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模板(精選20篇)

來源:文萃谷 2.45W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模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模板(精選20篇)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略文章的表達特色,提高閲讀能力。

3、抓住關鍵詞、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藴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

2、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着的豐富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説:‘沒想到這園子有這麼大。’我放下書,想,這麼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是史鐵生在《我與地壇》裏懷念母親的一段文字。我們從中可以讀出史鐵生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深沉無私的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史鐵生的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去感受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

【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生於北京,作家。1969年到陝西延川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靠着每週3次透析維持生命。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説《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其代表作品有小説《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務虛筆記》,散文《我與地壇》《合歡樹》《病隙碎筆》等。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本文講述了什麼內容?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本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在忍着病痛默默地、堅定地、樂觀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直至生命的最後,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2、課文圍繞“我”和母親寫了幾件事?

明確:課文寫了四件事:①“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②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③母親央求“我”去看花。④母親的臨終囑託。

3、文章從哪些方面回憶了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

明確:文章開門見山,寫出了“我”雙腿癱瘓後,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母親盡力勸慰“我”;在“我”發脾氣、摔東西時,母親總是默默地忍受,表現出母親的寬容、無奈和擔心;自“我”的腿癱瘓後,愛花的母親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這又從側面表現出母親為了兒子付出了一切;為了讓“我”開心,她幾次要推“我”去北海看花,考慮得非常細緻;母親自己身染重病卻絲毫沒有讓“我”覺察出來,還在默默忍受“我”的無理,就是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最後一刻,還惦記着自己的兒子和女兒,心中完全沒有自己。至此,一個無私、忘我的偉大母親的形象便展現在讀者面前。

(二)課文精析

1、“我”在雙腿癱瘓之後脾氣變得如何?(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來?

明確:暴怒無常。表現:第一處: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第二處: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麼勁兒!”第三處:“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我”此時非常絕望、消極、難過,對一切都失去了興趣,整天沉浸在消極哀怨的情緒中不能自拔,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2、面對如此暴躁不安的兒子,母親是怎樣做的呢?找出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的句子,並簡要分析。

明確:第一處:“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着我。”→表現出母親的動作很輕,小心翼翼的,生怕自己觸碰到兒子脆弱敏感的心,使兒子更加煩躁和難受。

第二處:“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運用側面描寫,母親愛花,但是她更愛兒子,她把精力都投入到照顧兒子上面。

第三處:“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突出表現了母親希望“我”堅強、勇敢地活下去,不要自暴自棄,放棄對生活的信心,鼓勵“我”也是鼓勵自己。

第四處:“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擋”字寫出了母親對“我”無微不至的愛,母親連這個細小的動作都觀察到了,她不想讓“我”產生不好的聯想。

…………

【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是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和自己深深的悔恨、愧疚之情,表現了母愛的偉大和無私。

【課後作業】

1、完成課後相關練習。

2、查閲史鐵生的其他作品,將那些給你感觸最深的語句摘錄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瞭解了史鐵生的生平,也從他的文章裏感受到了母親對他深沉無私的愛以及他對母親的懷念與愧疚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文章。

【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學生齊讀課文,然後分角色朗讀。注意要讀出母親和“我”的情緒變化,要讀出母親的耐心、細心、小心和“我”的不耐煩、無所謂。

2、文章中有幾處插敍的內容?請找出來,並説説其作用。

明確:文中有三處插敍:①母親愛花,但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作用:表明母親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也説明母親為“我”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②妹妹告訴“我”母親病重的消息。作用:補充説明了母親的並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反映了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③母親病危前的臨終遺言。作用:説明母親心裏只為兒女的幸福着想,從未將自己放在心上,表現了母愛的深沉、無私。

3、“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

明確:母親説這句話的時候,自己的病情已經十分嚴重,然而她怕影響孩子的情緒,一直隱瞞着,當孩子説活着有什麼勁兒的時候,她自然也會想到自己的病情,母親的話是講自己和孩子的。雖然都得了重病,但是她希望孩子也像她一樣勇敢地面對現實,堅強地活下去。

4、文章結尾寫“我”和妹妹“看花”的情節,有什麼作用?

明確:“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是母愛的集中體現,是“我”走向新生活的象徵,是母親願望的達成,結束全文,與開頭相呼應,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5、文章共寫了幾次去北海看菊花?“我”的態度又怎樣的變化?

明確:三次。第一次是母親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非常強硬:“不,我不去!”第二次是母親再次提出要推“我”去看菊花,“我”的回答是“什麼時候?”第三次是和妹妹一起去看菊花,“我”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這幾次看菊花,“我”的態度從非常絕望暴躁到無所謂,再到後來的懊悔、無奈。

(二)問題探究

1、本文的標題是“秋天的懷念”,這裏的“秋天”有什麼意藴?

明確:秋天是故事發生的特定時間,秋天是背景,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秋天的蕭條景象襯托了我遭遇不幸後的絕望心情;菊花在秋風中盛開的景象,表明“我”走出了人生低谷,開始積極面對人生。

2、根據上下文,寫出母親沒有説完的話。

明確: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重新點燃生活的希望,堅強地活下去。

3、文中哪些地方運用了細節描寫?請找出來,並説説其作用。

明確:文章從細微之處對母親的神態、動作等進行了描寫,如“悄悄地躲出去”“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着我”等,母親這些細微的動作表現了她對“我”的理解、牽掛、關切與擔憂。

4、如何理解“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這句話?

明確:從菊花在“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可以看出“我”已經驅走了心頭的陰霾,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而這正體現了母愛的偉大;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象徵了母親對子女的那種純潔高尚、深沉無私、感人至深的母愛。

5、結合文章的內容,具體分析作者從“看花”中獲得了哪些人生感悟。

明確:身患重病的母親,一直熱切地期待陪“我”“看花”,表現了母親對兒子細膩的呵護和關愛,從中“我”感受到母愛的偉大;母親病逝後,“我”終於在看花時,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領悟到人要積極勇敢地面對生活的道理。

【課堂小結】

1、寫作特色總結:借景抒情、細節描寫、插敍、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篇末點題、前後照應。

2、作者敍述了自己雙腿癱瘓後,母親強忍着內心極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關懷、愛護“我”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無私的母愛,抒發了對母親的無限懷念之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多年以後,作者幡然醒悟,明白只有“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才是對母親最好的懷念,才是對母愛最好的回饋。

【課後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

2、蒐集與母愛相關的古詩詞或名人名言。

3、請你運用細節描寫的方法寫一個片段,刻畫一個你熟悉的人。

4、預習第6課。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的能力。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的能力等。本課教學貫徹以讀為本,綜合運用精讀、略讀、瀏覽等閲讀方法,力圖體現在速讀中整體感知,在品讀中感悟感動的特色。語文課程要體現新課改精神,由課內到課外,開拓學生的語言思維,老師要合理引導學生,努力尊重學生的觀點。必須讓學生與文本親密接觸去品味語言文字,學生成為閲讀的主人,才能收穫對文本個性化的體驗。

教學背景

對於六年級學生來説,理解本文的主題並不難,但是如何引導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如何使學生的內心真正受到震撼,從而激發珍惜讀書機會的情懷,是我們教師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圈劃朗讀為基本立足點,抓住關鍵詞句,聯繫生活實際,喚起學生真切的情感體驗,從而引導學生讀出感悟、讀出體會,並在朗讀中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釋放和昇華,從而放飛學生的思緒。

教材分析:

《秋天的懷念》是著名作家史鐵生的作品。它講述了一個患病的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癱瘓的兒子,並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本文通過對生活中細小的事情的細緻描寫,寫出了母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母親的懷念。

教學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 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閲讀能力。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藴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準備

1. 查閲作家史鐵生的資料;熟讀課文。

2. 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朗讀導入、入情入境

1、朗讀《合歡樹》片段。

2、引入:介紹史鐵生生平。

【設計意圖】:由課外語段導入,使學生進入情境。

二、自主閲讀,初嘗母愛

1、自由朗讀,思考:既然是秋天的懷念,那麼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誰?為什麼要在秋天懷念?為什麼要懷念?

生:作者在秋天懷念的是母親,在秋天懷念是因為母親在秋天去世,母親在生前給予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愛,所以在母親死後我懷念她。

2、師:既然文章寫了母親對我的關愛,也寫了我對母親的懷念。哪一位同學來朗讀課文,把這種愛和懷念給大家傳達出來。

3、讓學生在《秋日絲語》的旋律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師:剛才這位同學讀得怎麼樣?(生齊答:好)

那她是不是一個好讀者呢?(生齊答:是)

那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好讀者呢?(生齊答:想)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讀-品、讀-思、讀-悟為基本學習活動程序,播放音樂,讓學生的朗讀聲情並茂,使他們比較深刻地理解母愛,並促使其語文素養得到多方面的提升。

三、重點擇讀,感悟母愛

在學生感知了母親對兒子的舔犢深情後,再讓學生反覆朗讀文章的重點段落,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透過這些小事,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可以從兩方面引導學生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1)作者陳述了母親為他所做的那些小事,母親一個小小的動作,細微的神情,隻言片語,都使作者記憶猶新,體現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最後一個自然段,妹妹陪我看菊花,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那些菊花,也許正是表達作者對母親的深情懷念。

【設計意圖】:理清文章主線,體會人物思想感情,拉近文本內容和學生的距離。

三、品析詞句,體味母愛

1、史鐵生活下來了,但他生活得怎麼樣?

2、師:那母親生活得又怎麼樣?

3、母親這樣痛苦,她有沒有把玻璃砸碎,有沒有把東西摔到牆上,有沒有説活着還有什麼勁?

4、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母親為了她的兒子活着的句子。(學生邊讀課文邊畫)

師:誰能説説母親是為了兒子活着的。

(投影) 母親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是: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師:反覆讀這段話並體會這段話説明什麼?

5、母親撲過來的是什麼? 母親忍住的又是什麼? 讀這一段,讀出自己理解的情感來。(學生動情地閲讀課文)

6、還能從哪裏讀出母親是為了兒子。投影:這時,母親就(悄悄地) 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 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 出去了。然後把關鍵詞悄悄地刪掉,讓學生分別讀一讀,體會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情感。

7、透過這個悄悄地,你看出了母親的愛是怎樣的?

8、師:好! 讓我們根據自己對這句話的不同理解,帶着對母親的深情,再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一段。

師:誰能讀出這種無私的、細膩的、謹慎的、小心翼翼的愛呢?(生讀)

9、評價朗讀,一起讀一讀。

【設計意圖】藉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突出以讀為主,運用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感悟中體驗,在體驗中昇華。教師精巧的設計,恰到好處的點撥引導,聲情並茂的講解,表揚激勵為主的評價,都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平等和諧、寬鬆愉悦的氛圍;學生開放的思維、獨特的見解、豐富的的想象、生動的語言打動着在場的每一個人。師生之間感情與感情的交融,心靈與心靈的碰撞,把作者母子的深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四、拓展延伸,真情表達

師:學了這篇課文,你體會到了生活中的母愛了嗎?請大家以《媽媽,我想對你説》為題寫幾句你最想對媽媽説的話。

讓學生自由暢説,體會母愛。

2、播放音樂《燭光裏的媽媽》,大家説得太好了,把老師感動得都快哭了。我也想對媽媽説:媽媽,我很想你。這裏的冬天太冷,我又感冒了,鼻炎也發了,現在渾身都難受。以前你總説:天冷要加衣服,每天要吃早飯,我覺得你很煩,但是我現在真的希望你在我身邊嘮嘮叨叨地提醒我。但是,媽媽,你放心,我會學會自己照顧自己,你自己也要保重,隔着千山萬水,祝你健康,祝你永遠健康。

