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通用10篇)

來源:文萃谷 2.76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通用10篇)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1

課模簡介

日常的新授課,我基本圍繞“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先學和當堂訓練都體現了學生一節課的自主性,教師只需要“點”。不過我個人認為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數學有計算教學新授課、空間與圖形教學新授課、統計與概率新授課等,不同的課型有時模式也是靈活多變的,這樣才能把一節課上實、上好。“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在課堂上呈現為“五個環節”。

1.導入新課,板書課題環節。一般是開門見山進入新課並板書課題,也經常採用設問激疑法起動新課,引出課題並板書課題。

2.揭示目標,明確任務環節。一般採用投影或小黑板方式呈現。要求簡明扼要,具體明確,實實在在。

3.先學環節。一般包括學生看書和動態檢測兩個小環節。學生需要是小組合作先學,要手腦並用,積極思考。動態檢測是對看書自學效果進行檢查測驗的手段,一般有提問、板演、書面練習等形式。動態檢測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在自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錯誤,並積極思考備課,為進入“後教”環節做好準備。

4.後教環節。一般包括訂正、討論、補充、總結幾個小環節。方式上通過訂正、討論,各抒己見,會的教不會的,必要時教師出面幫助學生補充、訂正、歸納、總結、完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鞏固,最終形成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當堂訓練環節。這一環節通過訓練鞏固當堂所學內容,並把知識轉化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堂堂清”。在訓練設計上要特別講究,如低起點、小坡度、多層次、多類型,有必做題目、選做題目、思考題目等等,讓不同學習狀況的學生都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本節複習課我主要採用“揭示課題、明確目標——回顧整理、形成體系——基本訓練、查漏補缺——綜合應用、融會貫通——評價小結、提升學力”的複習課課堂教學模式。

圓的整理和複習説課材料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複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圓的特徵,熟練掌握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進一步理解公式的推導過程。

2.通過小組合作使學生學會分類整理的方法,感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對數學的應用意識。

【重、難點】:

重點:整體把握有關圓的知識,理解圓的周長和麪積的意義及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能熟練運用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公式。

難點:進一步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並能靈活運用圓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師:(指着圓形圖片)這是什麼圖形?

生:圓。

師:圓已經是我們的老朋友了。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多姿多彩圓的世界,對圓的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出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圓形圖片,加上簡潔的語言使學生的注意力,從關注外部形象引到思考內在聯繫上,水到渠成的進入數學知識的複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體系。

師: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圓這一單元我們主要研究了哪些知識點?

生:圓的認識,圓的周長,圓的面積······

1、學生自主整理

師:剛才,同學們説的都是圓這一單元的重點內容,但有點亂,怎樣是這些知識更有條理呢?這就需要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下面就請同學們先看一遍教材,然後根據這些知識要點和它們之間的聯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整理。要求整理的結果一定要簡潔,清晰,一目瞭然。(學生整理。教師巡迴指導。)

(設計意圖: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自主地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分類,整合,使學過的知識系統化。)

2、以小組為單位相互交流,討論完善整理結果,取長補短,構建新的認知結構。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討論,使學生對自己的整理的結果進行取長補短。)

3、全班交流,指名彙報,其他小組進行評價、補充。

要求:在別的同學進行彙報時,要注意傾聽;評價時要看知識點是否完整,是否有條理;不要重複彙報。

(設計意圖:面向全班同學彙報交流,目的是創生更多的學習資源,讓不一樣的整理方式、不一樣的思維模式進行碰撞,讓學生在交流中相互矯正、相互補充、相互借鑑,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4、根據整理結果,讓學生對重點內容進行消化、吸收。

師:通過整理圖表,對於本單元你又有哪些收穫?

