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來源:文萃谷 2.1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

一、遊戲綜述

中國民間故事《馬蘭花》以擬人化的手法賦予動物和花草不同的個性,讓勤勞和善良戰勝懶惰和邪惡。故事中人物特點鮮明,表演色彩濃郁,正面形象的代表有馬郎、小蘭、小鳥,反面形象的代表有大蘭、老貓、狼,兩組形象具有強烈的對比性和明確的教育意義。幼兒同情小蘭的悲慘遭遇,憎恨大蘭的懶惰和老貓與狼的貪婪,特別是對“馬蘭花,馬蘭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勤勞的人兒在説話,請你現在就開花!”這句經典的台詞不僅是朗朗上口,而且對其中所表達的勇敢、善良、勤勞等內涵銘記在心。

幼兒經過小班和中班的多次表演學習,有了一定的表演基礎,對錶演活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幼兒聽過《馬蘭花》這個故事以後,立刻被故事內容和情節深深地感染了,他們躍躍欲試,產生了表演的衝動,於是我們排演了兒童劇《馬蘭花》。

二、遊戲網絡

三、遊戲準備

(一)經驗準備

1.幼兒會複述故事《馬蘭花》,瞭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故事情節。

2.幼兒會唱黃梅戲《對花》和表演舞蹈《歡慶》、《美麗的'家園》,為兒童劇表演做準備。

3.瞭解各種動物的典型特徵,學習通過特定的動作來表現不同角色的特點。

(二)遊戲資源

1.創設場景,準備道具。

(1)場景:樹林。

(2)道具:馬蘭花、竹簍1個、樹枝若干。

2.選配音樂。

(1)《美麗的家園>(選自小天鵝幼兒園大型歌舞劇《綠色家園》):用於第一、五場“花”和“草”上場。

(2)“兇狠、狡猾”的重金屬音樂:用於老貓等第二、四、六場上場。

(3)黃梅戲《對花》:用於第三場小蘭和馬郎的對唱。

(4)《歡慶》中國風格的民樂):用於第六場結束。

(三)家庭與社區

1.家長為幼兒提供一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書,幫助幼兒瞭解相關知識,豐富直觀經驗。

2.家長為幼兒的表演遊戲提供廢舊材料和半成品,並與幼兒共同設計和製作道具。

四、遊戲提示

1、到了大班,由於表演情節的增加,表演劇情之間的銜接變成了重點,如果銜接不好,就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從而直接影響表演的氛圍。因此,在場與場的銜接環節,教師都會根據劇情播放相應的音樂,一方面提示相關的幼兒上場.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師讓每個幼兒都參與活動,因幼兒的個體差異造成其表現也各不相同。能力強的幼兒表演的慾望和表現力都比較強,但個別膽小的幼兒卻缺乏單獨表演的能力。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讓膽小的幼兒進行羣體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羣小鳥,讓他們在羣體表演中大膽地説出台詞,做出動作,這樣在滿足幼兒表演慾望的同時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已了3

3、在遊戲中出現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兒不願嘗試,總認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尊重幼兒的選擇,對大膽表演艟赫篇瞄;兒童劇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兒進行鼓勵表揚,讓幼兒在評價的時候談自己的感受,並介紹一些我國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獲成功的優秀表演藝術家的故事,同時請家長幫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讓幼兒逐漸在心理上得到認同和接受,願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大班音樂欣賞:採茶撲蝶

一、活動目標:1. 初步感受民歌的特點。2. 學習採茶舞的基本動作,樂意用舞蹈的形式表現情感。二、活動準備:1. 樂曲:《採茶撲蝶》2. 能表現採茶情景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三 活動過程:1.請幼兒欣賞樂曲《採茶撲蝶》,説説聽完之後的感覺。2.結合有關的圖片或音像資料,講述舞蹈動作及其所表現的採茶情景。3.示範採茶舞,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採茶、拔樹枝、揹着茶籃回家等情景。4.在教師的提示下,想象蝴蝶出現的情景,討論如何用舞蹈動作表現蝴蝶出現和撲蝶的情景。(如蝴蝶飛得高,蝴蝶停下來,蝴蝶有飛走了等)5.鼓勵幼兒隨着音樂有節奏地舞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輪唱。

2、體驗歌曲所藴含的積極情緒。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田鼠弟弟沒起牀。

1、田鼠弟弟晚上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我們怎樣幫助他?

2、我們來學唱歌《快起牀》,唱給田鼠弟弟聽。

二、弟弟,起牀吧。

1、教師完整演唱一遍,幼兒輕聲跟唱。

2、歌曲裏唱了什麼?用什麼樣的歌詞勸弟弟起牀?

3、、朗誦歌詞,教師範唱,幼兒跟唱。

4、重點學唱:鍾兒已經敲響這句。

5、整演唱歌曲。

三、弟弟,快快起牀。

1、田鼠弟弟起牀磨磨蹭蹭的`。我們來學習輪唱,用輪唱的方法讓田鼠弟弟別磨蹭,快起牀。

2、教師介紹輪唱的方法:一個聲部先開始,結束時重複最後一句。

3、幼兒嘗試輪唱。

4、提醒幼兒注意輪唱中的問題,集體練習。

5、學會這首歌,我們就可以唱着這首歌去催別人快起牀了。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反覆遊戲中學會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圓圈行進走時,注意與前後的同伴保持適當的距離。

3、體驗音樂遊戲帶來的快樂。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活動準備:

幼兒站成內、外兩圈的對形,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活動,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1、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聽樂曲《幸福拍手歌》邊律動。

2、什麼是幸福的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大膽表達)

3、小結:是呀,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覺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二、學唱《逛公園》

1、傾聽師邊範唱歌曲,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教師用較慢的速度範唱歌曲,邊唱邊按歌詞的內容依次指圖中每個角色,並按音樂節奏輕輕搖動。教師要特別注意在唱到弱起後的重音時,用較大幅度的動作暗示幼兒此處的唱法。

三、學玩音樂遊戲

1、師邊講解邊與部分幼兒合作,示範請朋友的方法。

2、教師:現在我來當爸爸,我要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園了,我請到誰,誰就跟在我後面走。教師邊唱第一段歌詞,邊在幼兒圍坐的半圓形內側,按順序時針方向有節奏地走動,當唱到第一段的最後"爸爸逛公園"的"園"時,用左手請一個身邊的小朋友,請他扮"媽媽"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第二段結束的前一句時,教師停下來提示幼兒:該"媽媽"來找小弟了。然後幫助"媽媽"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後一拍時,請一個身邊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最後一段開始時,扮"小弟"的幼兒任意指一個人扮"小貓",大家停下腳步,一同對着"小貓"邊唱邊表演。

3、教師引導幼兒想一下:在唱到什麼地方時,就要請下一個小朋友了?

