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通用12篇)

來源:文萃谷 3.06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通用12篇)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1

內容分析:

《小烏龜爬呀爬》是山東省新教材小班上學期《我的動物朋友》主題中的活動內容。關於小烏龜的一切活動動作,對小班的幼兒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對小烏龜展開一系列的創新和模仿活動。本次活動通過觀察、體驗、觸摸等,讓孩子知道小烏龜的可愛,對烏龜的活動動作有所瞭解,從而鍛鍊自己。

幼兒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還較弱,語言表達和創新性、概括能力較差,在日常的教學中,老師對怎樣拓展幼兒的創新思維下的功夫較少,一般都是傳授多於啟發,幼兒在生活中的參與性,創造主動性和經驗,因此,小班幼兒的思維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創造力,想象力,本次活動設計了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水平的環節,學習內容由潛入深,層層遞進,趣味性較強,容易被小班幼兒接受,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尤其喜歡爬來爬去。小烏龜是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其活動方式非常適合幼兒學習,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來設計這節課:通過觀察外形、感觸實物和觀看視頻,進一步瞭解烏龜的外形特徵。根據烏龜活動特徵設計活動,讓幼兒體驗模仿小烏龜爬行和游泳的樂趣,鍛鍊和提高幼兒四肢的協調能力的同時促進幼兒的大腦發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烏龜的外形特徵,可以説出烏龜殼像什麼。

2、願意模仿小烏龜的游泳和爬行。

【活動準備】

1、實物展示:一隻烏龜

2、音樂:《小烏龜上山坡》。《烏龜爬爬爬》

3、小烏龜的爬行、游泳視頻。

【活動過程】

1、律動組織幼兒。

隨音樂上場,模仿烏龜,當唱到找媽媽的時候就投入媽媽懷抱。

跟客人老師打招呼

提問:我們剛剛模仿誰了?那我們現在看看是不是他呢。這時候孩子一定很開心可以提醒孩子(它是很膽小的,所以就算我們見到它很開心,聲音也不要太大不要嚇到它,好嗎?) 出示小烏龜 2

2、啟發式教學——提問

(1)、外形特徵的觀察:激發大家想觀看實物的興趣,“請”出小烏龜讓大家仔細觀察小烏龜的'外形特徵,老師做強調,重點觀察頭上有什麼、背殼像什麼(重點觀察背殼想什麼)、小腳有幾隻、尾部是什麼樣子然後提問(問題:有四條腿、退可能看不清,這時候轉一轉腿聯繫點數。)。

(2)、感知活動:創設氣氛,讓大家親手觸摸感受小烏龜,由教師拿小烏龜讓幼兒逐個感受並詢問觸摸後的感覺(背殼是硬的,尾巴和四肢是軟的)。我們剛剛用手碰碰小烏龜,它會有什麼反應啊?(會把頭和四肢縮進殼裏,周圍沒有危險後再伸出來。)學學小烏龜縮頭縮腦的樣子。

3、將小烏龜放在地上,通過觀察,讓小朋友説出小烏龜的活動特徵——爬,(如果當時烏龜爬的情況不好就可以播放視頻)看一看小烏龜在地上是怎樣爬行的?(四肢很短,爬行很慢)然後鼓勵小朋友主動站出來表演給大家看,可以請2—3個示範並加以表揚。

提問:小烏龜是生活在哪裏的啊?(海里)師;小烏龜是生活在海里和陰暗潮濕的地方,那它一定會幹什麼啊?(游泳)觀看視頻學習游泳的樣子集體學習

小烏龜陪了大家很長時間了,也該休息了——收起實物。把烏龜先放到一邊

遊戲:學習小烏龜爬和游泳。

放音樂,幼兒聽音樂在活動室中模仿烏龜,背上背上殼(大沙包)教師做龜媽媽。幼兒做龜寶寶,龜媽媽會請龜寶寶根據媽媽的話做出相應的反應。

活動延伸:將小烏龜放在自然角里,由老師和幼兒一起餵養和照顧它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傾聽音樂,用笨拙與歡快的動作表現ABA結構,學習聽間奏。

2.讓幼兒創編動作自由的表現小熊跳舞的形象並體驗遊戲的快樂。

3.學習自己找空間地方活動,不和他人發生碰撞。

活動準備:圖譜一幅;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引子,激發幼兒興趣。

熊媽媽有兩個熊寶寶,一個叫熊大大,一個叫熊小小。大大長得很胖,走起路來很慢,活動起來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愛很活潑。它們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喜歡跟着音樂跳舞,聽音樂響起來啦!它們要跟着跳舞啦!