圓有哪些特徵。

圓的周長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面積的意義,計算公式以及推導過程。

圓的周長和麪積的聯繫和區別。

相同點:計算時需要的條件一樣。

不同點:意義、計算公式、計量單位不一樣。

(設計意圖:整理交流完後,再讓學生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自我內化吸收、自我完善,以達到對知識熟練掌握的目的。)

三、重點練習、強化提高

師:剛才,我們對所學的知識進行了全面、系統、有條理的整理和複習,下面我們就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進一步加強對圓的周長和麪積計算公式的理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計算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對數學的應用意識,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慾望和成功感。)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習結果進行總體評價。

課後反思

圓的複習不但要起到一個回顧知識點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將這一章節的內容進行梳理,從而找出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繫,形成更加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從這個角度上來説,整理和複習課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碰撞,引發知識的重新構建,並形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在複習整理這一塊的學法上,學生幾乎是一片空白,以至於到現在有些學生在複習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目標,對於自己的學習狀態也不太瞭解。反思以往,發現自己在教學中為了授之以魚而常常忘記了授之以漁。其實,所謂教學,應追求的是教法和學法的統一,在處理教法與學法的關係中,教是為了不需要教。顯然,這樣的“教”,就得教到點子上,也就是要教學生摸到“學習”的門徑,從而達到自己學習的境界,雖然起步晚了一些,但只要邁出這一步,應該會讓學生受益匪淺的,所以這堂課的重點,我就將其定位在學生複習整理的學法指導上。而事實證明,當學生通過自己整理得到的複習方法印象非常深刻,學生願意並且重視相互之間的學習。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2

一、教學內容

軸對稱圖形的知識以及運用圓的周長和麪積的知識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①進一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知道軸對稱圖形的含義,並能正確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②理解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2、能力目標:

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複習過程:

1、出示複習提綱:

圓是一種什麼圖形?

圓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

什麼叫軸對稱圖形?什麼叫對稱軸?

2、複習數對:

出示教材第119頁第8題主題圖。師:圖上畫了什麼?引導學生觀察主題圖。我們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呢?師:本學期,我們學習了用數對來確定物體的位置,即按(列,行)來表示物體的位置。你能説出每一手棋所下的位置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相互説一説,再指名彙報。

3、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

出示各種已學過的平面圖形,並指出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他們都有幾條對稱軸?

師:在我們所學的平面圖形當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

讓學生畫出這些圖形的對稱軸。

歸納: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圓都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1條、3條、2 條、4條、2條、1條、無數條對稱軸。平行四邊形不是軸對稱圖形。

4、練習:

1、下面圖形( )不是軸對稱圖形。

A長方形 B等腰三角形 C任意梯形 D半圓形

2、圓的任意一條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圓的對稱軸,所以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3

教學內容:

義教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110-112頁例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圓周長和圓周率的意義,理解和掌握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的周長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探求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創新意識和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3、通過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圓周率意義的理解和圓周長公式的推導。

教學設想:

新課程從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着眼,提出了參與、探究、蒐集、處理、獲取、分析、解決、交流與合作等一系列關鍵詞。這些在本節課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其中,參與是一切的前提和基礎,而只有當參與成了學生主動的行為時,參與才是有價值的、有意義的。因此要怎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就成了基礎的基礎。這裏,老師能善於打破學生思維的平衡狀態,使他們產生新的不平衡,從而不斷吸引學生參與到新知的探究中來。圓的周長是一條曲線,該如何測量?的問題使學生思維產生最初的不平衡,當學生通過化曲為直的兩種方法的侷限性,從而打破學生剛剛建立的平衡,進一步吸引學生探究更加簡便的求圓周長的'方法。

接着,就是要讓學生參與什麼,怎樣參與的問題了。在引導學生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係時,學生從猜測、分組測量計算到根據新獲取的數據尋找共性的東西,體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發現了知識新成的道。在小組活動前,老師鼓勵小組成員間分工合作,活動中教師參與其間,關注學生合作的情況。實驗後的廣泛交流達到了資源共享的目的,使接下來得到的結合更具可信度,也使學生感受到合作交流的必要性。這種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在學生興趣點上激疑、質疑,無疑能鼓舞學生的探知、求知精神,使學生真正理解、消化、吸收本課重點內容,不僅學到知識,而且學會學習。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4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有了對周長的認識,只是研究圓的周長需要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那麼,對於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這個倍數關係,學生通過測量、計算是能發現的,然後再根據這一倍數關係推導出周長的計算方法。教學時,關鍵是引導學生能發現圓的周長與直徑之間的倍數關係。

