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來源:文萃谷 9.72K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十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平閏年的有關知識,能正確地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2、能計算經過時間。

教學重點:掌握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計算方法。

教學對策: 儘量聯繫同學的生活實際,積累同學的生活經驗,便於更好地理解題目的意思。

教學準備:補充練習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 對年月日的知識你瞭解了多少?

2、 基本練習:

(1)平年一年有( )天,閏年有( )天,相差的天數出現在( )月。

(2)今年是20( )年,是( )年,我國將在( )年召開奧運會,這一年是( )年。

二、計算經過時間

1、勝利國小從7月1日開始放暑假,到9月1日正式開學,勝利國小放暑假一共放了( )天。

同學討論,交流計算方法:

明確:7月1日也是算在放暑假之中的,7月份一共放了31天,8月份也是31天,9月1日已開學,不能算在放暑假中,所以暑假一共放了31+31=62天。

假如從7月5日開始放暑假,到8月29日開學,一共放了( )天。

2、媽媽所在的班組從3月22日到4月10日,一共加工了200套服裝,這個組平均每天加工多少套服裝?

重點理解:3月22日到4月10日在計算時兩頭都要算,共20天。

3、出示:第21頁考慮題

引導同學理解:計算農作物的生長期,計算的方法各地不同,可以兩頭的天數都算在內,也可只算一頭的。

假如兩頭的天數都算在內,那麼這三樣農作物的生長期分別是幾天呢?

先獨立算。

交流計算方法。

4、今年幾歲了?(9歲還是10歲)

引導同學理解:週歲與虛歲不同算法,週歲只算一頭時間,虛歲兩頭時間都算,所以虛歲比周歲要大1歲。

5、小結:我們在計算經過時間時,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經過的時間是算一頭還是算兩頭。

6、練習:(1)從今年的'10月1日到明年的2月1日,經過了( 4 )個月。

(2)從今年的10月到明年的2月,經過了( 4或5 )個月。

板書設計:

補充練習:計算經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補充練習:計算經過的時間(年、月、日)

(1)兩頭都算

(2)一頭算一頭不算

(3)兩頭都不算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鞏固分數連除應用題的分析方法,掌握此類題的結構及數量關係。

2.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及解題能力。

教學重點

找準單位1,鞏固分數除法應用題的解答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分數連除應用題的結構及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投影)

1.找準單位1,並列式解答。

2.出示準備題。

(1)讀題,請學生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

(3)老師指導學生畫圖。老師先畫一條線段表示美術組人數後提問:誰和美術組比?怎麼畫?(生物組和美術組比,可以畫在美術組上面。)誰和生物組比?(航模組和生物組比,應畫在最上面。)

提問:美術組,生物組,航模組三個數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4)請一名同學列式解答,然後訂正。

(二)講授新課

老師把準備題進行改編。

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

1.指導學生畫圖。

提問:這道題中有哪幾個量?需用幾條線段來表示?(有三個量,用三條線段表示。)

提問:和準備題比,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發生了什麼變化?(給了航模組人數,求美術組人數。)

老師按學生的回答,把準備題的圖示進行修改。

2.找出含有分率的句子,進行分析。

(3)這道題中有幾個單位1?美術組、生物組、航模組三量之間有什麼關係?

(4)根據三量之間的關係,列出等量關係式。

(5)這個式子的等號兩邊相等嗎?為什麼?人。)

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3.根據等量關係列方程解答。

提問:根據上面的'分析,應設誰為x?(設美術組人數為x。)

老師板書:

解 設美術組有x人。

答:美術組有30人。

看方程提問:

(3)為什麼要設美術組人數為x?