2. 傾聽音樂,按照音樂節奏指掛圖。

指圖譜提問。

(1) 指圖(一)提問:告訴我這是誰在跳舞?(大大)為什麼?(因為音樂速度緩慢,聽起來很笨拙。)

(2) 指圖(二)提問:這是誰在跳舞?(小小)為什麼?

(3) 指圖(三)提問:現在又是誰在跳舞?(大大)

小結:熊大大跳了兩遍舞,因為他覺得自己有點胖,活動不太方便,想多活動要和小小一樣靈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聽音樂,佈置聽音樂任務。

(1) 聽音樂A段。佈置聽音樂任務:大大和小小跳舞時的音樂一樣嗎?大大跳舞時的音樂是什麼樣的?(慢、重不歡快)

(2) 聽音樂B段。佈置聽音樂任務:小小跳舞時的音樂是什麼樣的?(歡快、讓小朋友聽了也想跳舞)

(3) 用一個動作表示間奏是在休息。

(4) 聽音樂A段。佈置聽音樂任務:大大跳了兩遍舞,跳兩遍舞時的音樂一樣嗎?(一樣)

小結:大大跳了兩遍舞,而且音樂是一樣的。音樂很慢、重不歡快。小小跳了一遍音樂歡快、活潑。

4.創編動作。

想象一下熊大大跳舞時是什麼樣的。熊小小跳舞是什麼樣的。

5.分角色遊戲。

6.活動結束: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興,不過他們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們下次再一塊玩這個遊戲好嗎?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正逢春天萬物復甦的時節,氣候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人們自身的感受,都使幼兒真切地感受到春天的特徵。通過對我班幼兒經驗的梳理,我發現他們所關注的春天的事物更多指向春天的植物(如草、花、柳樹等)、春天的動物(如燕子、蝴蝶、小蝌蚪等)、春天人們的活動(如郊遊、放風箏等)。而幼兒又對動物角飼養的小蝌蚪非常感興趣,並通過一系列活動對青蛙的成長過程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我預設了這一主題背景下的音樂活動“池塘裏的小青蛙”,力求打破傳統音樂教育注重成品灌輸的做法,追求幼兒認知經驗與藝術表現的'整合。

本次音樂活動的目標是在多種教育形式交互作用中感受樂曲旋律的基礎上,調動幼兒已有的關於青蛙的認知經驗,體驗樂曲所表達的快樂氛圍。

活動目標

1.樂意模仿池塘裏的小動物,能圍繞小青蛙的叫聲想象小青蛙的開心事。

2.感受並熟悉歌曲《小青蛙》。

活動準備

歌曲:《快樂的小青蛙》、荷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 玩玩跳跳,熟悉旋律

1.在小青蛙的音樂旋律中,教師帶領幼兒來到“池塘邊”。(此環節旨在讓幼兒通過玩玩跳跳欣賞和熟悉旋律,感受小青蛙的快樂。)

2.幼兒跟隨樂曲自由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這一環節讓幼兒跟着樂曲的旋律模仿池塘裏各種小動物的動作,通過肢體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受。教師在觀察過程中有意識地引導個別幼兒進行肢體動作示範,並用舞蹈語彙鼓勵幼兒誇張大膽地表現。指導的重點是觀察並發現個別幼兒“形似”的動作,並引發集體模仿。)

3.伴隨樂曲,教師模仿天鵝的動作,引導幼兒欣賞感知。

二、欣賞感受,想象表達

1.播放小青蛙的叫聲,教師以天鵝的口吻做東張西望狀並提問“咦,是哪個好朋友未了7”