3、母親養育我們不容易,我相信每個人對於母親都會有自己的報答,我也相信你們能夠做到。最後,我們一起祝全天下所有勤勞善良的母親倖福安康。

【設計意圖】採用音樂,渲染氛圍,以情動人,教師充滿激情地引導學生通過讀、思、換位思考、角色臵換,去感受文章的情感。能夠更好的理解作者及其親人的感受,教師的激情引發學生情感的共鳴,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語言精彩、情真意切。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通過閲讀而激發起來的思維,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識的種子撒上去,就會發芽,取得收成。我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深有體會。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二期課改更強調學生的語文學習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的教學理念,使學生由以往的被動接受信息轉為主動地蒐集、篩選、整合和處理信息。遵循二期課改的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上,我的教學設計主要圍繞着讀出自己而展開,意圖讓學生在閲讀中領悟,在自主、交流、探究中明理,在聯想、想象中提升,在質疑中創新,在練筆中鞏固,在快樂中學習。

課堂上,學生大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尤其在讀出自己的教學環節中,學生在自主閲讀,相互交流,探究閲讀學習的方法。在後來的閲讀教學中,充分運用已掌握的閲讀方法,對人物進行全面而正確的分析,説出對文章獨到的見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教學的效率大大提高,更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在練筆中,我看到了許多發自肺腑的文章,這些文章相較以往課堂上作業中的練筆效果要好許多。我感到通過讓學生沉浸文本去體會、感悟到的親情,對於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幫助。我在課後的作文點評中,肯定了學生用真情所寫的文章,鼓勵他們把自己對父母的感情表達出來,我還選出一些好文章告訴學生,在這次家長會上要讀給他們的家長們聽,這給了學生莫大的鼓舞。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3

一、導入

“19年前,父親攙着我第一次走進那病房。那時我還能走,走得艱難,走得讓人傷心就是了。當時我有過一個決心:要麼好,要麼死,一定不再這樣走出來。”

“那天恰是我二十一歲生日的第二天。我對醫學對命運都還未及瞭解,不知道病出在脊髓上將是一件多麼麻煩的事。我舒心地躺下來睡了個好覺。心想:十天,一個月,好吧就算是三個月,然後我就又能是原來的樣子了。”

“二十一歲過去,我被朋友們抬着出了醫院,這是我走進醫院時怎麼也沒料到的。我沒有死,也再不能走,對未來懷着希望也懷着恐懼。”

20出頭正是人生“最狂妄的年紀”,本該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但他卻要面對突然癱瘓的現實,對未來恐懼遠大於渺茫的希望,他就是當代作家、散文家史鐵生。

説他不幸但他又是幸運的,他有一位愛他如命的母親默默的為他付出着。今天的課文《秋天的懷念》,讓我們通過這篇課文,深切的去感受他們之間的母子深情。

二、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明確題目的含義。

2、品讀細節描寫,深入理解母子間深沉熾熱的情感。

3、主題閲讀,體會生命的意義,珍愛生命。

三、課堂活動

(一)速讀課文,感知全篇

説説文章為什麼取題為《秋天的懷念》?

1.“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2.“秋天”是“我”不幸遭遇、黯然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3.以“秋天的懷念”為題,讓讀者感受到作者沉痛的思想情懷,體會了母親深沉的愛,瞭解了母愛正是作者在苦悶絕望中奮起的真正原因。

(二)品讀課文,體味動人細節

1.文章沒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寫來,以微小平常的生活細節感人。

請將文章體現母子間深沉熾熱情感的細節勾畫出來,然後輕聲讀一讀。細心體會,品味其中的情韻,並及時在書頁旁批註下自己的感受。

2.建議你這樣做批註

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這句話運用了人物的動作及語言描寫。

一個動詞“抓住”,寫出了母親是非常在意“我”內心的感受的,害怕“我”禁受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正是母親用她深沉的母愛感化“我”心靈的舉措,體現母子連心的血脈情。

3.好批註先批註到這,哪位同學願意分享一下打動自己的文章細節,試着給大家誦讀一下,並説説它為什麼打動了你。

4.從全文的敍述描寫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1.母親深深理解兒子的痛苦,包容兒子的暴怒,想方設法寬慰兒子,多次央求兒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兒子早日走出內心的絕望,勇敢面對生活的苦難,母親是位慈愛的母親;

2.她幾次“悄悄”地出去和進來,以及“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擋在窗前”“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母親是極為細心的母親;

3.她自己身患癌症,“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卻從未向兒子提及,她承受着兒子終生截癱的殘酷現實,承受着兒子痛苦絕望的心情,卻從來沒有對兒子説過“你為我想想”,這些都體現了她的無私和堅忍;

4.她懂得人生無論遭遇什麼厄運,都要“好好兒活”,不僅僅活着,而是要活的堅強,活出尊嚴,要找到一條走向自己幸福的路,這又是母親睿智的一面。

從全文的細節敍述來看,作者的母親是一位活得最苦,卻又無比慈愛、包容、細心、無私、堅忍、睿智的母親。

5.那麼,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又是什麼呢?

(三)組篇閲讀,主題探究

1.速讀:《我與地壇》(節選)《合歡樹》。小組討論,分享細節,進一步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

痛悔、理解、懷念、寫小説回報母親等。

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其實就是對母親、對生活、對命運的態度的“理解”——為所愛的人承受一切苦難,為所愛的人獻出一切愛,也為所愛的人更堅定地生活下去。對作者而言,就是更堅強地面對、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

2.再次回顧本文主題,題目《秋天的懷念》的深層含義是什麼?

“秋天”常常隱喻着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澱;“秋天的懷念”暗示着作者經受過命運殘酷的打擊,經歷過暴躁絕望的心理過程,在母親去世後,在風輕雲淡的秋天,在菊花綻放的時節,才真正體會了母愛的堅忍和偉大,懂得了母親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義。

3.角色誦讀,昇華情感。

作者史鐵生用平靜內斂的敍述風格寫出了母子深沉熾烈的感情,思考了生命的意義。讓我們換一種風格,以誦讀的方式,呼喊出史鐵生心中對母親的痛悔、理解與思念。

大家按照ppt上誦讀角色的分配進行誦讀:

(男生)直到現在,我才想到,

(師)媽,兒子曾經給您出了一道怎樣的難題!

(女生)當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

您不敢多問,不敢要求,只是無言的幫我準備,

(師)媽,您到底獨自默默的承受了多少苦啊!

(男生)當我看到那個地壇中步履茫然又急迫的您

卻又決意不喊您的時候

(女生)媽,您知道兒子現在想喊

卻再也聽不到您的應聲的痛悔之心嗎?

(師)今朝秋又來,北海菊花開得爛漫

(男生)我和妹妹已經懂得您未説完的話

(男、女)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全體)好好兒活!

四、課堂板書

(關於母親品質的概括詞均為學生課堂生成的概括詞)

五、作業佈置

本文喚起了你對母愛和生命的哪些感悟?請你以《那一次,我真》為題,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以記事為主的作文,真誠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念之情、愧疚之意、報答之心。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透過情感觸摸文字,理解文章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德國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二、理解作者,明白情感。

1、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母親逝世7年。你覺得作者寫文章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你從哪裏讀出來的?不猜測,從文字中推測出來。

預設:痛苦、愧疚、思念、後悔、傷心、感激……

分析原因,找出句子,邊讀邊分析:

痛苦,身體上的,1段;

後悔,沒有和母親一起去看花;

愧疚,對母愛的不理解,不接受,前三段;

思念,寫文章紀念……

傷心,母親離世;

感激,感激母親的教導,關心;

2、理解:當時的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的殘廢了雙腿。”“兩條腿癱瘓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後來的我:在我的頭一篇小説發表的時候,在我的小説第一次獲獎的那些日子裏,我真是多麼希望我的母親還活着。我便又不能在家裏呆了,又整天整天獨自跑到地壇去,心裏是沒頭沒尾的沉鬱和哀怨,走遍整個園子卻怎麼也想不通:母親為什麼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麼在她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莫非她來此世上只是為了替兒子擔憂,卻不該分享我的一點點快樂?她匆匆離我去時才只有四十九歲呀!

現在的我:著有散文集:《我與地壇》、《秋天的懷念》、《病隙碎筆》。後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他寫的《我與地壇》被公認為中國近50年最優秀的散文之一。2002年,他獲得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是現在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2010年12月31日3時46分在北京因腦溢血突發搶救無效病逝,享年59歲。根據史鐵生生前遺願,他的脊椎、大腦將捐給醫學研究;他的肝臟將捐給有需要的患者。

三、品讀母親,明確寫法。

這之間的變化,有着一個人的功勞,母親。她用什麼辦法讓我走出生命的陰霾?

1、分角色朗讀第一段母子對話,賞析“躲”“抓”背後的情感,兒子需要宣泄,母親的理解及希望;(我語氣的絕望、肯定)

2、分角色朗讀第三段母子對話,賞析“擋”“笑”背後的情感,母親的呵護及快樂。(我語氣的無謂,母親的喜出望外。)

3、我和妹妹主動去看花。(生命的美好)

4、母親為什麼選擇看花?“花”是生命怒放、美好事物的象徵。

菊花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鄭思肖《畫菊》

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宋·梅堯臣《殘菊》

秋: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

作者卻從在秋天感受到了力量,感受到希望,生命的美好。

小結:看花是本文敍事線索,作者寫母親時候用的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四、朗讀課文,總結收穫。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感受母愛的博大、寬厚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難點

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的堅強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1、那時候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衝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1:作者對於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於母親的懺悔、懊惱、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於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3、正如作者所説“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板書“苦”)其實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秋天故事。

板書“秋天的懷念”

為了更好的理解秋天的故事,下面跟着錄音一起看課文。

二、整體感知:

三、概括文章內容

四、聽了這飽含深情的朗讀,你的內心是否也有所觸動,接下來,我們帶着深情自由地朗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文段展示給大家,並談談你的感觸。

A.這時,母親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

提示: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特別是“悄悄”和“偷偷”寫出了母愛的小心翼翼,母愛是理解。

B.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重點品味“撲”,“抓”,“忍”)

提示:動作、語言的描寫,“撲”寫出了母愛的堅定,“抓”寫出了母愛的執着,“忍”寫出了母愛的深沉。

C.她憔悴的臉上露出央求般的眼神

D、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D.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

提示:母親擔心這樣的話勾起兒子更大的痛苦,母愛很細心。

主題叢書《母親橋》

7、自主練習,母愛是什麼?如果有人問我母愛是什麼,我會説·······

例句:

A.母愛是週五晚上媽媽在校門口尋找我的目光

B.母愛是週日的凌晨四點半媽媽為我捧出香噴噴的熱湯麪············

學生自主討論

母愛是一首田園詩,幽遠純淨,和雅清淡;

母愛是一幅山水畫,吸取鉛華雕飾,留下清新自然;

母愛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轉悠揚,輕吟淺唱;

母愛是一陣和煦的風,吹去朔雪紛飛,帶來春光無限。

提示:教會學生如何去仿寫,例句是從具體事例來體現母愛,後面展示例句是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説出了母愛的特點。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6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生命是美麗的,當我們在教室裏快樂地學習、在操場上歡快地遊戲時,或者當我們在山野間奔跑、在田地裏和爸媽一起勞作時,我們無不在享受生命的恩賜。但是對於因疾病而不能走動的作家史鐵生來説,生命又是那樣的殘酷。然而就在這不幸的境遇中,卻有一個人以她博大的胸襟給了他生活的勇氣和希望!此刻,就讓我們跟着史鐵生一起走進那充滿懷念的秋天。(板書課題、作者)

二、自學指導(一)——預習與交流

1.給加點的字注音。

癱瘓(tānhuàn)憔悴(qiáocuì)仿膳(shàn)

侍弄(shì)訣別(jué)整宿(xiǔ)

2.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癱瘓:由於神經機能發生障礙,身體的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喪失活動能力。

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訣別:不再相見的分別。

翻來覆去:來回翻身。

3.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説《法學教授及其夫人》。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連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代表作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奶奶的星星》《命若琴絃》《我與地壇》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並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三、自學指導(二)——合作與探究

(一)朗讀課文

1.教師範讀,學生聽讀,欣賞。

2.學生誦讀:調動情緒,糾正音準,品讀語氣、語調,把握韻律、節奏。

(二)整體感知

1.請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交流點撥】文章講述了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

2.藉助表格,理清文路。

“我”的

情況母親的表現母親

的話“我”的

表現母親的表

第一次

暴怒

無常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説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不,我不去!”狠命捶打兩條腿。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第二次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

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什麼時候?”“好吧,就明天。”

喜出望外

3.課文寫了母親關心“我”的哪幾件事?