(因為只有知道美術組的人數,才能求出生物組的人數。航模組又和生物組比,所以設美術組為x人。)

師小結:對於含有兩個已知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求這個數這樣條件的複合應用題,首先要找準單位1,在兩個單位1都是未知的情況下,根據題中條件,準確設定其中一個單位1的量為x。

(三)鞏固練習

(投影)

先討論以下問題,再動筆做:找出單位1,畫圖並分析數量關係。

2.看圖,找出數量間相等的關係,並列方程解答:

(1)説出這個圖所反映的等量關係式。

(2)師小結:這道題出現了小汽車是大汽車的4倍,而不是幾分之幾,但它們的數量關係不變,解題思路也一樣。

師:這道題和前兩題比,前兩題是不同數量相比較,這一道題是同一數量相比較,我們可以畫單線圖分析數量關係。(老師指導畫圖。)

三好生4人。

學生動筆做,老師帶領學生訂正。

的高是多少釐米?

根據題意填空:

是( )釐米。設( )為x。

果樹有多棵?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的應用題有什麼特點?(今天學習的是由過去學過的兩道分數除法應用題組成的複合題。)

這類題分析解答時應注意什麼?(弄清有哪三個量,它們之間什麼關係?找出等量關係,確定設哪個量為x,再列方程解答。)

(五)佈置作業

(略)

課堂教學設計説明

本節課講的是分數連除應用題,是連續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逆解題,所以本課由分數連乘應用題引入,通過改變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使之轉變成一道分數連除應用題,為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係,抓住新舊知識的共同因素,列方程解應用題打下了基礎。本教案還重視分析思路的訓練,通過設計提問和畫線段圖分析數量關係,為學生自己解題奠定了基礎。在練習的設計中,採用不同形式,由扶到放,不但一步步強化了學生的分析思路,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68、69頁。

【教學目標】

1、掌握畫角的方法,能用三角板畫30°、45°、60°和90°角,會用量角器畫指定度數的角。

2、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和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視頻展示台;每個學生準備一幅三角板、釘子板和一張答題卡。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先估計答題卡上角(如圖4?16)的度數,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學生回答時,重點讓學生説一説測量的方法。

教師:再請同學們用量角器量一量三角板上的角,記住這些角的度數。

學生測量後,讓學生相互説一説這些角的度數。圖4?16

教師:這節課我們就教學用三角板畫角。

教師:畫角一般要用工具來畫。下面先給大家一副三角板,同學們想一想可以用這副三角板畫出哪些角?

學生討論後回答:可以畫出30°、45°、60°和90°的角;有的學生還提出可以畫75°、120°、135°和150°的角。

教師:為什麼可以畫30°、45°、60°和90°的角?

學生:因為三角板上有30°、45°、60°和90°的角。

教師:為什麼可以畫75 、120 、135 和150 的角?

學生:用兩個三角板上的兩個角拼合起來,就可以得到一個新的角,比如30+45=75, 30+90=120, 45+90=135,60+90=150。

教師:下面我們研究怎樣畫30°、45°、60°和90°的角,先討論怎樣畫30°的角。

學生討論後回答:找到三角板上30°的角,在這個角的頂點上定一個端點,然後從這個端點靠三角板的兩邊畫兩條射線。

教師:同學們照這個方法畫一畫,然後用量角器檢驗一下畫的這個角是不是 30°。

學生畫後進行檢驗。

教師:能説説用三角板畫規定的角時要注意些什麼嗎?

指導學生説出用三角板畫規定的角時,一是要在三角板上找到相應的角;二是在紙上確定一個端點並且把三角板角的頂點對着這個端點;三是要靠緊三角板的兩邊從端點往兩邊畫射線。學生回答時,教師可以把相應的要求板書在黑板上。

教師:請同學們在45°、60°和90°中選一個度數,用三角板畫角。

學生畫角後,抽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台上展出,並且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畫角的過程。

教師:怎樣畫75°的角呢?