2.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快樂的小青蛙》,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師引發幼兒想象:“你們聽到了什麼?”“咕呱呱呱是什麼意思?”還可以進一步啟發幼兒“小青蛙們好像在做什麼?説什麼話呢?”(這一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幼兒大膽想象並遷移已有的認知經驗。)

(2)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結合歌曲中青蛙叫聲的節奏,引導幼兒跟着樂曲有節奏地説説、做做青蛙的開心事。(這一環節的難點是幫助幼兒跟着歌曲的節奏説唱,如“咕呱呱呱,咕呱呱呱,蟲兒捉得多又多。咕呱呱呱,咕呱呱呱,春天天氣真正好”,並配以相應的動作。)

三、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怏

旋律

播放課件《快樂的小青蛙》,請幼兒講講小青蛙在幹什麼,或説什麼。(此環節結合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完整欣賞歌曲,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歡快旋律,欣賞並講述歌詞內容。教師可結合幼兒講述的內容,即興地將歌詞內容唱出來並進行表演,一方面進行小結,另一方面也給幼兒創造第二次欣賞的機會。並鼓勵幼兒和小青蛙伴隨錄像和歌曲音樂一起自由地唱唱跳跳。)

四、延伸活動

玩音樂遊戲“好朋友”,學習按照節奏做動作。(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引發幼兒進一步學唱歌曲的興趣。)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小班新生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教師、同伴,一時難以適應,要記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難。怎樣讓他們輕鬆愉快地記住同伴姓名,進而逐步融入集體呢?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歌曲《是誰在敲門》簡短有趣,表現了主客兩人對話的情景。特別是“你是×××”這句可任意替換幼兒或小動物的名字,是幼兒學習的興奮點,能使幼兒較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同時,和遊戲相結合的對唱形式較新穎,易引起幼兒的興趣,為幼兒所喜愛。另外,曲子為D調,四拍子,基本上是一字一音,音域、速度、結構均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目標:

1.學習有感情地對唱歌曲,並愉快地參與遊戲。

2.熟悉同伴名字,初步學習有禮貌地交往。

準備:

小猴及小熊的貼絨、布偶、頭飾若干,節奏卡等。

過程:

一、練習節奏

1.請小朋友聽老師拍節奏,猜猜是什麼小動物來了。

2.出示貼絨小猴及節奏卡(××1×××一1)。小猴是按這個節奏跳出來的':“小猴,跳跳跳。”

3.出示貼絨小熊,引導幼兒按節奏説“小熊,走走走”。

(這個環節重點練習節奏。貼絨小猴、小熊隨着節奏在節奏卡上跳躍,能使幼兒獲得直觀印象,自覺把歌詞與節奏聯繫起來,為後面學習歌曲打下基礎。)

二、欣賞歌曲

1.咦!小猴、小熊怎麼豎起了耳朵?它們聽到什麼聲音了嗎?

2.兩位教師分別扮小猴、小熊對唱,幼兒完整欣賞。

3.這首歌幾個人唱?和其他歌曲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神祕的表情和口吻很快把幼兒的興趣調動了起來。兩位教師的表演使幼兒很好地理解了什麼是對唱。)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分句學唱一遍,重點練習“你是×××”這一句。(為使幼兒準確地掌握旋律,教師教唱時採用單手旋律伴奏。)

2.幼兒整首跟唱兩遍。教師提示幼兒最後一句要唱得輕巧、跳躍,表達高興的心情。(整首跟唱時每次都替換填入幼兒的名字,能保持幼兒的興趣,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體驗。)

四、師幼遊戲

1.教師扮客人敲門,幼兒扮主人,師幼對唱。

2.師幼互換角色對唱。

3.請幾名聲音較響亮的幼兒扮客人,與全班幼兒對唱。教師伴奏,並用眼神、手勢提示。(表演時,客人與主人不同的空間位置較易使幼兒分清角色,多樣的對唱方式,再加上教師眼神、手勢的提示,能使幼兒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

