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錦15篇)

來源:文萃谷 9.63K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集錦15篇)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

《擁有好心情》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成長的快樂與煩惱》中的一個主題。教學中,我力求貼近學生實際,從學生真實的生活體驗中選取學習材料、引發真情實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引導學生説真話,抒真情,正確對待煩惱。針對書上的案例,讓學生為來噹噹醫生,為李萌解除煩惱開個“藥方” , 通過故事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反思:

品德與生活課程是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培養品德良好、樂於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為目標的活動型綜合課程。因此,我力圖在課堂中體現本課程具有三個基本特徵:生活性、開放性、活動性。我在這節課中主要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開展各種體驗活動,讓學生嘗試心理調節,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自我消除煩惱和給別人帶去快樂的行為習慣。

《擁有好心情》是孩子們和我非常喜歡的一節課,通過真正和學生“零距離”的交流,體驗到了新教材給我帶來的歡樂,它不僅讓我轉變觀念,而且品德與生活與心理輔導進行整合後,更感到其內容上的魅力。本節課是第二課時──變煩惱為快樂,擁有好心情,我想和孩子們一起放飛心情。課堂來源於前期大量的調查,使我們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在課堂中説真話,達到對孩子生活有真正幫助的效果。我認為這堂課應該成為學生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的過程,成為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成為指導學生生活的過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2

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説,生命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話題,為了“激活”學生心靈深處沉睡的生命意識,提前一週我讓學生在校園裏、在家裏以及社會上尋找有生命的動植物,讓他們認識到動物、植物與我們人類一樣都有生命。他們與我們朝夕相處,是我們的朋友。課上我讓學生交流自己觀察到的動植物的生命。並每生畫一幅有關生命的想像畫,在班上介紹自己的畫,比一比誰的想像力更豐富。亮點二:從活動中進一步認識人與動植物共存,感受生命的意義。

活動一:首先觀看一個從陸地,空中,海洋,等方面來展示生命之美,感知世界因為有了生命才更美麗的小影片。並讓學生談感想,並説一説生命給世界帶來了什麼?學生猜想,假如這個世界沒有了這些美麗的動植物,那世界會變成怎樣呢?那將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活動二:讓學生講述自己與動植物朋友的故事,激發學生對動植物的喜愛之情,懂得關愛和善待動植物。最後通過尋找不和諧的音符,讓學生表達對不能善待動植物現象的憤怒,初步感知世界上每一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都值得珍愛,從而有利於兒童構建真正屬於他們自己生命意識,形成內化的道德品質。整節課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了生命,知道世界因為生命才美麗,我們應該善待、關愛生靈萬物。不足之處:

1、課後沒有及時和學生進行反思。不論是老師或學生在每一次活動的結束時,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得與所失,讓反思成為下一次課取得成功,進步的前奏。

2、課堂內學生動的還不夠。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要實現這一點,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能力,養成勇於創新、勇於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為學生髮展個性的舞台,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3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把兒童的現實生活作為主要的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兒童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兒童的生活品質和能力,促進兒童發展,本節課力求體現課程“迴歸兒童生活”的基本理念。

1.生活化背景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材是實現教學目標的範例,它給予教師巨大的創作空間。在目標的引領下,實現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有效整合,會使課堂更富個性風采,更富創意。我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我市具體情況,特別是展現我市山區的變化,採用大量的圖片和視頻,這些新穎有趣的信息補充,在層層推進的過程中,相得益彰,不僅提煉出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還表現出對社會生活的關切與熱愛。

2.過程性探究

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結構化的材料,我安排四個活動,讓學生經歷感知、談論、辯論、暢想的過程,每一個環節都讓學生有所思有所悟,最終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重點掌握交通與我們生活的密切聯繫,同時在活動中也得到情感的體驗。

3.創造性實踐

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作為教師要創造條件讓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體驗社會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啟發。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4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內涵十分豐富的課程。凡是有內涵的東西,它總會以它的獨特幽香吸引着人,但也只有能讀懂它內涵的人才能真正享受它的幽香。對於品德課,我一直以來喜歡着它,並希望能夠更多地瞭解它,走近它。