引導學生討論後回答:先用30°和45°的角拼成75°的角後,再按前面的方法畫。

教師:請同學們在75°、120°、135°和150°中選擇一個度數,用三角板畫一畫。

學生畫角後,拿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台上展出,並且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畫角的過程。

[點評:在這個教學環節中,突出用三角板畫角的方法,特別強調確定端點,再從端點靠三角板的.兩邊畫射線。這個畫法與角的定義是吻合的,通過學生畫角,能加深學生對角的理解。這個環節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教學層次清楚,每個環節的引導過程,就是學生的認知過程,通過這樣清晰的教學設計,使學生能牢固地掌握畫角的基本方法。]

二 教學用量角器畫角。

教師: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已經會用三角板畫角了,用三角板畫角的最大特點就是比較簡便。但是如果要求我們畫一個24°的角、139°的角,只憑三角板能畫出來嗎?

學生:不能。因為三角板上找不出、也拼不出這樣的角。

教師:這就需要我們用另一種工具——量角器來畫。根據前面的經驗,想一想用量角器怎樣畫24°的角?

學生討論後回答:一是先確定頂點;二是過這個頂點畫一條射線;三是用量角器確定度數;四是根據確定的度數畫出角的另一條射線。

教師:你覺得用量角器畫角最難的一步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回答: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

教師: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怎樣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

教師作示範畫角,然後請學生照老師這樣畫角。

教師:你覺得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時要注意些什麼?

引導學生説出要注意的事項是:(1)量角器的中心點要與確定的端點重合;(2)量角器的0°刻度線要與已經畫好的一條射線重合;(3)再在量角器上找自己需要的度數作一個記號;(4)連接端點與這個記號畫一條射線。

教師:也就是要關注畫角過程中的“兩重合”。請同學們用這個方法畫出83°、139°角。

學生畫角後,抽一個學生畫的角在視頻展示台上展出,並且要求學生説一説自己畫角的過程。

> [點評:由於用量角器畫角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中一是採用了教師的示範作用,通過教師的示範讓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同時通過對“畫角中最難的一步”的討論,突出畫角過程中的“兩重合”,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三、練習

課堂活動第1~3題。

四、課堂小結(略)

五、課堂作業

練習十三第9~1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一個數連續乘兩個一位數,改成乘這兩個一位數的積;或者把一個數乘兩位數,改成連續乘兩個一位數的簡便算法.

2.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的能力,增強使用簡便算法的擇優意識.

教學重點

簡便算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簡便算法方法的選擇.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口算

2.板演

商店有5盒手電筒,每盒12個,每個電筒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

(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用兩種方法解答.)

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

答:一共可以賣360元. 答:一共可以賣360元.

引導學生比較,由於這兩種解法結果相同,因此,可以用等號連接起來.

教師明確:三個數相乘,除了從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後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

教師提問:在這道題裏哪種算法簡便,為什麼?

(第二種算法後兩個數相乘得整十數,因此,第二種算法簡便.)

教師明確:我們可以利用這一規律,把一個數連續乘兩個一位數,改寫成乘這兩個一位數的乘積,比較簡便.(板書課題:乘法的簡便算法)

二、學習新課

(一)教學例1:

1.組織學生討論:

(1)這道連乘題依次計算你覺得怎樣?

(2)怎樣算比較簡便,你是怎樣想的'?

這道連乘題如果依次計算,不容易口算得出結果.如果把後兩個因數相乘,正好是10,再和第一個因數相乘,就可以很快地用口算算出得數.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2.教師質疑:

這道題怎樣計算簡便?為什麼不改成 ?

3.練一練

(二)出示例2:

1.教師談話:有時我們可以把剛才總結的規律反過來用,也就是一個數乘兩位數,改寫成連續乘兩個一位數,計算比較簡便.

2.組織學生討論:

口算不容易算出結果,我們可以把16改寫成哪兩個一位數相乘?

全班交流,學生可能回答: .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提問:第二種方法把它改寫成 或 哪種簡便?(顯然前者簡便,因此我們採用前一種.)

3.練一練

訂正時提問:

(1)計算 時,為什麼不改寫成 ?