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並能正確的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能力。

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繫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辨證思維方法。

4.結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推導並總結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

教學過程:

備註:

活動一:創設情境,引起猜想:認識圓的周長

(一)激發興趣

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黃狗沿着正方形路線跑,小灰狗沿着圓形路線跑,結果小灰狗獲勝。小黃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裏很不服氣它説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

(二)認識圓的周長

1.回憶正方形周長:

小黃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麼?什麼是正方形的周長?

2.認識圓的周長:

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圓的周長又指的是什麼意思?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茶葉筒、易拉罐等物品,從這些物體中找出一個圓形來,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

(三)討論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係

1.我們要想對這兩個路程的長度進行比較,實際上需要知道什麼?

2.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説説你是怎麼想的?

3.那也就是説,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哪部分有關係?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幾倍?

(四)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1.討論方法:剛才我們已經解決了正方形周長的問題,而圓的周長呢?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圓的周長,你覺得可行嗎?請同學們結合我們手裏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2.反饋:(基本情況)

(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週;

(2)纏繞--用綢帶纏繞實物圓一週並打開;

(3)摺疊--把圓形紙片對摺幾次,再進行測量和計算;

(4)初步明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測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3.小結各種測量方法:(板書)轉化

曲直

4.創設衝突,體會測量的侷限性

剛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線也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周長還能進行實際測量嗎?那怎麼辦呢?

5.明確課題:

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板書課題)

(五)合理猜想,強化主體:

1.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關係,而且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小組討論並反饋。

2.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你認為圓的周長與它的什麼有關?

向大家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再看這幅圖,

猜猜看,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倍?

(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現,圓周長

小於直徑的四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裏;而且由於兩點間

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於直徑,即圓周長大於直徑的兩倍)

4.小結並繼續設疑: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意識到圓的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嗎?

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59頁及相關題目。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軸對稱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的軸對稱特性。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3、培養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提高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圓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

用圓設計圖案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圓規、直尺等。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二次備課)

一、複習導入

1、課件出示軸對稱的物體,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麼特點?讓學生觀察圖形,找出這些圖形的特點。

師生共同回顧總結:如果一個圖形沿着一條直線對摺,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摺痕所在的直線叫做這個圖形的對稱軸。

2、你能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能畫多少條?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並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彙報後師生共同總結:圓有無數條對稱軸,每一條過直徑所在的直線都是它的對稱軸。

3、導入:我們可以利用圓的這一特點去設計很多漂亮圖案來裝點、美化我們的生活。本節課我們繼續研究有關圓的知識。

二、預習反饋點名讓學生彙報預習情況。

(重點讓學生説説通過預習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學到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麼問題)

三、探索新知

1、設計美麗圖案——花瓣。

(1)課件出示教材第59頁最上方的圖片。觀察思考:4個花瓣由幾個半圓組成,這幾個半圓的圓心分別在哪裏?半徑怎麼找?

(2)想一想,自己嘗試畫一畫。可參考課本第59頁的步驟。

(3)交流畫法。在講述過程中要重點説出:圓心的位置在哪裏,是如何找到的?半徑是如何找到的?學生講述,教師在黑板上畫。

小結:畫圖時首先要找出圖中包含的各個圓或半圓,找到它們的圓心、半徑。

2、設計美麗的圖案——風車圖。

(1)觀察圖案,想一想如果畫這個圖案,應按怎樣的步驟。

(2)在小組內交流後動手完成。展示自己畫出的圖案,並説一説畫圖步驟:

①先畫一個圓,在圓內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直徑。

②分別以這4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向同一方向畫半圓。

③把所畫半圓塗上顏色。

3、設計美麗的圖案——太極圖。

指名説一説畫太極圖的步驟:

