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複習課的教案

來源:文萃谷 1.31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複習課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複習課的教案

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複習課的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什麼是凸透鏡,什麼是凹透鏡,瞭解透鏡的焦點、焦距.

2.瞭解凸透鏡和凹透鏡對光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實物及板圖,得出兩種透鏡的兩種不同構造,培養學生通過觀察時抓住事物本質特徵,通過觀察能夠識別不同事物的不同特點的能力.

2.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研究、探索新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研究透鏡的作用及特殊光線的作圖,對學生進行色彩美和線條美的教育.

2.通過教師、學生的雙邊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好與和諧.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和實驗,瞭解什麼是凸透鏡和凹透鏡及對光的作用.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對實驗進行仔細觀察、分析,最後通過概括得出結論

教學器材 透鏡一組、光源、老花鏡、近視鏡、飲料瓶(無色透明、表面沒有波紋、去底去瓶口上部)、激光演示器、手電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入新課

同學們都見過放大鏡,利用放大鏡我們可以看清用肉眼看不清的小字;有些同學的視力不好,配上合適的眼鏡就可以看清本來看不清的物體;假日外出旅遊,用照相機可以把美麗的自然風光留為永恆的記憶;上課時,老師可以把教學內容事先繪製在膠片上用投影打在幕布上,方便了課堂教學;醫院化驗室的醫生,在顯微鏡下可以看見血液中的各種細胞;科學家們利用巨大的天文望遠鏡來觀察,接收來自宇宙的信息,通過對這些信息的分析,人們對宇宙越來越瞭解.前邊所説的放大鏡的鏡片、眼睛的鏡片、照相機的鏡頭、投影機、顯微鏡、望遠鏡等儀器的鏡頭,都是由透鏡組成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透鏡,同學們想了解有關透鏡的哪些問題?

看來同學們對透鏡很有興趣,提出這麼多的問題,要想得出答案,我們就要通過探究和實驗來獲得.

二、進行新課教學

(一)什麼叫凸透鏡?什麼叫凹透鏡?

中間厚、邊緣薄的叫凸透鏡,中間薄,邊緣厚的叫凹透鏡.(板書)

凸透鏡和凹透鏡生活中常用到,我們桌子上放着幫助人們矯正視力,保護眼睛的近視眼鏡的鏡片和遠視眼鏡的鏡片,看看它們是什麼透鏡?

遠視鏡的鏡片是凸透鏡.

近視鏡的鏡片是凹透鏡.

學生們判斷的很對,看投影,看看它們中哪些是凸透鏡;哪些是凹透鏡?

再看(課本板圖5.12所示),這是研究透鏡時常用的兩個科學術語,主光軸和光心.組成透鏡的兩個球的球心連線叫主光軸.在主光軸上有一個特殊的點,通過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變,這一點叫透鏡的光心,可以認為透鏡的光心就在透鏡的中心.

把凸透鏡,正對着太陽光,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另一側,來回移動,觀察有什麼變化?

現在,讓光斑變得最小,最亮.測量這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記錄下來,換另一個凸透鏡,重做上面的實驗.再換一個凹透鏡,重做上面的實驗,紙上能夠得到很小、很亮的光斑嗎?這説明了什麼?

演示:92頁實驗,用激光演示器將平行光射向凸透鏡和凹透鏡,觀察到經過凸透鏡的光相互靠攏,經過凹透鏡的光相互遠離.

結論: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板書)

(二)、焦點和焦距

射到地面的太陽光是相互平行的,叫做平行光,凸透鏡能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會聚在一點,這個點叫做焦點,用F字母表示,焦點到光心的距離叫做焦距.用f字母表示.(課本圖3.14所示)凹透鏡使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發散,它沒實焦點,但通過凹透鏡的光反向延長也可以交在主光軸上一點,這點是凹透鏡的虛焦點.

三、課堂練習

1.怎樣可以測得凸透鏡的焦距.

方法(1):拿一個凸透鏡正對着太陽光,讓光通過凸透鏡照到白紙上,移動凸透鏡使光斑很小很亮,用刻度尺量出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

方法(2):在光具座上,讓光源的光正照到凸透鏡,移動光源和光屏,找出光屏上有很小很亮的點,用刻度尺測出光屏與凸透鏡的距離.

2.93頁1、2、3、4

四、知識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以下內容:

1.我們認識了凸透鏡和凹透鏡,而且知道了凸透鏡的.焦點和焦距.

2.凸透鏡能使跟主光軸平行的光線會聚在焦點上.

3.凸透鏡能產生平行光.但是,凹透鏡卻能使平行光發散.