4、當幼兒熟悉遊戲後,可討論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員同去逛公園,以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執教反思

應該來説經過詳細的改動以後,這個活動在執教過程中,我心中比較有數,能更好地把握各個環節的側重點,活動環節清晰、層次清楚,孩子們也都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和我之間的互動也比較到位。在學唱歌曲這一環節,開始幼兒對於弱起小節開始歌曲有點不熟悉,經過多次練習後,孩子們能夠很好掌握歌曲的弱起小節。課後我反思,在對“弱起”這個技巧的掌握上,可以將圖譜設計得更加有趣些,練習的次數也需再增加一次,有利於幼兒掌握其演唱的方法。

但是在課後我發現我花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二十五分鐘,而是用了差不多三十幾分鍾,時間把握上沒有精準,原因是什麼呢?我思考了一下,在一節音樂活動中,首先要充分考慮活動的側重點,可將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習歌曲上,音樂遊戲則可以簡單的進行一兩次就可以。因為一節活動能夠解決的問題不能太多,否側孩子們接受的信息量過於大,也會造成學習倦怠,或者缺失主體性的現象。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4

 活動名稱:音樂活動——約翰弟弟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學唱歌曲。

2、教育幼兒早睡早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活動準備:鋼琴樂譜

活動過程:

一、律動、練聲

1、《這是小兵》

2、《春天》

3、《我們大家做得好》

4、《小鳥醒來了》

5、《蜜蜂做工》

二、導入活動

1、有一個外國小朋友叫約翰,他比我們更小,所以我們可以叫他約翰

弟弟,約翰弟弟每天早上起牀,媽媽都會唱一首好聽的歌。

2、歌曲的名字叫《約翰弟弟》,請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約翰弟弟的媽媽是怎樣叫醒他的?

三、欣賞歌曲

1、教師清唱歌曲示範,

2、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歌曲裏唱了些什麼?

3、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請小朋友再聽一遍歌曲。(教師在琴聲伴奏下再次範唱歌曲。)

4、提問: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歌曲裏還唱了些什麼?

晨鐘是什麼?晨鐘是什麼聲音?

5、教師按節奏完整朗誦歌詞。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帶領幼兒隨琴聲分句學念歌詞:老師念一句小朋友念一句,老師唸完小朋友再念。

2、完整教唱歌曲: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唱唱這首有趣的歌曲,老師大聲唱,小朋友輕輕地學。

3、小朋友大聲地唱,劉老師輕輕地唱,我要聽一聽那個小朋友唱得最好聽。

4、請小朋友一起用好聽的聲音來唱唱這首歌。

五、教育幼兒早睡早起

1、約翰弟弟每天能按時起牀,你們呢?

2、我們每天晚上要早點睡覺,早上要按時起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身體才會更健康。

六、複習歌曲《火車快飛》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

設計意圖:

我班幼兒對音樂活動有很濃的興趣,對音樂的旋律、結構、音色、速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基礎,但在表現能力方面發展是不均衡的,往往是女孩子優於男孩子,孩子對韻律柔和優美的作品表現優於激烈有力的作品表現。出現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教師選擇教育內容時過於片面。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在下棋、打撲克或體育競賽中表現出不服輸的樣子,這種競爭意識的萌芽,如果培養得當,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於適應未來激烈競爭的社會有益。我利用幼兒好動、好模仿和喜歡帶有比賽性質遊戲的特點,選擇了“鬥雞”這一韻律活動。旨在培養幼兒爭強好勝、不怕失敗,努力向上的品質。

此作品的音樂旋律頗具廣東地方音樂特色,而且節奏鮮明,情緒激烈,可表現性強,很適合於我班的孩子。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按音樂的節奏、情緒、樂句的變化表現鬥雞舞蹈,並能用眼神和麪部表情與同伴交流。

2、培養幼兒必勝的信念和勇於向強者挑戰的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1、鬥雞的錄像帶和錄音帶。

2、白公雞與黃公雞的頭飾及獎牌各兩個。

活動過程:

1、幼兒跟隨教師在有雞鳴的樂曲伴奏下做公雞的動作進場。鼓勵幼兒按音樂節奏、情緒飽滿地做動作。

2、課程導入

(1)幼兒觀看錄像。

指導語:公雞是怎樣斗的?

(2)討論:公雞斗的時候嘴巴、脖子、翅膀和腳是怎樣的?

(3)教師小結,強調公雞雙腳“往上蹦跳”的動作和公雞不服輸的樣子,並要求幼兒用動作和表情表現出來。

3、熟悉鬥雞的音樂,引導幼兒感受到音樂的第1、2樂句和第5、6樂句是相同的。

4、鼓勵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按自己的'意願用動作表現鬥雞。提醒幼兒按音樂的節奏做動作。(教師適當用語言指導)

5、教師將幼兒編的動作與教師編的動作串起來,隨音樂完整示範給幼兒欣賞。

6、鼓勵幼兒與老師同時表演,激發幼兒敢於競爭的意識。

指導語:鬥雞是兩隻公雞一起斗的,誰願意跟我—公雞大王一起鬥?

7、幼兒跟教師學分解動作,注意難點。

(1)指導幼兒向上撲,向前攻,左右攻等動作。

(2)教師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願創編最後結束的動作。

8、教師用形象的語言將動作連串起來,指導幼兒完整地跟音樂表演一次。

9、幼兒分成兩組,分別與教師進行鬥雞比賽。

提示幼兒注意節奏並用眼神、表情與同伴交流。

10、幼兒結對進行“鬥雞”,鼓勵幼兒獲得成功。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6

歌唱活動:小鳥小鳥——示範課活動設計

活動目標:

1.在繪畫過程中傾聽歌曲,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優美,並初步學唱歌曲。

2.通過圖譜、繪畫等形式,理解並創編部分歌詞。

活動準備:

紙 筆 音樂 圖譜

活動過程:

一、導入,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 複習歌曲:1)柳樹姑娘;2)顛倒歌。

2. 引導幼兒簡單討論以上兩首歌曲的不同。

3. 彈奏《小鳥小鳥》旋律,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經驗發現歌曲的節拍特點。

4. 傾聽旋律,用不同的方式為歌曲伴奏。

節奏型:× × ×∣ ; × ×× ×∣

二、進一步熟悉歌曲,並通過繪畫創編歌詞完善圖譜,初步學唱歌曲。

1. T:“這首好聽的歌曲唱的什麼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 老師範唱歌曲。(歌詞:在哪裏有陽光?在哪裏有花香……)

3. T:“原來老師唱的歌曲裏有問題呢,問了什麼?你聽清了嗎?”(出示歌曲圖譜)

4. 老師繼續唱,並讓幼兒自由畫出自己的答案。

5. 先畫好的幼兒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畫和想法。

6. 請個別幼兒嘗試用歌曲裏的.話介紹自己的畫,如“草地上有花香”“花園裏有花香”。

7. 老師結合幼兒的繪畫完善歌曲的圖譜。(替換圖譜中的問號部分)

8. 老師引導看圖譜幼兒學唱歌曲。

9. 繼續替換問號部分,並演唱。

10. 多形式演唱。

三、繼續學唱歌曲,提升演唱技巧。

1.引導觀察圖片,瞭解歌曲的結構。

2.討論“哪一句學唱有困難?”