五、表演布偶

1.小猴和小熊聽了這麼久,也學會了,我們來看他們表演好嗎?(當幼兒感到疲勞時,布偶表演能再次引起幼兒的注意,並使他們在欣賞中得到休息。)

2.小熊請小猴進屋後還可以怎樣招待客人?(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用布偶表演。)

(教師設計提問並根據幼兒的回答即興表演,既給了幼兒聯繫生活經驗、積極思維的機會,又豐富、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經驗。)

六、集體表演

1.一半幼兒扮小猴,一半幼兒扮小熊邊對唱邊表演,兩個教師也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

2.視幼兒興趣,鼓勵幼兒互換角色再次表演。(為了避免幼兒在集體對唱時混淆角色,兩個教師各扮一種角色與幼兒一同遊戲。教師事先按“一猴一熊”的規律投放頭飾,並以兩把椅子為一單位進行擺放,使幼兒能很快和身邊的夥伴結成對子,且有一定的活動空間,保證了遊戲的順利進行。)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在主題活動“好聽的聲音”中,幼兒發現娃娃家裏的小電話會發出叮鈴鈴的聲音……由於小班幼兒的依戀情結,他們經常對着話筒説:“喂,爸爸,早點來接我……”

因此,我就選擇了“打電話”這個遊戲預設了本次集體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欣賞、學唱歌曲《誰找我呀》,豐富幼兒有關鈴聲的經驗,並進一步激發幼兒對各種鈴聲進行探索。

在短短几十分鐘的集體活動中,怎樣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去感受音樂的美,激活他們表達表現的慾望呢?我的思路是:

1.興趣在經驗準備階段,我和幼兒一起認識各種有趣的電話,開展製作小手機的親子活動,在優美的音樂伴奏下讓幼兒學會玩“寶寶打電話”的音樂遊戲。從幼兒日前最喜歡的音樂遊戲進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2.漸進幼兒每撥一次電話,都有不同的感知重點,可以幫助幼兒循序漸進地學唱歌曲。第一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第二次撥打的重點是讓幼兒仔細傾聽歌曲;第三次是通過謎語編唱的形式給遊戲增加挑戰,同時讓幼兒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為接下來的跟唱打下伏筆。給小鴨撥打電話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彈唱示範、多媒體情境展示與幼兒互動,鼓勵幼兒跟着音樂的旋律唱歌曲《誰找我呀》

3.表達引導幼兒運用已經學會的、自己喜歡的歌曲,為自己的手機設置喜歡的鈴聲,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情境中感受歌曲的旋律,愉快地學唱歌曲《誰找我呀沁

2.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電話鈴聲產生好奇。

活動準備

1.幼兒和家長一起製作的各種有趣的手機。

2.多媒體課件:打電話的動畫。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誰找我呀》

師:(多媒體播放美麗的森林背景)森林真美呀!我們一起來玩打電話的遊戲好嗎?(播放音樂,唱歌表演打電話。用問答的形式創設遊戲情景:“喂,喂,喂,請問你找誰?”“我要找×××。”“找我幹嗎呀?”“和我一起做遊戲……”)

二、在情景中感受、學唱歌曲

1.給小狗打電話

(多媒體播放手機圖案和動物電話本,撥打電話。)

師:小狗家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幼兒看動畫讀電話號碼,當鈴聲響起時,播放歌曲《誰找我呀》:你打我電話,找我有事嗎?我正忙着呢,請你多等一下。馬上就來了,馬上就來了,你別掛!)

師:咦?小狗的電話鈴聲和我們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音樂鈴聲,會唱歌的鈴聲……)

2.給小免打電話

師:你們聽到小兔的電話在唱什麼?(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替換歌詞重複唱。)

師:(扮演小兔接電話)“你好呀,我是小兔,找我幹嗎呀?”(鼓勵幼兒用完整語言大膽説出自己的想法,如“小兔,我想請你去公園玩……”。)

