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2.35W

第五單元分析與提示

八年級第五單元教學設計

本單元入選的四篇散文和五首詩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都是我國古代文學的優秀篇章,八年級下第五單元教案集。無論其寫景、傳記、寓理、贈序以至抒懷,無一不表現出古代賢人的意趣和志向,教師略加點撥,學生不難讀懂,非常適合當代中學生閲讀

教學本單元,不僅要讀懂這些作品,瞭解豐富深厚的感情,理解博大精深的思想,體會深邃的意境,感悟優美精緻的語言,從而提高古詩文的閲讀能力;還要着重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和文化品味;此外,還要通過對古詩文的廣泛接觸,激發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提高文言文的感受能力,進一步積累文言詞彙。

教師要指導學生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瞭解和掌握課文的基本內容;要結合創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根據練習要求,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和流利地背誦,並培養學生養成誦讀的習慣;要讓學生熟悉和掌握一定量的文言詞彙和常用的文言句式。

在學習方法上要發揮誦讀的功力,通過誦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在內容的理解上,提倡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的方式,做到勤讀,善思,樂問,敢疑。

《與朱元思書》以書札形式,着意描繪了自富陽至桐廬一百餘里的山水景物。文章駢散相間,清新雋永,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教師可指導學生與酈道元的《三峽》比較閲讀,要特別留意本文作者飽覽自然景物而引發的內心感受。

《五柳先生傳》是作者託名“五柳先生”而寫的自傳。從思想性格、愛好、生活狀況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獨立於世俗之外的隱士形象,表現了其安貧樂道的高尚情操。學習本文可與《桃花源記》互相印證,進一步瞭解陶淵明其人。

《馬説》託物寓意,以千里馬喻英才,謂人才惟遇伯樂方能施展才華,否則將盡被埋沒,極言知遇之難。可引導學生聯繫當今社會,談談對人才的認識和培養問題。

《送東陽馬生序》是作者為馬君則寫的贈言。作者敍述了自己在求學生涯中的艱難經歷和學習態度,旨在勉勵馬君則專心學習,刻苦攻讀,以期學有所成,國中二年級語文教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教案集》。教師應引導學生歷史地、辯證地認識教材中的思想內容,讓學生對照課文聯繫自己的實際,談談當今中學生應怎樣尊師重教,刻苦學習。

詩詞曲五首,形式不同,風格各異,都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篇。教學中,除了注重誦讀背誦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培養審美情趣。

教學目標

一、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特點。

二、體會作者由自然景物而引發的感觸。

三、疏通文意並熟練地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一、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二、疏通文意並熟練地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一、藉助註釋和工具書認知生字:湍軒邈泠嚶鳶窺柯

二、熟讀課文,瞭解大意。

三、閲讀《三峽》,準備比較閲讀。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一定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吧!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大家可以通過比較閲讀,看看兩篇文章在內容和形式上有什麼異同。

教師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縹(piǎo)湍(tuān)軒(xuān)邈(miǎo)泠(líng)嚶(yīng)鳶(yuān)窺(kuī)柯(kē)

教師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知,可以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寫一寫。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朗讀課文

要求: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奏鮮明,速度稍緩。

2.疏通文意

(1)先自主學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難懂的詞語。

補充註釋

風煙俱淨:全,都。

任意東西:任憑江流飄蕩而或東或西。

一百許裏:餘。

天下獨絕:極頂。

急湍甚箭:湍,急流。甚,勝過,超過。

泉水激石:衝擊,沖刷。

好鳥相鳴:美麗的鳥兒。

在晝猶昏:猶如,如同。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對搞不懂的問題,通過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弄懂全篇。

(3)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

(4)繼續朗讀課文,以至成誦。

四、理解課文內容

教師導學

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已經有了大概的瞭解。要對文章的內容做進一步的探究,還應怎樣做呢?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出問題,供大家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將提出的問題集中歸納到以下幾點,通過合作探究,做出解答,最後統一認識:

1.本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劃分本文結構,概括段落大意。

3.本文主要採用了什麼表達方式?目的是什麼?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

5.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

1.本文主要描寫了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的奇山異水。中心句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第一段寫點明“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領全篇;

第二、三段緊承上文,分別寫異水和奇山。

3.主要採用了描寫的手法,表現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許裏)水之清澈和兩岸夾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從“鳶飛戾天者,望峯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可以看得出來。

5.本文是一篇駢體文,語言優美,採用以駢為主,駢散結合的寫法,且講究對仗和聲律。(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主講,結合學過的課文《陋室銘》,指導學生能分辨課文中的駢句和散句即可,不必細究。)

五、探究景物描寫的特點

請學生談談本文在景物描寫上的特點,並用同樣的方法,做口語片斷練習。

教師提示:

1.抓住了景物的特點,突出了“奇山異水”;

2.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採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於生機:水皆縹碧,千丈見底(誇張);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對偶);負勢競上,爭高直指(擬人);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對偶)……

4.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分,輕重有度。

六、拓展延伸,比較閲讀

教師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後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鼓勵學生放開談,隨意談。學生邊談,教師邊歸納,寫在黑板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