【交流點撥】主要體現在四件小事上:

(1)“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2)母親重病纏身時,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

(3)母親央求“我”去看花。

(4)母親的臨終囑託。

4.作者的生活態度前後有什麼改變?

【交流點撥】“我可活什麼勁兒”(絕望)——“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再生希望)

(三)語言品味

1.品味細節描寫的魅力。

(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交流點撥】一系列關於母親的細節、動作描寫都體現了深沉偉大又毫不張揚的母愛:躲出去是不忍心看兒子受折磨;聽動靜是擔心兒子想不開;一切沉寂後再進來眼邊紅紅的,是為兒子所承受的苦難而痛心;一直沒有勸解是怕説錯話傷及兒子的自尊。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得理解兒子的母親。她知道兒子心裏的苦悶,知道要給他一個靜靜地平息暴怒的空間。

(2)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後,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交流點撥】看似平淡無奇好像多餘之筆的一句話,卻寫出了母親為了兒子放棄了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一顆心全部放在了兒子身上。不能不讓人為之深深感動。

(3)“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母親為什麼“擋”在窗前?

【交流點撥】不想讓多愁善感的“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產生傷感痛苦,甚至是絕望的心情,從而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4)“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如何理解“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交流點撥】她為自己出語不慎引起了兒子的傷心而懊悔不已,黯然神傷。她把兒子的自尊看得比什麼都重,甚至在這一點上比兒子自己都敏感。所以母親像做錯事的孩子,小心翼翼,生怕刺激了兒子。

2.文中有哪兩處景物描寫?找出來並理解兩處景物描寫的作用。

【交流點撥】第一處景物描寫: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這裏運用以動襯靜的手法,突出“我”孤獨、痛苦、無望的心情。第二處景物描寫: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寫出了菊花蓬勃的生命力,渲染出悲壯、深沉的氛圍,突出了“我”的心理從痛苦、無望轉向明朗、堅強的變化過程。

四、領悟主題

理解末段中包含的題旨: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説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交流點撥】盛開的菊花猶如堅強勇敢地活過來的“我”,豔麗的色彩是對“我”成功人生的描繪,我最終懂得了母親“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而菊花卻成為了我懷念母親永遠的寄託。

五、板書設計

六、拓展延伸

1.閲讀下面史鐵生的兩段文字,體會他頑強樂觀的性格特點。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合歡樹》

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病隙碎筆》

【交流】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説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快樂。

2.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麼?你很想對自己、或是對母親、或是對史鐵生説些什麼?

【交流】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着,活得熱烈而輝煌。但願大家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能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

媽媽的愛就像空氣一樣,讓我賴以生存,而我卻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生命是美好的,要好好珍惜、好好活才是!

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一次,命運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奮鬥來改變的!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7

教材解讀

幸福是要自己去尋找的……哪怕是你現在正在經歷着一場大的浩劫,你也應該幸福,因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從浩劫中學到很多別人可能一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當你擁有了別人所不曾擁有的東西那你就是唯一。

(課、章、單元)總教學目標

A類:1、積累本課的生字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B類:2、學習運用語言、細節、動作、心理等多種描寫手法刻畫人物

C類:3、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藴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內容

課文講述了一位重病纏身的母親,體貼入微地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頌了偉大而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課、節)

教學目標

A類: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B類: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C類: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預習作業

1、 自讀課文,解決生字生詞。

2、 疏通文章,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3、 瞭解作者以其生平,主要作品。

教學板塊

學生學習單

第一板塊:展示目標,明確任務

學習目標:

1、 感受母博大、寬厚的母愛和兒子對於母親的思念、懺悔、自責。

2、 體會磨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學習在磨難中成長堅強的品質。

3、 學習作者運用細節描寫刻畫人物和運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寫作手法。

學生熟悉學習目標,有的放矢,學習文章內容。

第二板塊:指導學法,組織學習

自學檢測

一、作者是誰

二、給下列詞語中加點字注音。

癱瘓 侍弄 憔悴 絮叨

三、解釋下列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沉寂:

訣別

侍弄

四、簡要概括本文的主旨。

探究

1.如果將這篇文章標題中的“秋天”兩字去掉好嗎為什麼

2、這篇文章反覆寫“看花”這一內容的原因是什麼

3.文中有幾處插敍的內容,請找出一處,用橫線標出來,然後説説它在文中的具體作用。

4.將第三段中加橫線的“央求”換成“期待”好嗎為什麼

5.第三段中寫“我”坐在窗前看落葉,“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你怎樣理解母親擋住落葉的行為

6最後一段,寫“我”和妹妹秋天一起看菊花時,着意寫了各色花給人的感受,這能使人聯想到什麼、

檢測1、“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活着……”這名話的含義是( )。(3分)

A、鼓勵兒子珍惜生命,堅強的活下去。 B、鼓勵自己為了兒子要堅強的活下去。

C、堅信自己的病能治好,兒子的腿也能治好。 D、母子倆身患重病,要互相依靠,互相鼓勵。

2、母親堅持讓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3分)

A、母親喜歡花,可是“我”癱瘓後,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為了讓“我”出去散散心,使“我”的心情好轉起來。

C、鼓勵“我”學習菊花傲霜鬥寒的精神,重新揚起生活的風帆。

D、那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的令人神往。

3、文中與“也絕沒有想到竟是永遠永遠的訣別”照應的一句是( )。(2分)

A、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 B、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

C、她還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鮮血。 D、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

4、文章三次用“悄悄的”這一詞語描寫母親的行動,請你把有關的句子畫出來,談談對這些描寫的理解。(5分)

1)母親這時候就悄悄的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的聽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的進來,眼圈紅紅的,看着我。

2)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5、根據上下文的意思,寫出“母親沒有説完的話”。

學生感悟

一、朗讀課文,注意標畫、識記文章中的重要字詞。

二、讀熟課文,能夠有感情的朗讀,注意語速平緩、口齒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語氣語調。

三、再讀課文,能夠感知文章的主要內容和語言方面的特點。

學生回答:

第三板塊:大組彙報,質疑解難

預習 四、主旨:作者通過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作者對“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悔恨。

檢測答案:1、A 2、C 3、A 4、理解:母親心疼我,很愛我。她知道我因病而煩躁,因此行動都變得小心翼翼,可她又放不下我,只能悄悄地躲出去看我的動靜。她很怕因為自己的情緒或者措辭而刺激到我,所以盡力的壓抑自己的難過,而變得小心翼翼,變得敏感。

5、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重新揚起生活的希望,堅強的活下去——這是母親最後的,也是最大的心願。

學生小組討論後,由發言人回答問題。

1、①“秋天”是背景和“引子”,文中寫景、敍事、記人,都與“秋天”有關。 ②“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寫照,具有象徵性。 ③“秋天”是“我”走出低谷、樂觀生活的象徵。

2、①“看花”是全文圍繞的中心事件。 ②“看花”是母愛的集中體現。 ③“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徵,是母親願望的達成。

3、第一處:“母親喜歡花……”。 ①母親是一個非常熱愛生活的人。 ②母親為兒子放棄了對生活的享受。

第二處:“後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痛……” ①補充説明母親的病具體到了哪步田地。②母親做出的超常努力。

第三處:“別人告訴我……”。説明母親心裏只為兒女的幸福着想,從未把自己放在心上。

4、①“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脱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若換成“期待”則不能突出母親忍着巨大病痛仍一心為兒子着想這一特點。

②從詞義看,“央求”含有最低要求的意思,“期待”則指較高要求。母親時刻為兒子着想,細節描寫使人物性格刻畫鮮明,感人至深。

5、她怕我看到落葉凋零的蕭條景象,而觸景傷情,傷感痛苦對生活逃避,喪失信心。

6、這些使人聯想到母愛的崇高、聖潔;生活是美好的,對生活永遠要有信心。

大組彙報,對於疑難進行商榷。

第四板塊:課堂練習,當堂驗收

第五板塊:組織小結,恰當評價

1、小組自評,對這這節課的表現進行評價,不是自我批評。、、

2、小組互評,對於各組的表現,小組的發言人進行恰當的評價。不能搗毀,搗蛋。

3、教師總結,對於小組有恰當的評價,對於表現突出的同學要重點誇獎,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樂趣是最好的教師。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的思路。

2、通過反覆閲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3、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思路,通過反覆閲讀和品析關鍵詞語感受母親的形象以及文中句子的心理和動作描寫。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母親對兒子默默無私的愛以及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圈點勾畫,多媒體展示。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這是梁實秋的灑脱。對於多數人,離別總是讓人悲傷不已,而離去的人總讓我們久久的懷念。有時我們也不僅僅會懷念人,也會懷念到與人相關的物,那麼本文的作者又在懷念什麼呢?為什麼作者有把它稱為秋天的懷念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藉助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解決文章生字詞問題。

2、思考文章的標題為什麼叫“秋天的懷念”,作者又在懷念什麼?

明確:作者在懷念自己的母親,叫“秋天的懷念”的原因是因為母親在那個秋天去世。

(三)精讀課文,深入研讀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寫了幾次母親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兩次。

2、思考並同桌之間相互交流,母親為什麼要帶我去北海看花?

明確:(1)母親喜歡花。(2)自從我癱瘓後脾氣就暴怒無常,母親想帶我出去散心。

3、圈點勾畫文章的語句,找出母親兩次提出要帶我去看花的時候有什麼不同?

明確:第一次: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聽説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總是這麼説。

第二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4、反覆朗讀第二次看花時的情景,思考為什麼母親第二次時會露出央求般的神情?

明確:因為母親的病已經很嚴重了,她怕自己想和兒子去北海看花成為自己的遺願。

5、圈點勾畫文中的關鍵詞語,思考當母親聽到我願意去看花時有什麼樣的反應?

明確:我的回答讓她喜出望外。

“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説着。”“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6、以語文興趣小組為單位,討論從母親的乞求和反應可以看出什麼?

明確:可以看出母親當時既喜悦有小心翼翼的心情,體現出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四)拓展延伸

史鐵生由於身體的變故落下了癱瘓,命運對他的不公並沒有使他屈服,並在苦難中創作了許多優秀的作品,你還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明確:《務虛筆記》是輪椅上的史鐵生的首部長篇小説,也是他半自傳式的作品。這是作者的長篇小説處女作,行文優美、凝練,情感真摯、厚重,且好讀,處處透映着一種對人世滄桑的如泣如訴、似幽似怨的傷感與領悟。

《病隙碎筆》中,史鐵生用生動而通俗甚至是優美的語言追尋了關於我們人生的書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運、愛情、金錢、道義、信仰,健康的心態、成功的途徑和價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紐帶等共分六部分,字字珠璣,充滿着智慧和安詳。

(五)小結作業

1、課下找來史鐵生的其他作品讀一讀;

2、蒐集其他不屈服命運的人物事蹟。

五、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在文章中流露出濃濃的情誼,在設計教學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透過字詞感受到語言背後的情感。文章的許多細節描寫非常的巧妙,需要老師帶着學生對於這些部分進行詳細的品讀。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本課的生字,熟讀生詞。

2、能力目標:(1)通過各種讀書方法,最終達到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對菊花的描寫深刻理解母親"好好"活的含義。

3、情感目標:通過反覆讀文,從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和"悄悄地"等細節描寫中來感悟母愛無私、博大、寬容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感恩情懷。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着的豐富的情感。

教學難點

作者是怎樣通過小事來表達對母親的一片深情的。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1951年出生於上海,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屬中學,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於1972年回到北京。後來又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的人。2002年獲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傑出成就獎。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協會評議委員會委員。2010年12月31日凌晨3點46分因突發腦溢血逝世。

2、作品簡介

《秋天的懷念》,短篇散文,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著。選自《史鐵生散文自選集》。文中描述了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恨。

寫《秋天的懷念》時,母親離開他已經幾十年了。這麼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親。這是他寫的一段話,請讀一讀,看你讀出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默讀)

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課件)

師小結:正如作者説“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上(板書:“苦”),其實,還有許多複雜的情感構成一股苦澀的滋味,我們可以歸結為一個詞:懷念。(板書:懷念)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懷念,作者寫了什麼季節的故事?(板書:秋天)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愛”。

1、初讀課文,梳理課文內容。

2、談體會: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1)我感受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

(2)作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後悔、悔恨之情;

(3)作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

(4)作者自己的成長,完全理解母親了……

3、討論對母親的初步印象,使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瞭解,抓住文章中心“母愛”。

三、精讀課文,深層感悟母愛的偉大。

1、探討第一個“好好兒活”的含義

師提問:“在我拒絕了母親看花的要求,並説“我活着有什麼勁?”的時候,母親忍住的僅僅是悲傷的哭聲嗎?其中還包含了什麼?”讀讀書,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生思考第一層含義:忍住的是兒子的自暴自棄和壞脾氣。

如:(1)雙腿癱瘓後,我的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2)“哎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麼勁!”

