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會計碩士的重要考點

來源:文萃谷 3.93K

我們在準備會計碩士的考研時,需要把一些重要的考點了解清楚。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會計碩士的複習要點,歡迎大家前來閲讀

考研會計碩士的重要考點

  考研會計碩士知識點:户外廣告

一、户外廣告的確認

户外廣告是廣告經營者接受廣告客户的委託,進行廣告的策劃、設計、製作、安裝,通過招牌、燈箱、電子屏幕、旗幟等媒介直接或間接地介紹所要推銷的商品或所要提供的勞務的行為,有着不同於普通產品或勞務的特點。首先廣告公司製作的燈箱、電子屏幕等不是為了出售,而是為了吸引客户利用這種媒介做廣告宣傳,收取一定的廣告費,屬於自有的財產物資。其次它製作的宣傳畫面既是一種產品,也是一種服務,其成果為客户所有。另外安置燈箱、招牌等還需支付一定的佔地使用費、路段費,製作宣傳畫時還會涉及有關知識產權等問題。總之,户外廣告較之一般產品複雜得多,會計的確認要遵循其特點進行。

根據《企業會計制度》重新對資產、費用成本的定義(資產是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並由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各種耗費)及依據權責發生制、劃分收益性支出和資本性支出等會計原則的要求,户外大型廣告招牌、燈箱、霓虹燈等實物,均屬於資產性質,並可進一步劃分為固定資產、低值易耗品等;為客户製作的畫面等宣傳物支出,視受益期長短可劃分為長期待攤費用和待攤費用。每期計提折舊、費用攤銷、支付水電費、人員的工資等應計入當期費用。目前大多數廣告公司將户外廣告作為費用處理,直接計入當期成本費用賬户,顯然有失允當。

二、户外廣告的會計處理

按照廣告形成的過程,户外廣告的核算過程可分為廣告製作費用、廣告製作成果兩部分。

1.户外廣告製作費用的核算

首先,設置反映廣告製作特點的會計賬户。廣告製作過程的核算應設“廣告製作”賬户,核算廣告公司製作燈箱、霓虹燈、招牌、電子屏幕時所發生的與製作有關的各項設計費、材料費、人工費以及借款利息等費用;户外廣告、電視廣告、禮品廣告等進行成本核算均可通過該賬户核算。

其次,明確區分實體制作與畫面內容製作的關係。在實際中廣告公司有多種經營模式,其一是先做好户外實體,然後招商,按客户要求策劃、設計、製作廣告內容;其二是實體與廣告內容均按客户的特殊要求製作。在核算時,第一種情況必須分別計入有關明細科目,由於户外實體往往使用時間要在一年以上,費用必須按期攤銷;而廣告內容的製作因客户的需求而定,如果無客户時,則無此費用。因而兩者發生的費用在攤銷時不可能一致。

再次,製作過程及以後各期所支付的佔地使用費應計入“待攤費用”。實務中廣告公司一般是分期支付佔地使用費,合同中均明確了佔地時間,有一年兩年的,多數在五年以上,到期沒有特殊原因,公司會續租,繼續使用。由於各期入賬價值不能準確計量,因此分期支付的佔地資不應作為資本性支出處理,只能在每年分期支付佔地費時,先計入“待攤費用”賬户,然後按照配比原則,分期攤入成本費用賬户。

2.廣告製作成果的核算

由於製作成果表現形式較複雜,可以按用途和產權劃分以下情形核算。

(1)整體為客户特別訂作,所有權為廣告公司所有。此類廣告多數規模較大、成本高、使用時間超過兩年,例如許多城市高層建築上懸掛的大型廣告招牌。此類廣告通常是客户按要求分期支付廣告使用費,合同到期,可續約也可終止使用,廣告公司有權收回廣告招牌。廣告公司在製作完成時,先由“廣告製作”賬户,轉入“固定資產”賬户,第二步,借記“應收租賃數”(租金+擔保餘值)、“未擔保餘值”科目,貸記“固定資產”(賬面值)、“未確認融資收益”(借方與貸方之差)科目;第三步,按期收取租金和攤銷未確認融資收益時,借記“銀行存款”、“未確認融資收益”科目,貸記“應收租賃款”、“其他業務收入”科目。

