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語文練習《遊靈巖山》的閲讀答案

來源:文萃谷 2.65W

遊靈巖山

關於語文練習《遊靈巖山》的閲讀答案

高啟(明)

吳城東無山,唯西為有山,其峯聯嶺屬,紛紛靡靡,或起或伏,而靈巖居其間,拔奇挺秀,若不肯與眾峯列。望之者,鹹知其有異也。< />山仰行而上,有亭焉,居其半,蓋以節行者之力,至此而得少休也。由亭而稍上,有穴窈然,曰西施之洞;有泉泓然,曰浣花之池;皆吳王夫差宴遊之遺處也。又其上則有草堂,可以容棲遲;有琴台,可以周眺覽;有軒以直洞庭之峯,曰抱翠;有閣以瞰具區之波,曰涵空。虛明動盪,用號奇觀。蓋專此郡之美者,山;而專此山之美者,閣也。< /> 啟,吳人,遊此雖甚亟,然山每匿幽閟勝,莫可搜剔,如鄙予之陋者。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遊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幽顯鉅細,爭獻厥狀,披豁呈露,無有隱循。然後知於此山為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 /> 夫山之異於眾者,尚能待人而自見,而況人之異於眾者哉!公顧瞻有得,因命客賦詩,而屬啟為之記。啟謂:“天於詭奇之地不多設,人於登臨之樂不常遇。有其地而非其人,有其人而非其地,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也。今靈巖為名山,諸公為名士,蓋必相須而適相值,夫豈偶然哉!宜其目領而心解,景會而理得也。若啟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啟為客最少,然敢執筆而不辭者,亦將有以私識其幸也!”十人者,淮海秦約、諸暨姜漸、河南陸仁、會稽張憲、天台詹參、豫章陳增、吳郡金起、金華王順、嘉陵楊基、吳陵劉勝也。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先説靈巖山特異於蘇州諸山。吳城東面是廣袤的平原,只有西面是連綿起伏的峯巒疊嶂。“峯聯嶺屬”之中,靈巖一山獨秀,像是不肯和眾峯排列在一起:獨具匠心地突出靈巖山之“異”,也為下文的議論設下伏筆。

B.作者着重描述靈巖山以吳王夫差及西施諸古蹟著名,以山上台、軒、閣可以四周遠眺“虛明動盪”稱勝,並對靈巖山本身的景物給予正面描述與稱道。

C.最後借饒介“命客賦詩,而屬啟為之記”,發揮議論:山被人欣賞,人欣賞山,兩相對應,有這樣的山而遇不到這樣的人,或者有這樣的人而見不到這樣的山,“皆不足以盡夫遊觀之樂”。

D.作者在《遊靈巖記》的'寫景、記事,以及議論之中,以“淺陋”的姿態自居,以明褒實貶的筆法,寄寓比喻,文中巧妙地表現了自己鄙夷權貴,不尚功利,潔身自好的志向。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今 年 春 從 淮 南 行 省 參 知 政 事 臨 川 饒 公 與 客 十人 復 來 遊 升 於 高 則 山 之 佳 者 悠 然 來 入 於 奧 則 石 之 奇者 突 然 出 氛 嵐 為 之 蹇 舒 杉 檜 為 之 拂 舞。

20.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7分)

(1)然後知於此山為始著於今而素昧於昔也。(3分)< />

(2)若啟之陋,而亦與其有得焉,顧非幸也歟?(4分)

參考答案

16、D (適:恰巧,恰好)

17、B(以,連詞,表目的) (A 表承接/錶轉折 C連詞,於是/介詞,趁着 D 指示代詞/人稱代詞)

18、B(對靈巖山本身的景物並未給予正面描述與稱道)

19、今年春/從淮南行省參知政事臨川饒公與客十人復來遊/升於高/則山之佳者悠然來/入於奧/則石之奇者突然出/氛嵐為之蹇舒/杉檜為之拂舞

20、(1)這才知道對於這座山是從今天開始明白的,過去一向並不瞭解

譯出大意給1分,“為”表判斷給1分 “著”譯為“明白”給1分

(2)像我這樣知識淺薄的人,也能與他們一樣有所得,難道不是一種幸運嗎?

譯出大意給1分,“若”譯為“像”給一分“陋”譯為“淺薄”給1分,“顧”譯為“難道”給1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