(2)計算 時,為什麼不改寫成 ?

教師明確:我們要有目的地把兩位數改寫成兩個一位數相乘,使第一個一位數與被乘數相乘時得整十.

三、鞏固反饋

1.用簡便算法計算下面各題.

注意檢查: 這題是否按原題直接依次計算,比較簡便.

2.同學們乘汽車去參觀博物館.每輛汽車坐45人,用3輛汽車送了2次才把所有的同學送走.去參觀的同學一共有多少人?(用兩種方法解答)

3.商店運回1500千克水果糖,每10千克裝一袋,每10袋裝一箱,可以裝多少箱?(用兩種方法解答)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到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收穫?你還知道哪些簡算方法嗎?

五、課後作業

1.用簡便算法計算下面各題.

1225 2265 1523

2552 1358 3545

1154 2645 2546

2.用簡便算法計算下面各題.

1516 3514 2225 2415

2512 1815 4514 5512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討論會

活動目的

1.使學生了解多種乘法簡便運算的方法.

2.通過挑選較好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能力.

3.通過口述簡算過程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討論題目

計算1625有多少種簡便算法?哪種方法更好?

討論過程

1.教師出示討論題,學生分組討論.

2.每組選派代表説出本組的討論結果,並口述簡算過程.教師同時記錄.

3.教師與全體學生共同評價,選出比較簡單的一(幾)種方法.

參考方法

方法1:1625

=(10+6)25

=1025+625

=250+150

=400

方法2:1625

=(44)25

=4(425)

=4400

=400

方法3:1625

=(164)(254)

=4100

=400

方法4:1625

=(44)(55)

=(45)(45)

=20xx

=400

方法5:1625

=(20-4)25

=20xx-425

=500-100

=400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認識和理解加法結合律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結合律,初步學會應用結合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和理解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含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抽象概括加法結合律。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

(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你能解決李叔叔提出的問題嗎? 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

多媒體展示線段圖:根據學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線段先後出現。

問:通過線段圖的演示,你們發現什麼?(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比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為什麼要先算104+96呢?(後兩個加數先相加,正好能湊成整百數。)

出示(88+104)+96○88+(104+96),怎麼填?

(2)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問:觀察、比較這些算式,説一説你發現了什麼祕密?(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説。)

(3)揭示規律。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這就是加法結合律。

(4)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瞭然?

②這裏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二、練習練習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 裏填上適當的數。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練習五

三、小結

1.今天我們發現了哪些數學規律?

2.這些運算定律是怎樣發現、歸納的?

板書設計 加法結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結合律:三個數相加,先把前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01頁。

【教學目標】

1.經歷整理與複習的過程, 進一步加深對時間單位:時、分、秒和長度單位千米、毫米的認識和理解,會運用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與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來進行簡單的換算。

2.能利用所學時間單位和長度單位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在整理與複習中進一步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1.能根據題意,選擇合適的計量單位。

2.根據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對本學期所學的計量單位進行整理與複習(板書:計量單位)想一想,本學期的計量單位包括了哪些內容?(出示全冊知識結構圖),在這些知識中你還有什麼疑惑需要老師和同學的`幫助?

二、整理與複習時、分、秒

(1)出示鐘面,讓學生仔細觀察鐘面,看能聯想起哪些數學知識。

(2)學生獨立思考後在班內交流想法,引導學生補充完整。內容包括:

①時針、分針、秒針的認識;

②1時、1分、1秒在鐘錶上怎樣規定的;

③知道1時=60分,1分=60秒,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做練習,出示課本132頁第3題。讓學生獨立解決,然後再全班彙報交流。彙報時,重點説説自己的想法。

三、整理與複習長度單位

(1)提問: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彙報交流,老師並板書:

千米(1000)米(10)分米(10)釐米(10)毫米

(2)做練習,出示第132頁第4題。讓學生獨立觀察圖形,説説每個圖形各呈現了什麼。

學生根據課本給出的信息,找出合適的長度單位。窗户寬120(),三峽大壩高185(),飛機每分飛行13(),小朋友每時步行3()。學生獨立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後,在班內彙報交流,説説為什麼這樣填。

(3)做練習第104頁的第13題。讓學生獨立做,再全班交流。

四、解決問題

我們前面整理複習了時間單位、長度單位的有關知識,下面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呈現課本第105頁第15題。

A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圖,説説能獲得哪些數學信息。

B讓學生思考,梅花鹿、長頸鹿的高各是多少?