3.給小鴨打電話

師:我也想打電話給我的動物朋友,聽謎語,猜猜我的電話要打給誰。(唱出謎語:我有圓腦袋,穿着黃黃衣,走路搖搖擺,猜猜我是誰。幼兒回答正確後,再唱:唱歌呷呷呷,愛吃魚和蝦,我是小鴨子,你們猜對了)師生共同撥打電話,教師範唱歌曲《誰找我呀》。

4.給大象打電話

請幼兒説説大象和小免的電話鈴聲有什麼不同。讓幼兒辨別聲音粗細、快慢的不同,並學唱大象的歌曲鈴聲。

三、設計歌曲鈴聲

師:小動物們的電話鈴是歌聲,真好聽!我們也給自己設計一個音樂鈴聲吧!(教師演唱一首幼兒學過的歌曲作為自己的手機鈴聲,啟發幼兒運用學過的歌曲為自己的手機設計鈴聲。)

請幼兒用自己製作的手機,説説、唱唱自己設計的歌曲鈴聲。(複習熟悉的歌曲。)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欣賞不同性質的音樂,嘗試聯想相關的生活情景。

2.願意聽音樂,對不同風格的音樂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課件《打電話》、相關視頻

活動導入:

師:孩子們,我們都有耳朵吧,耳朵在哪兒摸一摸?

那耳朵有什麼用?

今天我要和你們來玩聽音樂的遊戲。

一、觀看課件,記憶電話號碼

1.出示課件:四幢房子。

師:看看有什麼?這些都是音樂小屋,在一座座音樂小屋上的數字可能是 什麼意思呢?沒錯,這些就是電話號碼。

2.師:一起看看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是……,綠色房子的電話號碼……,紅色房子……。記在心裏,等會我們來打電話,打通電話就有好聽的音樂哦!

二、欣賞感受不同音樂並能進行聯想

1.綠色的`房子(5555),音樂:《加油歌!》

(1)師:看,這是什麼?

(2)師:聽到這個音樂你們想幹什麼呀?想做什麼運動?

(3)原來聽到這個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一起看看哥哥姐姐是怎麼運動的!你們能不能跟着音樂、跟着節奏像哥哥姐姐一樣動起來,試一試!

(4)小結:聽到這種有力氣的音樂會讓人想動起來。

2.藍色的房子:1234。音樂《搖籃曲》

(1)師:還記得藍色房子的電話號碼嗎?是嗎?我們來打個電話聽一聽!/真棒,你記住了!——播放音樂

(2)(音樂調輕)師:都休息啦!剛才聽到音樂你們都在休息,這是為什麼呀?那我們就來抱個娃娃哄她睡覺行不行?

(3)小結:原來,聽着安靜的,舒服的音樂是會讓人有想睡覺、休息的感覺。

3.紅色的房子:(9966)音樂《扮家家》

(1)師:還有哪家電話沒打過?那我們來打電話,聽聽這幢音樂小屋有什麼好聽的音樂。——播放音樂(教師變唱邊做做動作)

(2)他們在玩什麼遊戲?你們有沒有做過娃娃家,喜歡當誰?

(3)一起看看爸爸媽媽都做了些什麼事情呀?你們想不想來做爸爸媽媽?小手伸出來一起試一試!真棒!

(4)幼兒跟着音樂一起做動作。

師:那我們跟着音樂唱一唱、做一做。(放音樂)

4.剛才我們聽了幾段音樂?這三段音樂聽上去一樣嗎?(不一樣)

與幼兒一起小結:是啊,第一段音樂聽上去很帶勁,感覺好像要做運動。第二段音樂聽上去很安靜、很舒服,都想睡覺了。第三段音樂聽上去怎麼樣?是啊,這段音樂聽上去很快樂很高興。是啊,不同的音樂給我們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三、傾聽音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1.我這兒還有一個聲音?要不要聽?(播放音樂)

2.剛才你聽到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呢?

3.小結:是啊,天空、樹林、草地、河流,鳥叫、蟲鳴,大自然中的聲音可真美妙啊!

