。“病魔奪走了他短暫的生命。他為什麼能稱之為“巨人”?(音樂上的傑出貢獻)

僅僅因為如此嗎?學完這篇課文,相信你會給我一個滿意的答案。

二、初識名人

課前大家廣泛蒐集了貝多芬的資料,我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個小題目,誰來回答。

同學們對貝多芬有了這麼多的瞭解,想不想感受一下他的《命運交響曲》?聽完後,告訴我你的感受。

聽《命運交響曲》片段,交流感受。

生1:感覺很震撼,很有氣勢,彷彿是激烈的敲門聲。

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部宏偉的充滿哲理和英雄史詩般的鉅作,貝多芬創作了6年時間。此時的他已在無聲的世界裏孤獨地掙扎了二十餘年,為了創作,他用一枝小木杆,一端插在鋼琴箱裏,一端咬在牙齒中間,在作曲時用來感受音符的律動。靠是什麼力量使他超越了自身的痛苦,為人類釀製出玉液瓊漿呢?讓我們一起走近名人。

三、走近名人

1、佈置大家預習了課文,誰先來讀一下生字?齊讀。結合課文説一下詞意。

2、課文從客人來訪談起,請你概括其中寫了哪幾件事?

(客人蔘觀貝多芬工作室──客人與貝多芬會面──貝多芬回憶最後一次指揮的情形)

四、解讀名人

1、作家何為寫人物傳記非常善於塑造生動的人物,他從哪些方面描寫貝多芬?(肖像、語言、神態)

2、我們先來剖析肖像描寫部分,誰來讀?

3、請你按照“從中,我讀出了一個的貝多芬。”這一句式,説説你的理解。

學生讀外貌描寫部分,交流。

① 外貌:(雙肩、眼睛、嘴)—堅忍無比

② 比較閲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片斷,比較寫法的異同。

(相同:觀察角度相同,着眼點相同

不同:課文抓住典型特徵,語言簡練,着力表現貝多芬堅忍無比的生的意志;選文描寫全面細緻,突出了貝多芬相貌平庸甚至醜陋,與下文寫貝多芬不朽的貢獻、偉大的人格相對比。)兩段描寫各有千秋,都服務於作者的寫作目的,都能以形傳神課文尤其如此。

③ 寫法:以形傳神

仿寫練習:抓住某位同學的一個面部特點寫一、二句話、交流。

4、內心(語言)

古語説:言為心聲,透過貝多芬的語言,我們走進他的心靈。揣摩貝多芬的語言,説説你的理解。我從《貝多芬傳》裏摘錄了幾句話,希望能給你一點提示。

⑴ 一株樹:苦悶、絕望熱愛自然

⑵ 火山:堅強與厄運抗爭、獻身音樂

⑶ 心裏的音樂:用生命創作

⑷ “永恆”:超越自我音樂相伴(用苦痛換來歡樂)

5、概括貝多芬給你的總體印象:獨立堅強,嚴肅善良、熱愛自然、酷愛音樂、不屈服於厄運。課後閲讀羅曼羅蘭的《貝多芬傳》和以貝多芬為原型創作的小説《約翰克利斯朵夫》,你會受到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五、感悟名人

1、作者為什麼稱貝多芬為“音樂巨人”?

信念、巨人、貝多芬

2、拓展延伸:

貝多芬不屈的信念深深震撼了我們,然而,以頑強的意志搏擊神聖風浪險灘的又何止貝多芬一人?

請你説出直麪人生苦難的傑出人物有哪些?

(他們,都是信念的巨人)

3、貝多芬用不屈的信念和卓越的才華為世界音樂史譜寫了輝煌的樂章,戰勝痛苦的歡樂征服了所有的聽眾,下面請你聆聽貝多芬音樂演奏會片斷,同時打開課本第二頁的彩圖,凝視他的雙眼,聯繫自身實際,邊聽邊寫下你的感受,語言力求精煉。

交流

4、結語:人生的道路上難免有悽風苦雨、激流險灘,但只要我們用信念做槳,意志做帆,堅信人生的航船定將“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兩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沼澤地、技藝”等詞語。

2、有感情地的讀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課前準備】

佈置蒐集關於文成公主的資料。多媒體課件或文成公主進藏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交流資料

關於文成公主,你都知道些什麼?