(1)畫一個圓,在圓內畫一條直徑。

(2)分別以組成這條直徑的兩個半徑的中點為圓心,以大圓半徑的一半為半徑,分別向上、下兩個方向畫半圓。把大圓分成上、下兩部分。

(3)把圓的一半塗上顏色,如圖所示。

四、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6題。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8題。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三第9題。

五、拓展提升

觀察圖案,説一説下面兩個圖案的畫法。

六、課堂總結

讓學生説一説這節課的收穫。

七、作業佈置

教材練習十三第7題和第10題的第1、4個圖案。

畫一畫,看一看,想一想。教師根據學生預習的情況,有側重點地調整教學方案。在小組內交流後再彙報。觀察圖案,找到各個圓、半圓的圓心和半徑。觀察圖案,想一想,説一説,畫一畫首先要對圖案進行“分解”,知道每一部分是怎麼來的。難度較大,可在課下完成。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本節課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比較、思考、交流、討論等一系列活動,主動獲取知識,並且體會到探索之趣,經歷成功之樂,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能力。不足之處:學生的創新能力沒有體現。教學建議:教學時,在學生掌握了基本方法後,讓學生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創造,以張揚他們的個性,培養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6

教案點評:

採用遊戲引入的形式,寓教於樂,即感知了圓的形成過程,滲透了集合思想,初步領悟了畫圓的要領,同時密切了師生情感。根據幾何知識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通過看、想、説、畫、議等形式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實踐活動。不但從感性到理性認識了圓,同時還發展了空間想像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徵,理解和掌握在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3.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培養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圓的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教師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圖形

1.教師提問: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平面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什麼圍成的?

2.教師指出:我們把這樣的圖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線圖形.

(二)教師演示

一個小球,小球上還繫着一段繩子,老師用手拽着繩子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1.教師提問:你們看小球畫出了一個什麼圖形?(小球畫出了一個圓)

2.小結引入:(出示鐵絲圍成的圓)這就是一個圓.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説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徵.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

教師説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來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徵.

(1)先把圓對摺、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摺,再打開這樣反覆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後,你發現了什麼?(在圓內出現了許多摺痕)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摺痕總在圓的什麼地方相交?(圓的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現什麼?

(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半徑,並板書:半徑 )

教師提問:根據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觀察:剛才把圓對摺時,每條摺痕都從圓的什麼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麼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 來表示.(教師在圓內畫出一條直徑,並板書:直徑 )

教師提問:根據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麼條件?

在同一個圓裏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裏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裏有無數條半徑,所有半徑的

長度都相等;有無數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係?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裏,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7

一、教學目標:

1、首先帶動課堂氣氛

2、教會學生什麼是面積。

3、學習圓柱體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

4、能夠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

動手操作展開圓柱的側面積

三、教學難點:

圓柱側面展開圖的多樣性,並能夠將展開圖與圓柱體的各部分建立聯繫,並推導出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公式。

四、教具準備:

圓柱表面展開圖、紙質圓柱形茶葉罐、長方形紙、剪刀、圓柱體紙盒。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起興趣。

出示:牛奶盒,紙箱,可比克。

提問(1)這些東西我們很熟悉吧!誰來説説它們是什麼形狀的呢?(指名説)

(2)製作這些包裝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積的材料?(指名説)

師:誰能説説上一節課你學過圓柱體的哪些知識?

生:........

師:請同學們拿出你自制的圓柱體模型,動手摸一摸

生:動手摸圓柱體

師:誰能説一説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師:你所摸到的圓柱體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積,我們這節課就要學習如何求圓柱體的表面積的大小。板書課題: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圓柱的側面積是一個曲面,那麼怎樣才能把它變成我們熟悉的平面呢?(找學生回答問題)提問:請大家猜一猜,如果我們將圓柱體的側面(也就是這個包裝紙)展開,會是什麼形狀的呢?

研究圓柱側面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茶葉罐的包裝紙展開,看看得到一個什麼圖形?先猜想,然後説説,再操作驗證。這個圖形各部分與圓柱體茶葉罐有什麼關係?小組交流。(學生要説清楚展開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麼不同的圖形)(展開的形狀可能是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等)

1、獨立操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紙質小圓柱,長方形紙,剪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驗證剛才的猜想。

2.操作活動: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茶葉罐的包裝紙展開,看看得到一個什麼圖形?

