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4.76K

1、力的概念: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中知識點

2、力的單位: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説明:物體的運動狀態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5、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越長

6、力產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7、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1、彈力

①彈性:物體受力時發生形變,不受力時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叫彈性。②塑性:物體受力發生形變,形變後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叫塑性。

③彈力:物體由於發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彈力產生的重要條件:發生彈性形變;兩物體相互接觸;生活中的彈力:拉力,支持力,壓力,推力;2:彈簧測力計

①結構:彈簧、掛鈎、指針、刻度、外殼②作用:測量力的大小

③原理:在彈性限度內,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長量就越長。(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對於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1)認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調零;(3)輕拉秤鈎幾次,看每次鬆手後,指針是否回到零刻度;

(4)使用時力要沿着彈簧的軸線方向,注意防止指針、彈簧與秤殼接觸。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測力計的量程。(5)讀數時視線與刻度面垂直

説明:物理實驗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觀察的,但它變化時引起其他物理量的變化卻容易觀察,用容易觀察的量顯示不宜觀察的量,是製作測量儀器的一種思路。這種科學方法稱做“轉換法”。利用這種方法制作的儀器有:温度計、彈簧測力計等。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1、重力的概念: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2、重力大小的叫重量,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公式:G=mg其中g=9.8N/kg,它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在要求不很精確的情況下,可取g=10N/kg。

3、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其應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牆是否豎直和桌面是否水平。4、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地均勻外形規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中點,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方法

一、不要“題海”,要有題量

談到解題必然會聯繫到題量。因為,同一個問題可從不同方面給予辨析理解,或者同一個問題設置不同的陷阱,這樣就得有較多的題目。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來體現教與學的測試要求,因而有一定的題目必是習以為常,我們也只有解答多方面的題,才得以消化和鞏固基礎知識。那做多了題就一定會陷入“題海”嗎?我們的回答是否定的。

對於缺乏基本要求,思維跳躍性大,質量低劣,幾乎類同題目重複出現,造成學生機械模仿,思維僵化,用定勢思維解題,這才是誤入“題海”。至於富有啟發性、思考性、靈活性的題,百解不厭,真是一種學習享受。這樣的題解得越多,收穫越大。解題多了,並不就一定加重學生負擔,只有那些脱離學習對象實際,超過學生的承受能力的,才會加重他們的負擔。雖然題目不多,但積重難返,猶如陷入題海。所以,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和質量,離不開解題,而且要有一定的題量給予保證,並以真正理解熟練掌握為題量的下限。

二、不求模型,要求思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同樣的道理,解題有法,但無定法。所以,我們不能用通用模型的方法解多種不同的題。首先,文理科的思維特點有差異,文科側重理性思維,而理科側重邏輯思維。數學偏重圖文與函數關係的分析推導,而物理突出具體問題高度概括,抽象出物理模型。

其次,解題方法也是隨題而變,不同題目的解題方法一般是不同的,不太可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統攬,或者用幾種既定模型搞定。再者,題目是千變萬化的。儘管解題要經歷審題(理解題意),解題(具體過程),答題(説明結果)幾個環節,但解題的方法是靈活的,因題而變。可能是簡單的,也可能是複雜的;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也可能是巧妙方法或綜合方法的適用。

因此,我們不能盲目地迷信某種模型解題,它會束縛你發散探索的思路,只能讓你走進機械模仿,死記硬背的死衚衕。提倡獨立思考,重在方法的遷移和變通,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什麼就什麼,該用什麼就用什麼的理念解每道題,以不變應萬變。提高解題的應變能力,使自己的腦子真正活起來,通過解題獲得成就感。

三、不貪難題,要抓“雙基”

題目有難易度之分。我們解怎樣的題更有助於理解知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應該以解中檔題為主,這種題含有基礎性要求,同時又有能力提升的空間。也就是説解這類題能駕馭自如,那麼,面對有難度的題也不會一籌莫展,或膽怯退縮。現在,相當一部分學生好高騖遠,熱衷於做難題。貪大求難,但往往受挫,久而久之消磨了意志,望題生威。究其原因,底氣不足,還未到火候。要知道,所謂的難題就是綜合的知識點多,需要統籌的方法多,設置的情景新穎,問題的過程複雜,實際應用強。

但是,我們只要認真解剖,分立而治,分析背景,提取信息,善於轉化,複雜問題得到簡化。再則,再難的綜合試題往往設置了由易到難的思維能力梯度,使你逐級往上,不是壓根兒全然無知。因此,我們解題不必總覓難題。要抓基礎題和中檔題,逐步修煉,增強正確解題的自信心。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學習技巧

1、理象記憶法:如當車起步和剎車時,人向後、前傾倒的現象,來記憶慣性概念。

2、濃縮記憶法:如光的反射定律可濃縮成"三線共面、兩角相等,平面鏡成像規律可濃縮為“物象對稱、左右相反”。

3、口訣記憶法:如“物體有慣性,慣性物屬性,大小看質量,不論動與靜。”

4、比較記憶法:如慣性與慣性定律、像與影、蒸發與沸騰、壓力與壓強、串聯與並聯等,比較區別與聯繫,找出異同。

5、推導記憶法:如推導液體內部壓強的計算公式。即p=F/S=G/S=mg/s=pvg/s=pshg/=pgh。

6、歸類記憶法:如單位時間通過的路程叫速度,單位時間裏做功的多少叫功率,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密度,單位面積的壓力叫壓強等,都可以歸納為“單位……的……叫……”類。

7、顧名思義法:如根據“浮力”、“拉力”、“支持力”等名稱,易記住這些力的方向。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