導語:(播放文成公主進藏圖──布達拉宮壁畫中的圖)文成公主知書達禮,不畏艱險,遠嫁吐蕃,為促進唐、蕃之間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漢藏兩族人民親密友好合作的關係做出了歷史性貢獻。藏族人民熱愛美麗的文成公主,把她當成神一樣崇拜,因此,民間流傳着許多關於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讀的,是其中的一個故事。

二、根據閲讀提示自讀課文,瞭解故事的經過,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交流彙報閲讀收穫

1、彙報朗讀:

請學生分部分朗讀課文,通過師生評價,把課文讀好。

因為是民間故事,應用講故事的口氣讀,要讀出吐蕃使者的智慧和文成公主的神奇。

比如讀“公主找了一段樹幹橫在上面,搭了一座橋”“文成公主聽了,剪了一把羊毛撒在地上,就走過去了”“文成公主就把乃巴山背到旁邊去”等句,要讀出公主做這些事的輕而易舉。

2、交流疑問:

學生可能提出這樣的疑問:

⑴為什麼“他斷定這個戴鮮花的姑娘一定是文成公主”?

可以從幾方面引導思考:

鮮花和絹花,一真一假,警示了真假公主。

公主和其他人什麼都一樣,只有頭上花不一樣,這也是惟一能看出區別的地方。

鮮花配公主,更顯其高雅、美麗。

⑵公主怎能背動乃巴山呢?

可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這樣引導:

為什麼人們要這樣説呢?在他們心目中文成公主是怎樣的人?文中還有許多這樣美妙的小故事,你能找到嗎?引導學生找到“建橋、撒羊毛、跟鳥説話、樹木變化”等地方,感受民間故事的豐富想象力。

四、練習簡要講述這個故事

1、導語激趣:這個故事充滿了神奇色彩,很受人們的歡迎。請你把故事簡單講給父母聽,你想怎麼講?

2、自己練習講述。

3、指名講述,進行評價。評價中指導學生理清文章思路:答應求婚──進藏途中──貢獻。

要重點講進藏途中發生的幾件小事。

五、拓展讀另一傳説《文成公主進藏》

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讚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為西藏太遠,不願將公主遠嫁。於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

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麼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於是5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地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後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隻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後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着彎曲的孔道往裏鑽,結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説出其中的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麼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裏,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後頭重,輕者為梢,重者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後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着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結果都認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位老婦那裏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常引着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出了公主。

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説:“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穀種子、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穀種子、1000馱鋤犁,還有數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傳當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後,跋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於離親人和家鄉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她一面寶鏡時説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裏看到母親。於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着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裏看到的並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空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一後人稱之為日月山。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於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説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六、作業

把《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了解掌握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

重點、難點:本課的重點、難點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創設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購物講價。

課前準備:

教師:各種商品,商店標牌等。

學生:文具、玩具、日用品、食品,果蔬等道具。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示課題。

1、改變身份,引生入境。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不光來上課,還要向大家推薦我們學校校辦工廠的一種書包,美觀大方,使用方便,原價50元,今天第一次跟同學見面,優惠價40元,怎麼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

(點評:通過教師改變身份,設計情景,讓學生參與進來,師生互動,從而激發學生表達慾望,讓學生明白購物講價的重要性。學生當時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2、因勢利導,引出課題。師根據學生的表現,買的價格不同,問:為什麼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討價還價)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種本領。師板書課題,生打開課本。

二、聯繫生活,獲取經驗。

1、聯繫生活。師:剛才老師設計了一個情景,就是想讓大家知道還價的重要性。其實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裏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也可讓學生看課本或從剛才的情景中領悟方法,可先同桌互説。)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於課堂之中。)

2、學生髮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

3、師:老師把大家介紹的方法總結成了還價寶典,請看大屏幕,指名朗讀。

4、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進行實戰演習。

三、自由結合,摸擬訓練。

1、師:在練習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練習的注意事項,指名朗讀。

2、同學們下面我們就把教室當成申泰大市場,把你的課桌當櫃枱,請同學們自由組合,分別扮演賣家和買家,看誰最會賣,看誰最會買。等一會兒老師請同學們到台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書包就做為獎品送給他。

(點評:教師再次創設購物情景,使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才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