3.討論第二段跳躍部分的唱法:“第二段這裏為什麼要畫兩個小水滴?”

4.老師重點範唱第二段,引導幼兒發現不同“小水滴表示什麼?”並學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老師介紹歌曲,並欣賞歌曲錄音。

7.結束活動。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輕鬆活潑的意境,嘗試用歌聲表達小青蛙快樂逍遙的心情。

2.能調動情感和想象投入“找害蟲”遊戲中,並根據指令要求回到原位。

3.體驗猜測蟲子的樂趣和猜測成功的喜悦。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1.歌曲音樂《小青蛙》。

2.佈置三個草地,草地裏藏着自制的小蟲子。

3.寫着號數的小杯子5個,蟲子造型的糖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歌曲。

1.提出“咕呱”叫聲,引起幼兒對青蛙角色的`猜想。

2.完整清唱歌曲,讓幼兒初步感受歌曲及歌詞內容。

二、提出練習找蟲子技能的遊戲情景,在遊戲的過程中初步習得歌曲。

1.提出練習“找蟲子”的遊戲情景。

2.和幼兒一起玩“找蟲子”的遊戲3—5遍。

3.根據幼兒在遊戲過程中歌唱的情況解決重難點問題。

三、增加遊戲挑戰,引出三塊草地的遊戲情景,請幼兒在遊戲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歌曲,並有感情的演唱。

1.講解玩法,提出要求。

2.跟唱歌曲,學習捉蟲。

3.反思遊戲,再提要求。

四、引出“快樂逍遙”的歌詞,並請幼兒進一步理解和體驗,有感情的演唱。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熟悉《挪威舞曲》曲調,初步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2、藉助故事情節,結合音樂形象,創編鴨子游泳、嬉水以及大風的動作。

3、在遊戲活動中,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並以此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鴨子、大風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音樂《鴨子走路》進教室。

二、幼兒欣賞音樂: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音樂,請小朋友仔細地聽,聽完後告訴大家你有什麼感覺,或者聽完後你想到了些什麼?

三、教師講述故事: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説了自己聽了這首音樂後的感覺,有的小朋友把自己聽了音樂後想到的告訴了老師,老師聽了這首音樂後,想到了一個小故事:清晨,鴨媽媽帶着她的鴨寶寶來到草地上,走走、玩玩,有的鴨寶寶池塘裏去游泳、嬉水,玩得真高興。突然,天氣變了,颳起了大風,鴨寶寶可害怕了,鴨媽媽説:“孩子們,別怕,趕快找個地方躲起來,一動不動,大風就不會把你颳走。後來,風停了,鴨媽媽繼續和她的鴨寶寶在草地上走走、池塘裏遊遊,玩得很高興。

四、幼兒完整欣賞音樂,聯想故事情節,鼓勵幼兒自由表現對樂曲的'理解。

師:現在請小朋友再來聽一遍音樂,聽聽音樂的哪裏是鴨媽媽和鴨寶寶在草地上、池塘裏玩耍,哪裏是大風來了,如果你聽出來就用動作表示出來。

五、分段欣賞,引導幼兒創編動作,感知樂曲的ABA結構。

(1)欣賞第一段,師引導幼兒創編鴨子游泳、嬉水的動作。

(2)欣賞第二段,師引導幼兒創編大風的動作。

(3)欣賞第三段,師引導幼兒理解樂曲的ABA結構。

六、完整欣賞音樂。

師:現在請小朋友邊聽音樂邊做動作,老師師扮演大風,小朋友扮演鴨寶寶,記住大風來了,一定要一動不動,不然就會被大風颳走。

七、結束活動:

鴨媽媽帶着鴨寶寶在草地上開心地玩了一天,現在她們也累了,鴨媽媽帶着她的鴨寶寶們回家休息了。(幼兒隨音樂,模仿鴨子走路走出教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歡快、活潑的風格,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詞內容,體驗長大的自豪,增強自信心。

3.知道要愛護樹木,提高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小松樹音樂

活動過程:

1.律動導入

幼兒跟隨音樂《春天在哪裏》進行律動。

2.熟悉旋律。

(1)師:春天在哪裏?春天的大自然有什麼變化?

(2)師:春天春暖花開,小樹在慢慢長大,大樹長出了嫩綠的樹芽,有首春天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

(3)師:這首春天的歌曲説的是什麼?

3.學習歌曲

(1)教師再次播放歌曲,鼓勵幼兒隨節奏拍打身體,拍出聲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並且感受樂曲的歡快。

(2)教師帶領幼兒有節奏地朗誦歌曲。

(3)幼兒跟唱歌曲

(4)幼兒表演唱

活動延伸

改編歌詞:將“小松樹”改成春天的人和花草樹木來演唱歌曲。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瞭解歌唱的不同形式以及廣西壯族人民喜愛"對歌"的風俗。

2、學習對歌,體驗音樂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視頻快樂頌、山歌對歌。

活動過程:

一、相互問好,以歌舞《快樂頌》引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你們快樂嗎?--哦,看來今天小朋友的心情都不一樣嘛。那小朋友們你們平時都會做些什麼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呢?--是嗎?其實不管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擁有一個快樂心情非常的重要,而唱歌就是一個特別好的方式。讓我們一起擁有一個快樂心情吧。(播放快樂頌,快樂歌唱、舞蹈激起幼兒興趣!)

二、欣賞視頻,感知不同的歌唱形式。

1、回憶平時唱歌情形,感知合唱,獨唱等唱歌形式小朋友們你快樂嗎?你喜歡唱歌嗎?那,我們平時都是怎樣唱歌的呢?誰來説説看?(幼兒回答,教師引導)很多的人一起唱叫什麼?(合唱)小組幾個人,幾個人的唱叫什麼?(小組唱)一個人唱呢?(獨唱)。不錯唱歌的形式有很多種,但一樣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知道嗎?在中國有個美麗地方叫廣西,那裏的壯族民人也很喜歡唱歌,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怎麼唱歌吧?請仔細的欣賞哦!