師接着引導學生理解此時母親是怎麼做的,通過三個“悄悄地”使母親與兒子的表現形成鮮明的對比,找到這三處,從這“三個悄悄的”,你能從中讀懂什麼?

三個悄悄

1、“這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動靜。

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

3、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生朗讀並理解:三個“悄悄的”充分地體現了母親對兒子的小心、耐心、細心,因此,指導學生體會“忍”字中包含了母親無微不至的愛,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

師提問:“後來妹妹告訴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鄰居的小夥子揹着我去看她的時候,她還在大口大口的吐着鮮血。”

師再次追問:“母親忍住的僅僅是悲傷的哭聲嗎?”

學生理解第二層含義:忍住的是自己的病痛。

讓學生再讀讀,抓住“整宿整宿”“大口大口”兩個關鍵詞,體會母親病情的嚴重;讓學生談談自己周圍有沒有和母親相同病情的人,這些病人是怎樣表現的?學生可能會説他們每時每刻都有親人的照顧,想吃什麼吃什麼,並且接受先進的治療等等,與文中母親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使學生更加體會到母親忍住巨大病痛照顧兒子的偉大與堅強,這樣與生活結合對比,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讓教材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然後讓學生談感受。接着我繼續追問:“母親忍住的僅僅是悲傷的哭聲嗎?”

指導學生理解第三層含義:忍住的是兒子的病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

師問:母親幾次三番要帶孩子去看花,説明她是會欣賞花、愛花的人,但他自己侍弄的花卻都死了,從中你能感受到什麼?

理解三層含義後,師作小結:母親忍住了兒子的病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忍住了兒子暴怒無常的壞脾氣;忍住了自己的病痛,想要帶兒子去看花,卻遭到了拒絕,這時,母親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課件出示這句話。

學生再次朗讀,在讀中體會濃濃的母愛。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秋天是個多情的季節,最易讓人產生懷念之情,尤其是當秋菊怒放時。今天,讓我們繼續陪同作者去看菊懷人吧!(齊讀課題)

上節課,我們已經對作者史鐵生的遭遇和經歷也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文中描述了史鐵生對已故母親的回憶,表現了史鐵生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對母親無盡的愛,以及史鐵生對“子欲養而親不在”的悔恨。

二、精讀課文,繼續感悟母愛的偉大。

1、探討第二個“好好兒活”的含義

師:文中“好好兒活”在課文中出現的第二次,是文章的結尾,我和妹妹去看菊花,作者説,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活……這裏如何理解我倆的“好好兒活”?

師引導朗讀:當母親去世後,兒子終於和女兒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找出描寫菊花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描寫菊花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課件)

此處。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深入體會菊花的顏色及象徵意義,積極交流探討,讓學生聯繫到人生,個性進行理解,學生理解不到的地方,師作適當的指導。

讓學生了解母親讓兒子去看花,並沒有説你就得是這樣的花,母親是讓兒子自己去選擇,活出自己的個性。淡雅也好,高潔也罷,熱烈而深沉也行,總之,都要潑潑灑灑,開得爛漫。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帶着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再讀這段話。

此處,配樂渲染:伴隨着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所以,33年之間,他懂得了母親這句話的含義,就這樣,他不再暴怒無常了。

(課件展示):介紹作者另一篇文章《病隙碎筆》中的文句: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通過賞析作者的作品片斷,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麼樣的一種境界。在此藉助作者的文章片斷,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倆”的好好活。

在學生理解之後,感受母愛的力量,明白作者轉變原因。

師結束語:母親去世了,作者會想起母親生前為他做的一切,終於讀懂了這份感人至深的母愛,正是母愛的力量改變了作者的人生態度,這是一位怎樣用心良苦的偉大的母親啊!讓我們帶着母親的心痛,帶着母親的悲傷,帶着母親的不捨,來讀讀這句話。通過教師的引導,相信學生能夠走近這位偉大的母親,感受母親的崇高母愛,將自己的感悟通過自己的讀書聲告訴給大家。

教師小結:母愛是世界上最崇高、最無可替代的感情,請大家永遠記住一句話:有一種愛一生一世不求回報——母愛!

有一個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愛——母親!

三、拓展延伸

1、作者史鐵生深深地體會到母愛的可貴。因此寫了這樣一篇文章來懷念他的母親。其實,我們每天也被濃濃的母愛包圍着,你感受到了嗎?請同學們回憶、品位,以生活中的小事為例,來談談媽媽對你的關懷。在學生暢所欲言後,佈置作業:以母愛為主體,寫一篇小作文。

2、拓展推薦書目:《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生字詞,把握重音和停連。

2、根據文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沉的關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朗讀課文,掌握生字詞,把握重音和停連。

教學難點根據文中的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沉的關愛。

教學方法

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情感導入

有這樣一位兒子,在他二十一歲正值風華正茂之時,卻不幸患病,導致雙腿癱瘓。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這樣一位母親,雖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他重新點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爛漫開放的時候,母親卻帶着無限的牽掛永遠地離開了,而這個特別的秋天,也成了兒子永生的懷念。

多媒體展示補充:

1、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的殘廢了雙腿。

2、兩條腿癱瘓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麼都找不到了。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史鐵生雙腿癱瘓後的境況,讓學生能理解文章史鐵生脾氣暴躁的原因)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注意把握全篇的感情基調,並思考完成這樣兩個任務:

1、請用一句話概括課文內容。

雙腿癱瘓後,脾氣暴怒無常的史鐵生,在母親的安慰、鼓勵下走出困境。

(多找幾個學生回答,不斷補充、修正,直至得到較好的句子。這個過程教會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的方法和技巧。)

2、課文幾次寫到看花?母親有沒有看到花?

課文三次寫到看花,前兩次是母親請求他去,最後一次是妹妹推着他去北海看菊花。母親到最後也沒去看成菊花。這成了史鐵生心中永遠的痛。

(訓練學生跳讀,尋找目標信息的能力。)

三、研讀品味體會感情

找出文中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細節描寫,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沉無私的關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明確:

1、望着天上北歸的雁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

動作描寫。“砸”、“摔”兩個動作寫出了史鐵生的痛苦與絕望;

2、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

動作描寫。“悄悄”出去是為了讓“我”盡情發泄心中的苦痛,期待“我”能恢復平靜和理智,也突出了母親的謹慎小心,説明母親怕讓兒子痛苦,讓兒子傷心;“偷偷”表現了母親不放心“我”,關注着“我”,表現了母親的慈愛和細心。

3、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動作、語言描寫。“撲”、“抓”兩個動作,説明母親非常在意“我”的內心感受,害怕兒子禁不住打擊,失去生活的勇氣;“忍”寫出了母親儘管十分悲痛,卻抑制悲傷鼓勵、安慰兒子的痛苦心情。母親説“好好兒活”,帶着幾分無奈,幾分頑強,母親知道自己的生命也許不長了,卻仍在不屈地與病魔抗爭,不希望看到身懷病痛的兒子失去與病魔抗爭的信心,推動生活下去的勇氣。

4、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神情描寫。“憔悴”暗示出母親在病魔的折磨下身體已經十分不好;“央求”反映出母親既盼望兒子早日擺脱陰影,又怕自己支撐不到那一天的複雜心理。

5、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語言描寫。表現母親要“我”對生活永遠充滿信心,充滿美好的回憶;説明了“我”答應去看菊花使母親心中十分快樂,表現了母親對“我”的愛之深。

6.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明確:心理描寫。怕“我”想到自己癱瘓,寫出了母親的小心謹慎,表現出母親的細心。

(此部分是本課的重點,應細細品味)

四、課堂小結:濃濃母愛心靈昇華

多媒體展示資料:

更讓他痛心的是,母親身患重病,他竟全然不知。當他發現母親病重時,母親卻永遠的離開了他。他曾經在《我與地壇》中説: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個,卻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

(設計意圖:史鐵生後來在他的作品中多次提到對母親的愧疚,後悔癱瘓後對母親所做的不理智行為,結合課文開頭“預習”中反思的話題,引導學生感受父母的愛,去關愛回報父母。使學生的心靈得到成長。)

五、佈置作業

讀史鐵生的《合歡樹》和《我與地壇》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史鐵生母親

(懷念)(用心)

(懊悔)愛(勇敢)

(悲傷)(堅強)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的】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母子情深,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聯繫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從課題引入 齊讀課題。秋天是我們看菊花的時候,在這時候作者想到了誰?(母親)。這是史鐵生為了懷念母親,寫下的文章,誰能介紹一下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嗎?(學生介紹老師補充)然後,讓學生讀一讀本課的生字(投影打出,讀準即可)。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從整體感知內容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可簡單説)教師板書:“關心我”

2、默讀課文,標出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並且畫出課文的哪些地方使你最感動,並把簡單的體會批註在書旁。

3、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老師引導學生抓信“母親”的表情、動作、語言來説,儘量説得詳細,讓學生透過這四件小事概括出母親的愛是一種什麼樣的愛? 板書:堅強、無私、偉大

三、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來體會這種情感 同學們剛才體會得不錯,你能把你感受到的這種愛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或段落,然後指名讀,互評後再讀。

四、討論交流 然而當時“我”未能體會母親的這一片苦心,這無私而偉大的愛,就在母親與“我”訣別的時候,“我”才真切地體會到了母親的深情,才真正懂得了母親沒有説完的話。你們想想這話是什麼意思?學生讀書,聯繫上下文後説出:母親希望“我”和妹妹好好活着,“我”和妹妹都知道母親對我們的希望,一定不讓母親失望。

五、進行口語訓練 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偉説些什麼呢? 教師根據學生説的內容,概括出詞語板書:愧疚、熱愛、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的一片深情。

2、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設計

一、根據課文質疑,激發學習情緒。

1、彙報交流預習讀文後的感受。

2、提出讀文自己仍不懂的地方。

二、體驗懷念之“情”,領悟人物情感。

點撥內容:

1、認真讀文,想想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

①、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②、我懂得母親沒有説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2、體驗人物內心感情。

①、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她總是這麼説。

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她憔悴的臉現出央求般的神色。

三、品味母子之情,產生情感共鳴。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抒寫內心感受,表白生命激情。

1、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説些什麼?