3、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指導學生注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身份、講價方法。教師也可讓學生把同類商品合到一塊兒,分成幾個小商店)

四、邊演邊評,鍛鍊能力。

1、師:有句俗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買的沒有賣的精。”下面老師就請同學們到台上來表演,看看到底是賣家精還是買方精。請其他同學當評委,評一評表演的同學哪兒演得好,用了什麼方法還價。

2、學生分組上台表演,教師相機點拔。(人物、語言、神態、動作、還價方法,交易情況)

3、學生點評優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鑑,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説的積極性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説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説兩個環節,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總結評價,歸納方法。

1、同學們,你們認為剛才哪一位同學演得更好?(生不評師評,若有分歧可讓學生舉手表決。)

2、剛才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它方法嗎?

3、小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

(點評: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把購物講價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體現了“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的大語文教育觀。)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連貫地朗讀課文,《螞蟻和蟈蟈》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認識綠線格和田字格中的15個生字,寫好田字格中的5個左右結構的字。

3、初步感受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4、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課本插圖的幻燈片,14個生字的卡片,音樂伴奏帶。

一、設疑導入

1、逐一出示課文題目上的兩幅圖畫,引導學生觀察:圖上畫的是誰?他們正在幹什麼?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螞蟻蟈蟈

2、調動學生已有經驗。你們見過螞蟻和蟈蟈嗎?誰願意談一談?學生交流後,教師引導:螞蟻和蟈蟈的名字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誰發現了,告訴小朋友。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昆蟲

3、設疑。教師指着兩幅圖畫問:螞蟻和蟈蟈都是非常好玩的昆蟲,為什麼會這樣呢?

【①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像能力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開課即讓學生觀察圖畫,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想像力,同時也順應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讓學生一接觸課文就產生疑問,產生急於讀書的願望。②理解就是使新事物和已有經驗建立聯繫。閲讀也是這樣。讓學生回憶生活中的螞蟻和蟈蟈,不但有助於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而且能滲透要抓住事物的突出特點來寫的思想,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案《《螞蟻和蟈蟈》第一課時教學設計》。③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應在平時的教學中進行。讓學生觀察螞蟻和蟈蟈名字的共同特點,知道他們都是昆蟲,所以都有一個蟲字旁,即學習了“昆蟲”這個名詞,又滲透了漢字的造字規律。】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①不認識的字劃下來,讀讀拼音;②讀不通的句子反覆讀兩遍。

2、同桌交流劃住的生字,看是否把字音讀準了。

3、同桌互讀課文,看是否有讀錯的字音。讀錯的當即指出,讀對了再往下讀。

4、強化認讀生字。可採用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或多媒體出示生字的方法指名認讀15個生字,不認識的字要讓學生到課文中找出所在的句子,反覆讀,並讓學生交流記住該字的方法。

5、全班交流:課文講的是什麼?

【①一年級學生進入第二學期,已有了一定的獨立識字和閲讀能力,教師應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學生字,學生在自學生字的過程中,識字能力才會提高。讓學生劃住生字,交流用什麼辦法記住生字,是教給他們學習生字的方法,形成習慣,受益無窮。②讀完課文想一想講的'是什麼,這種良好的閲讀方法和習慣從一年級就要培養。所以讓學生談主要內容,要求不可太高。】

三、再讀課文

指名逐段讀課文。要注意四點:①糾正讀錯的字音;②指導讀破的句子;③指導學生讀文章要看標點符號;④讀完每段後要想一想這一段講的是什麼。

各段應注意的具體問題有:

第一段:①糧食的“食”讀輕聲;②“有的……有的……”句子中間有逗號讀時應有停頓。

第三段:①“起來”都讀輕聲;②第二句較長,要指導學生體會在哪兒停頓好。

【①指名讀的目的是發現問題,並進行有效的指導,教師的耳朵一定要靈,指導後要伴有足夠時間的練習;②段意的概括要求不可太高,答案強求一致。】

四、學寫生字

1、指導書寫。①出示米字旁讓學生認,並出示“米”字讓學生觀察和米字旁的不同。教師範寫米字旁。②指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五個左右結構的字,看清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③教師指名交流“汗”的兩橫、“呼”的一豎的筆畫變化,必要時可做範寫。