2、播放視頻山歌,幼兒欣賞。感知領唱,齊唱的歌唱形式。

(1)引導幼兒交流討論:他們唱歌和我們一樣嗎?怎樣唱的呢?(一個人領其他人跟唱)一個人在前面領着唱叫什麼?(領唱)那後面很多人一起整齊的唱呢叫什麼?(齊唱)

(2)教師小結:原來(除了合唱,小組唱,獨唱,領唱),齊唱也是唱歌的一種的形式。

3、播放視頻對歌,幼兒欣賞。感受壯族的"對歌"這個特殊的風俗。

(1)欣賞視頻:廣西的壯族人,不但喜歡唱歌還把唱歌當成話來講哦,一起去聽聽吧,聽聽他們都在説些什麼?(播放視頻)

(2)教師引導,幼兒交流討論:這次他們是在領唱,齊唱嗎?--那他們是怎麼唱的'呢?一個問一個答,能用簡單的兩個字來説嗎?他們一個問一個答的對着唱叫什麼?對唱!在視頻裏這個有山有水的地方就是廣西。在哪裏每年的三月三他們都會舉行"歌會",家家户户都來唱歌。很多的問答他們都能用唱歌來表示呢。我們再一起看看他們都問了些什麼吧。

三、欣賞對歌的音樂《什麼水面打筋斗》,學習對歌。

1、欣賞"對歌"感受對歌形式,熟悉旋律。

2、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導幼兒理解歌中的內容。如"什麼水面打筋斗""什麼水面起高樓""什麼水面撐雨傘""什麼水面共白頭"。

3、學唱歌曲《什麼水面打筋斗》

四、結束部分。

幼兒用綢帶,圍裙扮演壯族娃娃對唱,充分感受對山歌的樂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5

目標:

1.瞭解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音樂旋律,學跳集體舞。

2.學習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創編曬太陽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

準備:

課件一份、音樂《音樂的瞬間》、老鼠胸貼、地上圓圈

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老鼠)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有一隻小老鼠它怎麼了?(打噴嚏的動作)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噴嚏是怎麼打的?為什麼你要用手擋着?(打噴嚏時一隻手捂着嘴巴,衝着沒人的方向,防止傳染)

二、打噴嚏的小老鼠

1.小老鼠感冒(A段)

(1)A段感受

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對應着圖譜講故事A段。

師:小老鼠生病了,沒精打采,還會忍不住"阿嚏!阿嚏",一點力氣也沒有,想還是到動物醫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

(2)動作創編

師:你發現小老鼠每次走幾步路會打噴嚏?誰可以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麼走路?誰能來學一學老鼠沒精打采的樣子?

(3)音樂+動作(連着2遍)

師:這麼難受,我們趕快去看醫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醫院哦!(間奏)馬上就要到醫院嘍,請小老鼠們再堅持一下。

2.小老鼠曬太陽(B段)

(1)B段故事師:終於到醫院了,小老鼠趕緊坐下休息吧,聽聽看醫生怎麼説的?

(2)動作創編師:太陽出來真暖和,你想曬哪裏?應該怎麼曬?你還可以曬身體的什麼部位?真暖和,一起來曬一曬,你們現在舒服一點沒有?

(3)音樂表演(2遍)

師:想好三個你要曬的地方,想好了嗎?你剛剛曬了哪裏?你曬了哪裏?趁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再去曬一曬,這次曬曬你剛剛沒有曬到的地方,讓感冒快快好起來,好嗎?準備好

3.小老鼠病好了(A段)

師:請所有小老鼠輕輕坐下休息一會,曬過太陽後,你感覺怎麼樣?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現你很高興?這隻小老鼠真開心,開心得都跳起來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還會幹什麼?走走走走,然後?怎麼樣?還會做什麼?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輕快了,輕輕地用腳尖走路回家。

師:小老鼠們,跟着我回家吧!這一隻小老鼠真開心,感冒也好了,你怎麼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開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

三、完整表演

1.教師整體複習圖譜師:還記得小老鼠的故事嗎?誰能説一説?然後呢?

2.完整表演(2遍)師:小老鼠,請你準備(間奏)再來一次,請小老鼠聽好音樂,我不提醒嘍!

四、結束師:老鼠曬了太陽後,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麼做了嗎?小老鼠們,讓我們聽着音樂,做着動作回教室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1

目標:

1、瞭解小老鼠看病的情節,熟悉音樂旋律,學跳集體舞。

2、學習用老鼠跑、打噴嚏的動作表現A段音樂,創編曬太陽的動作表現B段音樂。

準備:

課件一份、音樂《音樂的瞬間》、老鼠胸貼、地上圓圈

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發興趣。

師:你們看誰來了?(小老鼠)這幾天,天氣忽冷忽熱,有一隻小老鼠它怎麼了?(打噴嚏的動作)師:你們有沒有打過噴嚏?噴嚏是怎麼打的?為什麼你要用手擋着?(打噴嚏時一隻手捂着嘴巴,衝着沒人的方向,防止傳染)

二、打噴嚏的小老鼠

1。小老鼠感冒(A段)

(1)A段感受

在背景音樂下,教師對應着圖譜講故事A段。

師:小老鼠生病了,沒精打采,還會忍不住"阿嚏!阿嚏",一點力氣也沒有,想還是到動物醫院去看一看吧,小老鼠走在路上,走走走走,阿嚏阿嚏;走走走走,阿嚏阿嚏……

(2)動作創編

師:你發現小老鼠每次走幾步路會打噴嚏?誰可以來學一學,小老鼠是怎麼走路?誰能來學一學老鼠沒精打采的樣子?

(3)音樂+動作(連着2遍)

師:這麼難受,我們趕快去看醫生吧!要跟着你前面的老鼠,才能找到醫院哦!(間奏)馬上就要到醫院嘍,請小老鼠們再堅持一下。

2。小老鼠曬太陽(B段)

(1)B段故事師:終於到醫院了,小老鼠趕緊坐下休息吧,聽聽看醫生怎麼説的?

(2)動作創編師:太陽出來真暖和,你想曬哪裏?應該怎麼曬?你還可以曬身體的什麼部位?真暖和,一起來曬一曬,你們現在舒服一點沒有?