今年我任教六年級的《品德與社會》,這與我往常教低年級的《品德與生活》差別很大,但感覺十分新鮮,特別是現在有很多內容是汲到歷史與地理知識,和學生一起去感受“外面世界的精彩”,和他們一起做一個“享受文明幸福的人”。但類似於這樣的課到底該怎麼上,對於我來説真的很困惑。 因此在本學期的教研課中,我挑選了《跟着唐僧去西遊》來上。

作為一種嘗試,我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課前也沒有刻意去準備什麼,因為我覺得自己對於教材的理解深入不了,因此目標也定得十分模糊。帶着這種似懂非懂的狀態我上完了這一節課。課後我把自己的困惑與老師們作了交流,也聽取了教研組老師的一些意見,但大家對於這種類型的課都比較陌生,所以也沒有實質性的定論,但是在教材的處理上有一點大家討論得比較激烈:教材在課文的開頭有一段關於印度歷史與文化的總述話,然後再分“佛教、舞蹈、文學、數學、建築”這樣幾個方面詳細介紹。我在上課時就是按照了教材上的順序,先讓同學們對印度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再深入去了解某一方面的知識。這樣似乎更符合認識事物從總體到局部的規律。可是也有老師建議應該先讓學生了解自己感興趣的某一方面,在全班交流的基礎上然後再來一個總結,這樣由具體到抽象,似乎更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這兩種不同的教材處理方法,到底哪種更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呢?當時大家都沒了轍。於是我決定借班上課,按第二種思路再來上一次,經過了這一次的實踐,我明顯感覺按教材的思路上,似乎更輕鬆,學生對於印度的總體把握更準確些。於是我就在想,對於教材,我們不能一味迷信,但我們對於它一定要進行很好的解讀。雖然僅憑這一次的比較就下結論可能並不一定科學,但經過了這一次的教研課,它留給了我思考,這份思考將成為我下一個努力的目標,這就是它的價值所在。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5

《走近殘疾人》是國小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5課中的第一個內容。本課的設計意圖在於——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體驗殘疾人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感受殘疾人面對困難時的那種頑強不屈的意志,激發學生尊重殘疾人、理解殘疾人,從而能夠願意主動幫助殘疾人的意識。

本節課中為了能夠讓學生深切地感受殘疾人,我設計了三個體驗活動,為了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將這三個活動逐一進行(也可分組——每個小組領取任務後,分別展開體驗,同時進行能夠節省時間,但是那樣的話很可能給孩子一種做遊戲的感覺,容易造成課堂秩序混亂,在不自覺中使這節課變成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遊戲課從而失去了我們設計這幾個環節的本來意義)。

在進行體驗殘疾疾人這一環節時,同學們的配合非常好,完成的比較順利。三個體驗活動中,我感覺讓學生體驗肢體有殘疾時學生的體會最深刻。因為前面兩個活動我採用的是請同學來體驗,其他同學認真觀察、然後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的方式來完成的。而這次的活動,要求所有的同學都親自參加體驗,當他們用雙手將自己上衣的拉鍊輕輕鬆鬆就拉開的時候,他們的臉上帶着得意的笑容。我問他們是什麼感覺的時候——“太簡單了”、“輕鬆極了”、“小意思”……這些詞脱口而出。但是當我讓他們將左手背到身後,只用右手將拉鍊再拉上的時候,卻沒有一個人再去説上面説過的詞語了,只見他們有的用牙咬;有的一隻手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還有的同位之間在互相幫忙……等我再問他們感覺怎麼樣時,他們的回答變成了——“太難了”、“真不容易”、“我可受不了”……我想,他們已經真正的感受到了殘疾人生活的不便,也能體會他們在做某一件事情時,需要付出比我們常人多得多的努力,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

整堂課完成下來,我感覺同學們與老師的配合比較融洽,但是仍然存在着許多不足之處,在今後的教學中還需要再做進一步的完善。如:某些環節的銜接還不是那麼連貫,對於同學們回答完問題時的評價、藉助孩子們的回答及時補充、引導同學們思考問題等方面,自己説得還是過於多,應該再多給孩子們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6

在學校生活中,同學之間的關係是最基本的關係,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國小階段要在一起學習、生活6年,可能是學習生涯中彼此在一起時間最長的階段。我們如何引導學生在幾年的學校生活中建立純潔的友誼,學會與人平等相處,尊重和理解不同性格、不同特點的同學,是學校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怎樣幫助學生增進相互之間的瞭解是建立學校道德秩序的基礎,學校生活也是社會生活的一種,如果一個人瞭解他人,就更容易重視他人並對他們有一種親近感。在學校中創設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相互瞭解、互相尊重、互相關心是非常重要的。

