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

來源:文萃谷 9.97K

《政治學原理》是教育部規定的高等院校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行政管理學專業的主幹課程和必修課程。通過對政治學原理的學習和研究,意在使學生全面掌握政治學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權利觀、政治價值觀。在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要培養具有政治素養的合格公民。政治學自20世紀80年代恢復以來,迄今已經30多年了,要適應新時期的要求就必須要進行相應的革新。

探討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

對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進行革新,首先要認清政治學原理的課程特點。從政治學原理的課程性質和教學目標來看,它具有以下特點。其一,政治學原理有獨立的研究對象及其專業內容,揭示了政治現象及其本質,以及政治的普遍規律。包括政治權力、政治權利、利益與政治、政治統治、政治管理、國家、政黨、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政治發展、政治民主等內容。這些內容,構建了政治學原理課程體系的理論性和邏輯性。其二,任何理論知識的完善,最終都要落腳於實踐,政治原理知識的運用也要通過政治實踐來得以完成。“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與政治生活脱離。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從獲得公民身份到喪失公民身份,從基本權利的獲得到基礎權利的維護、再到直接或者間接的參與到社會政治生活,總是在不停地進行政治實踐,政治生活為政治理論提供了廣闊的場所。人們往往運用來自於實踐的政治學原理的普遍規律來指導實踐,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發展。因此,政治學原理課程又具有實踐性。

通過對政治學原理課程特點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在政治學原理的教學過程中既應要求學生系統地掌握理論知識,又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解決政治問題。但是,目前在政治學原理的課程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在民族地區新建本科院校的政治學原理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

課時安排不盡合理。從2012版《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來看,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科學生的培養目標定位為: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具有較高政治素質、道德素質和馬克思主義家養,具備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知識、法學、政治學、管理學和教育學等多門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的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勝任中學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研究工作,勝任行政、事業、企業單位的政務、宜傳等工作。政治學原理包括政治與政治學、政治關係、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政治發展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政治學原理的課程學時數由原來的48個學時改為32個學時,即每週2個學時,共計16個教學周。期間,還有各種國家法定節假日,在一定程度上耽擱了教學進度。在教學內容不變的情況下,課時減少,使得教學任務無法高質地完成。就實際情況來看,要求一位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深人淺出的完成政治學原理知識的講解,在一定時期內很難實現。

理論與實踐脱離。政治學來源於社會政治生活,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政治學原理一般開設在大學的一年級。政治學原理的相關概念和理論對於新生來説顯得過於抽象,尤其對於民族地區新建本科院校的學生而言顯得更難。如凱里學院2011級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生,128人中85%以上來自於農村,貴州省內的學生佔到90%以上。農村學生的知識獲取途徑及知識的獲得範圍,比起發達地區和城市的學生來説要少得多、窄得多。他們對於主權、國家、權力等概念,幾乎很難找到完全對應的參照物,這就更需要突出實踐的重要作用。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政治學原理的實踐學時沒有安排,僅靠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教學團隊有待建設。凱里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人,但真正擔任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師只有3人,其中副教授1人,講師2人。2012年,由於教學分院拆分重建,實際上擔任政治學原理教學的就只剩下1人。可見,政治學原理的師資力比較欠缺。加之學校正值發展的關鍵時期,多數教師既擔任一定的行政工作又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還需要加強自身的科學研究能力,集教學、科研、行政於一體。尤其對於青年教師而言,熟練掌握教學技能,提升教學質本身就需要有一個過程,要通過反覆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才能得以實現。在這樣的情況下,多數教師分身乏術,教學效果難以實現。同時,受到體制、資金和學科發展等因素的限制,一直沒有形成一支穩定的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團隊。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單一。提高教學質最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和多樣性的教學手段。完整的教學並不是教師教、學生學這一簡單的過程,而是教師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組織學習活動。在教學方法上,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方法過於簡單,都是採用灌輸式的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大都以指導者的身份出現,過分強調授課內容的系統性、完整性。由於顧慮到各種評估、各種檢查的'指標考核,在課堂教授時大多以課堂和教材為中心,從現成的、抽象的概念、原理出發進行解釋和推理,導致課堂教學活動較為沉悶、古板。從教學手段上看,大多采用傳統板書教學。即便有少數教師精心準備了多媒體課件,也不一定能安排在多媒體教室上課。多數教師難以應用多媒體來組織教學活動。