(3)音樂表演(2遍)

師:想好三個你要曬的`地方,想好了嗎?你剛剛曬了哪裏?你曬了哪裏?趁太陽還沒下山,我們再去曬一曬,這次曬曬你剛剛沒有曬到的地方,讓感冒快快好起來,好嗎?準備好

3。小老鼠病好了(A段)

師:請所有小老鼠輕輕坐下休息一會,曬過太陽後,你感覺怎麼樣?讓我們高高興興地回家吧!在回家的路上,你會用什麼動作來表現你很高興?這隻小老鼠真開心,開心得都跳起來了,它走走走走,跳跳,走走走走,跳跳!它還會幹什麼?走走走走,然後?怎麼樣?還會做什麼?小老鼠生病好了,走路可輕快了,輕輕地用腳尖走路回家。

師:小老鼠們,跟着我回家吧!這一隻小老鼠真開心,感冒也好了,你怎麼看出小老鼠病好了?(很精神、很開心)小老鼠回家吧(坐回座位)

三、完整表演

1。教師整體複習圖譜師:還記得小老鼠的故事嗎?誰能説一説?然後呢?

2。完整表演(2遍)

師:小老鼠,請你準備(間奏)再來一次,請小老鼠聽好音樂,我不提醒嘍!

四、結束

師:老鼠曬了太陽後,感冒就好了,下次感冒你知道怎麼做了嗎?小老鼠們,讓我們聽着音樂,做着動作回教室吧!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2

活動背景

在“各種各樣的布”的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布,瞭解了布的特性,尤其對絲質布的色彩、圖案、飄逸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區域活動中,常常可以看到孩子們三五成羣地拿着布條跳舞。能讓幼兒自己動手,利用彩色布塊製作綢帶舞,不僅能使幼兒初步瞭解綵綢飛舞的傳統中國舞蹈,還能培養幼兒的探索能力、協調能力和合作意識。為此,我設計了本次綜合藝術活動。活動中,幼兒根據已有經驗,結合喜慶熱烈、具有民族風格的樂曲《紅綢舞》,通過動手自制綵帶、跳綢帶舞、畫圖形、即興創編組合舞蹈、器樂演奏等多種藝術活動,感受音樂,表現自己對本民族音樂、舞蹈的認識和體驗。

活動目標

1.在做做、跳跳、畫畫、學學、編編等活動中,感受民族音樂的快樂情緒以及樂曲所表達的多姿多彩、綵綢飛舞的熱鬧情景。

2.能根據音樂,按自己的意願自由組合舞蹈動作,嘗試表現音樂中的對話情節,從中體會合作、交流的愉快情緒,體驗藝術活動的快樂。

3.選擇適當的位置和空間大膽地進行活動。

活動準備

1.彩色布塊、布條、剪刀若干,筆、方塊紙若干,打擊樂器鼓、鈸若干。

2.《紅綢舞》的音樂帶以及錄像片段、課件(表示音樂結構的圖譜)。

3.幼兒已學會秧歌十字步的基本動作。

活動過程

1.玩玩做做,感受綢帶的飄逸

每人拿一塊布塊和一條布條,讓它們跟着音樂跳起來,比一比誰跳起來更漂亮。

(這個環節師幼一起隨音樂節奏邊跳秧歌十字步邊自由揮舞布塊和布條,並相互交流動作,調動了幼兒的情緒。《紅綢舞》的音樂民族風味濃厚,與跳秧歌十字步相輔相成,使幼兒感受到了布條的飄逸莢,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説:“布條比布塊跳舞更漂亮,好像在飛舞。”為下面的舞蹈動作的探索做了鋪墊。)

師:你能把布塊變成布條嗎?

(在量一量、剪一剪的探索過程中,幼兒兩兩協作,動手能力和協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享受了自制道具的樂趣。)

2.跳跳畫畫,探索綢舞動作之美

師:你的彩色布條在空中揮舞可以畫出什麼圖形呢?可以兩人合作,幫助你的好朋友將布條舞出的圖形畫出來。

教師將幼兒畫有不同圖形的記錄卡貼到黑板上,並鼓勵大家隨幼兒的回答逐一模仿。

(此環節我讓幼兒探索綢帶的動作,並以簡單的線條和圖形來記錄舞蹈動作,因為孩子們有不同的揮舞方法,所以就能畫出各種不同的圖形,有的孩子畫了大圓,有的畫了螺旋形,有的畫了蛇形……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創新能力,使幼兒真正體驗到了藝術活動的快樂。)

師:我們以前學過什麼舞蹈也用綢帶作道具的?你能加上身體動作跳綢帶舞嗎?幼兒結合綢帶舞的動作,探索身體動作,創編綢帶與舞步結合的動作。

(這個環節是個重點,對於大班孩子來説,已學過秧歌舞等用綢帶作道具的舞蹈,使得幼兒創編的動作更加符合音樂特點。同時,老師以向幼兒學習的形式來優化動作,以“跳舞娃娃”的簡圖記錄幼兒的動作,並組織幼兒隨音樂節奏從練習單個動作到交替練習幾種動作。在練習中,老師鼓勵幼兒隨音樂節奏大膽表現,對孩子感受、理解音樂特點有很大幫助。)

師:綢帶舞是我國特有的民間舞,表演動作多姿多彩,你想學一學嗎?

(放《綢帶舞》的錄像)

(在舞蹈活動中,幼兒舞蹈動作的獲得都採用“先試後導”的方法,老師先尊重和肯定幼兒的想法和創造,接受他們的表現方式,再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一起分享着創造的快樂。觀看錄像豐富了幼兒的舞蹈動作,有的綢帶畫八字形,腳跳,小跑步;有的左右交替甩綢;還有的綢帶上下畫曲線,腳跳起,像翻滾的波浪。老師又問孩子們:“想不想再跟着錄像連起來跳一跳?”孩子們興奮不已,為後面的完整創編作了銷墊。)

3.聽聽説説,完整感知《紅綢帶》

師:有一首樂曲也講了跳綢帶舞的故事,我們一邊休息一邊聽,樂曲共有幾句呢?

(在聽音樂時,老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節奏做動作,孩子們在老師的提示下很自然地在換樂句時換動作。老師也可以問孩子們:“我們換了幾個動作?”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的結構。)

出示圖譜,師:這張圖譜表示這首樂曲,你發現了什麼?你看着圖譜再聽一聽,一共有幾句?結合圖譜,進一步辨別音樂結構。

(每一條光標隨着音樂的播放按樂句逐漸出現)(讓幼兒完整感知音樂,是一個逐漸提高要求的過程。老師利用動畫圖譜,將音樂結構直觀表現出來,使幼兒在一次次探索中自主得出結論“有六條”。)

師:請你們仔細聽音樂的第三句,你覺得人們好像在幹什麼?再聽一聽第五句呢?

