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流三部曲家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3.21W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讀後感

激流三部曲家讀後感

起初接觸《家》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想多讀點文學名著,剛巧它的作者巴金又是個文學大家,所以就從讀書館借來讀了。讀完《家》之後,我便一發不可收,用了一個月時間又把《春》《秋》看完。裏面的情節無不像一根弦一樣牽動着我的心,控制着我的喜怒哀樂,瑞珏、海兒死的時候我會傷心落淚,高老太爺死的時候我會開心大笑,覺新受欺負時,我又會怒其不爭。

高家三兄弟中,三弟覺慧可謂是新思想的代表。他表現出一種對舊勢力“不顧忌,不害怕,不妥協”的精神。覺慧知道高家,這個封建沒落的大家庭已經不可救藥了,他不能改變這個現實,所以在《家》的最後,覺慧離開了這個封建大家庭,走向了充滿光明的上海。其中他對高家那些所謂大家長冷淡漠然的態度,讓人有大塊淋漓的感覺。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當陳姨太帶着巫師來他房間驅鬼的時候,他毅然把陳姨太還有克明堵在了門外,讓人很解氣。為了琴和覺民的幸福,他幫助覺民離家出走,最後他們戰勝了以高家老太爺為首的封建勢力。

他極力想改變大哥覺新的“無抵抗主義”,但是他發現大哥“中毒”以深,所以他表現出對大哥的不理解,以至於慢慢疏遠他。在《春》《秋》兩部小説中,覺慧經常與覺新寫信,給予了覺新很多的新思想。並和覺民裏應外合把受到封建壓迫的淑英接到了上海。覺慧接受了新民主主義思想,他是主張推翻封建制度的,在他身上我看見了希望。可是對於覺慧這個角色唯一一點讓我感到不滿的是就是他保護不了他愛的人,他喜歡鳴鳳,可是鑑於她是一個丫環,他不能公開他的祕密,也不能給她什麼承諾,更不能娶她。而鳴鳳卻認定了他,面對馮樂山的逼婚,她毅然選擇了一個完美的悲劇結局。這一朵還未盛開的花就這樣被湖水淹沒了。鳴鳳的死雖然不是覺慧的錯,但是他的無心卻讓鳴鳳獨自面對,而鳴鳳唯一的辦法就是長眠湖底。

作為二哥的覺民,貫串三部小説始終。我感覺作者對覺民給予了太多的青睞,他所有的事情都是那麼的順利。他和覺慧一樣都是接受新思想教育的,但他沒有表現的那麼過激。他第一次公然挑釁高家的威嚴應該算是那次的離家出走。他一直認為他和琴的婚事是順理成章的,他們彼此相愛,且又門當户對。可是誰知半路殺出個馮樂山的侄女,而且高老太爺又極力贊成,一向平和的他為了他和琴的幸福選擇了擺脱家庭的束縛,在覺慧的幫助下離家出走了。

當時我真的怕他堅持不住而放棄,結果他勝利了,在老太爺死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終於可以替覺民和琴鬆了一口氣。在《春》《秋》中覺民和琴一起宣揚新思想,他們成了淑英、淑貞等的救世主。他們幫助淑英逃出了封建禮教的魔爪,使她奔向了自由。但是對於淑貞他們依然沒有辦法,最後這個可憐的小女孩在父母歇斯底里的爭吵中,奔向了井底,向鳴鳳一樣選擇了一個完美的悲劇結局。對於這一點我非常不明白,他們既然可以送走一個淑英為什麼不能再送走一個淑貞呢。在《秋》的最後,覺民如願以償的和琴接了婚。所以説覺民一切太過順利,好像他想做的事幾乎都成功了,對於他,我並沒有多大的感觸。

與覺民形成鮮明對比的覺新,就不同了,我對他有很大的感觸。他和覺民完全相反,他所有的事沒有一件是順利的。對於他我充滿了同情。覺新對於封建勢力總是採勸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這就使他處處顯得懦弱,甚至因此招來親人的不理解,可是他的苦只有自己心裏知道。在《家》中他接受了家庭的安排與李瑞珏結了婚,拋棄了青梅竹馬的梅,間接造成了梅的悲劇。後來他也愛上了瑞珏,而且他們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海兒,這段時間可謂是覺新最快樂的時光。但是好景不長,在老太爺死後,以陳姨太為首的封建勢力打着“血光之災”的迷信旗號,讓臨近生產的瑞珏搬到城外去。雖然心疼妻子,但是軟弱的覺新並沒有反抗,他順從了大家長的意願,這就造成了悲劇的發生,瑞珏生下第二個孩子云兒,就撒手人寰了。而云兒不久也在外婆家夭折了。就剩下海兒和覺新相依為命。可是禍不單行,由於庸醫誤診,海兒也離開了覺新,上天把他唯一的寄託也奪走了,此時的覺新達到了人生的最低谷。“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瑞珏死的時候我哭了,這時候我恨覺新的不爭與懦弱,連自己的愛妻也保護不了,明知道那是迷信,卻不反抗。海兒死的'時候我又哭了,這麼可愛的一個孩子,就是因為庸醫的誤診而斷送了生命,這時我恨覺新不該那麼保守,應該早請西醫,那樣的話海兒也不會死。然而因為他的悲慘命運,卻得到了一個女子的垂青。蕙從此住進了覺新的心裏,然而此時的蕙已被她腐朽的父親許配給了他人,對此覺新很想幫助這個令他愛憐的女孩,可是在封建勢力面前他是多麼的渺小,最後在不知不覺中他竟然成了蕙悲劇的幫兇。

他愛的女人一個一個離他而去。重重地打擊並沒有把他打垮,他也在一點一點的挑戰這腐朽制度的威嚴。在《家》中,他幫助覺慧逃出家庭,並給予他物質的幫助。在《春》中,他同樣是幫助了無助的淑英獲得了自由。在《秋》中,覺新才是真正的反抗,面對克安和克定的無理取鬧,他終於爆發了,書中這樣描寫到:“覺新實在忍不下去了,他們把他逼到了盡頭。他現在除了掉轉身子以外沒有別的路。還有一條,就是死,但是目前他不甘心死。他帶着滿腹的怨氣把頭抬得高一點,簡單地回答了一句:我辦不到!”到此,覺新的秋天已經過去,最後也算是一個圓滿結局,他和翠環結成夫妻,也算是眾望所歸吧。

《家》《春》《秋》這三部作品以“五四”的浪潮波及到了閉塞的內地四川成都為背景,真實地寫出了高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爛,潰敗的歷史;用作家自己的話説:他“所要展示給讀者的乃是描寫過去十多年間的一幅圖畫”。高氏豪門外表上詩禮傳家,書香門第,但遮掩在這層帷幕之後的,卻是內部的相互傾軋,明爭暗鬥,腐朽齷齪,荒淫無恥。為了維護這個作為封建制度的支柱而又面臨崩潰的家庭,以高老太爺和克明為代表的那些衞道者,竭力奉持着禮教和家訓,壓制一切新的事物,甚至不惜以犧牲青年為代價。這就又加深了新與舊、當權勢力與被壓迫者的矛盾,並使年輕人遭受巨大的痛若。

在《家》中,就有梅的抑鬱致死,瑞珏的慘痛命運,鳴鳳的投湖悲劇,婉兒的被-逼出嫁,這些青年女性的不幸遭遇,無不是封建制度以及禮教、迷信迫-害的結果。作者通過這些描寫,表現了深切的同情和悲憤,並向垂死的制度發出了“我控訴”的呼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