(2)觀察這個圖形各部分與圓柱體茶葉罐有什麼關係?獨立操作後,與小組裏的同學交流

3.小組交流能用已有的知識計算它的面積嗎?

4、小組彙報。(選出一個學生已經展開的圖形貼到黑板上)

重點感受:圓柱體側面如果沿着高展開是一個長方形。(這裏要強調沿着高剪)

這個長方形與圓柱體上的那個面有什麼關係?(長方形的長是圓柱體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是圓柱體的高)

板書: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S側=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徑為r,圓柱的側面積公式也可以寫成:S側=2∏r×h

師:如果圓柱展開是平行四邊形,是否也適用呢?

學生動手操作,動筆驗證,得出了同樣適用的結論。

(因為剛才學生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剪開的,所以可能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此時可以讓已經得出平行四邊形的學生介紹一下他的剪法,然後大家拿出準備好的圓柱紙盒用此法展開)

(四)、練習

求圓柱的側面積(只列式不計算)

1。底面周長是1.6米,高是0.7米

2。底面直徑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底面半徑是3.2釐米,高是5分米

(五)研究圓柱表面積

1、現在請大家試着求出這個圓柱體茶葉罐用料多少。需要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需要什麼條件?(指名説)

2、動畫:圓柱體表面展開過程

3、圓柱體的表面積怎樣求呢?得出結論: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4.一個圓柱形茶葉筒的高是10釐米,底面半徑是3釐米,它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學生獨立完成後交流反饋)

(六),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比較有蓋,無蓋,一個蓋的圓柱物體的表面積計算的異同?多媒體出示:水管,水桶,糖盒提問:這些圓柱形物體在計算表面積時有什麼不同?(指名説)

2、做一個沒有蓋的圓柱形水桶,底面半徑是10釐米,高是40釐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釐米?(得數保留整百平方釐米)重點感受:沒有蓋,至少這兩個詞語。在實際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計算得到的結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釐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進1.這種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進一法。

3.一個圓柱形水池,直徑是20米,深2米,在池內的側面和池底抹一層水泥,水泥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六、教學結束:

佈置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知識製作出一個筆筒,下節課帶來送給自己的朋友。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8

教學目標:

1、在初步認識圓柱的基礎上理解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

2、通過實踐操作,在學生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的含義的同時,能解決一些有關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一節課我們已經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圓柱,誰能説説這位新朋友長什麼樣子以及有什麼特徵嗎?

1.圓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圍成的立體圖形。

2.圓柱各部分的名稱(兩個底面,側面,高)。

3.把圓柱的側面沿着它的一條高剪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於圓柱的高。

同學們對圓柱已經知道得這麼多了,還想對它作進一步的瞭解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怎樣求圓柱的表面積。

二、探究新知:

以前我們學過正方體、長方體的表面積,觀察一個長方體,我們是怎麼求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的呢?(六個面的面積和就是它的表面積)

同學們想一想我們要求圓柱的表面積,那麼圓柱的表面積指的是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結果: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就是圓柱的表面積。

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

(1)圓柱的側面積,顧名思義,也就是圓柱側面的面積。

(2)出示圓柱的展開圖:這個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面積和圓柱的側面積有什麼關係呢?

(學生觀察很容易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

(3)那麼,圓柱的側面積應該怎樣計算呢?(引導學生根據展開後的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柱底面周長和高的關係,可以知道: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側面積練習:練習二第5題

學生審題,回答下面的問題:

這兩道題分別已知什麼,求什麼?