(2)廣告實體與廣告內容分別製作。首先,廣告公司統一規劃製作好燈箱、招牌(多數集中在市區主要路段,可美化市容,成批生產)後,即可由“廣告製作”轉入“固定資產”或“低值易耗品”賬户,然後與客户洽談,依客户要求製作廣告具體內容,加工完成由“廣告製作”轉入“長期待攤費用”或“待攤費用”(以廣告的合同時間為入賬時間),最後按期計提折舊、攤銷費用(以各自合理受益期為準)計入“營業成本”(有確定客户,與收入配比)、“營業費用”(無客户)科目。

(3)小型户外廣告,由於成本較低,數量較少,發生的費用剛直接計入“營業成本”賬户。如宣傳畫、招貼小報。

  考研會計碩士知識點:財務報表附註

財務報表附註的列示

1.財務報表附註應當提供關於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和企業針對重要經濟業務採用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説明、對財務報表中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解釋,以及未在財務報表中列示,但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要求披露,或有助於準確、完整地理解財務報表的信息。

2.財務報表附註應當按照一定的方式披露,財務報表中的項目應當與財務報表附註中的相關信息相互參照。財務報表附註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披露:

(1)財務報表的編制基礎;

(2)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聲明;考試大

(3)重要會計政策的説明,包括財務報表項目的計量基礎和會計政策的確定依據等;

(4)重要會計估計的説明,包括下一會計期間內很可能導致資產和負債賬面價值重大調整的會計估計的確定依據等;

(5)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以及差錯更正的説明。在決定一項特定的會計政策或估計是否應予披露時,企業應考慮披露是否有助於使用者理解交易或其他事項如何在財務報表中反映的。當企業在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中允許選用的方法中選擇特定的會計政策時,披露這些會計政策對報表使用者尤為有用。例如,企業應披露是按照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還是個別計價法計量存貨的後進先出法已不採用)。另外企業在確定是否披露一項特定的會計政策時,應考慮其經營的性質和政策,例如當企業擁有重要的國外經營或外幣交易時,企業應披露確認匯兑損益的會計政策。

(6)對已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中列示的重要項目的進一步説明,包括終止經營税後利潤的金額及其構成情況等。

(7)或有和承諾事項、資產負債表日後非調整事項、關聯方關係及其交易等需要説明的事項。

此外,對重要資產轉讓及其出售、企業合併與分立、重大投資與融資活動、財務報表重要項目等事項説明;以及其他有助於理解和分析財務報表需要説明的其他事項,也應在附註中披露。

同時,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在資產負債表日後、財務報表批准報出日前提議或宣佈發放的股利總額和每股股利金額(或分配給投資者的利潤總額)。

3.下列各項沒有在與財務報表一起公佈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業應當在附註中披露:

(1)企業註冊地、組織形式和總部地址。

(2)企業的業務性質和主要經營活動。

(3)母公司以及集團最終母公司的名稱。

  考研會計碩士知識點:財務報表分析侷限性

1.財務報表本身的侷限性

財務報表是公司會計系統的產物。每個公司的會計系統,受到會計環境和公司會計戰略的影響,使得財務報表會扭曲公司的實際情況。

會計的環境因素包括會計規範和會計的管理、税務與會計的關係、外部審計、會計爭端處理的法律系統、資本市場結構、公司治理結構等。這些因素是決定公司會計系統質量的外部因素。會計環境的缺陷會導致會計系統的缺陷,使之不能反映公司的實際狀況。會計環境的重要變化會導致會計系統的變化,影響財務數據的可比性。例如,會計規範要求以歷史成本報告資產,使財務數據不代表其現行成本或變現價值;會計規範要求假設幣值不變。使財務數據不按通貨膨脹率或物價水平調整;會計規範要求遵循謹慎原則,使會計預計損失而不預計收益,有可能少計收益和資產;會計規範要求按年度分期報告,只報告短期信息,不提供反映長期潛力的信息等。