2、出示懷念母親的文章,或出示表現母愛的名言警句,讓學生熟讀、背誦。

3、讓學生想一想自己今後準備怎樣面對生活,面對學習中的人和事,用一兩句話寫下來。

五、課堂延伸,走進生活。

寫一寫自己的母親,可透過生活中小事體現你們之間的深情。

板書設計:

秋天的懷念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3

秋天的懷念全文是作家對母親的追憶與懷念,更是一篇充滿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課文語言平實含蓄,情感真摯細膩。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是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藴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學生對於這一人文內涵的領悟,必須要與工具性相統一,在識記語言、理解語言、積累語言的過程中,加以實現。為此,教學中設計的生字學習、初讀感悟、理清脈絡、研讀細節、資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導學生憑藉語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愛的薰染,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2.引導學生梳理文章脈絡,初步領悟文章表達特色,潛心會文,提高學生閲讀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中深沉無私的母愛和所藴含的自強不息、熱愛生活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研讀文本,從中感悟藴含在字裏行間的那份毫不張揚的母愛,引發學生對生活態度的積極思考,關注對“好好兒活”意義的探尋。

教學準備

1.查閲作家史鐵生的資料;熟讀課文。

2.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題解題,披情入文。

簡介寫作背景,指導學生朗讀課題,突出對母親的懷念之情。

(二)快速讀文,初步感知。

學生自讀課文,達到文通字順。

(三)揣摩字詞,走近人物。

1.學習生字“癱”與“瘓”,由字至詞,將“癱瘓”與史鐵生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2.學習生字“憔”與“悴”,由字至詞,將“憔悴”與母親內心的痛苦聯繫起來。

3.“憔悴”的母親面對“癱瘓”的兒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請學生在瀏覽課文的基礎上概括。

(四)藉助表格,理清文路。師生共同完成如下表格:

(五)研讀文本,感受形象。

1.結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樣的兒子,怎樣的母親?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文章大意,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等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2、通過合作探究,學習運用多種描寫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學會感受愛,表達愛,並樹立樂觀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體味人物豐富的內心情感。

難點:理解什麼是好好兒活着,體悟作者在字裏行間藴涵的深沉的母愛。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學過程

(一)瞭解作者,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向大家介紹一位作家:史鐵生。他身體殘缺,卻擁有着最健全的思想。他的一生,體驗到生的苦,卻為我們寫出生的樂,照亮了眾人的內心和前行的路。現在讓我們學習一篇他著名的作品之一——《秋天的懷念》。大家想一想:秋天的懷念,作者在懷念誰?為什麼懷念?為什麼在秋天懷念呢?我們一起一探究竟。

(二)清楚大意,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説説文中寫了一件什麼事兒。明確:癱瘓後,“我”內心極其痛苦、焦慮,失去理性,隨意發脾氣;母親用體諒、寬容、無私的母愛,默默忍受着我的壞情緒,用自己的生命來呵護“我”,直到生命的盡頭。我在母愛有感染和影響下,決心要好好地活兒。

2、朗讀課文,標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遇到不會的生字詞,同桌互助解決。

(三)深入研讀,走近作者

1、指名讀,並思考:本文的線索是什麼?它是如何貫穿全文的?

明確:本文的線索是“看花”,一共寫了三次,第一次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花,沒去成;第二次母親提議去北海看花,我同意了,母親卻再也沒回來;第三次我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明白了母親的話的意義。

2、在第一次看花中,你感受到了母親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字句中感受到的?

明確:母親的愛小心翼翼——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地看着我。母親的愛很執著——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的愛很堅定——忍住哭聲説:“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從母親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和細節描寫中,讓人感受到母愛的偉大。

3、在第二次看花中,你覺得母親心情如何?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明確:母親很着急,急切地希望陪兒子去看一次菊花。——你要是願意,就明天?

4、在第三次看花中,“我”和妹妹理解的母親的意思是什麼?請小組討論。

明確:採用借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了母親希望我們樂觀,好好兒地活下去的心意。

5、請帶着感情朗讀本篇課文。

(四)鞏固拓展,對比閲讀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非常有名,請找出來讀一讀,看看和本文的思想感情有什麼異同。關於母愛,世界上很多大文豪都有所描寫或議論,請讀一讀龍應台的《目送》,説説他的理解又是什麼。

(五)小結作業,延伸思維

母愛是個常説常新的話題,但不管怎麼説,母親都讓我們感動。誠如《秋天的懷念》懷念母親,懷念那個秋天母親想讓“我”一起去北海看菊花。母親的形象躍然紙上。讀來令人潸然淚下。

你與自己的母親有哪些故事呢?請運用本文所學的刻畫人物的手法寫一寫你與母親之間的故事。下節課跟大家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敍事散文,有着很豐富的內涵,有太多的東西可以研讀。但是,本年級的學生對母愛的偉大無私體會還不是很深,身體殘疾又跟自己相距甚遠,所以,應該設置一系列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感悟,還應該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對殘疾和母愛的深沉有個更進一步的直觀的深刻的體悟。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領悟文中藴涵着的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

二、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的內容,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涵的豐富情感。

三、課前準備:

有關母愛的文章和磁帶。

四、教學過程:

1.音樂導入,引入課題。

師:現在讓我們來共同欣賞一段歌曲(播放歌曲《母親》)。大家聽過這首歌嗎?叫什麼名字?對!它就是《母親》。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少不了母親的關愛。母親是博大的、無私的。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一對母子,再一次去感受催人淚下的母愛。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不理解的詞、句,現在開始放聲朗讀。

(學生自由朗讀。)

師: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它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嗎?誰能給大家説説!

(學生歸納,教師引導總結。)

師:大家概括得都很準確!這充分表明你們都很善於動腦!那麼接下來我們來共同交流還有哪些詞、句是你還不能很好理解的。希望大家能夠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3.團結協作,交流心得。

(1)詞的理解。

(學生間採取問答的方式,教師適當點撥。)

(2)句的理解。

(學生提出的許多問題,多數可由學生自行解決,少數有代表性的問題由教師點撥,指明句子表達的深意。)

(3)教師總結。

師:大家的表現棒極了!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每個人又有不小的進步。能與文章中的主人公在情感上產生共鳴,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現在讓我們也來做一次演員,再現母愛的真摯,再去體會一下那世間平凡而又偉大的母愛吧!

4.真我演繹,喚醒情感。

(表演前讓學生自由分配角色,熟悉台詞。道具任選教室內的桌椅,簡單佈置舞台。)

演員:母親、“我”、妹妹、鄰居們、旁白。

(教師提示“演員”注意話語的語調、語速及情感的準確把握。)

師:看了你們的表演,老師彷彿看見了未來的“明星”,你們真是出色的“演員”。謝謝你們的表演,讓我們再一次為了那份深沉的母愛所感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更加愛自己,愛我們偉大的媽媽!

5.知識引伸,詩作共賞。

師: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歌頌母親,母親是不平凡的,是偉大的。這節課,老師也帶來了一首歌頌母親的詩歌。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我走了,媽媽》。(投影儀出示詩歌內容。)

五、佈置作業:

習作《我愛媽媽》

六、教學反思:

《秋天的懷念》是一篇閲讀課文。這篇課文沒有華麗的詞彙,卻感人至深。初讀課文時我就被深深地感動了,甚至掉下淚來。課前我佈置學生預習課文,學生的表現非常好,帶給我許多驚喜。在“團結協作、交流心得”這一環節,他們提出了許多問題,並自行解決了大部分疑問。課上一問一答,交流學習進行得井然有序。有疑問的,教師稍一點撥便迎刃而解了。在“真我演繹,喚醒情感”這一環節,學生形象的表演讓我情不自禁地帶頭鼓起掌來。孩子們的創造力和潛力真的是無可限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精心地鑽研教材,把孩子們帶入更有趣、更精彩的學習氛圍。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預設:

1.在“秋天”的回憶中,理解“母愛”的。

2.在“懷念”的情意中,感受“愛母”的思緒。

3.在“秋天的懷念”中,獲得“自己”的思考。

教學層次:

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教學步驟:

讀出韻味

讀出思考

讀出韻味

一、感受“娘倆”的“好好兒活”

(一)、導入

走在學校的路上,看着樹上的葉子啊漸漸泛黃,你們也正式走入了你們的國中生活,這才發現其實秋天已經來了,我想請問同學們,在你們心中,秋天能帶給你們什麼感受呢?

生答(秋天是美的,天高雲淡,大雁南歸,是豐收的季節)

然而秋天在史鐵生的眼中卻是包含着深刻別樣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史鐵生心中的秋天,體味他在秋天中的懷念。【板書:秋天的懷念】

(二)、作者及背景滲透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課前預習,生答)

史鐵生取得的這一系列成就與他的人生經歷和他的母親息息相關,他21歲時,突然的重病使他高位截癱,人生處於低谷,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親也去世了,這麼多年來,兒子一直用文字表達對母親的感受。請同學們一起默讀下面這兩段話。看你讀到了什麼。

(課件出示: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着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上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着,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而這樣的母親,註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

(課件出示:“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合歡樹》)

【生:(學生默讀後發言)我讀到了他對母親的思念。他把上帝招她回去作為安慰。

上帝為什麼早早的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我聽見了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就召她回去了。’”(師板書:苦)】

師:他的好多文章都表達了這份感情,比如比如這節課我們要走進的--

生:《秋天的懷念》。

(三)、朗讀指導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罷。讀書、讀書,只有在讀中去體會文章思想,讀書大體分為三階段,那麼同學們覺得你們能夠做到哪個階段呢?

(課件出示:“自測:正確--流利--有感情”)

【根據實際情況,追到有感情一步,請同學自選段落讀出來,並找同學對他進行評價】

【教師評價:讀正確是對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你的朗讀精益求精,高標準要求呢。激勵學生

師:給他們掌聲!(學生鼓掌。)掌聲的原因,他們能發表自己的看法,這是難能可貴的!尤其是同學們對課文中出現的兒話音較多的兩句讀得很準。我們再讀讀。(讀“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強化之為後文作鋪墊。)

師:咱們平常説的這個“有感情”,怎麼這麼模糊!他有感情的讀,是這樣,可那位同學的朗讀卻是那樣的。

生:有人聲音細,有人聲音粗,有人性格深沉,有人性格外向。

生:由於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

師:是啊,讀書是個人的,我們在尊重別人的朗讀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滋味,我們不再評價別人,你讀得“真有感情”啊。這真有感情,而應該説讀得有特點,讀得有個性,讀得有自己的味道。(出示課件“讀出韻味”)】

(點評:“讀出感情”是語文課堂經常聽到的,可什麼才是“有感情”,確實是一個模糊概念。讀一段文字,根據自己的理解,帶這種感情可以,帶那種感情也可以。“由於理解的角度不同,自然讀出的味兒也就不同。”既要尊重別人,又要讀出個性理解。竇老師生動形象地演繹了“個性化朗讀”。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出自己的韻味,這才是真正的“讀出韻味”了。)

師:讓我們一起再大聲提示一下自己。

生:讀出韻味。

師:現在我們就走進課文,品品課文中文字的味道。

(四)、探究研討

1、通過讀書,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幾次秋天裏看菊花的故事?

明確:兩次。第一次母親要推着他去,沒去成。第二次去了,不過是和妹妹去的。母親想跟他一起去看花,為什麼他總不答應?(生;他雙腿癱瘓,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根本沒有心情的。)作為21歲的年輕人,突然得了高位截癱,自然受不了這個打擊。讀讀課文,讓我們體會他脾氣變得暴怒無常時的心情。

生:“雙腿癱瘓後……”

師:(引讀課文,進一步深化)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他會--

生:把眼前的玻璃砸碎;

師: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會--

生:猛地把東西摔向前面的牆壁。

師:還有呢,媽媽要他去北海看菊花,他喊着--

生:不,我不去,我活着有什麼勁!

2、師:作者覺得活得沒勁。課文有一句話,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作者又會怎麼樣呢?

(出示課件: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

【生1:……我會想起小時侯像落葉一樣盡情飛舞的情景,可是現在再也不能像落葉一樣飄飄灑灑了呀,我活着還有什麼勁?

生2:獨自坐在屋裏,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我不禁暗暗流淚,我的命運就像那落葉一樣唰唰啦啦落地死去。】

(點評:敏鋭地抓住訓練點,別開生面地進行語言訓練設計,“樹葉飄落”這一意象,引發了學生的聯想,帶着傷感,充滿詩意,學生深情地墜入了“我”當時的情感之中。這語言訓練中有豐富的,豐厚的情感。)

師:“我”活着還有什麼勁兒!原來活蹦亂跳的,現在突然坐在輪椅上,發這麼大的脾氣,此時的他的確很痛苦(回扣一下“苦”字),要是他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哥哥,妹妹,面對他這副樣子,你會怎麼做?【生答】

師:嗯,同學們都很有愛心。你們講得道理很對,建議也不錯,不過,請你設身處地的想想,他能聽進去嗎?(學生停了停,開始議論,有的搖頭,有的説聽不進去。)

生:嗯,他也許聽不進去。

3、師;是啊,面對這樣的兒子,面對這樣的現實,怎麼做更合適一些?讓我們看看母親是怎麼做的吧。

明確: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説:“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我從母親的動作中看出她勸兒子要好好兒活。(課件,生答)

師:請你們默讀這句話,注意這幾個動作。(老師點示“撲”)母親“撲”下去的會是什麼?