(教師分別在鋼琴上彈出舞曲的第三句和第五句,讓幼兒感知音樂的對話情節)

(這個環節中,老師以不同的強度和音色彈奏音樂的第三樂句和第五樂句,幫助幼兒感知音樂的對話樂句,有個孩子説:“你説一句,我説一句,好像在對話,可能是在交替跳舞吧。”當老師追問:“交替跳了幾遍?你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他邀請旁邊的小朋友交替跳同一個動作。老師可以隨音樂節拍讓大家集體練習某個幼兒編出的動作,以鼓勵幼兒利用動作去感知音樂的對話節奏型,感知音樂的結構特點。)

4.編編跳跳,完整表現舞蹈

師:綢帶舞有很多漂亮的動作,我們根據音樂編個舞蹈吧!

(鼓勵幼兒聽音樂嘗試組合動作)

(在這個環節中,老師給了孩子自由嘗試創編的機會,並觀察幼兒的嘗試,有的孩子將剛才大家創編的'綢舞動作編進舞蹈裏,也有的孩子自己組合創編舞蹈動作,還有的孩子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流着自己的動作。他們結合自己的經驗隨着音樂節奏歡快地跳着。)

互相交流,師:你是怎麼編的?你在音樂的什麼地方跳這些動作呢?

(老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想法,在嘗試和交流中獲得自由表現和創造的快樂。交流時,老師按幼兒講的順序,以跳舞娃娃的簡圖幫孩子記錄動作,並放在相應樂句下。老師可以引導幼兒根據討論出的動作順序聽音樂完整表演舞蹈。)

師:你還知道哪些綢舞的動作,可以怎樣呢?幼兒聽音樂自由創編。(本環節老師鼓勵幼兒自由組合動作,只要符合音樂節拍、音樂結構即可,給了幼兒大膽表達自己情感的空間,使幼兒在嘗試的過程中體驗到舞蹈動作的組合可以有許多種,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編排,同時引導幼兒去求異和創新。)

師:我們找個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跳一跳自己的舞蹈吧!

小結:綢帶舞是我國的民間舞蹈,逢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在大街小巷都要剮k綢帶舞表示歡慶,你還看到什麼表演也表示歡慶呢?

(這個環節給了幼兒與同伴交流情感的機會,培養了幼兒在有限空間活動的能力,進一步滿足了孩子們的探索、創新的需要,激起幼兒濃厚的興趣及表現的慾望。老師鼓勵幼兒大膽表現第三句和第五句的對話情節,孩子們微笑着用眼睛注視着對方,有序地用舞蹈動作對答着,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同時,老師和幼兒可以隨音樂討論配器方案,奏一奏鼓、鈸、鑼等打擊樂器,增添熱鬧的氣氛,此環節可以放到延伸活動中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美麗的小花傘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美麗的小花傘

設計意圖

這是一首富有詩意和充滿想象的歌曲,幼兒可以從歌曲中體會到初夏時節雨中“青蛙在田邊地頭歌,雀兒在樹枝唱”的美麗畫面以及“林中蘑菇與我的小花傘在雨中嬉戲”的熱鬧情景,激發幼兒的審美情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活動目標

1、用連貫、優美和活潑輕快的聲音較好地演唱歌曲,唱出跳音與八分休止符的不同。

2、感受音樂所表現的自然情景,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

活動準備

1、一幅初夏的雨景圖案。

2、樂譜表。

過程建議

1、幼兒扮作小青蛙唱練聲曲。

2、幼兒根據教師出示的節奏譜,幼兒模仿雨聲唱(XX XX XX X0)的節奏及青蛙的“呱、呱”的跳音。

3、欣賞歌曲:《美麗的小花傘》。

(1)幼兒理解歌詞:聽了歌曲會想到什麼?

(2)幼兒看圖片欣賞美麗的初夏風景,幼兒體驗風景與歌曲的關係。

4、幼兒學唱歌曲,幼兒輕聲跟隨教師唱歌曲,提示幼兒區分跳音與休止符。

5、幼兒邊演唱歌曲邊有表情地做動作表現歌曲:《美麗的小花傘》。

6、幼兒分配角色進行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用輕快、活潑的聲音連貫地唱出歌曲。

延伸提示

幼兒可以在表演區中,扮演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對面的兔子看過來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對面的兔子看過來

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礎上,學習按節奏填充歌詞,並根據歌詞大膽表演,體驗創作和表演的樂趣。(重點)

2、體驗接納與被接納的快樂。

難點:能按節奏填充歌詞並根據動物的不同心理活動創造性的表現歌詞。

準備:形象歌譜一張、兔子、大灰狼頭飾若干、歌曲磁帶、錄音機、伴奏磁帶、森林場景佈置

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

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一切去森林裏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詞,學唱歌曲。

1、談話引出歌詞內容:

(1)、以遊戲口吻引出:森林裏有一隻孤獨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最後它

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敵人呀,請你想想看狼會怎麼説?兔子又會怎麼説呢?(幼兒自由猜想)

(2)、聽錄音對話一遍,提問:你聽到狼和兔子説了什麼?(幼兒學習歌詞)

2、熟悉旋律,學習按節奏填充歌詞。

(1)、初步熟悉曲調,介紹歌名。

A、提示語:兔子聽了狼説的話不高興,狼就唱了起來,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聽錄音演唱一遍)

B、提示語:老師把兔子和狼講的話編成了一首歌,叫《對面的兔子看過來》。

(2)、看圖填充歌詞,學唱歌曲。

A、出示節奏圖,教師介紹節奏一遍。

提示語:現在我們把狼和兔子的對話加進去(邊説歌詞並講解形象圖片幫助幼兒記憶)

B、師生按節奏念歌詞一遍。

3、看圖學唱歌曲若干遍。

三、創編動作表演,體驗創作和表演的樂趣。

1、逐句講解請幼兒根據歌詞形象創編相應的動作和表情並表演。

2、幼兒整體創編表演若干遍,教師講評。

3、幼兒分角色表演,體驗接納和被接納的快樂。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們原來是敵人,兔子對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樣想的呢?

(2)、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請求兔子的原諒。

(3)、幼兒分角色表演若干遍,體驗接納別人的快樂。

4、用英語填充部分歌詞演唱一遍。

四、邊唱歌曲邊出活動室。

提示語:狼和兔子終於成了好朋友,狼太高興了,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小青蛙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青蛙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幼兒學習創編2/4的節奏。

2、能創編2/4節奏型、並用音符擺出。

3、初步體驗合奏、感受與同伴合作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小青蛙頭飾、池溏背景圖、音樂、音符卡片、漿糊、泡沫板

活動過程

(一)

1、聽2/4拍律動,來到草地上。

2、帶上小青蛙頭飾,聽音樂自由玩耍。

提問:小青蛙在哪?幹什麼?