C班內反饋,讓學生説出自己的列式和答案,重點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想法。

D學生解決第15題的第(2)小題,並全班交流。

五、全課小結

回憶這節課複習了哪些內容。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課的內容是第十一冊第三單元中的“倒數的認識”,它是在分數乘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進一步學習分數除法的一個重要概念。教材首先讓學生觀察乘積是1的算式,引出倒數的意義;根據倒數的意義,求一個數的倒數是應該用1除以這個數,但學生尚未學習分數除法,因此,教材接着運用不完全歸納法讓學生尋找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並能正確熟練的求出倒數。

2、採用自學與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歸納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3、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展學生質疑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倒數的意義和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1、0的倒數的求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上課前啊,老師發現許多同學是結伴來到多媒體教室的,比如説~~~~~~~你們倆是不是好朋友啊?(請點到名字的兩名學生分別表述一下兩人之間的關係)

師:好朋友是雙向的,可以説成“XXXX為好朋友(也可以説XXXX好朋友)

教師找一對兒同桌,讓他們也説説相互間的關係。(XXXX為同桌,一起來上數學課)

二、揭示倒數的意義

師:那今天咱們來學點兒什麼呢?

1、(課件出示例7)

請學生動手找找哪兩個數的乘積是1?

學生回答教師演示。

2、師:你知道嗎?像這樣的乘積是1的兩個數,我們把它稱之為互為倒數。(課件展示: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板書課題:倒數的認識。

教師請學生提煉一下,然後板書:乘積是1、兩個數、互為倒數

3、舉例子説清兩數之間的關係。比如3/8和8/3的乘積是1,我們就説3/8和8/3互為倒數。(師板書3/8和8/3互為倒數)

師:還可以怎麼説呢?像剛才我們表述朋友、同桌關係一樣。

引導學生説:3/8的倒數是8/3;8/3的倒數是3/8。

師:我們能不能説3/8是倒數?“互為”是什麼意思呢?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字?

生1:“互為”是指兩個數的關係。

生2:“互為”説明這兩個數的關係是相互依存的。

師:同學們説得很好。倒數是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係,它們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必須説清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倒數,而不能孤立地説某一個數是倒數。

比如5/4和4/5的積是1,我們就説……7/10和10/7的乘積是1,我們就説……(生齊説)

4、請你再舉個例子和你的同桌説一説。

(學生活動)

5、師:剛才我們認識了倒數的意義,知道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而且倒數不能單獨存在,是相互依存的。根據對倒數意義的理解你們能不能找出3/5和2/3的倒數呢?

(學生寫並彙報師板書。)

三、探索求一個倒數的方法

1、師:我們來進行一個小小的比賽。請你寫出更多的乘積是1的任意兩個數,看誰寫得多。四人一小組,怎麼分工呢?(請學生説建議)準備好了嗎?一分鐘倒計時開始!

師:時間到,停!誰願意把你寫的念出來,和大家共同分享?

(生讀,師有選擇的板書在黑板上。)

師: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寫出這麼多乘積是1的兩個數,真不錯。如果給你們充足的時間,你們還能寫多少個這樣的乘法算式?

生:無數個。

2、師:其實我知道大家在剛才的比賽過程中啊,一定有竅門,所以才會寫得那麼快,那麼多,是什麼竅門?誰來説説看?