明確:兒子輕生的念頭。

師:好。其實,你很會聯繫上下文理解呢,那就把你理解的“撲”帶進去句子裏,讀給我們聽。(生讀,很有力量)

師:那麼,我還要問,“母親抓住我的手”,“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

【母親抓住的是我想要死的念頭,她想抓住我,怕我輕生。(生答、讀)母親抓住我,也是讓我必須具有好好兒活下去的信念。(再讀)】

師:請再默讀這句話,看看母親“忍”住的究竟是什麼?(小組討論)

【(1)忍住的也是自己的病情(原文)肝癌。

這是一位病入膏肓的母親。母親她活着很苦啊!(回扣一下“苦”字)親愛的同學們,一個患肝癌病的人只有自己知道有多痛,無法用語言描述,而且還知道自己就要死去……是這樣的母--親!那麼這樣的一位得絕症的母親,有沒有“看着看着北歸的雁陣,突然把玻璃砸碎”?

生:沒有。

師:她有沒有“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把東西摔向牆壁”?

生:沒有。

師:有沒有大聲喊着“我活着還有什麼勁”?

生:沒有!

師:母親為什麼沒有這樣做?

生:為了兒子!

師:正是因為兒子,她愛自己的兒子,才有忍耐。

師;帶着你們的體會讀這句話。(咱娘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師:請再讀課文,琢磨琢磨,母親忍住的還有什麼?

【(2)母親還忍住了兒子的病給自己帶來的打擊。

這樣的打擊就像天塌下來一樣,但這樣的痛苦不能讓兒子知道,她還要讓兒子堅強起來。所以,面對這樣的雙重打擊,母親讓兒子去看花:“聽説北海的菊花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吧”。母親愛花,也想讓兒子看花,讓心情變得愉快一些。】

師:母親幾次要求推着兒子到北海看菊花?

明確;兩次。第一次;“聽説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着你去走走。”第二次: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生讀)母親不僅僅自己的病讓自己憔悴,為兒子操碎了心,更會讓她憔悴。

母親是個愛花的人,就是説母親熱愛生活,也要讓兒子像她那樣接受現實,熱愛生活。當兒子有去的意思--“什麼時候?”的時候,母親就--“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兒子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

當兒子説--“好吧,就明天”的時候。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可我又不耐煩的時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麼好準備的!”她竟然笑了,還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説着:“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

母親把所有的苦都藏在自己心裏。她還笑着--你看,兒子的話讓她“喜出望外”,讓她高興得坐立不安。這一切都是為了兒子,讓他學會快樂,面對未來充滿希望。

【(3)師:好,帶着你對“忍”的理解再讀一讀。(咱娘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師: 剛才同學們的分析在這個“忍”中體會又一層韻味。那麼,再請同學默讀課文。看看母親還忍住了什麼。

生:忍住的還有兒子的抱怨。因為母親對兒子特別的理解,所以她能忍受兒子的摔東西,砸玻璃等暴怒無常的脾氣。】

師:好!會讀書,請再細讀讀,看看母親又是怎麼“忍”的呢?

生:“……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

師:這裏重複用了一個詞,那就是説,母親的忍體現在--

生;“悄悄地”。還有一處,也是“悄悄地”--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師:這是一處細節描寫,找的很好,(學生讀,隨機課件出示: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着我的動靜。2、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的,看着我。3、……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師:把“悄悄地”去掉,再讀讀上面的三句話,任意選擇一句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3、因為母親一説“跑”和“踩”,就會想到兒子的腳癱瘓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親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説母親在兒子面前説話特敏感。這個“悄悄地”體現了對兒子的歉意,覺得自己怎麼那麼粗心,説話不注意呢?也體現了對兒子的關心。母親對自己的話很敏感,就連説話都那麼小心。就是怕兒子傷心,她在兒子面前特別小心。

師:用個成語,那就是--小心翼翼!

師: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啊,請你讀讀這句話,讓我們跟着你體會母親的“小心翼翼”。(生讀。掌聲)】

【明確:2、不用上“悄悄地”呢,就體會不到母親的苦心。她想讓兒子盡

情地發泄一下,就又悄悄地進來,這就更體會母親非常耐心,不忍心打擾兒子。母親出去了又回來,回來又去,一遍又一遍,眼圈紅紅的,説明剛哭過,可是在兒子面前還要忍,一句話,就是為了兒子。(生讀得很慢。)】

【明確:1、悄悄地躲出去,又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動靜。如果母親不是“悄悄地”,就那麼隨便的出去,根本就體會不到母親對兒子的理解和關心。

師:把“關心”再具體些,就是對兒子特別的--

生:無微不至,也就是特別細心。

師:是啊,她的心比針尖還細啊。把你的感受送進去再讀。(生讀得較輕)。

師:母親的腳步還是稍重了一些,再輕一點兒。(生讀得很好。掌聲)】

師:經過同學們的品味,我們感到這“撲”,這“抓”後的“忍”--除了忍住對兒子的抱怨。還要忍住自己的痛苦,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的雙重打擊!這是一位怎樣的忍啊。大愛無形。兒子的得病,自己的重病讓母親苦上加苦--然而母親依然是苦口--生:苦口婆心。(教師再次回扣“苦”字)

師:也是母親的良苦--

生;良苦用心。(教師再次回扣板書“苦”字)

師:那麼,“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好好兒活”究竟要告訴兒子什麼呢?(生答)

【生1:要接受現實,不要自暴自棄。

生2:現實已經這樣了,未來還長着呢,兒子,你一定要好好活。

生3:正值壯年,你的路還長呢,更要堅強起來啊。

生4:她要在僅有的時間陪伴兒子一起好好兒活。

生5:她要兒子堅強地活下去,不要發脾氣,要找到一條好好活的路,讓他笑看人生,不要被病痛壓倒。

生6:她要告訴兒子面對生活的打擊要學會忍受。】

師;母親沒有你們説的那麼精彩,那麼豐富。母親的話不是豪言壯語,只有那萬箭穿心的“忍”哪!但你們所説的都含在了這句再簡單不過,再樸素不過的話裏--

生:“好好活”!

師:所以,這“好好”兩個字的韻味、複雜的情感都藴涵在這裏--母親告訴兒子怎麼去面對有殘缺的生命的理兒,真是意味深長啊。同學們在下面好好讀一讀。(生自由品讀。)

二、探究“我倆”的“好好兒活”

師:可是,母親就這樣悄悄地去了,她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鄰居們-

生:鄰居們把她……(教師引讀,讓全班同學把課文寫母親臨終的話讀出來。直到最後一句--“我懂得母親沒有説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師:(出示課件:“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多少年過去,兒子終於明白母親那句沒有説完的話。你們讀懂了嗎?省略號裏沒有説完的話,究竟是什麼?

生:好好兒活!(學生異口同聲)

師:我們送進去,一起把這母親沒有説完的話,説完。

生: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你們倆要好好兒活。

師:你們懂了,兒子和女兒也懂了,所以課文最後一句才説--

生:“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

師:同學們,母親去世七年之後,作者寫了這篇文章,結尾就落在這裏--“要好好兒活”。那麼,他究竟懂得了要怎樣好好兒活?我們一起來讀讀描寫菊花的句子。(課件出示: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

師:下面同學就結合這句話,可以小組合作,好好討論討論,可以自己思考,他們究竟懂得了該怎樣好好兒活?(生討論很熱烈,之後發言)【生答,讀(好好活)

1:菊花“淡雅”,就是説人可以活得平凡,或者普通一些也可以的。(讀)

2:其實,人可以活得淡雅、高潔、熱烈、深沉啊等等,不管怎麼説,每一個階段不一樣的,總之要活得多姿多彩,也就是潑潑灑灑。(讀)

3:不管有多少秋風蕭瑟,有多少風雨打擊,人活着就要潑潑灑灑地笑對人生。就是説,要活出自己的尊嚴。(讀)

4:我看,因為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點,母親想讓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心靈裏、在人間綻放出屬於自己美麗的花,也就是母親讓兒子選擇自己的人生。

師:母親沒有告訴兒子,你就得是這樣的花,母親是讓兒子自己去選擇,活出自己的個性。淡雅也好,高潔也罷,熱烈而深沉也行,總之,要活出自己的……(個性)(讀)

師:你們懂得了應該怎樣去好好兒活,文中的兄妹倆也正像你們一樣,懂得了要好好兒活。

師:伴隨着生命的腳步,作者如菊花一樣,潑潑灑灑,開出了他人生的爛漫之花。所以,33年之間,他懂得了這句話的含義,懂得了自己該用怎樣的行為走出這“好好兒活”。回過頭來,看吧--

師: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他還會把玻璃砸碎嗎?(出示課件:望着望着北歸的雁陣,我----。)

生:不會!

師: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他還會猛地把東西摔向牆壁嗎?(出示課件:聽着聽着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

生:不會!

師: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課件出示:此處讓學生再次創造,和前面內容形成對照。)

生: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到母親微笑着在窗前和我説話的情景。

師:原來母親擋在窗前,是要擋住什麼?

生;擋住兒子看到落葉想要死的心。現在,兒子終於知道母親的苦口婆心和良苦用心,所以,他知道母親給了他第二次生命,所以,他想象母親是微笑靠在窗前的。因此,這回看着看着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的飄落,我會想,我絕對不會像這落葉一樣死去,我已經勇敢地面對未來的生活。(掌聲)

師:就這樣,兒子不再暴怒無常了,兒子終於懂得了母親的那句話,下面我們就來默讀史鐵生先生在《病隙碎筆》中的這段話,看看他對“好好兒活”的理解到了怎麼樣的一種境界。

(出示課件:生病也是生活體驗的一種,甚或算得一項別開生面的遊歷……剛坐上輪椅時,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豈非把人的特點搞丟了?便覺天昏地暗。等到生出褥瘡一連數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見端坐的日子其實多麼晴朗。後來又患尿毒症,經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懷念起往日時光。終於醒悟,其實每時每刻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為任何災難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個“更”字。生病的經驗是一步步懂得滿足……)

【生:他終於懂得了活着,好好兒活着,就是一種滿足。

生:現在,在史鐵生叔叔的眼裏,活着就是一種幸運。

生:活着就應該滿足。如果説史鐵生懂得了痛苦,他把這苦當作一種別開生面的遊歷。】

師:這是怎樣的一種超然,這是怎樣的對生命的敬畏。如果説最初生病對他來説是痛苦的,那麼,現在的他對“好好活兒”怎麼一個“苦”字了得?

師:對這樣一位文學大師,因他對生命的理解,我向大家推薦這幾本專著--(課件出示:推薦書目:《我與地壇》、《病隙碎筆》、《務虛筆記》)

師:有誰知道,史鐵生晚年的身體狀況嗎?(學生沉默)

師:由於長時間的坐在輪椅上,他患上了腎衰竭,每個星期必須要做三次血液透析,換血,不能少一次。不然就會死去。但他還是要拿起筆來,儘管拿筆已經非常困難,但是他一直記得母親的那句“好好兒活”!他是用筆表達他自己33年來是怎麼個“好好兒活”,母親在九泉之下會含笑九泉的。(擦掉“苦”)

師:越是懂得該怎樣好好兒活,他就越是愧疚和自責啊!他是多麼希望母親能知道他已經趟出了屬於自己的路啊,獲獎,成功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在那看菊花的世界裏,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花。越是體會到這一點,他就深深的懷念着她啊,告訴她自己是怎麼“好好活”的啊--

伴隨哀傷抒情的音樂,讓學生閲讀文章片段--

片斷1:搖着輪椅在園中慢慢走,有是霧罩的清晨,又是驕陽高懸的白晝,我只想着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牆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後,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裏只默唸着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捱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後再漸漸浮起月光,心裏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我與地壇》

片段2:我有一個悽苦的夢……在夢裏,我絕望地哭喊,心裏怨她:“我理解你的失望,我理解你的離開,但你總要捎個信兒來呀,你不知道,我們會牽掛你,不知道我們是多麼想念你嗎?”但就連這樣的話也無從説給她,只知道她在很遠的地方,並不知道她在哪兒。這個夢一再走進我的黑夜,驅之不去。--《有關廟的回憶》(師誦讀此段)

師:這個夢一直伴隨了我33年,我只好在夢裏念着她,在文字中寫着她,在一個又一個秋天裏,讓妹妹陪着我,到北海去看--她!端起書,讀--

生:“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到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倆在一塊要好好兒活。”(全體學生深情朗讀課文最後兩段。)

師:回過頭來看課題。這《秋天的懷念》,懷念的究竟是什麼?