五、佈置作業

練習冊. 備註:

板書設計:

5.1 透鏡

一、凸透鏡和凹透鏡 三、作圖:三條光線

1、凸透鏡

(1)定義: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

(2)作用: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

2、凹透鏡

(1)定義:中間薄,邊緣厚的透鏡。

(2)作用:凸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

二、幾個名詞

1、主光軸

2、光心及特點

3、焦點

4、焦距

物理《透鏡及其應用》複習課的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通過對本章節知識結構的總結,分析和評價,使學生對本章節的內容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提高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2)進一步的理解凸透鏡成像規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知識結構的觀察和分析,並自行得出評價標準,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信息進行分析、整理、加工、應用的能力。

(2)根據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

(3)通過對成像規律的分析,嘗試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成像規律的應用,樂於將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奧妙。

(2)通過課外知識的引導,領略自然現象的美妙。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歸納知識結構評價標準。

2.師生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適應。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主要教育目標 課題引入 展示主題網站,佈置學生觀察的任務。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觀看作品 從學生的作品中選擇比較典型的作品供大家觀看,並對作品的內容、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對信息的分析,加工能力。 分組討論 通過先前的觀看和思考針對作品,進行討論。 提高學生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學會合作,交流。 評價歸納 將感性的認識進一步的提升,形成知識結構的評價標準。 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以及如何用物理語言進行表達。 複習規律 利用課件填寫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表格。 加強成像規律有理解,為其的應用打下基礎。 鞏固練習 通過課件由學生對凸透鏡成像規律進行總結。 提高學生分析、歸納能力。 應用 利用幾個問題,將凸透鏡成像規律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對科學技術的探索意識。 總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小結。 知識的回顧。 作業 修改自己的作品。 內容的進一步理解。

教學過程詳案:

1.引入

上節課後,我給大家佈置了一個任務,讓大家回去以後完成一個本章節的知識結構圖,大家完成的情況如何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

同學們點擊主頁上的“知識結構”。這裏有我從大家的作品中選出的五個作品,現在給大家幾分鐘的時間分別看一看,看的過程中注意比較這五個作品的異同,那麼你認為哪一個你覺得最好或者最適合你自己。

如果提前看完的同學,請先舉手,再進入鞏固練習。根據自己對本章節掌握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練習。

下面可以開始。

2.(學生開始看作品,教師對學生看的情況進行個別輔導)

3.大家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那麼這些作品之間有什麼異同,説説你們最喜歡哪一個,它好在那裏,還有什麼缺點?前後的四位同學相互討論一下,推舉一位同學準備發言。(討論開始,時間約3分鐘)

4.好了,哪一小組首先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師靈活處理

(1)如果沒有小組發言:看來大家都想把機會讓給別人,哪隻有我來抽了。

(2)如果發言很正常:鼓勵的語言或者將學生所説的內容的主幹進行抽離。

(3)如果發言中有問題:一方面肯定回答正確的部分,一方面指出問題的所在。

(4)如果發言有些偏離了方向或學生對作品分析過多或重複:剛才幾個小組的同學表達了他們的看法,還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或者不必針對作品的每一方面談,重點談談你們最有特點的看法!

剛才大家作品也看了,也根據作品談了自己的看法,但是似乎大家的觀點似乎不是很統一(大家的意見都比較傾向於作品?)為什麼大家會有一同的體會呢?現在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你們剛才在評價作品的時候是用得什麼標準呢?哪位同學先來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談自己看法,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看法進行分析和總結,引導學生總結得出歸納知識結構的標準)

(包括:1. 知識結構的完整性和正確性。2. 知識結構之間的聯繫)

5.本章節中最重要的一個知識點是凸透鏡的成像規律,首先我們來填一個表格。大家進入主頁上的成像規律。

如果填寫過程中有問題的學生,可以利用表格下方提供的提示輔助你完成這個練習。

提前完成的同學,請先舉手,再進入鞏固練習。

(學生開始填寫表格)(教師巡視,並選擇一個填寫有錯誤的學生的答案進行全體廣播)大家的表格都填寫的好了,我選擇了一位同學的答案,大家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什麼問題。(學生進行分析找出錯誤)

剛才大家已經對成像規律進行了分析,現在我們思考一個問題:題目一:在成像規律的實驗中,物體從二倍焦距以外向透鏡靠近的過程中,所成的像有什麼變化?(回答的時候,可以利用課件一進行説明)

6.大家對成像規律有了近一步的認識,那麼如何將它運用到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實際問題!

(1)問題一:給你一個透鏡,怎樣用最簡單可行的方法判斷它是不是凸透鏡?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

(2)問題二:如何讓投影儀投在屏上的字更大一些?(方法、器材不限)

7.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對本章節的知識結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瞭解了歸納知識結構的一般規律。加深了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的理解。

8.作業

課外大家根據歸納知識結構的標準將自己的作品做進一步的修改。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