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故鄉知識點

來源:文萃谷 2.36W

《故鄉》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1年創作的一篇短篇小説,我們一起來整理語文故鄉的知識點吧。以下是小編給你推薦的八年級語文上冊故鄉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冀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故鄉知識點

  八年級語文故鄉的作者簡介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會稽縣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1921年發表中篇白話小説《阿Q正傳》。1918年5月15日發表《狂人日記》,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説。1936年10月19日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魯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説、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説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閒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雜文》等。

  八年級語文故鄉的寫作背景

作者魯迅於1898年第一次離開老家紹興,“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吶喊)自序》)。1919年12月,最後一次回故鄉紹興接他的母親等人來北京居住。從《魯迅日記》中可以瞭解這次回鄉的經過:1919年9月,魯迅賣掉了紹興的老屋,添了些錢,買了北京西城新街口附近八道彎宅第。11月修葺完畢,21日“上午與二弟眷屬俱移入八道彎宅”。26日魯迅“上書請歸省”。12月1日,由北京動身回老家,4日晚“抵紹興城,即乘轎回家”,在家鄉處理搬遷事務,大約住了二十來天。12月24日“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屬攜行李發紹興”。29日中午抵達北京,“下午俱到家”。往返大約29天。《故鄉》的故事情節便是根據這段生活經歷演繹而來。不過這只是觸發故事的一點,而作品真正反映的'卻是更為廣闊深邃的社會背景。

《故鄉》創作於1921年1月,最初發表於《新青年》雜誌第九卷第一號,後來由作者編入小説集《吶喊》。

  八年級語文故鄉的字詞及解釋

(1)既然:這裏是已然的意思。

(2)陰晦(huì):陰沉昏暗。

(3)蕭索:荒涼、冷落的意思。

(4)影像:這裏是印象的意思。

(5)心緒:心情。

(6)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處居住。

(7)謀食:謀生。

(8)寓所:寄居的房子。

(9)猹(chá):作者1929年5月4日給舒新城的信中説:“‘猹’字是我據鄉下人所説的聲音,生造出來的……現在想起來,也許是獾罷。”

(10)大祭祀的值年:大祭祀,指舊社會大家族全族對祖先的祭典。值年,大家族分若干房,每年由各房輪流主持祭祀活動,輪到的叫“值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