同學之間交往要誠實守信,引導學生做誠實守信的人是家長、老師和社會共同的希望。誠信問題也是近幾年來人們,引導學生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對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生活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課主要從學生身邊的一些事例入手,讓同學們自己去判斷,去思考,老師啟發引導學生,以及通過一些正面的榜樣進行教育,使同學們懂得:和同學們相處要團結友愛,這樣的集體生活才會更加温暖,充滿快樂。而要想和同學搞好團結就要能夠做到關心和愛護同伴,同伴遇到困難要給予幫助。培養學生關心和愛護同伴的良好品質。

同學之間交往要誠實守信,引導學生做誠實守信的人是家長、老師和社會共同的希望。誠信問題也是近幾年來人們,通過講故事和列舉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案例,引導學生了解誠實守信的重要意義。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7

本節課的基本思路就是從身邊的案例從故事中讓同學們得出啟發,明白生命於我們每個人都只有一次,我們要珍愛我們的生命。這節課我是分成兩大部分四小部分進行的。

一:永不放棄生的希望

1,要有求生的意志

2要掌握求生的方法策略。

二:肯定生命,尊重生命

1,對待別人的生命的態度

2,對待自己的生命的態度一個個的故事吸引學生的同時也達到了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當生命遇到威脅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信念:“活下去”!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生命。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我們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面對殘缺的生命我們更要給予關心幫助更要尊重,善待他人的生命。課堂在相對寬鬆的氛圍中結束。

上完這節課後我感覺有一些收穫但同時也有一些遺憾和不足。

一:課堂上還是我自己講的過多,總是擔心學生們説不好,自己有些越俎代庖,很多應該學生説的東西自己一着急就都説出來了,整堂課還是我在主導,課堂氣氛還是不夠活躍,學生緊張是一方面的原因同時自己的引導沒有到位,沒有把學生們的積極性很好的激發出來。

二:自己沒有能對學生的回答做出評價,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沒有被激發出來,導致學生回答問題不積極。

三:板書過於簡單而且有些潦草不太適合初中學生接受,影響了學生的認知。

四:課堂上留給學生們思考的時間過短,學生思維沒有能夠很好的被啟發開來。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8

在師生互道感謝中,結束了《説聲謝謝》一課的學習。回顧整個教學活動,我感受最深的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採用兒童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動情,從而以情導行。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倍受寵愛,對他們來説承受太多的愛,容易導致他們的心靈產生愛的麻痺。他們往往認為所有人對自己的關心、幫助、服務都是理所應當的,習以為常,不以為意。對父母都難説一聲“謝謝”,更難對其他給予自己幫助(或服務)的人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本課重在引導學生觀察自己身邊的人和事,瞭解社會各行各業中為社會和他人服務而辛勤工作的人,在發現、體驗中有所感悟,激發他們尊重並感謝勞動者(包括身邊的人)的情感。學習參與社會,做有愛心、有感恩之心、有良好文明行為習慣的`人,並以良好的文明行為回報他人。

為了打開孩子的情感之門,課前我鼓勵他們走出校門,走上社會,從身邊的人開始觀察,發現哪些人關心幫助自己,為自己服務,他是怎樣服務的,做好調查記錄;課上,我讓孩子從身邊的小事説起,説説在日常生活中都對誰説過謝謝。讓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發現,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通過模擬實踐去體驗、感悟,多角度地換位思考,進而認識表示感謝的意義,學習用適當的方式去表達,並表現在行動上,學會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會使用禮貌用語,並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

針對三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採用孩子們樂於和適於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設計了提前留心觀察、小組合作交流、創設情境發現、小組合作競答、模擬實踐、現場採訪、看錄像辨析討論,做感謝卡等多種多樣的方式,激發學生去自主探究,撥動他們的情感之弦。使學生獲得直接的感受和情感體驗。讓學生從“動心”到“動情”再到準備“行動”,繼而在音樂聲中發自內心地表達自己深情的話語。