生1:不盡的懷念,這深深的懷念,這刻骨銘心的懷念--秋天兩個字化作了母親。

生2:他懷念的秋天的菊花,就是他母親啊。(該生淚流滿面)

生3:其實,懷念的是母親和他一起度過的美好時光,懷念的就是母親給他的--“好好兒活”啊。

師:母親的“好好兒活”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是這句話讓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找到了另一種生命的延展!再讀課題。(學生個別讀,最後齊讀。韻味已和課前大不相同)

讀出思考

三、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

師:通過這兩堂課的學習,我們通過品悟文字的韻味,嚐到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同學們感動了,老師也感動了。我相信,同學們今天回去,肯定會跟家裏人説今天的學習體會的。也許就跟老師看電視劇一樣,抹着眼淚,“這電視劇,太感人了!”那麼,他們家這件事,跟我們有沒有關係?

師:有時我們聽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樣,聽完了,抹完眼淚了,過後該幹什麼還幹什麼。不過你又説,“有關係”,有什麼關係?

生:面對生命,珍惜生命。我們這些健康人更要好好兒的活。

師:為自己喝彩吧。(掌聲)我們到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裏去走了一趟。不光是讀出了這一家人的人生韻味,還讀出了自己的思考!這才是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課件出示:讀出韻味--讀出思考)

師:因此,親愛的同學們,文章結尾的這句話,(課件: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這個“倆”應該變成--

生:我們!

師:連起來讀這句話。(生讀“我們在一塊兒要好好活!”)

生:就是説,面對自己的母親,要好好兒活。

師:面對自己的家人要--

生:好好兒活。

生:面對自己的同學、老師要好好兒活。

師:每個人的人生體驗不同,每個人的體會不同,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也不同,我想問,今天走出這語文課堂,“好好兒活”這句話沉澱在你心中的思考是什麼?一個詞,一句話,都可以。

生:笑對人生,樂觀面對所有的一切事!

生:凡事一切都要包涵,酸甜苦辣,就是好好活。

生:無論面對怎樣的困難,我們都要活出自己的堅強。

師:面對曾經煎熬過你的困難,你痛苦過,請把這一家人送給你的“好好兒活”銘記在心。

生:每天,當我們醒來,發現自己還活着,這就是幸運。因此無論如何要好好活。

師:泰戈爾大致説過這樣的話--每次,醒來之後發現自己還活着,這本身就是奇蹟。你的思考和他不謀而合。(笑聲)

生:上帝要你怎樣活,你就要怎樣活唄。

師:上帝要你怎樣活那是你的“命”,該怎樣好好活那是你的“運”。命和運是分不開的,所以叫命運。用你的“命”走好你的“運”就是你的“好好活”走出的“人”字一撇一捺。(掌聲)

生:身體健康本身就是幸運,要好好善待自己的健康。因此,我們的一些打擊啊,苦惱啊,在史鐵生面前不值得一提。

生:怎樣才是“好好兒活”?該怎樣“好好兒活”?我一時還説不準,讓我再想想吧。師:親愛的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這也確是值得我們思考一輩子。因此,“好好活”給我的思考是什麼呢?願意説出來和同學們共勉--世界上有看得見的殘疾,也有看不見的殘疾。面對“好好活”,我要説,身體的侷限我們這輩子改變不了,但,可以改變的卻是我們的心理殘疾。下課!

總評:

竇桂梅老師執教的《秋天的懷念》,如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帶給我們無與倫比的震撼。從竇老師“為生命奠基”的課堂,我們感覺到了説不盡的精彩,獲得的是藝術的享受,精神的洗禮。

竇老師的課堂,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疏者大氣,細者精緻,不愧是大家手筆。整個課堂設計,就由兩大部分組成:讀出韻味,讀出思考;圍繞主題“好好兒活”構建課堂,三個層次一層一層推進:感受“咱倆”的“好好兒活”,體會“我倆”的“好好兒活”,思考“我們”的“好好兒活”;而整個教材的處理,又置於作者史鐵生一組作品之中。新穎,簡潔,深刻,廣博。

竇老師教學藝術的“大手筆”還表現在她的“超越”。對教學主題的超越,對當下教學的超越,對學生要求的超越,對課內教材的'超越。從“母愛”到“好好兒活”,從“讀出感情”到“讀出韻味”,從“讀出韻味”到“讀出思考”,從《秋天的懷念》到史鐵生的系列作品,從課堂教學研究到語文課程的建構,我們分明看到,竇老師就是一直在超越、超越、超越!

細處呢,細到對一句話、一個詞含義的挖掘,對每一個學生髮言的評價,甚至對範讀時每一個音調的讀法,課件中每一個畫面的處理,都用心對待,不隨意放過。對文本的解讀,對學生的引導,無不閃現着教師智慧的光芒。而所有細節展現出來的美,體現的是竇老師“以生為本”的人文思想的光輝。

請看文本解讀。竇老師深入研讀文本,走進語言的深處。在抓關鍵詞句教學方面,那“撲”,那“抓”,尤其是那“忍”的挖掘,可謂一“忍”三歎。多角度、多層次的語文訓練,包孕着豐厚的情感、豐富的,使語言訓練立體化,真正實現了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有機結合。

竇老師的朗讀指導,也是精妙絕倫。聲情並茂的朗讀,打動了在場的所有聽眾,給學生做了一個極好的示範;指導方法也別出心裁,她改時下流行的“有感情讀”為“讀出韻味”,她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後感悟後,再讓學生“送進去”讀一讀,讓學生把自己的個性體驗與文本朗讀很好的結合起來,讀出了思考,讀出了文章的韻味,也讀出了自己的韻味。

竇老師的教學藝術,有人説是爐火純青,那是有堅實的思想支撐。肖川在《成為有思想的教師》一文中説過:“有思想的教師,會對學生的心靈豐滿和精神充實有一種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以我的理解,“自覺”是對教師思想底藴的要求,“自然”是對教學藝術的要求。思想賦予竇老師“超越教材,超越課堂”的智慧和魄力,她大膽取捨,把教學主題由“母愛”昇華為“好好兒活”,用“好好兒活”把一篇教材與多篇課外閲讀文本串起來。在她的引導下,學生走進教材,又走出教材,立足教材,又超越教材,一步一步地領略着“好好兒活”的意藴。

因為竇老師的引領,學生的認識水平達到了一定的高度,思維活躍,説得精彩,讀得精彩。學生的個性在課堂飛揚,學生的生命在課堂成長。而學生的這些精彩,正是來自於老師激情的感染,來自於老師巧妙的引導,來自於老師熱情的鼓勵。課堂上,竇老師全身心地投入,彷彿一朵燃燒的“玫瑰”(竇桂梅的網名),學生訃考、表達,展現着他們生命的精彩。在老師“自覺而又自然的引領”下,學生“心靈豐滿”起來,“精神充實”起來。竇老師真正實現了她的語文教學目的:“為生命奠基”。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內容。

2、品讀細節描寫,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的豐富情感。

3、感受母愛的無私與偉大,學會堅強,珍視生命。

教學重點:

體會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品讀細節,領會樸實的語句中藴含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觸動情感,引入課題

激情談話:一個青年在他跨入生命最燦爛的季節的時候,他的雙腿突然癱瘓了。他從此將與輪椅為伴。這是一份多麼沉重的苦難?一個原本活潑好動的男孩,突然間不能走路了,他的脾氣變得暴燥無常起來,文章中他是怎樣表達自己這種心情的?他就是史鐵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一篇文章——《秋天的懷念》。

二、品味詞句,感悟真情

出示讀書要求:讀課文,想想母親是怎樣關心我的,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一件件小事表達母親的一片深情的?(通過體會母親的“忍”,感受母愛的無私、偉大。)

1.“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你去看看吧。”體會母親的良苦用心。

2.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母親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的出去了。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悄悄地”幾處動作來體會母親的細心、小心、苦心。

3.體會母親的自己的病痛。

教師小結:經過同學們的品味,我們感到母親除了要忍住兒子的報怨、忍住自己的痛苦外,更要忍住兒子的病痛給自己帶來的打擊!這是一種怎樣難熬的忍耐啊!同學們,你的眼前出現了一位怎樣的母親?

4.體會“咱孃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的含義。

三、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教師小結:今天的史鐵生珍惜生命、勤奮寫作,寫出了許多精彩的文章,活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1.課件出示史鐵生所取得的成就。

2.教師總結:母愛,人類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無論自己的子女是醜是美,是健康還是殘疾,她都全身心的去愛他、呵護他。這就是母愛,不需詮釋,不需回報。史鐵生曾説過:“死,是一件無須着急去做的事情,是一件無論如何也不會錯過的事情。”相信大家從今天的學習中不僅僅又一次感受了偉大的母愛,還能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活,想到關愛我們的親人、朋友。

3.課下,請同學們閲讀史鐵生的其他作品:《我與地壇》、《病隙隨筆》、《有關廟的回憶》、《合歡樹》,相信你會有更多的收穫!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8

一、備課思考:

讀史鐵生的文字越多,越會被他那來自心底的蒼涼的文字而感動。可能是他先天的敏感善思的稟賦,更由於後天的深重災難吧。史鐵生在作品中從追問自己為什麼活着到追問人類為什麼活着,從設想自己應該怎麼活到設想人類應該怎麼活,他把自己,也把讀者一步步引向了心靈探險之路,最終引向人類的終極精神關懷。《秋天的懷念》是對母親的追憶和懷念,更是一篇思考人為什麼活着,應該如何活着的充滿哲理性的感人作品。我想透過《秋天的懷念》這扇窗口,把學生引向史鐵生豐富的精神世界,引向對母愛內涵的深層詮釋,引向對活着意義的深層追尋。只是不知能否達到這樣的預期目標。

二、設計理念:

這是一篇帶星號的閲讀課文,按照略讀課文的要求,對這類文章不宜講得過細,要引導學生自主閲讀。從這個角度來看,正好是放手對學生閲讀能力檢驗的機會,從而給老師的教學提供了放開手腳的機會。但,這又是一篇文字及其細密、細節及其感人的文章,讓學生抓住這些重點文字揣摩語句含着的意思,體會文章裏藴涵的哲理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這就要求在教學中要做到疏密有致,粗細結合。為此我決定遵循以下的教學思路:由簡介史鐵生引出有關 “母親”的話題——由“母親”話題引出《秋天的懷念》——從《秋天的懷念》中來詮釋“母愛”的內涵——由“母愛”的內涵引申對“好好活”意義的探詢——由 “好好活”的話題進一步走進史鐵生更為豐富的精神世界——由史鐵生的精神世界再進一步上升到關於“活着意義”的哲學思考。牽引着學生先由課外走向課內,再由課內再走向課外。通過“披情入文”、“披文入情”一步步讀懂課文,並讀出自己的思考。在學習的過程中,運用和鞏固已學的閲讀方法。

三、過程預設:

(一)簡介作者,引出“母親”:

1、在中國當代的文壇上,有這樣一位作家……他叫史鐵生。

2、那麼是什麼力量讓史鐵生寫出這麼多震動中國文壇的好作品呢?因為她有一位這樣的母親,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這位母親。可惜這位母親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兒子二十多歲的時候就去世了,當時年僅49歲。

3、請大家讀這段話: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在樹林裏吹過。——摘自史鐵生的《合歡樹》)

4、你抓住了哪些關鍵詞?讀懂了什麼?

