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重要的歷史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2.17W

歷史是一門很有意義的課程,國中的學生通過學習歷史知識,能夠增長知識,瞭解到歷史上著名的一些人物事蹟。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中歷史知識歸納,希望對大家有用!

國中重要的歷史知識點總結

  國中歷史常考知識

1、元謀人是我國境內最早的人類,距今年約為170萬年,北京人已經使用天然火。

2、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母系氏族公社繁榮時期,分別是我國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的早期居民。根據河姆渡和半坡遺址的遺物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和粟米的國家。

3、炎帝和黃帝被尊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

4、公元前21世紀禹 建立夏朝,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後來商湯滅夏建立商朝,又稱殷商。

5、河南安陽出土的商代甲骨文,標誌着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今天的漢字是從甲骨文發展而來。司母戊大方鼎是當時最大的青銅器。

6、春秋五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我國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孫子兵法》。

7、戰國七雄(略)。

8、思想上的百家爭鳴:(儒—孟子、法—韓非子的思想)

9、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詩經》。

10、屈原的《離騷》是一篇抒情長詩,創造出一種新體詩歌,叫“楚辭”。

11、公元前21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朝,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秦長城東起臨洮,西到遼東,用來抵禦匈奴。還開鑿了靈渠

12、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接着,開始了劉邦、項羽長達四年的楚漢。

13、公元前202年,劉邦,推翻秦朝,建立漢朝,定都長安。 西漢鍊鐵開始使用的新燃料煤。

14、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他統治期間,社會安定,經濟好轉,史稱“光武中興”。

15、漢朝和西域溝通以後,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這就是歷史上的絲綢之路。西漢派張騫、東漢派班超出使西域。

16、司馬遷的《記史》是我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是司馬遷的名言。

17、舉世聞明的的秦始皇陵兵馬俑,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18、200年,曹操擊敗袁紹,這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官渡之戰。208年,孫權、劉備聯軍火攻曹軍,大獲全勝,這是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前秦和東晉的淝水之戰。

19、三國鼎立:魏國-曹操;221年,劉備建立蜀;222年孫權建立吳。230年,孫權派衞温到

夷洲 ,加強了台灣和內地的聯繫。

20、南北朝所鑿的敦煌、雲岡和龍門 石窟是我國的雕刻藝術的寶庫,為世界所矚目。

  國中歷史知識重點

1、1912年2月,袁世凱迫使清帝退位,不久他在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辛亥革命的果實落入袁世凱手中。

2、辛亥革命的意義: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但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失敗表明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1915年,陳獨秀、李大釗等以《新青年》雜誌為主要陣地,發起了一場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德先生)和科學(賽先生)兩大旗幟,代表人物有: 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李大釗是中國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先驅。

4、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在思想領域發起的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着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5、近代中國人所進行的四次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活動是:洋務運動(經濟上--學習先進技術)、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政治上--學習西方先進制度)、新文化運動(文化上--學習西方先進思想文化)。

6、四次探索活動失敗反思:阻礙中國近代化進程的主要因素是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外國帝國主義的侵略。

7、由於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在北京爆發,學生們提出“ 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等口號,6月3日,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到上海,運動的主力是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

8、五四運動要求懲辦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的性質: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的運動。

9、五四運動意義: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五四精神:不妥協的愛國主義

精神、追求民主科學的執著精神、承擔歷史責任的英勇精神。

10、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開了黨的一大,通過黨的第一個黨綱,最高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1、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意義: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避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12、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確立了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標誌着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實現。在蘇聯的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建立了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周恩來任軍校政治部主任。

  七年級歷史知識點

繁盛一時的隋朝

1.大運河的開通:

(1)時間與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2)運河三點: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3)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並連接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4)大運河的開通作用:①加強了南北交通②鞏固了隋王朝的統治③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貞觀之治”

1.隋朝滅亡: 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3.武則天及其統治:我國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貞觀之治: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税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開元盛世”

1.唐朝的社會經濟:

(1)茶樹種植:茶葉生產在江南佔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

(2)農業生產工具改進: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3)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商業: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2.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

3.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科舉制的創立

1.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2.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重要。

3.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4.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開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廢除。

“和同為一家”

1.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人尊稱他的為“天可汗”。

2.唐朝加強西域地區管轄: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

3.唐與吐蕃關係:

(1)7世紀前期,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