教學過程中,學生能興趣盎然地參與學習,及時地發現問題,真誠地表示感謝,熱烈地討論,得出用行動表達的結論,整節課隨處可見孩子們被身邊的人和事感動着。在模擬實踐中,孩子們細緻入微的模擬表演,真正體現了由“動情”到“導行”這一教學環節中,説明引導孩子留心觀察,孩子們能觀察得非常細緻;引導他們換位思考實踐,他們能體會得十分到位。

不足:教學剛開始的時候,因學生有些緊張,為調動學生的情緒,教師的略顯緊張,後來學生放鬆了,教師才顯得自如。作為教師應隨時保持良好的心態,才能在教學中成為一個好的引導者。每節課都應置於大目標下,對學生的回答,點點滴滴都及時給予恰當的、積極的評價。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9

《品德與社會》這門課程非常貼近國小生的生活,是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活、學會生存能力的課程,生活性是《品德與社會》課程的顯著特點之一。因此我們品德課教師要面向學生的生活世界和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必須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我們的課堂中,可以把生活中的知識有意識的滲透其中,讓學生感受生活與學科知識的有效結合,課堂上,我讓學生們充分利用教材,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了解了通信的方式和分類以後,我在“聯繫生活、選擇通信”中安排了一個交流活動:

1、在虎年元旦和春節之時,你和你的爸爸媽媽用什麼方式給誰表達了自己的新年祝福呢?

2、舉例説一説,你或你的家人曾經用過哪一種通信方式,給你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方便?學生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選派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交流了事先調查的內容。因為有課前的調查活動鋪墊,介紹的是自己和家人生活中真事,學生介紹起來能娓娓道來,如數家珍。這樣的教學活動設計與選擇來源於學生的真實生活,看得見、摸得着、學得到,觸及學生的真情實感,有利於引導學生不斷深入地觀察和體驗真實的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活動,在實際活動中體驗、發現,並綜合運用各種知識去解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0

我講授了《我的家鄉在哪裏》一課,學生們學會了很多的知識,他們瞭解了自己的家鄉,知道了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孩子們發言很積極,課堂氣氛特別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在課堂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能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採用了表演的方式,學生們很喜歡這種方式,在表演中,他們進一步理解了所學內容,孩子們的學習效率很高。

我很善於評價學生,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學生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個別學生髮言不積極。

2.學生們的知識不夠豐富。

改進措施:

1.我們要多提問學生,應多關注學困生。

2.教師應讓學生多看書,要開闊他們的視野。

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們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爭取做到寓教於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1

由於本課時涉及面很廣,藴含着大量的社會歷史信息,所以,教師能借助教材、相關圖片、視頻、網頁及課件,幫助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的社會文化歷史內容,梳理清楚生活和歷史之間的聯繫及發展脈絡,進而形成較為明確的歷史觀,使學生學會辯證地理解和看待一個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發展歷程。

教師能做到學生的興趣點與問題緊密聯繫。讓學生找資料、説感受,積極引導進行思考和分析,學會在事物的聯繫與發展、傳統與變遷中認識和判斷生活和歷史的關係。

生活就是學習。一位外國教育專家説過這樣一句話:“我聽到,我忘記了;我看到,我記住了;我動手,我理解了。”所以,教師在品德課堂教學中反映了兒童的需要,貼近兒童的生活,能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本案例還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生活,在生活中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為目的。教師堅持“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教材”不是唯一的資源的原則。實施“學生已有的經驗“、”夥伴間的合作分享”、“家長提供的信息”、“課堂生成的現象”、“街頭現成的場景”……”等都成為了促進孩子學習、幫助孩子成功學習的資源。做到台上台下、校外校內互動起來了。

在這課時裏,透過服飾看社會,感受服飾文化的博大,注重了學生的實踐體驗,是本單元《追根尋源》的主題,是新思品課程所提倡的“活動性”教學原則,也是本課例的一大亮點。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2

《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一課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第四課時,我給本課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兩個關鍵詞:一是觀察,二是思考。具體説,就是讓學生了解交通給人們的生活和環境帶來的影響;懂得交通法規對於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並運用恰當的方法蒐集各類信息,瞭解現代社會人們是怎麼解決交通問題,並展開想像的翅膀暢想末來的綠色交通。