5、從這段文字中,你讀出什麼問題出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感知“母親”:

這到底是一位什麼樣的母親呢?請自讀課文,找出有關描寫母親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標出。

(三)品詞嚼句,詮釋“母愛”:

1、根據學生找出的重點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品讀,讀出母親的苦,母親的愛。

2、母親的這些苦,母親的這些愛兒子當時知道嗎?後來知道了嗎?你從哪兒看出來後來兒子懂了?品讀課文最後一個自然段。

3、你還從這段話中還讀懂了什麼?品味“好好活”。

(四)昇華情感,延伸思考:(機動安排)

1、母親死後,史鐵生才慢慢悟出母親的這些愛以及母親所説的“好好兒活”的。請看下面這兩段文字,讀一讀(注意抓住關鍵詞)。(摘自《我與地壇》的兩段文字。)

2、從這幾段兒文字當中,你進一步體會到“母愛”是什麼?“好好兒活”怎麼講?

(五)課外拓展,推薦閲讀:

1、這種愛為什麼直到母親去世後我才明白呢?正是因為史鐵生對母親的這種不盡的懷念深深折磨着他,同時也激勵着他。請再看下面這段文字:(摘自《我與地壇》和《有關廟的回憶》的相關文字。)

2、像這樣的對母親思念的文字出現在他很多的作品當中,比如:《我與地壇》、《合歡樹》、《有關廟的回憶》。至於其他的文章,非得有一定生活閲歷的人才能品味到他文字當中所表現的那種厚重與蒼涼。如果你們願意,課下請讀讀下列文章:《命若琴絃》、《務虛筆記》、《病隙碎筆》。

3、如果有時間還可以讀讀餘華的《活着》。在這部作品裏,餘華用一個叫“富貴”的人告訴我們:“活着”是一個充滿了力量的語言,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抓住課文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

2、 指導學生通過自學討論,自己讀懂課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訓練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

3、 通過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使學生受到偉大母愛的薰陶感染。深刻體會“我”對母親深深的愧疚、熱愛、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讀課文,體會偉大的母愛,受到愛的教育。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史鐵生的《合歡樹》中的一段文字,菊花圖片。)磁帶《思鄉曲》

教學設計過程:

一、 激情導入,激發情感

1、 激情導入(課件出示)

“我坐在小公園安靜的樹林裏,閉上眼睛,想,上帝為什麼早早地召母親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的我聽見回答:‘她心裏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了。’我似乎得到了一點安慰,睜開眼睛,看見風正從樹林裏穿過。”

------------史鐵生《合歡樹》

(由教材引出作者的其他作品,能激發學生讀課外書的興趣,把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結合,使學生能“走進文本”也能“走出文本” )

學生自讀後發言。

(有的學生説母親在世的時候活得太苦,有的同學説他讀出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師:在作者的好多文章中都表達了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和愧疚之情。像《合歡樹》、《我與地壇》、《有關廟的回憶》、《秋天的懷念》等。今天我們就寫作者一起重温那份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去感受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懷念之情。

板書:“秋天的懷念”

齊讀課題。

2、 激發情感

教師配樂《思鄉曲》誦讀課文4—6段(她出去了,就再也沒有回來……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女兒……)

(配樂為了渲染氣氛,在《思鄉曲》低迴哀婉、如泣如訴的樂曲聲中,教師飽含深情的誦讀牢牢抓住了學生的心絃,學生的情感受到感染,閲讀的興趣被調動起來,為後文的學習做了鋪墊。)

二、 速讀梳理,整體感知

1、 整體式默讀。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你覺得課文中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讓學生對課文整體有一個初步的瞭解,為下面的理解作鋪墊。)

2、 尋讀式速讀。想一想:課文寫了母親關心我的哪幾件事?你體會到作者什麼樣的感情?

(以上問題學生在獨立閲讀中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這一環節中安排了兩種閲讀方法,整體式默讀和尋讀式速讀,目的是為了在以後的學習中學生能夠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的運用不同的讀書方法。)

三、 品讀感悟,溝通感情

(在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分四人小組合作學習,抓住母親關心我的四件事,找出重點詞句品讀,説説自己最感動的地方,並説説感動的原因。學生交流時教師要參與到小組活動中,一是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二是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這樣在全班交流時就能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討論後學生彙報所得,彙報時教師的引導、點撥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還要相機指導朗讀。)

1、 我發脾氣時,母親撫慰我。

(1) 感悟:哪些語句最讓你感動?説説為什麼?

(這一部分要引導學生抓住對母親神態,動作的描寫,體會母親撫慰我時的細緻入微和體貼周到。如,我發脾氣時,媽媽為了讓我盡情的發泄而悄悄地躲出去,她躲出去以後對我還是不放心,所以就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當我自暴自棄狠命地捶打雙腿時,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母親撲滅的是兒子想死的心,抓住的是兒子活下去的信念。眼圈紅紅的,説明母親哭過,“我”的一舉一動,母親看在眼裏,疼在心上。我的做法給母親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母親難過之後,哭過之後,她還要安慰我,鼓勵我好好兒活,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的詞足以看出母親對兒子那種無微不至的關懷,那種偉大無私的母愛。讓學生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娘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2) 朗讀:(在這裏,指導學生讀我“暴怒無常”的句子時,要讀出暴怒、絕望的語氣,如,望着望着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着收音機裏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牆壁。動詞“摔、砸、大聲地喊、捶打”等詞要重讀體會做着極度絕望的心情。讀描寫母親的句子時應讀出母親對兒子的心疼和無奈。如“咱娘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

2、 母親為了“我”隱瞞病情。(當我心情不好,亂髮脾氣時,母親的病已經到了晚期,她的痛,她的苦又能向誰説呢?她只能自己忍受着病痛的折磨,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着覺。母親不僅要忍受着自己的病痛,還要忍受着兒子的病痛給自己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母親活得太苦了,太累了。她之所以能忍,就是因為一個“愛”字,對兒子深深的愛。着重引導學生重讀“整宿整宿,翻來覆去”等詞,體會母親的堅強與無私。)

3、 母親央求“我”看花。(彙報時引導學生抓住幾個關鍵詞“央求、喜出望外、高興、絮絮叨叨、敏感”來體會母親情感的變化,從而體會母親深沉而無私的愛。朗讀時隨母親心情的變化語速時而緩慢,讀出央求的語氣,如“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時而歡快讀出如釋重負,充滿希望的語氣,如,“你要是願意,就明天吧。”結尾時歡快的語調戛然而止。因為當母親説到“還記得那回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説楊樹花是毛毛蟲,跑着,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説了,對於“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她比兒子還要敏感。她認為自己太粗心了,説錯了話,感到對兒子很愧疚,在心裏不斷的自責。再朗讀中幻化出母親因失言而重陷痛苦的現實與無奈中的畫面。可見她在兒子面前時時處處都是那麼小心翼翼,恐怕兒子會不高興。)

過渡(母親想陪我看見菊花的願望還沒有實現就離開了作者。)

4、 母親的臨終囑託。(引導學生在品讀中想象母親生命垂危時對兩個孩子的無限牽掛。朗讀“我那個生病的兒子,還有那個未成年的年女兒”時要用緩慢的語速,低沉的語調勾畫出一個面容憔悴,為兒子付出全部,自己卻病的大口大口吐血,臨終前卻依然牽掛着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卻偉大 的母親形象。)

(品讀感悟溝通情感這一環節的設計,始終圍繞“母愛”這一主題讓學生談感受、朗讀。這樣語言和思維,朗讀和感受就有機的結合起來了。學生的多種能力得到了培養。讓學生在品讀中感悟,再感悟中品讀,這樣學生對母親那偉大、無私、堅強的形象就有了深刻的瞭解。)

5、 秋天賞菊,懷念母親。(課件出示菊花圖片)

讓學生一邊欣賞菊花圖片一邊回想母親關心我的四件小事,與作者一起賞菊一起感受那份深深的懷念。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的爛漫。”

最後一段學生自讀自悟。

學生彙報自己的獨特感受。

文章結尾段作者寓濃濃的思母之情於開放的菊花之中,菊花依舊,慈母卻不在,睹物思親,怎不傷懷?想起母親的鼓勵與期望,怎不令人淚下?

師總結:(在那看菊花的世界裏,作者懂得了母親的話“要好好兒活”的真正含義,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好好兒活”這句話不僅是母親送給她兩個孩子的最好禮物,同時也是送給我們每個人的最好禮物,值得我們去品味去思索。人生的道路是漫長而崎嶇的,不管是現在的我們,還是將來的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多大的挫折我們都要好好兒活,活出自我的尊嚴,活出自我的價值,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四、 配樂朗誦,情感昇華。

在學生情感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之時,教師播放《思想曲》,學生和着樂曲朗讀全文。(那字字真情,句句思念在樂曲的烘托下,學生在自己的朗讀中感受到作者汩汩湧湧出的思母之情,從而達到陶冶情操,薰陶情感的教學目的。)

五、 口語表達,放飛思想。

此時,為學生更好的抒發情感表達對母親的深切懷念,我設計了一段口語表達:假如清明節到了,作者面對母親的遺像,會説些什麼呢?(説的過程就是學生思想成長的過程,是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的過程。這不僅能使學生更深入的瞭解作者的內心感受,還能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六、 筆尖升情,以情激情。

再學完本課之後,學生肯定被文中偉大的母愛所感動,在此基礎上,教師巧妙的以情激情,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母親,歌頌一下偉大而無私的母愛。可以寫一段話,可以寫一首詩,真正點燃學生愛的情感。(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使文道得到統一。)

七、同唱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結束課文。

《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領悟文中藴涵着的平凡而偉大的母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領會樸實的語藴涵的豐富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

教學關鍵:理解重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創新實踐訓練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自讀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母親”是那麼親切的字眼兒,提起母親我們總有説不完的話。

誰願意説説你的母親?

生:答

師:老師從你們的話語中,體會到了媽媽你們的愛,同時也感受到了你們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再一次來感受博大的母愛吧!

師板書課題:10、秋天的懷念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學習這篇課文,你想知道什麼?

生:想知道課文主要講的什麼?

生:文中的母是怎樣的人?

師:輕聲自讀課文,尋找答案。

生邊讀邊想然後回答

生:課文講述了一位母親,身患重病,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兒子要堅強的活下去。

師:課文的母親是怎樣的人呢?

生:對兒子的照顧無微不無至。

生:對兒子體貼關心。

生:堅強樂觀。

生:母親非常愛我。

三、理解內容,感受母愛的偉大

師:母愛是偉大的,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體現出來呢?把這些讓你感到的句子找出來,並説説讓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讀課文,邊讀邊畫書,然後回答。

生:讓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發脾氣時,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

文中的“我”雙腿癱瘓,經常發脾氣,這時母親卻耐心的安慰我,鼓勵我堅強的活下去。

生:“我”卻一直不知道……

母親重病纏身,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卻不告訴兒子,不想給兒子增添痛苦,這位母親多麼偉大而無私啊!

生:母親進來了……

母親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後帶兒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讓獨生子喜起對生活的勇氣,兒子的快樂就是她的快樂。

生:她昏迷前的最後一句話;我那個生病的兒子……

母親臨終前,仍然惦記我和妹妹,我們是他心中唯一的牽掛。

師:這些句子真的令人好感動啊,體現了母親對兒子偉大無私的愛,從這些句子中你還能想到什麼?

小組討論然後回答

生:兒子熱愛母親

生:兒子對母親有一種愧疚之情。

生:兒子深切懷念母親。

師板書——懷念

四、鞏固練習,加深理解

1、師:這篇課文用樸素的語言表達了母子之間的似海深情,下面我們有感情地再把這篇課文讀一遍好嗎?

生讀課文,師適當指導

2、師:母親帶着對兒女的牽掛走了,我想兒子一定有許多話想對母親説,清明節到了,他面對母親的貴像會説些什麼呢?

生:答

五、知識拓展

師:同學們説的太感人了!你們都是懂事的好孩子,學習這篇課文你想對媽媽説些什麼?

生:答

師:課後把你們想對媽媽説的這些話以書信的形式寫出來好嗎?

師:最後讓我們把心中最美的歌獻給天下所有的母親吧!

師生齊唱:《世上只有媽媽好》

板書設計: 10、秋天的懷念

愛→

母親 我

懷念←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