好了,孩子們下次我們再來玩聽音樂的遊戲好嗎?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7

活動由來

班裏一名幼兒從家帶來栗子和大家一起分享,使孩子對栗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教學進度,“銅碰鐘”是幼兒要學習和認識的樂器,因此預想把這二者結合起來。《細則》中提出:“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依據這一目標,我設計了“好聽的叮叮”的音樂活動。

活動目標

1、聽辨特定聲音“叮叮”,感知曲式。

2、認識銅碰鐘。

3、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

5、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悦。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認識栗子、三角鐵和圓舞板。

2、物質準備:音樂、小魔棒、魔袋;三角鐵、圓舞板各一個;銅碰鐘、托盤、栗子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通過樂器和道具感知“叮叮”和曲式。

難點:引導幼兒探索銅碰鐘的外形、音色和材質。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聽音樂《慢慢走》,跟老師做動作。

2、感知“叮叮”。

(1)做遊戲:出示魔棒,跟着魔棒一起説“叮叮”,指身體的各個部位。

(2)聽“叮叮”的音樂,在音樂“叮叮”的時候,引導幼兒拍身體的不同的地方。

A段:“叮叮”——拍奏肢體。

B段:扭動身體。

3、認識樂器銅碰鐘,並用樂器來感知曲式。

(1)出示魔袋:裏面放有三角鐵、圓舞板、銅碰鐘。

(2)教師分別敲響這i種樂器,請幼兒閉上眼睛聽,根據樂器的音色猜是哪種樂器發出的聲音。

(3)幼兒分別説出三角鐵、圓舞板兩種樂器的名稱、材質、演奏方法。

①認識銅碰鐘:介紹樂器的名稱——銅碰鐘。

②傾聽和分辨三角鐵和銅碰鐘的音色——都發出“叮叮”的聲音。

③探索銅碰鐘的材質——木質和銅質。

④探索銅碰鐘的.演奏方法——可以變換各種造型。

(4)用樂器來感知“叮叮”和曲式。

活動反思

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原動力,幼兒只有有了興趣才能產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願望。愛好音樂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樂活動能激起幼兒學習的慾望,使其產生愉快的情緒,充分發揮想象,表現出他們不同的感受和創造。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4|4拍的音樂節奏。

2、積極參與表演在情景表演中學會唱歌併合拍。

3、能積極參與演奏,初步瞭解集體演奏的基本常規。

活動準備:

樂器:碰玲、鈴鼓、串鈴《小星星》磁帶。

活動過程:

一、音樂欣賞及感受4|4拍音樂節奏,欣賞《小星星》的旋律,和老師一起隨着節奏拍拍手,感受44拍的節奏。

二、圖片引入主題,欣賞歌曲:每當天黑了,天空中就會出現許多許多的小星星,你們見過他們嗎?

1、你覺得小星星在天空中像什麼?

2、欣賞歌曲《小星星》;“星星寶寶快樂的唱起了歌。聽——”

3、歌曲裏的小星星像什麼?為什麼説小星星像眼睛?

三、再次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1、第二次欣賞歌曲《小星星》:“聽聽小星星在天空中,是怎樣的?”

小結:一閃一閃、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進一步熟悉歌詞。

2、“怎樣唱出小星星一閃一閃的?”

教師示範,引導幼兒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的感覺;

運用手勢配合唱出“一閃一閃”的跳躍感;

三、初步學習聽着音樂的旋律,用樂器演奏;

1、“聽到小朋友好聽的歌聲,小樂器也想來唱一唱——”

“誰來介紹一下你的`小樂器叫什麼名字?”(進一步熟悉各種樂器的名稱)

2、現在讓小樂器聽着音樂和我們一起唱一唱——鼓勵幼兒聽旋律大膽演奏;

3、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聽音樂演奏,“我們來聽一聽,這幾位小朋友的小樂器唱的可好聽了,它是怎樣唱的?”“我們跟着它也來學一學。”(練習節奏x-∣x-)

4、幼兒齊奏《小星星》。“讓我們的小樂器聽着好聽的音樂,一起唱一唱。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隨音樂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撓癢癢”動作。

2、知道音樂變化的時候,教師就以體態提示他們做出與音樂相匹配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活動準備

1、剪輯音樂,加入捉螃蟹的音樂。

2、自制一隻螃蟹網。

活動過程

1、學習A段動作。

(1)你們見過螃蟹嗎?看,我是一隻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腳,你們有嗎?伸出一隻腳,動一動。

(2)“螃解的小腳可多了,這兒還有一隻,(教師示範伸出一隻腳)它可以怎麼動?”