請幼兒根據音樂來講述、想象。

(二)複習歌曲《小青蛙》:進行分聲部合唱。

(三)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節奏。

提問:媽媽唱的呱呱歌有幾句?

誰能把它的節奏型拍出來?

請你們來創編呱呱歌。

(四)幼兒分組展示自己的呱呱之歌。自己擺節奏型。

(五)以小組為單位,設計節奏樂譜。

1、進行合奏表演(拍手、唱呱呱歌)。

2、去捉蟲子吃,離開活動室。

活動延伸

進行打擊樂演奏。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採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採茶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活潑向上的歡樂情緒,體驗勞動的快樂,激發幼兒對舞蹈藝術的熱愛之情。

2、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樂感、表演及自由創編能力,體會繁忙的採茶場面與氣氛。

3、讓幼兒瞭解中國是茶的故鄉,並幫助幼兒知道採下的茶葉經過簡單加工可以泡水喝,喝茶有益於健康。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自制茶樹 籃子 頭飾 圍裙

重點難點

在感知體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探究、創編的意識和能力。

活動過程

一、生活體驗,感受採茶;

創設江南採茶場景:天藍藍,水清清,露珠兒閃閃綠瑩瑩。片片茶葉香,濃濃茶鄉情;

我們今天來到了茶的故鄉――美麗的江南。

小姑娘樂得舞翩翩,迎來茶山豐收景。看看採茶的小姑娘是怎樣採茶的?

請小朋友拿起小籃到茶樹園裏採茶,體會勞動的樂趣與茶園的美景。

二、律動創編,詩畫激趣;

1、提問幼兒是怎樣去採茶的?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2、通過感知體驗,自由創編採茶動作及採茶兒歌。

3、提取最美的動作,創編採茶律動。

4、根據所創編的動作,詩畫舞譜小人:

我挎小籃 撥開樹枝 我採的茶葉

上山崗 採呀採 多又多

片片茶葉香又香 茶葉 採茶娃娃

採茶忙又忙 裝滿筐 喜洋洋

三、動靜交替,茶藝欣賞:

教師表演獨舞――《古丈茶歌》

1、瞭解茶的製作過程,知道喝茶有益於健康。

2、設計意圖:使幼兒得到美的享受,藝術的薰陶,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瞭解茶的製作工藝和利用價值。

活動延伸

展示成果,活動延伸:

1、聽音樂表演採茶律動,感受創作的快樂。

2、為客人老師表演,體驗成功的樂趣。

幼兒園大班音樂活動教案:小熊找家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小熊找家

目標:

1.能根據音樂的速度、力度及高低的變化創造性地變化動作。

2.能在音樂結束後迅速找椅子坐下,體驗共同遊戲、競爭的快樂。

準備:

每人制作一隻紙偶熊,遊戲時戴在手上。

過程:

1.初步會做律動:熊走路、熊跳舞。

鼓勵幼兒聽音樂,根據音樂的速度、力度的不同做小熊的走路、跳舞、休息睡覺的動作。

2.學唱遊戲歌曲:小熊找家。

教師戴上紙偶,講小熊的故事,引起幼兒的興趣。

故事:有一隻小熊姐弟倆在樹林中迷了路,姐姐動腦筋很快找到了家,弟弟只有坐在地上等別人的幫助。

提問:“你們願意學誰?”

在熟悉歌曲旋律、歌詞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3.玩遊戲:小熊找家。

教師用不同的方式(高低、強弱、快慢等)演奏,幼兒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是什麼情景:小熊它們在哪裏?熊姐姐在幹什麼?

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動作表現爬山下河、平地快走、過橋慢走、勞累步重和遇險急走等。

玩遊戲:小熊找家。

玩法:

將幼兒的椅子排成圈,椅面朝外。幼兒戴上紙偶站在圈外扮小熊姐弟,人數比椅子多一個。遊戲開始,大家圍着椅子按順時針方向邊走邊唱歌並唸白“小熊是誰呀?”教師用不同的音高、速度、力度彈奏音樂,幼兒根據音樂的變化,變換自己的動作。在高音1結束後,大家迅速找空椅子坐下,沒找到椅子的幼兒將小熊紙偶舉起再做小熊狀。教師唸白“小熊是誰呀?”幼兒一起唱:“小熊就是他。”

建議:

1.在幼兒享受競爭快樂的同時,要引導幼兒具有一定的抗挫能力。

2.幼兒沒找到椅子,做了小熊,請他繼續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

評價:

1.能感受音樂的變化,並想象音樂所表現的情景。

2.會隨着音樂所表現的情景的變化,變換自己的動作。

3.在遊戲中,能快樂地遊戲,正確地面對成功與失敗。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創編各種花兒開放的動作。

3、從小培養幼兒對自然、對藝術、對生活的熱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5、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場地佈置—花園。

2、錄音機,音樂磁帶。

3、幻燈片,《花朵開放》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小朋友們,今天何老師帶你們到花園裏玩,你們排好隊,咱們出發啦!(繞場兩圈:音樂1)到我身邊來,隨便找個空位子坐好!(提示:分開點)

二、引導幼兒嘗試創編各種表現花朵的動作

1、在花園裏,你們都看到了什麼?

小結:看到了許多美麗的鮮花。

2、咦!花朵是怎麼開放的?誰知道?(1-6名幼兒)

3、何老師要請小朋友們用動作表現花朵開放的樣子?哪個小朋友願意來?

①(音樂1)②(音樂1)③(音樂1)④(音樂1)⑤(音樂1)

4、哇!好美呀!我們都來學學花朵開放的樣子,美一美!

