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聯促進國中化學教學

來源:文萃谷 1.75W

國中階段的化學,是學生第一次接觸的新學科。化學本身的特點使學生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興趣又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活躍的,最有效的因素。怎樣使學生保持並拓開這份興趣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生活中的化學距離學生最近,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聯繫生活實際,引發學生自覺運用知識於生活實際,寓教於樂,寓教於生活,這樣既可以使他們把課本知識轉化為直接經驗,有利於知識的鞏固、深化和能力的培養,又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下面我結合自己的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如何聯促進國中化學教學

一、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注重情景教學

中學生喜歡形象生動的東西,而由於化學知識的抽象性,學生接受起來普遍感到摸不着頭腦,很多情況下只能生吞活剝地去接受,得不到很好地理解,印象不深刻,容易遺忘,這樣就不易引起學生的適度情感,這就要求化學教師應學會充分利用生活資源,教會學生從已有的經驗出發,把抽象的化學理論知識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結合起來,給化學知識賦予生動的內容和形象的反應,從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到新的知識。例如在講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一節時,可把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與生活中的一種蔬菜洋葱的分層聯繫在一起;在講分子間有間隔時,可講這樣一個故事,有半袋小米和一袋黃豆,只用一個同樣大小的袋子能否裝得下?從宏觀的現象來理解某些看不見摸不到的微觀世界,這樣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和學生實際,有利於對知識的接受和深化。課堂氣氛活躍,效果較好。

二、充分利用與生活相關的趣味實驗,激發學生創新意識

我們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老師提着實驗用品進教室上課,學生必然很興奮,積極性也高,他們非常喜歡上有實驗的課。因此,我們應儘可能多地補充實驗,增加實驗量,尤其要設計一些貼近生活、聯繫實際的實驗,不要僅限於教材上給出的實驗。如演示蔗糖遇濃硫酸的黑麪包的實驗;點燃浸有酒精和水的棉手帕卻燒不着的實驗;用沾有濃硫酸和高錳酸鉀的玻璃棒與酒精燈摩擦使之點燃的魔棒點火的實驗;在講完鹼溶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後,有同學竟然想到在聖誕節表演魔術,即用酚酞在白紙上寫字,晾乾後再在上面噴上氫氧化鈉溶液從而出現紅色的字,來烘托節日氣氛。還比如為了檢驗濃硫酸的吸水性,我在課後佈置了作業,先讓學生設計一套實驗裝置,想辦法達到實驗目的,然後向學生開放實驗室,讓他們自己動手檢驗它。有學生想到把一塊桔子皮封在裝有濃硫酸的錐形瓶裏,過一段時間觀察桔子皮的變化情況。

三、充分利用課本知識,重視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在授課本知識的同時,必須注意到課本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應儘量舉出既容易理解,又新穎貼切的實例。例如,在講授“燃燒和緩慢氧化”時,可這樣引入“火是什麼現象,怎樣使火燃燒起來,又怎樣使它熄滅?爆炸和自行車生鏽以及食物腐爛之間又有什麼聯繫呢?”等問題,學生對這些現象是熟悉的,但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對其中包含的道理並不清楚,就產生揭開謎底的心理。這樣自然引入新課,學生帶着問題聽課,情緒和思維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可充分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在講鹽酸與碳酸鹽的反應後,我佈置了一道思考題:熱水瓶底的水垢如何去除?學生利用已學知識,知道水垢的主要成分含碳酸鈣,而碳酸鈣可與鹽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物質而被去除,在家裏用什麼來代替鹽酸?不少學生回去問家長取水垢做實驗,這樣將化學知識與實際應用緊密地聯繫起來,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雖然有時只有片言隻語,但作用卻不可小視,只要把握分寸,就會對培養學生學以致用、勇於創新的精神起到積極的作用,也有助於學生重視科學技術和開闊眼界。

四、充分利用課後資源,培養學生熱愛化學的情感

生活中的化學知識是非常豐富的,有些原理學生是無法解釋的,這時我們應充分挖掘課後資源,比如上圖書館去查,到實驗室去驗證。而現在發達的'信息網絡時代更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網絡資源,學生就可以利用網絡查閲相關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這樣他們不僅知道了為什麼,而且還能真正體會到生活中到處都有化學的影子,就會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化學。而且網絡上的資源更多的是學生易看懂且感興趣的資源,例如在講完農藥波爾多液時,可聯繫實際問,該液體能否用鐵製容器來盛放?講完鹽以後,可問用那些方法可以檢驗家中的白色粉末是食鹽還是鹼面,選藥品時也用家中常見的。並始終追問為什麼,從而促進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再比如有些微觀領域的粒子憑肉眼根本無法看到,那麼怎樣幫助學生去想象呢?光老師講往往不容易講清楚,如果到網上下載一些微觀粒子內部的flash動畫放給學生看,那將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充分利用課後作業平台,讓學生體驗學習化學的價值

學習化學就是要應用到社會生活實踐中,因此,課外作業不應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學生作業應該由封閉走向開放,由獨立完成走向協同合作,由題海走向求精、求活,應該具有個性化、活動化、生活化。因為生活世界是生動的,作業與生活世界緊密聯繫,從而體驗到學習化學的樂趣與價值,增強學習化學知識和技能的信心與動力。如在講到農藥和化肥時,要講清農藥和化肥的使用,對農業的高產豐收產生重要的作用,又要強調農藥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會導致土地壤退化及水、大氣和環境污染的問題。然後佈置課外作業,“調查自己家的土地經常施什麼化肥,本村農藥化肥主要污染那條河流,污染程度怎樣?本地的水土污染還有那些因素造成?針對污染情況,當地政府部門都採取了那些治理措施?”。再例如,在學習糖類、油脂、蛋白質之後,就可以佈置作業,引導學生把自己經常食用的食物進行歸類,讓學生收集有關食物營養成分的資料,為自己或家人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如果家裏有肥胖者,在平時的飲食中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家裏有糖尿病的病人,他的飲食要注意哪些?家裏有脂肪肝的人,其飲食又有注意哪些問題呢?等等。

總之,在化學教學教育過程中,如果教師能夠做到以生活為本,使我們的教學回歸生活,充分利用身邊的生活資源,儘量把所學知識與生活聯繫,從而把化學知識生活化,我們的化學教學將會收到良好的教學教育效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