會計戰略是公司根據環境和經營目標做出的主觀選擇,各公司會有不同的會計戰略。公司會計戰略包括決定會計政策的選擇、會計估計的選擇、補充披露的選擇以及報告具體格式的選擇。不同的會計戰略會導致不同公司財務報告的差異,並影響其可比性。例如,對同一會計事項的賬務處理,會計準則允許使用幾種不同的規則和程序,公司可以自行選擇,包括存貨計價方法、折舊方法、對外投資收益的確認方法等。雖然財務報表附註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有一定的表述,但報表使用人未必能完成可比性的調整工作。

由於以上兩方面的原因,使得財務報表存在以下三方面的侷限性:(1)財務報告沒有披露公司的全部信息,管理層擁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已經披露的財務信息存在會計估計誤差,不一定是真實情況的準確計量;(3)管理層的各項會計政策選擇,使財務報表會扭曲公司的實際情況。(考試可能性大)

2.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問題

只有根據符合規範的、可靠的財務報表,才能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所謂“符合規範”。是指除了以上三點侷限性以外,沒有更進一步的虛假陳述。外部分析人員很難認定是否存在虛假陳述,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問題主要依靠註冊會計師解決。但是,註冊會計師不能保證財務報告沒有任何錯報和漏報,而且並非所有註冊會計師都是盡職盡責的。因此,分析人員必須自己關注財務報表的可靠性,對於可能存在的.問題保持足夠的警惕。

外部的分析人員雖然不能認定是否存在虛假陳述,但是可以發現一些“危險信號”。對於存有危險信號的報表,分析人員要進行更細緻的考察或獲取有關的其他信息,對報表的可靠性做出判斷。

常見的危險信號包括:

(1)財務報告的形式不規範。不規範的報告其可靠性也應受到懷疑。要注意財務報告是否有遺漏,遺漏違背充分披露原則,很可能是不想講真話引起的;要注意是否及時提供財務報告,不能及時提供報告暗示公司當局與註冊會計師存在分歧。

(2)要注意分析數據的反常現象。如無合理的反常原因,則要考慮數據的真實性和一貫性是否有問題。例如:原因不明的會計調整,可能是利用會計政策的靈活性“修飾”報表;與銷售相比應收賬款異常增加,可能存在提前確認收入問題;報告收益與經營現金流量的缺口增加,報告收益與應税收益之間的缺口增加,可能存在盈餘管理;大額的資產沖銷和第4季度的大額調整。可能是中期報告有問題,年底時受到外部審計師的壓力被迫在年底調整。

(3)要注意大額的關聯方交易。這些交易的價格缺乏客觀性,會計估計有較大主觀性,可能存在轉移利潤的動機。

(4)要注意大額資本利得。在經營業績不佳時,公司可能通過出售長期資產、債轉股等交易實現資本利得。(考試可能性大)

(5)要注意異常的審計報告。無正當理由更換註冊會計師,或審計報告附有保留意見,暗示公司的財務報告可能粉飾過度。

3.比較基礎問題

在比較分析時必然要選擇比較的參照標準,包括本公司歷史數據、同業數據和計劃預算數據。

橫向比較時需要使用同業標準。同業的平均數只有一般性的指導作用,不一定有代表性,不是合理性的標誌。選一組有代表性的公司求其平均數,作為同業標準,可能比整個行業的平均數更有意義。近年來,更重視以競爭對手的數據作為分析基礎。不少公司實行多種經營,沒有明確的行業歸屬,同業比較更加困難。

趨勢分析以本公司歷史數據作比較基礎。歷史數據代表過去,並不代表合理性。經營環境是變化的,今年比上年利潤提高了,不一定説明已經達到應該達到的水平,甚至不一定説明管理有了改進。會計規範的改變會使財務數據失去直接可比性,要恢復其可比性成本很大,甚至缺乏必要的信息。

實際與計劃的差異分析,以計劃預算做比較基礎。實際和預算出現差異,可能是執行中有問題,也可能是預算不合理,兩者的區分並非易事。

總之,對比較基礎本身要準確理解,並且要在限定意義上使用分析結論,避免簡單化和絕對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