小結:要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必須知道圓柱底面周長和高這兩個條件,有時題裏只給出直徑或半徑,底面周長這個條件可以通過計算得到,在解題前要注意看清題意再列式。

3.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

(1)讓學生把自己製作的圓柱模型展開,觀察一下,圓柱的表面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通過操作,使學生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由上下兩個底面和側面組成。)

(2)圓柱的表面積是指圓柱表面的面積,也就是圓柱的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

4.嘗試練習。

(1)求下面各圓柱的側面積。

①底面周長2.5分米,高0.6分米。

②底面直徑8釐米,高12釐米。

(2)求下面各圓柱的表面積。

①底面積是40平方釐米,側面積是25平方釐米。

②底面半徑是2分米,高是5分米。

5.小結:

在計算圓柱形的表面積時,要根據給定的數據計算各部分的面積。(如:有時候給出的是底面半徑,有時是底面直徑。)

三、鞏固練習。

1.做第14頁“做一做”。(求表面積包括哪些部分?)

2.練習二第6,7題。

四、課後思考。

同學們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圓柱在計算表面積時都可以用

公式: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底面積×2來計算呢?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9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國小數學六年級上冊6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摺紙活動,探索並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體會圓的對稱性。

3.在摺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並體會圓的對稱性。

教學難點:

在摺紙的過程中體會圓的特徵。

教具、學具

教學準備:

教學圓規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圓紙片、直尺、圓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亮亮藉助光盤畫了一個圓,剪出了一個圓紙片,這個圓的圓心在哪裏呢?他很快找出來了。你有辦法找出來嗎?

二、自主學習,小組探究

1.引導學生開展摺紙活動,找到圓心。

(1)自己動手找到圓心。

(2)小組內彙報交流找圓心的過程,並説出這樣做的想法。

引導生回答:對摺的摺痕就是直徑,兩條直徑相交於一點,這一點就是圓心。

三、彙報交流,評價質疑

1.在摺紙中發現圓是對稱圖形

請同學們拿出幾個圓,一起折一折吧,你發現了什麼?與同伴交流。 引導生回答:將圓對摺,正好完全重合,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在同一個圓中,直徑的長度就是兩條半徑長的和。

2.引導學生用字母表示一個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引導生回答:d=2r或 r=d/2。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摺紙活動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徵,以及圓的軸對稱性和同一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係。

四、抽象概括,總結提升

1.説一説學過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你能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嗎?正方形:4條

長方形:2條

等腰三角形:1條

等邊三角形:3條

圓:無數條

完成課本第七頁“試一試”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進行整理,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徵,在對比中發現這些軸對稱圖形的不同點,突出圓具有很好的軸對稱性。

2.要求學生剪出書本第7頁“做一做”的三幅圖,沿中心點A轉動,同學們發現了什麼?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旋轉對稱性,以及圓是一個任意旋轉對稱圖形。

五、鞏固應用,拓展提高

1.練一練第一題,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計算,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了圓的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2.練一練第二題,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圖形的特徵分析圖形之間的關係,提高學生的識圖和分

析能力。

3.練一練第三題,學生畫出對稱軸,集體交流。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圖形的特徵畫出對稱軸,進一步體會軸對稱圖形的特徵。

4.全課總結

(1)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教師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圓是軸對稱圖形,是世界上最美的圖形,那麼,用圓還可以設計許多更美麗的圖案,有興趣的同學下課之後可以去收集一些,或者自己設計一些,這節課上到這,下課!

板書設計:

我們的發現:

1.圓有無數條對稱軸,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

2.同一個圓裏所有的半徑都相等

3.同一個圓裏 d=2r 或r=d/2

使用説明:

1.教學反思:回味課堂,我感覺亮點之處有:

(1)引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探索,發現,驗證。多次摺紙的過程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第一次摺紙學生利用經驗很容易找到圓心,如果引導學生説一説為什麼“對摺再對摺”就可以找到圓心學生很難説清楚。教學中通過多次摺紙觀察思考,找到答案。交流彙報,從中進一步理解圓的軸對稱,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操作中體會交流,體會圓的特徵,發展空間觀念。

(2)有效練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由於軸對稱的內容是以前學過的知識,個別學生已經忘記了,不理解軸對稱的含義,對於畫對稱軸,學生掌握得層次不齊,需要進一步練習鞏固,練習的第三題有效的鞏固了軸對稱的知識。