(學生暢所欲言,但是一定不規範。)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每組互為倒數的兩個數分子和分母的位置發生了什麼變化?規範説法。

3、師:正因為分子和分母調換了位置,(師指黑板)相乘時分子分母就可以完全約分,得到乘積是1。所以很快就可以找出一個數的倒數來,對不對?

4、師生一起小結:也就是説求一個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板書)

5、學生自主探索5和1的倒數。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小組交流。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及時板書。

6、0的倒數呢?

啟發思考,允許討論。

因為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不可能得1。

四、歸納小結

師:我們求了這麼多數的倒數,誰來總結一下求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

生1:求一個分數的倒數,只要把分子分母調換位置。

生2:如果是求一個整數的倒數,可以把這個整數看成是分母是1的分數,然後再調換分子分母的位置。

生3:1的倒數是1,0沒有倒數。

(生齊讀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十一第一題。

2、完成練一練。

(1)學生在書上完成,教師巡視,請同學板演。注意學生的書寫格式是否正確。

(2)發現一學生書寫有誤,與該生交流。

(3)用展台展示該生的錯誤。

師:這樣寫可以嗎?(7/12=12/7)

師:為什麼?規範書寫,要寫清誰是誰的倒數,或誰的倒數是誰。

3、完成練習十一第二題。

4、完成練習十一第三題。

5、完成練習十一第四題。

師:請你仔細觀察每組數,你發現了什麼?

同桌可以先互相説一説。

應該有的彙報是:

生1:我從第一組中發現真分數的倒數都是假分數(大於1)。

生2:大於1的假分數的倒數都是真分數(小於1)。

生3:幾分之一的倒數都是整數。

生4:非0整數的倒數都是幾分之一。…………

五、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認識倒數這一小節,就像是一篇文章裏的過渡段一樣,既承上又啟下,是學習下一章分數除法的必要基礎,請同學們課後認真練習,掌握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的倒數的基本方法,為下一章的學習做好準備。

國小數學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進一步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通過具體練習,幫助學生區分各種情況,克服相近內容的互相干擾,能正確估算並計算、驗算。

教學重點:

一步鞏固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計算。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P13.3

出示第一組題,學生獨立進行口算。

指名口答。

討論:上下兩題之間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口算時有什麼區別?

出示第二組題,同桌互相交流進行口算。

討論:上下兩題之間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小結。

2、P13.1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進行估算,説出商是幾位數。

再要求計算。

集體反饋。

小結。

3、計算並驗算

5364 3213 8723

學生分組完成,集體評講。

討論三題在計算時的不同。

小結。

4、P13.5

引導讀懂表格,理解題意。

明確要求誰拍的最快,誰拍得最慢必須要知道每人每分鐘拍球的個數。

學生獨立完成。

班級交流反饋。

二、課堂練習

1、口答

説出下面各題中商是兩位數的,商是三位數的,商中間有0的,商末尾有0的。

5634 3035 4266 9123

2596 8568 7005 2147

2、拓展題

3、填上合適的數

4、油廠把411千克的豆油分裝在最多隻能裝5千克的.油壺裏,至少需要這樣的油壺多少隻?

5、在一道沒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數、除數、商的和是135,商是3,那麼被除數=(),除數=()。

三、全課總結

四、作業:P13.2、4

國小數學教案 篇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下冊)有關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的內容。

 教材簡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知道了面積的含義,初步認識面積單位和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首先讓學生採用同桌合作的學習方式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直接計量學生卡的面積,預測學生根據已有的學習和生活經驗會有不同的計量方法。有的用一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擺滿卡片;有的用一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沿卡片的長、寬各擺一排;有的直接用尺量卡片的長、寬,算長乘寬的積。對於學生的各種計量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加以分析、比較,特別是第三種方法,為什麼可以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好處?要請學生講算理和原因,並通過實驗驗證、舉例説明其正確性和運用價值,最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長方形面積,學會用字母表示。至於正方形面積公式,學生是通過長方形面積公式遷移形成的。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通過操作實踐、觀察比較,探究得出長、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去探索、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體驗面積公式形成過程,能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滲透實驗發現驗證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科學探究精神。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你能説一説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2.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請你估計一下我們學生卡的面積大約是多少?