完善政治學原理課程建設,提升課堂教學質,是一項緊迫而艱鉅的工程。

精選教學內容,掌握核心概念。政治學原理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提升他們的公民素質。在政治學原理學時不變的情況下,合理選擇政治學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掌握政治學的核心概念,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式。從教學內容來看,包括公民權利與義務、政治類型、政治體制、選舉制、公民社會、政治發展等。在對這些內容進行講解時,要圍繞專制與人治,專制政治與民主政治,民主政治與法治,管理與治理,治理與善治,以及平等、寬容、自由、權利等內容來展開。從核心概念來看,包括權力、權利、利益、政黨等內容。學生通過對核心概念的掌握,能夠在有限的時間裏把握政治學的精髓,也能夠促進對現實政治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理論結合實踐。政治學是與現實聯繫最為密切的社會科學之一,為使政治學理論教學有吸引力、有活力,應要求學生將專業的理論知識完全掌握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由此,在教學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一方面,要以學生身邊發生的事情,學生關注的問題為載體,運用這些生動、直觀的政治現象,來加深對政治學原理概念、基本理論的理解。任課教師在強化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把握的同時,通過學生的自我感知的分析來引出政治學原理的理論觀點,提高政治分析能力,增強學生政治社會化的實效性。例如,在講授政治參與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實際,以我國政治參與,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的政治參與來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分析總結政治參與的現象及特點。同時,以學校選舉人大代表的政治實踐,來進一步強化對政治參與基本概念的理解。誠然,要做到理論聯繫實際,對於任課教師而言也是一種考驗。任課教師不僅要對相關理論知識有深人的瞭解,還要有一定的政治實踐或從事相關調查研究的體會。任課教師要根據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特點、新變化及時調整、補充新內容,對涉及政治學領域的問題保持高度的敏感。然後,藉助於較強的課堂氣氛調動能力,使課堂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優化師資隊伍。加強教學團隊建設。新升地方本科院校大都極為重視學科建設、學科團隊建設,但對課程團隊建設的重視程度不夠。目前,很多學校沒有形成一個較具影響力的課程教學團隊。因此,應在思想上加大對課程教學團隊的建設力度,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團隊。首先,適當增加政治學原理的任課教師數量,鼓勵和支持任課教師進修、學習、深造,鼓勵任課教師對外參與學術交流。組織任課教師參加相關領域的學術會議,選派教學骨幹赴國內外進行高水平的學習或交流,使任課教師能夠在交流中開闊視野,進一步更新教學思路。同時,着重培養課程團隊帶頭人和教學骨幹。組織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教學技能比賽,交流教學經驗,努力提高教學水平,重點培養一至兩門課程的教學名師。其次,將行政與教學、科研相對分離,使教師在有穩定的發展方向的基礎上,能夠抓住工作重點,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提升教學質量。再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大多數任課教師都是直接從學校進人學校的,沒有經過專業的師範教學培訓,也沒有關於政治學原理理論知識的實踐經驗。要想將理論進行深人淺出的講解無疑是困難的事情。因此,要有計劃地選派教師到政府機關或者相關的公共部門去學習,去參與實踐,也聘請有經驗的官員或專家來做兼職教師,打造一支與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以及教學方法的革新,對教學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除了傳統的課堂講授以外,還應運用多樣的教學方法,形成雙向互動,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首先,建立互動的課堂教學格局。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任課教師講述課程內容,互動僅僅是以教師提間、學生回答的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在課程學習過程中,會留下許多不能理解的知識點。建立互動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構建一個自由、寬容、民主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敢於發言、勇於發言,鼓勵他們結合實際,運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問題,並試圖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提升對課程內容的領會。如對政治的理解,不同的學者、學派有不同的看法。戴維伊斯頓認為:“政治是對於社會價值物權威性分配的決策活動”。孫中山認為:“政治即管理眾人之事”。在對這個概念進行講解時,應該鼓勵學生對不同的觀點開展分析,講出支持或者反對的理由,提出自己對政治的理解。其次,採用綜合考核的課程考核方式。政治學原理的傳統的課程考核方式是以閉卷筆試為主。為了獲得高分,學生對不能很好理解的概念、原理,只能採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來應對。考試結束後,這些知識點全忘了。因此,在以筆試考核為主的,可以結合經典著作選讀、撰寫小論文、撰寫讀書筆記、課堂討論等形式進行綜合考核。例如在講政治學學科發展時,可以突出亞里士多德《政治學》的重要地位,介紹學生根據需要去選讀部分章節,撰寫小論文或讀書筆記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講解關於政黨制度時,可以結合國外政黨發展、政治選舉等案例組織學生討論。任課教師根據寫作的質量、討論發言的表現予以考核評定,並將評定的成績納人到期末總評成績中去。這樣的綜合考核方式較為科學,能夠真實地反映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水平,也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再次,圍繞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難點、重點以及現實的熱點問題,邀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專家開展形式多樣的講座。例如在講授國家機構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邀請相關部門的人員,針對我國政府機關的權責劃分及其運行情況,政府政策的制定和貫徹落實情況等,結合實際的案例來展開講解,以加深學生對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此外,學校要加強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如多媒體教室的配備,使任課教師能夠藉助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影像客觀真實的特點,擴展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最大限度地調動有用資源,把最新研究成果引人教學過程。

總之,政治學原理課程的教學過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完善。任課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的難易程度及其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以上基於政治學原理課程教學改革的視角,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改進政治學原理的教學提供便利,為培養具有合格政治人格和政治素養的建設者發揮一些作用。

熱門標籤