2、創編、學習B段動作。

(1)螃蟹最喜歡在河裏幹什麼?提議我們一起來吹個大泡泡吧。

(2)螃蟹是怎樣走路的?幼兒示範後,大家站成散點學習螃蟹橫行的動作。

3、創編、學習C段音樂。

(1)哎唷,哎唷,(老師做撓癢癢動作)我怎麼了?

(2)幼兒從不同方位創編多種“撓癢癢”的.動作。

(3)我們想一個辦法,把動作做得整齊一些,好看一些。(引導幼兒拍兩下手,再撓癢癢。)

4、聽音樂完整練習動作。

(1)大家聽好音樂,看着老師我們一起來跳個螃蟹舞。

(2)螃蟹還可以對着誰吐泡泡呢?引導幼兒練習吐泡泡動作,注意提醒幼兒看着對面的小夥伴做吐泡泡動作。

(3)在教師帶領下再次練習動作。

5、傾聽並感受尾聲音樂。

(1)小螃蟹在河裏玩得正高興,忽然,誰來了,他來做什麼呢。幼兒傾聽捉蟹音樂。

(2)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別在什麼地方?教師手執網,跑到椅子後問幼兒“我跑到這裏,你們應該往哪兒躲呢?”

6、散點站位,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1)教師向幼兒交待在轉換動作時,教師會用體態提示,並做兩個體態提示動作。

(2)做完後教師小結,提醒在躲閃時不碰撞別人。

(3)再次聽音樂完整做動作。

教學反思

整節活動的流程比較清晰,幼兒也很感興趣,選材適合中班年齡特點。活動的目標基本都能達到。活動中孩子嘗試創編螃蟹橫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動作時,有點亂,沒有考慮到幼兒動起來的參與度強,如果分組進行創編效果可能會好些,最後遊戲環節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適當的調整玩法。活動的內容太多,參雜的太多,如果以律動的形式貫穿整節活動會更好也更簡單,孩子更容易學。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表現出一家人互相熱愛的情感,喜歡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體驗一字多音歌曲的優美。

3、學習浮點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教師熟悉歌曲,準備音樂CD或磁帶。

2、小朋友説一説自己的家。

活動過程

1、教師彈奏《我有一個幸福的家》的音樂,小朋友拍手入室。坐半圓形。

2、小朋友集體表演律動:

(1)《嘴巴》;

(2)《我愛我的小動物》。

3、小朋友練聲《小雞叫,小鴨叫、小貓叫》。

4、小朋友欣賞新歌,並理解歌詞內容。教師提問:

(1)歌曲裏唱了一些什麼?

(2)你的.家是什麼樣子的啊?

5、教師帶下朋友學習新歌。

(1)教師先範唱歌曲一次。

(2)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練習歌曲數次。

(3)兩位老師分別扮演成爸爸、媽媽,帶小朋友在情景中聯唱歌曲。

6、教師小結本活動情況。

活動反思

“幼兒藝術領域學習學習的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在有限的時間裏,如何讓一個活動創造出更多的價值,而不僅僅侷限於會唱一首歌,會做一個動作,是需要我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思考斟酌的。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合攏放開》的旋律,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樂意參加音樂活動,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小手遊戲

物質準備:鋼琴、毛毛蟲

活動重難點

重點:樂意參與到音樂活動中,從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難點: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過程

一、兒歌導入

剛剛我們學了一首兒歌,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合攏,放開;合攏,放開;

小手拍拍拍。

合攏,放開;合攏,放開;

小手放腿上。

二、遊戲學唱

1、毛毛蟲爬爬

師:老師請了一位小動物來做客,你看看是誰呢?

師:原來是毛毛蟲啊!你看看它在幹嘛啊?