學生交流估計答案並説明估計方法。

3.同學們估計出了很多答案,到底學生卡的實際面積是多少呢?下面我們動手測量來驗證一下。

【評析:在回憶常用面積單位的基礎上,選擇學生卡這個素材,讓學生憑藉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自己學生卡的面積,從而導入新課,提出問題。】

二、實踐探究,發現方法

1.動手操作。

同桌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測量出學生卡的實際面積。

2.反饋交流。

問:你們是用什麼方法測量得到的呢?

學生交流:

辦法一:用學具盒裏的透明方格紙蓋在卡片上面,然後數一數,每排有8個1平方釐米的小正方形,共6排,所以卡片的面積是48平方釐米。

辦法二:用我們自己做的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滿整個卡片,每排8個,一排一排數,6排一共48個,所以卡片面積48平方釐米。

辦法三:我們也是用擺的方法,用學具盒裏的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去擺,每行可以擺8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每列可以擺6個,説明可以擺這樣的6行,所以8乘6就是48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

3.同樣是用1平方釐米正方形擺的方法,你們更喜歡哪一種,説説理由。

問: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辦法四:我們是用尺量的`,一人量長,一人量寬,量出的長是8釐米,寬是6釐米,乘一下面積就是48平方釐米。

請你們説説你們的想法。

(長8釐米就是沿長可以擺8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也就是一排8個;寬6釐米就是沿寬可以擺6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也就是6排,所以面積48平方釐米。)

問:他們的解釋你們滿意嗎?看來,先用尺量出卡片的長和寬,然後乘一下計算出卡片的面積是可以的,這種方法對於其他的長方形是否也適用呢?我們可以怎麼辦?(想辦法檢驗。)

【評析: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得出,改變了以往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發現長方形的計算方法。而且在探究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舞台,學生交流了多種解決學生卡面積的方法,並引導學生髮現解決長方形面積的最好方法,但是教師沒有到此結束,而是又提出了新的問題長寬是否對於所有的長方形都適用?】

三、動手實驗、驗證方法

同學們可以利用學具盒的學具擺長方形,也可以自己畫整釐米的長方形,還可以利用身邊的長方形,想辦法驗證一下。四人小組合作來試一試。

1.生分組實驗。

2.交流彙報。

組1:(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我們從學具盒裏拿了12個1平方釐米的正方形,擺了一個長6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6乘2面積12平方釐米;又擺了一個長4釐米,寬3釐米的長方形,4乘3面積12平方釐米;還擺了一個長12釐米,寬1釐米的長方形,12乘1面積也是12平方釐米。我們認為計算長方形的面積可以用長乘寬。

組2:(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我們組每人畫了一個長方形。我畫了長3釐米、寬2釐米的長方形,3乘2等於6平方釐米;他畫了長7釐米、寬5釐米的長方形,7乘5等於35平方釐米;她畫了長10釐米,寬8釐米的長方形,10乘8等於80平方釐米。我們用方格紙驗證一下都是對的。

組3:(在課桌上演示)我們組量了課桌的長是5分米,寬是4分米,5乘4等於20平方分米,然後我們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擺驗證是對的。

【評析:在驗證過程中,做到了學生人人蔘與教學過程,每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並採用了不同的方法驗證了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在這裏教師只是一個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

四、歸納評價,總結方法

通過剛才實驗驗證,現在我們可以知道長方形的面積可以怎樣算?

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如果長方形的長用a表示,寬用b表示,面積用s表示,你會表達長方形面積公式嗎?板書:s=ab

五、靈活應用,遷移方法

1、口答下面圖形的面積。

(1)學生獨立完成,後同桌交流。

(2)問:圖(3)的面積是多少?你是怎麼想的?