我認為,品德課不是對兒童進行空洞的説教,而是要以兒童參與其中的社會生活為基礎。課堂資源應來源於生活,通過課堂活動和思考,又運用到生活中去。我以《交通問題帶來的思考》這一課為載體,綜合了許多孩子身邊有關的交通問題,來設計本堂課的教學思路,讓課堂更多貼近生活。

就本堂課,我想談談自己的幾點想法。

第一,着眼觀察。

我把“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這一指導思想貫穿於整個課堂,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深入挖掘學生的情感。

(1)我利用複習舊知導入本課,讓孩子們用自己的真實感受認識到中國的交通發展迅猛給生活帶來方便,然後讓學生自學課文了解大意,並展示了一系列圖片資料,讓學生看到了交通給社會帶來的諸多問題。

(2)我運用本學校校門口“接送學生造成交通堵塞”的實例,讓學生真實感受交通問題就在我們身邊,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話可説。

(3)在教育學生要注意交通安全時,我展示了國小生在馬路中間踢球造成車禍、不滿12週歲上路騎車違反交通規則的課件,用貼近生活的事例,感染學生,讓他們更理智地看待安全問題。隨後,讓學生對安全問題暢所欲言,進而介紹一些身邊的交通標識。學生看到熟悉的路段,發言積極,十分投入。

(4)在談到治理交通污染、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時,我展示了政府在交通方面是怎樣治理和利用新能源的。讓學生進一步真實地感受到新能源帶給我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就在我們身邊。

第二,着力輕鬆。

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交通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他們來説太過沉重。所以,我根據教材的特點着力營造、渲染一種輕鬆的氛圍,讓學生的活動有機地注入到學科知識的學習之中。

(1)在這堂課中,交通事故作為一個嚴峻的問題,我不想太沉重地渲染,而是讓學生在快樂輕鬆的交談中懂得要遵守交通規則,樂意做一個遵守交通規則的人。

(2)教師採用詼諧的語言,扮演了“主持人”的角色。

 第三,着重思考。

我的整個教學過程是採用活動化學習的形式進行,因而活動的全過程是動態發展的,所以提問也是開放性的,學生針對自己的實際查找相關的資料,充分體現了認知的多元化,感受的差異性,提高的層次性。如在小組討論如何減少尾氣危害時,學生能展開想像的翅膀,從能源、綠化、過濾等多個方面思考,從而解決汽車帶來的污染問題。

這堂課最後一個環節是“金點子徵集活動”,讓學生展望家鄉未來,為家鄉的交通出謀劃策。學生充分的把自己的想法發揮出來了,我感覺到了孩子作為社會的一員,也在承擔建設的重任。

限於本人水平與能力,總覺得有些不盡人意之處,還可以再加以改進。上完這堂課後,經過幾個老師的互相交流,我進行了歸納整理如下:

第一:所設計的環節太多了,整堂課的容量太大了。在出示交通事故數據後,我讓學生談談該對司機朋友説些什麼。學生很積極,我也沒來得及適時調整引入下一環節,所以後來在討論解決“尾氣危害”時,時間有點倉促。老師應該理性地掌握時間,後來想想其實這個環節可以簡單帶過,學生在討論自己平時要注意的交通安全時就已經達到了遵守交通規則的目的,再讓學生説説司機朋友要注意的交通規則,有點畫蛇添足。

第二:我在和學生一起觀看交通帶來的問題時,因為要考慮下面的思路,沒有和學生一起觀看感受,沒有做到和學生共情。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和課堂從容清晰地思路,這是我以後要注意追求的。

課堂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我希望自己在教學設計時能化繁為簡,從想得多到想得精,抓住精髓,我希望在課堂能有“勝似閒庭信步”般的從容淡定,讓課堂能收放自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3

《品德與社會》課程強調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把學生的現實生活作為教育資源,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教育,提升學生的生活品質和能力。回顧整節課,能夠做到以下幾點:

1、緊密聯繫學生生活實際開展教學。

本節課創設不同情境開展教學,凸顯了《品德與社會》緊密聯繫生活的特點。在教學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中感受交通與人們生活的關係,通過圖片的展示,學生蒐集的各種資料的交流讓學生形象地感知了交通的重要性,是人們生活不可缺少的。