2、學生獨立試寫,寫完後一定要和田字格中的相比較,然後重寫。教師巡迴指導,必要時要在黑板上範寫。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在你生病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去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醫院呢?(學生回答)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卻忍心讓他獨自一人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呢?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2.板書課題。

  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讀幾遍。

2.開火車檢查注音的生詞。

3.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親的感情變化過程。

  研讀探究,體會母愛

1.全班討論。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體會到母親怎樣的感情,讀一讀這些句子,讀出這種情感。其主要為:(1)鼓起勇氣,勸説兒子獨自看病,有意讓兒子鍛鍊;(2)仁慈的母愛是她心軟;(3)後悔;(4)看着兒子學會看病,勇氣再起。

2.小組合作,互相讀讀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賽讀。小組代表將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讀給大家聽,互相比一比,評一評。

 角色朗讀,感受母愛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傾訴體會,昇華情感

1.説説讀後的體會。讀了課文,請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把你想要説的話説出來:

(1)文中的母親;

(2)文中的兒子;

(3)自己的父母;

(4)自己的同學或小夥伴等。

2.寫一寫。將自己學了課文後的體會,用最簡潔的話寫下來,張貼在班級的黑板報或中隊園地上。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複述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進一步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在朗讀、表演中感悟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小動物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開火車認讀生詞,並書寫本課的5個生字。

【設計意圖:寫字認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字的關鍵筆是寫好字的前提。】

二、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7課,出示課題《酸的和甜的》,大家齊讀。

2、你們還記得課文裏都有哪些小動物嗎?根據孩子們的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展出4個小動物的圖片,依次排開。

3、這4個可愛的動物之間發生了有趣的事情,你們想聽聽嗎?趕緊打開課文,聽老師朗讀吧!

【設計意圖:利用提問的方式,鼓勵學生説,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很好的鞏固回憶課文內容,讓學生更容易進入主題。寫字認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抓住字的關鍵筆是寫好字的前提。】

三、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聽老師惟妙惟肖的朗讀課文,感知故事的內容。

2.提問:聽完了朗讀,誰説説這4個小動物誰認為葡萄是酸的,誰認為葡萄是甜的呢?(板書:狐狸、松鼠、兔子認為葡萄是酸的,猴

子認為葡萄是甜的)

【設計意圖:範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可以通過老師的指導,讓學生更加準確的理解課文的內容,並且在聽讀的過程中,可以糾正自己的發音不準,識字不準等問題。】

四、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先自由讀,藉助插圖,逐段讀文。

2.再小組合作讀,觀察圖畫中小動物的神態,動作,想象他們的語言,猜測他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使學生了解每個動物的特點,並且針對特點,選擇適當的語氣來讀,以達到有感情朗讀的目的。】

3.各小組選送代表比賽讀,喜歡讀哪段就讀哪段。看誰讀得最好,師生共同評議。

4.重點品讀以下句子。課件出示: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1)自讀。

(2)小組讀。

(3)指名讀。

(4)比較説説兩組句子有什麼不一樣。

【設計意圖:通過反覆讀來加深學生對句子的理解、從而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5.討論交流。通過朗讀,説説你喜歡圖中哪個小動物?為什麼? 誰來把描寫小猴子的段落有感情地讀一讀。

指名讀,從中引導學生感受小猴子的聰明。

6.讀5、6自然段。讀小猴子和小兔子、小松鼠的對話,你有什麼想法?大家談各自的想法。

7.齊讀文章最後一段。

出示生字“硬”,讓學生結合句意説説“硬” 的意思。擴詞。

結合具體語言環境識字,並且出現擴詞運用,以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狐狸為什麼硬説葡萄是酸的呢?小松鼠和小兔子不明白,你能幫助他們想想原因嗎?把你的想法説給大家聽。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小松鼠和小兔子那樣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揮想象,認清事物的本質以分辨是非,從而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五、表演課本劇

指導複述故事。先自己看圖複述,再上台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用表演的方式讓學生走進文本,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表演的過程也是內化語言的過程,通過表演,紮實有效地培養了學生感悟能力和表達能力。】

六、實踐活動

把學到的故事講給小朋友們聽。

七、板書設計:

17. 酸的和甜的

狐狸 松鼠 兔子 猴子

酸 酸 酸 甜

吃不到聽 聽自己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