師:那你覺得它會爬到什麼地方呢?爬到小肚子上我們在小肚子上跳跳舞吧!爬到肩膀上我們休息一下,爬到小腳上我們抖一抖

師:老師的這隻毛毛蟲,爬呀爬呀爬呀爬呀,爬到頭頂上!又爬到哪啦?原來這是眼睛;又爬到哪啦?原來這是鼻子;又爬到哪啦?原來這是小嘴巴。

2、學念歌詞,完整爬行。

師:毛毛蟲又爬回膝蓋上了,大家的小手和謝老師一起爬一爬吧!

3、教師清唱,你來聽聽,謝老師是用怎樣的聲音,怎樣的情緒演唱的?

4、師生完整演唱。

5、歌詞創編

師:剛剛我們小朋友説這條毛毛蟲爬在哪呢?那我們把大家爬到的位置,唱進我們的歌詞當中吧!

三、遊戲《合攏放開》

1、師幼合作——躲貓貓

師:老師現在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一個合攏放開的遊戲。你覺得合攏你還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示?

師:謝老師還可以用擋臉的方式,來躲貓貓!

2、幼幼合作——圍圈

師:老師告訴你們一個躲貓貓的方法了,那現在請你們來告訴謝老師,還有什麼不同的玩法呢?合攏還能用什麼動作表示呢?(身體的蹲下合攏,起立放開;兩個小朋友之間的拍手合攏、拿開放開等等)

3、延伸——與聽課老師

師:我們不但要和小朋友玩,還要和我們後邊的老師一起玩一玩好嗎?走到老師跟前,我們一起唱一唱,一起玩一玩吧!

四、毛毛蟲回家

師:好啦,我們小小毛毛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今天,我們學唱了一首好聽的音樂,叫《合攏放開》。那現在,我們的毛毛蟲要回家啦!讓我們扭動着自己的小屁股,扭回家好嗎?

活動反思

教師流程非常流暢,活動中明顯可以體會音樂遊戲的樂趣,教師採用師幼互動、幼幼互動的形式,幼兒很感興趣,特別在最後與聽課老師的互動遊戲,可見謝老師也是經過一番思考的,不過在歌唱的環節,教師有點急,可以讓孩子們在多唱一遍,在創編歌詞與動作中,教師還需思考本次活動的重點放在哪裏?

幼兒園小班聲樂教案 篇12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在剛入園時的自己意識比較強,對“朋友”的概念比較模糊,為了提高幼兒的社會性我進行了此次活動的設計。

活動目標:

1.瞭解小金魚逃走的有趣經歷,知道有朋友是件快樂的事情。

2.觀察比較、發現畫面中與小魚相似的形象,能在越來越複雜的圖畫中找到逃跑的小魚。

3.通過討論、猜測等多種方式,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主人公的心理變化。

4.在仔細觀察圖片的基礎上,鼓勵幼兒大膽講出故事的大概情節。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出示小金魚,引導幼兒觀察小金魚的外形特徵。

師:小魚小魚遊啊遊,咕嘟咕嘟吐泡泡。咦,你們看見小金魚了嗎?它長得是什麼樣的呢?

小結:這是一條圓腦袋,亮亮眼睛,全身紅紅的小金魚,你們喜歡它嗎?

2.遊戲

告訴你們哦,這條小金魚還有一個神奇的本領,想知道嗎?我們先來做個小遊戲。(讓幼兒説出遊戲後的感受)

二、開始部分

1.小魚找朋友

教師播放繪本圖片,幼兒觀察圖片並聆聽故事內容。

2.小魚的朋友

教師向幼兒提問(故事中小魚都遇到了哪些好朋友?)

3.幼兒生活經驗遷移

師: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和小魚長得相似的'東西來做朋友呢?

三、結束部分

教師播放音樂,小朋友隨音樂找自己的好朋友跳舞。

活動延伸:

1.讓幼兒將小金魚逃走的經歷説給自己好朋友。

2.用漂亮的畫筆畫出小魚的樣子。

教學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説、敢説、喜歡説並能得到積極迴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閲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