2、多種學習方式學習,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在教學中能夠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不斷地引導學生帶着問題走進文本,帶着問題去思索,學生學得有目的,給學生搭建一個良好的交流、展示的平台,讓學生成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生討論時不僅使學生認識交通的好處,還設計了小小設計師這個環節,注意對學生社會生活能力的培養,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分析社會現象,嘗試合理、有創意地解決實際問題。

3、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無形地進行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不僅能夠讓學生學習知識還能夠寓思想教育與教學之中,真正實踐了《品德與社會》這一門課程的教育意義,在認識交通給人們帶來的方便的同時也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4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教學資源是豐富多彩的,自然、歷史、地理、人文、科學,涵蓋了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學中,我充分挖掘和利用社會生活中的隱性教育資源等,並且能把這些資源進行整合和提升,着眼於對學生學習興趣的誘導,着眼於教學內容的挖掘,着眼於對認知過程的內在邏輯的呈現,使學生對學習材料本身產生直接興趣,在教學過程中獲得認知和感悟。主要將學生置身於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瞭解社會,同時還得養成良好習慣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更是要讓學生走進歷史,在認識祖國輝煌歷史的基礎上正確瞭解祖國,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等活動,不斷修煉自己,教會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下面是我總結出的幾條小經驗:

1、拓寬教學的天地。讓學生了解社會,僅僅在課堂上拿着書來讀是遠遠不夠的,要讓學生真的走近,親臨去體會。所以在教學中,我打破了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強化“知”、“行”統一,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角色。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會創設很多教學情境,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有時,我會組織辯論會,讓學生們各抒己見,碰撞思想的火花。有時,我會組織故事會,讓學生講述自己收集的資料,……在平時的課堂上,我會結合有關教學內容,採用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遊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使整個課堂成為學生交流、思想碰撞的場所,使課堂成了信息交流所。

3、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我們的作業設計要衝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祖國,我為你自豪”這個單元教育學生愛祖國;要求學生知道祖國的變化,關心祖國的發展變化;我佈置學生與爸爸媽媽一起,通過上網、看報、走出家門等方式,瞭解為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昇華愛國情懷。

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相信我們的學生!他們是學習的主人,而且要相信他們的能力。要佈置好預習作業和課後拓展的作業。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決不能將品德與社會課上成老師一言談的説教課,要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培養能力,養成勇於創新、勇於探索的品質,也讓課堂成為學生髮展個性的舞台,在學習中掌握知識、體驗快樂。要讓學生在我們教師的引領下了解社會,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15

(一)開放性的教學處理。

我在教學中重視用開放的視覺處理教學。

其一,課程內容的開放。我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運用教材,,通過師生共同收集與主題相關的信息資料,豐富了課程資源,拓展了學生的視野。有利於教育目標,有實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徵。

其二,學習方式的開放,學生的學習沒有侷限在課堂的40分鐘,學生的學習更多地來自於課外,來自於自己的生活經驗。課堂為學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課堂氣氛自由、開放。

(二)多樣性地選用教學活動形式。

我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引導他們聽一聽、看一看、説一説、想一想、畫一畫、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種活動體驗中不斷深化學習主題。童話的故事情節把課堂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充滿了童趣。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參與活動的願望。加上一首首悠揚的春天樂曲,一幅幅美麗的春景圖,多媒體手段使學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學生以手工製作、唱歌、舞蹈、彈奏、快板、朗誦和種植等各種形式的表演讚美春天,寓教於樂,豐富有趣,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是課程綜合性的體現。

(三)學生參與的自主性突出。

新的教材,注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自主參與,自覺實踐。我在教學中很注意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不是通過聽講來學習,而是直接參與的,以調查、觀察、討論、製作、表演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積累直接經驗。在各個環節中舞台的主人是學生,我只作為一名引導者和組織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探究搭建一個廣闊的舞台。

(四)讓兒童在活動中學會合作。

我首先重視學生與學生合作:如讓學生找好朋友説説自己看到的春景;小組裏介紹自己的百寶箱;小組合作製作送給春姑娘的禮物等環節,鼓勵了學生相互學習,共同分享、交流和體驗合作的樂趣。在小組合作中,還非常注意從小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時刻提示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互相學習,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學會合作,也把活動的機會提供給每個國小生。同時,還注重教師與學生合作,倡導了一種師生合作探究式的互動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