2.使用建議。在學生交流對“同一圓中直徑和半徑關係”的發現時,除了摺紙的方法,也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圓規畫圖的過程説明自己的發現。另外,個別學生不理解軸對稱的含義,所以做“試一試”的題目會有困難,注意個別指導。

六年級數學教案《圓整理和複習》 篇10

一、教材説明;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人教版]第十一冊《圓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特徵;瞭解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字母表示圓心、半徑、直徑;理解並掌握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的關係。

3、能正確熟練地掌握用圓規畫圓的操作步驟。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主動探究、自主發現、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教學流程;

1、導入新課

(1)學生活動(邊玩邊觀察)。

①球、球相碰玩具表演。

②線系小球旋轉玩具表演。

[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形狀告訴大家,學生異口同聲回答:圓形。這裏,教師採用學生感興趣的玩具表演活動,既直觀形象,又易於發現,進而抽象出“圓”。學生從“玩”入手,不知不覺進入學習狀態。學習興趣濃厚,樂於參與,利於學習。]

(2)師生對話(學生可相互討論後回答)。

教師:日常生活中或周圍的物體上哪裏有圓?

學生:在鐘面、圓桌、人民幣硬幣上……都有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手摸一摸,體會一下有什麼感覺?

學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感覺:……閉封的、彎曲的。

教師(多媒體演示:圓形物體→圓):這(指圓)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同呢?

學生:以前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共同特徵,都是由線段圍成的直線圖形。而我們現在看到的(指圓)這種圖形是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教師(鼓勵表揚學生):對,這個圖形就是圓,你能説説什麼是圓嗎?

學生討論後回答: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這時,教師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在腦子裏想圓的形狀,睜開眼睛再看一看,再閉上眼睛想一想,能否記住它。)

教師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並請學生回答:你還想認識圓的什麼?學生説:還想認識圓的圓心、直徑、半徑……

[這裏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互動,形象感知、抽象概括,幫助學生正確建立“圓”的概念。]

2、探索新知。

(1)探究——圓心

① 徒手畫圓。

教師請兩個學生一同在黑板上徒手畫圓,然後請同學們評一評(3個人)誰畫的圓好呢?……師生認為用工具畫圓才能畫得好。[師生共同表演、平等相待、大家評説、其樂融融。]

②用工具畫圓。

教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工具畫圓。學生畫圓:a.用圓規畫圓;b.用圓形物體畫圓。[畫圓方法任學生自選,既體現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又體現尊重學生(個性)、教學民主。]

③找圓心。

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再議一議、找一找……自我探索發現圓的“圓心”。[教師放手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新知,培養探究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小結:圓中心的一點叫做圓心,圓心用字母“O”表示。(學生在圓形紙片上點出圓心,標出字母。)

④遊戲趣味題。

在操場上,體育老師在地上畫了一個大圓,給同學們做遊戲。老師説,不管你站在什麼位置,都會派上用場。你喜歡站在什麼位置呢?請你點出來。

[教師請學生邊點邊説明這點與圓的位置關係,同時給予評説。如學生點到“圓心”,師評説:“你很有雄心,喜歡別人圍着你轉,將來必成大器。”如學生點到“圓內”,師評説:“你比較守規矩,喜歡在一定的範圍內活動,將來不容易犯錯誤。”如學生點到“圓上”,師評説:“你做事很有規律,能夠遵循原則,同時與‘上司’相處喜歡保持一定距離。”如學生點到“圓外”,師評説:“你很了不起,思維活躍,思路開闊,做事不願受條條框框的束縛,喜歡創新,有開拓精神,將來定會大有作為。”……這樣教學,生動有趣,其樂無窮,激勵性強,學生樂學,學得輕鬆愉快、積極主動。學生對圓、圓心、圓內、圓上、圓外等基本概念能夠有深刻的理解。]

(2)探究——圓的直徑、半徑及其關係。

教師:你還想知道什麼?

學生:還想知道圓的直徑、半徑,直徑與半徑之間有什麼關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