從而你能得出正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嗎?(板書: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能用字母表示公式嗎?

板書:s=aa

【評析:正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沒有把它作為例題來教學,而是在練習中,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從長方形的面積計算遷移到正方形的面積計算,發展了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

五、聯繫實際,拓展應用

估估、量量、算算,你們身邊的某一長方形的面積。

【評析:整個練習,讓學生自己選擇素材,通過估估、量量、算算的方法,並讓學生靈活的選擇計算方法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總評:本節課充分地體現了新的數學課程理念,改變傳統的講授接受式的模式,嘗試採用自主探究型教學模式。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通過創設教學情境提出問題,然後由學生自己去實驗發現,自己去求證,自己去總結,自己去推行,吸引了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理解數學知識,積累學習方法(實驗發現驗證),思維方法,科學探究的方法,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和成功。】

國小數學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鞏固分數及面積知識,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知識,培養學生系統地、有條理地梳理知識的能力,形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3.創設情境,讓學生髮現問題、探討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合理的數學思考。

4.使學生進一步體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數學、用數學意識。

教學重點:

1、複習”面積“和”認識分數“兩個單元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

2、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素養。

教學難點:看圖想象提問題,能交流、合作、梳理、概括地學數學。

教具準備:課件、彩筆、智慧星(獎品)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入複習

師:今天是笑笑的生日,媽媽給她買了一個大蛋糕,笑笑請好朋友來吃蛋糕。他們又唱歌又跳舞可熱鬧了,我們一起去看看。(播放課件一)好一個又香又甜的蛋糕呀!

猜一猜笑笑把這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塊?這分吃蛋糕的情境使你們想到了曾經學過的哪方面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複習知識。

(評析創設”笑笑過生日“的情境,引出複習內容(分數的認識),啟發學生,對學生的學習起到導向和激勵的作用。)

二、分數知識,探求問題

1.小組交流(教材第67頁1題、2題)

2.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闖關

看誰碩果累累,每闖一關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第一關:獨立完成教材67頁第3題,互相講解、互相檢查、互相。

第二關:完成教材67-68頁第4題、第6題,講解計算方法,自我。

(2)問題接龍

①創設情境。

(繼續播放課件1)笑笑把蛋糕平均分成8塊,自己吃了一塊,冰冰吃了3塊,永全吃了2塊。

②小組內自編問題。要求根據情境編出有關分數的問題。

③由小組輪流報題,全班搶答,答對一題可獲得一顆智慧星。

(3)清查獲獎個數,同桌互説收穫與不足。

三、面積知識,實際應用

1.繼續創設情境,引入複習

今天笑笑過生日,俊偉怎麼沒來?他在忙什麼呢?我們到他家去看一看。(播放課件二:俊偉鋪地磚。)原來他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看到俊偉鋪地磚的情境,猜一猜他可能用到哪一方面的知識?

2.知識,加深理解(教材68頁第5題)

(1)小組合作出有關面積的知識。

(2)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3.應用知識,提高能力

(1)粗心的俊偉

俊偉收集了一些面積數據,可是忘了寫單位。

①請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填空。

②與同桌交流,。

(2)灑水車(教材68頁第7題)

今天天氣比較熱,看,開過來一輛灑水車,路面變得濕潤了。(播放課件)這裏面還有許多數學問題呢!

(3)幫助俊偉解決問題

①播放俊偉鋪地磚,猜測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A.俊偉房間的面積有多少平方米?

B.需要鋪多少塊邊長為20釐米的地磚?

C.如果一塊地磚3元錢,需要多少錢?

②挑戰問題,巧妙解答。

(4)發散思維、擺火柴棍(教材68頁第9題)

四、回顧自查,自我

師:這節課複習了有關分數和麪積的知識,複習應用中,你對這部分知識掌握的情況進行檢查,情況如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