集體表演(音樂1),教師巡迴指導!(適當表揚有創新的幼兒)

5、好漂亮,好漂亮,我們來玩個遊戲吧!我來當園丁,你們來學當花骨朵,我給你們澆水,你們就開放,看哪朵“花”開的最漂亮,和其它“花朵”不一樣。開放後保持不動哦!我要把最漂亮的.幾朵花畫下來的。

6、定型表演(第1個、第2個、第3個開始合音樂2前面部分,一直到澆完水。)

7、教師畫完後,小結:你看你們多棒,編了這麼多花朵開放的動作。

8、現在我們一起來互相學習一下吧!先來開這朵花,喝水會怎樣?(音樂2中間部分)風吹來會怎樣?(音樂2最後部分)

9、先“開”第一種(音樂2)。

10、開第三種(音樂2)。

三、進一步引導幼兒創編集體合作的動作。

1、小朋友,有些花有好幾層花瓣的,那又是怎樣開的呢?先開哪一層?(3名幼兒)

2、到底怎樣開的呢?(放課件)

3、(放課件第二次)大家齊説,原來先開外面層,再開裏面層。這朵花更美、有花蕊、裏面有花瓣,外面也有花瓣,如果我們能用動作把它表現出來一定很美?可它有這麼多的花瓣,我們一個人根本表現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4、幼兒討論

5、多叫幾人,請幾名幼兒表演,指導幼兒想出辦法!

6、一組幼兒,請他們自己選一組動作(師:你們選哪個動作?)

7、一組幼兒表演。(音樂2)

8、幾組共同表演。(音樂2)

9、剛才我們這麼多人表演了兩朵花,那可不可以讓我們這麼多人來表演一朵花呢?(可以)那我們來試試?何老師也很想當花蕊!這次就讓我來當花蕊好嗎?那誰來當我裏面的那層花瓣呢?誰來當外面層花瓣?

先開第一種花。

小結:花瓣是整體不能亂丟落。你們千萬不能分開噢!師生表演:(音樂3)。

10、換花蕊,第2種花(音樂3)。

11、自由選擇表演,第3種花(音樂)。

四、結束部分,品德教育:花兒好看我不摘!

師:春天到了!花朵盛開了,好美好美!我們要跟花朵做朋友——花兒好看我不摘!現在我們去請所有的花朵和我們跳起舞來吧!

聽音樂離開活動室。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藉助圖譜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2、認真傾聽歌曲,初步理解歌曲情境和歌詞內容。

3、體驗與同伴一起遊戲、一起唱歌的快樂。

重點難點活動的重點是:藉助圖譜,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是:有感情地演唱,並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對春天的已有經驗

2、物質準備:圖譜、音樂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引入,發現身邊的不同。

教師指導語: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小朋友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周圍有什麼不一樣的變化?(幼兒自由回答)

(2)談話後引出主題。

教師指導語:今天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一首名叫《春天》的歌曲。請小朋友們聽一聽歌曲裏唱到了什麼?

(評析:此環節教師引導幼兒發現自然環境的變化,為引出歌曲做準備; 隨歌曲伴奏清唱,可以讓幼兒熟悉歌曲旋律。)

2、欣賞歌曲,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範唱,幼兒根據歌詞找出相應圖譜

教師指導語:你聽到歌詞中的什麼? 現在請小朋友再聽一遍,看看我們剛才聽得和歌詞一樣嗎!幼兒説出關鍵詞,教師出示圖譜,教師朗誦歌詞。 教師邊指圖譜邊演唱歌曲,讓幼兒更好理解歌詞,熟記歌詞。

(2)請幼兒根據歌曲順序為圖譜排隊。

教師指導語:現在所有的圖片寶寶我們都找出來了,但是這些圖片寶寶的擺放順序是錯誤的,小朋友們能根據歌曲幫圖片寶寶排好隊嗎?

(評析:此環節,通過教師反覆清唱歌曲,可以幫助熟悉並理解歌詞內容;教師的清唱,可以幫助幼兒聽清楚歌詞內容,嘗試複述歌詞;教師充分利用形象生動的圖譜,讓幼兒在找一找、排一排的遊戲中,自然而然的記住歌詞,學會歌曲)

3、利用圖譜,學唱歌曲

(1)排序完成,根據圖譜學唱歌曲

教師指導語:圖譜排好隊了,那我們跟着老師一起唱一唱好嗎?

(2)反覆學唱,加強練習

教師指導語:老師大聲一點,幼兒小聲跟唱,幼兒跟着音樂再唱一遍 。

(評析:教師利用排好的圖譜,請幼兒跟隨歌曲伴奏演唱,使幼兒進一步理解記憶歌詞旋律及內容)

4、教師視幼兒掌握情況,隱藏部分圖譜

(1)藏圖歌唱,回憶歌詞

教師指導語:現在小朋友們都演唱的很棒了,那老師就要增加難度了。如果老師請一張圖片寶寶回家,你們還能完整的'唱出這首歌嗎?

(2)依次減少,增加難度

教師指導語:小朋友們真是太厲害了!如果老師把剩下的圖片寶寶全部送回家,你們還能完整的唱出這首歌嗎?

(評析:在幼兒較熟練的演唱基礎上,隱藏部分圖譜再進行演唱,在由簡到難過程中發揮記憶想象演唱歌曲;若幼兒完成度較好,可完全隱藏圖譜讓幼兒演唱)

5、請幼兒加上動作進行表演歌曲

(1)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進行相應動作的展示。

教師指導語:剛才老師發現有些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加上了一些好看的動作,現在就請所有的小朋友唱歌的時候加上你們自己喜歡的動作。

(評析:在幼兒掌握歌曲較好的情況下,請幼兒加動作演唱歌曲,提高活動的趣味性,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6、活動結束

(1)教師請幼兒面向聽課老師進行最後一次合唱。

教師指導語:今天有這麼多客人老師來,我們就面向客人老師把今天學的這首《春天》送給她們吧!

(評析: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的滿足感和自信心,培養幼兒大方自信的性格)

活動總結

1、圖譜生動形象,體現歌詞內容

2、歌詞富有童趣,節奏鮮明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1. 聽辯節奏遊戲:鞏固幼兒對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別。

2. 讓幼兒學唱並演奏歌曲。

活動準備:

歌曲《咚咚鏘》,節奏卡片,鋼琴,鼓類、鐵類樂器。

活動過程:

1. 聽辯節奏遊戲。

(1)節奏傳遞遊戲

(2)教師演奏“火車快飛”(鋼琴),變換不同的'速度讓幼兒走。教師展示八分音符時,提示幼兒小火車要走快一點,以此類推,走完全曲之後回到教師處,也就是火車站。教師選擇一位扮演火車頭的幼兒,掛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請幼兒帶領,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師通過鋼琴來配合並幫助幼兒。

2. 歌曲《咚咚鏘》

(1)讓幼兒欣賞音樂。

(2)教師引導幼兒念歌詞,配合歌曲的原節奏,教師念一句,幼兒跟着念一句,到最後一句時幼兒與教師一起念。

(3)將幼兒分成“咚”、“鏘”兩組,“咚”為鼓類樂器,“鏘”為鐵類樂器。按照固定的節奏敲奏出來。

(4)跟隨歌曲音樂進行樂器敲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